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靈人傑宗祠魂--記永春縣岵山鎮鋪上村陳氏宗祠
2016-04-16
陳弘: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散文學會、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會員,三級導演,福建永春拳協會會長,院線電影《永春白鶴拳之擎天畫卷》編劇。著有《紗窗女魂》、《那年搏動的一段旋律》、《凡人正事》以及《三隻貓》等多部作品,其中,電影文學劇本《雲山迷霧》獲“首屆全國戲劇文化獎”金獎,還有《通不過》、《只恨命運創治人》、《咋就看不透》等多篇作品獲全國大獎。
有這麼一個美麗的傳說--
鎮--是閩南地區唯一遺存較為完整的千年古鎮,列入文化部批准實施的《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中的歷史文化村鎮重點保護區域;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村莊--星羅棋佈
350多座明朝至近代建築的閩南傳統古民居,紅磚、白石、灰瓦、燕尾脊,古風嫋嫋,韻味猶存;鄉野——
5萬多株荔枝樹簇擁縱橫阡陌濃墨重彩,遮風擋雨,榮膺“岵山晚荔”之桂冠。
古街——蜿蜒游走穿古鎮區而過,挑起歷史與現實兩頭汩汩傾訴的重任,演繹著古鎮的前世今生,娓娓動聽;喲,這裏的人們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生不息,繁衍生息,守護著這片世外桃源般的精神家園。——這就是現代神話般傳說中“隱于園林”的永春縣岵山鎮,而鎮轄鋪上村則是四個國家級“中國傳統村落”之一,那麼,名聞海內外的“陳氏宗祠”坐落於鋪上村俗稱“睏牛穴”的蒼翠碧綠之中,就是順理成章的人間美韻了。
因為這是一方有魂有魄有靈氣的熱土。
一
宗祠,也稱家廟、祠堂。崇拜祖先並立廟祭祀的現象,可追溯到原始社會後期。宗廟制度產生於三千多年前的周代,《禮記
•
王制》中已記載了帝王貴族的宗廟制度。上古時代,宗廟是天子的專利,士大夫是不允許建宗廟的,更不用說草根百姓了。到宋代,大理學家朱熹在《家禮》中提倡建立家族祠堂,首立家堂之制,即每個家族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從此,宗祠開始走出廟堂走向江湖。自南宋到明初,一般的祠堂都是家祠。明世宗時期,採納大學士夏言的建議,朝廷正式允許民間氏族興建祠堂。自此,神州大地宗祠遍立,祠宇建築到處可見。
岵山南山陳氏宗祠位於永春岵山(俗稱小岵,古稱小姑)南山北麓,坐東偏西,肇建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至今已600多年的歷史。明宣德七年(1432年)宗祠擴建,規制基本定型。陳氏宗祠屬二進歇山式、燕尾脊、穿鬥架構的土木建築,連同左畔次祖祠堂,建築面積1050平方米,占地面積2843平方米。
陳氏宗祠系小岵南山陳氏開基祖陳弘元(號校尉)的十六世孫陳進(字德修)始建。陳校尉乃唐代太子太傅、漳州南院南陳開宗祖陳邕的十二世孫。據傳,邕公因與唐玄宗朝奸相李林甫不協,開元二十四年(
736年)被貶謫入閩。此後輾轉三山、興化、惠安旋移漳州,族裔於五代後周顯德三年(
956年)乃抵永春,在宋初選中風景秀麗的小岵南山之麓結茅定居。
宗祠建成後,尊德修之父陳優道為一世祖。嘉靖九年(1530年)宗祠修葺完善,將校尉公及其派下至十四世先祖英靈供奉于神龕,作為校尉公裔孫尋根謁祖的宗祠。俗話說,樹大分杈,族大分家。隨著生命的傳遞、繁衍,南山陳氏家族不斷擴大,一些家族從祖居地遷居他處,另開基業,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還有不少家族遠赴重洋,在海外定居。屈指數來,自優道公嫡傳至今已有24世,派下繁衍的子孫達十幾萬之眾,遍佈海內外。遠至東南亞、臺灣、香港,近在浙江、福鼎、永安、漳平及本縣的仙夾、桃城等地,均有南山陳氏族親。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又建立了新的陳氏宗祠,供奉其最親近的祖先,並傳承在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且得以不斷發展的陳氏宗族最具特色的宗祠魂靈。
二
經歷了千年積澱的我國宗祠以及宗祠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縮影,對於中華大一統思想具有極大的維護和促進作用。中國人有著強烈的祖先崇拜、認祖歸根的情結,而且古老的記憶都能夠追溯到同一個祖先,因此這種情結特別有利於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宗祠之所以能夠成為宗族實現整合的標誌,就是因為它以濃縮的、象徵的形式,把原先不無虛幻的心理感受顯現了出來,使之成為一種現實的力量。這就是宗祠的魂靈之所在。
宗祠神龕裏供奉的列祖列宗們的神靈集聚廳堂,關注著子孫後代的繁衍生息,關注著宗運族脈的成敗興衰。只要他們認為該庇佑的、有能力庇佑的,總會傾其心而盡其力,義無反顧。這就是人們心目中的神靈、祖魂。然而筆者總是認為,宗祠也應該是有靈魂的。宗祠承浴日精月華接地氣,久而久之,也就有了靈氣,有了魂魄。陳氏宗祠亦不例外。
說到宗祠的魂魄,筆者想多說幾句“題外話”。有魂才有魄,有魄才有靈,而當人們的思維空間漸次容納精神進入物質範疇的嬗變進程中,魂魄的實體性已在筆者幾十年的思維中逐漸物化,並堅信,魂體與物體的共存將是當下及未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水乳交融的統一研究課題。這些“謬論”,有悖於人們熟知且認同的規律。但是,假如我們一直生活且囿於“規律”之中,則永遠不可能向前邁進一步。筆者不是社會學者,更不是自然學科的“門內人”;但憑藉淺薄的哲學邏輯思維,則常常會產生“個體”的獨思,因此筆者最鍾愛的筆名是“獨思人”。話又說回到魂魄,筆者認為,宗祠的魂魄,是物化的精靈,是一個以中國傳統文化教化、規範、造就家族人才而與時俱進的“場”。
人們常說,人傑地靈。《現代漢語詞典》對成語“人傑地靈”的釋義為:“指傑出的人物出生或到過的地方成為名勝之區。”這麼說來,是人給地帶來了靈氣。而筆者往往給它掉了個位置,叫地靈人傑,比較順。為什麼呢?筆者篤信,只有“靈”的地,才能出“傑”的人。傑出的人物當然有影響力,但一個人的能量(用時髦語言說叫“正能量”,說玄一點的叫“場”)對某個地方能產生的作用力畢竟是有限的。換個角度來看,“地”的本質、素質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內因,而“人”的影響只能是促進事物變化發展的外因。依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分析,矛盾的主次雙方就十分清楚了。
唐代大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中也寫到“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百度百科》對這句的譯文是“因為大地有靈氣,所以英傑輩出,陳蕃專為徐孺設下幾榻。”——與筆者之見相同)“徐、陳惺惺相惜”的典故自漢至今,相信知者甚少;而王勃及其《滕王閣序》,已是流芳千古。這裏說明了一個道理,徐孺被貶謫到豫章任太守,即使有天大的才幹,也無能濟病入膏肓的東漢王朝稍增元氣;而王勃得滕王閣雄偉壯麗之景象,假宴會高雅宏大的氣勢,抒發自己的感慨情懷,景情滲透、水乳交融,行雲流水、渾然天成,終成絕唱。王勃因《滕王閣序》而成“初唐四傑”。由此,筆者始終篤定地有靈則人成傑。如此說來,宗祠的靈魂也應該承擔孕育族人繼往開來、人才輩出的歷史使命。
在這點上,陳氏宗祠有著令人仰慕的輝煌。
三
縱觀中國的宗祠,都是宗族祭祀先祖、舉辦宗族事務、修編宗譜、議決重大事務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婚喪嫁娶的公共場所,還是開展娛樂活動的場所。在陳氏宗祠
600多年的歷史上,它以宗祠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對族眾教育、感化,對族眾中每個成員的行為方式進行約束規範,統一族眾的行為與思想,使族群生活保持穩定,使族眾群體內所有成員保持向心力與凝聚力,並通過祠堂文化娛樂活動等方式,使族群生活和族眾心理本能得到調劑。這是陳氏宗祠逐年顯現日漸形成的教化功能,慢慢地構築起一個“物理場”,昇華的宗祠靈魂把一個日益興旺的陳氏家族帶上英俊若繁星的中興之路。
歷數小姑南山陳氏家族的歷史名人,有一位先賢是必先提及的。有如世人廣知“詠春拳”在廣東,有葉問、李小龍等聞名於世的著名拳師,而不知“詠春拳”乃“永春白鶴拳”所傳衍、師祖正是明末清初少林女豪傑方七娘一般,人們一提起清水祖師均知其顯聖于安溪清水岩,殊不知祖師誕臨塵凡及落發為僧之祖籍地都是永春小姑,系南山陳氏開基祖弘元公第九世孫。溯其顯赫的簪纓世家,令今人難以置信祖師竟是承受其祖父積善、父親易學高深卻隱居不仕之耳濡目染,從而少時便出家為僧。他立志“以利物濟世為職責”,致力於為民修橋築路、施藥濟貧、祈雨解災,創下四次獲得宋朝皇帝敕封的傳奇,終成就名垂千古、譽盛天下的大師。
陳氏家族擇居南山后,英才輩出,光宋代就出了13位科第進士,獲《福建通志》等史書選入人物列傳者近十位。其中六世彥聖,七世知柔(宋代理學家,曆知循州、賀州,著有《易本旨》等12部,凡50多卷),八世陳樸(曆知漳州,擢太常卿,知廣州兼廣東安撫使)、陳模(台試館職,改知梅州、汀州)兄弟相繼登科進士,賜建“世科坊”,通族被譽為“世科陳”。陳知柔被南宋大理學家朱熹贊為“不降志于秦檜,其經綸事業文章著作,足以風百代”。更為後世美談的是,七世知古,八世陳易、雷震、一新(累遷國子博士、通判婺州、知邵武軍),九世晉接(釋褐國子司業、宗正卿),十世需光,十一世德高、德美,十二世大育(官至南宋御史大夫)也相繼登科進士,賜立“七世蟬聯”牌匾。嘉靖甲午年,裔孫嘉謀,由貢入京試禮部、吏部、內廷,俱攫第一名,賜立“廷試第一”牌匾,超授湖廣道州、均州學正,捐俸賑饑修學,點國子監學正。13面“進士”牌匾和“七世蟬聯”、“廷試第一”、“將軍第”等匾額懸掛在宗祠架梁上熠熠生輝,記載著過去,也昭示著未來。
宗祠中間神龕上額橫書“南山陳氏宗祠”,兩旁直書明代鄭圮尚書題贈的“尚義聲名揚北闕,恩榮褒獎到南山”的對聯特別引人注目。這副對聯說的是陳氏宗族歷史上感人的真實故事。明洪武癸酉年(1393年),永春地區遭逢天災加上虎患,而地方賦稅繁重,民不聊生。當年優道公長子德修年方15,受其母之命,為鄉里百姓進京陳哀狀,奏請減免全邑災荒稅賦。皇帝派欽差戶部主事及禮部查實,遂予豁免。明成化甲午年(1474年)又逢歲荒,德修的孫子茂立捐出糧米賑濟饑民。朝廷聞訊敕賜獎諭旌表為義民,郡守於宗祠門前建“尚義坊”,立“義民”碑,尚書鄭圯的對聯就是當時題贈的。成化庚子年(1480年),茂立之子幹端,秉承父志,再次義捐大量米穀廣賑民饑,也被朝廷旌表為義民,並欽賜樹立“紀綱碑”。
分支外地的陳氏族裔,同樣是人才濟濟,顯宗耀祖。各朝進士比比皆是,還有諸如侍講學士、兩廣學正、欽點翰林,等等。
民國期間出過陸軍少將、空軍少將和國民黨中央委員、省党部書記長等官員。鬥轉星移,物是人非。當泱泱華夏古國的年輪轉入人民共和國的新生軌道,陳氏宗祠似乎也經歷了漫長的坎坷而有了涅槃式的新夢想。新中國成立後,優道公的後裔更是子孫長進昌熾賢哲,湧現一批賢達名人。像曾任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的陳章太,全國勞動模範、曾任中共福州市委常委的陳增柏,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校、空軍報社長的陳志銘等。
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體壇三位叱吒風雲的陳氏運動健將。他們從永春岵山起飛,為在國際賽場上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而奮力拼搏,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的佳績而更加驕傲更加高昂!——陳亞瓊,中國女排運動健將,以彈跳好、滯空能力強及尤善攔網著稱,與隊友們奮戰亞錦賽、世界盃、世錦賽,從日本、秘魯到洛杉磯,為祖國爭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殊榮,為中國女排“五連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陳尊榮,被譽為“亞洲飛人”的中國著名跳遠運動員,三度改寫亞洲紀錄,結束了中國男子在亞運史上跳遠無金牌的歷史。——陳紅勇,被國際羽聯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的中國羽壇男雙運動員,曾獲得國家級獎牌28枚、其中金牌13枚,參加世界級羽賽41場,奪得獎牌41枚、其中金牌11枚,成為福建省陳姓歷史上得獎最多的運動員。
四
巍巍中華,一個生生不息的偉大民族,一個用忠孝仁義編織的民族。忠孝,作為我們民族的魂魄,道德的核心,仍將為社會和諧,民族凝聚繼續散發出璀璨的光輝。以忠孝為主題的宗祠,彰顯著中華文明的特色,承載著農村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義務與責任。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繼承和弘揚源遠流長的宗祠文化,已經成為研究當代農村建設的新課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宗祠,是家族的象徵,是家族文化的核心。王滬寧在《當代中國村落家族文化——對中國社會現代化的一項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一書中認為,“中國的現代化、中國社會未來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對村落家族文化的何種態度,對村落家族文化的變化,如何應變”。近百年來的中國歷史是中國社會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歷史。村落家族文化處在消解的過程之中,但又有消解過程中的不斷往復。他指出:對於巨大的中國社會來說,“如果能將人們首次納入較小的秩序之中,社會在協調這較大的秩序,管理成本就會小得多。當然,村落共同體能否扮演這一角色還得研究,還要視社會發展水準而定。但往這個方向努力和思考問題,是合理的選擇。因為村落家族共同體的存在不是隨心所欲可以改變的,在既存的條件下能做什麼,這是社會發展過程中重要的問題”。
從這個意義上說,陳氏宗祠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