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宗親名人 »

南山陳氏科舉時代人物傳略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南山陳氏科舉時代人物傳略

陳瑊

陳瑊,號居仁,校尉公玄孫,福壽公長子。舉孝廉,特奏名進士,乃吾小岵南山陳氏開科祖。瑊公自總角時即穎悟逾恒人,胸羅古今書籍,於世上之興衰得喪,無不洞澈,秉承先人之遺訓,恪守清白之家風。公作《寒松軒》詩,有句雲:“自是古今無變異;豈因霜雪有枯榮。”(選載於《福建通志》之《宋詩紀事續補卷五》)公於北宋年間舉孝廉(舉人),元豐三年(1080年)特奏名進士,其生平事蹟載入郡志。《永春州志》選舉卷,《永春縣誌》名人錄,均有其芳名。有傳贊曰:“總角天資敏,胸羅星斗光,亨屯明氣運,詩史務精通,有宋昌明日,特奏舉賢良,聲名光史策,泮渙宴在公,高山應仰止,弈懻永流芳。”瑊公派下,村枝繁葉茂,科第聯登,人才濟濟。長子彥聖、孫知柔、曾孫樸與模,相繼榮登進士,賜立“世科坊”,通族被稱為“世科陳”。有父子祖孫連續三代榮登進士,被稱為“三世連科”,有一時叔侄父子兄弟茅茹彙登華輝萼連,稱為“一門八俊士”。曾孫樸、模、機,玄孫景魏,被南宋理學家朱熹稱為“兩世四名賢”。玄孫榮祖,出家為僧,坐逝於安溪清水岩為佛,乃眾生供奉的清水祖師神祗。自長子彥聖至八世孫遇龍,連續七代,登進士者近二十名,被譽為“七世蟬聯”。現在小岵南山陳氏族人,已查明均為其後裔。

 

陳禮

陳禮(1086年—1159年),號南壽,校尉公第七世孫,彥聖公季子。宋贈太常卿。

南壽公家業甚盛,田租萬餘石,再擇地於小岵鄭阪頭下阪圳尾蓋屋居焉,後又擇於北極蓋屋居住。公在家積德累仁,立鄉以善勸人。嘗誨諸子曰: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爾深念之,雖其先後之齒,名分有殊,亦當弗忘,隱惡至意,斯能為宦家子也。如此,公之諸子多俱仕。陳知柔作永春縣誌時雲:職其善士陳禮、張穆、呂僼僧、寰佑,而陳通(即彥賢)世務尤有功。

南壽公生有五子,曰樸、模、機、權、楷。長子朴,宋乾道五年進士,曆知漳州府,擢太常卿,除知廣州兼廣東撫使,卒祀永春聖廟鄉賢祠。次子模,慶元二年進士,以學行,薦除國子正,曆知梅州、汀州。四子權(又名秘),武舉人,授立“武魁坊”。五子楷,紹定五年特奏名進士。唯三子機,雖學富五車,而不走仕途之路,亦留鄉譽。

南壽公卒葬南安詩山高口,鳳形,俗稱金雞展翅。南安丈量冊載“南安墓”,當地稱“南山墓”。西元2000年10月間,譜志編審組到實地尋墳,未果。詩山高口的“鵬峰勝地”,是南安十八景之一。《鵬峰勝地》石碑曰:朱熹偕同永春節知柔覽勝到此,親書“鵬峰勝地”四個大字,鐫刻于山坡巨石上。清光緒乙巳年(1905年),戴鳳儀(注)編纂的《詩山書院志》,在《鵬峰》一文中曰:“詩山北下二裏許,有小山曰鵬峰。其峰在十一都,由五台蜿蜒而來,歷仙洞寨,岡巒回伏,勢如禽鳥飛舞,有宋贈太常卿陳南壽墓在焉。形號金雞展翼。峰頭有鵬峰岩,岩下巨石鐫‘鵬峰勝地’四大字。世傳朱子與陳知柔到此,為其兄南壽指點穴處,書‘鵬峰勝地’于石,字畫蒼古,苔蘚不侵。”在《鵬峰詩章》目中,戴鳳儀作的《鵬峰訪陳南壽墓》詩曰:“鵬峰古地暮煙青,槭槭秋楓老墓庭。賴有紫陽旌一駐,封墳千載尚遺馨。金雞展翅宛成形,點綴神工屬考亭。奕葉於今蕃衍甚,方知此地最鍾靈。”增生陳國鈞作的《謁陳南壽墓》詩曰:“宋代巍巍贈上卿,千秋華表屹封塋。我來偶把心香祝,益信吾宗舊有聲。誰偈金雞展翅膀形,紫陽解識此山靈。只因駐得高賢駕,三盡封墳萬古馨。”陳世傑作《鵬峰訪陳南壽墓》詩曰:“錦雞形勝足千秋,況是吾宗舊壟丘。回想紫陽憑眺處,令人瞥眼望松楸。”

注:戴鳳儀,字敬齋,號松村、松村居士,後避帝諱,改名希朱,南安詩山大庭(今屬碼頭鎮)人,清光緒壬午年(1882年)舉人,選入內閣,又入直中書,兼派頤和園領事,誥授奉政大夫。

 

陳知柔

陳知柔,字體仁,號休齋,校尉公七世孫,彥通公次子。住居蓬壺陳阪,自幼聰穎超邁,立志攻讀典籍。登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進士第四名,為宋理學家。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病逝,崇祀永春聖廟鄉賢祠。其事蹟載入《閩書》,《永春州志》《永春縣誌》寫有專傳。

知柔授台州判官時,郡獲海盜,有被誣者,他辨釋四十餘人,洗脫冤獄,眾口稱頌其為“陳青天”。後教授建州、漳州,起知循州,徙賀州,均有政績。建高騫橋和鎮春橋。裏人為知柔和一新相繼登第建芳桂橋,以通車馬。知柔著有《易本旨》十六卷、《大傳》二卷、《易圖》一卷、《春秋義例》十二卷、《詩話》五卷、《梅青傳》、《詩騷》、《古賦》、《雜著》、《古學並圖》二卷、《論語後傳》十卷、《詩聲譜》二卷等,均有版梓,惜已散逸。

知柔與秦檜之子秦甏系同榜進士。秦檜當時任宰相,榜中前列十餘人,俱以攀援而致通顯,獨知柔不阿附,以故齟齪,屢受排斥。迨秦檜陷殺嶽飛,稱臣納貢於金,群奸把持朝政,國事日非。知柔遂萌退意,不趨炎附勢,品格清高,成為後人楷模。

知柔雅好山水,在天臺、奉安遍遊名山,歸至會稽,愛其山川秀美,留居二年。賀州卸任,又留歸善三年,暇日泛豐湖,登白鶴峰和蘇東坡詩,羅浮風物,陶寫殆盡。後又任福建安撫司參議官,前後四奉祠,諸生從學者甚多。最後辭官歸居蓬壺故里,把住宅命名“懷古堂”,自號休齋居士,專心研究性理之學與著作,並集士講學,對於閩南之正風及民族意識之啟發貢獻甚大。知柔又到泉州講學,結識泉州知府王十朋和狀元梁克家等許多文朋詩友,足跡留遍泉州名勝古跡,清源山之奇石、紫帽山之奇峰、金雞山之險阻、龜山石筍之奇特、晉江碧波之壯麗,皆寫入其詩文。王十朋推重其品德、學問、詩文及教學,題詩:“胸中包古今,筆下真有神”贈之。宋末元軍進兵福建時,蓬壺陳姓舉族奮起抗元,兵敗後幾至滅族,倖存者或改“許”姓或者避居他鄉,陳氏闔族忠烈,共赴國難,此乃知柔教化之力。

朱熹任同安主簿時,與知柔志同道合,締莫逆之交。朱熹不辭跋山涉水,來到永春蓬壺拜會知柔,一同到縣北郊環翠亭講學,誘導後進,並遍遊各地。別後近三十年,朱熹複至,在“懷古堂”與知柔盤桓多日,酌酒賦詩,談經論易,還遨遊蓮花峰、九日山、涼峰、鳳凰、去台之間,晝則聯車,夜則對榻,臨別知柔複置酒餞行於洛陽橋畔。不料分別不到兩個月,知柔與世長辭。朱熹寫文致奠,情詞悽愴!讀之涕淚,生則難分,死則難割,歔欷歎感不能自己,誼深如此!知柔葬於蓬壺即今美山村陳岩山前側虎空山下。其墓範圍20平房米,墓碑陰刻“宋理學休齋陳公佳城,裔孫楠奉祀”,兩過夾石,墓龜全石雕成,系為清制,碑文是黃彬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知永春州時,為之題勒。佳期成於1982年12月由永春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縣政府又在墓地矗立石碑,稱陳知柔為理學家。

 

陳樸

陳樸(又為璞),字端行,校尉公第八世孫,南壽公長子。南宋理學家朱熹稱他及其二弟中行、三弟介行、堂侄景魏為兩世四名賢。

《福建通志》、《永春州志》、《永春縣誌》記載:陳樸,知柔從子。升平裏(蓬壺)人,乾道五年(1169年)進士,為江西司主管文字,以薦入提轄左藏大理寺正,知漳州節浮費五萬,為民代輸身丁稅,提舉湖北平倉召除倉評。以佐司郎官接伴金使,舟行大江中流,風暴作,金使駭汗,朴笑傲自若,曰:“此天之所以限南北者,守疆息民,順天則天福之;江有神,不可欺也。”金使者悚然。擢太常卿,除知廣州兼廣東安撫。革除弊例,帑藏羨溢受代,儲錢數十萬上於朝。在十都,為陳彥聖、知柔、樸、模相繼登第立“世科坊”。卒崇祀永春聖廟鄉賢祠。次子亞卿宋淳祜特奏名進士,終知廉州,三子直卿知英德府。

《閩書》記載:古桃林場奎峰山,又名詹岩。宋時,邑人陳樸、顏應時讀書於此,並同登進士,因易奎峰山為魁星山,改詹岩為魁星岩。

清康熙年間,鄭功勳知永春縣時修邑志,科目、列傳姓名俱是“陳樸”,而鄉賢及神牌的姓名均誤作“顏樸”。細查省志、府志載陳樸與顏應時同科進士,並無“顏樸”其人。乾隆丁醜年(1757年),永春直隸州知州青浦杜昌丁督修《永春州志》蒙改為“陳樸”,而鄉賢神牘因誤傳已久,未能改正。族人兆賓以鄉賢事大,有關於庠序,安可任其湮沒無傳,即呈狀要求批准改正。直至巳卯年(1759年)查明給予改正。

 

陳模

陳模(又為謨),字中行,號可軒,校尉公第八世孫,南壽公次子。南宋理學家朱熹稱他及其兄端行、三弟介行、堂侄景魏為兩世四名賢。

《福建通志》、《永春州志》、《永春縣誌》記載:陳模,升平裏(蓬壺)人。才氣高邁,貫穿經史,開門授徒,戶屨常滿,登宋慶元二年(1196年)進士,中教官科宰執,以學行,薦除國子正。開禧初召試館職,時方議開邊,模對策,有王恢首謀之,戮不足以贖僵屍百萬之冤等,語意特警切。參政李壁讀之,嘉歎曰:“真館職也。“除秘書省正字校書郎,通判鎮江府(江蘇),平鹽鈔法,新易官定用三七分新舊鈔價削,訟者麇至,模兩平之分質一千者今介為卷七百,則各捐卷五十兩,公私俱便,民感悅而去。歡迎鄞水新賢守知是梅陽舊使君。居五月卒。著有《經史管窺》行世。子晉接,宋紹定進士,仕至國子司業宗正卿。在十都,為宋陳彥聖、知柔、樸、模相繼登第立“世科坊”。

族人傳贊:鴻才登俊選,對策嫉時超,校書天祿閣,州署曆分符,到處民欣仰,爭迎竹馬驅,兒孫相接武,五世九大夫,族好桃源冠,其盛始於斯。

 

陳機

陳機(又為璣),字介行,號一齋,校尉公第八世孫,南壽公三子。人文出眾,易學高深,隱居不仕。南宋理學家朱熹稱他及其大兄端行、三兄中行、堂侄景魏為兩世四名賢。

《閩書》、《永春州志》記載:陳機,樸弟。學問該貫,尤長於詩。信筆立成,出人意表。嘗有讀《易》詩雲:“從此不除窗外草,要觀天地發生心。”又曰:“須信生生是真易,疏籬依舊竹生孫。”其深於經而語意之獨到如此!

一齋學識淵博,詩文優雅,寫情詠物,若不經思,動筆成章。他面對南宋與金國對峙的嚴峻局勢,雖學富五車,而不走仕途之路,寧肯遁入高山,避離亂世,潛心讀經研易,以詩抒情。相信南宋民眾堅強抗金絕不屈服,殺莫能絕。他所居之山曰“燭臺”,其地今人稱為“文章山”,蓋一小屋於巔頂,曰“燭臺庵”,事見《桃源志》。

機娶洪氏,卒後合葬鎮嶺阪坑尾,碑文曰“大宋小姑南山先祖陳公、妣洪氏墓,清水真人立。”機生二子,長子榮祖,出家為僧,坐逝於安溪清水岩,佛號清水真人,世稱清水祖師;次子夢得,宋寶慶特奏名進士。

 

陳易

陳易,字變行,號緩之(又名俊之),校尉公第八世孫,知柔公三了。他與蔡茲、黃以寧並稱為儒林。《福建通志》、《永春州志》、《永春縣誌》記載:陳易,永春和風裏人。幼孤力學,受業于朱熹。朱子嘗稱易及陳淳,為學頗得次第。晉江蔡和以儒名恒請質焉,先時邵士泥章句自熹導源于前,易與淳繼之,由是濂洛關閩之學大行。或問熹延平驗中於未發之前,是何氣象?易曰:“持守衛良久,亦自可見。”淳熙丁酉年(1177年)以明經領鄉薦,慶元二年(1196年)登第進士。仕終懷安丞。崇尚伊洛之學居喪。不眉浮屠,參酌古禮,鄉閭化之。著有《語孟解》,藏於家。

 

陳一新

陳一新,字日行,號又之,校尉公第八世孫,知古公之子。志行識見文章迥出流輩,年二十領鄉薦上春官入太學試居優等,對剴切為時所稱。《閩大紀》、《永春州志》、《永春縣誌》記載:陳一新,字又之,永春始安裏(今石鼓鳳美陳莊)人。少受學於陳知柔,登宋紹熙元年(1190年)進士,任汀州教授。慶元四年(1198年),較藝漕闈,時南宋太師韓倀胄用事,一新發策以穀永攻君而党王氏,劉賁言直而有司不取,為問同列請易之。一新毅然曰:“頭可斷,問不可易。”權臣倀胄聞之怒,將罪之。賴侍臣力救得免。累國子監博士,輪對極言權幸之弊,被劾罷去。通判婺州,後知邵武軍,所至穀互送筒供饋,以廉平稱。初言者請下轉運司,索官不習偽學狀。一新曰:“吾甯不國考官,決不書也。”其風節如此。卒於官,崇祀永春聖廟鄉賢祠。著有《奏禮》《講義》、《詩詞雜文》藏家。宋紹熙間,裏人為陳知柔、一新相繼登第建“芳桂橋”,以通車馬。

 

清水祖師

清水祖師,俗名陳榮祖,校尉公第九世孫,機公長子。少時出家為僧,法號普足。坐逝于安溪蓬萊清水岩為佛,佛名清水真人,世呼清水祖師。普足之祖父名禮,號南壽(1086年—1159年);其父名機,字介行,號一齋,博學多識不仕,遁入“文章山”讀書研易;伯父名朴,字端行,宋乾道五年(1169年)進士;二伯父名模,字中行,宋慶元二年(1196年)進士;胞弟夢得,宋寶慶二年(1226年)特奏名進士。

《閩書》、《永春州志》記載:普足,永春人。兒時牧羊,持齋誦經。有一年遇旱,安溪劉氏請普足禱雨,隨應。遂築室蓬萊山清水岩,居之。相傳有女魔想投宿,見岩竹四裂,遂不敢入。有巨石當路,往來患之。忽一夕,轉於道側。嘗指閬苑山:“此佛家鄉也,後數十年當現身於此。”數年後示寂。有一年七月十日,雷火燒山,自夜達旦。鄉人異之,躋攀至後門,見白菊一叢,薑一叢,香爐一具,普足現身,俄有雲霧擁之而上。後賜號昭應大師,祠之毗南岩。

《泉州府志》、《清水岩志略》雲:清水岩乃宋禪師普足道場。普足,永春小岵鄉人,為宋理學名儒、溫陵陳知柔體仁親派,父陳機,母洪氏,合葬於小岵鎮嶺大路下(即今桃城區鎮德風村土名旦嶺阪坑尾)石墩前,亥巳壬丙向,渴蛇飲水之形。普足少出家大雲院,長結廬高太山。更入大靜山高明禪師,業成辭還,師命之曰爾營方便,淡足一切,且授以法衣曰:非致精嚴,勿衣此,既歸乃造橋梁,以便往來。後移居桃源麻章庵,祈雨應期。有一年,清溪大旱,便村劉氏謀於眾,延普足至,甘露隨沛,眾為築室張岩山,即今之清水岩,請駐錫焉。是年造永鎮橋、通泉橋,又十年造汰口橋、登仙橋、龍津橋,砌洋中亭,糜資巨萬,取于施者。汀漳災難,往禱獲平。普足最悅劉公銳,一日囑劉曰,形骸外物,漆身無益。說偈畢,端坐而逝,臘五十有七度,越三日神色不改,鄉人運石秋塔,築亭於岩後,刻木肖像以祀之,楊道削髮奉香火,後複分身應供,見永食羹,膾郎稱靈,蓋其祥履戒行,得自真空寂滅之表,非一世情所能測也。

榮祖兒時隨父持齋誦經,少時出家為僧。一生以慈善為本,以利物濟人為志,造橋修路,施醫濟藥,祈雨消災,廣施善行,惠及於民,功跡顯著。坐逝為佛,眾生供奉,威名顯赫。他先後四次獲得宋皇帝敕封,每次加封兩字,由“昭應大師”累至“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徽號,成為閩台粵及東南亞等地供奉的神祗,世稱“北有三藏大師,南有清水祖師”,名歸實至。

 

陳景魏

陳景魏(1183年—1259年),字思象,校尉公第九世孫,宗公之子。幼時端重,不妄言笑。歷監興化涵頭倉林安府有赫山酒皆有名。南宋理學家朱熹稱他及其堂叔端行、中行、介行為兩世四名賢。

《閩大紀》、《永春州志》、《永春縣誌》記載:陳景魏,升平裏人,知柔從孫,以郊恩蔭補信州鉛山簿。宋開禧元年(1205)上舍釋褐。曆監戇州會昌令,石城寇竊發,景魏請於郡寧謂:桀詰不過數百餘,皆協從,宜乘機掩捕。郡首然其計,東卒三千人,夜漏末盡四刻破賊寨,擒其酋,餘黨悉平。辟廣州新會丞。嘉定甲申(1224)改知潮陽縣(廣東)。

縣歲輸丁銀八百錠至郡,例增耗曰錠頭錢,景魏曰此小民躬之害亟裁去及解,郡守謂不如例盡械解吏。景魏曰:令裁之當罪。令守亟釋之。尋曆(八年)提轄文思院,改知惠州(廣東),郡有疑獄久不決,景魏讞出之重正胥魁之罪。惠新經兵毀痛,自樽節起學宮官廨仍以餘力葺白鶴故居合江樓及六如亭諸名勝。歲大饑,上言民瘵未瘳,乞減惠民翟米三分之一。改知潮州,以言者罷主雲台觀。後知英德府(廣東),白帥增洽光口,戌兵以防徭覆洽光,始如其策增兵守之。開慶已未卒,年七十七,積階至朝散大夫。

洪天錫狀其行,謂其少不倨,老不惰,病不昏,化不怛,信善人雲。

 

陳公茂暨夫人李氏

陳公茂(1329年—1363年),號韜晦,校尉公第十四世孫,君澤公次子。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發生“六二花事件“,其父及三弟公忠、四弟公著、八弟儒官等被殺害,財產盡沒於官,生者逃難,家破人散,互失音訊。他興家逃往李氏娘家南安夾頭山尾暫避,數年後返回永春,在儒林街族親處居住謀生。

至正廿三年五月十三日,公茂公病故。臨終時囑咐李氏媽:“務必為吾族著想。吾兄弟八人,慘遭劫難,死者死,生者逃,音訊全無,今回永春者唯吾一人,興衰存亡,皆寄望於汝矣。”公卒後葬於十三都迎仙橋(今深邊橋)北馬踏鐙,迨後遷往護國安(今鋪下深中)小墩。

公茂公歿時年僅三十五歲。當時三個兒子均未成年,三子輔僅出生六十五日。李氏賢淑,上感祖德、夫情,下湣膝下諸孤,含辛茹苦撫孤長成。天有不測風雲,長子榮,字國華,不幸早逝,其室邱氏別嫁,長孫政幼夭。斯時苦痛,難以言盡。明初兵荒馬亂,民生窘迫。次子助,字國富,號好義,為避兵役,婚後攜室林氏前往清溪(今安溪)尋找族親,以期投靠謀生,但因征役年年恐急,終失聯絡,下落不明。三子輔,字國盛號優道,時年尚小,仍在社學就讀。

明洪武九年(1376年),兵役加重,永春縣徵兵二千多名,男丁多逃散,田園拋荒八萬多畝。是時優道已十四歲,恐遭兵役,李氏媽含淚送別優道往清溪尋靠其二兄國富。時近盛夏,優道公行至小岵,風雲突變,天降大雨,直至天昏,尚未見停。優道公避雨於坑頭吳員外家碓房,夜被其家人發現,遂引見員外。員外賜給食宿,問其何來何往。公皆實言。員外夫婦風險輔聰穎誠實,相貌出眾,則留住於家,並許諾為輔通融疏道,使其免征兵役。吳員外真誠相待,輔心中喜悅,住進吳家。

優道公知書曉理,尊敬長輩,勤奮能幹,備受員外夫婦嘗識。員外有愛女曰信娘,年方十八,尚未婚配,有意擇輔為婿。信娘慕輔人品,輔愛信娘賢淑,兩人情投意合隔年則完婚。吳員外不僅陪送厚奩,並資助置田蓋屋。就此,遂接李氏媽回小岵安居,全家團聚。越年信娘喜生長子進。又年李氏媽仙逝,葬于盛厝後(今鋪上)。公與吳氏勤奮經營,家業日盛,又生友、瑤、可治三子。惜公英年早逝,歿時僅三十三歲,諸子皆由吳氏媽撫育成人。

如今樂睹斯譜,公茂公派下宗支蕃衍,裔孫昌熾,人口眾多,人才輩出,乃公與李氏媽之深深。贊曰:一粒之粟,傳之千倉萬廂;一莖之花,流之千卉萬英。

 

陳優道暨夫人吳信娘

陳優道(1363年—1395年),字國盛,諱輔,永春小岵人,系校尉公第十五世孫,公茂公季子。吳信娘(1359年—1434年),諡妙然,小岵吳阪坑頭吳家之女。

優道出生僅65天,其父公茂仙逝,由其母李氏養育成人。他人才出眾,聰穎忠厚,知書達禮,勤勞儉樸,有識有為,年方16娶吳信娘,生有四子,即長進、次友、三瑤、四可治。信娘明事理,勤女工,鹿車相夫,家計充裕也。明洪武20年(1387年)永春附城猛虎為災,晝夜四出咬人,途無行人,田地荒蕪,連門絕火,官需無措,缺征之糧,責盛賠納。信娘供賠彼之苦,以婦孺之身,朝起辯輸,暮入綜理,嚴刑峻法,以身當之,備受慘刑。時連年稅賦繁重,民不堪負。洪武26年(1393年)信娘令其年僅15歲的長子進,遂陳哀狀,進京上奏。欽差戶部主事吳禮、禮部孫智遞進奏本回勘,果符奏事。吳、孫二君造廬拜焉,贊曰:“賢哉,女丈夫也,又喜有令子之能。”越明年,又蒙欽差王希善覆之,無異狀,始為通邑蠲豁荒蕪之糧。永樂二年(1404年)調撥福州左、右衛和興化衛士兵二千多名,在邑屯墾田地七千多畝。永春之屯田始於此。合邑感其德,信娘不自謂功。

優道公不幸英年早逝,臨終時與吳氏諭諸子曰:“吾祖宗至我世代相承,兄弟雖多,求其並立而傳諸後者少;田雖廣,求二代而忍不分者,惟汝兄弟四人。治尚幼,屋小業薄,能守足以無求於外。倘增置之,豈無願乎!況家計產業成敗者,在爾兄弟維持,保守不至失墜,慎無爭鬥,以為外人之譏。若遵吾命,吾死瞑目矣!”一經傳德,四玉炳煥,胡天不假以年。享卅三春秋,遽雨玉樓赴召,人生修短,天道寧論。

優道公仙逝時,其長子未成年,其餘三子或年少或在提攜中。吳氏媽扶臨喪事,貞婦道,操潔冰清,瀚葛淒其,志堅金石,含辛茹苦,撫育諸孤。嗣後諸孤相繼成人,家道日盛。不數年,增置田租四千余石,四子分猷,或專理徭役,或督人稼穡,或勤業詩書,各司其事,家政齊肅,有萬石居家之風。吳氏媽熊丸教子,不負其望,奏蘇民困,弘濟其功,夙志酬矣。迨宣德元年(1426年)輒棄人間事,出已財,廣福田,修建壽峰庵即今南山庵。竣後,遂邀尼姑伴居,教宣經典,談天地間榮枯事,優遊自適。宣德九年(1434年)患病,日不暇穀,寢不甯席。諸子請其歸家,她曰:“吾建庵於此,死亦於斯,何以歸焉。”數日後,卒於庵中,方舁歸殮,邑人鹹感而哀。殯葬之日,邑令及縉紳皆吊送。諸多名賢書贈悼詩,其中冷奄唁詩曰:“從子哀哀老發衰,閨門不改舊容儀;兒孫滿眼庭無間,由汝貞賢積善基。”慈澤唁贈:“孀守諸孤數十年,閨門冰鐵志心專。斷機教子終成業,剪發延賓孰比賢。彩服俄驚風氣冷,柏舟空歎月華圓。欲知鬱鬱佳城入,水繞穀盤是犬眠。”曾諸曜拜贈曰:“鴛幃人去景悲淒,獨守深房志不迷。永夜每資熊膽苦,長流空淚柏舟棲。鵑啼春暖雲嘗暗,鶯妒忌花枝草自萋。一點香魂無覓處,銘文太史為修題。:鄭文淵拜贈曰:“新塚峨峨玉已埋,杯子卷之慕哭聲哀。修文為著平生節,明月清風繞夜台。:唁詩甚多,不勝盡錄。族人稱妙然媽為“庵媽”,而塑像於此。嘉靖辛卯年(1531年)縣主李和平至此拜謁,感其功德,令人重新塑像。妙然媽的功德,鍾型郝範,令名千秋,流芳百世。世謂“澤深者其嗣心昌,德全者其名不朽”,此語不謬也。

在此新世紀之年,政通人和,撰修南山陳氏譜志之際,根據古譜記載及《永春縣誌》等資料綜合成此文,以傳後昆,當知欽仰。

 

陳嘉謀

陳嘉謀(又為嘉謨),字宜用,號思複(1507年—1581年),永春榜頭人,校尉公第十九世孫,優道公玄孫,乾勳公次子。廷試第一,為官清廉。

嘉謀生於浙江寧波奉化縣。七歲隨其父往廣東陽江從學,十四歲歸家讀書。十六歲考入縣學,縣官柴雪松在衙中教學一年。廿一歲補稟,縣官陳愚庵在衙中教學二年。得柴、陳薰陶誨育,學識長進,品質操守堅正。廿五歲與其兄分產,對產業退讓不爭,備受族親鄉鄰讚揚。廿八歲甲午科舉考試後,遂膺選貢取首名,上京試禮部吏部內廷,以《孔子先正禮樂論》,引經撫傳,閣臣霍文敏等擊節歎嘗,俱擢第一名,超授湖廣道州學正。四年丁憂守制又兼失偶,直至違限四年以上方起複。違限之例甚嚴,又遇選貢時任福建提學的北溪先生,在吏部左堂扶持,乃得行查無事,複除湖廣均州學正。然而,他對功名之念素輕,雖在均州有屠都堂獎勵,楊巡按保本至有京報實,點國子監學正之職,惟候通賄即遷。他以萬裏孤身,日思桑梓,遂以滿考送家眷還鄉,而功名之念息矣!時年四十八歲,不肯通賄官場,棄官歸梓。嘉靖壬戌(1562年),倭寇勾結晉江謝愛夫等率眾數千人,從南安入寇永春,圍攻縣城,他捐款予兵禦寇。

《永春州志》記載:陳雪中送炭謀,迎福裏人,嘉靖十三年貢,入京師,廷試孫子禮樂論,引據經傳,殆三千言,閣臣霍韜(文敏)奇之拔置第一。超授道州學正,丁艱。起複,補均州學正,升國子監學錄,不就居家。敦節行,崇廉讓,讓產伯氏,有孝友聲,掌教二州時捐俸賑饑修學宮,所至有聲。居鄉值倭寇叔擾,偕邑紳蔡鍾、劉龍督率鄉民練兵禦寇,其子克就以智略推為本都義總,犄角防戰,功績甚著。李開芳(明萬曆癸未進士,官戶部主事、晉郎中)嘉其行義,稱之為隱君子。卒崇祀永春聖廟鄉賢祠。墓在十一都裏院,為永春州古跡。

 

陳李氏

陳李氏,丈夫陳喬英,字子任,號任遠,永春榜頭人,校尉公第二十二世孫,試中書。李氏刈股事翁姑,聲聞州裏,名載縣誌,邑侯周膺旌匾“誠孝格天”。《永春州志》記載:李氏,陳喬英妻。夫卒,姑染疾久,氏叩天求以身代,刈股和藥,病獲痊。以孝聞。

 

陳喬材

陳喬材(1599年—1637年),字子因,號因其,校尉公第二十二世孫,永春榜頭人。《永春州志》記載,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舉人,銅仁推官,未到任卒。

喬材年十六而青其衿,又三年遂歌鹿鳴,七上公車未獲素志以親老,乃在京候選,即除授貴州銅仁府推官,未任卒於家。貴州隸卒巳到參見公之面貌氣象昂昂,公之語言聲音朗朗,皆欣然有喜色,不意遽爾而棄世,諸隸卒哀慟數日不已,太封君見其慘切,令人饋贐勸慰而歸。據《鳳山寺傳說》雲:永春城裏有一人家,夫婦年近四十尚未生育,十分憂慮,往鳳山寺求蔔祈禱,郭聖王親自投貽。婦人回家不久,果然身懷六甲,分娩時忽聽有人喊道:“穿烏則亡。”即降生一男孩,從此不敢給孩子穿黑色衣服。男孩生得眉清目秀,長大後一表人才,七歲時入書館讀書,聰明過人,呤詩作對無一不精,文章流暢,不同凡響,另有一番見解,深得塾師賞識。這孩子到了十九歲,居然由秀才高中舉人。

公之為人邦之曰:陳仙。至卒之日果有南安一匠人在塔口長潭遇見,匠問:“老爺何往?”公答曰:“要往郭山廟(鳳山寺),我要還汝工資銀在床頭小廂內,汝去可太老達知取還。”匠人至其家不勝駭異,途遇為生,家見是死,一一陳述相遇問答之語,即開小廂視之,果有包封寫還匠工之資,方知公正直,生為人死為神,懸像即與郭山廟聖王形貌相似無異,始信然矣!

 

陳蔡端娘

陳蔡端娘(1638年—1701年),丈夫陳文龍(1637年—1667年),字喬雲,號佐從,校尉公第二十三世孫,南安九都新民村人。文龍英年早逝,兩子均幼,長子宗用六歲,次子宗興出生僅六個月。端娘貞婦道,苦守節,勤紡織,力苦工,含辛茹苦撫育兩幼孤成人,建家立業,喜得十孫,深得世人敬佩。清乾隆六年(1741年)奉旨,由總督部院宗室褒,巡撫都院王恕,提督福建學正於辰,布政司喬學君,按察使司覺羅倫,興泉水道王丕烈,泉州知府王延諍,南安縣知縣元玉衡,南安分縣魏如玉,南安縣教諭林上錦,南安縣訓導王啟運等督辦,為她立“節孝坊”和懸掛“節孝流芳”牌匾。

 

陳德亨

陳德亨,校尉公第二十四世孫,南安詩山杏塘人。《南安縣誌》記載:陳德亨,字銘佑,邑諸生,十二都杏塘人。生平慷慨剛方,好施與,敦意氣,重然諾。住郡四十餘年,為人排難解紛,直道而行。裏有武斷鄉曲者,據理面折,莫不傾心貼服。與士大夫樽酒論文,如坐人於春風中,和氣藹如也。

明嘉靖年間,洋匪猖獗,軍士苦之。德亨上平海策於魁制軍,切中時弊,深蒙賞識,然為忌者所撓,竟格不行。著有《宋真宗論》、《真不可解論》、《五經聚會論》、《獅穴辨真論》。次子洛書,三子捷鼇,俱邑庠生;四子簡書,乾隆甲寅武舉,汀州中營把總。其後,子孫蕃衍,分居晉、南二邑,登科遊泮者不乏人。鹹以為好義報雲。卒,年七十。

編者按:根據《永春縣誌》記載,陳捷鼇為清嘉慶三年(1798年)戊午科舉人,任羅源、龍溪訓導,擢福州府教授。根據校尉公《墓誌銘》記載,舉人捷鼇是道光五年(1825年)重新校尉公墳式的“董事後裔”之一。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