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永春“甲第開先”的蹤跡
2013-08-02
唐大中十一年,盛均登進士第,成為永春首名進士;盛均墓今在永春縣岵山鎮一個相對偏僻的角落苦菜壟,但墓曾被盜過,其內一塊黑色墓誌銘碑也已下落不明;盛均晚年歸隱家鄉,其隱居地就在今毗藍岩一帶;盛氏族人留有三面“甲第開先”鼓,紀念祖先為永春人打開“甲第之門”的不朽功績。
他是《永春縣誌》立傳的第一個歷史人物,他首開永春千年文風的先河,他的家族曾經興盛一時,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而元氣大傷。他就是永春歷史上第一位進士盛均。
盛均,字之才,號平庵,生卒年不詳,桃林場(即永春縣的前身,治所在今永春石鼓鎮桃場村)人。唐朝大中十一年(
857年),盛均考取進士,開永春科第之先,文聲名震一時,曾任昭州(現廣西平樂)刺史。他所寫的《桃林場記》是最早描述永春風土人情的文學作品。
日前,我們在永春追覓這位先賢遺跡被盜墓賊光顧過的進士墓固然讓我們歎息,但三面寫著“甲第開先”的鼓,似乎還響徹著歷史的回音……
失落的墓誌銘
清乾隆二十二年《永春州志》載稱:“盛均墓,在文章山苦菜壟。”這個苦菜壟,其實離永春縣岵山鎮著名的“北溪文苑”風景區不遠。盛東吳是盛均後裔,其先祖於明代中期從永春遷居南安詩山。在他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北溪文苑”風景區邊上的一處山腰,這裏有一處相對偏僻獨立的角落苦菜壟,為許、蘇二姓聚居。盛均墓就在接近苦菜壟村口的路邊。
第一眼看到先賢安息之所時,我們卻有些愕然了。墓地規模頗大,墓碑上寫著“唐昭州刺史鄉賢盛公墓”,但除了墓碑外,整個墓體外表均被水泥裹得嚴嚴實實的。這哪里還有一絲唐朝古墓的模樣呢?
為何這座先賢古墓,竟被現代的水泥塗抹得面目全非呢?據盛東吳介紹,1997年,盛均墓曾遭盜墓賊光顧,當盛氏族人聞訊趕到時,只見盜洞猶存。盛氏族人痛心之餘,為防盜墓賊再次破壞,經過多次商議,遂於2006年用水泥將整個墓身裹了個嚴實。
據盛東吳介紹,盜墓賊偷走了什麼東西已不得而知,但現場卻留下一塊黑色的墓誌銘碑。當時墓誌銘邊沿已有多處被敲損,一位族中老人將其撿拾回家,幾年前這位老人去世後,墓誌銘下落不明。我們不禁扼腕歎息這方墓誌銘如能完整地出現,將為我們解開有關盛均的一些謎團,也將為我們呈現唐朝晚期的文明氣象,其歷史價值不可估量。
盛均墓所在之山名叫“文章山”,它的得名恐怕與盛均埋葬於此有很大關係。據苦菜壟的一位許姓老人介紹,文章山自古被視為“風水寶地”,除了盛均墓外,還有不少族姓的祖墓也選擇葬在這裏。
毗藍岩與盛均的故事
據民國《永春縣誌》記載:“毗藍岩,在烏石山,盛均裏居時別業也,後因之為佛刹。”
位於桃城鎮桃溪社區盛畔角落的寺廟“毗藍岩”,與盛均有很深的淵源。盛均晚年歸隱家鄉永春,“築別業烏石山下,今毗藍岩即其地也”。也就是說,毗藍岩所在地原來是盛均隱居時所住的“世外桃源”。至於這裏什麼時候改建為佛寺,卻缺乏史料記載。但我們可以從地方誌的蛛絲馬跡中找出一點端倪。清乾隆五十二年《永春州志》收錄了盛奇的《毗藍岩》詩:“別開洞壑翠微齊,蘿薜雲深路轉迷。一榻繁陰炎掃午,六秋岩畔是幽棲。”根據南安詩山盛氏族譜的記載,盛奇是盛均的七世孫,再據《永春州志》的記載,盛奇是北宋天聖五年(1027年)的特奏名進士。由此我們推斷,至少在北宋中前期,毗藍岩就已存在了。
梵語中有“毗藍”一詞,又作毗嵐、毗藍婆,一般譯作迅猛風、狂風,《西遊記》裏説明孫悟空降服百眼魔君的就叫毗藍婆菩薩,是昴日星官的母親。不知這些與毗藍岩有何牽連?只是現在的毗藍岩,大門寺名和冠頭聯均將“藍”誤刻為“籃”,不免讓人有些掃興了。
據守廟人介紹,解放初期毗藍岩曾被拆毀,只剩一間後殿。2006年開始才得以重建,現規模初具。我們仔細探查這座千年古刹的歷史遺痕,見到了兩個覆盆式石柱礎,兩個圓柱狀石柱礎與一個石砰砣。可惜的是,據說原來還有山門的石砛、一方古井以及一塊“聖旨”牌,如今卻已然無蹤。
明嘉靖《永春縣誌》有這樣的記載:“毗藍岩,在烏石山之原,其山由馬嶺分支,山下乃舊郵亭地,宋嘉定間建……”清乾隆二十二年《永春州志》引《閩書》的記載說:“烏石山,山石盡黑,中有毗藍岩,岩下宋郵亭道也。道平如掌,花木繁陰,暑月如秋,四季似春,為州志一勝。”這些描述勾起了我們尋勝的興致。烏石山並不高,我們從岩後一片果園小徑拾級而上,約
200多米便到山頂,沿山頂走個來回,除了一些松樹和雜木,就是齊腰深甚至高過人頭的蒿草、芼草,竟找不到一塊稍微像樣的石頭。哪里有“山石盡黑”的美景呢?下山途中碰到一位中年人,經過詢問,才知岩後數十米處原有一個石窟,已廢棄很久了。我們查看了這個石窟廢址,發現了僅存的一兩塊較大的花崗岩石頭,其石經日曬雨淋確實呈現黑色。大家這才恍然大悟:古人不我欺也!
盛均祠的湮沒
永春現存最早的地情文獻便是盛均的《桃林場記》。此文作于大中十三年(
859年)。《全唐文》
763卷、清乾隆二十二年《永春州志》卷十五“古跡”、乾隆五十二年《永春州志》卷十二“藝文一”中均有收錄。
《桃林場記》是描述永春風土人情的文學作品,具有很高的地情史料價值,為我們想像千年前的桃源風貌提供了真實的依據。
在南安詩山盛氏族譜中,收錄著一篇清末舉人戴鳳儀寫的《唐昭州刺史鄉賢盛平庵先生傳》(平庵為盛均之號),提到:“都人士慕先生風範,祀為永春第一鄉賢,複建祠於州城教場下。洎萬曆甲寅忽遭馮夷,祠宇漂沒,後複立祠於象山,名曰象卷,迄今嘗祀猶以時焉。”
根據《永春州志》的記載,永春州文廟內的鄉賢祠奉祀的第一位鄉賢就是盛均,但鄉賢祠現已不存了。根據戴鳳儀的說法,永春還有一座專門紀念盛均的祠堂,原在“州城教場下”(現永春體育場附近一帶),萬曆甲寅(1614年)因遭洪災,遷到象山象卷(現桃城鎮桃溪社區過溪周一帶)。這座盛均祠到清末還是存在的。但令人困惑的是,從明迄今的永春地方誌中找不到盛均祠的絲毫記載。更可惜的是,過溪周象山腳下一帶經過變遷,現已找不到盛均祠的蹤跡了。
一鳴驚人的“甲第開先”鼓
在毗藍岩,守廟人的另一番話讓我們眼前一亮:“我們這邊有幾面鼓,上面有字。”在急切的要求下,我們終於在一個角落裏見到三面鼓,一大二小。守廟人說,這些鼓是民國年間的。除鼓面稍有掉漆和邊沿稍有開裂外,保存還是相當完整的,兩面均有朱漆描寫的字,一面寫著“甲第開先”,一面寫著“廣陵盛記”。
永春盛姓源於廣陵,也就是今天的江蘇省揚州市,所以鼓面上有“廣陵盛”字樣。至於“甲第開先”,讓人很自然地聯想到泉州歷史上的第一位進士歐陽詹,南宋朱熹撰聯稱讚他:“事業經邦,閩海賢才開氣運;文章華國,溫陵甲第破天荒。”歐陽詹“溫陵甲第破天荒”,盛均則是永春的“甲第開先”,兩人均生活在唐代,相隔只有數十年,都是當年一鳴驚人的風流人物。
我們本來以為“甲第開先”鼓為毗藍岩所有,後來在採訪盛畔一位老人時才得知:這三面鼓最早是存放在盛氏三房祖厝的,鼓上的文字代代相傳,如果鼓壞了,新制的鼓就沿襲這些文字。70多年前三房祖厝遭遇一場火災,原先的鼓毀於灰燼,於是重新造了三面,收藏于族人家中。近些年毗藍岩重建後,又將鼓移置在毗藍岩。根據這位元盛氏老人的說法,永春盛氏祖厝原先還懸掛著一塊木匾,上面寫的也是“甲第開先”四個大字,該匾可能毀於“破四舊”年代。
輕輕地敲擊一下“甲第開先”鼓,仔細聽,這是來自遙遠的大唐的榮耀之聲啊!
盛均
生卒年不詳,字之才,唐南安桃林場(今永春桃城鎮)人。從小聰明好學,博聞強記,名震一時。唐大中十一年(
857年)登進士第,是永春首名進士,官至昭州刺史。當時,有舍人皇甫煥,博學善辯,自視甚高,每次賓客登門,便置酒延坐,探經問難,客人多不能一一作答而退席,獨盛均對答如流,與之連續辯答數日而不厭,時人稱為“勁敵”。
盛均認為白居易的《白氏六帖》有疏略之處,便廣搜經史,貫穿百家,擴成十二帖,人稱《盛氏十二帖》,頗為時賢所稱道。惜該書早已散失。盛均的文章,多能針對時弊,見解獨到,不人云亦云。一生著述頗豐,現存有《仲尼不曆聘解》、《人旱解》、《真龍對》、《送建安郡守之任序》等四篇。還撰有《桃林場記》一文,是永春現存最早的地方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