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鳴琴陳氏詩史

作者:陳詩忠  來源:天馬文化論壇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2日

永春鳴琴陳氏詩史

修譜懷先祖,寫詩勵後昆

木有本,水有源。族譜之意義在於正本清源,明瞭淵源,知曉世系。宗族有譜,猶如國家有史,省市縣鄉有志。國史、方志和族譜是中華民族歷史學的三大支柱。因此撰修族譜的意義十分重大。正如1984年國家檔案局、文化部、教育部等中央有關部門聯合發文指出:“族譜蘊含著大量有關人口學、民俗學、經濟史、人物傳記、宗族制度和地方史料等豐富內容,是重要的文化寶庫。”“四人幫”倒臺後,全國各地群眾性修譜活動方興未艾。

本人家鄉在福建省永春縣五裏街鎮鼇(今作吾)東村龍頭,在天馬山南麓。從1982年開始抄錄、收集家鄉族譜資料,承族人支援,任為《桃源鳴琴陳氏族譜》(七修)主編,至2010年九月由堂弟陳錦華(福建省電信公司副總經理)、陳桂林(廈門市電視臺副台長)出資,在福建郵電印刷廠精印出版。上次六修族譜在1890年,此次續修族譜記載近 120年來家族發展歷史。

序言有三:一是佛堂學路丙戌白露撰於京東;二是永春縣原縣長蘇中亞(1929~2010)撰於2006年04月;三是本人在2010年09月所撰,以冠首詩為結。族譜增補從黃帝至舜帝及以後世系。依舊列陳伯起為鳴琴陳氏一世祖。增添體例,選寫先祖事蹟為詩詞。今公之於眾,以饗同好,並祈指正。

永春龍頭家親共勉(冠首詩)

  永日在胸天馬騰,春光滿目繼長征。

  龍行播澤興邦國,頭顧懸樑作股肱。

  家政寬嚴遵法度,親朋友愛誡驕橫。

  共追賢德敦教化,勉勵高峰再勇登!

 

桃源鳴琴陳氏族譜列傳

(130世~153世)(一修至六修之列傳)

一三〇世(鳴琴始祖一世)(從舜帝算起為130世)

伯起公,字行諡莫詳,娶何氏,不知何許人。生三子:長曰三郎,次曰三六郎,三曰三九郎。按公祖為河南光州固始人,其由仙遊遷入永春之鳴琴裏也,豈厭塵囂之踏雜而務岩穴之清高乎?況勝國(元朝)至正(1341~1367)末,亂兵蜂起無寧日,意者其避地歟?方今子孫,振振繩繩,蒙其餘慶而不失仁人長者之風,則其指點山川、令人安土重遷者,二百餘年如一日,(按指1556年辜恂君第二次修譜之時)不可以見其智也歟哉?公與妣同葬本處寨兜,坐乾向巽,系本戶受產山場,周圍四至並無別墳相犯。(列傳一)詩曰:

  元末明初逢亂世,五陳義幟紀艱辛。

  天油潑地燃仙邑,神傘隨身入永春。

  天馬騰飛興國族,龍頭昌盛數經綸。

  緬懷安鼎鳴琴裏,百代開基第一人。

 

鳴琴五世孫仔公、治仔公事蹟

始祖陳伯起公傳三九郎,下傳第三公, 再傳海仔公。

海仔公,娶李氏仙娘。生子三:長曰長仔,無傳;次曰孫子,三曰治仔。公瓦棺葬本處劇兜墘田中,坐乙向辛,旁皆大石,俗呼蛇形。妣李氏棺葬本處屈鬥垵,磚墓,坐乾向巽。公生孫仔、治仔為兩房之祖。孫子有作,皆浚其源,且其玉種雲端,衍而為雲禰楚錯之盛,功德不可誣也。若公者,可為陳氏百代不祧之祖矣。(列傳二)

一三四世(鳴琴五世)

以後皆海公之裔,兄弟二人,今衍為兩房。

孫仔公,鄉大賓,字永德,海公之長子也。性度軒豁,為都人所信愛,推為鄉老,縣官咨其政事,閭裏質其是非,荷國朝恩例,榮授冠帶,烏紗鶴發,年躋八旬,醉臥鄉村者十有餘年。公生宣德九年甲寅(1434)七月初六日,卒正德九年甲戌(1514)十一月二十九日。娶本都蓋福洋大丘頭林氏元娘,內助多功。公以清素編氓無尺寸為之階,而能締造洪業為子孫不拔之基者,皆其贊助之力也。生子三:長曰明惠,次曰媽乞無嗣,三曰尾童。生女三:長適二十三都顏家,次適二十五都後厝林新五,三適縣樓黃四官。惜其不得與公終老耳。繼娶本縣東氏真娘,亦善相公,兄弟有釁隙,多從中阻之,人稱曰:遏鬩牆之忿,回連理之歡。相公猶壺士也。公棺葬本處中房田後侖上,坐醜向未,石墓。妣林氏瓦棺葬本處懺堂庶墘,坐乾向巽,磚石墓。東氏與長男明惠石墓同葬東坪頭七架墘山侖垵內。(列傳二)詩曰:

  開拓龍頭方五代,皇恩援例授鄉賓。

  品因磊落襟懷闊,心以仁慈兄弟親。

  縣令殷勤咨政事,鄰居信服仰賢人。

  鳴琴宦海從君起,五百年來勵我陳。

治仔公,字永璿,海公之次子也。為人嚴毅方正,以禮卸家,閨門之內,肅然不敢以聲聞。諸子惕然唯謹,不敢以少縱,斂容聲,慎舉動,見者畏服,喜客投轄,延與盡歡,有陳尊之懷。生正統七年(1442)壬戌三月十二日,卒正德二年(1507)丁卯六月初六日,壽六十六。娶安溪縣楊氏佛娘,亦善相公,好招致款飲,內贊成之,必豐潔整備,且曰:“苟延得偉人碩士,食宴何可為概哉?”因以訓諸子侄婦曰:“為人之婦,當奉承丈夫之志,贊成他做個好人。”其遺風至今令人傳頌不衰。生正統十一年(1446)丙寅(原誤作丙辰)九月二十三日,卒嘉靖七年(1528)戊子十一月初三日,壽八十三。生子二:長曰京孫,次曰光童。生女二:長適本都前洋林家,次適龜龍橋頭吳欽佑。公與妣同葬本處陳坑西垵屈內,坐乾向巽,石墓,公以瓦棺,妣以棺葬。(列傳三)詩曰:

  為人方正言行慎,家政肅嚴閨閭遵。

  款待嘉賓斟美酒,結交碩士勝芳鄰。

  傾談半夜情未倦,敬仰三君志欲伸。

  內助相夫成大事,遺風奕代裔孫珍。

 

六世祖陳光童公事蹟

一三五世(鳴琴六世)二房

光童公,字弘俊,行三,號淳質,永璿公之次子也。性任自然,不事矯飾,喜客有父之風,延款竟夕達曙而不知倦,飲酒能多而不亂,終夕無方言俚語。少事父,善養志,得其歡心,壯則大拓箕裘之業以光大先世。南畝春事,徐徐杖履,以觀耕作,課僮僕唯謹。雖家積斯倉斯箱,而自奉淡泊,身不衣尺帛,飼諸子絕卸梁肉。語人曰:“吾以寧志也。”諸所買鬻,常多其值,不乘急而有所邀靳,曰:“豈以我處有餘之地,而與若輩競毫末之利哉?”所創之業,皆其捐厚貲以輸,若直償之人願而收其田產,無攙奪計取者,蓋遺子孫以便利久安之計也。都邑之人信愛之,邑之庠士推舉之,欲席之賓筵,懇辭。生成化七年辛卯(1471年)正月初八日,卒嘉靖二十一年壬寅(1542年)十一月初七日,壽七十二。娶二十三都上場蔡氏童娘,生成化九年癸巳(1473年)十月十六日,卒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年)正月二十八日,壽七十七。生子五:長曰祖應,次曰祖發,三曰祖明,四曰祖福,五曰尾治。女二:長適二十五都西門辜子儀,次適本都大丘頭林家。公與妣合葬本處吳墘田中灰墓,坐乾向巽,蔡氏後遷瓦棺葬東坑林厝尾,坐巽向乾兼巳亥。(列傳五)

陳詩忠案:本人於1999年08月18日查閱永春後廟《儒林辜氏宗譜》第五冊,載曰:辜氏第七世仲公,即茂公,字以儀,居儒林街,屬辜氏二房,乃邑庠生弟子員也。明元公次子,生弘治丙辰年(1496年)八月初七日吉時,卒葬失記。娶陳氏,十九都溝尾陳重公(即光童公)之女,生弘治己未(1499年)二月十三人吉時,卒葬失記。子三:恂、恬、懷。辜恂,字信卿,即於1556年為我陳氏第二次修譜者也,其功偉哉!詩曰:

  性任自然不嬌飾,賓筵飲酒待鴻儒。

  口無俚語添文采,席有名師拓坦途。

  未慕榮華寧志趣,欣看子裔展宏圖。

  感君首創吾陳譜,四百餘年燦若珠!

 

七世陳光顯公事蹟

一三六世(鳴琴七世)

光顯公,字英耀,行四,號浯溪,弘恩公(諱名明惠)之長子也。鄉賓仔公之長孫。為人剛毅果敢,勇於尚義,承父祖富庶之餘,公私之務叢委,公居長,能以身任之。上事繼母,朝夕如禮,俾得以優遊於遐齡,下庇諸弟,而時事之繁劇,皆於公有賴也。娶二十二都黃坑林姚氏六娘。生子一曰複春,女一適二十五都坪上鄭恒實。公生弘治九年丙辰(1496)十二月二十八日,卒嘉靖十八年己亥(1539)二月二十五日,壽四十四。姚氏生弘治十年丁巳(1497)十二月初一日,卒嘉靖十五年丙申(1536)四月十三日,壽四十。合葬本處山仔尾侖兜,灰墓棺葬,坐乾向巽。案:1983年10月13日,光顯公之墓遷往牛北肚北坡,坐艮坤兼醜未,面向觀音山,立墓碑“七世祖先陳公府君墳墓”。詩曰:

  為人剛毅多行義,承父家殷富一時。

  倭寇來侵皆痛恨,鄉民奮禦不宜遲。

  承歡繼母誠為孝,溺愛嬌兒釀作悲。

  幸有外甥三續譜,至今典冊是珍奇!

 

七世陳祖應公事蹟

一三六世(鳴琴七世) 二房

祖應公,字英鳳,行一,弘俊公之長子也,治仔公之長孫。娶二十五都縣坊(今縣城)魏鑒公之女四娘,生子一曰續。繼娶十九都烏洋(即今湖洋)黃尾奴公之女員娘,生子一曰致;生女一曰尾珠,適二十五都上西門路口林家。公生弘治四年辛亥(1491)八月初十日,卒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正月二十一日,壽六十九。魏氏生弘治八年乙卯(1495)二月初五,卒嘉靖六年丁亥(1527)十二月二十九日。黃氏生正德元年丙寅(1506)十月十五日,卒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正月二十七日。公葬本處吳墘壟邊,坐辛向乙。魏氏葬本山怕田山后,俗呼雷打石,坐坤向艮。黃氏葬溝尾寨後垵,坐辛向乙。(列傳八)

陳詩忠案:據外甥辜恂字信卿為我陳氏二修族譜序雲,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年),祖應公與其弟尾治公及堂弟榮公提倡二修族譜,至此族譜體例完備,其功績偉大,永不可沒也。

詩曰:

  族開蛟尾龍頭後,忍對明初倭亂悲。

  數代孫支遷幾處,二修玉牒待何時?

  同心續譜千秋事,協力延甥萬世碑。

  欣見辜君臻體例,至今我亦拜為師!

 

十一世陳一樅公事蹟

族譜記載:二房七世祖應傳八世致公。致公有幹才,有膽勇,任為捕盜官,嘉靖兵荒後,克勤克儉,以保其業。致公傳九世璉公,傳十世湛公。湛公與妣沈氏、續妣周氏合葬永春十九都洋上(旅居臺灣的著名詩人餘光中家鄉)牛峒嶺,坐申向寅兼坤艮,俱瓦棺,墳式丹池。(列傳二十七)。只生一子:一樅公。自1948年祭掃之後,因事局所限,一直未能拜祭。本人經多年發動,率二房馬龍堂、柳墘堂、山美堂諸位家親於1993年、1994年尋找而方知墳墓地,同拜祭之,手繪墳墓地圖而後載入族譜。二房子孫數千人皆湛公所傳也。

一四〇世(鳴琴十一世) 二房 名行一 字行志

一樅公,字志業,號朝虛,用奏公(諱湛公)之子也。性純而和,勤儉治家,雖少失怙恃而不為匪僻之習,長自婚娶,而且撫成其幼弟。至於戶役裏務之費繁,亦必共襄而率成,有志書香,延師課子,宜其有子斯文之慶也。生崇禎十六年癸未(1643)三月十八日亥時,卒雍正元年癸卯(1723)十二月初一寅時,壽八十有一,皇賞賜金帛,後以瓦棺,仍葬本處巳山,土名鬥仔門堀,乙山辛向兼卯酉,灰墓。娶二十三都埔頭林氏啟娘,諡德懿,生順治九年壬辰(1652)七月十一日午時,卒乾隆五年庚申(1740)十月十四日申時,壽八十九,葬本處東青林,俗呼溪翁寨腳,庚山甲向兼申寅,灰壙灰墓。妣能贊理內政,與公合德,宜垂家乘,以彰懿閫。子四:長曰日灼,次曰日煙,三曰日煉,四曰日燠。女二:一適埔頭林家(清末回應太平天國起義的林俊家族),二適大丘頭林家。(列傳三十八)詩曰:

  平和氣質品優良,勤儉興家眾讚揚。

  舉案齊眉分裏務,延師課子繼書香。

  父瑩寶地尋洋上,子裔英才譽梓桑。

  八秩更膺皇寵賜,至今奕世慶榮昌。

 

十二世陳日烺公事蹟

龍頭陳氏六世光童公在1539年禮延晉江文學博士李思恪首創族譜,後代子孫旺盛。其長子祖應公承父志,與其弟尾治公及堂弟榮公提倡二修族譜。祖應傳長子續公,續公信佛奉道,延師誦經,置道服,寫道經,不靳其費。續公傳長子昆璞公。昆璞公子五,其次子渙公,又生四子,其長子一楊公,生平質樸,敦尚古直,克勤克儉,耕雲鋤月,甘受淩侮,足不到治庭,敬重斯文,延師課子,不吝貲費。一楊公生獨子日烺公,乃當時名人也。

一四一世(鳴琴十二世) 二房長之一 名行日 字行為

日烺公,字為明,號在三,志錦公(諱一楊)之子也。嚴毅方正,知書達理,素為都人所信服,舉為鄉祭酒,官長詢其政事,閭裏正其是非,有志斯文,延師課子,使更取法乎上,賢人名士,會文延款,每器重之。當山海沸騰之際(案指泉州灣發生特大地震),戶中裏務,一以肩任而不辭,繼而奉憲均苗,人多移籍,能竭力前驅,多方挽回,以複其舊,功何偉也。且倡率加置祀祖以厚中元祭享,身任重修譜牘,以振尊敬孝心,尤盡子孫職也。至於興修廟宇,造橋修路,無不踴躍提挈,以相與有成。羨夫吾兄真可謂完人矣哉。——弟日灼(字為華)識。日烺公秉承先輩之志,系我陳氏第一位自修族譜者也,於1702年完成,作四修族譜序,且率家親為文(諱日石)、為升(諱兆躋)與本鄉張、滕、盧制定《景村宮與祖墳(案指始祖伯起公墓)合約稿》,系永春早期的鄉規民約,有文獻價值;既保護祖墳,又兼顧神廟,誠有識之士也。生順治六年己醜(1649)七月二十一日辰時,卒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十一月二十九醜時,壽五十九,瓦棺葬李仔貢,壬山丙向兼子午,與母鄭氏三娘同穴。娶南安林坑李氏賢娘,生順治七年庚寅(1650)正月十二辰時,卒康熙五十九年庚子(1720)七月初六未時,壽七十一,葬東坑林虎巷隔丘角,丁山癸向兼未醜。子七:長曰元增,次曰元培,三曰元墀,四曰元堪、嗣為弼公,五曰元均,六曰元地,七曰元堠。後輩興旺。女二:一適西嵩洪家,二適棗嶺辜家。詩曰:

  生逢山海沸騰時,內外奔忙未有辭。

  執意延師常課督,公心匡世明是非。

  挽親守土四修譜,興廟造橋一任之。

  出入家門名士眾,榮膺祭酒正其宜!

 

十二世陳日灼公事蹟

一四一世(鳴琴十二世) 二房長之二 名行日 字行為

日灼公,字為華,志業公之長子也。氣度閒雅,聰明穎異,循蹈規矩,自無匪僻之習,出入孝友,而有雍遜之風。善承父志,篤學詩書,眼時雖未獲登門,終不久屈池中,予實望之。(兄序)後壽僅以三十一終,遽作地下修文郎,惜哉。生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十二月二十五寅時,卒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二月二十八酉時,葬東青林,丙山壬向兼午子。山系與太平李家批給。娶後龍張懋尊公長女齊官,生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六月二十七酉時,卒雍正元年癸卯(1723)八月十三酉時,壽四十七,葬東青林俗呼摸乳巷,辛山乙向。子二:長曰元逵,次曰元達。女一適大丘頭林家。(列傳五十二)詩曰:

  氣度生來閒雅甚,聰明穎異讀經多。

  家門出入尊良友,兄弟雍和贊大哥。

  篤學詩書承父志,欲攀月桂夢銀河。

  龍門未躍身先逝,地下修文亦奈何!

 

十二世陳日燠公事蹟

一四一世(鳴琴十二世) 二房 名行日 字行為(陳詩忠的祖先)

日燠公,鄉大賓,名興雲,字為羹,號龍川,志業公之四子也。勤儉而致優裕,志意欲振家聲,構築燕詒(馬龍堂,俗稱三落厝),延師課督,紳士薦舉賓筵,老而益康,兼受皇誕恩賜,孫曾林立,雖鼓盆亦金甌之完晚景也。生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九月三十日未時,年逾八旬,贊理之賢相,尚示內政於閨閫,案舉眉齊。先築樂邱于東青林,俗呼幢幡寶蓋頭,灰壙式一粒珠,巳山亥向兼壬丙,卒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八月初八寅時,壽八十四。娶梅苑(即今鄰村梅阪)張攀郎次女恬娘,生康熙三十六年丁醜(1697)十二月二十六日卯時,卒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九月初二未時,壽七十六,諡徽靜,葬本山土名鬥仔門堀,寅山申向兼甲庚,墓式有石碑,灰龜灰庭。子三:長曰元道,次曰元還,三曰元遐。女一,適石鼓寨東熙武庠生王會使次郎祝官。詩曰:

  村居勤儉致優裕,欲振家聲肯格堂。

  有識延師多課督,無私締友添壽康。

  赴筵喜列鄉賓席,祝壽幸蒙皇賜光。

  林立孫曾傳久遠,春秋三百慶禎祥。

 

十三世陳元逵公傳記

一四二世(鳴琴十三世) 二房 名行元 字行齊

元逵,為華公(諱日灼)之長子,一樅公之長孫也。生於康熙三十七年戌寅(1698年),卒失記。娶南安黃氏。文筆犀利,為文學博士,書法流暢,在天馬山龍湖岩勒石“小石潭”,遊歷外省,歸任教授多年,舉為族長,引進永春達埔佛手茶,由次子英侃為主在天馬山種植,甚有眼光,建雲石居,撰聯曰:“舉眼龍旗耀;到門馬乳香。”、“雲應天時旋轉;石環地德安貞。”永春儒學訓導、進士、外甥辜有聲為陳氏五修族譜時贊曰:“聯語脫俗,意味深長,垂之不朽也。”其故事收入《閩南古鎮五裏街》等書及永春佛手茶茶王賽專輯。生子六:長曰英俊,次曰英侃,三曰英超,四曰英佩,五曰英偲,六曰英俶。詩曰:

  業儒經久成博士,遊學多年返故鄉。

  天馬楹聯開第一,龍頭佛手譽無雙。

  卻塵避暑居仙境,攬月披風洗俗腸。

  曲水流觴辦詩會,臥雲扶鬥品茶香。

 

十四世太學生陳維國事蹟

維國,太學生,名仁理,字教聖,號文正,齊出公(即鄉賓文時)嗣子也,齊朝公之五子。席父之貲,而能增置產業,父成華屋,而於中洋複建丕基,所謂父肯堂而子肯構者,其式廓更有大也。身捐太學,尤欲以書香勉其子,喜倡修譜(第五次修族譜),筵集族人,雖各房各柱,均勞均費,而提挈首領,共成盛事,弳正不得不任其責也。才逾強仕正君子,道明德立之時,大於有為,以振家聲,將來其可量乎?生雍正十年壬子(1732)十月初十戍時,卒嘉慶元年丙辰(1796)八月十五申時,壽六十五,葬吳墘圳,坐亥向巳兼壬丙。娶後埔徐氏琛娘,生同庚閏五月十二辰時,卒不知。又側室南安湖尾黃氏盼姒,生乾隆十一年丙寅五月二十七亥時,卒葬莫詳。子四:長曰應聽,次曰應舜,三曰應勳(俱嫡出);四曰應榮(庶出)。(列傳八十二)詩曰:

  父乃鄉賓威望重,子承產業構華堂。

  已欣膝下兒郎眾,每盼窗前翰墨香。

  族譜五修成盛事,家筵數席表肝腸。

  補充國史和方志,二百年來高譽揚。

 

十五世陳應瑞事蹟

一四四世(鳴琴十五世)長房 名行應 字行廣

應瑞,字廣珠,然聖公長子也。天真淳樸,穆然懷葛之風表,性慈良允矣,唐虞之化。生乾隆二十三年戊寅二月二十三寅時,卒嘉慶十四年己巳十月二十五寅時,壽五十二,葬在龍頭侖,坐北向南。娶埔頭林氏宿娘,生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七月初七寅時,卒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十月二十九吉時,壽八十三,葬在龍兜隔,坐寅向甲兼艮坤。子四:長曰士剡,次曰士(業刂),三曰士令,四曰士釗。詩曰:

  天真淳樸存風表,品性優良蔭裔盈。

  冠帶榮身文武眾,旌旗映厝祖孫名。

  書聲四起空前事,鶴術千錘啟後生。

  更有林甥六修譜,彰揚我族列群英!

陳詩忠案:應瑞公子孫後裔既多又聞名,數代書香繼起,三代冠帶榮身,又有多人習永春白鶴拳術,而1890年第六次為我陳氏修族譜的林美中就是應瑞公的外甥孫。

 

 

十六世護族英雄陳士郁事蹟(族人為什麼出國?)

一四五世(鳴琴十六世) 長房二之三 名行士 字行淵

陳士鬱,鄉賓,族長,應柄長子也。娶妻三房,皆字型大小卒葬失記。子六:抱長子曰晉召,卒於外;抱次子曰晉耦;抱三子曰晉梅,太學生;嗣四子曰晉梭;抱五子曰晉攜,亦太學生;抱六子曰晉炎。清鹹豐三年(1853)五月,永春縣遐齡鄉(今埔頭村)紅錢會林俊(被洪秀全封三千歲)、龍頭鄉黑錢會(今之鼇東村龍頭,古之龍頭鄉)陳湖領導農民起義,以回應太平天國。閩浙總督左宗棠調湘兵(俗稱湖南勇)鎮壓,其親信兵備道朱明亮在同治四年(1865)十月十二日,入龍頭燒殺。陳氏族長士鬱挺身護族而被殺害,誠護族英雄也。詩曰:

  反清起義浪排空,永邑林陳氣勢雄。

  驚動朝廷來總督,急呼兵備引刀弓。

  湘軍放火趁天黑,族長挺身灑血紅。

  拋棄頭顱留浩氣,吾龍萬代仰英風!

其後,龍頭陳氏族人大量避居南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至今衍派達四千多人,又避居福建順昌等縣市。事蹟編入《閩南古鎮五裏街》一書,載入《永春文史資料》及《泉州市泉永經濟促進會成立十周年紀念特刊(1996—2006)》,陳士鬱護族獻身故事收入《永春縣民間故事集成》一書。

 

十七世 守禦職五品官陳晉品

一四六世(鳴琴十七世)長房二之三 名晉 字明

晉品,士練之次子也,字明其,守禦職,官於京。生於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十二月初十日辰時,卒於光緒十八年壬辰(1892年)三月十八日申時,享年五十七。葬石牌溪烘出水垵外,坐丁向癸兼午子,水出乾口。娶林氏笑娘,生於道光二十一年辛醜(1841年)八月十四日巳時,卒於民國十三年甲子(1924)五月初三日寅時,享年八十四,葬李厝仔,未成墓。子一曰光靈。據陳金楷家譜補。詩曰:

  北擁紫雲天馬雄,匹夫有幸進遙宮。

  已蒙嚴父鄉賓蔭,更使陳家族譽隆。

  都裏繁華桑梓遠,御前恭謹寸心忠。

  老來添樂龍旗耀,續譜鳴琴不朽功!

 

十七世 最早去南洋的陳振墘(陳詩忠的高祖父)

一四六世(鳴琴十七世) 名行振 字行明 一樅之四子日燠之裔

陳振墘,字明路,珠淵公諱登榔之長子也。公立志有恆,出言不苟,嘗渡南洋,歸來治農克家,不尚華飾,宗族裏務之費,身實倡之。至於重修譜牘(指1890年林美中第六次續修族譜),倡率義舉,相與有成,積善余慶有後望也。生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閏九月十一日申時,卒時八十餘歲,葬未詳。娶石鼓鄭氏右娘,生道光十年庚寅(1830)閏四月二十七日辰時,卒葬失記。振墘公十二三歲時,三落厝大廳失火,再從介福購木料重建,面貌一新。振墘公自南洋歸來,家聲大振,系地方聞人,當八十壽慶之時,適逢1911年辛亥武昌起義之後,福建省參事兼閩南安撫使宋淵源帶保安隊回永春安撫而與宴,全鄉里人咸集祝賀壽慶,公坐八仙桌上所置太師椅,壽袍下垂八仙桌邊,美髯端坐受禮,盛況聞於遠近,公慷慨解囊,支持辛亥革命,為吾族之光也,至今年年奉祀之。子四:長曰佳策;次曰佳相;三曰佳達,雙承出嗣弟振泉;四曰佳取,殤。女二:一適湖丘章家,二適棗嶺壟盧家。(列傳二百一十頁)詩曰:

  南游蹈浪自從容,開拓炎洲業績豐。

  一意邦家回故里,八旬華誕會儒鍾。

  六修族譜輸財力,三落廳堂敬祖宗。

  往事口碑遺典冊,裔孫礪志競成龍。

陳詩忠注:高祖父的後代絕大多數在南洋傳衍至今,人數很多,甚多名人。

 

十八世 在南洋大發展的陳佳相(陳詩忠的皇曾祖父)

一四七世(鳴琴十八世) 二房長之二

陳佳策,明路公諱振墘之長子也,大約1851年生,去南洋而歸居龍頭。生卒娶失記。葬本處柳墘後之北墘山,墓失考。子二:長曰和溪;次曰和地,雙承佳達。和溪、和地皆1890年前生,皆居住南洋。後代非常多,如陳詩聖乃有名的教育家,陳書北連任議員,等等,不勝枚舉。

陳佳相,字宰允,號龍卿,又號輔臣,明路公諱振墘之次子也。(陳詩忠的皇曾祖父,今存其神主牌而供奉于本人新樓龍晉堂,是非常寶貴的金字原件)居住馬來西亞柔佛州昔加挽縣什巴株十九支新萬興大寶號。生咸豐三年癸醜(1853)三月初九子丑時,卒民國十四年乙丑(1925)八月初一卯時,壽七十三。娶永春劇頭鋪(今作吾峰鎮橋頭鋪)施氏不娘(陳詩忠的皇曾祖母,生於馬來西亞,今存其老年照片而編入族譜,此乃族中最為古老的照片,本人曾經寫一篇文章介紹施氏世系),生同治五年丙寅(1866)八月二十六日寅時,生於馬來西亞,回龍頭做七十壽慶,卒民國二十八年己卯(1939)三月二十日申時,諡勤謹,壽七十四。子四女二:長女陳襝娘,適祖籍永春埔頭鄉小宗內林路之子林楓。抱養長子曰和平,或謂去南洋而早逝(舊譜血脈圖如此記載;和文以下皆未有記載,其時尚未出生也);次子曰和文;三曰和闊;四曰和暖(陳詩忠的祖父)。次女曰陳潭,適祖籍永春社山許港顏德之長子顏釵,時居昔加挽雙溪麻滴,有子曰顏良(1950年時10歲),顏良有抱養子曰顏振傑。宰允公大承父志,率本家人在什巴株大拓箕裘,大展宏圖,購置橡膠園等三十六依格,以經營橡膠、椰仔、榴連等種植業為主,同時開日雜貨店,設屠宰場售肉,製作榜舍龜。公卒葬麻六甲望裏夢新邦永德義山,有灰龜墓庭,墓碑金字,光彩照人,孝男只列和文、和闊、和暖同奉祀,裔孫陳詩忠與母親鄭蓮娘于2001年8月間南行探親時,特往拜祭攝影題詩。妣施氏不娘于1934年隨子和文歸居龍頭,卒葬龍頭大圳下,和文再去南洋而1936年又歸來龍頭守居且大購田地,後將妣瓦棺遷葬于牛北肚,坐西向東,面向湖安,有墓碑、灰龜、墓庭,至今完好,不須祭掃。公妣至今年年奉祀。傳記抄自舊譜並予補充。陳詩忠作詩曰:

  高祖離家南渡後,榮歸故里慰滄桑。

  年登八秩華堂壽,酒過三樽庭院光。

  曾祖遠行歸不得,神州久望夢尤長。

  墳邊寂寞榴連樹,疑是當年留瓣香。

 

十九世白鶴拳師、州同知、兩廣步堂正大夫 陳和炯

一四八世(鳴琴十九世) 長房二 兆欽裔 龍德堂

和(木丁),仲杞長子也。卒南洋。

和炫,仲杞次子也。卒南洋。

陳和炯,仲杞三子也。居龍頭。生性烈剛,武藝高強,今存在三四百斤重之練武石。和炯考獲“州同知”,任“兩廣步堂正大夫”,娶埔頭著名白鶴拳師林寶山(在1928年南京國考戰勝對手而奪冠)之妹為妻,在龍川溪對面建大厝,翹脊雕梁,金碧輝煌,中梁雕雙鳳朝牡丹,窗櫺浮雕花草人物,皆栩栩如生,厝前立旗杆石,燭鼓一人高,惜天不永年,卒吉年五月十五日吉時,三十五歲與世長辭,未生育子女。此厝僅存遺址。舊厝龍德堂原懸有匾額四塊,皆毀于文革。雙承嗣子曰金淡,和簪次子也,金淡有子曰錦旗。陳詩忠案:仲杞的長子和(木丁)、次子和炫、四子和燧、五子和灤,皆去南洋。餘皆失記。詩曰:

  龍頭自古鐘文武,鄉里風行白鶴功。

  國考寶山榮列首,門迎玉妹喜稱雄。

  夫妻練膽古今贊,匾額生輝遠近崇。

  但見英風重振起,如今再到柳墘中。

陳詩忠注:陳和炯之孫陳錦旗是本人的堂弟,部隊複退而三連任村長。又有堂弟柳墘堂陳建成曾經在部隊師從陳毅元帥的警衛連長兼保健醫生馬春,現為永春白鶴拳師、國家武術六段教練。

 

十九世不幸因日本侵華時播鼠疫菌而卒的陳和州

一四八世(鳴琴十九世) 二房長 日灼裔 山美堂

陳和州,佳佃長子也。居龍頭。生失記,1941年辛巳六月初二日(西曆06月26日)傍晚卒於鼠疫,年僅三十餘歲。娶埔頭林氏浮娘,生於1906年丙午,卒於1980年庚申十月十九日,享年七十六,葬本處牛北肚。餘失記。有子二:金某、金九,是雙胞胎。女一曰陳閘,生於1928年戊辰,適龍頭藤厝,現82歲健在。1941年06月間(《永春縣誌》載春夏之交),日本人的飛機數次俯衝掃射並投鼠疫菌。金英順時年15歲(生於1926年,現健在85歲),他在本處宮貢親眼看見日本人飛機的侵略罪行,僅數日之後,永春縣鼠疫便開始蔓延,短短幾日內僅山美堂就有和州、和團練之前妻、金棄、金城(年僅16歲)等四人被奪去性命,景況慘不忍睹。和州卒時,其子金某和金九還不到 9歲,此恨綿綿也。當時,日本飛機到永春散播鼠疫菌致使永春鼠疫流行,許多人死亡,如湖洋鄉垵口村因鼠疫而成為廢村,至今說來人人都無不憤恨。詩曰:

  侵華日寇太倡狂,竟有飛機到僻鄉。

  數度俯衝投鼠菌,幾家嚎哭喪爹娘。

  驚聞垵口成墟處,忍見龍頭列道場。

  國恨家仇須記取,豈容拜鬼再囂張!

案:陳金某曾經參加抗美援朝戰爭,退役歸來任某醫院院長,其子長陳錦華現任福建省電信公司副總經理,捐資印刷本族族譜。

 

十九世 欲歸唐山而不得的陳和暖(陳詩忠的祖父)

一四八世(鳴琴十九世) 二房長 日燠裔 馬龍堂(俗稱三落厝)

和溪,字篤清,佳策長子也。生於1890年前。居南洋麻坡張厝巷,管理祖父家族園區,抗戰時約1944年被土著所殺,時年五十餘歲。娶祖籍永春劇頭鋪施氏月娘,病卒,時年五十餘歲。公妣皆葬南洋。子三:長子金髮,抱養;次子金炳;三子金裂,十餘歲卒。南洋人丁興旺,人才輩出。

和地,字篤坤,佳策次子也,雙承佳達。居南洋。生於1890年前。娶祖籍永春龍頭鄉盧氏褪娘。公妣皆葬南洋。子六:金失名、金素、金埔、金針、金東、金助。南洋人丁興旺,人才輩出。僅金素一家全家福照片就有數十人之多,照片收入族譜。

和平,佳相字宰允公抱養長子也。生光緒十一年乙酉(1885)十二月初八子時,應系去南洋,餘皆失記。

和文,字篤賢,佳相字宰允公之次子也。自南洋回龍頭。生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七月初六日未時,卒1956年丙申十一月,壽六十五。娶永春縣介福鄉山仔尾鄭槍之女定娘(晚年照片收入族譜),生光緒二十一年乙未(1895)四月初五丑時,卒1960年庚子四月十六日,壽六十六。公妣皆葬本處,無墓碑。公為人溫和,曾數渡南洋,居柔佛昔加挽,所有積蓄皆買田農耕而招禍,短短五年之間,公妣、子媳、孫計五六人因事因饑而亡故,世所罕見之悲者也。子二:抱養長子金綏仍居南洋,後代輩出人才;嗣次子金顯乃弟和暖之次子(即我的二叔),自南洋歸居龍頭務農、因田多而招禍。

和闊,字篤海,佳相字宰允公之三子也。居南洋。生光緒二十三年丁酉(1897)四月十七日子時,卒民國三十三年甲申(1944)十二月初二日寅時,壽四十八,葬馬來西亞麻六甲望裏夢新邦永德公眾義山亭,有墓碑。娶祖籍永春後壟鄉宮邊厝洪沙之長女命娘(和闊、洪命夫妻與子金忠、金壁的照片收入族譜,其時兩子尚是孩童),生光緒二十六年庚子(1900)三月初六日卯時,卒1969年己酉十一月二十四日亥時,葬望裏夢永德義山亭,有墓碑。子三:長曰金忠;次曰金梓(生民國九年,卒民國十一年);三曰金壁,抱養,祖籍雷州。女一曰金玉,夭折,葬望裏夢新邦山。南洋人丁興旺,輩出人才。

陳和暖,字篤熏,佳相字宰允之四子也。居南洋。生光緒二十七年辛醜(1901)五月初十未時,卒1957年丁酉六月十五日巳時,壽五十六,葬望裏夢永德義山,有墓碑。娶祖籍永春湖安鄉鄭世源字購之長女初娘,生光緒二十八年壬寅(1902)五月二十日丑時,卒1956年丙申四月十六日吉時,壽五十五,葬望裏夢永德義山。因為日本南侵而致家運衰落。子五女四:長子金設,在南洋抗日、抗英而歸祖國;次子金顯,嗣和文為次子;長女金盼英,適祖籍永春東門鄭烏漢之長子天隆,二十歲而亡,生女曰金蘭,生男曰金耀;(三子金豬,幼年夭;)三子金快,後代有大學生、留學生、中學生;四子金輝;次女金葉,適祖籍永春金墘鄉鄭嵋之三子鄭光灶,金葉早逝,生有三男三女;三女金續,七歲夭;四女金花(我的尾姑),生於1939年己卯新曆2月6日,中學文化,1964年12月12日適新加坡柏盛基督教會牧師、祖籍福建安溪之陳聰華,任該會幼稚園園長。陳聰華生於1936年03月30日,長子陳慧明,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工程系畢業,長媳陳瑞枝,生子陳天榮、長女天欣、次女天霖;次子陳恩明,義安工藝學院機械工程系畢業,次媳吳明潔,生女天英、子天豐;三子陳仁明,中學畢業,三媳蔡明麗。我的祖父母因長子(我的父親)一家回祖國而悲痛,欲回唐山而不能,無限哀傷而逝。2002年08月,我偕母親南行探親時,曾經跪拜祭祖父母墳塋,見墓碑刻有子孫之名(包括我的名),亦何其哀傷也!歸而撰詩曰:

  自從高祖南遷後,大播炎洲子裔榮。

  轉至重慈歎家運,敢期吾父戰倭旌。

  雨聲斷道風驚屋,淚水沾孫語寄鯨。

  買棹歸唐成舊夢,只遺芳草護墳塋!

 

二十世 善書法、研醫藥的陳金鐘事蹟

一四九世(鳴琴二十世) 長房二 兆欽裔。晉鎊裔

陳金鐘,和慈長子也。居龍頭。參加清末科秀才考試,代人作文,他人錄取,而自己時間不夠,作文來不及完成,因而落取,精神受刺激,前往南洋,遊歷麻六甲,楷書“永春會館”匾額一方甚美,堪與福州人林森(曾任國民主席)所書“福建會館”媲美也。歸來龍頭教書,好作冠首聯成集,解放後由金美保管,後來遺失。教書之餘,鑽研醫學,曾作《銅人》醫藥書,序言敘述成書經過,襟懷磊落坦蕩也。子一曰詩府(因為田多而招禍)。詩曰:

  穎異聰明眾所欽,考場代筆悔何深!

  南洲解悶閑如鶴,會館揮毫貴似金。

  苦作銅人思治病,愁從著述欲醫心。

  民間多少難言事,留與來年再探尋。

陳詩忠案:和慈次子金榮旅居南洋,後代很多,亦多聞人。

 

二十世 馬來西亞歸僑陳金設(陳詩忠的父親)

一四九世(鳴琴二十世) 二房長 日燠裔。振墘裔 馬龍堂(俗稱三落厝)

陳金設,字理誠,和暖長子也,馬來西亞第四代華僑。1951年10月攜妻與子女自南洋歸居祖家福建省永春縣龍頭,分田農耕。公生於民國九年庚申(1920)十二月二十一日辰時,小學文化,卒於1984年甲子年閏十月十六日酉時,享年六十五,葬本處天馬山(永春第二高山)雞翅膀貢、祖厝侖旗杆石下(旗杆石是一世祖伯起公入居龍頭鄉時所倚之石),面對大鵬山仙人拉鋸,有墓碑墓庭,碑文由其子詩忠書寫曰“二十世祖顯考諱金設陳公佳城”,標明“龍頭旅馬歸僑,生於一九二零年,卒於一九八四年”,“男詩股、詩來,孫書林、書澤、志明立”(其時志海未生)。娶祖籍德化三班石傑鄭居公之次女鄭蓮娘,生於1920年庚寅五月十九日午時,卒於2002年壬午七月二十四日未時,享年八十三。生子四人,因為日本南戰,南洋缺食無藥而先後卒者三,僅以四子為長,南洋出生證英文名 Tanseekoo,歸國後名作陳詩股(嘏),又改名詩忠。公在南洋抱養長女(僅四個月),系祖籍永春湖洋、居南洋東甲黃金才之女,適鄭氏。在龍頭又抱養女,系石牌村日炳之女,配雙承子詩來。公歸國後積極帶頭組織互助組、初級農業合作社、高級社,參加公社化,多為世人所知,所以仙逝後,永春縣僑聯、五裏街鎮僑聯都有幹部驅車專程來送葬並慰問家屬,此乃龍頭前所未有之哀榮者。公自幼敏聰,詩書數春,迫于時艱,謀生膠林,感于正義,奮起抗爭,歸於龍頭,南畝躬耕,重視教育,一門芳芬,服務社會,坦蕩胸襟,極盡哀榮,堪慰平生。其子詩忠有《冬至緬懷父親疊韻》紀事詩二首:

  路遠常行早,雞鳴即覺遲。割膠燈引頸,拂袖露盈衣。

  海外僑工苦,家中稚子饑。五星旗召喚,心向故園飛。(其一)

  巴雙船啟錠,歸至五羊遲。稻熟逢豐歲,楓紅著薄衣。

  育人多教導,作馬受寒饑。盼到新家境,偕仙駕鶴飛!(其二)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