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岵山永春六中 »

我與母校的情緣

作者:校尉公三十四世孫 陳文德  來源:香港永春一中校友會  更新時間:2018年05月02日

我與母校的情緣

校尉公三十四世孫 陳文德

永春一中是我的母校,60多年來,我與母校的情緣可分三大階段,一是 1954-1957年就讀母校高23組,二是 1981-1984年任母校政教處主任,三是30年來與母校頻頻來往。

 

一、就讀母校高23組

1954年 8月,我從永春六中初中畢業考入母校高23組。邁進一中,學校辦公樓、聚青樓、三一樓、養正堂、山坡上飛機型的四排教室和梅峰廣場、上、下操場都吸引了我。特別是學校圍牆上鮮紅的巨幅標語“為祖國而學習,使青春更美麗”更激勵了我。我決心以此為動力,以此為目標奮勇前進。也正是這巨幅的標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永中學生勤奮學習,為建設祖國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入學的第一課是新生訓練。學校領導,各處室負責人介紹學校的發展歷史和優良傳統,宣佈規章制度,使我們有章可循,使我們更進一步瞭解學校、熱愛學校。學校經常舉行專題報告會。縣委宣傳部長林多速,學校黨支部書記兼校長潘輯讓、副校長鄭子山、鄧泗候,教導主任蔡聲坋,副主任黃家恬以及桂春樹、李秉鈞,鄭挺光等老師都給學生作過專題報告。共青團總支書記郭瑞金經常在養正堂(餐廳)上團課。學校門房邊有閱報欄。我班每個小組都訂《福建日報》,寄宿生晚自修輪流傳閱,通學生中午看報。這些活動大大提高了我們的政治思想覺悟,要求進步,我和許多同學都成為了光榮的共青團員。

學校教風十分嚴謹。有一支德高望重、知識豐富、忠誠教育、樂育英才的教師隊伍。如余逢仁、鄭元良、桂春樹、陳振華、陳錦擇、陳連茹、林筱波、李秉鈞、林楊勳等老師,鄭子山副校長親授《憲法》課。學生們勤奮學習,早自修時,英語學習小組互幫互學。學校組織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興趣小組,擴大了學生知識面,培養了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由於師生的共同努力,1957年在全國大學招生名額大大壓縮的情況下(全國僅招十萬七千人)。母校三個班 140余位同學參加高考,有百名學生被錄取。不少學生考上清華、復旦、交大、天津大、北師大、華師大、同濟、上醫等重點大學。

體育教育也是學校的特點,體育教師中有原中國童子軍 567團總教練翁不倒,有參加全國田徑比賽的林天水,有擅長籃、排球、田徑的胡章太等老師。由於學校體育場所有限,體育課有時也安排到永春縣體育場,課外活動的投擲項目安排到真武殿溪邊沙灘上。這也許是今天學弟、學妹們無法相信,無法理解的事。學校經常組織班級的籃、排球比賽。校隊分甲、乙兩隊參加永春縣星期日籃球賽。胡老師經常帶領同學與永春二中(今崇賢中學)教工排球隊進行比賽。晨練形式多樣。除廣播操組外,還有體操組、跑步組。我參加跑步組,每天清晨從一中跑到縣體育場再跑回學校。雖然當時物質條件差、生活苦,但同學們樂在其中,既增強體質,也增強毅力。

按此放大 >>>

 

二、就任母校政教處主任

1961年,我從華東師範大學畢業分配在廣西工作。1962年到1981年先後在永春六中、仙夾中學工作。這二十年間,我幾十次走進母校,與吳家佑、顏金晉、李秉禮等老師共同探討政治,歷史等學科的教學與高考問題。走進母校,接受再教育。

1981年 7月至1984年 4月我任母校政教處主任,任職時被選為中共永春一中支部宣傳委員,並按規定兼任共青團永春一中委員會書記(專職團幹為副書記)。

到母校工作,我特感親切。我按學校領導的要求,於1981年 7月下旬提前到校報導,與鄭振群、吳少鋒等老師抓好迎75周年校慶的文藝宣傳隊工作。晚上排練時,為保證女學生的安全,我與吳少鋒、鄭振群、呂清柏、李招榮、劉廻漢等老師用自行車把她們送到城關、五里街的家里。校慶文藝演出精采,受到來賓和師生的稱讚。

按此放大 >>>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重視對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每週一下午第三節均為校會或團、隊活動時間。學校大力開展五講(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四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三熱愛(熱愛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活動。多次組織師生走出校門,打掃五裏街到城關街道。舉行師生同升國旗,同唱國歌的儀式。組織師生觀看張海迪事蹟報告會。首次推行校服制度。舉行學習中國女排努力拼搏榮獲世界冠軍的專題報告會。

教師樂育英才,學生勤奮學習,這幾年母校高考成績名列地區(市)前列。1983年全地區文科高考狀元花落母校。

學校的文體活動十分活耀。各種體育比賽不斷。1984年中央台春節聯歡晚會香港歌星張明敏首唱《我的中國心》,紅遍了全國。春節開學後的首次校會上,我們組織師生學唱《我的中國心》,此後班、校會上愛國主義的歌聲不斷,更進一步激發了師生的愛國熱情。共青團開展詩山遊,少先隊登萬春寨都給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師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校各方面工作有了明顯的進展,被評為文明學校。《福建日報》1982年 4月28日以“春風化雨育新苗”為題報導了母校的新貌。我作為一名園丁,能為校園耕耘、澆水護花而感到榮幸。

 

三、近30年來與母校的情緣

1984年 4月,我從母校政教處主任調任晉江地區(今泉州市)教育局職業教育科科長,後任學校生產管理科科長、學校裝備科科長。在長達15年的教育局工作中,我又幾十次走進母校,從調查校辦工廠、理化生教學儀器、電教器材、到圖書和文體、衛生器材等設備和管理;從推行學生統一著裝到學生人身保險;從實驗教學普及縣的檢查到母校二級、一級達標中學的資格審查以及市級、省級二級、一級達標中學的驗收都與母校結下了不解的情緣,這里有我當年的領導、老師、同事、同學、學生(在任教)。母校的發展進步都給永中學子們巨大的鼓勵。

30多年來,我與母校的聯繫從未中斷。1986年泉州成立校友會後,我擔任五屆副會長或常務副會長。現任第七屆泉州校友會會長。由於長期從事校友會工作,我與母校領導、校友總會領導保持聯繫。看到母校日新月異的變化,母校的進步我為之高興、為之驕傲。長期以來,泉州校友會得到母校的關心、指導,得到各地校友的支持、幫助,在此表示感謝。

永春一中,我親愛的母校,我無比熱愛您,我深深眷戀您! 半個多世紀,我一回回走進您,一步步親近您。您是一所溫馨的校園,您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您教會我們知識,教會我們做人,讓我們有健康的體魄。我不僅在這學習的驛站印刻下許許多多的足跡,即使在幾十年的工作中也沐浴著母校的陽光,師長們的關懷。雖然我這小小的筆,描不出百年母校的巨大歷史篇章,但我心箋中揮豪的卻是一卷卷對您深沉的愛、一縷縷刈舍不斷的情緣。

(前排左 5為作者)

 

Copyright©2006 - 2020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