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永春陳氏 »

淺論永春陳氏南朝世系的人文歷史

者:  來源: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陳氏委員會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11日

正本清源 去偽存真 與林綏國先生商榷               2014.05.05

歷史不可簒改--剖析《淺論永春陳氏南朝世系的人文歷史》一文的謬論 2014.06.13

萬載源于小岵南山衍派華房淵源豈容簒改              2014.06.13

------------------------------

淺論永春陳氏南朝世系的人文歷史

何謂南朝世系

西元 557年陳霸先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建立陳國。因是長江以南,史稱南朝陳國。陳國歷經33年三世五帝,被隋統一。末代皇帝陳叔寶之子鏡臺公三兄弟帶兵及家屬南下入閩入永定居今永春蓬壺仙洞山,之後叔寶之弟叔明公後裔亦南下江西福建永春歷經1425年改朝換代戰火兵亂。永春的叔寶公叔明公後裔為避戰亂分散永春各地鄉村,現為整合各地星散的支系派別。故為永春陳氏南朝世系也。

 

陳氏南朝世系源流

(1)陳實—(2)諶公—(3)忠—(4)佐—(5)准—(6)伯胗—(7) 匡—(8)世達—(9)康—(10)莫—(11)公弼—(12)鼎—(13)高—(14) 詠—(15)猛—(16)道巨—(17)文贊—(18)霸先。

陳實的裔孫在潁川定居後,遵循祖德安定家業,到了東晉,陳實的第 8代屬第四子季方一脈裔子孫陳世達,在晉朝為官,晉元帝建武元年( 317年)他隨元帝司馬睿南下,自江北潁川許昌遷家于吳興郡(在今浙江臨安、余杭、德春西北,兼有江蘇宜興縣域)長城縣(即今浙江省長興縣)下若裏。陳世達曆官丞相椽,太子洗馬,南來後任江州刺史,出為長城令。他遷家太湖邊下若裏時曾說:“此地山川秀麗,子孫必鐘其靈”。經過 240年的生息繁衍,到了陳實第18代,出了個陳霸先(503--559)在梁敬帝太平二年( 557)受梁禪位建立陳朝,稱陳武帝。

 

關於永春陳氏南朝世系的探究

——梳理於西元 589年至1277年存世並顯赫閩南的南朝派陳氏望族的基本史跡,追念陳姓抗元的愛國義舉,探討陳知柔家族與陳百房的血脈關係,分析陳知柔遺裔的族派歸屬,辨析社會誤傳。

凡要談論閩南歷史文化,必然提及朱熹、陳知柔;而談起這兩位宋代名儒,又必然提及知柔故居懷古堂與陳百房。因為當時的陳百房是閩南的望族,賢才輩出,後來又舉族抗元殉義。雖然當代人對陳百房的來龍去脈已經印象模糊,卻留下一句特別的俗語:“朱熹探陳休,濃糜配咸姜”,紀念名人的君子之交。關於陳知柔事蹟,《中國名人大辭典》和各級志書都有介紹。

從前輩父老口中得知不少關於“陳百房”傳說,對古代陳姓先賢素懷景仰緬念。1980年以來,業餘探索研究曾經居住蓬壺地區近七百年之久、人才超邁、族聲顯赫的陳百房族群的來龍去脈。陸續從地方誌書及民間譜乘中獲知資訊,積累素材。我們有若干感悟,某些觀點與眾不同,有必要提出來,與研究泉州學與氏志的人士切磋,期得高人指正。我們不忍心讓陳百房那段艱辛、光榮而壯烈的歷史,被世人誤解和歪曲,被塵世的煙雲無情地湮沒。因為他們的汗水和心血已滲進了中華大地,某些創造進入了中華文明寶庫。

A、“陳百房”的肇興:進居蓬壺,興旺發達,文風鼎盛。

陳百房是民間及地方誌書對世居蓬壺(古昇平裏)陳姓的俗稱,是閩南唯一得此美譽的族群。該族源于南朝陳後主之子鏡臺領兵入閩,進駐蓬壺作“藩鎮割據”,後來釋兵為民,定居於此。

《永春州志•流寓》記隋朝史事:

“鏡臺翁:名弗傳。(康熙邑志作易知,威應侯名易任,未知何據,今從舊志。)陳後主叔寶子。隋既平陳,鏡臺與其宗族引兵南奔,據桃林場之肥湖。後文帝有旨,令釋兵為民。遣有司,歲時祭其祖。遂居肥湖之瑞峰。弟威應侯稱御史大夫者,亦失其名,從鏡臺入閩,隱於峭峰。又有禦史中丞名易簡者,亦叔寶子,居慕仁裏之溪西。今陳氏皆其後。(《閩大紀》)”

肥湖一名毗壺,(即今蓬壺)。當時永春稱桃林場,南安縣轄。《永春縣誌》(民國版)補述:“南安曾井曾氏以長女妻鏡臺,而以次女三女妻其兩弟。鏡臺生三子,曰鳴、曰珙分處德化、仙遊,曰緣居肥湖。威應侯……為民後隱陳岩之峭峰,歲時往還,挈鞍秣馬於桃源驛。一夕憩於驛東偏,留弓劍而逝。其後屢著靈異,鄉民即其地立廟祀之在官田。宋封威應侯,又曰顯應,支裔猶存。禦史中丞名易簡,從兄鏡臺入閩,為民後居慕仁裏之溪西。”

《永春縣誌•大事記》(1990年版)記:

“隋開皇九年( 589)……隋滅陳。陳後主叔寶的兒子鏡臺率親族和部屬南奔,在桃林場的肥湖陳岩(今蓬壺仙洞)和慕仁裏溪西(今石鼓鄉)定居。”

《豐澤區姓氏志•第一章》(2008年 2版)記:“陳亡,有一支自稱陳宗室的武裝隊伍入居今永春蓬壺”。

當時定居者除皇族人口之外,當然還會有相關的各類人才,帶來了中原和長江流域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很大促進閩南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此後他們與當地民眾友好相處。一方面開發建設蓬壺,一方面繁衍生息,發展壯大,“宗支蕃衍,世有名人,為縣望族。”(縣誌語)著名者如隋之御史大夫易任(後成神稱威應侯)、禦史中丞易簡,唐之進士嶠、保極,宋之進士庶尹、規、彥聖、知柔、光、樸、模、楷、雷震、夢得、晉接、大育等等,各展風采。南宋時為鼎盛時期,書香鵲起,科甲聯登,有“四賢”、“一門八俊”之譽,其中知柔是舉世聞名的一代名儒。

有學者認為:陳姓為入閩首姓,忝列帝王之裔、聖賢之後,而閩派之分,則白鏡臺昆季領兵南下據桃林場而始大。又有學者雲:江南陳氏大多是陳實的派下,其中一支衍為龐大的南朝派;南朝陳霸先武帝創建陳國,曆五主、33年;陳霸先武帝封堂兄弟霸圖為南康王,後衍成“漳州南院派”。陳後主叔寶之子鏡臺兄弟入永,衍成另外一支“永春南朝派”,因歷代地阻人散少聯絡,世人罕知。

《永春縣誌》雲:蓬壺以西“多尚武節勁悍,絕人居若處女,遇患難提戈赴鬥,有燕趙風”;且“在宋文風甲於七邑,儒碩彬彬”。又雲:“蓬壺陳氏知柔及樸等族裔,當宋季嘗一年中冠娶者百人,時稱陳百房。”

當今蓬壺人民對當年陳百房故事猶津津樂道。我們屈指一算,陳姓入壺至宋末,歷時 690年,綿傳20--30世,興旺時人口逾萬,轄地達大半個蓬壺及東北部鄰鄉,如廿二都的呈祥鄉和蘇坑鎮的熙裏等。他們首設的神農大帝、威應侯信仰仍香火不絕,今 AAA級旅遊點仙洞真寶殿乃他們始建並維護至元代。陳知柔早年首造高騫橋、壺口橋垂名不朽。知柔故居“懷古堂”在美中村,別墅“休齋”在陳岩邊。懷古堂每年祭祀,紳來厝絡繹,恍有堂皇氣慨。朱熹兩度入永,拜訪同年陳光,與知柔志同道合,為莫逆交,傳為佳話。知柔逝後“(陳)百房之叔侄昆弟延朱熹為修家乘”。易任生前隱居故地今為軍兜村禦史橋角落,故居廢址後來有林姓重建大宅,沿用“禦史堂”古名。懷古堂應該是一處建築群,地板磚砌,兩座天井有石板條立作花案,其石板至1958年方予拆除移作修橋造涵洞;堂邊原有專座書院;堂前有池塘、花果園,堂後也有花果園,小地名“前園”“後園”猶存;懷古堂廢後複耕,少部分林姓蓋房,為此於清代打了十年官司,至同治州官判令林家擇地另建懷古堂(簡陋)于龍墩岩邊,年久也坍廢複耕。

概括而言,我們深信:陳百房存世期間,恒念宗功祖德,有皇族式的家教宗風,有優良的教育資源及育才傳統,其忠孝仁義不辱祖先的觀念深植于族人心中;其子孫文武兼修,具備周邊他姓他族所難於媲比或超越的全民素質與聲望;他們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福澤當年,也遺澤後世;其宋代的文化成就與精神,是永春古代史中最輝煌的里程碑。

B、陳百房的變故:舉族抗元、兵敗殉義、生者星散。

值宋末元初鼎革之際,蓬壺陳百房舉族起兵抗元。鄭翹松先生感慨地寫道:他們“造以棱組棘矜之眾,捍虎視鯨吞之敵,闔閭攖刃,委屍如積。迄於今日國殤之封,猶可辨識;孑遺之裔,能述其狀其事。……百世而下,聞其風者尚為之飲血揮涕,植髮指冠,恨代阻域遙,不得飲賀蘭之顱而發霽雲之矢,濟東武之粟而飛疏勒之泉。夫彼自殉其志耳……”但歷朝舊志義烈寇警皆詳,獨于陳族殉義始末失記,“多所忌諱或恐生恩仇之見,姑隱其跡”,後來者習而不察,聽其湮沒。於是編寫民國版《縣誌》時,把此段史事編入《忠義傳》。

(蓬壺陳百房)“會端宗南奔,而泉守蒲壽庚以郡叛降元。陳氏自以世為宋臣,起兵勤王。元遣兵攻破之,夷其族。其得免者改姓為許,久之徙他鄉,乃稍有複姓者。”

在《雜錄》卷中鄭翹松補充說:“陳休齋先生族裔以殉宋、赤其族,舊志遺之。余既采其略入忠義傳矣。後複遇施秀才京年于麻剌甲,言其祖《雨亭公遺集》記休齋後人事甚詳,中有龜龍橋與元兵劇戰、敗後退守蓬壺被困、元遣耆老往撫、不從各節。喜其事之信而有征也。”

《永春縣誌•大事記》記:“南宋景炎二年、元至元十四年(1277),元軍進兵福建,蓬壺陳姓、東園蔡姓舉族參加抗元,兵敗後,陳姓幾至滅族,……。”

方志寥寥數語,寫出抗元鬥爭的慘烈,留給世人深思無限。讀了陳百房舉族抗元這段史實,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細細思之,敢於認為:它是永春歷史上最偉大、最壯烈的光輝一頁,雖然其中包含多少詳情無從確知,它大義凜然、可歌可泣,充分體現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應當流芳百代!正是:義舉垂青史,丹心照後人;一姓文明沉史海,千秋寒月照人寰!

上世紀《泉州報》(某年 3月17日)有文,題日《陳知柔後代不姓陳》,純屬片面之辭,與基本事實不符,但有個例。民間傳說:陳百房抗元失敗,殉義者不可勝計。有三個孩子入五班山林,後於山麓搭茅屋,艱難謀生。曆七百一餘年衍為小族群百來人口,人雖不多,歷史上盡力保護先賢遺跡,祭祀懷古堂、休齋墓,參與真寶殿神農、普濟寺觀音、龍宮境主公境主娘(即威應侯夫婦神像)祀事,被當地尊為“五班之一”。又一名孕婦被元兵追殺,途中拌倒在地,大呼“我苦也!”元兵說“姓許免刣!”(閩南話許苦同音)。該婦從此避居於溪逸山麓(今屬東星村),產子傳代,其居宅大門外燈籠署“許”,堂內五代龕祀陳氏祖宗祿位,俗呼“許皮陳骨’’。該戶生息至民國中期,僅剩一男固守家園甚為孤苦,無奈融入尤姓而終。據考查又悉:從陳阪鄉懷古堂遷至廿二都陳田鄉玉田堡(今吾峰鎮梅林)的陳百房裔孫,暫依祖媽雷姓完納糧錢,挨延累世,迨至光緒癸卯(1903)年間報請縣太尊黃運昭批准,恢復陳姓戶頭。字行與小岵南山陳不同。其餘倖存者遷居閩南各地衍傳,都堅持不改姓。

C、陳百房的餘緒:辨誤釋疑,正本清源,告慰祖先。

(1)蓬壺是南朝陳後主派下的發祥地。

陳鏡臺帶領族眷、軍兵南下入永,是十分明智之舉。初期只為抗敵避禍,保全自己。肥湖四面環山,高峰叢立,利於瞭望、偵察敵情;南有壺口隘,北有馬跳天險,東有深溪,西有大片沃土。在古代冷兵器時代,此處易守難攻利於偏安。值隋軍與陳軍實力懸殊之際,鏡臺一行“收人心於既潰,不無義士忠臣;據一境以自雄,當推殷遺夏肄”;“惟是力窮勢阻,河山之破碎難收;因之憤積悲填,身世之浮沉拚棄”;“數十世人心思慕,群欽義烈英風;千餘年靈爽式憑,總為悍災禦患。”(引語摘自1925年石版印《陳廣聖尊王事蹟輯略》一書的陳欽堯《祝文》,他對其祖先業績理解較深,表述比較恰切。)定居之後,他們開墾良田,興修水利,建設家園,建廟祀祖祀神敬佛,把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傳承家教宗風。歷代從蓬壺遷往別地的族眾,也時常回鄉祀祖,探望陳阪與懷古堂,有的還將這裏特有的信仰(神農大帝與威應侯)帶往各地傳播。1923年春,閩南各地陳氏族裔捐資修葺泉州元妙觀後殿東畔,以崇祀祖神威應侯。保存上述紀念冊的是桃城鎮豐山村陳玉裁,其族奉“御史大夫”為始祖,實屬陳易任派裔。明代從呈祥鄉東溪村(古稱當魁)遷往安溪縣湖頭鎮和金谷鎮的陳姓源源數萬人丁,與今居東溪的陳姓是同一支派(易知公派),每年一次會合,共拜祖祠,共敬境主公威應侯神。遷居金門縣金沙鎮斗門裏之族裔,回故鄉與族親修繕知柔墓、新造懷古亭。

至於早期定居五裏街的金峰陳氏、玉峰陳氏等是易簡公派下,歷代依古例,每年七月半備好豐盛供品,組隊前來蓬壺拜敬祖廟祖神(仙洞神農大帝、境主公及普濟觀音),堅持到解放。

總之,南朝派族裔們不忘祖先開創蓬壺文明的光輝業績。他們居安思危,學文修武,蓬壺是他們繁衍氏族、培養人才向外發展的根據地、發祥地。蓬壺,是他們心中神聖的祖地,是他們的根。

(2)陳百房是南朝陳後主派下的族裔。

如前所述,陳後主的兒子鏡臺帶領兩弟及部屬軍兵南下入永,首駐蓬壺。綜合資料分析得知:隋文帝仁壽年間(601--604),陳氏皇族奉旨“釋兵為民”。爾後,陳姓在政治、經濟上順利發展。陳易任雄猛豪傑,“長征南越(古代稱呼東南沿海一帶的越族),大擊醜虜”,為隋之御史大夫;退于唐季,避祿辭榮,隱居瑞峰,後來坐化成神稱“威應侯”,其子孫多居蓬壺。陳易簡為隋之禦史中丞,其子孫分居慕仁裏之溪西(今石鼓、五裏街一帶)。陳鏡臺長子陳進遷居龍岩,次子陳鳴遷居德化,三子陳珙遷居仙遊,四子陳緣仍居蓬壺。宋陳知柔叔侄昆仲屬威應侯易任的裔孫;陳光屬鏡臺的裔孫。當年“百房分派”的陳光于宋紹興年問遷居廿二都之魁塔池邊拓基,另外繁衍成魁塔、嵩魁派。

定居蓬壺的陳氏皇族,經過幾百年的生息繁衍,枝繁葉茂,耕讀並重,文武兼修,人才興旺,至宋季已成為顯赫八閩的陳百房。他們繼承獨有的族規宗風,具有強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鬥力,一旦匪寇外敵入侵,能夠及時應變、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盡顯英雄本色。宋端宗南奔時,陳百房團結一心,起兵勤王,英勇搏鬥,殉義者不可勝計,以至全族衰落。估計當時參戰的陳姓是人人皆兵,青壯者達數千之眾,當然包括陳知柔支派的族親。

遭遇了那場戰火,陳百房數百年創造的基業被毀,房產盡焚,包括族譜史料也付之一炬。倖存者稀微,逃匿之際兩手空空,更無法保存他們珍貴的家乘。知柔等人的著作也難於存世,供後人拜讀。

陳易簡派下與陳光派下當時不住蓬壺,同樣遭禍。陳百房舉族抗元,在龜龍橋(古時廿十都高壟)與元兵激戰,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殉義者不可計數……;他們“受暴征驚煌”、“五穀牛羊俱為流寇所傷”。所幸傳承下來的譜牒比較切合基本史實。明嘉靖間,縣尹柴鏣議欲廢黜官田陳郎廟,士民跪求勿廢。柴君因而詢訪陳家,詳閱其家乘,十分欽敬。當年纂修縣誌的林次崖先生也詳閱此譜,並為其作序。林次崖寫道:“今觀其譜,上祖陳胡公,下迄本朝正統,上下四千餘年。自陳胡公至陳帝霸先,則群臣奉敕撰次進呈表在焉。自陳帝至後主及國朝,詞甚樸俚,要後人續之,雖其間不無群臣附會。至其敘陳氏世位、世數、入閩本末,與國史所書,若有合焉,要為可信。”(《永春州志•外紀》引《林次崖文集》語)他糾正了舊志中關於威應侯是五代人的錯誤說法。林次崖先生同期又說:“今陳族自舜而陳胡公,自陳胡公而至漢之陳平、陳實與南陳霸先、先唐之保極、宋之知柔,中間事蹟不能殫述。”(嘉靖五年《金峰陳氏族譜序》 )

順治十三年(1656)泉郡名士楊端肅也為陳氏該譜作序雲:“譜以著祖德宗功,而君之祖若宗,則于虞為舜,於仕漢為實,于南陳再興為霸先,于隋為禦史中丞,于唐為保極,于宋為知柔。此在祀典均當不祧,則其德與功,史又著之矣,……班班可考。”

五裏街金峰陳開潭老人,他說少年時幾次隨族親隊伍回蓬壺祭祖祀神。他拿出一部家傳的木印本《金峰陳氏族譜》,對比所閱其他資料,認為該譜是目前長城公 (陳後主降隋後封號)派裔保存最完整的譜籍。從中知悉鏡臺公三兄弟主要分支派系及歷代傑出人物,從而加深了我們對南朝世系的認識。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蓬壺宋代陳百房是南朝陳後主的直系裔胄,無需倚靠其他族派而博取世人的讚揚;陳彥聖、陳知柔、陳光、陳一新家族都是陳百房的分支房派,他們當年的成就和聲譽,已同陳百房緊密相連;陳百房倖存者及其後裔繼承其祖緒宗規,也不忘懷古堂,不忘先祖創建的神廟及其信仰。如果宋代知柔的叔侄昆季在天有靈的話,大概也會贊同此說。

(3)正寫歷史,還給陳百房公道評價。

炎黃子孫都有尊祖、尋根情結。盛世修志承前啟後意義非凡。永春地區還有不少陳後主的派裔,近年來加強聯絡,著手合編譜志。早期從蓬壺遷往別處世居的派裔,未受元初災難的,修編較易。惟當年留在蓬壺世居的陳易知之子陳緣一派與陳易任(威應侯)一派,即世人所稱的“陳百房”,編修較難。戰禍之後的倖存者星散各地,雖履淵臨冰猶自強不息,逐漸繁衍成群,但長期缺少聯絡,不知祖源派屬何在,可能受外界影響,屈從於世俗壓力,無奈暫寄歸於同姓某族群入譜,我們深表同情與理解。由於戰亂所致,陳百房記載本族派系歷史本來面目的文字證據隨之毀失,大段歷史只能空白從缺。現世學者只好從別處尋得資料佐證,儘量梳理出比較符合史實的大致框架或基本脈絡。陳百房倖存者的後裔們,不論人口多寡,都不要自卑,要自信,堅強自立于民族之林;更不可聽信無根之語,匆匆然拜認他族之祖宗為祖,反置本族之祖宗於無祀。那段因戰火焚失的譜系,可讓它自然放缺無妨,不必隨意編補或冒接。這樣做,對列祖列宗的榮耀和孝子賢孫的名聲毫無損傷。總之,只要記著始祖陳鏡臺兄弟入閩的功德,記著最早的祖廟(古稱陳岩顯應廟,今稱仙洞真寶殿),記著宋代懷古堂與陳知柔(休齋公),記著永春現在屈指可數最古老祠堂,“三世連科”、“世科坊”,座落于永春石鼓風美仁莊雲居山麓的風阪堂就足夠了。

中華有幸達中興,吾人有幸論宗祖,陰霾散盡現晴空。穿透歷史的煙雲迷霧,我們重新認識陳鏡臺兄弟,認識陳知柔和朱熹,讀懂陳百房先賢們的詩禮大義,體察南朝派族人們的赤子情和團結夢。永春南朝派系賢達修譜志是一件十分緊要而及時的好事,雖然起步較晚,卻獲資訊頗豐,只要繼續努力,發揮其毅力與智力,敢信定能成功編竣,告慰先人,也可為市、縣編修《姓氏志》做出貢獻。

關於陳知柔家族叔侄昆季的族屬問題,仍是此次編志的難點,需要各界人士重新審視,希望合理記述。

目前社會上對陳知柔家族的祖屬一案,有三種寫法:

01、官方記載。從嘉靖縣誌到民國縣誌(1515--1930),官方都認定:陳霸先、陳後主、陳鏡臺、威應侯(易任)、禦史中丞(易簡)、陳保極、陳知柔等人,屬於同祖共根在不同朝代湧現的傑出人物。這是縣誌論斷,也是社會公眾的共識。幾百年來,直至當代方志部門,未見有人以有力證據推翻此論。舊縣誌《儒林傳》有一段文字,提供陳知柔的出身家世:“陳知柔字體仁,世居晉江,至知柔徙居永春。祖從易,曆仕真宗、仁宗朝,位至左諫議大夫,直龍圖閣學士,宋史有傳。”明確指出陳知柔的祖父是陳從易,家住晉江。

02、陳百房的族親記載。陳易簡派下的金峰陳氏舊譜記載:彥聖與知柔家族名人都在威應侯(易任)派下,缺其直系父祖名字。魁塔嵩魁陳氏舊譜記載:陳光是知柔族弟,屬百房派。在《庠生雲梯公七十壽文》中,大育公直屬後裔,賜進士出身、翰林院修撰,廣西廣東提督學政加一級的宗弟溫陵陳桂洲宗弟寫道;桃源于溫陵為著邑。吾陳於桃源為著姓。自宋迄今,代多偉人。雲梯老先生,休齋先生之屬派。……又據《魁塔陳氏族譜舊序》中提及“休齋公理學名儒,入鄉賢者三四人賜進士者二十二人,一門稱極盛焉。……奈值元亂之秋,我族兄弟艱難辛苦,分散四方。凡開籍為陳姓而居永德者皆我族屬也。”

03、近年來,民間南山陳氏譜誌(2002版),把知柔記入陳邕——陳全喜——陳弘元(校尉)派下。始祖于 956年入閩入永,宋初定居岵山,七世知柔從達埔徙蓬壺陳阪。世系名諱清楚,與陳百房無親緣關係。

聯繫到古代社會的宗族傳統及陳百房抗元史實,我們認為前兩種寫法雖然世系詳情模糊,可信度反而較高;又兩種寫法相近相似,可以合起來互補。至於第三種寫法,雖然條理清楚,卻疑點自明,世人難以信服。茲分析如下:

01、陳從易家居晉江有可能,而且會連續數代(如上至唐末下至兩宋),但始終思念故土蓬壺,因為與百房同根同祖。知柔為什麼執意徙居蓬壺創業?一是遵照祖父陳從易遺願及父母囑託,回祖籍地顯宗耀祖,代表全家族建大厝,作為本支房的祖宇。取名懷古堂含有深意,而且建業的資金是家族的積蓄,用地是祖業土地。若非百房的子孫,則難一帆風順。二是地理自然環境宜居宜讀宜業。三是與當地陳百房族人親密無間,相處融洽,可以同休戚共榮辱。事實上,他于青年時即是陳百房的領軍人物,有強大的實力與號召力,能指揮全族創建兩座工程艱巨的橋樑。他中年登進士,然後游宦約30年,晚年又隱居陳阪著述,並在祖廟邊蓋別墅“休齋”,同時為維護祖廟祖神出力。所以說,陳知柔家族叔侄昆仲不可能是岵山陳弘元的子孫。

02、陳百房主動堅決抗元是他們“自以世為宋臣”,不服元軍入侵、異族統治。從陳從易任宋真宗、仁宗朝廷高官起到後來子孫分別任宋朝官職,數代科舉不斷出進士,陳知柔知循州、賀州,陳樸知漳州、廣州,任廣東安撫使。陳模任鎮江通判,又知梅州、汀州,陳景魏知潮陽縣、惠州郡等。符合“世為宋臣”史實。而考查南山陳,一至六世均在岵山創業,只出普通進士,沒有“世為宋臣”;也無主動“勤王抗元”之舉,只是有所“連累”。

03、南山陳著力尋找知柔家族後裔,以聯宗誼,精神可嘉;但他們並非族親關係。知柔派的祖輩是易任公派裔陳從易,不是陳弘元號校尉;其祖祠如果不在泉州晉江,則只能在蓬壺,不可能在岵山。元初倖存的陳百房後裔由於祖宇、宗譜盡毀,忘記了列祖名字(包括知柔的祖父陳從易)。南山陳沒有抗元,岵山祖業猶在,家乘猶存。兩派的宗親後來相見,關係不錯;故後來和平時期南山陳續寫家乘,自然要收入陳百房的人,記在校尉公派下。久而久之,“假作真來真亦假”了。

04、今日所見朱熹之《序》不可盡信。今日所傳之《序》有多種文本,其《序》之原本面目何在?朱《序》中均出現“百房之子孫延熹重修家乘”或“百房之叔侄昆弟延熹為修家乘”字句,說明朱熹確實為陳百房修譜,並盛讚知柔公。既如此,怎可能把當時只有幾十人口的南山陳稱為“百房”?怎可能把隋代人陳鏡臺兄弟誤作五代十國時代人陳弘元?中國人有個弊病:喜歡跟名人扯上關係,為己方貼金給力,古今如此。我們疑于朱熹之後,其《序》輾轉傳抄,難免產生差誤,被別人隨意刪添或移花接木,以致面目全非。

05、族群的民俗信仰不同。蓬壺陳百房及其族親敬奉神農炎帝、陳威應侯及曾氏夫人,岵山陳則敬奉清水祖師,差異甚大。民間信仰文化學認為:民俗信仰有其產生和傳播的歷史淵源和因果關係,有明顯的功利性和區域性。近年,南朝派嵩魁陳姓村民,耗資六十多萬元,在南宋時期起原雞母莊專祀威應侯的舊址附近(錦鬥鎮溪路福田角落)新建靈應宮,主奉威應侯和誥命曾氏夫人,普濟寺觀音菩薩等,這就是最明顯的民俗信仰與現實的結合。陳百房倖存者的子孫們堅持神農大帝和威應侯信仰,也可以證實不是岵山陳的子孫。

修志貴在正本清源、求真存實、述古鑒今;須求大同而存小異,凝聚正能量,傳播正能量,以利社會和諧。本人不避淺陋,不為私利,秉公而論直言不諱,敢將上述感悟與疑問一餅呈供各界賢達討論;唯盼通過修志,切實負起當代人的責任,給歷史上的望族南朝世系一個公道的說法,以免貽誤子孫後代!

綜上所述永春陳氏南朝世系是一支分佈廣、人口多的望族。自唐宋以來受多次戰亂、社會動盪的南朝族人,多次星散,至今世系沒有全面整理組合。這次整理組合,從歷史長河上說是個浩大、複雜的工程。樹有根、水有源,尋根溯源、尊重歷史事實、敦親睦族,人同此心、心同此願,也只有這樣我們才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對得起後裔子孫。

 

陳氏南朝世系人文史記

01、西元前十一世紀——西元前 771年周朝建立。周武王封舜帝後裔媯滿于陳地,定國都于河南淮陽。

02、春秋時期,西元前 479年(周敬王41年)楚滅陳。國運644年,傳二十五帝。

03、東漢和帝永元十六年( 104年)陳胡公四十八世孫陳實公出生於潁川郡(河南長葛縣古橋鄉陳故村),享年84,為陳氏潁川郡聚星堂始祖。

04、南北朝時期,梁敬帝太平二年( 557年丁醜)陳胡公65世孫陳霸先,字興國,受禪代梁,建立陳朝,是為陳武帝。定都建康(南京)。改元永定元年。

05、永定三年( 559年)六月武帝陳霸先駕崩,享年57,在位三年。

06、 560年武帝侄陳曇蓓登基,為陳文帝,改元天嘉元年。

07、 566年天嘉七年四月,陳文帝駕崩。在位七年,享年四十五。

08、 567年文帝子陳伯宗登基,為廢帝,改元光大,在位兩年。

09、 569年休先號成王子陳曇頊廢伯宗登位,為陳宣帝,改元太建,時年四十歲。 582年駕崩。在位十四年。

10、 583年陳宣帝子叔寶登基,改元至德,史稱後主。 587年改元禎明元年。在位七年。

11、 587年,陳後主三個兒子易知(鏡臺、禦史中丞)、易任(御史大夫、威應侯)、易簡(禦史中丞)率族親和皇室武裝南奔入閩。

12、 589年隋文帝開皇九年,南安郡廢,改晉安縣為南安,劃西北二鄉桃林場,治所在今桃場村。是年隋滅陳,易知、易任、易簡三兄弟佔據桃林場肥壺陳岩山仙洞和慕仁裏溪西。後奉隋文帝旨釋兵為民,在肥壺和慕仁裏定居。由此,入永南朝世系尊叔寶公為一世祖。易知(鏡臺)、易任、易簡為入永二世開基始祖。

13、唐初,鏡臺三世孫祿昭官校尉,世居肥壺。

14、唐光啟三年( 887年)年,易任公裔孫陳嶠居泉州榮登進士。為永春南朝陳氏開科祖。公年近六十方及第,有儒家以女妻之,合巹之夕作詩曰:彭祖尚聞年八百,陳郎貓是小孩兒。又有閒居詩雲:小橋風月年年事,曾奈潘安老去何。

15、唐天成三年( 928年)易簡公七世孫陳寶極進士及第,再中詞科,受大理評事,充武義軍節度使。元亮,寶極弟,官行軍校尉。邑人稱為二英,地因人而名“英宅”(今西門外仰賢村董埔)。

16、後唐長興四年( 933年)閩王延鈞稱帝,升桃林場為桃源縣。陳氏皇族帶來中原長江流域先進的經濟,技術,帶來陳朝的文化、美術、音樂、佛教,促使桃林場迅速發展“視廛裏若巨邑、攬風物如大邦。”有若陳朝國都建康的繁榮昌盛。

17、後晉天福三年( 938年)閩王昶改桃源縣為永春縣。

18、北宋端拱二年( 989年),知柔公祖父陳從易登進士,居泉州,在朝任諫議大夫、直龍圖閣學士。

19、北宋淳化三年( 992年),易任後裔庶尹中進士。

20、北宋慶曆二年(1042年)易知後裔夢得為特奏。

21、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易任後裔陳規公榮登進士。

22、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易知公後裔陳城為特奏。

23、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易任公後裔彥聖公中進士。自彥聖公起,數代科第不絕,裏人建桂芳橋,邑治中又建世科坊美之。

24、宜都王叔明公後裔陳三郎公,於西元1100年由漳州龍岩孔董鄉遷回永春石鼓馬鞍定居。

25、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壬辰,易知公後裔陳基公為特奏。

26、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甲辰年,易知公後裔知言公中武舉。其後裔陳萬載公於明代從六七都蓬壺遷往錦鬥長坑洪大垵,繼後遷往坑仔口詩元村下嶺定居衍傳。

27、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壬戊年,易任公後裔知柔公(彥聖公侄),陳誠榜榮登進士第四人。教授建州、漳州,起知循州,徙賀州。建有高騫橋(即馬跳橋),在威應侯所居岩下。

28、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戊辰年,易知公後裔陳光字世德榮登進士,與朱子同科,封州僉判,權知新州。

29、南宋紹興二十五(1155年)乙亥年,大理學家朱熹到永春一都岱山岩,大劇鋪(今吾峰橋頭鋪)等地訪問同年陳光、蘇升。淳熙年間,朱熹再次到永春,與知柔講學於環翠亭。在朱陳的影響下永春人才輩出。

30、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易任公後裔,知柔侄陳朴登進士。與易簡公後裔維清公妻父顏應時同榜。早年在石鼓桃場奎峰山,又名詹岩讀書。裏人改為魁星岩。

31、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辛醜年,易知公後裔輝英為特奏。

32、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甲辰年,易簡公後裔雷震榮登進士。

33、南宋紹熙元年(1190年)庚戊年,易知公後裔一新公登進士。

34、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丙辰年,易任公後裔陳模字中行,朴公弟榮登進士。

35、南宋慶元年間(約1200年),原顯應廟配祀威應侯及曾氏夫人,是年移址馬跳橋內雞母莊,另行建廟專祀威應侯,該廟於元代傾廢,明初裏人另建軍兜荇口宮專祀威應侯及曾氏夫人。

36、南宋開禧元年(1205年)乙丑年,易任公後裔景魏(知柔公從孫)登進士,以郊恩補州鉛山簿,後知英德府。

37、嘉定四年,(1211年),易知公後裔克俊公為特奏。

38、南宋紹定五年(1232年)壬辰年,易任公後裔陳楷(陳模弟)為特奏。

39、南宋紹定五年(1232年)壬辰年,易任公後裔晉接公(陳模子)徐元傑榜進士第二人,榜眼,官國子監司業。

40、南宋淳佑元年(1241年)辛醜年,易知公後裔陳握為特奏。

41、南宋淳佑元年(1241年)辛醜年,易知公後裔需光公登進士。

42、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壬戊年,易簡公後裔陳宗為特奏。

43、南宋咸淳元年(1165年)乙丑年阮元炳榜,易知公後裔德高榮中進士。

44、南宋鹹淳四年(1268年)戊辰年,易任公後裔大育公(知柔公六世孫)登進士。

45、宋鹹淳九年(1273年),魁塔嵩魁始修族譜。內載“始祖光公,漢太丘長實之後吳興霸先之裔休齋公之堂弟……”。古譜所載與《永春州志》所載一致。

46、南宋景炎(1277年)丁醜年,陳氏自以世代為宋臣,舉族起兵抗元失敗,一門忠烈,倖存者散避他鄉,陳岩山文物轉由境內鄉民共護。1283至1286年間大育公(宋遺臣御史大夫)兄弟回鄉重修懷古堂故業,同期主董修茸陳岩,再振祖業。

47、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陳光十四世孫訓治公由吾峰魁塔遷培民寨仔定居。

48、南宋年間,叔明公後裔陳端五公,由福清赤嶺入永,居橫口西溪(今橫口下西坑)。十二世同居,世世業農。家范數條,簡而整、儉而可久,世推一人以長家政,庭無間言,鄉黨尊之,寇入境過門而不犯,日此十二世同居陳氏也。

49、易知公長子源進後裔廿四翁裔孫添順公,為追尋鏡臺公足跡,于明永樂元年癸未年(1403年)由龍岩白土鄉入永,開基洋上洋頭山坪石閣。

50、明永樂二年甲申年(1404年)叔明公後裔學公奉旨入永十二都龍閣屯種,並在此開基。

51、明宣德七年(1432年)年,美山林長茂捐資翻建陳岩古廟(顯應廟)改名真寶殿,後人讚揚“樾主煌煌”。舊【永春縣誌】,【永春州志】載據《林次崖文集》、《志論》說:明中期柴尹仲和得閱威應侯後裔家乘,確知陳敬台(名易知)兄弟入永開基是實,後裔子孫散處名地,其家譜世系上下(至明正統年間)四千餘年,記述有序且與國史有合。

52、易知公三子陳珙後裔陳友定公複遷回永春東溪,傳至六世振溪公,又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徙遷安溪崇善裏東溪(今金穀鎮)。

53、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壬寅年,易知公長子源進公散處龍岩縣(屬漳平)的後裔遷回永春。福聰公開基薑蓮、尾寮。進壽公開基南埔、上羅。

54、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年易知公後裔永秀公由魁塔遷居浙江永嘉縣南溪後轉遷南港三十二都淹江(今靈溪鎮宮後陳村)。其後裔于2010年來永尋根認祖。樂捐十余萬人民幣助修助建《一郎公墳瑩》和《聚奎堂祖祠》。

55、明正德年間,宜都王叔明裔孫陳庸公建西坑橋(今橫口鄉下西村)。

56、明嘉靖(1529年)乙丑年,鳳美仁莊陳均德公九世孫陳伯會公拓建鳳阪堂。十二世其成公(1697年)再修鳳阪堂。十四世若龍公(1732年)重修風阪堂。十七世瑞德公(1822年)補修鳳阪堂。

57、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祖敬公由陳莊遷居浙江信蒲門甘溪村。

58、清順治庚寅年七年(1650年)提督馬德功率兵入永,以清鄉為名,至三都紫卿寨(橫口西坑)受賂而去。九月朔,乘大霧突剿西卿寨,義門陳氏百餘口,僅存十九人。

59、清康熙十年(1671年),始遷祖藏貓公由二十都石閣遷居浙江平邑五十三都園林(今浙江赤溪鎮園林村)。

60、清雍正三年(1725年),始遷祖祭油公由南埔遷居浙江赤溪鎮白灣村。

61、清雍正四年(1726年),清朝學政陳桂洲為陳光公二十二世孫雲梯公七十壽祝文中指出:“雲梯老先生,休齋先生之屬派”。足見宗誼深厚。

62、清乾隆年間(1736--1795),易任公後裔陳天暖由蓬壺陳阪懷古堂移徙梅林陳田格開基。並由被逼以祖媽雷姓依程式復原為陳姓。

63、1936年民國丙子年,金峰三十六世孫泗亭主建金峰真寶殿。主祀神農大帝、並祀威應侯公及曾氏夫人。

64、1966年 2月永一中金峰山南麓建操場發現唐永徽二年( 651)磚室三座,唐貞觀二十一年( 647年)磚室一座,其中前三座隨葬品 105件,為福建唐墓所僅見。據考證很可能是陳後主之子鏡臺等三個太子及皇叔墓葬群。

65、l981共和辛酉年夏永春全縣舉行文物普查。文化站牽頭成立“仙洞文物保護小組”著手研究仙洞歷史。

66、1982年十一月四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率李鵬、項南等一行,專程視察永春農村電氣化工作。于視察蓬壺後,胡耀邦總書記特別欣賞了仙洞山的靈秀。是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永春縣人民政府公佈仙洞真寶殿、歷代摩崖石刻、知柔墓為首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八月立碑。

67、1990年陳光公三十世孫,時任臺灣佛教協會主席釋傳斌法師出資二百余萬人民幣重建雪山岩。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親筆為之題匾。

68、1996年《桃源魁塔嵩溪陳氏族志》第七次續修圓譜慶典,為永春解放後陳氏第一次大規模續修譜慶活動。同時在蘇坑建立《陳光紀念館》。

69、2002年四月二十八日 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王漢斌到永春視察期間,專程登臨仙洞山觀光。

70、2004年編指撰【蓬壺鎮地名志】,收錄【仙洞山--神農聖跡】專條。仙洞文史研究繼續深入,真寶殿沿革基本脈絡理清。學術界認為真寶殿始建于隋初,主奉神農氏、兼祀陳氏先祖。唐初易任公化佛後,兼祀易任公,改名成 “顯應廟”。明朝宣德七年1432更名為真寶殿。

71、2009年福建福鼎陳氏宗親到洋上尋祖,確認先祖由洋上石閣遷去,後來福鼎宗親協助修建祖祠。

72、2007年正月初六至初八日真寶殿管委會主辦永春有史首次專題紀念神農大帝大型活動。一是祈福法會,有五個鄉鎮、十五個單位(宮、廟、堂)組隊,三千多善信代表參加法會。二是神農信仰文化研究會,緬懷神農功績。弘揚炎黃文化、共建和諧社會為主題,獲得各界好評,對確定神農信仰人閩傳播的年代(西元 589)形成共識。永春宗教界確定仙洞神農廟為全縣第一座佛教寺廟。

73、2007年,由鏡臺(易知)公帶到永春的宮廷音樂舞蹈發展而來的鼓隊舞,被列入泉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74、2007年蓬壺都溪裏人建桃溪宮奉祀境主公,境主娘(威應侯、曾氏夫人)。

75、2008年組織永春神農文化考察團,前往湖南炎陵縣拜謁炎帝,隨帶神農大帝法相取回聖火。是年,陳禮生為代表,金峰、玉峰宗親二十多人前往蓬壺故居拜望百房親人,與親人熱烈座談,感謝親人堅守祖業的功勞,並獻香火費五百元拜託親人奠祭知柔公等先祖。

76、2008年12月21日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陳氏委員會副會長,陳百才、陳奮文、陳津萍、陳美光等一行視察永春五裏街玉峰祠堂,關於搞好祠堂文化等指示指導工作座談會。陪談宗親:陳章爆、陳禮生、陳華生、陳永生、陳榮綠、陳詩淼、陳宋秦、陳明星等。

77、2010年10月浙江省蒼南縣靈溪鎮陳相宏族親,一行五人到永春尋根謁祖。找到先祖由上羅遷去,第二年蒼南族親捐資幫助修祖墳。

78、2012年 9月26日永春縣陳氏聯誼源流研究會成立十八周年暨第二屆換屆慶典,南朝世系浙江蒼南族親:陳思滿、陳汝權、陳上芳等14位代表應邀參加。下午蒼南靈溪鎮族親:陳上芳、陳仍墩、陳成營、陳成群。永春族親有:陳天棟、陳添木、陳國新、陳杏川、陳文選、陳興啟、陳欽賜、陳華盛、陳章爆等陪同前往南朝發祥地蓬壺陳岩山仙洞真寶殿拜謁神農大帝、先祖鏡臺公三兄弟。並到易任公後裔知柔公墓祭奠,發現墓碑文被刪改,在場10多人共識到這是對文物古跡褒瀆和破壞。通過這次拜謁先祖,體現浙江族親“離鄉三百多餘載,鄉情血情依然在。”的尊宗敬祖精神。

79、2012--2013年錦鬥鎮錦溪村,裏人陳國章等人組織集資六十二萬元,興建“靈應宮”奉祀易任(威應侯)暨曾氏誥命夫人,在隋至唐初保護蓬壺等鄉里安寧, 里人愛載、懷念千百年來先祖功績俗稱(境主公、境主娘)並刻碑立石,彰垂永年。

80、2012年壬辰年十月初四日福建省姓氏研究會陳氏委員會副會長陳金長、陳奮文、陳津萍等蒞臨參加玉峰垂裕六修族譜園譜慶典大會。

81、2013年癸巳年十月初五日省陳氏委員會付會長陳聲隆、陳津萍等五人參加永春洋上石閣陳氏五修族譜圓譜慶典大會。

 

注:參考文獻

浙江《蒼南縣陳姓通覽,大事記》、《豐澤區姓氏志》,《永春縣誌•大事記》、《金峰陳氏族譜》、明嘉靖五年《永春縣誌》、《福建人物志》、《天下貢川陳》、《永春蓬壺姓氏志》、《仙洞神農大帝》、浙江靈溪古譜、《永春州志》、《閩書》、《桃源嵩魁陳氏族志》、《安溪陳姓概略》、《金門陳氏大宗祠紀念特刊》、《泉州閩台緣博物館資料室》以及永春文化館退休幹部林綏國提供的資料。

 

永春縣陳氏南朝世系理事會 陳杏川綜合整理

2014年2月

 

---------------

正本清源 去偽存真 與林綏國先生商榷               2014.05.05

歷史不可簒改--剖析《淺論永春陳氏南朝世系的人文歷史》一文的謬論 2014.06.13

萬載源于小岵南山衍派華房淵源豈容簒改              2014.06.13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