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修樂山吳蘇陳氏族譜序
2014-11-05
南安市九都鎮林坑村樂山的吳蘇、敲墘、雞舌仔等三個自然村的陳氏族人歷來敬祖尊宗,曾經七次纂修族譜。七修族譜告峻於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二零零七年就準備續修族譜,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底,陳貴州宗先生打電話跟我聯繫續譜事宜,二零一三年一月十六日,他們來訪,懇請我為之續修族譜。
本人細觀族譜,發現桃兜陳氏有七次修譜之舉,卻未詳細考證祖先源流。應其族人之請,經過考證,其源流已經明確,從黃帝至今樂山陳氏波瀾壯闊的五千年歷史長河歷歷在目。茲敘述如下:
樂山陳氏,系黃帝之裔,舜帝之胄,陳胡公之血脈。黃帝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舜帝為陳氏血緣始祖,陳胡公為得姓始祖。他是舜帝三十四世孫。陳胡公名滿,受周武王封地得陳國,國都設在宛丘(今河南省淮陽縣),傳二十四君,曆五百五十一年。至舜八一世孫陳實公(一零四年生,一八六年卒)分潁水居許縣(今河南省長葛縣老城東古橋鄉陳故村),生子六人。長子陳紀、三子陳湛最賢,與父陳實並稱“陳氏三公”。陳湛官居登仕郎,漢末為司空令,其裔數傳至陳潤公(八六世)而南渡晉東,是潁川陳氏最早遷入福建者,為開閩始祖。陳湛官居東晉南海郡守,遷散騎常侍,因中原板蕩,在西晉永康二年(三零八年)入居烏石山(今福州),作《閩中草寓記》,記載林、陳、鄭、詹、邱、宋、何、胡八姓入閩史實。
陳政公之先祖是陳紀。陳紀官居太僕尚書,其十四世孫陳政(舜九二世)于唐總章二年(六六九年)奉命領兵入閩,始居仙游楓亭陳廬園八年,是最早入仙游之祖。故四修譜序有“吾先世自東晉渡江入泉,家於桃兜,數傳而致(陳)政公袞闕有補”之語。“東晉”是“唐朝”之誤,因“東晉”無陳氏渡江南來之舉。陳政之子陳元光為“開漳聖王”。陳政的十一世孫陳洪進(樂山陳氏族譜作陳逢進)寓居楓亭秀峰,為侯攬之始祖,亦樂山陳氏之祖。五代十國時期的陳洪進(舜一零三世)與永春留從效是親密戰友,在閩國以戰功卓著,閩國歸南唐。留從效被南唐任命為清源節度使,陳洪進被任命為統軍使。
陳洪進(九一四年生,九八五年卒)進獻漳泉兩郡,納地歸宋,遂成中國統一,被賜順化功臣,授太子太師,入京同平章事(宰相),晉封杞國公、岐國公,追封東海南康郡王,兄弟七人俱封候,故為“候欖之族”。其時,桃兜陳氏亦有婚娶蒲相國之女者,與晉江之浦黃世祖連襟,富甲一方。族譜載:陳洪進,襲封將軍,建有租稅倉庫,在磁灶鄉,拔令子侄照管,因以為家。其將軍墓,灰築高敞,在磁灶鄉之西南、仙境鄉之北,坐卯酉兼甲庚,或道是穴地號將軍驅猛虎。族人興旺,桃兜之先墳甚多。歷史記載與族譜記載相符。
陳洪進之裔分肇晉江磁灶鄉梅溪之畔而居坑內,陳家建肇桃兜,成為梅溪之祖,所以郡志載梅溪派衍。陳家與程姓、朱姓在坑內並黃林諸戚皆同時人。族譜說“當時推五大姓,惟程為最祖,陳家次之,吳最居後。我家據龍身上,程少居下,諸姓雖未甚得地,亦皆榮豔一時。後來吳姓頗繁,諸姓更欲望喬木高遷,惟我家素性不屈直。至裏人名結黨,我家受厄驚遁後,又朝議誅族狡黨,我家因以益竄並殃及池魚不可盡數。”
這是說宋末元初,陳氏族人受五陳扶宋抗元之累,幾乎受滅族之禍。陳族自桃兜星散後,鄰于強族,盛在強族,陳氏族人難以發展。陳氏族人從事陶業,大多聚散無常,時東時西,皆不得山水之固。喬遷螺陽者,地雖散據,若前吳者,若金山,若上柑,若前埔等裏計,犀尾一脈稍稍得地,然也得有陰隙資助。至若居晉江、居南安、居同安、與居仙遊者,若官田甚矣,許莊次之,若樂山地固森蔚,雖為小地方,幸有四圍鄰近,居郡與縣最為樂國,必有文墨子弟。此載族人因為扶宋抗元而遷居樂山之由。
從明到清,又接二連三受禍害。先散于明朝嘉靖之倭患,繼散於裏賊之禍亂,三散於清朝重科之磨難。清季散盡官磁之供、輪造之重,族人皆埋伏,姓、字、室、廬不究,墳墓莫稽。族人星散泉州七邑,不復誇談桃兜者。仍然居住磁灶陳坑者,也率附蘇安,尚守一隅。也有改為他姓者,如磁灶近鄰之高溪鄉莊姓,世稱“內陳外莊”,就是桃兜順公入贅莊家閨媛所傳衍。後來恢復姓陳,稱“高溪陳氏”,由此桃兜陳族方盛。
至明代,族譜載傳永樂二年(一四零四年),族人誤傷兩命。一逃竄于南安之梅溪,一與妻兄吳家同竄於漳詔之雲霄。嘉靖間(一五二二年至一五六六年)有族人遷居泉州甲第巷。移居雲霄者,科第踵起,最著名而捷南宮者諱天達,曾到磁灶追究源本。二房傳派南安官田西衢公之次子,其後則分漳州、平陽金澳者。二房西衢後裔當在此時入樂山居之,其中後裔有汝新者。始分古廓溝邊之祖業敦於儒當院後禪林,盛時延為西席,以教幼禪。時應解紙鈔至京,院中諸禪素享富腴,有躊躇于行者,因托公往,願以田螺墓田莊重謝。公於是代往京師,歸日遂有田一莊,因教子弟往就耕治,始家于溝邊。今稱院後者,即明初曾經興盛的禪林。
樂山陳氏譜載,明朝“前海上未靖,鄉苦科派”,族人盡受苦楚,有一族人“家無私積,惟日夜冒風踏雪,得吳氏賢助,十日成匹,共相經紀。故公得身肩親從之勞瘁。”(引文見族譜)到清末,族人不堪科稅,回應永春林俊、陳胡農民起義,與太平天國形成波瀾壯闊洪流,樂山陳氏受清兵剿滅之禍,“大清兵圍樓中,盡殺無餘。”吾族永春縣鳴琴裏龍頭鄉(今永春縣五裏街鎮吾東村龍頭自然村)陳胡為烏錢會首領,與遐齡鄉舉人、紅錢會首領林俊領導福建省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死者不計其數,族長陳士郁捨身護族人,成為護族英雄。樂山族人與鳴琴族人見證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大災難之後,必大興旺。樂山吳蘇、敲墘、雞舌仔之陳氏,現傳至十五代世,上溯至唐朝開閩祖,則四十世矣;元末明初,陳伯起公入永春鳴琴裏為一世祖,至今傳至廿四世。幸哉興哉,樂山、鳴琴陳氏都在海內外興旺發達!
新中國成立後,桃兜陳氏之遷居樂山者,吳蘇、敲墘、雞舌仔族人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得到翻身,改革開放後則起翻天覆地變化。盛世方能修譜。經歷一百年之後,八修族譜竣梓,蒙承林坑村宗親之囑,特撰此以附譜中為盛世之贊雲。
舜帝一五零世裔孫、鳴琴二十一世孫
永春縣五里街鎮吾東村龍頭人 陳詩忠
識於二零一四年四月五日清明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