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縣長坑鄉風俗
第一節 節令習俗
一、歲時節日
春節
農曆大年初一,俗叫“初一早”,古稱“元旦”,今稱“春節”。除夕夜上,男大女幼圍坐“守歲”至大年初一零時,家家戶戶燃放鞭炮,今都用“煙花”,稱“賀正”。大清早,洗手臉,煮清萊、清飯、備大桔、生仁、寸棗及果品,泡清茶,先敬“天公”,次敬“觀音”及“土地”,再敬“灶君”,最後敬祖先。
初一早,大家換上新衣裳,穿上新鞋襪,走門過戶,互相拜年,歡歡喜喜過“新正”。這天,各家各戶都有禁忌習俗,特別提醒小孩不打破碗,不吵架,不出“粗嘴”和不說不吉祥的話,在年頭有一個好彩,白天不睡覺,有句俗語:男人倒著睡崩“田崩”,女人倒著睡崩“灶孔”,逢人即說“恭喜”,這天還有不倒屎、不倒尿、不拿鋤頭、不動掃帚,更有禁戒至“上元”不能討欠帳,若是找人討欠帳,被打嘴巴無處討理賠。晚上,各家大門口都點上大門燈至上元為止。這些習俗至今尚有保留。
有迎神做“佛頭”的地方,正月初二就開始學鼓套、宋江、昭君裝閣和舞獅等文娛活動,準備參加遊藝隊。
解放後,停止佛事活動,各村落開始組織象棋、籃球、乒乓球、攻炮城、撥河等文娛賽事活動,增加節日氣氛。
農村一般在元月初六開始準備春耕工作,有這麼一句俗謠:初一漲、初二漲(意是肚子飽),初三老鼠娶新娘(意是扶老攜幼走親訪友,象老鼠娶新娘),初四照原樣,初五隔歸(意是歡樂的日子暫已結束),初六舀肥(開始農事工作)。
上元節
農曆元月十五日“上元”,又稱“元宵”節,有部份祠堂開始敬祖先,名曰“春祭”,農戶敬神、敬土地,習俗除一般供品外還要一盤無切的全葉菜盤,名曰“長壽菜”,晚上全家大小都要吃這道菜,象徵安康長壽。有迎燈的鄉社,入夜家家戶戶就扛著各式各樣燈籠,配備鼓樂隊,形成迎燈長隊,依俗定路線遊遍全村,期間,各家門口都點亮“火堆”,遍村通亮,這夜燈月交輝,別具風采。
清明節
“清明”,普天下在掃墓,而長坑地面與眾不同,掃墓習俗定在“冬至”前後。而“清明”這天,只有初喪人家備牲醴,供品到新墳探墓,可衰哭,並修墓穴分水溝。
解放後,學校、機關、團體就有分別組隊掃烈士墓,悼念先烈。
五月節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五月節,又稱“端午節”。普天下包粽、賽龍船,紀念屈原,而長坑地麵包粽改在農曆六月初二日,但其他習俗還是相同,這天大清早,各家各戶都紮一“點熏”草把,口念“送蚊送蟲,送去溪邊吃柴叢”,從屋內送到附近溪邊。這天,各家門都插上“艾草”,還要在室內外噴灑“雄黃酒”每人要斟一小口的習俗,以祛邪、消毒。
六月初二
長坑地面(包括藍田、祥華等地),家家戶戶包縛米粽,備敬品,崇奉田園土地公,筵席安在大門外或廳口,有的還特地提著粽、敬品、金燭到田頭敬奉,仍保留著與五月節同樣的送粽習俗。舊時代學生要給塾師送粽,然後用荔枝送給學生。私塾廢,此例則止,還有未滿孝的喪家不能包粽,所屬族戚應給送粽,只收兩個,回禮用二封“圓餅”或兩疊“小糍塊”,如是親戚另加“荔枝”答謝,而今,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個習俗有所改變,不像以前,戶戶宗親都給送粽,只有至親提一、二串粽子給其家人品味而已。
七娘媽生
農曆七月初七“七娘媽生”,又稱“七夕”,傳說七娘媽看顧小孩,故家家戶戶每逢這日除牲醴供品外,還要備七朵鮮花、七塊粉,在廳口排桌奉敬,求庇小孩“好養飼”,初出生的嬰兒者,還要備“
(音鋼)錢”同排於敬桌上,俗稱“契 ”,拜畢,給其掛於胸前,年年“換
”到十六歲。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俗叫“七月半”,也稱“祭鬼節”,古人雲:七月半無回家是無祖,過年無回家是無“某”(妻),所以在這個重要的節日期間,若是外出的人員都趕回家過節。但長坑地面“中元節”時間不一,農戶有的是初六、有的是十一、十二日,家家戶戶備牲醴和豐盛果品過節,祠堂一般在初七、初十就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直至十四、十五為止,圩場也舉行隆重的“普渡”活動。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是農民張士誠發動中秋夜吃“月餅”,中包有紙條暗號:“三家養一元(元兵)一夜殺全完”,因元代漢人三家要養一元兵,群眾對此極為不滿,在他的發動下,一夜間全被殺光。從此,吃月餅的習俗相沿成例。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長坑地面沒有成習俗,國家在1990年將這日定為“老人節”,1991年,實行第一個“老人節”。
立冬
立冬已進入冬寒季節,農戶多愛在這日宰牲(雞、鴨、羊等)“補冬”,滋補身體。長坑地面有少數祠堂舉行“祭冬”,但不定在這日,而是十月初一、初二最多。
冬節
冬節一般在農曆十一月間(陽曆大多是十二月二十二日)的冬至日,普天下冬節“搓丸”,但長坑地面在這日很少人“搓丸”,備牲醴、供品拜祖先是有之,“搓丸”一般在五穀收成後才舉行,時間不一,各家各戶用糯米粉搓成“丸”煮紅、白糖敬“土地公”,俗稱“謝冬”。
長坑地面與內安溪有所不同的是在冬至前後才掃墓。俗語:“八月墓門開,十二月墓門關”,最早在八月開始就有人掃墓到十一月底止,但如出生如“破月”,死後就沒有掃墓,也有人利用八月十五夜月圓去為這些所謂“破月”的墳堆祭祀,這個習俗與眾不同,但沒有什麼書載可稽。
除夕
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稱“除夕”,俗稱“過年”。古民謠:廿三“巡巡”(巡看家務),廿四拜灶君(廿四早奉送灶君上天),廿五“筅炱(音吞陽平)”筅掃室內灰塵,廿六洗衣裙(衣物、蚊帳、被全洗),廿七赴圩(趕圩買年貨),廿八宰豬,廿九做過年(月大三十日做過年),炮聲響連“暝”(夜),孩子暢有錢(壓歲錢)。就是說,臨近春節,家家戶戶打掃衛生,備年料,添新裝,貼春聯,喜迎新歲。
除夕,家家備酒肉、菜類、果品、煮年飯,敬土地、拜灶神、祭祖先,婦人家還要提早敬“床母”。晚上,闔家會餐,以示團圓。入夜,大家都要剪指甲、洗腳、倒尿桶(意是不把汙帶過年)。此外,還要在灶房留“飯母”(用餘年飯),灶孔留“火母”,廳堂點燃香燭,大門外點“門燈”,又要給孩子們“壓歲錢”俗叫“壓年”,然後圍坐在一起“守歲”至半夜鳴花炮“賀正”。
二、神誕
天公生
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各家各戶殺雞、鴨、備供品“敬天”,祈求闔家平安,萬事如意,初生嬰兒還要備“
(音鋼)錢”給“契 ”。節後,外出人員陸續出門。
土地公生
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萬物生於土,二月又是農家要開始播種的時候,所以農家非常崇敬“土地公”。在這日,除在自家廳口敬奉土地公外,還有很多鄉社在所在“福壇”(奉祀土地公石龕)前,宰豬排誕席,進行集體敬奉。俗稱“祭福”祈求一粒落地萬粒收成。
農曆六月初二也是拜“土地公”,正逢早稻開始收成,各家戶除排牲醴供品外,還蒸新米“鹹粿”。包粽同樣在廳口敬奉,回頭園尾有安“土地公龕”,農戶也常提幾串粽去敬奉,外出人員也愛在此日趕回吃粽過節。
觀音媽生
農曆二月十九“觀音媽生”,有崇奉“觀音”的鄉社,每於這日,將佛象抬到所在祖宇內,演戲,排誕進行隆重慶祝,祈求福蔭。
雷公生
農曆六月廿四“雷公生”,長坑地面只有部份人在自家廳口設筵席敬奉,祈望風調雨順,顆粒歸倉。
灶君公生
農曆八月初一“灶君公生”,延家遍戶殺雞、鴨備供品在大清早排於灶間,點香燭、燃花炮,祈求上天奏好事,入位保平安。
第二節 生活習俗
一、服飾
衣著
清代,衣著有官服和布衣之分,官宦人家都著繡有松鶴、錦雞等圖案的官服,但有嚴格的品級之分。老百姓則多穿大裾衫,闊筒褲(褲筒約有8—9寸,綴白色褲頭),男人上衣右斜開裾,長過膝,袖及腕,袖口闊,縫布紐;女人上身著彎裾衫,彎沿綴上不同布色的花邊,縫布紐,胸前佩腰巾,下身穿烏色且下繡有花草圖案的豔裙。布料多為土織紗布,夏穿土織苧布,也有紗苧交織的苧紗布,用大青、石灰等天然染料染成暗黑透藍或淺藍等色澤。
民國時期,清服消失,紳士商人多穿長衫馬卦,夏穿淺藍色或白色上衣,仍著闊筒褲,普通百姓大多穿土織布的大裾式縫布紐的漢裝,婦女著彎裾多加花邊紋條,出門加四幅裙,老婦逢喜慶還穿大紅襖。20世紀20年代,漸有外來斜紋布,男裝大裾式逐步改為胸前平開的對襟漢裝,婦女還照舊穿大裾衫,而花邊紋條逐漸減少,但穿土織布還不少。30年代後,外來機織布增多,鄉下的男裝已出現中山裝、學生裝,學校著童子軍服、西裝和大衣,漸漸替代了長衫和長袍。40年代後,男學生著黑色或綠色的軍訓制服,女學生著上衣、烏裙。抗戰時期,物資短缺,民間出現了用舊料複製而成的棉、苧土布,俗稱“棉絮紗”,補納的漢裝且常見。
1949年解放後,中山裝仍流行,但青年男女多著灰色、藍色、司光藍(青色)的列寧裝、青年裝、春秋衫、工作服。60年代,由於受“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影響,除中山裝外,男女都喜歡穿綠色軍裝,民間尚有漢裝,而土布已不見。70年代後,出現了款式多樣的西裝、茄克衣、喇叭褲、套裝、牛仔服等,女裝且有直紐對襟衣、長短袖的各式襯衫,半胸圓領衫,針織外套,蝙蝠衣、羊絨衫。不少婦女穿長短裙,個別男少年還穿花衣、花褲。90年代後,女性夏秋還穿短褲。21世紀開始,流行服裝進入盛行時期,男女衣著就五花八門。
冠戴
清代,男人蓄辮。冬天,有的戴布質風帽或紗猴帽,有的將長辮子纏卷於頭上,外加纏線織條巾,叫“纏頭巾”,紳豪家戴黑色瓜瓣帽。婦女梳翹髻無戴帽。小孩冬戴風帽,犬耳帽,夏秋戴帽箍。農民出門戴斗笠。
民國初,男子去辮子剪寸發,多戴烏色紗帽,後來逐漸改為毛線羊毛帽,統稱“螺騎帽”。30年代,學生多戴平邊和船形的童子軍帽和軍帽,民間農民夏戴葉笠,秋冬一般戴氊帽,舌帽,風帽和紗線帽。
解放後,幹部、教師、工人多戴灰色“工人帽”或“軍帽”。民間多戴藍色呢、布料的鴨舌帽。70年代,有戴綠色布料軍帽。80年代,由於氣候轉熱,除老人外,都少戴帽,一些青少年多戴上時髦的“遮陽帽”,騎摩托車多戴塑膠保險帽,建築工人戴篾制的“安全帽”也應時出現。
鞋襪
鞋,民國至清前,婦女裹足,多穿自製的尖頭繡花鞋,男子多穿自製布底鞋,勞動人家日常多打赤足,夜穿木屐,長途肩挑或遠行都穿上草鞋,在作客時或大年初一才有穿鞋,有不少人整年都沒有鞋穿。
解放後,婦女得以徹底解放,去髮髻剪頭鬃,腳放復原,都穿自製合脊兼繡上小花朵的尖頭鞋,稱“半縛鞋”,近解放出生女子都沒有裹足,男女一體,都穿上布鞋、球鞋、萬里鞋、解放鞋、空氣鞋,雨季多穿“長、短桶”膠質水鞋,學生穿白、藍色的“運動鞋”。木屐穿棕帶逐漸改為薄底釘皮、膠帶。70年代,泡沫和塑膠製品的各種拖鞋替代了木屐。實用兼耐用的解放鞋、萬里鞋、空氣鞋也替代了草鞋,店間的草鞋只供喪家孝男用。80年代後,正皮料、人造革、塑膠等鞋製品種類繁多,男女夏穿涼鞋,冬穿皮鞋、棉鞋形成風氣,女性還有更時髦的“中跟鞋”和“高跟鞋”。
襪,早時婦女裹足,都紮有自製“腳帛”,男子大都無穿襪,只有少數人穿自製布襪,解放後,知識界人士一般穿紗織短桶襪,民家一般還是少穿襪。60年代後,多穿化纖、混紡襪子。80年代後,連農村群眾普遍穿襪,市場上的錦倫、絲織、呢絨、化纖、混紡等各式男女襪日多,長桶女襪尤其風行。紗棉襪基本不見。
飾品
早時,女人裹足,三寸金蓮(繡花小鞋)之上套穿上一短小的繡花色褲,還帶上足環、足鏈,頭上戴滿了頭簪、髻插,耳朵戴耳環、耳墜,手上戴戒指、手環、手鐲,富有家庭大都是金質,一般也有銀質。豪紳男人腰間系有繡花腰包(俗稱“肚仔”),手執長煙筒或水煙筒,煙筒上掛有葫蘆形繡花煙袋,還有不少紳老將襟袋裏的袋錶鏈常兜垂扣於裾紐之上作飾品。解放後,頭飾少見,只有少女要出嫁時,愛將兩顆角齒鑲上金牙。70年代,進口手錶甚為青年所企求。80年代後,隨經濟的發展,女人戴飾品再次復興,又恢復戴戒指、項鏈、耳環或耳墜、手鏈,大都為貴重的黃金、白金製品,一般也有銀質,還有玉質手環。企業界人士及商人也很多帶上金戒指、金項鏈。
21世紀,隨著手機的普及,且能通話、拍照、聽歌、看時間的多功能作用,男女都佩帶,原來時髦的手錶則少見。“女人看包”遂成時尚,包包已成為女性生活中一種裝飾品。
髮型
男子,清代有流傳這麼一句話:“去四維留中國,三歲孩兒不越衣”,所以,在這時的小孩在腦門上應留一小撮桃形頭髮,身穿“衫”(明朝服飾),這既保護了小孩的囟門,又寄意著要保留明代風貌的崇尚理念。成年後蓄長辮子,辛亥革命號召將其剪掉,尚有一部份不甘去辮,就強迫剪掉,理文發,青少年理寸發,農民多數剃光頭,1949年解放後,剃光頭少見,多理平頭,剃“長撥發”。80年代,剃游泳頭、全撥發增多,青少年蓄長髮、配鬍子或燙成蜂窩體的增多,但對學校師生則禁止。21世紀,為追求時髦,出現小數青少年將頭髮染金黃色、褐色。
女子,清代以來,未出嫁少女頭髮往後梳,額前留一排垂及眉間的發稱“留海”,腦後梳編單辮。出嫁打扮時,將發分左右兩綹(把)卷於兩鬢斜在耳朵上沿,連同頭頂一把,腦後兩把合梳成翹髻(俗叫龍船髻),罩上用烏線紡織的髻仔網,掛於後腦上,故已婚婦女有“三把頭髮兩把梳”之說,髻中心紮紅凸線(紅絨線),70年代,各村落還常有可見這種梳髻的中老年婦女。老年婦女因頭髮脫落,有的用假髮續接(俗叫鬃),有的純粹就攏成一把順著前額鋪到腦後成一團打個結,再圍上小烏巾。女童,30年代編有單辮、雙辮。50年代,而少女則大多去辮,剪成不蓋肩的短髮。70年代,女子單辮,雙辮又出現。80年代,婦女已追求新髮型,有全撥垂後的“馬尾式”,有雙小辮的波紋式、游泳式,還有往頭上挽一圓髻、雙髻的髮型,燙髮的也不少,又出現不少中青年婦女剪男發。21世紀,出現不少染發,金黃色、綠色、褐色的居多,上了年紀的婦女,還多剪短髮。
二、飲食
主食,長坑農村以大米為主,地瓜、馬玲薯為輔。話是這麼說,但在舊社會裏,土地少的農戶連地瓜都吃不起,只有個別較富有人家的三餐才有為男人撈一碗乾飯,但其家人也是喝稀飯吃地瓜,一般農戶,三餐皆稀,以地瓜、馬玲薯等雜糧為主。逢年過節,各家戶才有蒸一�床�堿粿,買點肉,備些蔥菜,煮幾碗好東西敬獻家神祖先,然後改膳一頓,俗話說�傍神祖福�。解放後,機關單位工作人員按國家口糧標準每人每月28斤大米,在糧站進行供應,農村口糧按各小隊的生產情況進行分配,高低不一,但三餐皆稀以雜糧為主,大忙季節,每天下午才加一頓點心。特別是在1958年農村大辦公共食堂,農業出現生產�瞎指揮�,連續三年大饑荒,三餐以�瓜菜�代,60年代後,實行�三自一包�,糧食再轉新機,80年代後,農村實行農業生產聯戶承包責任,糧食大豐富,農戶大多以大米為主,午晚吃乾飯居多,薯類和品質較差的糧米被充作飼料。國家工作人員也同吃上市場的雪白大米。21世紀,因少有體力勞動,一部份青年男女,連早餐都給省下來。
菜類,長坑農村以芥菜、蘿蔔為主,白菜、萵菜、包菜、匏仔、青瓜、茄子為輔,因氣候關係,四季蔬菜秋黃不接,常以鹹菜代替,80年代後,很多菜類從外地運入,有時堆滿菜市場,足以供應。
油肉類,長坑鄉以豬肉為主,雞、鴨、羊等食品為輔,魚類相當少,80年代前,農村除年節和宴客外,甚少吃肉類,炒菜常用生油,50年代還有用過菜籽油。雞、鴨、羊、肉類都作以滋養身體之用。80年代後,因交通方便,外來的魚、肉、油等食品十分豐足,特別是喜慶席上的珍奇海味實屬罕見。
調味品,長坑在舊時代主要是食鹽、醬油、豆粒。因交通不便,群眾所用食鹽全部用肩擔,本很困難,更慘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按人口分配,不能隨便購買,短缺時,很多群眾就採取將�鹹菜汁�進行提煉,然後用以煮菜,下飯而食。逢年過節才買點醬油、豆粒以助一味,80年代後,群眾說得好,吃味精比吃鹽還多。21世紀,什麼鹵料、雞精、酸的、辣的等調味品,農村各家戶都有備用。
水果,長坑因受土壤氣候的限制,沒出產什麼水果,有者也甚少,因果實生長不好,上不了市場。一些常見的楊梅、荔枝、龍眼、桃子、柑、桔、香蕉、柿餅等水果歷來都是從外地運入供應。
飲料,用水方面,長坑鄉民眾從來就是飲用坑澗水、井水。70年代後,大多引用山泉水食用。解渴,長坑鄉就是以茶為時尚。但早前只有鄉紳、名流及早成茶區的珊屏、田中等地的家中有茶具,沏茶解渴,大多數人如口渴就喝冷飯湯而已。80年代後,由於大力發展茶葉生產和市場經濟的好轉,沿家遍戶除置有茶具外,還配備各種電磁爐,特別方便,天天有泡茶。飲料,早前基本沒有什麼奇巧飲料,90年代後,各店間都備有汽水、霜淇淋、冰棒、可樂,隨時可供應,在較寬裕的家庭中,還不時有牛奶、麥片、豆奶粉等高級飲料。
酒,長坑鄉本就有下林村出產釀酒的原料�紅粬”,所以各家戶都會釀紅酒,蒸白酒,但多為產婦散血氣和燉雞鴨補筋骨以調養身體之用,閒暇時除宴席和個別“酒仙”外少有飲酒,80年代後,由於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生活水準逐步提高,喝酒變為時尚,現在市場上各式各樣的高度酒、啤酒品牌琳琅滿目,銷量不計其數。
風味:
冬米糍,用粘性一般的粳米經先洗淨才下鍋燙,再蒸熟,又將其取出趁熱用碓臼舂得不見飯粒的大整塊。然後,馬上用手撮成一小塊一小塊,經搓光滑,再用刻有花紋模具將其印成一公分厚圓形糍塊。潔白晶亮,美名為“玉飴”,80年代後,多採用機械加工,是長坑特產。
韭頭菜,又叫魔芋,農村多有種植,加工方法有二,先用韭頭塊摻堿磨成漿糊,然後下蒸礱蒸熟,叫做生漿;如將韭頭先煮熟,去皮後用石臼摻堿舂成漿湖,然後下鍋煮成塊狀,叫做熟漿。要做成菜,要先用清水將堿質浸出,然後下鍋,才會吃的。是逢年過節一道好菜。80年代後,外省運入大量的包裝魔芋粉跟本地的韭頭相同不二樣。
麥芽糖,美名“四神糕”,是西溪一大特產,暢銷海內外。主要原料大麥、糯米兩種,先將大麥發芽,術米(糯米)蒸成飯,然後將其拌均勻才倒入盛有適量的溫水(開水稍冷)的大缸內,浸泡小半天工夫,則可取出絞汁,再將其原汁下鍋進行煮煉,不加糖而成金黃色軟飴膏。有補脾胃之功效。
大桔糖,先將大桔菜煮熟,才取出用小刀子一粒粒地把皮稍以割破,將其籽拿掉,然後倒入足量沙糖,待飽滿糖份後,再將其放入大鍋裏連煮數次則成,呈金黃色,極美觀。因與“大吉”諧音,是招待客人在用茶時的一道風味,又是送禮一大特色,春節前後特別暢銷。
姜母糖,在白露前後加工最適宜,如是用較成熟的生薑來加工,多薑絲不好吃,先將生薑切成薄片,才倒入清水裏浸泡一段時間,去其辣味,然後取出摻白糖一起下鍋煮制而成,也是在用茶時的一道風味。
淮山薯,俗稱“薯仔”,盛產於山格村,逢年過節,將其去皮煮豬排骨,味道相當好,是一道好菜,也可加工制淮山以藥用。
三、炊事
長坑鄉民眾炊事,早時煮三頓全部是造大灶燒芼草雜木,山區均可自供自給,平洋地區要靠周邊的青苑、扶地、水缸、福春等地供應。解放後人口逐漸增多,燃料更為短缺,要燒一擔芼柴就要帶“冷點”跑到十裏之外,甚至更遠的地方去偷山,逢雨季還要上山揀“刺稿”煮三頓,非常困難。80年代,劍鬥、天湖山的煤礦相繼開採,長坑廣大群眾就開始造煤灶燒煤。90年代,相當一部份群眾又購煤氣爐燒煤氣。21世紀,全鄉進行“電改”,又很多人轉入購置電鍋、電磁爐進行煮飯和炒菜,從此,短米缺燒的長坑大展新顏。
四、居住
五、出行
第三節 生產習俗
長坑鄉的先民自早以來就男耕女織,男人上山打柴,下地種田,早出晚歸,女人在家紡織,飼養牲畜及理家務,整天忙個不停,閒暇時還搞起家庭副業,增加收入。這種辛苦勤勞的純樸民風,世代相傳,同時也形成一些與外安溪不同的生產習俗。
一、古老農業
傳統的生產、加工工具
農機具
農具
耕牛,有水牛和黃牛兩種。水牛粗笨又怕熱,少有飼養,黃牛體格稍小,行走快捷,很適合山邊田耕作,多數農戶飼養。舊時代,大農戶就自養一頭,小農戶就合作養一頭。1956年後,農業大搞合作化,各小隊都飼養幾頭耕地。1979年,實行農業承包責任制後,各家戶勞力充足,耕牛就少飼養。
傳統鐵農具,有大鐵鈀、枷叉犁、鐵鏈、鋤頭、三爪鋤、十爪耙、小草耙、岸刀、鐮刀、柴刀、芼鋏等。鐵鏈、枷叉犁用以犁田,鋤頭用於挖土,大鐵鈀(多為永定師傅製作)、十爪耙用以平整水田,岸刀用以劈岸壁,三瓜鋤、小草耙用以除田間雜草,鐮刀用以收割麥子、稻穀,柴刀、芼鋏用於上山割芼、砍柴煮三頓。
傳統竹木器農具、有糞箕、糞鬥、尿桶、尿瓢、稻桶、桶梯、笨席、籮、簸箕、篾簀、風鼓,還有棕蓑、斗笠等。糞箕、糞鬥分別用以挑糞、擁糞,洗淨後分別用以挑地瓜、裝稻穀等用;尿桶(呈鼓子形)、尿瓢,用以施肥;稻桶、打穀梯、笨席,用以收割稻穀,還可用以洗薯粉;籮、篾簀,一般適合山區農戶曬稻穀之用,小平原農戶曬谷則用“粟埕”;風鼓(多為永春師傅製作),在舊時代,長坑地面少而少之,迨至集體化時期,生產隊才始有購置風鼓揚穀;棕蓑(多請永春師傅用棕片和細棕繩一針一針地精心製作而成)、斗笠,農民用以上山下田遮日避雨,居家不可少的東西。
新型農具。拖拉機、噴粉機、噴霧器,70年代,集體化生產就有手扶拖拉機代替耕牛耕地,由於田畝狹窄,不便於使用,後來就以此當運輸工具;噴粉機、噴霧器用以灑噴粉狀、水劑農藥,消滅病蟲害。
茶農具
傳統茶農具,解放前後,茶葉加工採用腳揉手撚的方法,茶農具較簡單,只有茶卡、茶架、筊籮、茶篩、茶鼎和焙礱而已。茶卡,以供採茶女裝茶青之用;茶架、筊籮,用以曬涼茶青;茶篩,用以篩茶青;茶鼎,用以炒茶青,有的則用飯鼎代替;焙礱,放在茶灶上將粗制好的茶葉烘乾。
新型茶農具,1956年推行手搖“搖青機”,手推木質“揉撚機”。1959年,長坑農械廠出產手拉式“烘乾機”。後來,對茶農具又不斷地改進和發明,茶葉加工逐步走上機械化。21世紀後,茶農大多購置新型的雙籠搖青機、炒鼎、速包機、平板機、攪散機、烘乾機等製作工具,又全部電器化,“青房”還配置抽濕機、空調等先進機械。在茶葉生產上,農戶又置有電動式裁剪機、噴霧器,分別用以作剪茶尾和除病蟲害之用。
生活加工具
傳統的紡織機具,規、梳、梭仔、鐵采、仔、績筐、紡車等。舊時代,各家戶都以此進行織棉、苧、麻布,裁制衣裳、被、帳和裝東西的布袋等用,還有很多農家婦女以織布為業,大量出售,為家庭增加收入。解放後,由於機織布的出現,原始的紡織機具普通毀壞,只有南斗,而今還常織有小孩“背巾”,在布場銷售。這套古老的傳統機具只有個別地方尚有保存並使用。
傳統的糧食的加工具,舊時代,各宅居都置有踏碓、石磨、石臼、土礱,各家都置有米籮、米篩、筊籮等。土礱用以挨脫穀殼;踏碓、石臼、石磨分別用以舂脫米皮,加工糍粿和挨粉;篩、籮、簸箕用以篩簸米糠和稻穀,是居家必備之物。70年代以後,有碾米機的出現,古老的土礱蕩然無存,而且還有很多的加工農副產品的機械,完全代替了農村婦女挨、篩、舂等繁重工作。
生產節令
長坑鄉因海撥偏高,又受西北方氣流影響,所以氣候偏冷,致農作物較外安溪慢一個季節。山區與平洋又有差異,山區農作物又要遲半個季節。近來由於全球氣候轉熱,全鄉農作物一般較以前又若有提早下種和收成。
農作物
稻穀類
水田作物
早稻,在海撥
700米左右的地區播種,春分前下種,清明前後插秧。解放前後只是“白播”,70年代採取“交糞播”,80年代採取下基肥,大署後收割,緊接著利用早稻田種地瓜插晚季稻,大暑正是農村搶收搶種大忙季節。
穩仔稻,也稱“間作”。解放前後,在平洋地區一些早稻爛泥田沒辦法種上地瓜的早稻行間裏套種,俗叫“寄穩仔”,插的同是中稻秧,下種和收成季節跟中稻差不多。
中稻,單季作物,在海撥
800米以上地區和平洋地方部份偏遠山田裏播種,穀雨下種,小滿後插秧,寒露前後收割。70年代以前採取“揾骨”,冷水田加揾“硫磺”,80年代普通改為下基肥。
晚稻,雙季作物,又稱連作,60年代始以發明,代替原來的間作穩仔稻,夏至下種,大署後播秧,寒露後收割。
稻穀生產,在清朝時沒有經過育秧而是直接種稻粒,俗語叫“種粟”,民國時期才開始育“水秧”“旱秧”(埔秧),品種均為“高杆”。70年代推行“短杆”品種,實行“三改三化”,為適應秧苗的培植,早稻全部培“埔秧”,還用穀埕育“卷秧”(後被淘汰)。80年代,為預防低溫爛種,秧地上加蓋塑膠薄膜,中稻仍育水秧。
旱地作物
麥,分有大麥、郁麥、小麥三種。平洋地區利用六月地瓜收成後的土地整成畦,穴播種植,大雪後下種,翌年清明前收割。60年代前後,集體化時期,大面積生產。因多霧,特別是在成熟時常遇黴雨季節,70年代後就沒有種植。
蕎麥,有紅花、白花兩個品種,多利用空雜地種植,雨水下種,芒種收割,以充饑和藥用,解放前後常有生產,今少見。
稷,俗叫“稷仔”,分有“六月稷”和“冬稷”兩種,同利用空雜地種植,採取先育苗再栽種,俗語說“稷仔脯”,意是要大晴天栽種,成活率才會高。六月稷,春分育苗,穀雨栽種,大署收成;冬稷,小署育苗,立秋栽種,霜降收割。解放前後,廣有栽種,以作充饑之糧,60年代後,空雜地收歸集體,始以少種,而今頻臨絕種。
佘禾,同屬稻米,利用無水佘地種植,因收成不好,很少生產,但在80年代還發現山格、月眉的村民在“白花山下”的旱田裏有播種。
薯類
地瓜,俗叫“番薯”,有“透年地瓜”和“六月地瓜”兩種。一般在清明育薯苗,芒種可剪藤苗,一可種透年地瓜,二再育六月地瓜苗,以供在平洋地區的早稻田裏種植,小雪則可收成。80年代前後是農村主糧,21世紀後,多為飼料。
馬玲薯,有雙季,第一季,白露下種,大雪收成;第二季,大寒下種,翌年立夏收成,盛產於衡陽、南陽、福春、珊屏,海撥較高的地方。
淮山薯(原叫薯仔)、田薯、六月薯,均為條狀薯塊,清明下種。淮山薯,宜沙質田,又同一土地不能連年種植,一般冬天收成又能越冬,多為食用。70年代後,始以加工“淮山”為藥用,長坑廣有種植,特別是山格村,在90年代後大力生產,增加經濟收入;田薯、六月薯,一般種在佘地裏,六月薯在七、八月可收成,田薯在立冬前後要收成,不然會爛掉,均作食用。
木薯(俗叫樹薯)、牙薯。一般種在山佘和空雜地裏,均在清明下種,小雪收成,洗澱粉,以作副食品。
芋,有檳榔、九棕、菜芋等,品種繁多。一般在穀雨下種,冬天收成,都為食用。
韭頭,又稱魔芋,在穀雨下種,冬天收天,是節日“加菜”一道好風味。
生薑,清明下種,白露前後即可出產,供加工戶煮“薑母糖”,也是長坑一道風味,另可作調味品,廣有種植。
蔬菜類
芥菜,一般在白露育苗,寒露栽種,可生長到翌年春播前才收成,產量高,大面積種植,除平時炒青菜外,還可醃“鹹菜”,是長坑一大特產。
羅蔔,俗叫“菜頭”,種子來自蓬萊曾口阪,有生長期60天,
120天兩種,品種又有長菜、大菜兩類,“60天”種在白露下種,霜降收成,“
120天”長種和“大菜頭”在小雪後下種,可生長到翌年春分收成,同樣可醃“鹹菜頭”或曬“菜脯”,以備青黃不接。
包菜,俗叫“高麗菜”,有春包、冬包、慢結仔等品種,菜苗或菜籽都需外地調入,跟羅蔔同樣,本地菜籽不行。解放前後廣為栽種。
白菜,以前只有土白菜,一般在白露育苗,寒露栽種,80年代後又出現了包心白、煙筒白、小白菜等,品種很多。
萵菜,早前長坑只有“苦萵”,也是在白露育苗,寒露栽種,90年代出現了“香萵”,而古老的苦萵就慢慢地被淘汰。在餐桌上是一道好菜。
菜花,80年代後才從外地引入種植,是“做湯”的一道好菜。
蔓菜、莧菜、蕹菜,在穀雨前後就栽種。蔓菜,生長期長,葉茂,配種於薯、芋地畦邊;莧菜有紅、白莧兩種,蕹菜在70年代後才從外地引入,均種於菜園地裏,分別以摘葉和折節莖煮炒為菜。
加臘菜,又叫牛皮菜,俗叫“豬菜”。一般在白露後育苗,寒露栽種,生長期長,產量高,廣有種植,作飼料。
蔥、蒜一般在寒露後下種,各家戶均有種植,在做菜時以作調味品。
青瓜、絲瓜、角瓜、茄,驚蟄育苗,穀雨栽種,遍有種植,數量不多。
番匏、葫蘆匏,也在驚蟄育苗,穀雨栽種,生長期長,產量高,農村空雜地廣有種植,果實可做菜,特別是番匏多作飼料。
菜豆、腕豆、四季豆等豆類,除腕豆在大雪下種外,一般在驚蟄種植,廣種於菜園裏。另有一種“田岸豆”,種在早稻、中稻田岸上,生長期長,連葉片也有做菜,深受愛好。
油類作物。
黃豆又稱大豆,一般在驚蟄下種,小滿收成,也有在七月種植,套種六月地瓜,九月收成。既可加工豆腐,又可榨油,集體化時期,生產隊大面積植,80年代後少有生產。
花生,長坑鄉少種,60年代,平洋沙質田地帶的生產隊有種植,產量高,70年代提出以糧為主,又再停止生產。
油菜,在大雪後下種,翌年穀雨收割,取菜籽以榨食油,稿杆、菜葉回田做肥料,菜籽餅可作飼料。解放前後廣有種植,60年代就沒有生產。
經濟作物。
煙葉,立春育苗,驚蟄栽種,夏至後收成。種于田佘、空雜地和較消水的沙質田裏。80年代,長坑、華美、山格很多農戶在責任田裏大面積種植,90年代後,由於各式樣香煙排滿市場,導致少生產。
茶葉
鐵觀音,清明萌芽,寒露前後收完成,生長期七個月左右,一年出產四季,採制時間:春季于立夏前後4月28日—5月8日,夏季於夏至後小署前6月23日—7月3日,署季于立秋後處署前8月8日—8月18日,秋季於寒露前後10月3日—10月15日。早時數量少,80年代後,大力發展,成為長坑鄉的支柱產業。
大葉烏、毛蟹、本山,同樣一年出產四季,產量高,採制時間較鐵觀音早半個季節。產于長坑鄉的華美和珊湖點,特別是盛於珊屏、田中等村。
黃旦(黃金桂),一年可出產五季,每季比鐵觀有早一個季節,第五季在小雪就可採制。這品種數量不多。
長坑鄉農作物生產節令
農曆 |
節氣 |
西曆 |
農事活動 |
正月 |
立春 |
2月4日—5日 |
育煙葉苗 |
雨水 |
2月19—20日 |
蕎麥下種 |
二月 |
驚蟄 |
3月5日—6日 |
種大豆、花生,育青瓜、茄、匏等苗,種煙葉,早稻田備耕 |
春分 |
3月20—21日 |
育早稻秧、稷仔苗、收成(120天)蘿蔔 |
三月 |
清明 |
4月5日—6日 |
種淮山、田薯、生薑、韭頭、地瓜種母,收成芥菜 |
穀雨 |
4月20—21日 |
割麥,割油菜,早稻插秧,種芋,種青瓜、茄、匏類,種稷仔,育中稻秧 |
四月 |
立夏 |
5月5日—6日 |
中稻田備耕,收成馬鈴薯,早稻除草施肥 |
小滿 |
5月21—22日 |
插中稻秧,寄插穩仔秧,收割土豆 |
五月 |
芒種 |
6月6日—7日 |
種透年地瓜,育六月地瓜苗,早稻追肥,收割蕎麥 |
夏至 |
6月21—22日 |
中稻除草施肥,育晚稻(連作)秧,收煙葉 |
六月 |
小署 |
7月7日—8日 |
育冬稷苗,透年地瓜培土、施肥 |
大署 |
7月23—24日 |
割稷仔,割早稻,種六月地瓜,插連作秧 |
七月 |
立秋 |
8月7日—8日 |
六月地瓜培土施肥,連作稻除草施肥,種冬稷 |
處署 |
8月23—24日 |
種蕎麥(以吃白露水) |
八月 |
白露 |
9月8日—9日 |
育芥菜、萵菜、白菜等苗,種(60)天蘿蔔,種馬鈴薯(秋季),生薑出產 |
秋分 |
9月23—24日 |
六月地瓜澆肥 |
九月 |
寒露 |
10月8—9日 |
種芥菜、萵菜、白菜、蔥、蒜等菜類 |
霜降 |
10月23—24日 |
割中稻、穩仔,割冬稷,收成透年地瓜 |
十月 |
立冬 |
11月7—8日 |
割連作,收成(60天)蘿蔔 |
小雪 |
11月22—23日 |
收成六月地瓜,種(120天)蘿蔔,割蕎麥 |
十一月 |
大雪 |
12月7—8日 |
種麥、油菜、腕豆等,秋季馬鈴薯收成 |
冬至 |
12月21—22日 |
|
十二月 |
小寒 |
1月5日—6日 |
|
大寒 |
1月20—21日 |
種春季馬鈴薯 |
注:本表以主產區節氣為主
二、傳統手工業
竹器,扶地村有史以來沿家遍戶加工糞箕、糞鬥,南斗村程光角落在解放後大多數農戶都加工篩、籮、簸箕、茶篩、茶礱等農傢俱,因長坑鄉沒有竹林,他們都要到外地的感德、桃舟、藍田等鄉鎮採購毛竹作原料;下林村村民就是加工由二重笠坯中夾一層竹葉的“篾笠”和“葉笠”為傳統職業;70年代,華美村大洋尾角落的群眾也學關加工“葉笠”,還有山格村嶺美角落早前也是以此為主,他們主要是採購本地的長枝竹作原料;另有小西村南坑群眾專門編織“竹籃”、“雞籠”為職業。
木器,福春村多數群眾學細木工,他們就利用本地的杉木原料加工古式床、櫥桌等傢俱;月眉山仔角落的群眾以“圓木工”為傳統職業,有的肩桃工具到外鄉社為人加工,有的在家到杉市場購原料加工稻桶、水桶、尿桶等農傢俱,後來發展到同村松柏兜角落,家家戶戶也加工各種桶類。還有小西村暗香林角落一些群眾也長期加工;月眉、小西村還有一部群眾專門採購堅硬木材加工鋤頭柄;60年代前,山格村水美山角落有部分群眾專門購買松質雜木加工木屐為傳統職業。
棕草製品,山格村山邊角落群眾專門買棕片加工棕繩、棕床、棕墊,衡陽尾窟的群眾專門上山摘“石草”加工草席為職業。
以上加工戶每逢圩日就挑著各自產品到市場交易,有的還成批地銷往外地。但有的產品,如桶類、木履、草席已被塑膠製品所代替,又有的產品如古式床、古式廚桌已被新式傢俱所佔據,因此,造成某些工種停產或少產。
竹木器的特殊傳統職業,小西村暗香林角落一些技工,常肩挑工具下鄉為四處群眾加工“枷叉犁”、“弦規”,製作“土礱”為傳統職業,名氣四振,50年代,出現機織布,70年代有碾米機,這些職業方告下馬,衡陽、玉湖村有相當一部份群眾以傳統的做“大木”為職業,專門下鄉為四處民眾建築房屋,名聲四面傳。90年代,由於基建模式的改變,這個職業也相應變得冷淡,另有珍田村有史以來大部群眾專門以加工“壽木”為傳統職業,至2006年
9月“殯改”前,這個特殊工種就告停。
鐵器,華美村中山角落群眾有史以來就製作鐵農器及利器,更有名匠在解放戰爭時期為地下黨、遊擊隊生產、修理槍支,以“打鐵”為傳統職業,70年代後,還生產茶葉機械;還有玉南村更具規模地以生產鐵器為主要職業,加工戶和產量比中山更多,1968年還成立“玉南鐵器社”,實行集體經營,產品成批銷往外地,茶葉機械同樣大批量出產。每逢圩,這兩地的鐵器排滿長坑一條街。
陶瓷器,山格村水口角落有史以來就是以燒缸、甕為傳統職業,有的在家生產,暢銷長坑內外,有的還到外燒制。還有月眉村崩頭角落的陳清良,在19世紀後期,聘請官橋林馬義前來傳授技術,也學起燒“缸甕”這個職業,而後這角落大量出產。90年代後,普通使用塑膠和不銹鋼傢俱,這個職業就漸漸被淘汰,水口角落連“瓷窯”也垮塌了,
崩
頭只剩少數人生產,多數轉行;扶地村在70年代前後,利用本地的碗土辦起了碗廠,暢銷一時,後來,由於受外來產品的衝刺,所以在90年代就停產;玉湖村歷來是以“印瓦坯”為傳統職業,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掌握這種工藝,在農閒時多數出門四處當師傅,其技術傳入祥泉、珍田村最多,80年代後基本轉行;玉美村群眾在60年代乘建房日增之機和本地土質的有利條件,捷足先登開窯燒瓦,四面山腳瓦窯一窟接一窟,窯火不停,生意興旺,90年代由於材料短缺,方告下馬。
鞋布類,在舊社會裏,人人都穿“土規布”,多數為南斗、山格、文坪等村出產,每逢圩日,這些加工戶就拿著土布到長坑圩交易,大坪村庵格、小西村暗香林、,山格村水美山和新圩等地有幾戶專門用“大菁”“石炭”“豆粉”等天然原料搞印染,以供群眾裁制衣服,據說,長坑的印染業最早是文坪村庵格王志亭從外地學習來的,從他手中才傳給別人。青洋阪(即青苑村)多數群眾在解放前後以加工“布底鞋”為主要職業,名聲遠播,80年代後,就以正皮、人造革為主要原料,技術又不斷改革,能加工各式各樣的男女用鞋,生意更火紅。前坪、火照山等地婦女專紮“草鞋”,以供上山撿柴、出外挑擔購用,每逢圩日大量出售,增加家庭收入,80年代後,出門多為穿鞋,因而少產銷。
糧食加工類,長坑村火照山、華美村田中、南斗村梧林等地的群眾多數以加工米粉為主要職業,逢年過節,大量生產銷售。玉湖村水窟歷來以制豆幹為業,暢銷四鄰,很早就流傳著“玉湖豆幹最出名”這麼一句話。西溪村歷來以加工“麥芽糕”而著名,產品暢銷海內外。下林村歷來是制粬,產品遠銷外鄉鎮及永春漳平等地。早時的米粉豆幹均用人力加工,起早摸黑,80年代後,改為半機械化生產,省工省力。
石料加工,南斗村、華美村東墘、衡陽村壩仔頭,很多人是石匠,專門下鄉加工石門、庭鬥框、柱楚、磉盤、石臼、石磨等,還有專門打粗石以供建業者砌石基,白天打石頭晚上打鐵特別辛苦。80年代,建房日增,南斗公路兩側,石料加工場,遍遍皆是,21世紀,由於生產技術的改進,有鋸台、拋光等機械,擁有一般技術的石匠逐漸改行。
其他產業,山格村歷來以鞭炮生產為傳統職業,用舊牆土提煉土硝,用舊杉料燒取杉炭,混合成硝藥,用粗紙撚炮殼,然後加工成鞭炮,以銷往農村在節日喜慶時燃放,增加熱鬧氣氛。解放後,相當一段時間停業,80年代後,又再逐漸恢復生產,因採用現代化學原料,加上半機械生產,製作簡單,產量高。不只是山格村,又發展到周邊很多村的群眾普遍生產。由於事故不時發生,死傷嚴重,政府大力制止,21世紀就全面停產。
第四節
禮儀習俗
一、婚姻
正常婚俗
自古以來男大當娶,女大當嫁,這是人生中一大喜事,當然就形成一套禮尚往來的習俗,就長坑地面而言,有以下幾個程式。
婚前禮儀
蔔彩,俗稱“抾彩”,舊時代男女婚姻,是奉父母之命,聽媒妁之言,媒人將男女生庚(生辰八字)互送家中,放於廳堂上預卜,在三、五天內雙方沒有打破碗,沒有發生意外事故,家庭順利則好彩,便托媒議婚。解放後,提倡婚姻自主,自由戀愛,少有蔔彩之舊俗。
定聘,俗稱“過定”,也就是訂婚。舊時代,男家備辦禮鏈、糖品盤味及禮柬(訂盟紅帖),擇個日子到女家訂親,叫過“小定”,而後再找個日子,男家備辦禮香,禮燭,豚元(豬腳)、玉面(面線),酉酒等盤味及禮書(納幣紅帖)到女家送聘金,叫過“大定”。過“大、小定”就叫定聘。解放後,提倡婚事新辦,買賣婚姻有一段時間消聲匿跡。60年代“聘金”之風又抬頭,平野地區一千元左右,較山區要近二千元,90年代平野地區近七千元,偏遠山區突破萬餘元,二千年新紀後,女方還要貴重金器及大款“衫褲錢”,大、小定同時進行,沒辦盤味,只用糖品、面線等禮品。
請期,俗稱“送日頭”,男家備辦禮香、禮燭、紅貼及盤味,“日課”用紅布包裝(但要放一些錢於內,不然會被嫌為“空日頭”),用媒送到女家,就是通知正式迎娶時間。而今“請期”仍依舊俗。
辦盤,俗稱“挑盤”,在迎娶前三天或五天,男家備齊聘金並婚書、禮帖、禮盤送到女家,盤擔物品一般為禮香、禮燭(大紅燭),茶酤雞酒、豬腿、海味(幹墨魚或幹魷魚)、紅蛋、米飴(糍塊)、面線、蓼花糖品,富裕之家還有“豬背羊”,女家將盤味物品陳列於廳堂,焚香點燭,告祖先,宴親鄰,另有“叔公”盤,備辦豚元(豬腳)、米飴、面線、糖品四味給其至親伯、叔父。女家回禮:豬腿要將豬蹄連尾、雞頭、雞腳、雞翅,並另備烏糖、術米粉、稻種、大麥、油麻、菜籽、芋種、薑母、蓮蕉、火炭和鉛錢
2文用紅紙包裝或箍好,放在第一擔內,其他物品應各成雙壓盤底(不能空盤),連及種雞(俗稱帶路雞)給挑回,寄意著人未到緣先到、子孫昌熾之意;叔公盤回禮,要壓錢以作挑盤工資。辦盤之風,本為三擔、五擔,80年代發展到豬腿200斤、米飴要200斤米量、紅蛋
200個,就得辦七擔甚至十多擔,二千年新紀以後,貧困家庭多數採取“折盤”(用人民幣),挑一半折一半,折一半主要用來購置電器、摩托車等作嫁妝。挑盤工力女家要付給紅包(工資),今日女家付給挑盤人客多少,另日男家應如數付給“嫁伴”,只能多不能少於女家。隨著社會發展,風俗的改變,而今挑盤在迎娶前一天為最多,三天、五天者少之又少。
嫁娶文書。紅帖往來格式為三板或五板,物品宜寫成雙;婚書往來格式應“五提頭、三透腳”(透底格)。解放後,此類文書無再使用,只有“結婚證書”。
嫁妝,這裏流傳一句話:“盤擔換嫁妝”,盤擔如是“豬背羊”女家應備辦“眠床、大櫥、桌頭、交椅、衣架、水屏(面桶架)、腳桶、尿盆、梳妝盒等安金油漆,還要百衫百裙,名曰“房內紅”,還有織筐、梭仔、筧梳、鐵采等紡織工具和加剪、尺、針、線、布。一般家庭,嫁妝簡單些,不那麼豐厚。解放後,房內物品由男方自理,女方只有備辦枕頭、加剪、尺、面盆、面巾、牙杯、香皂、電瓶、茶具、柴梳、梳妝鏡、火烘及幾件衣裳作嫁妝,80年代後增添自行車,90年代後就改為用電器、摩托車等。21世紀後,男方多數家中已有電器及交通工具,女方父母乾脆用大款人民幣給予做嫁妝。
衣食,女家應備辦白短衫褲、四幅裙、烏巾、手巾、腰巾、扇、火烘、肚裙(肚裙內紅、黑、白線共7粒)、孩兒仔(泥塑)、紅花
、白花、春花、鉛(緣)錢各2包、桔餅2塊、茶葉、冰糖、12個銅錢,一塊瘦肉、雞心作衣食。解放後,因服飾改變,就沒再用“四幅裙”,其他習俗照舊。
出嫁
挽面,出嫁前幾天,請一位“福壽大姆”用紗線絞盡面上細毛叫挽面,使其面貌細嫩美觀。
女笄,喜期良辰,女家在廳堂排上十二碗俗叫“丸仔”(閏月多一碗)和一碗“面線蛋”告祖先,廳中安一風爐生炭火,請一位“福壽大姆”或其母,在風爐火上為其篩衫褲。篩畢,送入閨房讓新娘更衣,更衣畢,就請新娘端坐于廳中椅上面朝外,福壽大姆將少女五把發梳結成髻,紮上髻索,別上笄針,戴上金釵銀插,穿上耳環,佩上手鐲,穿上四幅裙,披上紅襖,送嫁嫂同時要為其出“四句”(祝頌好話)。事畢,新娘手拿筷子夾面線紅蛋,口念:“面線一下抽,互咱啊爹啊娘吃長歲壽,紅蛋剪兩塊,互咱啊爹啊娘吃兩百歲”,解放後,這個程式大致相同,但沒那麼繁瑣。
上嬌。女笄禮畢,送嫁嫂帶新娘“辭桶”(辭去娘家便桶、解小便“再引出廳,倒要其父親親手為女兒罩烏巾(遮羞布)再將其扶入轎,這才紗燈一對在前,嫁妝擔擔成雙,花轎在後,用五音吹迎送,從大門而出,到水溝處,送嫁叫放扇,口念“好心事隨轎到,壞心事順水流”。解放後,再無坐花嬌,新娘只撐紅雨傘及提一對紅手燈,另選嬸姆一個提籃仔、一個提火烘、一個挑衫褲共十名左右婦女送嫁,在父母的護送下走出家門步行到男家。70年代新娘是戴斗笠、80年代乘自行車、90年代用摩托車。2000年新紀後,社會進步,經濟繁榮,多數新娘就乘上小車出閨門。
哭緣,俗稱哭嫁,女兒久在父母身邊,將要離開難免哭念惜別。也有因婚齡低,一旦作人媳婦要負起其家挨礱、篩、舂、煮三頓,飼豬、織布、補衫褲等繁重家務而為之煩腦,連哭帶訴地哭嫁,當然也有寄望女嫁男家的好緣分。舊時代有人哭得三、五夜,新時代,大多是在出嫁時(一夜)哭緣。
迎娶
開剪,也叫裁衣合帳,就是擇個好日子,請一針線能工的嬸姆為其裁衣(做白短衫褲)、合帳(做蚊帳),女方在娘家時,開剪也同時舉行。
安床,男家擇個日子安床,安床後,應有男儐相與新郎同床睡,不宜單人睡。
上頭,在迎娶的良時吉日裏先舉行“上頭”,與“女笄”同個時辰。事先在廳堂上排十二碗(閏月多一碗)的“丸仔”(糖丸)、牲禮、果食,點上紅大燭告祖,廳中置放一風爐生炭火,請一福壽大姆先在風爐上撒“鹽米”,再為新郎篩衫褲。篩畢,給新郎更衣。更衣畢,請新郎出大廳端坐廳中椅上,面向祖上,上頭開始,鳴花炮,請族中福壽大伯異常嚴肅地在新郎頭上梳三下,並念道:“上頭戴髻成大人,大還大,小還小,從此大丈夫,大人不可說囝子話,成家立業,夫妻和好到百歲”。禮畢,進入房中“搓丸”(用米鬥底翻起來盛之),等新娘入厝。
新娘花嬌到男家,在一連串花炮聲中,先在大門前“利方”放下“鎮地”,俗叫“坐定”,意即新娘從此是這裏鎮地的人。
入厝,吉時一到,轎夫兜轎入大門,越過熊熊的風爐火,上大廳向內放下,新郎用左腳踢開轎門,掀起轎簾,(解放後,新娘撐雨傘出閨門,新郎出來接雨傘凡無踢轎門之俗),福壽大姆手捧“米篩笠”(內放一雙男鞋,一條男短褲,一條桔仔枝,一頂新斗笠)遮在轎門頂,送嫁嫂牽新娘出轎。捧米篩笠,米篩與“美待”諧音,新斗笠是載新天(指翁姑),意是上要友待翁姑(俗稱家官),下要夫妻和好像桔仔樹開花結果。
拜祖。福壽大姆將“米篩笠”遮在新娘頭上,送嫁嫂牽新娘拜天地,轉向廳頭,又拜土地及觀音,再給插上春花,白花,拜祖先,然後夫婦對拜,每一程式,送嫁嫂都為其出四句,體現幸福、繁衍的祝願。禮畢,送入洞房,“米篩笠”繼續遮在新娘頭上,入房第一步要踏破新瓦企盼早抱麟兒,又一說,恐新娘生辰八字不佳,踏破新瓦意是去“流蝦雜煞”之意。新夫婦入房後,米篩笠放於床頂,送嫁嫂關上房門,夫婦對坐,舉行“合巹”禮,即“換丸”和“翻鋪”。送嫁嫂都有“四句”祝福。
換花。古例婚後三朝,新娘弟弟或哥哥身穿盛裝,另請一挑“花擔”,內裝有加剪、尺、線、布到新郎家換花,男家應專席宴請,回禮用“甜果”壓花擔,同時,新郎、新娘及翁姑都要給新舅子“衫帶禮”(紅包)。解放以來,新娘出門後半個時辰就去換花。
宴客。新婚喜宴,一般都尊祖母舅、母舅為首席,再尊戚友族親入座。解放後,“換花”少依舊例,改在當日新娘入房後就來換花,故首席就安排給“新舅子”,這是對新親戚的尊重,但新舅子就不吃丸(意是已不團圓),這一席第一道菜就出“軟粿”。但有出現母舅與新舅子爭首席,有時弄得難分難解,當然不宜,應入風隨俗。宴席結束,燃放一串鞭炮以示謝意。
謁翁姑。次日或三朝(今都為當日),送嫁嫂(解放後都用福壽大姆)帶新娘謁見翁姑並請茶即肚裙內的茶葉、冰糖、鋁錢、桔餅衝開水,送嫁嫂或福壽大姆逐一啟示稱呼:啊爹、啊娘……,新娘在奉茶時跟著呼叫,翁姑用茶後應“紅包”壓茶盅,家人和親戚也如之。
鬧洞房。俗叫“討冬瓜”,一般在當晚舉行,當冬瓜頭者“四句”從大門外一直念到新娘房,然後引新郎新娘出大廳,花樣繁多:過橋、釣魚、雙龍搶珠……,有時還搬出惡作劇的戲謔節目,弄得難解難分,圍觀眾多,這個習俗只有個別地方,而今少而少之。
拜灶君。在次早或三朝(也有當天)舉行,先在灶君前排上十二碗“丸仔”告灶神,然後送嫁嫂(或福壽大姆)牽新娘拜灶君。拜畢,教新娘挑水、飼牲畜、看踏碓、挨土礱等,每個程式都要念“四句”好話。
歸寧。俗稱“頭返倒”,在婚後五天或七天(也有請日師擇吉日),新娘的兄或弟在清晨到男家接新娘“頭返倒”,習俗“大請小(音城),如新娘大兄男家應宴請。如是新娘年輕小弟前去接者,只給紅包,可免宴請。娘家用術米粉做一些“紅圓”和一碗米糕飯給挑回排“床母”,男家用“小叔”或新人來叫回。
會親,俗叫請親姆。在婚後十四天(解放後,多數在次日、三朝),當親姆應備辦一小藍仔“桃仔”(用術米粉做的),招呼族中嬸姆一起前去探親,回用米粉或面線壓籃子。
婚姻禮尚往來臨近喜期,男方父母作主,放紅貼,有的親到其家晏請親朋好友。屆時,寫中堂、送喜炮、米粉等物品以示祝賀。70年代後多數用布聯。90年代後,基本用人民幣以示慶祝。回禮,用糍塊、糖品、豬肉。21世紀後,多數將其賀禮收一半,退一半給其自行買肉及小量禮物以示答謝;女方,臨出嫁之前,姑姨舅妗嬸姆要為其“辭嫁”,多用米粉、豬肉等禮物。21世紀後多用金錢以示祝賀。回用紅蛋、糍、豬肉以答謝。
其他婚俗:
續婚。男女雙方失偶或離婚,男再娶叫續娶、續弦,婚禮從簡;女喪夫或離婚者,再婚叫改嫁、改適;舊時代,夫喪要守寡,不得再嫁,如霜婦無子可依,經夫家翁姑、至親同意,就有再嫁,從夫家出門,要事先備一擔酒菜排於路邊,燃香燭、燒紙錢(俗叫燒路頭紙),意是向亡夫訴衷情,用筧梳(織布工具)卡在路中(意是盡責),不回頭步行一小段路,再上轎(或乘車)到續婚家去。夫喪也有招接續婚,婚禮也從簡,婚後生子一般按預約“雙頭頂”。在舊社會裏男女續婚,若同宗者不能亂倫,輩份要分清,俗話說“藤斷接藤篾斷接篾”。
納妾。舊時代,有權有勢或富裕家庭才有納妾(俗叫娶小姨),正常妾之地位低,但也有妾比元配有權。解放後,實行一夫一妻制,少有納妾。
童養媳圓房。將別人的女兒買來做苗媳,長大後與其兒子“上頭”成婚。禮俗,於喜屆期,將其從邊門嫁出去,然後自大門娶進來與其兒子“上頭”拜堂,俗稱“送做堆”;也有直接將其梳妝打扮,從閨房娶出來與其子“上頭”拜堂;個別也有先回娘家按嫁女儀式娶入家中拜堂。如與其兒子不相愛,父母作主就將其當女兒嫁給他人。
進贅。男到女家接其宗祧,叫進贅,也叫招贅,婚禮同樣熱鬧,婚後生子一般按預約應“雙頭頂”。
親疊親,有二種情況,一是姑姨舅表,由雙方父母作主,表兄弟與表姐妹成婚,這種婚姻屬近親配,在舊社會出現不少,解放後,在新婚姻法的施行下,加上“優生”的科學知識普及,才少出現;二是姑換嫂,就是兩方女子互配給兩方男子,這種婚姻形式在70年代才出現,特別是“地、富、反、壞、右”的家庭最多,因成份不好,男女雙方找物件困難而產生,這種婚姻常因雙方感情或兩家瑣事而發生矛盾,破裂不少,不盡人意。
同姓婚,解放前少而又少,解放後,貫徹新婚姻法,這種婚姻成新風。解放後,改變舊觀念,男到女家已成新風尚。
二、生育
生男育女是人生中第二件大喜事,所以就形成一套習俗,相沿至今。
胎忌。婦人懷孕後,禁忌與另一孕婦同坐一條椅、同一床沿(意避盜胎),禁忌看木偶戲(避生怪胎),也禁忌抱別人小孩(避其不順手長大)。
出生。不管生男生女皆大歡喜,習俗就要請鄰居嬸姆吃“落土飯”(蛋酒)。
三旦。即嬰兒出生的第三天(有的五天)為嬰兒洗澡、換衫仔。用茅草、蛋煮沸,稍冷後作澡湯,浴後,穿上衫仔,用紅紗索將兩袖口給縛上,俗叫“縛手”,意是日後才不會“踐”(貪玩),拿起蛋在嬰兒身滾一下,去殼分給其他孩子吃,意以後相處和好。三旦、五旦、七旦或十四旦應備雞酒、豆仔飯敬“床母”、敬“祖公媽”。生第一、二胎時,還要宴請族親戚磣,宴後,要給嬰孩“衫帶禮”,在彌月時,還要給祝“滿月”。
報酒。一般七旦、十四旦要備辦雞酒、蛋、大米等物品到外婆家“報酒”,供獻外祖上。彌月時,外公外婆要備辦“被仔、背巾(袋裏要裝有2個圓,2個圓石子,一個紅包)、繈褓、衫仔、滿月圓(用術米粉調紅色做的)”等到外孫家祝“滿月”。
彌月,俗叫“滿月”,嬰兒出生滿一個月時,應備雞(或蛋)酒、豆仔飯、菜疏敬“祖上”和“床母”,中午宴親友。宴畢,為嬰兒剃頭,又用茅草一把、蛋數個放入水中煮沸,冷卻後加十二個銅錢給嬰兒洗身。洗畢,為其更衣。接著,將洗身湯中的茅草拿起扔上屋頂,叫在場孩子摸“麻萍蛋”,再將其湯連銅錢一起倒於天井中,銅錢如是有八個字向上,就意味著嬰兒好“八字”(好命)。然後請一嬸姆背上嬰兒撐起雨傘,另叫一個手持竹梢杖兒跟在後面,邊敲竹梢杖邊大聲喊“打麻萍”(老鷹),繞上下廳或厝外轉一圈。禮畢,背嬰兒上床躺下,取出背巾袋裏的紅圓,石子蛋,加一個小“稱錘”置放於一隻鞋(父鞋)中,用其往嬰兒胸前一按口念:“鑼(音陳)鼓你挺聽,雷熾出出(音蔡入聲)你免驚”,叫壓膽。又將背布巾袋中的紅蛋拿起將嬰兒的臉揉一轉,口念:“鴨蛋身雞蛋面,大厝娘子來相陣(相配),”若是女嬰念曰“大厝秀才來相陣”。禮俗,前來祝滿月的外公、媽,應用紅圓、紅包壓紅布袋,親朋好友者用紅蛋、紅圓回禮。
四個月,俗稱“四月日”,這日要用蛋、肉在嬰兒嘴唇拭擦一下,叫“開葷”,又用香菇擦一下叫“香嘴”,然後給嬰兒剃發,特別是要給剃眉毛,不遮目,意是以後才不會貪心。外婆家在這日要為其送衫仔、帽箍、涎乘(濕涎圍巾)及餅乾(意是收涎)。
周歲。則嬰兒出生一整年,俗叫“度”,外婆家送一整套衣服、鞋襪、帽子及面線蛋,親友送面線、蛋和布(90年代後多為人民幣)為其祝周歲。家中應舂“紅粿”(術米粉原料)宰牲敬祖先、敬神明,還要宴親友。宴畢,給嬰孩換新衣、帽。稍等,在大廳廳桌上排好書、筆、厘戥、算盤、青蔥、松柏仁(明)及壽龜(術米粉原料)、面線蛋,然後讓嬰孩踏在壽龜上抓拿桌上物品,叫“爬”,任其志趣,看他先拿什麼東西,就預示長大後的愛好和特長,女嬰在房內床上舉行。
三、壽慶
壽慶,在人生中也是一大喜事,每逢生日均或簡或隆重地進行一番慶祝以示紀念。
生日,也叫生辰、誕辰,周歲後每逢生日,一般吃一碗面線兩個熟蛋。十六歲,古稱“成人、成丁”,有的宰牲“謝天”,有的從簡,只備豬頭尾,敬筵、火炮、香燭而已。親戚就贈布、送蛋以祝賀,。二十歲以至五十歲,大多自家小慶,但親戚姐妹、姑姨舅妗有依例送禮。
人活至六十年登花甲,開始有祝壽,放帖宴客,但位數不多,七十以至百歲期頤,則有很多人慶壽。親友則備豚元(豬腳)、壽麵、壽蛋、壽龜、壽燭、酉酒、彩聯及全套衣帽、鞋襪送去,而今有不少人則買金器送其作紀念,親朋好友又繡壽圖、撰壽贊、壽聯、寫“中堂”為其添福壽。舊時又有帖式往來,格式為三版五版,而今因失傳而少有。主人家除給“點心”外,還要備面線蛋宴客謝祝。
慶壽,較有身份者則擇個好日子,設壽堂、請戲、宰牲,備敬品進行“謝天”。有的還舉行拜夀,子婦女婿以及孫輩或親友都來拜祝,身為壽星老者應發給紅包,熱鬧非凡。一般人家則稍簡,沒有拜夀。壽宴,第一道菜必是蛋和面線。家境較差,只自慶,不張旗鼓。
風俗。二十、三十歲有按時間祝生日,四十以至百歲都提前一歲舉行慶壽(即三十九……九十九歲),俗語說“做九不做十”。
四、喪葬
人生在世,長壽百歲高齡,短命“落土”夭亡,或長或短固有一死,但在喪葬中就有很多工作程式和習俗。
墓地。未成年夭亡者就隨便用四塊松木板釘一小棺,叫兩個人抬上山頭簡單挖個土坑埋掉,就完結了事;成年有後(有子孫)者,竟有些人都在生前就準備好壽木和衣衿,並請“堪輿家”(地理先生)擇塊風水寶地,甚至有的還築生墳(也叫壽域)。至於多數窮人,連辦後事都沒資金哪可能築墓,就草草地營葬而已,待後有能力再修築。但上山擇地後,其長子應先動手挖三下(如是初喪應披麻),然後才興工。
初喪
送終。病人垂危彌留之際,兒女、媳婦孫輩等都守候床邊送終,女性還要提早向外家祖報病。病故時,應備辦一碗飯、一個蛋、一雙筷插在其上(俗叫“犒往飲”)、一盞土油燈、燒點紙錢(但無點香)為其餞行。趁屍體尚未僵硬要及時為其穿戴,事先孝男要手持兩個硬幣和小陶瓷至溪邊先將硬幣拋入水中口念“共水官買水洗身穿”,用小陶器向水尾舀一些水回來用火燒溫,然後用一枝竹子夾白布用水為死者洗身,禮畢,孝男雙手拿住一把粗麻,手臂伸直站在“中碣”凳子上為死者“套衣服”,事畢,才取下衣服給死者更衣、穿鞋襪、戴帽子,穿戴整齊,然後將蚊帳卷起,床邊還要豎一根拐杖,孝眷應徹夜守靈床,一是盡孝道,二是以防貓鼠,傳說貓如跳過,僵屍會站起,一枝拐杖意是叫他自防。
人死後,通知族親戚友,擇日出殯。日子未定,孝眷只能泣,不能哭出聲,意恐死亡日子不吉(犯落枕空、重喪、三喪),若是在不吉日子死亡者,出殯前不宜哭,在好時好日死亡者,儘管大聲哀哭無妨。
報喪。出殯日子定後,應報喪(報死),通知女兒、孫女、姐妹等直系親屬。報死應提一把雨傘,入其厝要倒放,其親屬應備一小碗“點食”,來客應盡用完不能留碗底。被報禮俗:女兒應備三斗米一隻活雞,孫女應備三斗米一隻鴨,今多數用“二”(二百)銀仔紙及人民幣給來報人員悄悄帶回(不可與其家人打招呼),上報“接禮處”記帳,被報女兒、孫女隨後而來,到其大庭外應連哭帶爬,爬到靈床掀起被頭向死者喊三聲,然後進行跪拜。若是女性,還要派人報外家祖,俗語:“父死扛去埋,母死等外祖來”。喪家在大門外應設一塊縛有紅桌圍的廳桌,上排一對不能點燃的紅燭、三炷香,孝男應披麻帶孝跪在桌後等候,外祖詣桌前將香燭拔倒,再掀起一角桌圍用燭臺壓住,然後扶起孝男,由接客導入宅,孝男隨後步入喪房,外祖向死者行禮,大抵與女兒相當。出喪房,接客取水給洗手臉,然後到客房休息,上點食。
還有“報舅無報妗”之說,本指舅死定要給親姐妹報喪,妗死則無報夫之姐妹。雖有這個說法,但有報也可,無報則不能見怪。
出廳。事先,叫族中嬸姆為其做水被、過嶺褲、掩面布、雞枕等隨葬品和為孝眷做“頭白”(戴在頭上的布)。事畢,午後三點許,先將棺木在廳中按“利方”安好,棺底墊上“稻殼灰”(以濕污水),請族中福壽大伯為其“印鬥”(米鬥內放加剪刀),大邊起小邊落,口念:“一鬥起十鬥,十鬥起百鬥,百鬥起千千萬萬鬥”,孝男跪在棺後,隨口應“又”。禮畢,鋪上粗紙、棺席,放入枕頭,孝男入喪房給死者蓋上“掩面布”,然後將屍體抬出大廳放於棺裏,給蓋上水被,放下衣箱、雞枕、女婢(紙制)、過嶺褲、紙錢等隨葬品,並吩咐好話,經孝眷、親友行跪拜禮、燒銀帛後,剪下“裾仔”(死者衣角),取下“掩面布”,蓋上棺蓋。蓋棺時為避“人影”被蓋入,應視日照何方,站在影后為宜。母死,須請外祖蓋、釘棺蓋。事先,孝男跪在棺前,手托竹盤,內放鐵釘、斧頭或釘錘、紅包,鞠身遞給外家祖。事畢,提水給洗手臉,臨走時發給“老包和海青(則長衫)”。父死則由族人蓋釘棺蓋。如死在外面,大門外應搭起靈棚停放屍體,一切後事在門外舉行,不入宅。
偷山。古話“人死以土為安”,死後總要埋葬,長坑風俗,人死要找日師擇個好日“入殮”,如“入殮”日子長,要先埋掉,叫“偷山”。所謂偷山,就是不拘日子,偃旗息鼓,一路不能啼哭,叫四人或八人腳穿草鞋進行抬棺,孝男披麻帶孝托棺底,孝眷隨後行,出門後緊閉大門。但葬後二支“牙筷”(俗叫棺杠)不能帶回。事畢,佈置靈堂,廳口掛麻簾,安一塊內系“麻桌圍”、外系“紅桌圍”的廳桌,排上靈爐、孝燈、香、紅燭以及“魂帛”,掛上遺像,桌前披上草席、紅毯(以讓弔喪者跪拜),直至出殯才收下。在廳內棺椅上鋪一塊床板、被單、土油火,每日清晨應捧飯菜,以生奉之,不用香燭。如是好日子死者,晨昏要啼哭。
辭生。在入殮前對死者先行祭奠禮,俗叫“辭別”。備辦米糕飯和豐厚的牲粢酒醴於靈堂前,點燃香、白燭,孝男進前行四跪,三上香、三奠酒,讀喪章(今多數用口頭拜請),讀(請)畢再四跪,起立,化紙(燒“褲錢”)焚文,然後孝眷按輩份依長幼為序各行四跪禮,在未辭神前孝男在祭筵中各抱回一盆飯置於廚中,俗叫“留傢伙”,最後孝男拈香辭神撤席。緊接著姐妹夫、女婿、孫婿或外家祖各備辦品一席(八盤或十二盤)按次序進行“奠祭”,祭時宜點紅燭,銀帛“半支”(夫婦齊歸天才可燒一支以上),奠祭時,兩旁站立禮生,致奠者進前揖拜,禮生首先為其掀紅氈、卷桌圍。然後向死者行四跪禮、上香、奠酒、讀章(多請禮生代讀),再四跪,起立與左右禮生和孝男行鞠手禮,但孝男應跪在麻簾後接禮,禮畢,撤席。
入殮。將屍體安放棺木裏,叫入殮。雖是“偷山葬”,但入殮照舉行,備一席俗叫“觀音桌”(糍仔或果食、菜疏、三色糖、幹茶、油酒、符水、鹽米、金帛、香、紅燭)請和尚法祭、踢棺椅、拆靈堂。
出殯。抬起靈柩,緊接著是提靈爐、孝燈的孝男和孝眷,隨後敲鐘鼓、捧法器與和尚一起步出大門,然後緊閉門戶,稱“出殯”。長坑地區都是偷山后舉行出殯儀式,那麼抬棺者則走在孝男前,緊接著是孝孫抬魂轎(一般要有三代),其他相同。出殯隊伍按古例:⑴提鋤放路紙;⑵引路火(火把);⑶前燈;⑷幢幡;⑸靈柩或魂轎,好命人棺邊系二條廿四尺白布俗稱“拔龍須”;⑹麻旗、孝男、孝婦;⑺白旗、孝女;⑻藍旗、孝孫、孫婦、孫女;⑼黑旗、曾孫、玄孫;⑽舉銘旌(通用紅布7尺,書寫死者名號和壽齡)、督旌、好友、堂親;⑾挽聯;⑿紅旗、鐘鼓;⒀棒香盤;⒁僧道;⒂挑祭品。若有送花圈、請樂隊,宜插在靈柩前。出門麻旗在前、紅旗在後稱“送凶”,回家紅旗在前、麻旗在後稱“迎吉”,解放後,所見只有白旗和紅旗而已,沒設那麼多彩旗。出殯後,孝男(長子)應在途上路邊面朝佇列後下跪三次,意是一辭好友、二辭親戚、三辭叔侄也,須待和尚或外家祖扶起,方能回佇列。送至墓所,二支“棺杠”拿回,然後排好祭品,點燃香燭(墓上用白燭,土地公宜用紅燭),孝眷進行跪拜,僧道法祭,禮畢,送葬人員撤離墓所,孝男在墓地取一塊土放在靈爐上帶回,最後用鋤頭把足跡掃去。孝男帶回火把各放灶孔內,出嫁女兒所執火把丟放路口,取點紙灰包好帶回,意是“發傢伙”。
安魂。靈爐迎歸家堂,須排一筵席(牲醴、飯菜、點燃香楮、白燭),僧道為其安魂。禮畢,孝眷暫解孝服,孝女於門外坐在籮內用“油酒”梳理散發。
除飯化魂轎。依舊制應奉飯至少七天,方可除飯,而今就當天舉行除飯化魂轎,則完喪,依舊備辦祭品、日常飲具及柴燒、大米、食鹽等祭告亡人,並請“糊紙”師傅先祭轎夫,再將魂轎用火化去。
宴席
喪宴。尊親朋好友或外家祖為首席,古例不得出煙酒,席上只有白糍條、米粉、飯、羹湯和豬肉(一人最多吃三塊,俗叫“草皮封墓”),但第一道菜必是白糍條切片炒菜或白糖。九十年代,發展到與喜宴不二樣,大講排場,二千年新紀以來,很多地方認為“眼淚飯”不宜太豐厚,又提倡從簡,只有豬肉全盆,其他照舊俗。散席,悄悄而回不得與孝主打招呼。
算賬桌。完喪後,宴請抬棺、當“鯉”(挖葬孔)、化草(燒床草)和有關治喪人員。食畢,公佈賬目,將“銀仔簿”移交給孝主,並幫其處理遺留問題。
回禮。“外祖盤”應壓錢,挑工應付工資。解放後,外祖沒發“海青”,多數是用人民幣付給而已。親朋好友“送紙”應答糖品。姐妹、女兒等直屬應發給一碗米糕飯、糖品和舊衣裳做“手尾”(今多用布軸)。
禮喪禮俗:
發飾:孝男頭髮要到四十九天後方能理髮,孝婦孝女要披頭散髮,待完表後才可梳理。
穿戴標誌。孝男孝婦披麻戴草,若長子去世,由長孫穿戴,叫承重孫,佇列則走在孝男前,若次子或其他兒子去世者,也由其長子穿戴,叫杖期孫,走在孝男後面。孝女系麻戴白,孝孫系苧帶蒼布,曾孫帶藍布和一小塊紅布,玄孫帶黑布和一小塊紅布。而今,很多地方的四代曾孫也給帶黑布為記,可能是對所用標誌不瞭解;平輩戴白,下輩戴蒼。外家祖戴“白老包”穿“海青”(解放後就沒看見穿海青),女婿戴“白老包”,孫婿戴“蒼老包”,好友今多是手臂帶面巾,族親胸前帶一朵“三色紙摺花”,而今多數有感“摺花”較煩瑣,就分一塊白布加一塊小紅布。完表後,孝眷帶“手尾錢”,至百天才燒掉,孝男胸前佩戴一小塊麻布,孝婦在頭髻上紮一小麻絲,至百天換成帶白;孫輩帶一小蒼布,待百日焚燒掉。80年代後少有佩戴。
紙色。男青(紙)女黃(紙),通用白紙。
祭盤。宜八盤,名曰祭盤,辦十二盤(閏月多一盤)也有之。
送紙。銀仔紙一般“二”(二百),最多不超過半支(五百)。點食後,發給“應信”,好友發給面巾,宗親發給三色紙花。
點食。舊時,親友前去弔喪,點食只放四塊肉,叔侄嬸姆前去送紙用術米煮紅糖叫“甜粥”,今多數用米粉、大面、羹湯。前去弔喪者、送紙者,點食要吃完不能留碗底。
借“用具”。償還時要給貼紅紙,放點糖品。
貼聯。未滿三年,宅門不可貼紅聯。逢年節如要貼對聯,紙色就是男青女黃,以示分別。
喪事帖式、奠文、挽聯、魂帛格式和寫法。帖式:三頁七版五面,義表七情三綱五常。奠文、挽聯:下款前應加一個“陽”字,男人對女人稱呼,前應加“夫”字,以示區別,紙色男女有別。魂帛、銘旌字數:按大黃道(道遠幾時通達,路遙何日還鄉。以走字底為吉)、小黃道算(生、老、病、死、苦),一般都用小黃道,逢“生、老”吉,餘凶。
祭祀:
探墓。也叫哭墓,葬後七日,孝眷備辦祭品到墓所探望,出聲哀號,以慰亡靈。
百日祭。玄孫脫服,其他更服,祭品隨風入俗。
小祥祭。俗稱祭“對年”,孝孫脫服,祭品隨風入俗。
大祥吉祭。俗稱“祭三年”,孝男脫服,也叫“挽麻尾”,祭品用紅色或貼紅,意是否去泰來。“祭三年”,習俗可折天數,孝男一個折一天,亡人自折一天,就是提前舉行。
功德報恩:
做功德。又稱“功果還庫”,請師傅糊“靈厝”、打“庫錢”,請和尚設“三寶壇”,請先生宣講“敕文”,為亡人超度。富裕家庭在葬後隨即舉行叫“初喪功德”,多數貧民者待以後有能力才舉行叫做“暢功德”。解放後大舉破除迷信,好幾十年沒人敢舉行此活動,八十年代後“做功德”舊俗再抬頭,普遍開展。時間一般是在“一天”內完成,“二、三天”的少而少之,只是大場暢功德才有。
功德壇。壇前排上“五果”、廿四盤糖品蜜味(包括五食)、疏腳糍(每疊6塊,4疊共廿四塊,意“廿四孝”),備長案桌、廳桌、香爐、燭臺、桌圍、毛毯、草席、鐘鼓等祭具。
靈厝。靈厝前桌上應排上“米糕飯”、“面前山”(術米粉做的大白圓)、牲醴、菜疏、果品等,備香爐、燭臺(宜點白燭)和系有桌圍(內麻、外紅)的廳桌,桌下一碗“茅沙”(以供三奠祭之用)。
禮俗服飾。親朋好友要送“三事”(香、燭、大金),孝眷披麻帶孝,與初喪大抵相同。姐妹夫、女婿、孫婿應辦盤在靈厝前祭奠。
答禮。親朋好友送“三事”,舊時代,要備昨肉、饅頭和糖品答之,並要寫“謝末帖”。80年代後,少有此例,只簡單用糖品答謝而已,至於姐妹、女兒等與初喪大抵相同。20世紀後,也有對送“三事”的好友、族親發麵巾,有的甚至還發浴巾,在做功德時再發送葬標誌,太沒有意義。
酬神。即謝天,在安功德壇的地點舉行,因曾在此舉行“白事”,宜再辦一場“紅事”以慶祝,合情理。而今有很多人在“初喪功德”後馬上舉行慶祝,但也有人認為居喪未滿三年舉行慶祝有“逆天”之嫌,而在三年禮畢後才舉行酬神。
宴客。俗叫請功德尾,功德還庫結束後,主人一般應備辦煙酒宴席請親朋好友、壇場執事,以表謝意。
殯改後喪葬,按安溪縣人民政府關於殯改規定,長坑鄉於2006年9月1日零時開始,將歷來的土葬習俗改為火葬,對第一、二例進行嚴格督促,並給予獎勵,實行了“殯改”。殯改,節省了不少勞力和開支,又有衛生,環境不受破壞,原來山上處處是墳墓,實以驚人。火葬例俗,送葬一般都到村口,幢幡、花圈等喪葬品就地焚燒。其他禮俗大低與早時相同。
長期以來,民間廣為流傳“喪事比喜事難”,意是禮俗繁瑣。不同村落又有不同習俗,述以難盡。
五、祭祖
一般在元月十五上元節舉行春祭,七月十五日舉行秋祭,所謂“春嘗秋祀”就是這個意思,還有在十月、十一月期舉行祭祖,叫冬祭,值首按房頭輪流任之。60年代,在反三封破四舊的運動中,祭祖就銷聲匿跡。80年代後,祭祖、掃墓又繼續舉行。舊時代又分有民祭與官祭之習俗。
民祭,一般請族中品德兼優者為主祭。屆時,主祭位上席,值祭位下席,各四拜,執事者具跪于左右,左奉香、右接香,主祭上香三拱,執事者接香安於爐中,左進杯右執壺,主祭三拱、三奠、三傾于茅沙,義取代祖先祭始于飲食之人,然後斟一杯受執事者置於龕前,祭列祖列妣,其餘所有排列酒杯俱當三奠,主祭、值祭跪俯。讀祀者四拜後揖跪于主祭之右,高聲宣讀祭文。讀畢,執事接祭文置於公媽前,主祭、值祭、讀祝者同四拜,起立退下,再由子孫依昭穆長幼為序各四拜(主祭、值祭、讀祝,再祭邊龕土地等神)。拜畢,舊首人詣香案前將帳簿揖還新首人,執事者取祭文與銀帛焚燒于金鼎爐中。焚完,主祭詣香案前,執酒杯向外一揖,將酒奠少許于金鼎爐中,名曰“澗錢”,再轉入與值祭同拜揖,然後跪伏,讀祝者拜跪宣讀“辭神”。讀畢,主祭、值祭各四拜送神。
官祭,按“宗子”三獻禮法,應請在朝爵尊者為主祭,爵同以齒(同官位同輩份),其次以登甲,其次以登科,其次以明經,其次以廩膳生,言其食餼國家(享受國家糧米)亦可為主祭,以榮國典,叫官祭。
祭祖,值祭先五日具柬分請主祭、分獻、執事,三年喪期不與祭(居喪三年未滿不柬請)。又先一日,主祭、執事到祖宇。執事陳五事宣爐,命張燈結綵,備鼓樂,主祭省牲視祝版(看籌備工作),事畢退下,是夜燃燈奏樂。祭祖當日之晨,夙興請主出櫝(出龕),主祭、值四拜四興,奉茶陳牲。畢,體解合烹(切豬、羊內下鍋)則退。巳刻(九點許)羹定(煮熟),值祭陳饌案前,執事設洗命僕佈置拜席,主祭、分獻、值祭、陪祭就班(主祭立中,分獻、值祭立於兩旁,陪祭按輩份年齡次序排立。主祭、分獻、盥洗。讀戒詞,具以四拜四興。降神,主祭詣香案前跪下,上香(求神于陽也)、酹酒(盡傾茅沙之上,求神于陰也),俯伏、興拜、興拜、興(主祭獨拜,分獻、陪祭仍正立),復位。
敬行祝獻禮,主祭詣神前跪下祭酒(半傾于茅沙之上,代神祭也),奠酒、進粉食、羊羞、羊 。讀祝文(分獻、值祭、陪祭皆跪),俯伏,興拜興拜、興(主祭獨拜),復位。
行分獻禮,分獻詣神位前跪下,祭酒、祭酒、祭酒,進粉食、羊羞羊 ,俯伏、興拜、興拜、興(分獻獨跪拜),復位。
行亞獻禮,主祭詣神位前跪下,奠酒,進粿食,豬羞豬 ,俯伏、興拜、興拜、興(主祭獨拜),復位。
行分獻禮,分獻詣神位前跪下,奠酒,進粿食、豬羞豬 ,俯伏、興拜、興拜、興(分獻獨拜),復位。
行終獻禮,主祭詣神位前跪下,奠酒,進羹飯,俯伏、興拜、興拜、興(主祭獨拜),復位。
行分獻禮,分獻詣神位前跪下,奠酒,進羹飯,俯伏、興拜、興拜、興(分獻獨拜),復位。
侑食,主祭詣香案前(執事將神位前的酒皆斟滿),拜興、拜興(主祭獨拜),復位。
合門、啟門、進茶,主祭詣香案前(執事進茶)飲福受祚,主祭跪下(祝者取神位前之酒援主祭飲拜,抄飯少許授主祭納袖中)。
讀嘏詞,俯伏興拜興拜興(主祭獨拜),復位,祝告利成。主祭、分獻、陪祭拜興拜興。
讀訓詞,子孫皆跪聽,俯伏、興,焚祝文棉帛。
辭神,主祭、分獻、值祭、陪祭,拜興、拜興、拜興、拜興,禮畢退班。
納新主,主祭詣香案前(分獻,執事奉主入櫝),主祭四楫,退釋服 饌 。
三獻之禮至清中宗已廢,普遍改為簡單禮法。
六、建宅習俗
古建,要請堪盥家(地理先生)擇地,定向,然後動土,請土水、木匠師傅基建,完工後要“點梁、關燈、酬神”等環節,才稱得上告竣。解放後,建宅日增,只能就地取裁,完工後只有進梁而已,便就搬進居住。90年代後,普遍建新式樓房,多數採取承包,更簡單。
定向,用一盤米墊“羅盤”(指南針),用二支上系白線的“分金
”,白線向兩端拉開並對準羅盤的分金度數,然後將其釘定,再用二塊系有紅線的“合磚”,對準分金
白線後固定於廳中。日後,土水木匠在砌石、豎尖峰、釘合桷、做神龕、安大門、安中碣均以此為準繩,進行為其基建,古人認為,定向非常重要,俗話說:“千銀買地萬銀定向”。
動土,擇個好日子,備牲醴,供品,祭告土地神祗,然後才動土。
開工,清理好基路,請師傅為其砌石豎尖峰。石基完成後,請師傅為其打土牆,“牆獅”(打土牆工具)從後基大邊起工,修尖峰後從中廳放下。木匠進場後,架木馬興工,逢初二、十六日,主人應備供品、金香燭給師傅祭魯班。做“中梁”進“中梁”要事先擇個好日子,進梁時,主人要備粿食、牲醴祭品、火炮以祭魯班,備紅紙寫梁簽,備五穀種、金銀財寶裝入紅布袋以壓梁頭,備一對紅燈懸掛中梁下,備二條“背巾”(或新布)以升梁之用。如好日子來不及或不利之年月蓋房子,就叫“偷山起蓋”,不動聲色地將其隨便架上,待後再進梁貼紅。升梁後釘桷、鋸桷尾。木工初步完成後,請泥水工蓋瓦片,粘灰堆翹。完工後,進行裝修,再請木匠做門、做神龕,砌石工砌庭鬥框、安中碣,砌分水溝砛路,放水涵(涵肚安放五穀種、金銀器),泥水工抹壁打地板。各工種的師傅在各重要基建環節,主人要發給紅包,師傅都要回句好話進行賀。
完工,在各重要環節完工時,主人要舂粿、殺雞辦酒席宴請師傅,以表謝意。
點梁,如房屋建好,欲要關燈、酬神者,必先擇個日子點梁。除備供品祭魯班外,還要備活雞(雄性)、新筆、鏡子、刀子、朱砂辰砂以作點梁之用。備紅布畫“八卦”圖像,備紅紙寫梁簽以貼中梁,備五穀袋(內裝五穀種,文房四寶)以懸掛梁頭。備梁燈以掛梁下,各個環節師傅都要以“四句”好話祝賀。
進主,一般是成祖後才進主,在大利年月舉行。先請能工巧匠雕刻神主牌,牌後要入其生卒年月具體時間,叫入“神主腹”。屆時,應備活雞、新筆、鏡子、刀子、朱砂辰砂、金花,請名賢之士為其點主,點主先生同樣在各過程要出“四句”祝賀,點畢,給神主插上金花,按昭穆次序將其進上中龕。然後排上敬筵,祭品,請一位較多名氣的長輩主祭,進行拜祭,上香、奠酒,讀儀文,禮畢,辭神 饌。
關燈,事先要塑一尊土地公神像,擇個好日子請法師為其開光(開眼)。事後,把土地公抱放在廳中“筊籮”上,並排上廿四個“紅圓”(糯米製成),廿四支紅燭,意是廿四山,還要一個新鬥燈,法師作法念咒叫“關燈”。事畢,將土地公神像抱上邊龕。
謝神,擇個好日子,備糖品、密味、果品等廿八個菜盤(意廿八宿),還要備敬筵、祭品及宰牲,請法師主持壇場,請抽線木偶戲“摸煞”,進行一番叩謝,祈庇家門迪吉,發達興旺。謝神時,有的還請親朋好友(備禮品、火炮、布聯以慶賀),以增加場面氣氛。
第五節 殊風陋俗
一、迷信
救月,舊時代民間不懂得“月蝕”是一種自然現象,認為是天狗所食,每逢月蝕時,家家戶戶有鼓拿鼓,無鼓則拿銅桶錫盆,甚至還有用簸箕進行敲打,至月複圓為止。現在民間流傳一句“破鼓可救月”就是這個意思,60年代後,民眾基本懂的月蝕的道理,此俗就不見。
跳神,舊時代有建房定坐向、有問運途、有為病者求藥等常舉行跳神,叫來道士請神下降,念佛咒,傳導僮身(跳神)代神開口指點或寫字,即是神佛降示。解放後,大舉破除迷信,宣傳科學,此俗大減,70年代後,個別地方跳神又在抬頭。
收魂,舊時人們認為染病是運途不好,魂四散不歸身等迷信說法,常請道士畫幾道符,用“麻蛇”將其魂魄綁回歸本身,或請巫婆為其收魂,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醫術不斷提高,此俗大有減少。
喊魂,迷信者認為人死後還有靈魂存在,如遇家運、命運不享通,常到巫婆處的“神壇”去喊魂,先焚香燒紙錢,請魂入壇,巫婆隨即閉著眼睛口裏叨叨亂念,雙手大腿亂拍,兩腳抖跳,便開口代死者道因由,說要示,這就說是魂托其身,前去喊魂較多數是婦女。60年代,大肆破除迷信,此俗銷聲匿跡,80年代後又漸抬頭。
二、陋俗
賭博,自古鄉規民約對賭博大有禁戒,賭場賭徒尚少,直至民國時期,賭風大肆興起,人群較集中的場所就有賭間,巧用什麼麻將、牌九、斑章、花利等名目進行賭輸贏,民國政府和地方族長雖是採取嚴禁措施,但屢禁不止,很多人輸得連田園家宅都賣光,更嚴重的是也有連親生骨肉也賣掉,也有的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就去偷竊。解放後,嚴厲禁賭,盜竊相應絕跡。80年代後,賭風又再興起,政府進行嚴厲打擊,但有一小部份好賭者還是像耗子潛匿於“地下”。20世紀末,香港六合彩資訊傳入長坑,男女老少一時衝動,大多數被捲入“賭彩”大浪,有的開地下賭莊,有的大肆參加博彩,大多數人經濟造成嚴重損失,政府採取嚴禁措施,但還有一小部份人暗中投注。
吸毒,農村有一句俗語“後代若出壞子孫,莫如賭博吃烏煙”,可見民間對賭博,吸毒行為都深惡痛絕,由於清末外國強行輸入大量鴉片。民國初,當政又允許種烏煙而徵收烏煙餉(稅),街市烏煙店,鄉下烏煙間,遍遍皆是,烏煙即成為官場應酬、豪紳往來的時髦和上禮,致很多人吸毒,30年代,民國政府採取嚴禁,鄉下才無公開種烏煙(櫻栗)。40年代以後,吸毒、販毒之風更盛,煙鬼、煙癮,時有可見,因此,流氓盜竊四起,社會不安寧。一直到1950年解放後,吸煙陋習才徹底滅絕,90年代後,一些不法分子將“海洛因、冰毒”非法販入,又致不少青少年吸毒。20世紀後,長坑有數百人吸毒,政府採取嚴厲措施進行禁戒,並對販毒分子進行嚴厲法律制裁,現吸毒人數已大為減少。
裹足,俗叫縛腳。清代以前,女子七、八歲起就要裹足,把足腕、足趾用白布(俗稱“腳帛”)進行包紮,縛折成生薑狀,外穿上自製的繡花尖鞋,文人雅稱“三寸金蓮”,腳節上又套上短小色褲,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女子腳小即成為舊社會未婚男家選美唯一標準,成為陋俗,辛亥革命時就提倡男不蓄辮,女不裹足。20年代以後,裹足陋習才遂漸減少,直至解放後才告絕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