安溪縣城廂鎮仙苑村委會概況
地名含義
該村地勢較平坦,古時建有碼頭,為商品集散地,直至1957年前,曾是熱鬧街市。
相傳南宋理學家朱熹因事來安溪,曾在附近的薛阪溪邊遊覽,有感于當地景色幽美,手書“仙苑”兩字,其大盈尺,鐫刻在四尺多高的石碑上,下署“晦翁書”(後人加鐫),豎立于薛阪溪邊,該地遂以碑得名。此碑後沉入溪中,至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為漁人撈出,移入仙苑碼頭。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考亭書院建成後,石碑移入書院敬業堂中,民國期間再遷回原地。
碑的背面有記,全文為:“此碑原在薛阪,相傳沒潭中,每夜有光,漁人以為怪,探得之,乃出置磐石上,其渡遂以仙苑名。丙申,書院成,徙此。邑令曾之傳記。”清乾隆《泉州府志.考亭書院》也載:“仙苑石碣,高四尺許,鐫大如鬥。缺書者姓名,或以為文公筆。舊沉于薛阪渡。明隆慶間,漁人得之,置溪岸。今移立於此。”關於此碑有許多傳說。“仙苑”碑移立考亭書院時,人們相傳拓此碑懸於室內,可免火災之患,保庇全家平安,但須加蓋“安溪”、“晉江”二縣篆及“泉州”府篆,始能效驗。因有“溪”、“江”、“泉”字皆從水,以聖人之神力,輔以三江水,有什麼火不滅?故此碑有許多拓本,人們及海外僑胞均十分喜愛。清末時,安溪縣把總河南人何玉田退休後,曾藉拓印“仙苑”碑字維持一家生活垂30年。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該村梁國寶登進士第。新中國成立後,1981年在清溪上興建通往鳳城鎮吾都村的仙苑大橋,2000年開發德苑工業園。2003年建設城區二環路,經過該村,該村已納入城區範圍,原自然村落將隨之改變。村裏有清代梁國寶墓,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村民主要為梁、陳、張姓。
歷史沿革
明、清屬歸善鄉光德里,民國三十五年屬城苑鎮仙苑保,1952年屬第二區仙苑鄉,1958年屬城關公社光德大隊,1965年劃屬城廂公社,同時仙苑從光德大隊拆出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城廂鄉仙苑村委會。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在鎮政府駐地西北3公里,藍溪注入晉江西溪處。村委會設在仙苑街。
人口與土地面積
仙苑村面積為1.4平方公里,共有人口3270人。
下級組織
吾甲庵、後厝、仙苑街、後厝安置區、吾甲庵安置區、埔上 6個自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