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古集鎮五裏街

作者:陳詩忠、林志恩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2日

閩南古集鎮五裏街

五裏街古集鎮,是全縣最早的商業市場。《永春縣誌》稱,“民國初以其地距離縣城五華裏而改稱五裏街,是永春、德化、大田一帶貨物集散地,繁榮盛況為全縣第一,也是閩南著名集鎮之一。”

古代五裏街市場方位的形成,是由當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決定的。

至今,永春人還有句口頭禪,叫做“三年水流東,三年水流西。”古代的溪水流動,沒人去改造,任其自由氾濫。明朝有道人懺說,永春“五百年水漂流,五百年後縣昇州”。遠古的桃溪平原,遭受洪水沖刷,河道經常移動。唐以前,溪水曾經臨近現在的仰賢和環翠,後來,向南移,目前的縣城和儒林,遠古時代都曾經是溪床和溪埔。現在,縣醫院及西門、體育場附近一帶的地名仍叫做“溪洲”。到了宋開寶二年(九六九),縣暑從魁星岩麓移到現在的縣城,多次加固建了護城霸,城西的溪埔(現儒林)也陸續成為旱岸。過去的溪水大又深,《縣誌》述:宋代“晉江東溪從泉州至石鼓潭可通舟楫。”這時,溪洲天妃宮岸邊、邀祠宮後、真武佃等分別成為行舟碼頭,是商船靠岸裝卸山海貨物交流的地方,並在縣城西漸興官田市,“成為永春、德化貨物交換的集散地”(見縣誌)。這是永春最早的集市。由於經常洪水氾濫,官田市東段被沖毀,後來,商船直通到地勢較高的西安許港,天然的集市逐漸西移到離縣城五華裏的地方,進行山海貨物交易,《縣誌》又述:到了“清同治三年(一八六二),建豐芩頭街”,市場比較集中,街道二~三米寬,地面用卵石鋪成,肩挑運貨,商品還是非常豐富,吸引了遠途的客商,現存的“海客巷”,成了山海貨物交流的歷史見證。到現在,還有許多店鋪一直保留古街建築和卵石鋪路的風貌,這就是聞名中外的古五裏街。

歷代來,從縣城到五裏街的古路,簡述如下。

一、主路:

從縣衙大門口向西→卵石小路→城隍廟門口(現中百公司後)→五顯宮注交叉路a→驛站→西校場(舊體育場)→穿過兩個石牌坊→卿美城→邀祠宮口(現義烈殿)→經宋氏古厝門口→官田市注交叉路b(俗名小車路→進現在的一中→穿過原一中內養正堂門前石牌坊→出一中→新路頭柱)→金峰殿前的新溪柱→過現崇賢路→現基督教堂門口→古大樟樹邊→原多瑪印刷廠門前→明秀境→玉堂(孫)祖厝門口→(店前陳)金峰柱→現在的通用廠門口→後房柱→“丁”字街頭(華岩室邊)→闊庭柱注交叉路c邊→豐芩頭街(中央境,海客巷注交叉路d邊→德政境→十三階注交叉路e、f→溪仔阪柱→飛龍境→許港碼頭。)

二、分岔路:

注a、西門宮向南→天妃宮、火成廟碼頭(即原文化館)。

注b、官田市向南→真武佃田→真武殿→碼頭。

注c、海客巷向北→山仔兜柱→厚德柱向北→黃腰蜂→後山洋→龜山→龜龍橋。

注d、闊庭柱→石磨頭向東→合吉街→許田洋柱向北→後房柱接。

注e、十三階向南→石墓頭→合吉街接。

注f、十三階向北→廻源境→豐龍境(經翁公祠門口)→新亭柱→後山洋→龜山→龜龍橋。

附歷來五裏街集市變遷情況:

一、義烈殿至現一中邊的崙中嶺,是宋元明以來的“官田市”,東段水毀後僅存現一中附近地域。縣誌記述:“清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建梅峰書院”,官田市範圍縮更小,逐漸向西移,慢慢在西安豐芩頭形成市場,到了“清同治三年(一八六二),建豐芩頭街”。

二、一九一七年,“丁”字街至西橫路失火,燒毀店面三十四間,擴寬街道建成九米寬的現狀,可通大車,名叫大同路,俗稱中街,非常繁榮熱鬧。

“丁”字街以東至天妃宮稱為街尾。

三、一九二○年,從“丁”字街經華岩室門口,又建新街,與大同路接,名叫民生路,解放後叫西安路。

四、六十年代,五裏街農貿市場在“丁”字街頭,現電影院門口。

五、由於市場容量不夠,一九八七年,又在西安橋畔新建目前的農貿市場。

五裏街的名稱地址變化:

一、宋元明時期稱官田市,位於縣城西。

二、清同治元年(一八六二)稱豐芩頭街,位於西安市。

三、民國時期稱五裏街,行政上歸西安,設西安鎮,轄西安、華岩、儒林、遐陵四個鄉。

四、文革前稱五裏街公社,後改為五裏街鎮,轄十一個村居(社區)至今。

 

五裏街(豐岑頭街)和七境十三柱

五裏街(古名豐岑頭街)是永春縣最繁榮的集鎮。《永春縣誌》稱,“民國初以其地距離縣城五華裏而改稱五裏街,是永春、德化、大田一帶貨物集散地,繁榮盛況為全縣第一,也是閩南著名集鎮之一。”

古代官田市經歷千百年滄桑,長久不衰。明末,官田市逐漸向西移,商人為了便於經商,在“許港”岸邊以東地勢較高的豐岑頭頂,自發聚集成市,經歷世代經營,集市的範圍不斷擴大。到了清代,規劃建新街,即現存的古久小街。《永春縣誌》記載:“清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建豐岑頭街。”統一規劃,順地形建了寬三米左右的卵石街道(現在有的還保留著),兩側為一層的店鋪,當時商品全是山珍海味和本地特產、手工製品,非常熱鬧,吸引了省內外客商雲集,現存的“十三碣”“海客巷”“闊庭巷”“新亭路”“八二三西橫路”,都保留了許多古街建築風格的店鋪痕跡,集市走磨光滑發亮的石路面,成了山海貨物交流的歷史見證。

古五裏街市場,是山區鄰縣德化、大田、永安、三明、尤溪、漳平、安溪的山貨通過人工肩挑,來五裏街市場,再用木船運至泉州、南安、晉江等地,又把鹽、海產品、布匹等通過“溪舟船”縴夫拉運到許港上岸,被挑運到山區內地各縣。豐岑頭街成了山海貨物的集散地,是當時永春最繁華熱鬧的貿易市場中心。

以豐岑頭街為中心的明清古集市,其繁榮程度可與閩北武夷山的和平古鎮相矉美,人稱“閩北有和平,閩南有五裏街”,都是福建聞名的罕見古名鎮。

商人和當地的民眾,為了祈求神明保佑生意興隆和五穀豐登,虔誠敬奉華岩室觀音佛祖,逢年過節和佛生日,都集聚在華岩室,一起上供做佛事,成了人心嚮往寄託宏願的地方。因而,華岩室就是七境十三柱的民俗活動核心,一直延續到現在。

“境”是以街道市場為商業核心,“柱”是以週邊為依託,構成了“七境十三柱”的商業網絡新格局。“七境”:即飛龍境、廻龍(源)、豐龍境、德政境、中央境、觀音亭境、明秀境;“十三柱”:即溪仔阪柱、新亭柱、山仔兜柱、闊庭柱、厚德柱、後房柱、高田洋柱、金峰柱、玉塘柱、宮口柱、新溪柱、新路頭柱、真武佃柱。以上包括西安、華岩、五居三個社區。

七境

一、飛龍境

飛龍境東與廻龍境、豐龍境接壤,西到許港碼頭,南和溪仔阪柱交界,北到吳厝橋(即大部現在的西安二組)。本境有林、顏、梁、吳、黃、蘇、陳等雜姓同居,都是外地來做生意的。當時,大多從業“三小”(即小商、小販、小手工),主要從事切筍幹、開客棧、開飯店賣清粥。其中,顏仕發為人豪爽,開客棧迎合客人心理,殺狗供客,善待來自德化、大田、永安、尤溪等山區的商人,還能為外地人排憂解難,因而,生意很紅火,被戲稱為“保長”(實際上並無此職),可見他的為人和生意有密切關係;蔡長壽的花生仁粥與眾不同,湯水外觀好看,入口特別香甜,風味獨特,又價廉物美,生意很旺盛,十分著名,人們都喜歡來用餐。

飛龍境有座飛龍宮,供奉陳公聖侯,俗稱相江公,紀念古代。本境和外縣的客人都經常進宮上供,保佑生意興隆。現在的民俗活動,飛龍境包含溪阪仔柱。

二、廻龍境(又叫廻源境)

廻龍境,也稱廻源境。東至銅鼓山下,西與飛龍境接(包括新街,邱清秀樓房邊的圳溝為界),南到現新亭路口,北接豐龍境。(現西安部分六組和五居部分五選) 一九二○年,新車路從境中過。

廻龍境,是古時集鎮較熱鬧的地段之一,出名的店家比比皆是。有好幾間的打鐵店,如林昌惠的“昌吉”號、張川的“雙士”號等等,其中鄭德開家的“三點水”打鐵店的“利器”鋼水最好,是百年的“老字型大小”,聞名于安永德等地,(詳見另文)。上場顏氏來開的“彩白”店(即布店),王安恭、陳純子等的多間油鹽店,新亭路口的藥店,林德金的豆幹店,顏禮鵬的孵鴨子店。廻龍境以彩白、食雜油鹽、藥業、孵鴨、打鐵等五個主要行業為突出,又地處翁公祠邊,在當時每年的農曆五月十六日至二十日,迎接城隍巡遊時,有俗語說“來時白白,回去黑黑”,意思是說,城隍爺從城關出巡來五裏街住翁公祠,廻龍境要依次上供拜祭,每個行業一天,開始由彩白行業去迎接,最後由打鐵行業去送回。

一九二○年建新街,車道從回龍境、豐龍境中穿過,所以新街的兩側都分別有這兩境民眾居住。因為新街兩側的大多數來自埔頭,時稱埔頭街,也叫新街。本二境的林、張、蔡等姓也同時進新街。

從埔頭遷來該境的白鶴拳師林寶山,曾經在一九二八年到南京參加國考,榮獲比武第一名;

住新街的城關洛陽人邱清秀從印尼回國,與尤揚祖開發天馬山柑橘場和創辦永春釀造廠;達埔漢口的李堯南在新街創辦紡織廠,達埔岩峰的潘氏創辦醬油廠;還有本境陳秀公開的理髮店,郭家的食雜生意店等,一派新氣象。

(訪問八十歲的康雙木、八十七歲的張衡山、八七四歲的林聯棋)

三、豐龍境

豐龍境東起銅鼓山,西和飛龍境、南和廻龍境接壤,北和新亭柱交界。(即現在的西安大部五組)一九二○年,新車路從境中過。

該境居民雜姓同居,主要有:張、顏、林、蔡、李、鄭、陳、康、潘、謝、徐、郭、高、周、賴等姓,他們來自各地,在這裏做生意經營油鹽雜貨山貨土特攙等,店鋪很多,主要店面有張家和鄭天賜、鄭光富世代以製作豆幹豆腐為業,林以忠的食雜店,林家的油鹽店,謝章根製作的烘肉餅,味香有嚼頭,吃了回味無窮,是五裏街最聞名的。這一地段的商貨,基本供應鼇峰、介福及附近民眾的生活所需。好幾家孵鴨子店,如蔡標、蔡烈和來自達埔的潘賢根,都是孵鴨子而出名,謝標則以製作鴨子籠著稱。

還有名師名匠,張氏是著名的打鐵匠,來自蘇坑的張衡山,是著名的白鶴拳師,康雙木是著名的泥水匠。

本境靠近吳厝橋頭,有一座吳厝宅“六甲利”,是很有名氣的大厝,當地群眾說:“六甲利有十八翻廳”,說明規模宏大,全厝共有十八個廳,結構嚴謹。清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永春縣最早第一個郵電局就在這裏經營。一九三五年二月,永春電報開業。其右側是早期的屠宰場。

境內有翁公祠建築物,是永春人民紀念縣清官翁學本的地方。

翁學本在任職縣官時,看到五裏街商業發展了,但缺乏用水,就開掘五裏長圳,在埔頭建造水壩,經過養賢小學後面、護林尾、新亭、過翁公祠後、十三碣、石墓頭(今中醫院)、高田洋、宮口、真武佃、儒林,總共五裏多長,故稱五裏圳。有了五裏圳,一則利於南北交通,二則解決百姓商人用水,三則解決農田灌溉。他在任時,為永春人做了許多好事,世人都很懷念他。

(訪問八十四歲的林聯棋、八十歲的張鴻儀、蔡篤謙)

四、德政境

德政境,就是現在的八二三西橫路。東接中央境,西接溪仔阪柱達飛龍境到許港,南和闊庭柱接壤,北到現在的新亭路口。

究其德政境名稱的來源,卻有著一段永春人民不能忘卻的歷史故事。清代廉官許其誼,為永春做了許多好事,愛民如命,百姓尊稱其父母官為 “許老爹”,他卒于任上,葬於社山,永春人民在德正境建一座祠堂紀念他,後來毀於暴雨,民眾把許的神位寄在翁公祠。每當民眾為翁學本作慶典時,許其誼也作陪,因而,至今在民眾的口頭禪中,常可以聽到有人說“城隍爺上街,許老爹趁陪”,說明二位清官在永春百姓心中的記憶有多深啊。為了紀念許其誼的恩德,就把許公祠所在的街叫做“德政境”。

德政境雜姓同居,住家都是外來做生意的商人。店面大多是沒有命名的二層客棧,王再福從安溪來居住開斗笠店,銷往南安、泉州和惠安;陳穩當的“木屐店”很著名,用山裏的“江某柴”(一種質地輕的樹木),通過手工刨劈成輕便的木拖鞋,銷往各地。一到晚上,該境的人平時也穿木屐上街,行走在卵石鋪成的路時,發出的“咯咯”叫聲,宛如土風樂般的節奏感,是五裏街特有的一道風景線。德政境內有一處聞名中外的“十三碣”。

五、中央境

中央境就是現在五裏街中街的前身,原舊的街道和德政境相通,一樣寬度,東起山仔兜柱及厚德柱,西鄰闊庭柱到溪邊,南在“丁”字街頭附近,北和德政境接。縣誌記述:“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十月初四夜,五裏街失火,燒毀店屋三十四間。”民軍王榮光(石鼓東坑角落人,又名王恩)乘勢發動民眾,建了二層土木結構磚柱騎樓,擴為九米寬的現狀,可通大車,原名叫大同路,俗稱中街,非常繁榮熱鬧。

舊時中街主要的行業很多,以布行、藥店、食雜、農具、陶瓷、飲食等為主,還有特別熱鬧的農貿市場“巴薩”。

比較出名的店號有:闊庭巷口附近的“華德布行”二間店面是蓬壺孔裏人顏欣年開的,還有(失名)賣紗布的“可聯行”;福州人矮子倓開“金飾店”;批發海產雜貨的“金全裕”;林照昆的“福源”號雜貨店;還有陳氏的“金榮堂”等。中藥店更多家,如顏純偉岳父開的“怡春堂”,顏保受開的“保和堂”,還有“瑞益號”、“德春號”、“峰興號”、“瑞興號”等。“萬安”藥店是仰賢人、前清官員之子王冬土創辦的,至今牌匾尚保存完好,雖然油漆已舊,但字體“萬安”、“甲寅秋月”(一九一四年)、“如珠”很清晰,是岵山著名書法家陳如珠為其書寫“萬安”堂匾,雖然經歷其子王靚、金鈴,其孫貴堅幾代人,這塊店匾和清朝官服仍然保存完好,是很難得的古商家實物佐證。

中央境靠銅鼓山一側,有一條海客巷,雖然只有一百五十米左右,可是過去非常熱鬧,以經營海產品雜貨為主,客棧也較為著名,來住的多是來自海邊的商人。

中街的熱鬧程度,據老人回憶說,每天的“巳、午、未”三個時辰,大街上人擠人,連走路都要側身,這是每天中最熱鬧的時候。街上的騎樓門口,幾乎都擺滿了小商品,還有替山上來的客人煮飯的灶火小店。街上,人的談價聲、小販的吆呵聲、打拳頭賣膏藥的鑼鼓聲,組成了一曲嘯喧繁華市場的樂章;海產品腥味、各種食品香味、嗆人鼻子的煮飯火煙,五顏六色的商品,來往攢動的人頭,構成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立體繪畫。到了半夜,飲食店在光線不很足的“白火”下(當時沒電,一種打氣的煤油燈),仍然顧客盈門。桃星人薛餘師傅開業至半夜,華德布行的顏欣年結賬到十一點多,肚子餓了,來吃點心,餘師傅說沒有什麼東西煮了,只有豬肚湯、米粉湯,顏只要用豬肚湯煮米粉,很簡單,不要什麼佐料,因為緊張累了一整天,吃了點心要趕快去休息,明天還要繼續做生意呢。

每逢佛節日,尤其是普度時,街上的人更是擠得連走路都寸步難行。農曆七月二十六這一天,是華岩室的普度日,買貨的,賣貨的,看熱鬧的,中央境人山人海。

中央境有一個土地廟,安奉“福德正神”,是做生意商家每月初二、十六必去點香的地方,可以保佑生意興隆。自從商業中心向東移以後,宮廟失修倒塌,現在土地神由私人保管,佛生日時,才抱出來讓大家供奉。

一九二○年,民軍王榮光改造被火燒過的狹窄老街,拓寬街道,其中“巴薩”(巴薩本是馬來語,意思是市場)是繁華的農貿市場,後來改裝成現在的百貨公司。

縣誌述,“一九四九年五月三十一日,國民黨九十六軍殘部近萬人從德化竄犯永春,炮擊五裏街,焚毀店鋪七間,”留下空地,大躍進時,在這裏建中醫院。

(採訪陳道川)

六、觀音亭境

觀音亭境,東和北與金峰柱交界,西到“丁”字街頭,南至後房顏柱,(即現在的通用廠門口至現在的醫藥公司門市部)街道不長,只有兩排,各十多家店面,大多售賣油、鹽、醬、醋和棉紗棉布。其中,又有陳姓的餅廠,楊姓出售金紙香燭及香餅店鋪。著名的白鶴拳師顏金榜也在這裏開設風傷接骨醫藥店,還有從德化湖上遷來的莊氏、從卿美城遷來的邱氏,經營生活用品。

現在的觀音亭境已包含後房柱(包括後來的民生路)。

七、明秀境

明秀境東起“碣仔腳”,與宮口柱相鄰,西到玉塘孫祖厝邊,(即現在通往大羽村的路口內),該境原也是一段不很長的古街,現存的古卵石路,仍清晰可見。本境大多姓謝,其祖厝“暘穀堂”已經有數百年歷史,在今崇賢路47號,。謝氏分上謝、下謝,上謝居住祖厝周圍一帶,下謝居住冷庫一帶。謝氏也有不少人遷往中街、百二間、桃源、豐亭等處。明秀境是古代官路的必經之地,兩邊古平房排列,過去商家除了謝姓,還有黃氏、林氏、鄭氏等雜居。

(訪問謝家老嬸、孫星暖、孫金鏘,訪問八十七歲的林玉育)

十三柱

一、溪仔阪柱

溪仔阪柱東起德政境,西和飛龍境接壤,南到溪邊,北到廻龍境。(即現在的十三碣下)

溪仔阪很早以前是一片沖積地,建厝後長期在這裏居住的有蔣、郭、蔡、林、李、趙等姓。其中,蔣氏在三百多年前從泉州江南樹兜遷來,建“成志堂”一座,後裔有的分居到東平鎮、達埔鎮金興村、岵山鎮蟠溪村等地。過去該柱民眾主要從事切筍幹加工,向德化、大田商人購買塊狀筍幹,撕成片,用特製的鍘刀切成絲,然後批發給商人或零售,從中賺取加工費和利潤。還有打棉絮店、杉木店、榨油店、食雜店、紙頭、粗紙(玉扣紙)店、鹽店、香菇紅菇店等,有的開客棧,讓遠方來五裏街經商的客人夜裏有地方安息,可容納戲班子的演職人員。除此而外,飲食業也很多,最著名是蘇炳仙的粿條店,吸引了很多食客,至今還流傳著順口溜“蘇炳仙,粿條很肴煎”,是說他煎炒粿條講究佐料和火候,色白味香,十分可口,很有特色。還有著名的翁公祠白鶴拳師顏樹炳和林拱堪也住在這裏。方玄子的祖傳“靈應茶餅”。是聞名中外的居家必備中成藥。溪仔阪與德政境的交界處的“十三碣”,也是聞名中外的商業標誌,是當時商業中心的必經之地。

溪仔阪柱的民俗活動,與飛龍境合併。

(採訪林大鵬、蔣光地)

二、新亭柱

新亭柱,東起銅鼓山,西到溪邊,南到豐龍境,北過石橋和遐陵(今埔頭村)相鄰。

在新亭柱中,有一個地名叫“豐岑頭”,該名成了古街的街名,有一段來歷。古代山澗水流經“氣土”構成的銅鼓山麓,古人傳說:“易漲易退山溝水”、“幾百年前水西流,幾百年後崩岑頭。”岑是不高的山,指銅鼓山,逢山洪爆發,到處氾濫,沖進現在的新亭地段,土崩瓦解,民眾砌了石芩,再遇洪水,又崩,難牢固,岑于岑同音,該地的大岑就叫做“崩岑”,後來諧音叫“豐岑頭”作為地名,舊族譜中,可查到“崩岑”字樣。

該柱雜姓同居,主要姓有:張、蔡、顏、林、李、鄭、陳、康、潘、謝、徐、郭、高、周、賴等。顏家祖厝“侖興堂”,現存有一進建築殘部,結構特殊,門邊有一塊長方體的練武用的大石,證實其祖上是武官之家。蔡家祖厝叫“順德堂”和“崇德堂”;張氏有上張、下張之別,這裏是上張,而下張在豐龍境。新亭柱的民眾來自各地,在這裏做生意經營油鹽雜貨山貨店面,主要店面如:張鴻儀的先祖製作豆幹豆腐,林以忠經營食雜,林載賣油鹽等;飛航厝和裕垣厝的蔡家是專門炸油條的,還有許多人家都是切筍幹能手,靠賺工錢為生。鼇峰、介福及附近的村民都來這裏就近購油、鹽、醬、海產、布和日常生活用品。近代,蔡裕坦是著名的中醫外科醫生,用青草藥和中藥給患者醫治疑難雜症,效果極佳,遠方的患者慕名而來。

(訪問八十歲的張鴻儀及蔡篤謙)

三、山仔兜柱

山仔兜柱,在中央境的東側,中街吳厝巷後,有陳、吳、顏、郭數姓居住。東邊是厚德柱,南是金峰柱,北是銅鼓山。該柱人口不多,現在只有吳留民嬸居住,民俗活動時,其他姓歸併入厚德柱。其中有一顏姓,過去善於釀造甜酒,賺了錢,在海客巷建一座紅磚樓,被稱為“樓仔顏”,經過一百多年,這座樓還挺好地保存下來。

四、闊庭柱

闊庭柱,東到中央境後,西到溪邊,南過劉厝巷和後房柱相鄰,北到德政境後。這是許港船隻貨物進出市場的又一條必經道路。雜姓同居,主要有陳、謝、鄭、劉、孫等。陳氏人數最多,歷史上有進士陳賜恩、私孰先生陳必舍。

闊庭巷的兩邊都是平屋店面,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陳家的“錦程堂”,有九廳十一埕。陳氏第十三世陳厚齋,於清朝從泉州來永春開基,定居五裏街,傳至十九世陳賜恩,字靜齋,列全國第一百一十名進士(總數三百六十名),其神主曰“十九世賜進士出身、即用知縣、福州府教授陳靜齋”,他雖然當官,卻是個很清廉的官,家裏十分貧窮,當時地方官府批地讓他建大厝,他沒有錢,只好把埕放很大,房屋建矮小,大門口照立一對旗杆石,可以光宗耀祖就好。這條巷就因為陳進士住宅的埕大屋小,才稱為闊庭巷。據說有一個年關,陳賜恩家裏無米,其妻把小石子放入鍋裏,舀入清水,火燒水滾發出“咯咯”聲音,好像在熬豬骨湯似的。進士問煮什麼,妻答煮“清廉骨”。進士一言不發,無可奈何。陳賜恩是個清廉官,才會窮得無米過年。過去,中了進士,可以“蔭三代”,兒子陳必舍托了父親陳進士的福,在小巷當私塾先生。

巷的南邊有一座劉其炎二層土木結構的洋樓,劉曾經任民軍連長,去過香港。該樓解放後曾被作為鄉公所和醫院,落實政策時歸還。闊庭巷還有謝德成的“碩禧堂”和王滎源的房屋,都比較有名。這條巷,過去曾經是製作榜舍龜仔的專業作坊,很多戶經營,如梁孝興、陳圖及陳家的“廖羅蘭”號等,都很有名氣,外地人都會慕名而來採購。

早時,闊庭巷臨溪路口,有一座炮樓,可以保衛五裏街民眾的安全,現已無存。

臨近溪邊有一座顏氏的石頭祖墓,地名隨之稱“石墓頭”,墓兩側有一對石龜,前面有兩支大石柱(石筆),表明是進士出身,六十年代已遷走。

五、厚德柱

厚德柱也叫後格,位於五裏街丁字街往北地段,東起(萬春寨)九兜山麓金峰柱,西至海客巷,南包括“大窟頭”(現影劇院周圍),北端境內的“黃腰蜂”與埔頭交界。進入後格,一派田園風光,景色十分優美。民間傳說“後隔消腸肚”,因諧音所致,意思是說早年有“蕭、唐、杜”等姓曾經居住過,後來的厚德柱已經雜姓同居,主要有:王、蕭、顏、趙、黃、陳、林、潘、蔡、吳等姓。厚德柱離五裏街商業中心很近,多數幾代人都經商。

厚德柱有許多神奇的民間傳說,過去有一黃姓按地理先生的指點,說建新厝三年後必定出“金盞玉筷”,如果沒有出,就不要禮金。三年後,黃家生意很旺,賺了大錢,又添男丁,孫子做一周歲這天,正要擺設金盞玉筷謝佛敬神時,地理先生真的來了,黃家趕忙收起金盞玉筷藏好,騙他說沒有出什麼,地師說我給你再改一下風水就會出。於是,在房屋前的玉帶般的水渠上架設單塊石橋仔,面對大門,說是進出方便,從大門出來就可以直接上路,三年後就會知道。誰知三年後,黃家衰敗,家破人亡。清末時,黃家最後只剩下一對老年夫婦,他們知道沒有任何指望了,收留從南安九都來的黃氏人家,繼承業產和香火,可以年年拜祭祖先。這支黃氏後代遷往多碼邊。

《永春縣誌》記載:華岩室“原址在五裏街後格九兜山下,因山洪暴發,夷為平地,後遷今址。”據說大水把觀音佛金身從厚德柱沖到現在的華岩室空地,奇怪的是,大雨過後,香爐還在冒煙,眾說是觀音自己選擇的地,後來就在停佛處蓋起了現在的華岩室。

很早以前有一年,後格稻田全受蟲災,群眾扛來天馬山龍湖岩的三代祖師游田,凡佛過之處,只要佛旗一揮,過後蟲害全自滅。百姓為了報答神明的靈應,每年都扛佛來敬奉,木偶戲不斷,熱鬧非凡,成了年例,一直流傳到現在。

還有一個民間傳說,西側的銅鼓山十分神秘,據說古時有人站在石鼓,朦朧的月夜中,可以看見銅鼓山上三匹白馬在奔跑,趕忙來一看,找不到白馬,人們至今還認為銅鼓山藏著三堀白銀。傳說畢竟是傳說,而有一件事卻是真實的,蕭忠發做了善事,得到秘方,免費為人治病,傳為佳話。早年,北方常有流浪公到永春,見五裏街商業發達,就在這裏行乞。蕭氏發善心賑濟災民,那位災民擅長武術中的器械“錘術”,就教蕭學習武術絕技,並把一種治傷治風濕的中草藥秘方傳教給了他。蕭氏感動不已,發誓子子孫孫用該藥方救治百姓。從此,他傳教三四十人武術子弟都出色,他的兒子也謹記父訓,為城鄉百姓做許多救死扶傷的好事。又傳說後格“蕭氏武功很厲害,出了十八個半”勇將,說明當時有十八個半的武術拳師。

厚德柱民眾歷來重視民間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長久以來南音的樂曲在村莊不斷響起,該角落樂器齊全。直到現在,年近八十高齡的黃金吉,還組織南音隊,平時有近十個老人在他家一起彈唱南音,集聚自娛。還有民間“花鼓唱”和俏影,民俗活動時,可以湊熱鬧,除吹噯子要顧人以外,其餘的都是自己義務的。除此而外,厚德柱在民俗活動時還有長龍閣一座,長三十多米,是目前永春民間文化娛樂活動僅有的龍閣之一。

厚德柱有座新園林氏祖厝“壺蘭堂”,林氏于明朝萬歷年間(一六二○)從莆田木蘭溪畔遷入五裏街做生意,原建祖厝於今通用廠內,後來火患才來厚德柱重建的“壺蘭堂”,因為第二世林光梓於明末在溫州府樂清縣當典吏,所以下廳之有小屏風木雕,至今有三百多年歷史。

(採訪七十多歲的黃金吉、訪問壺蘭堂)

六、後房柱

後房柱東起金峰柱(現舊糧倉中為界),西到闊庭柱,南達西安橋頭,北到觀音亭境。(即華岩六組)一九二○年,民軍王榮光從境內開民生路,出西安橋。該柱以顏姓為主,顏聞新的吉興店,建於新街道的觀音亭境,以炊花生、烘柿餅著稱。其兄顏聞烈是清末光緒年間的貢生。

在今西安路的西側,有一條劉厝巷,有一家經營民間彩紙紮花的百年老店,厝堂叫“謙讓堂”,以主人顏聯城、顏士欽父子著稱,顏氏是德化三班唐朝歸德場場長顏仁鬱的後裔,三十世孫顏鈞乳名顏(金球)是鄉賓,約生於一八六○年,遷往五裏街居住,為適合發達的工商業和民俗活動,改業民間紙紮花,其長子顏用場、孫顏聯城、曾孫顏士欽,先後四代都做傳統手工藝紙紮,聞名遠近。其次子顏用禮、其孫顏聯輝也都業此,顏聯輝只生一女,此後就不再做紙紮了。顏聯城今住劉厝巷十六號,全家經營糊紙紮,是瀕臨失傳的民間手工藝。按當地的民俗活動,離不開糊紙。此外,過去顏姓許多人經營食雜、油鹽、水果等生意,還有更多人因為清朝鎮壓林俊農民起義被累及,不得不外出南洋避難。

現西安橋頭的地方,過去曾經是合吉街,早期由石鼓八坑顏氏遷來,獨家所建的一條小街道,共有三十間左右的店面,經營的種類繁多,除了燈櫥桌、染布、杉行,還有油鹽醬醋、海產食雜,從賣柴草的,到賣棺木的,直到典當店樣樣都有。當時,五裏街有個王氏的“榮源堂”也是富商,還有南洋資本來源,家財也富甲一方。王家女兒要出嫁,找不到門當戶對的適合人家,有人說配給顏家為媳就門當戶對了。王家女兒出嫁,陪嫁的嫁妝共達九十擔,觀看熱鬧的,可以說人山人海。但是,顏家卻說如果沒有本事,把粗糠裝在袋子裏面,湊成一百擔也行。到了顏家女兒出嫁,顏家派了十個粗(女間)送嫁,嫁妝放在精美的小箱子裏,用金鎖鎖著,由粗女婢扛去,還交代必須由新郎官親自把鎖打開。新娘和陪嫁的細女婢都坐上大轎,由八抬大轎送去,嫁妝共有一百擔。新郎官打開金鎖,只見嫁妝箱只有一個火柴合大小的盒子,心裏涼了一陣。送嫁嫂說,打開小盒子看看。新郎官打開小金箱,原來是兩張典當店面的房產權契紙!當時,每間典當店面值八萬兩白銀,可見合吉街顏氏比榮源堂王氏的家財還要大得多。當時,合吉街的路口有一棵高大的荔枝樹,街道雖然不寬,卻是一條與許港溪平行的繁華商業街。

在劉厝巷九號,我們採訪了83歲的張金圳。張氏在明朝時,從泉州開元寺後開基五裏街,在現址建“進興堂”為祖厝。這一座古厝保留了泉州古民居形式,完全是用明朝紅磚建成,至今下傳十七代。在後山洋有三個祖墓。張家一直以鑄鼎聞名,單張連燈的“寶興號”就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人們都稱他為“鑄鼎燈”。張金圳的太公(曾祖父)長得高大健碩,從小就鑄鼎,平時習白鶴拳,擅長舞錘,逢年過節,就在華岩室表演拿手好戲。在林俊農民起義的時候,他當上旗牌官,行軍到錦鬥,當地人團練來擋路,不允許經過。他憑藉著膽量和武藝開打,沒有想到對手的拳術也很好,終於敗下陣來,只好回來操鑄鼎舊業。張金圳本人從小就承接父業,經歷了合作化及集體企業解體的全過程,現在仍然指導子孫開展鑄鼎業務。其子張瑞龍現在也從事鑄鼎業。劉厝巷現只有劉姓一戶。

在華岩室的西側不遠,有一家“蒲慶蘭香室”店。《永春縣誌》述,“明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阿拉伯人蒲姓後裔有泉州移居永春官田市和九十都後溪寨腳,以經營‘神香’為業,“蒲慶蘭香室”至今仍暢銷國內外,至今傳承不斷,目前,雖然居住著蒲良宮、蒲常福、蒲炳輝、蒲炳耀等數家,只有蒲良宮等人製作神香,蒲常福在華岩室邊擺小攤出售神香,蒲良宮則以開衣帽鞋店為主了,而店裏還懸掛著“蒲慶蘭香室”古匾。在解放前後,這個蒲慶蘭香室店臨民生路開著一個大翻窗,窗邊有小門可以進出。他們是開窗售貨,關窗休息,隨著文革掃除封資修,宗祠神宇佛殿被毀,神香生產自然萎縮。在一九二○年建設五裏街民生路後,才遷來製作神香。

(採訪八十三歲的張金圳、七十七歲的陳禮明、蒲良宮)

七、高田洋柱

高田洋柱東到觀音境後,西到溪邊,南和金峰柱接壤,北到後房柱(官圳以下)。(即現單面街新村及新車路農貿市場一帶)大多數姓林,陳姓來自岵山,還有杜、趙等姓,以前只有幾座厝,周圍田園成片,民眾以農耕為主,人口不多。其中林氏的後裔於清光緒年間,中武“會魁”,祖厝“萬金堂”上下廳原有木牌三塊,文革時毀壞,現僅存“副魁”古木匾一塊,油漆已剝落,但雕刻的字跡十分清晰。

經過舊城改造和公路改線,現民居已被分散,平時民俗活動都就鄰近參加。

(採訪陳文鑽、訪問八十七歲的林玉育)

八、金峰柱

金峰柱單一姓陳。東到萬春寨山麓與仰賢辜氏接壤,西到溪邊,南與玉塘柱交界,北接後房柱和厚德柱(即現在通用廠周圍),境內有南北走向的古商市官路,把金峰柱劃為東房和西房。短短的古商路街名叫“店前陳”,店鋪北與觀音亭境相連,南接玉塘祖厝門口到明秀境。

陳氏境內有“真寶殿”一座,也叫仙公宮,奉祀神農大帝,與蓬壺仙洞真寶殿同根同祖,金峰陳是陳朝最後一個皇帝陳寶叔的後代。西元五八九年,陳後主的太子陳敬台攜兩個弟弟,從建康(今南京)引兵直接到這裏避難準備複國。後來陳氏分遷到南安、仙遊、泉州、廈門、江西和南洋各地。

陳氏祖厝 “篤慶堂”近年重修,存“明經”匾一塊、“進士”匾一塊、賜封“貞節”匾二塊。清朝期間湖頭李光地,為 “篤慶堂”寫的舊匾於二○○六年被盜。西房的祖厝“垂裕堂”,城改時大部拆除。

華岩室舉行的七境十三柱民俗活動,都離不開“孫龍陳虎”。意思是,扛佛迎神,孫氏多出文墨官員,被尊為“龍柱”;陳姓人強力壯,扛迎神佛塑像,少不了他們踴躍出力,被尊為“虎柱”。有了生龍活虎的孫陳兩柱參與,每次活動都開展得熱熱鬧鬧。

(訪問生於一九二九年的陳海亮、生於一九三○年的林大平、生於一九三二年的陳禮明)

九、玉塘柱

玉塘柱單一姓孫。東到“金字面”山麓,(即現變電所下),西與高田洋柱接,南與明秀境交界;北和金峰柱接壤,古商路從玉塘祖厝門口穿過,把玉塘柱分為南北兩部分,孫氏大部分居住在商路的西面。(即華岩五、九組大部)

孫氏先祖是河南固始縣人,南宋高宗時避居泉州,越五世分支惠安玉塘,孫恭肅進士是玉塘始祖,其後裔孫一申在明朝萬歷年間來五裏街定居建業。

傳說四百年前,孫氏從惠安遷居此處的時候,單槍匹馬,身無分文,向黃家借住破房子。艱辛勞作幹活到夜裏才回來,有一天晚上,朦朧中看見有人騎白馬從茂密的樹林走進破房子的後軒,他覺得怪異,跟著進後軒,發現後軒有一口棺材,棺材裏有許多白銀。他意識到這是騎白馬者的恩賜,就跟著走進入樹林,在山頭上看見一座小廟,發現廟中端坐著關公。後來勤勞賺錢,事業逐漸興旺,就向衰敗的黃家買下破房子,繼續發展。後人為了報答關公的指引,孫家歷年迎接萬春寨的關公下山,演戲答謝宏恩。子孫後代重視攻讀詩書,歷來出了許多文墨官員。

孫氏祖厝有大宗、小宗之分,都是座西向東,其建築構造很特殊,下廳高於上廳,與一般建法相反,稱為“美女坐規”。據地師說,永春東部龍脈遠從德化戴雲山來,經過天馬山、大鵬山,再分左中右而下,中龍至縣衙,東龍至留安,西龍至萬春寨,萬春寨之下是金峰山。孫氏祖厝,本是南宋黃氏賣給孫氏建厝的。地師說,厝的造型結構如“美女坐規”,取回龍風水。古路行走的人流從大門前經過如同織布的“梭”,來來往往,如同千人朝拜。孫氏向清朝官府購買穀倉倉庫,改為民居,門檻特別高,大門的“門春”是“國恩家慶”,這座大厝稱為金角厝,是著名的古建築民居。

在歷史上,孫氏獲皇帝賜封建一座“貞節坊”,在原官田市中(原體育場西側),又有“孝子坊”(現一中校內),表彰孫仁鳳的“孝子”行為。

孫氏現有一千多人,連海外有三千多人,歷代名人輩出。如清朝時,孫士瀾是武進士,孫良墀是六品州司馬;至今名醫連續出了八代,四代九人成為博士,至於學士、碩士多達數十人,也有多人成為政府官員,如孫慶實是泉州市統戰部部長。

孫氏在製作食品上很有特色,出了許多精品,也出了許多名人。歷史上的孫榜以製作“榜舍龜”最為著名,是永春生產“榜舍龜”的發源地,得到永春州官的青睞,後來孫家嫁女,有把技術傳至岵山,如今岵山的榜舍龜也聞名海內外,連胡耀邦總書記視察永春時,品嘗到獨特風味的榜舍龜,大加讚賞。當代則有大企業家孫奮聯。

孫忠良,人稱他“鬍鬚忠良”,製作貢糖和花生仁糖是孫氏很拿手,近代孫相的炸春捲;孫家的蒜茸豆;孫振漢的金吉糖(號稱金吉大王),都著有大名。此外,還有許多人以制肉餅、肉粽、甜粿、“南梗粿”、炮棗、生仁等為謀生手段,製作都精益求精。都是有名食品。

(採訪孫振欽、孫生暖、孫少鶴)

十、宮口柱

宮口柱,東隔古商路就是基督教堂,西臨溪邊,南與真武佃柱接壤,北至與玉塘柱交界(即現在的養路班)。境內有相江公宮(已廢)和土地公宮。(即現華岩四組)

相江公,就是“田都元帥”。相傳,田都元帥是唐代人,俗名“雷海青”,擅長音律,善歌舞,被召入宮中當樂師。由於才華出眾,唐玄宗李隆基令他管理宮中的樂工、歌舞女。安史之亂時,叛軍攻入國都長安,唐玄宗逃出京城避難,雷海青被叛軍擒獲。有一日,叛將安祿山在宮中擺宴,要雷海青獻藝助興。威逼之下,雷海青奏了一曲哀樂,奏畢,擲樂器於地痛駡叛賊。安祿山大怒,令兵士把雷海青殺了肢解示眾。雷海青死後,忠魂不散,一路追隨李隆基逃難。每逢叛軍追至,於空中現一“雷”字神旗,被烏雲遮沒上部,人們只看見一個“田”字。李隆基避難回京後,感念雷海青忠誠,追封他為田都元帥,建廟祀奉。雷海青忠心不二的精神也感動了上天,玉皇大帝敕封他為風火大元帥,助張天師驅疫鬼、除疫患。因此,田都元帥成為驅鬼禦寇、保境安民,並能為兒童除病消災的神祗了。

在傳說中,雷海青是同白須公、仁福王三人一同修道成神的。《泉州府志》載:“白須公或稱翁爺,為蜀地聖僧,來永春樂山蛻化成神”。宮口柱民眾于清初建相公宮,由於宮宇年久失修,在民國年間傾倒,現其金身安奉在華岩室。

宮口柱地域早稱“聚乾”古地,土地宮內的木牌有“嘉慶”字樣,可見建於清朝。該柱民眾先後有王、鄭、何、林、黃、楊、邱、陳、李、顏、劉等姓遷入居住,其中,王姓於明末清初從儒林遷入建“春生堂”,另一王姓於清乾隆年間,從真武佃柱部分遷入,建植禧堂,也叫做“頂榮源”;鄭姓於清康熙年間從安溪禦屏遷入,建“拱梅堂”。宮口柱民眾系雜姓居住,世代和睦相處,以德為鄰。每年的二月初二、六月初二是土地公誕辰,六月十一是田都元帥誕辰,民眾設豐盛的供品供奉,祈求四季平安、五穀豐登和生意興隆,佛生日有時演傀儡戲,都是信眾來許願,或還願的。十九世紀末,美國基督教的傳入,靠近教堂的幾戶人家,信仰基督教。

該地古民眾的職業,以農耕為主,有的做生意,有的做手工。近代邱鑄的鴨粥,是時人特別喜愛的點心;王春生的豆花、豆奶,貢糖,香甜可口,肩挑在鬧市流動穿梭;被稱為“打銀思”的。祖傳幾代人的打銀工藝,遐爾聞名;陳榮川的手工瓷器繪畫,滿足客戶的各種心理需求,有的銷往國外;鄭釵手工所做的木屐(似現代的涼拖鞋),走進千家萬戶,男用素白“江某柴”本色,女用漆紅底描繪刻花邊,鮮豔奪目,裝飾實用兩相宜;莊運振一對年過花甲老夫妻的竹編器具,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邱夥的制中藥十分講究,貨真價實,深受歡迎;陳仁國的“大川”杉行,櫞角、木板、杉框樣樣齊全,生意興隆,門庭若市;“搖鼓”顏洛的布匹和小百貨,走街串巷,深入人心;顏良全的春餅煎、芋粿煎,氣味芳香;洪的泥匠手藝;為人們造房厝;近代王多瑪辦的印刷廠,是全縣最早的印刷行業。宮口柱過去的民眾,有的在自家經營,有的到古五裏街市場,他們為當時五裏街市場的的繁榮,個個大顯身手。

資料提供:原村長鄭永源和洪忠賢

十一、新溪柱

新溪柱東起“崙中嶺”頂金峰殿,西和宮口柱接,南到真武佃,北到現崇賢中學。(即現華岩三組)。主要居民姓方、鄭、林、蔡、王、黃、李等。林氏,按居住地點,分為上林、中林、下林,新溪是上林;鄭氏在光緒三年(一八七七年丁醜)建祖厝謙泰堂,因為祖先中武舉,選址在高處,又建得高大,大門有三級臺階,中埕上大廳有五級臺階。大廳有“武舉”等牌匾,門口有旗竿石。謙泰堂在一九五八年被拆毀,把古大板椅燒了,名曰“破四舊”。近代出了不少人才。鄭慕才是福建師大音樂系教授;蔡有傳的兒子蔡天佐在內蒙古大學當音樂教授;林文藩專送僑匯,林晉培諸兄弟即是他的兒子;黃家安(家安嬸今年九十歲)的長子黃永生原是永春釀造廠工程師;李文墩是原永春縣郵電局長、李良田(李若峰)是原晉江地區離休文化幹部。

(訪問六十八歲的鄭木育、有十歲的家安嬸、原西安村長顏建峰、原華岩村長鄭永源)

十二、真武佃柱

佃,顧名思義,是地業主雇傭佃戶耕田。真武佃,即真武殿周圍的一片官田,讓佃農來耕作,該片田地就是真武佃,它是官田的別稱。

官田,於後唐永春設縣以後,從“西教場”(即原體育場、現展覽城及廣場。)以西方位,到金峰山南麓,溪邊的一片良田。由於洪水沖洗,現儒林段的官田被水毀,僅存地勢較高的現華岩段,即從現在的黨校至現在的崇賢中學門口延溪邊地帶。

這片田歷來所收的租,是縣官員的奉祿。古時官員的奉祿,不像現在按月發貨幣,而是按年計算,根據職位大小,分配劃田讓佃農來耕作,收的租就是工資了。佃戶自己沒有田地或很少田地,靠給官田耕作生活。

真武佃水田的最早開墾,依地形高低自然形成,沒有人工雕鑿的痕跡,田的大小不一,形狀各異,說來也巧,如從高處俯視,可見到有些田埂呈放射狀分佈,橫的卻圍繞一個中心,種旱作物所作的畦,明顯增多了橫線,更像由線條組成“蜘蛛網”狀,因而,地理先生稱“蜘蛛結網”。

到了清代,這些官田的使用,官員除了出租外,也有典當出讓和衙門出賣的,先後有外地人陸續購田建厝,逐漸形成村落,叫做真武佃柱。據現存有關族譜記述,莊姓于唐光啟年間從河南入閩,定居湖洋後,到清雍正九年(一七三一),延魁公(字選卿,號奇偉)來購地建“世德堂”,另一莊姓從來購地建“世善堂”;王姓從泉州來五裏街做生意,先在溪邊“獅頭”上方建一小厝,後來又在厝後建五落紅磚大厝“植德堂”,也叫“下榮源”王,把原溪邊大厝先典後賣給郭姓,改為“瓊林堂”,另一王姓也從東關經水路在植德堂南側建“源安堂”,又名“糖房”,經營甜點食品。林姓於明末萬歷年間(一六二○左右),從莆田來官田市做生意,先定居厚德柱(現通用廠內),第五代景岡公的四子有慶和五子有譽於清乾隆丙寅年(一七四六),來真武佃購地分別建“壺蘭堂”和“永垂堂”。李姓從泉州遷入建李氏“世德堂”,現大廳左右上方有四塊木牌匾的大釘完整保留,牌匾已于“文革”期間被毀,僅存廳口正中央雙龍鎦金木透雕牌匾“天朝誥命”一方。鄭姓於元朝從河南入閩居莆田,後遷入上場南湖定居,一後裔於光緒癸未年從南湖遷入真武佃建“景尊堂”(又名“飛鴉厝”),再建“燕治堂”和“大廳鄭”(作穀倉)等若干座。由於莊、王、林、李、鄭、郭等幾姓先後進入真武佃定居,逐漸形成的村落就是真武佃柱。

另外,從幾處很早殘留的古舊宅基礎遺址得知,更早時期,就有人居住過,傳說是徐、盧、毆等姓,很可能是佃戶居住過,住宅規模不大,年久倒塌。

真武佃柱民眾歷來重視傳統文化教育,現存有大小舊“書房”三處,保存完好。

舊城改造和一中擴建,改變了真武佃柱的面貌。二○○六年,新路頭柱全部遷入真武佃境內田中,早期的官田已全改成新居,成為規範的樓房,僅存寥寥無幾的幾座清代建築中,植德堂的規模和古建築藝術,與眾不同,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真武佃民眾歷來職業涉及農工商,以農為主,各顯神通。王林姓進入真武佃前就在豐岑頭街開店經營雜貨,近代莊懷恩也在五裏街開過雜貨店;王忠倉和鄭湖是民間樂師,專做傀儡戲後臺以及道士紅白道場吹打,鎖呐、笛子最拿手,是地地道道的民間藝人;有的經營屠宰業,清代林光叢至今連續五代宰豬,已有百年史,還有鄭聯順宰牛,也名噪一時;林元福於清乾隆年間,從新亭岳父家學來做豆幹豆腐技術,經營了三代;近代莊姓多人收購古董,收藏較多的有莊士盛和莊持體;黃阿筍、黃成器和郭金星郭光耀父子先後在五裏街經營牛奶飲料;郭金盤的豆奶花生湯及油條麵包,是中學門口清晨的方便早餐。另外,清末民國時期,多人出國謀生,“抗戰”時,船路無通,僑屬生活困難。

真武佃柱的民眾信仰當地真武殿神祉玄天大帝(道教)。傳說腳踏龜蛇的玄天大帝,不僅驅除水邪,還保佑信眾四季平安和五穀豐登,每年三月三佛生日,民俗慶典熱鬧非凡。真武佃柱的民眾宗教活動,又以七境十三柱的一員,納入華岩室(佛教)管理。永春人,不僅信仰道教同時也信仰佛教,是中國五千年傳統宗教和二千年外來宗教的融合,與泉州清源山佛道同存共處的信仰相一致。

十三、新路頭柱

新路頭柱東起一中,西、南和真武佃柱接壤,北到古商路“崙中嶺”頭。

清朝中期後,原有的西段官田市已逐漸衰落,市場中心向西移,以前的繁華熱鬧風光不再,商人也陸續離開。清末,在這裏建學堂,市場只剩下不多的地盤,路徑改線後,就叫做新路頭。

新路頭柱有陳、伍、魏、蔡、王、邱、鄭等幾姓居住。伍於清年間考中進士。

原來的商人離開後,又在新路頭的中學門口漸成個小市場,有幾家商店經商。群眾中流傳幾句方言順口溜,概括了當時的小市場情景,如下:蔡鎗打面其、魏達殺豬起半暝、魏炎殺羊著打氣、魏彬魏柳款飽煮肉面、山川大餅香兼甜、燒酒煌的米酒真好味、庵俊果籽甘蔗枝、蹘腳成東掙麻糍、圓老豆奶配羅銻、辜在筆墨窗寫字、祖德安煌演傀儡、鄭重金紙著縛鹹草絲、丁開專做竹交椅 。

二○○六年,因一中校園擴建,新路頭柱全部遷入真武佃柱境內。新路頭柱境內有一小座土地公宮,也同時拆除。

五裏街中心市場的幾次變遷:

後唐至明末,官田市在儒林和華岩。

清代以來,豐岑頭街在西安。古代的街道並不很寬闊,縣誌說,“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十月初四夜,五裏街(從“丁”字街至西橫路)失火,燒毀店屋三十四間。”民軍王榮光發動民眾,重建了新式街道,全部改成二層土木磚柱騎樓,擴寬路面,寬約九米,可通大貨車。從“丁”字街頭到現新亭路口,名叫大同路,俗稱中街,是民國以來最繁榮熱鬧地帶。一九二○年,又把中街往北延續到吳厝橋,稱為新街。縣誌又說,“民國九年(一九二○),五裏街建新街(今西安路)。縣城至五裏街公路通車。”通過西安橋可往石鼓。從“丁”字街以東至原體育場石坊,稱為街尾。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五裏街農貿市場移在“丁”字街頭,現影劇院門口。

一九八七年,又在西安橋畔新建農貿市場,稱為新車路商業區。

由於幾次的街道擴建、公路改線以及舊城改造,原來有的居住區域劃分起了變化,民眾在華岩室做佛事活動時,就地靠近入俗;有的因舉家遷出到外地謀生,一些境柱的人口隨之減少,導致個別境柱消失。最近,經過城改後,又有新的人群集中居住,延續“境柱”的說法,近年增設了新車路境、單面街境、許港柱、埔頭柱(吳厝橋頂柱)。

新車路商業區境。在西安橋的東側,原高田洋柱地面內,現為新街道和商店、農貿市場,是新增加的境。

單面街新村境。地處原高田洋柱,沿桃溪的北側新辟的街道稱單面街境。

許港柱。許港,因古時泉州的木商船來這裏裝卸貨而得名,許港原屬徐山(現社山),一九五八年劃歸五裏街。這是新增加的柱。許港柱和對面徐山墩下的永春化肥廠隔溪相望。相傳過去對面居住著徐氏。有俗語說“五百年前水漂流,五百年後縣升州”,是說永春縣的變遷;“五百年前徐山墩,五百年後斷火煙”,是說徐山墩的巨變,現在已經沒有一戶徐家了。

埔頭柱。位於吳厝橋頭一帶,又稱吳厝橋頂柱,主要包括埔頭一隊、二隊、五隊和八房祖,逐漸形成新街道,其中建於的“樹南山莊”是典型的中西結合的洋樓,以其獨特的建築聞名於世。

新墘路,在吳厝橋頭西側,沿著溪流由東往西延伸,是一條新街道。早年從安溪、德化、永春各地來的“挑木板、當挑夫”的山區人們,在十三碣一帶住不下了,就雲集街市附近的這個地方,形成新墘路。他們把鹽、海產等桃回安溪、德化和大田山區各地。近年街道延長、居民大增。

 

五裏街“三點水”鐵利器     顏碩基、陳詩忠

五裏街鎮位於永春縣的西北部,是一條橫亙永春縣東西長約五裏的商業長街,歷史上山海結合的地緣優勢,讓她成為聞名海內外的閩南商業重鎮,成為東南亞華商“無永不開市”的發源地。五裏街,不僅僅是一個地名,她更是一個品牌,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早在清朝宣統年間,五裏街的崩林頭(即現在的新亭路),有一間馳名閩南和南洋等地的“三點水”打鐵鋪。著名的師傅鄭德開,人們稱他為打鐵店師,他煆制的鐵利器鋒利無比,最著名的是刀類,如殺豬刀、鋏子、鋤頭、斧頭、巴浪刀等,每日煆制的產品都供不應求,一般是先訂貨、後付款。每日來往的客人絡繹不絕。

店名為什麼稱為“三點水”呢?原來,鄭德開的祖先在光緒年間,就在五裏街開打鐵店,也是有名的煆鐵匠,他打制的鐵器聞名遐邇,但只是以人名為品牌。鄭德開繼承父業後,心裏想,業績輝煌了,應該有個好品牌。他業餘喜好看《水滸傳》,書裏面寫一家打鐵鋪,煆制出來的刀、槍、劍、戟,就稱為“三點水”,水滸傳裏的英雄人物很喜歡使用,備受稱讚。於是,鄭師傅決定用“三點水”作為自己的鐵利器產品的品牌。他選用“三點水”作為產品的品牌,激勵自己向水滸英雄學習,使煆制技術精益求精。俗話說,有再志者,事竟成。鄭師傅的鐵利器,特別是刀類鋒利無比,殺豬刀一刺封喉,切肉如泥,挫骨如蔗,遊刃有餘,實在是閩南一絕。自從五裏街埔頭村林俊、龍頭陳湖連袂起義失敗,族人紛紛逃往南洋,在南洋開發山巴,發展種植業,特別是種植樹膠,需要鋒利的砍割山草雜樹的刀具,鄭家傳人應時煆制出“巴浪刀”,專供南洋華僑使用;後來,割樹膠的“割膠刀”,也應運而生。“三點水”的銳利刀具也就風行海外,在“無永不開市”的南洋,成為一種名牌產品。

到了新中國成立後,“三點水”的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一九五六年表月,永春縣鐵器社組織全縣各鄉、各區所生產的鐵器品質大檢查、大評比。比錘路,比鋒口,比樣式,比整件的品質,轟轟烈烈地在全縣展開了。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經過充分的鑒定和評比,“三點水”利器在全縣名列前茅。但是,各鄉區的打鐵匠心不服口也不服。到了成立永春縣鐵器社以後,就取消私營品牌商標,全縣統一以煆爐編號,原來的“三點水”為一號煆爐,產品就是一號產品,一般群眾選購產品時,也不知道某號產品是在哪里煆制的。經過消費者的選用,結果“一號產品”是全縣最熱銷的鐵利器產品。但是,也仍然有人不服。永春縣鐵器社領導又取消一號煆制爐的“一號產品”,改稱“七號產品”,但是慧眼識精品的群眾依然認貨不認號,新編“七號產品”成為搶手貨,而且經久不衰。但仍有人口服心不服。

無巧不成書。一九五六年十月,晉江地區(今泉州市)召開全區鐵利器評比鑒定會,正好給全地區鐵匠創造了一個大比拼的機會。棋逢敵手,將遇良才。一場新的“華山論劍”、才藝大比拼在泉州展開了。經過嚴格的考核,評委的總鑒定後,永春縣的“七號煆爐”的鐵利器還是名列前茅!那些口服心不服的鐵匠目瞪口呆了!從此,永春縣的鐵利器統一命名為“五星牌”鐵器,鄭德開師傅提升為品質檢查員。他不僅對自己的煆爐嚴格管理,也對其他煆爐嚴格要求,不合格的產品都要回爐。有一次,某個煆爐的產品,經過三次、四次回爐,甚至降級,為永春縣的名牌產品品質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五裏街“巴薩”       顏碩基、邱錦龍撰

五裏街位於縣城三公里處,是繼官田市衰落後而興起的集鎮。清朝同治年間稱豐街頭,民國以其地距離縣城五華裏而改稱五裏街,是永春、德化、大田一帶商貿集散地。民國六年十月初四夜,街頭失火,延燒店屋三十四間,拆除剩餘舊店,拓寬道路,定名為大用路,店鋪改建為樓房,民國十八年,再擴建,大同路延伸至吳厝橋,同時見華岩街(後改為民生路,即為西安路)。

抗日戰爭期間,因沿海遭受日本封鎖,廈門、泉州不少機關、學校內遷永春、德化、大田。五裏街曾成為閩南沿海與臨時省會永安的商業流通重鎮,土特產、布匹批發商行應運而生,生意興隆。中國銀行、中央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及福建省銀行、集友銀行、永春銀行都在這裏設立機構,繁榮盛況為全縣第一,也是閩南著名的集鎮之一。

五裏街巴薩,始建於民國九年,工商界籌款集資興建,位於中街內最繁華的集市中心(現五裏街中百公司位置),占地面積約二~三千平方米,土木結構,騎樓式寶塔型三層建築。尾層塔式,尖層框架,山懸吊一口大鑄鐘。(現為警報用)。一層為商貿,二層是鎮公所、商會辦公地址。建築造型劍式葫蘆。臨門三開間前後佈局。

一層前段前段正門面是土特產,小食攤點有序排列兩旁,中間天井,明溝人行道,進門沿街邊設熟面、蔬菜、水果攤。入巴薩兩廊是豬、牛、羊肉攤,鮮活魚貨和風味小吃有:顏幫定、劉金龍的咯攤,謝成添的牛肉羮、冬筍飯,劉金梧的甜豆腐花,孫簡嬸的甜鹹圓仔湯,王純的肉圓肉粽,孫相的油炸春捲,孫玉隱的薄餅、春餅卷,豬玉的何仔羮,王紀的白酒,蔡良壽的土豆仁粥,王九的貢糖,邱餘美的花生糕,王蘭嬸的花生糕,王蘭嬸的桂花露舔粿仔,孫尚堯的旁舍龜,林趨的香餅、嘴口酥。等等都很出名。人們一進巴薩,就聞到噴香撲鼻、使人口延欲滴、欲買舉止不頂,眼花繚亂。巴薩的美味小吃的最大特點是經濟、實惠、清潔、簡便。

巴薩的中間段,是四方形土埕,四面用木杠架立柱瓦片式建議搭蓋,供理髮、修補業、流動小食擔、代客炊事、小飲店等。中間大埕供商販或農民肩挑來貿易的大米、菇筍、提紙等土特產品及沿海的海產品幹味及草席等應市交易。巴薩內還設有一、二名身帶木稱、米鬥供成交的客戶過稱量鬥,收取小額的手續費,大大的方便了貿易手續。交易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每日往還有數百人次。泉州、南安的魚油鹽及海產品類通過舟船水運至將軍爺(儒林)後,顧工挑往此處後再顧工發至德化、大田、永安等;內地的山貨瓷器等通過肩挑至此,轉至碼頭,從水路運送至南安、泉州。五裏街巴薩就成了海口各地與內地個縣物貨交流的中轉站。每逢古曆七月二十六日普度時,在此設壇擺龕,引狀、拜祭,熱鬧非常,人們以得到一支旗幡為最幸運,因為燈是“平安燈”,昭示平安的前景。活動進行到天黑了,還是堅持看戲,到看完戲之後,平安燈就照亮回家的路。中央境一年有三個“觀音生”,即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也非常熱鬧。

一九五二年,永春解放三周年,人民政府組織一場別開生面的城鄉物資交流會,為期三天,盛況空前,起久留貿易額是全縣級的三分之二。群眾歡天喜地唱道:“永春解放三年整,人民政府好本領,領導咱土改大翻身,省會秩序大安定。”來歌頌共產黨,讚揚人民政府的好政策。

巴薩往內的一個場地是茅埔,寬廣數百平方米,它東緊接巴薩的中段集市,西靠合吉街(是一條小路通往真武佃過度到桃場,過小溪仔橋到石鼓的要道)。此埔交易的是杉木、柴炭、竹木器、茅柴草等,也是臨近的石鼓、達埔、鰲峰、介福等農民自攙的山貨來此交易。五裏街民眾有一句俗語:“五米找米埔,五柴找茅埔。”有個別貧民用一支小掃帚和一個小奮鬥終日在米埔掃掉下的米粒,在茅埔拾遺薪,藉以糊口度日,如遇下雨,節日,買賣無法上市,他們的日子就難過了。

新中國成立以後,各地交通發達,巴薩隨之改造為中百公司,舊貌全非。

巴薩內,賣豬肉有十多攤,社山顏翹松、馬垵陳琴、當地蔡棋等,還有華岩的殺羊的魏華炎;而孫中枝、陳祺、鄭九使、孫聯明等人都是賣菜。巴薩內還有許多人賣水煎,從農村各地的農民則是糶米,孫慶實(曾經任泉州市統戰部長)的大兄孫慶贊則開燒生炭的咯攤。社山顏邦定賣點心,孫相賣春捲,顏嬸賣豆幹,種種生意都有,非常熱鬧。

 

五裏街中心市場的幾次變遷:

後唐至明末,官田市在儒林和華岩。

清代以來,豐岑頭街在西安。古代的街道並不很寬闊,縣誌說,“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十月初四夜,五裏街(從“丁”字街至西橫路)失火,燒毀店屋三十四間。”民軍王榮光發動民眾,重建了新式街道,全部改成二層土木磚柱騎樓,擴寬路面,寬約九米,可通大貨車。從“丁”字街頭到現新亭路口,名叫大同路,俗稱中街,是民國以來最繁榮熱鬧地帶。一九二○年,又把中街往北延續到吳厝橋,稱為新街。縣誌又說,“民國九年(一九二○),五裏街建新街(今西安路)。縣城至五裏街公路通車。”通過西安橋可往石鼓。從“丁”字街以東至原體育場石坊,稱為街尾。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五裏街農貿市場移在“丁”字街頭,現影劇院門口。

一九八七年,又在西安橋畔新建農貿市場,稱為新車路商業區。

由於幾次的街道擴建、公路改線以及舊城改造,原來有的居住區域劃分起了變化,民眾在華岩室做佛事活動時,就地靠近入俗;有的因舉家遷出到外地謀生,一些境柱的人口隨之減少,導致個別境柱消失。最近,經過城改後,又有新的人群集中居住,延續“境柱”的說法,近年增設了新車路境、單面街境、許港柱、埔頭柱(吳厝橋頂柱)。

新車路商業區境。在西安橋的東側,原高田洋柱地面內,現為新街道和商店、農貿市場,是新增加的境。

單面街新村境。地處原高田洋柱,沿桃溪的北側新辟的街道稱單面街境。

許港柱。許港,因古時泉州的木商船來這裏裝卸貨而得名,許港原屬徐山(現社山),一九五八年劃歸五裏街。這是新增加的柱。許港柱和對面徐山墩下的永春化肥廠隔溪相望。相傳過去對面居住著徐氏。有俗語說“五百年前水漂流,五百年後縣升州”,是說永春縣的變遷;“五百年前徐山墩,五百年後斷火煙”,是說徐山墩的巨變,現在已經沒有一戶徐家了。

埔頭柱。位於吳厝橋頭一帶,又稱吳厝橋頂柱,主要包括埔頭一隊、二隊、五隊和八房祖,逐漸形成新街道,其中建於 的“樹南山莊”是典型的中西結合的洋樓,以其獨特的建築聞名於世。

新墘路,在吳厝橋頭西側,沿著溪流由東往西延伸,是一條新街道。早年從安溪、德化、永春各地來的“挑木板、當挑夫”的山區人們,在十三碣一帶住不下了,就雲集街市附近的這個地方,形成新墘路。他們把鹽、海產等桃回安溪、德化和大田山區各地。近年街道延長、居民大增。

原載天馬文化論譠

http://hi.baidu.com/%B3%C2%CA%AB%D6%D2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