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岵山永春六中 »

在僑賢關愛中不斷前進的永春六中

作者:陳金寶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在僑賢關愛中不斷前進的永春六中

政協泉州委員會 陳金寶

永春第六中學座落在永春縣名聞遐邇的“僑鄉”——岵山鎮的和林、茂霞兩村交界處——石城寨南麓,四周群山擁峙,校園花樹掩映,樓宇錯落有致,風光秀麗,環境怡人。據統計,永春六中建校以來愛國僑親、港澳臺同胞捐建校舍、添置設備、設立基金總金額達一千多萬元,真是巍巍高樓、赫赫豐功,赤子情懷、石城增輝!

 

一、艱辛創業,情鐘教育

永春古稱桃林場,境內“峰巒特秀,林壑茂美”、“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樣樣靠肩挑”,山峰聳峙、峻嶺交錯,是個名副其實的山多地少的山區縣;而且道路崎嶇,交通不便,山深林密,野獸為害,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的困難。在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時代,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艱辛創業的永春人還要飽受嚴重的封建剝削和土地兼併之苦,使許多農民連最低限度的生活也無法維持,只好相率出國,涉滄溟,冒波濤,到南洋各地另謀生路。據史載,在五代後週期間(九五一~九六○),就有永春商人到交趾(今越南)經商,明宣德五年(西元一四三○)有人旅居南洋群島;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稍開海禁,永春人開始成批到海外謀生,足跡遍及世界五大洲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永春人離別家鄉親人,遠渡重洋,披荊斬棘,歷盡艱辛,深感發展文化、提高自身文化水準的重要性,許多華僑大力興辦教育事業、送子女到西方國家留學。隨著華僑在旅居國政治、經濟和教育上的變化,逐漸意識到“經濟要發展,教育要先行”的客觀規律,他們在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的同時,本著“關懷桑梓、獎勵學子、為國育才、造福家鄉”宗旨,為“讓子孫贏在起跑點上”、為讓家鄉的教育事業進一步的發展、普及,遂慷慨捐資、興學育才,為家鄉的教育事業默默無聞地貢獻著一分分的力、揮灑著一滴滴的汗!

位於永春縣西南、著名的“僑鄉”——岵山鎮,旅外僑親遍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各地,據《南山陳氏族譜》記載:“明嘉靖二十一年(一五四二),岵山陳氏有族人往呂宋謀生。”岵山的愛國僑賢們身居海外,發揚重教興學的優良傳統,在一九○九年就著手興建了岵山第一所小學——即塘溪的培英小學,一九二一年又興建了和林的啟明小學(今岵山中心小學)、一九二五年興建南石的明新小學、一九三一年興建石番溪小學、一九五○年興建群力小學……幾十年來的捐資辦學,小學遍及岵山平原地區,大大促進了岵山基礎教育的發展。

岵山的愛國僑賢們把濃濃愛心、拳拳赤誠灑播在家鄉的教育園圃裏,象春風雨露,滋潤著一棵棵幼苗。永春六中正是在僑鄉這種興學育才的優良傳統中、在愛國僑賢們的關愛奉獻中孕育和成長的。

 

二、情縈桑梓,新星崛起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岵山群眾萌發了要興辦一所中學的念頭,但由於當時正處在風雨如磐的艱難歲月裏,雖有許多熱心人士四處奔波籌辦中學,終未能如願以償。岵山學子只好手提肩挑,一邊行李、一邊米菜,遠到永春中學甚至蓬壺私立毓斌中學(今永春三中)求學。由於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經濟困難,造成不少學子半途輟學。一九四七年,又有一些海外熱心人士繼續奔走策劃,為興辦中學而募集資金,儘管有人奔走於前,也有人解囊捐資於後,終因當時國內社會黑暗、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宏圖夙願終成泡影。

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三日,永春全縣獲得解放。歷經磨難的岵山人民翻身作了主人,渴求文化上得到提高,更迫切希望家鄉能有一所中學。印尼歸僑陳雲推、陳誦略等被家鄉人民的愛鄉愛學熱情所感染,不辭勞苦、四處奔波,在岵山區政府的支持下,於一九五○年組織了二十餘人的校董會,四處宣傳,積極鼓動,得到印尼華僑陳甘杞先生的大力支持,立即匯款一萬一千元,在和林、茂霞兩村交界處——“石城寨”南麓建造了五間平房,於一九五一年落成。陳甘杞親自定名為“振華院”,既是紀念其先祖,也取振興中華之意。聘請陳克摶為首任校長,又聘請了教職工六人,籌畫開學前的準備工作,於一九五一年三月三十日經省文教廳核准命名為“永春私立新星中學”,當年秋季招收初中一年級兩個班,計一百零七人。

歲月崢嶸新星耀,僑鄉黌園迎曙光。永春六中的前身——“永春私立新星中學”幾經磨難曲折,飽含著海外赤子和岵山人民的殷切期望,終於在亂石累累、荒草遍地的“石城寨”南麓草創起來了!這個岵山地區最高學府的誕生,凝聚了愛國僑賢們慷慨捐資、赤誠奉獻的拳拳赤子心,實現了眾多家鄉黎庶四處奔走策劃、費盡心思的美好夙願,為岵山人民培養出不少知書達禮的知識份子,為祖國各條戰線輸送了不少人才,成為僑區的知識搖籃。“新星”名副其實是一顆冉冉升起在岵山人民心頭的明星!而愛國僑賢們急岵山人民之所急,情縈桑梓、慷慨捐資的義舉為日後學校的迅速發展、興盛奠定了基礎。

 

三、慷慨僑賢,壯大六中

一九五二年秋,創辦一年的新星中學擴大招生。隨著班級數的增加、規模的擴大,校舍不足的困難日益突出。這時,印尼僑親陳金湯邀請陳甘杞等十六人籌備,當即雪中送炭,一起捐贈人民幣九千元,擴建教室一座,命名為“群眾院”,意思是眾人捐資所建。可以說,是愛國僑賢們的赤誠奉獻才幫助學校走出了困境,得以順利發展下去,才使得昔日的“新星”璀璨了!

一九五四年二月,“新星中學”被省文教廳接收改為公辦學校,正式命名為“福建省永春第六中學”,大大調動了學校教職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年中考成績顯著,受到縣教育局的表揚。此後,愛國僑賢們繼續關心,慷慨解囊、捐建校舍,為六中增添光彩,使學校規模日趨完善。一九五五年秋,旅居椰城、茂物等地的僑親陳大締、陳新民、陳超群等二十七人捐人民幣一.六萬元建椰茂院(紀念旅居椰城、茂物等地的僑親)教室一座及教師宿舍一座;第二年,印尼僑親陳永鎮、陳體研捐資一.三四萬元合建了辦公廳一座,取名“永體院”。

一九五七年,學校決定進一步擴大規模,增設高中部。這個消息傳到印尼,獲得陳超群、陳永鎮、陳體研、陳甘杞等的極力支持,他們慷慨解囊,集資二萬元建成高中部教室兩座——樹人院、躍進院及教師宿舍一座,第二年又集資五.六萬元建成大禮堂一座。這座大禮堂規模宏大,可容納學生一千多人,主席臺較寬敞,可容納四、五十人就座。政務院華僑委員會副主任何香凝女士聽說之後,十分高興,翌年(一九五九)親自題寫“禮堂”兩字贈與學校,還寄來她的一些書畫作品,給學校留作永久的紀念。與此同時,旅居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愛國僑親陳承遠等三十餘人也集資九千元為學校建了“星馬院”教室一座;恒源公司愛國僑親陳新民慷慨捐資五萬元,於一九六三年興建了一座二層的科學樓,為此,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同志于一九六三年為學校親自題寫“科學樓”三字,以紀念華僑對教育事業的支持。愛國僑賢們的慷慨捐獻,使昔日的“新星”璀璨了,“石城”發生巨變了,岵山人民寄予熱切期望的永春六中茁壯成長了。

 

四、解囊增輝,黌園壯麗。

一九七六年粉碎了“四人幫”,落實了黨的知識份子政策和僑務政策,愛國僑賢們一如既往,愛鄉興學之心不變,再次掀起捐資辦學的熱潮。只見石城寨南麓、東麓一座座僑建工程拔地而起;一九八五年印尼僑親陳秀明、陳錫石、新加坡僑親鄭秀月、香港同胞陳吳愛惜、陳寶瑾等人合捐六千四百元興建了教師宿舍樓,一九八九年馬來西亞僑親梁祖輝、陳玉碧捐十四.五萬元興建了陳薰相夫婦紀念大樓,一九九一年香港校友黃擇權捐四.三八萬元興建了南校門,一九九二年香港同胞陳吳愛惜捐四十五萬元興建了新民科學樓、又捐二十九萬元建成了東、西、北校門及長一千一百米的圍牆,同年香港校友陳少煌捐一百萬元興建了體美音館,一九九七年印尼僑親陳秀明、陳錫石捐二百八十萬元興建了明石教學樓,一九九九年香港校友陳榮助捐二百五十萬元興建了圖書館等等。這一座座高樓大廈,是僑賢們愛國愛鄉心血的結晶,它們巍峨地屹立在大禮堂的四周,猶如顆顆明珠,光彩照人,成為永春南大門的一大人文景觀,將美麗的校園裝點得更加青春煥發、生機勃勃!

新版《永春縣誌》教育志把僑親的功跡載入史冊:永春六中,自建校以來,僑胞捐建禮堂、科學樓、教室、宿舍、廚房等,總建築面積二萬零三百三十二平方米,其中八成以上是僑親捐建的。永春六中自建校以來,愛國華僑捐資興建校舍、添置設備、設立獎教獎學基金已達一千多萬元。巍巍豐碑,千秋傳頌!愛國僑賢們心連故土,篤志辦學的崇高品德將永遠矗立在人們的心中,激勵人們去創造美好的明天!

 

五、碩果盈園,笑慰僑親

在永春六中五十多年輝煌的奮鬥史、創業史中,逐漸形成了艱苦創業、老師勤教、學生樂學、奮發圖強的優良傳統和“團結、嚴謹、求實、進取”的校風,學校先後獲得了“福建省學雷鋒、學劉志珊活動先進集體”、“泉州市文明學校”、“泉州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泉州市網路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先進集體”、“泉州市全民健身先進單位”、“泉州市先進教工之家”、“泉州市先進基層工會”等多項市級、縣級榮譽。 二○○四年五月永春六中順利通過“省三級達標學校”的資格認定,實現了學校辦學史上的新跨越。

滄海桑田五十秋,英才輩出展新秀。五十多年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走出了六中的校門,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骨幹力量,在各條戰線上默默無聞地做著無私的奉獻。如:原國家女排主力隊員、新華社香港分社文體部副部長陳亞瓊,福建省農業大學校長鄭金貴,南京大學副校長鄭小波,空軍報社社長、空軍少將陳志銘……還有更多的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奉獻的各級人民公僕、白衣戰士、辛勤園丁、廠長經理、工人農民、革命軍人、科技人員、專業個體戶等等,猶如花園錦簇、姹紫嫣紅,桃李芳菲、爭奇鬥豔,也堪以告慰曾為此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領導、師長,尤其是廣大的愛國僑親!

喜掬丹心培後代,好研朱筆寫春秋。愛國僑賢們的無私奉獻,托起了永春六中的輝煌,激勵了一代代新星人奮發前進。如今的永春六中全校師生正腳踏實地、同心同德、艱苦奮鬥、不懈努力,在德育領域求善,在知識海洋求真,在藝術領域求美,以煥發的英姿、嶄新的風貌,在為新星中學五十多年輝煌校史而自豪的同時,也為永春六中爭創佳績再譜新篇而不懈拼搏!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