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生:搜集兩萬多塊古磚 只為修舊如舊
2018-04-18
71歲的陳實生,是閩南古建築營造技藝的非物質代表性傳承人,浸淫古建50多載,每一次修建,都力求盡善盡美。
陳實生堆剪現場
年紀再大,他也要爬上屋頂,親自施工
2016年11月,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主辦的第八屆“薪火相傳——傳統村落守護者”頒獎儀式上,泉州市閩南古建築老工匠陳實生當選“全國傳統村落守護者十大傑出人物”,是我省唯一獲此殊榮者。
今年71歲的陳實生,被譽為“當代藝匠”,1947年出生於“建築之鄉”泉州惠安的一個建築世家,13歲起便在父輩的引領下,一步步掌握了閩南古建築的營造工藝。50多年來,他主持修繕承建的閩南古建特色的寺廟、祠堂、牌坊、亭閣大大小小上百座,遍及祖國各地以及印尼、新加坡等地,每一座都古色古香,美輪美奐。
一個窗格子、一面牆、一個屋簷 都有深沉的寓意
不久前,海都記者來到陳實生的家中,古稀之年的他,滿頭白髮但精神矍鑠。
“我13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去工地做學徒了,一點一點地學習。”陳實生說,他那一批學徒只有幾個,但是工地的老師傅有很多;為了讓老師傅多傳授一點技藝,他每天不僅要學習建築的點點滴滴,還要幫老師傅洗衣服、做飯等。
在父輩的引領下,陳實生一步步掌握了閩南古建築的營造工藝,並立志傳承祖業,保護這項特殊的技藝,除了磚砌工藝,對古建方面的其他工藝,陳實生皆有涉足。他說,他對閩南傳統文化和閩南古建築工藝十分熱愛,因為閩南古建築中的每一個窗格子、每一面牆、每一個屋簷,都融合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建築美學的精華。
陳實生說,閩南古建築的屋簷,會做多層幹磚紋路,其中最底部是丁字形,寓意是希望人丁興旺,往上一層是河溝形,希望財源滾滾來;閩南一帶的建築使用燕尾脊的現象十分普遍,這更是閩南傳統建築風格的一種象徵。
“微微叉開的尾部就像燕子歸巢時的形態,又叫‘雙燕歸脊’。”陳實生說,閩南一帶,有千千萬萬的遊子在外打拼,燕子須歸巢,人也要落葉歸根,燕尾脊寓意著父母盼兒歸的思念,飽含著遊子的記憶、親人的牽掛。
幾十年來修繕承建上百座古建
如今的陳實生,每接手一處古建工程,他必親臨現場。他說,不是信不過徒弟和工人,而是他看到古建工程就坐不住,閑不下來。
陳實生現場施工
因此,在每一次的古建築建設中,他都精雕細琢,力求盡善盡美,幾十年來,他主持修繕承建的具有閩南古建築特色的寺廟、祠堂、牌坊、亭閣大大小小上百座,遍及祖國各地以及印尼、新加坡等地。多年來,陳實生和他的古建築團隊承建了一系列的閩南古建築,典型的有:廈門鼓浪嶼閩南四落大厝、南安中憲第演武廳、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泉港塗坑十三行萬捷大厝、泉州西街宋宅洋樓、廈門觀音寺等。一座座古厝、寺廟的恢復,這些古建築工藝的展現,為現代人尋訪傳統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載體。
陳實生說,2015年,始建於1912年的泉州西街
116號宋宅後座洋樓啟動修繕,他負責修繕磚砌部分,於他而言,這次修繕沒有什麼難度,工藝不難,收磚倒花了不少工夫。“修舊如舊,就要找同時代的磚,我只能到各地去搜集。”他說,為此他走遍晉江的各個角落,終於搜集了兩萬多塊古磚。
因為技藝精湛,陳實生獲得的榮譽無數,比如,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頒發的“全國傳統村落守護者十大傑出人物”,他是我省唯一獲此殊榮者;在中華傳統建築藝術傳承與創新高峰論壇暨全國首屆尋找“當代藝匠”活動中,他獲得“中華傳統建築藝術傳承與創新傑出人物”等榮譽稱號。
傳承古建技藝瀕臨危機他想到大學培養人才
如今,已屆古稀之年的陳實生更多考慮的是如何傳承好這項技藝,弘揚傳統文化。
他說,千百年來,民風民俗的傳承衍化,使閩南古民居建築自成一派,並呈多樣形態,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一些有文化價值的閩南古建築或破敗、或荒廢,甚至是拆毀了,只有極個別的村落或古民居被保護了下來。
面對這種情況,他十分痛心。作為閩南古建築行業的傳承人,陳實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喚起人們對閩南文化的重塑之心,對閩南古建築的保護之心。他說:“研究閩南古建築技藝,建設修繕更多的閩南古建築是我的樂趣,也是我的職責,我希望更多的人走入這個行列,共同保護好我們的傳統精髓。”
如今,傳統古建築工匠傳承技藝瀕臨危機,而且古建築營造工藝實行傳統師徒傳承制,而高校理論式教育等問題,使得陳實生思考更多的是技藝傳承的問題,所以他正在和高校的古建築專業學校商洽,想開展校企合作古建築技藝傳承創新機制來設立專門的學科,合作培養學生,錄用的學生在大學四年時間裏,兩年在校學習理論,兩年時間跟隨他上工地學習古建築技藝;畢業後,他會根據學生實踐學習能力,決定是否授予徒弟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