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鎮風景名勝
洪梅鎮現有著名的國家3A靈應寺風景旅遊區,較為有名的有以及水雲洞、倚龍寺等,有武狀元黃培松的故居。
靈應風景旅遊區
位於洪梅玳瑁山,海拔604米,總面積4500畝,距離省道307線8公里,森林覆蓋率達87%。景區中有始建於五代後唐的靈應寺,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現有建築面積20000多平方米,主要景點有真身殿、天王殿、雄寶殿,鐘鼙鼓樓、觀音閣、觀音廣場等。1998年被泉州市列為重點旅遊風景區。2002年04月福建省林業廳批復建立靈應省級森林公園,現已收集2000多種植物,擁有千年油杉、拋葉竹、加吊藤等名木古樹,2003年03月通過國家旅遊局3A旅遊區評定。近年來,景區投入資金1500萬元,按照宗教朝聖區、休閒娛樂區、植物觀賞區、文物觀光區等五大景觀功能區,逐步將靈應旅遊風景區建成集生態旅遊、宗教朝覲、休閒娛樂一體的旅遊勝地。目前正在申請4A。
靈應寺
閩南千年古刹,始建於五代後唐(923~934年間),坐北面南,為宋李文愈祖師道場。祖師公據傳是個神童,鄉人將其真身塑成佛祀奉為李祖師。初稱紫帽岩。歷經數代多次修葺擴建,規模宏大。明末清初遭兵燹,住持僧如幻法師發起募化重修。並改岩為寺,稱“紫瑁寺”,又稱“靈應寺”。清道光乙未年(1835年),武榮知縣梁韻清到寺院求雨應驗,題寫“靈應寺”匾額,更是名噪遐邇。清宣統二年(1910年),住持僧人定眉廣募重修資金。民國八年(1919年),武狀元黃培松等組建靈應寺董事會,建設山門、護界亭、真身塔,寺內的樓閣、大佛殿堂等。“文化大革命”期間,佛像一度遭毀。20世紀80年代,新加坡靜慧法師托光澤法師帶新幣修繕大殿屋面等主體建築,使該寺得以重光。1993年,新加坡淨慧法師寄新幣五萬元,重修真身發界大殿。1998年以來,在黃田樟主持下,邀請華僑大學旅遊系、旅遊科學研究所和南安市旅遊事業局制訂十二年發展規劃,旨在把靈應寺建成集朝拜祀奉、度假休閒、旅遊觀光功能為一體的名勝之地。並發動海內外各界捐資1200萬元,除重新修葺外,重點擴建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觀音大佛(高25.7米)、作畫亭、誠心亭、鐘鼓樓、觀音廣場等。整個寺院,佈局合理,真身殿前有天王殿、鐘鼓樓、放生池、池邊有兩座八角涼亭,鼓樓往西有橋亭、真身塔,弘一法師紀念堂。寺後有座化亭,大雄寶殿、觀音閣和觀音廣場、觀音大佛像等。寺內外文物古跡豐富,有枝葉青翠、竹杆腰彎倒垂的“倒拋竹”,有祖師公親手種的“千年油杉——杜杉,是中國南方的稀有獨特古樹,樹圍四米余,高達40余米,半山腰石岩頂一棵懸掛壁岩的“枷吊藤”。後來,靈應祖師又分靈于馬來西亞、晉江以及南安的豐州、羅東、樂峰等地。
歷代文人騷客在靈應寺留下大量的詩文、墨寶,如幻法師《寓居靈應寺同井公》詩,明朝詩人黃克晦《題靈應寺》律句。民國29年10月至民國30年04月,當代佛門大師弘一法師住錫靈應寺半年餘,在寺中寫下諸多佳聯墨蹟:“即今休去便休去,若欲了時無了時”“空門不用關,淨地何須掃”等,還親題“唐神僧靈應祖師現化記”,刻於真身塔。
1983年03月,靈應寺被列為南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安靈應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史傳佳話:“靈應簽、仙公夢、靈應出茶葉、仙公出米石。”靈應寺地處南安市東北部洪梅鎮境內的玳瑁山,海拔660米,因山峰拔峭,林壑優美,時有雲霧盤繞峰巔,像戴著一頂大帽子而名“戴帽山”,雅稱為“玳瑁山”。靈應寺就深藏南面半山腰中,據載此寺宇始建於五代後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相傳後唐年間有個神童叫李文愈,幼時孝行,家貧有志,童真棄俗,坐化於岩後茄吊滕中,後人將他塑造成像,祀奉為靈應祖師。
靈應寺原名為“紫帽岩”,清光緒乙末年因連年旱災,祈雨應驗而被當時的武榮知縣賜名為“靈應寺”,據說從此靈應祖師更加神威顯現,有求必應,聲名遠揚。當時,靈應寺也迎來他的鼎盛時期。文人墨客,四方善信,遁聲而來,當代高僧弘一法師曾在這裏研究佛理,如幻、定眉、靜慧、廣淨等和尚也都住持過該寺,很有建樹,歷代不少名人游而複返,留下大量墨寶、詩文和財帛。現存比較完整的有如幻法師著的《寓居靈應寺同井公》一詩;明朝詩人黃克晦的《題靈應寺》律句;弘一大師的“念佛不忘救國,救國不忘念佛”,“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等幾幅佳聯、詩文。
經過幾代人的重修、擴建,現在靈應寺整個建築規模宏大,殿堂樓閣,雕樑畫棟;亭台杆榭,飛簷翹角,塔橋流水,池塘魚躍,紅牆碧瓦,青山環抱,梵鐘疊起,香煙嫋嫋,好一處佛門勝境。加上寺依玳瑁一峰獨秀,坐北朝南,整體自然景觀十分優美,境內千年奇竹、茄吊滕、古杜杉、真身塔等名勝古跡在國內實為罕見,是假日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水雲洞
位於洪梅鎮新聯村商南寨山腰間的幽谷之中,始建於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因近代弘一大師結緣而聞名四方。2007年以來進行集資重建。
相傳當年鄉人營造祖塋挖基時,掘得重約三百斤一大鐘及石雕造像一件。後又遇大雨,鄉人以為神靈所示,遂在當地興建寺院,命名為“水雲洞”。近年來僑胞捐資修建,開通公路,古寺煥然一新。寺宇坐北朝南偏西,一進深三開間,雙護厝,宮隆頂四面出水石磚木結構。寺前建有寬敞石埕。背靠雲山,面向梯田。門匾“水雲洞”三字,為住山定妙法師所題。廊柱上的對聯雲:“東聚民生誠五祖;園耕遊子敬真師。”大雄寶殿的聯文雲:“水月空花洞明佛性是堪祖;雲山幽谷觀透塵心乃為師。”水雲洞住持慧田法師與弘一大師素來深交友善。1940年冬,慧田法師正在寺田忙於冬耕之活,當他得知弘一大師自永春普濟寺移錫靈應寺,便越嶺前去拜訪。適逢弘一大師靜修不會客,及知是好友慧田來見,特別破例相見,並應邀隨慈田到水雲洞過年。弘一大師為李卓吾先生撰寫的“由儒人釋,悟徹禪機,清源毓秀,千古崔巍”像贊,就是在水雲洞居住期間寫的。1941年04月,弘一法師再次來水雲潤,他為陳海量居士書雲峰法師偈語:“即今休去便休去,若欲了時無了時。”並加跋日:“辛已四月十九日第二次居南浦水雲,明朝複將之福林,書此以奉海量居士。”
金果院
又名水尾宮、金果亭,位於洪梅鎮山溪村,始建于唐。相傳李續家園中批把生白蓮花,覺得是吉祥之兆,便獻地建刹,並題額“金果”,即金果院。而在民間,還流傳另一種傳說。明代萬曆年間(西元1573~1620年),相國李九我偕大學士葉向高徒步閒遊,來到洪梅山溪水尾宮,因饑餓,遇到有個到宮中敬神的村姑,要買米果充饑,村姑告訴兩位不用買,她家主人的孫兒周歲,送全村人米果,也可請客人。兩位大臣為官廉潔,不肯輕易接受,便令村姑回去問她家主人是否肯賣。主人聞訊,親自前來請兩位赴宴。在喝酒時,突然遇到有人在門前喊冤。賓客紛紛外躲,主人神色大變。因有人誣告,說主人犯搶劫罪官府來捉。兩人聽了,盤問一些底細,確認純屬誣告,深為不平。於是,葉向高提筆在扇面寫道:“葉向李九,在此飲酒,不是親戚,則是朋友。”並叫主人把扇交給官吏。前來搜捕的官吏一見摺扇,嚇得縮頭咋舌,跪在門前磕頭向兩位相國請罪。原來兩位客人是當朝相國爺。主人家慷慨送米果,倖免一場大災禍。鄉人都說米果比金子還貴重,又說主人積善積德,在水尾宮遇貴人,便稱之為“金果亭”,又叫“金果院”。
倚龍寺
位於洪梅鎮三梅村,據傳建於元代。因明代名士陳儲秀(瑞山)在此讀書,後官居七省巡按而聞名四方。陳是梅溪人,少時家貧,但聰穎勤奮,就學于倚龍寺書館。相傳他每日學到天黑才回家,老母親站在門口等待兒子歸來,每天晚上都看到兩盞很亮的神燈給兒子照路。陳瑞山46歲辭官,歸隱家中,依然常到倚龍寺。時倭寇侵擾家鄉,陳瑞山在倚龍寺募鄉兵,協助官府聚眾建築城垣禦寇。自明以來,倚龍寺時有修葺,香火不衰。2007年05月,在三梅村建築師顏論的主持下,發動社會各界捐資,開通2.3公里的環山公路,重建觀音殿。
梅溪陳氏大宗祠
該祠始建於明末,是梅溪陳氏祖先的發祥地,也是南安著名的古跡。1981年重修,2000年竣工,規模較大,雄偉壯觀。現存有泉府名宦李廷機為陳學伊生祠撰寫的碑文石碑。
黃培松故居
位於洪梅鎮仁科村後坑壟自然村。故居包括三座二進五開間大厝和一座書軒,建築順序自東南至西北,建於不同時期,坐東北朝西南,均為磚石木結構。呈一字排開,堂皇壯觀。第一座大厝當為咸豐年間(1851~1861年)所建,建築面積六百平方米。懸山式,燕尾形屋脊飾“龍穩”,天井用鵝卵石鋪築。大廳磚砌牆裙,牆壁用葦杆和泥灰粉刷,卷棚式雙護厝。大門鐫刻一幅對聯為:“井水不窮源頭活;瑁山高插本支蕃。”輝綠岩門簪分別刻有“福”、“祿”兩字。門前開闊,門埕灰磚鋪築。黃培松就出生在這一座府第裏的櫸頭房裏。第二座大厝建于同治年間(1862~1874年),二進五開間連雙護厝,建築面積約
580平方米。硬山式,大廳穿鬥式、門廳抬梁式木構架,燕尾形屋脊飾“龍穩”。所用木料、磚料、石料比第一座上乘。大門對聯為:“井水卜鄰先世澤,鼎新安宅舊家聲。”廳堂用木隔扇,輝綠岩柱有方有圓,地板鋪紅磚,天井用青灰磚鋪成。門廊裝飾頗為考究,牆裙地袱為輝綠岩砌就,立面浮雕“蝙蝠飛鹿”、“天官賜福”,一派吉祥之意。側面磚雕人物故事,立面水車堵泥塑加彩繪,內牆門額題“惟君子”三字,內牆水車堵繪有山水人物形畫。當年,黃培松就在這座大厝裏成親。黃培松被欽點武狀元後,先出任廣東參政,又升任瓊州總兵,黃家財勢顯赫,開始建造第三座大厝。該座建築高於第二座建築一米,建築面積近
680平方米,二進五開間帶雙護厝。硬山式,穿鬥式木構架,燕尾形屋脊飾“龍穩”。建築規模與前兩座相差無幾,建造的用料都是優質的木材與磚石,門廊精雕細刻,石雕與磚雕相互媲美,大廳及閘廳地板鋪紅磚,廳堂輝綠岩連珠飾珠雕工精湛,木隔扇上精美的木雕花窗,金綠相襯,典雅華貴。樑柱題有名人詩聯,且流光溢彩,天井也用條石鋪砌,顯得富麗堂皇。惟有外牆用的是石砌築,既粗壯又美觀。第四座大厝為書軒,1894年興建。平面高於第三座
1.2米,外有圍牆,入門處題有“獨碧軒”三字,款識:“光緒甲午年”。書軒為2進3開間連著東護厝佈局,建築面積
340平方米。抬梁式木結構,卷棚頂,屋脊飾剪瓷堆花,頗具地方特色。立面牆裙、地袱均為輝綠岩構築,上砌紅磚。裝飾圖案多樣,石窗為輝綠岩,洪青相間,意趣盎然。門廊精巧端莊,輝綠岩雕鑿各種圖案,兩側磚雕點綴其間,大門鐫刻一幅對聯:“門臨一水天開畫,地拓三弓我讀書。”水車堵泥塑加彩繪,雕刻的山水風景、人物繪畫惟妙惟肖。整個建築的木雕、石雕、磚雕精湛獨到,頗具特色。書軒前鋪築石埕,程圍砌有一米高的圍牆;圍牆外砌有一個“洗筆池”,面積50平方米;圍牆內載有花木,當年黃家子孫就在這幽雅、肅靜、小巧玲瓏的書軒裏攻書就學。
黃培松故居在建築上有一個特點,越往後建的結構越精緻。每座大厝燕尾脊上均飾有“龍穩”,其大厝磚埕前均豎有夾杆石板,顯示出黃家的顯赫地位。故居歷盡風霜雨露,因年久失修,有的屋頂漏雨,有的牆壁斑駁,書軒頻臨倒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