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景村宮與祖墳合約稿
清朝鄉規民約景村宮與祖墳合約稿
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抄謄,注明:原約字附舊譜在陳聖澤傳之後,同立合約字人:滕景淵、滕景周;陳為文、陳為明、陳為升;張懋尊;盧大雅、盧明東等。原文如下:
本鄉有
景村宮,崇祀
通天相公寶相庇蔭鄉閭,不知建于何代,由來舊矣。但陳家有始祖墳在宮之後,眾等慮恐日後墳有開築剪做,宮有重新起蓋,兩相傷礙,爰集眾誼言約:祖墳只有許遞年祭掃,不得生端重新開築;或宮宇年遠月深頹壞者,務要同心協力依舊基整齊,不得生端高大。如有此情,神人共誅。恐口無憑,同立合約為照。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四月 日
同立合約人:滕景淵(押)、滕景周(押);
陳為文(押)、陳為明(押)、 陳為 升(押);
張懋尊(押);盧大雅(押)、盧明東(押)。
(原文為豎寫:左為滕氏,中為陳氏,右為張氏、盧氏)
景村宮重建記
景村宮,位於永春縣五裏街鎮吾東村龍頭自然村,是歷史悠久的文物古跡。主祀武安尊王(在世曰張巡),配祀神農大帝、張公聖君、三代祖師、法主公。由國家級宗教文化出版社在1999年
6月出版的《泉州市寺廟宮觀楹聯選集》,收入了景村宮條目和八對對聯,其名因而流播海內外,一時聲名大振。
景村宮應是始建於元末明初。龍頭鄉宋朝時即已有朱、張、滕、盧諸姓屯軍定居。但朱氏在梅苑與陳氏等姓奉神于梅苑宮,不與龍頭諸姓奉神于景村宮。南宋朱熹慕名來永春訪問陳知柔,一起遍遊永春,曾造訪朱氏宗親而後宿大劇鋪,皆有賦詩。陳氏伯起公在元末至正年間(1341—1367)由仙遊遷居龍頭,後來這裏人口增多,形成最早的街市。但山地還沒有開發,伯起公的墳地可謂風水寶地,《桃源鳴琴陳氏族譜》載:“公與妣同葬本處寨兜,坐乾向巽,系本戶受產山場,周圍四至,並無別墳相犯。”一世祖伯起公墳前下方起蓋景村宮,傳說飛爐而來,境主公即唐末愛國將領張巡,舊稱通天相公,現稱武安尊王,“庇蔭鄉閭”。此宮雖“不知建于何代”,卻“由來舊矣”,可推知始建於元末明初。此處因建宮而得名宮貢,意為建有神宮的山包。至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四月,龍頭鄉(舊稱)陳、滕、張、盧諸姓代表八人友好協商,共立鄉規民約,對陳家始祖墳和景村宮的管理保護作出規定,即所謂“集眾誼言約”:“祖墳只有許遞年祭掃,不得生端重新開築;或宮宇年遠月深頹壞者,務要同心協力依舊基整齊,不得生端高大。”如此,景村宮和陳氏始祖墳不僅避免“兩相傷礙”,而且都得到妥善保護,甚至祖墳後面的古松也得到保護,至今百千年依然青翠如蓋,俗稱“涼傘樹”,成為龍頭的標誌性風景,誰也不敢也不願去損動她。如此清朝的鄉規民約,在永春甚為少見。
清朝末年,景村宮遷到龍頭溪尾,門對洶湧來水,神宮香火興盛,人們以為境主公特別靈聖,屢次夜裏來偷抱境主公和宮內諸神塑像。這樣,景村宮遷往後埔山,門對東方,地為熱土,因而有陳湖率黑錢會會眾與霞陵鄉林俊的紅錢會會眾於1853年揭竿而起,以回應太平天國起義軍。左宗棠派親信兵備道朱明亮率“湘勇”入永春“剿辦”,龍頭陳氏或死或逃,年邁的族長陳士郁被殺害,許多人避居南洋,由於人丁大損,現居國內者僅有七百八十多人。人們以為宮建後埔山不宜,因而缺乏管理,任其風吹雨打、宮圮神朽。1930年代,馬來亞陳氏華僑捐資重建景村宮,只經二十年就傾圮了。
1961年辛醜八月,龍頭各姓齊心協力,在溪尾原址重建景村宮,座向依然未醜兼坤艮,門收洶湧來水,香火再度興旺。不久,1966年丙午“文革”浩劫來了,諸神塑像被一炬化為灰燼,幸而境主公被冒險保護下來。忽如春風至,景村宮又在原址重新建起來,形式規模大小如舊。1980年庚申十一月,舉行落成典禮。現有景村宮白牆綠瓦翹脊,地鋪大紅磚,甚為引人注目。宮內對聯、武安尊王杯詩,皆出自筆者手筆。遠近信善,趨之若鶩;海外僑親,亦多善舉。為加強保護,設大門、神龕兩道門鎖,還有專人管理。一年四季,都有神事活動,其中以農曆六月十八日武安尊王誕辰最為熱鬧,連續十天半個多月演戲、放電影、演木偶戲,成為民間豐富的群眾文化活動。
這種民俗活動,不可單純看作封建迷信活動,其實涵蘊著人們對愛國將領的崇敬。因為境主公是張巡(709--757),唐朝鄧州南陽(今屬河南)人,開元進士。安史之亂時,他以真源令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縣),抵抗安祿山叛軍。至德二年(
757)移守雎陽(今河南商丘),與太守許遠共同作戰,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堅守數月。雎陽失守後,他遭殺害。對這樣的愛國將領,誰不肅然起敬呢?他由人而神,其香火不僅由中原傳入福建,而且在陳湖、林俊起義失敗後,龍頭陳氏、霞陵林氏族人紛紛避居南洋,也不忘帶去武安尊王香火,現在馬來西亞永春龍頭鄉陳氏家族會就供奉著武安尊王,年年盛大拜祭,寄託五千多陳氏族人的崇敬之情。通過血緣、神緣、文緣,龍頭陳氏海內外傳人就這樣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了。
時值盛世修譜,蒙承家親囑託,特作此記,以附卷中,或可廣聞于世人。
(陳詩忠撰,收入永春龍頭《桃源鳴琴陳氏族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