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平陽縣鄉土風情 »

古邑平陽之古道上的文物

編撰:陳餘良  攝影:蔡昌振、陳餘良  來源:浙江文化信訊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24日

古邑平陽之古道上的文物

平陽位於浙江東南隅,晉太康四年( 283年)建縣迄今,已曆1723年。歷史上平陽是座古城,原城外有護城河、城樓、水門等古建築,經歷朝歷代屢建屢廢,現僅存南大門通福門。坡南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至今保存較好,其歷史痕跡仍可在城市深處找尋。

 

古驛道

驛道,是聯絡朝廷的專用交通線,即古代的官道。宋時平陽縣設有驛站,名為“前倉驛、松山驛,皆自浙入閩之道”。據考,從平陽到浙閩交界的分水關,實際上是縣道南門乾路。這條乾路自縣城南門,經峽嶼橋、象山、塘邊、垂楊、錢倉、東江,過蕭江渡,經蕭江渡街、楊梅莊、中平橋、黃坑、橫瀆浦、河口、靈溪、水頭街、相公亭、橋墩、關帝廟至分水關。坡南街南至坡南碼頭,北至通福門。全長1440米,寬 3.5米。街道以青石板鋪築,經過歲月的洗禮,路面光滑平整,散發著微光。據史料記載,南宋詩人陸游曾沿著這條古驛道赴福建寧德上任,途經平陽應縣令盧炎之請,有詩作《平陽驛舍梅花》;南宋政治家王十朋曾經過這條古道遊歷雁蕩山;清代俞曲園往返於杭州、福寧,也均從這裏經過,並留有《自福寧還杭州雜詩》;清軍總兵秦如虎所率鎮壓金錢會起義的清軍也順這條路經肖家渡、錢倉再到平陽。踏上這條古道,昔日商賈、文人及天涯遊子絡繹不絕的景象早已不復存在,夜以繼日長途跋涉的驛卒身影也早已淡出歷史畫面,但道旁蒼鬱遒勁的古樹見證了古道的滄桑與深邃。

 

文物古跡

平陽古驛道自通福門沿坡南古道至文明塔,主要文物古跡為通福門、東嶽觀、儒學牌坊 (三觀義亭)、師儒侍養牌坊、沿河古橋、古民居、古街、古井、碼頭、文明塔等。

通福門原名通福樓,始建于清初,距今 400多年。為木石二層譙樓式結構,系通閩必經之路,故名“通福”。據《項氏宗譜》與《一粟軒集》記載,清康熙廿三年(1684年),北門內文昌閣拆建為關聖廟戲臺,將文昌帝君遷往通福樓,額書“培風閣”。清道光六年(1825年),白石河街項氏母林太孺人八秩壽誕,其裔孫項佩琛及家人為表祝賀,籌資千余金,在道光九年開始對傾圮已久的通福樓進行修復,眾稱“通福門”。另據民國《平陽縣誌•輿地志》卷三所載:此處“有道通嶺門,曰鐵嶺一名平陽嶺,嶺脊有通福門。上為望樓‘培風閣’,為清國子監項琛所建。”

解放後,通福門曾改稱“解放門”,現為平陽縣境內僅存的一座古城樓式建築,曾於2004年進行整體維修。修繕後的通福門返璞歸真,極具地方特色。由城牆、梁架、屋頂三部分組成。城牆為塊條形花崗岩錯縫砌築而成,重簷六角攢尖頂。順著樓梯來到城樓,映入眼簾的是錯落有致的佈局,整齊劃一的方磚鋪地,抬梁穿鬥混合式結構。明間簷柱刻有楹聯“星恒連北斗驛路達南閣”、 “閣影淩清漢奎光徹紫垣” 、“踏輪周六合搦筆指三台”。站在城樓放眼望去,平陽歷史又紛至遝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通福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與獨特的建築構造,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的“金錢會起義”、“三打平陽城”等重大事件發生時,這裏都曾有重兵把守。更重要的是,它的設置對溝通當時城鄉間交通與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浙南地區驛傳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

沿坡南街而下,順著古道來到千年古刹東嶽觀。東嶽觀,原名宋志觀,又名廣福宮,始建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其平面建築佈局均衡對稱,以縱軸線為主,橫軸為輔,逐級抬高。縱軸線上依次為聖門、府前門、東嶽殿、大羅寶殿、鬥姥閣。道觀系合院式建築,共四進,面積達5000平方米,內有古樟兩株及葛洪丹井等古跡。鬥姥閣內藏有明正統《道藏》及萬曆《續道藏》共5485卷。歷代文人在此留下許多詩句,其中包括南宋詩人林景熙、明代吳蘊古、近代劉紹寬等。道觀較好地保持了歷史原貌,現為溫州地區保存較完整的古刹,1986年被列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道邊上反映禮制的古塔、牌坊聳立,成為獨特的視覺中心,從另一側面反映了平陽深厚的人文底蘊。師儒侍養牌坊是為表彰鄭思恭之忠孝而建。鄭思恭(1566~1646年),字允之,號太和,明平陽坡南人。萬曆十四年歲貢,選授永康訓導,捐俸添置教具,賑濟貧困生員。後升藍山教諭,因父應祥年邁,辭職回家侍父終身。著有《易學金針》《東昆先哲錄》等憂世之作26種。該牌坊四柱三間,仿木造,懸山頂,通面寬5.5米、高6.5米。匾額南面刻“世沐恩光”,北面刻“師儒侍養”,均為正楷陽文。牌坊上置石刻疊澀斗拱,拱底用懸柱承托。額上鏤空雕刻龍、鳳、獅等造像。屋面雕有瓦壟,作筒瓦式樣,整個建築工藝精湛。

古道上的另一亮點就是文明塔。文明塔于光緒八年興建,十年(1884年)三月落成,為當時振興文風的標誌建築。該塔為樓閣式磚塔,七層六面,仿木造。每間設壼門,腰簷簷角起翹設龍頭吻,塔頂為六角攢尖頂,置寶瓶,套托鐵制塔刹,並用鐵索鏈與翼角相接。其結構嚴謹,造型古樸大方,是浙南地區清代仿木結構磚塔的典型代表,2005年被列為省級文保單位。

 

坡南河道

陽光灑在古道上,沿途風光格外秀麗。穿過百年名校平陽縣小學後,便是昔日的水路交通線坡南河道。在以水路交通為主的古代,坡南河在平陽交通運輸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往來的商賈從溫州經溫瑞塘河、瑞平塘河坐船進入坡南河,穿過九凰山進入鼇江江南平原水道,再走陸路通往福建,坡南河是這條水路交通線的關節點。潺潺流水便是這段歷史最好的知音。至今,坡南河上仍完整地保留著14座石板古橋:聚星橋、永壽橋、紫雲橋、鳳儀橋、渡星橋、古仕巷橋、儒林一橋、古倉前橋、通德橋、永寧橋、治平橋、蔡英橋、毓秀橋、隘門橋。橋身雕刻的文字記載著逝去的歲月,當地人們依傍著坡南河繁衍生息。

 

建築特色

河道兩旁建有古民居、古街巷、寺廟、碼頭等各種建築。受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古民居臨河而建,平面佈局緊湊,建築形式自由靈活,依形就勢,高低錯落。從建築特色來看,依舊保留著濃郁的浙南清末至民初期傳統建築風格,以青瓦白牆為主色調。古街道曾經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繁華一時。各種客棧林立,商業發達。據當地老人回憶,在這條街上當時有兩家製作雨傘的店鋪、一家叫“九和”醬油作坊相當出名,據稱“九和”醬油可能是平陽縣歷史最悠久的一家商號。遍地的古民居、工整的古街道、永不停息的流水、樸實勤勞的村民,各種景象組合成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歷史文化街區圖。

隨著歲月流逝,古道歷經世態炎涼,其功能早已退化。特別是近年來,由於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建設性的破壞呈加劇趨勢。悠悠古道曾經賦予我們諸多色彩與傳奇,今日,它的珍貴遺存仍是我們探尋歷史的入口。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站長: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陳光典 電話:86 -13600725629 電郵:ch23885555@163.com  /  chen_gd99@yahoo.com.cn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