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宗支祖祠 »

寺廟辨異考

作者:顧關元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2日

寺廟辨異考

人們常把“寺”和“廟”混為一談,其實古時“寺”與“廟”是有區別的。

最早的“寺”是指官吏辦公的地方,是“官署”的意思。寺,古文作“侍”解。《經典釋文》說:“寺,本亦作侍,寺人,奄人也。”故“寺”的本義是從“侍”這一字義而來的,所以侍人辦公的地方也就叫做“寺”。

考查古代典籍,不乏有關“寺”的注說,如《毛傳.隱公七年》孔穎達注:“自漢以來九卿所居謂之寺。”《漢書.元帝記注》:“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訓詁學家許慎在《說文》中也訓寺為“廷”,後來還有左思的《吳都賦》,形容吳都官署之多,誇張為“列寺七裏”。這些都足以說明“寺”在古代只是一種官府的稱謂,而不是佛教的寺院。

“寺”作為佛教的寺院,是在東漢時才開始的。相傳永平年間,明帝命羽林郎蔡、秦景等人出使天竺(即今印度),取來佛經四十多卷及釋迦牟尼立像,偕同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二天竺高僧同來,下榻於洛陽鴻臚寺。因這些佛經是用白馬馱來的,故後來就在洛陽修建了一座寺院以弘揚佛法,取名“白馬寺”,這是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

後來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寺的建造越來越多。唐杜牧詩雲:“南朝四百八十寺”,便是寺院在中國繁榮興起的真實寫照。隨著寺的興起,寺又產生了許多異名別稱,如“香刹”、“叢林”、“精舍”、“香界”、“蕭寺”、“紺宇”、“紺殿”、“淨住”等。在梵語中,“寺”叫“僧伽藍摩”,簡稱“伽藍”,也就是“僧眾所住的園林”。如《洛陽伽藍記》即是記述洛陽寺院之盛的一部書。

廟的歷史要比寺早,可以說,它與中華文明的發展有著密切關係。因它最早是我國供祭祖宗神位的屋舍,故又稱“宗廟”。宗廟的設置,是與宗法制度密不可分的。“宗”字從“宀”,從“示”,前者象徵屋宇,後者則是祖先的象徵。宗廟早在古公父時就有,《詩經.大雅.綿》便有“作廟翼翼”的記載。

按古人的禮制區分嫡庶,出自祖曰“宗”,故“宗廟”又是祖禰之廟(禰,父姓之廟)的意思。後又把祀神之處叫“廟”,如“城隍廟”、“土地廟”。王宮之前殿也稱“廟”。如“廟堂”、“廊廟”就是指朝廷。對胸懷大志、有棟樑之材的人則稱“廊廟器”。

凡邑立有宗廟者,才能稱“都”。“都”是國都的意思。它的存亡,是表示著國家社稷的存亡,因此古人把它看得很重。

太廟是最高統治者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按照古代禮制“左祖右社”的規定,皇宮的左側是太廟,右側是社稷壇,那裏除了祭祖之外,遇有特殊的盛典,例如登極、奏凱、婚喪等大典,皇帝要親自在這裏舉行盛大的告廟儀式。南唐李後主在他國亡城破之日,寫《破陣子》詞一首,中有“最是倉皇辭廟日”語,這裏的“辭廟”,就是辭別祖宗,辭別社稷,告別他的故土和祖國,所以“廟”在古代的地位是很神聖的。

宗廟是統治者才有的,根據等級的不同,設置宗廟的數字也不一樣,據《禮記.王制》的記載,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無廟。

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社會,廟的稱謂有嚴格規定。帝王之祖廟稱“太廟”,古代凡有官爵者,其祭祖處稱“家廟”,也稱“宗祠”。不論太廟還是家廟,在概念上又都可以稱作“祠”。祠是紀念先祖和前代賢哲的地方。如山西太原的“晉祠”、成都的“武侯祠”、杭州的“武穆祠”以及蘇州的“五百賢祠”等都是。

進入封建社會以後,除了統治者有宗廟外,平常百姓家族也都設有供奉祖宗神位的地方,叫做“祠”或“祠堂”,它是屬於一族一姓的廟堂。祠,在舊時既是祭祖的地方,又是封建專制政權的一個基層組織和行施宗法的場所,一族之長擁有至高的權力。

廟與寺有本質上的區別,寺是純宗教的,供奉的是佛,是外來文化的產物,它勸人消極厭世,為人們提供了隱遁的“世外桃源”。而廟的存在和它的活動,則反映著炎黃子孫對祖先的緬懷與追念,其精神是積極入世的,我們祖先在宗廟這一形式上注入了強烈的精神寄託和人格追求,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繼承的一份精神遺產。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