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邦話詩山
一、詩名遍地懷歐陽
逡巡千載名邦詩山鎮,“詩”風撲面而來:這裏的溪流、村莊、學校等紛紛冠以“詩”名,有詩溪、詩園、詩阪、詩鼇、詩南、詩口、詩門、詩鐘、詩宅等,詩山是詩鄉,真是名不虛傳。
南安市詩山鎮系我省重點僑鄉和閩南文化重鎮,歷史悠久,鐘靈毓秀,人文薈萃。“四面青山為屏,中間綠水為帶”,有享譽中外的古刹鳳山寺,風光旖旎的“詩山十八景”,孕育唐朝文豪的高蓋山等,這裏留下了歷代許多名流的足跡與題詠,歐陽詹、王審知、朱熹、陳知柔、何喬遠、陳遷鶴、陳萬策、陳嘉庚、黃壽祺、餘光中、劉再複黃種生……一串串重量級的名字,閃爍在古鎮的史冊上。
詩山遠在晉、唐時就建埠。明洪武年間,擬遷南安縣治於此。舊稱“山頭城”改為“詩山”始於南宋,至今已近
800年。說起“詩山”的得名,自應歸功於歐陽詹和朱熹兩位人物。
歐陽詹(759—800),字行周,祖籍晉江,生於詩山的芹山,從小隨祖父母居住高蓋山。高蓋山,在今詩山、碼頭、金淘三鎮交界處,海拔
535公尺,因山頂平坦如蓋而得名。詹小時候和母親同住在山下的茅草房,日子清貧,但歐陽母很支持兒子讀書,為避俗事干擾,特地讓他每天帶著乾糧,上高蓋山白雲室埋頭苦讀,早出晚歸。歐陽詹常常登高執卷,高聲吟唱,完全陶醉於詩書世界。據傳歐陽詹離開白雲室時,把筆架石朝山上一擲,說:白雲書室附近應該有座筆架山,讓學子筆有所依,學有所成。話音剛落,高蓋山即陡起三峰,形似筆架,故現在有一座筆架山,讀書人引以自豪。穿越時空隧道,依稀聽到高蓋山白雲室傳來的琅琅吟詠,書聲孕育了才華橫溢的詩人,書聲鋪展了通往京城的大道。
其實,歐陽詹本無意功名,想長期在家讀書,奉養雙親。後來因為雙親嚴命,親友激勵和地方官員提攜獎掖,才決心走入科場。貞元二年(西元
786年),歐陽詹西上長安參加進士考試。歷經一年艱辛跋涉,歐陽詹抵達長安,在此苦熬了六年。這六年,他借錢租房讀書,生活窮困。唐貞元八年(西元
792年),歐陽詹終於以一篇文采斐然的《明水賦》,榮膺第二名,賈陵第一名,韓愈第三名。當時的泉州文士貪戀家鄉山水,不肯遠遊出仕,不熱衷科舉,隋代科舉制度開創後
180年間泉州竟沒有一人投身進士考試。詹此番考進士並喜登龍虎榜,表現了敢為天下先的泉州精神,極大鼓舞八閩士子。此後,閩南科考的人數益增,儒學風氣漸漸形成,促進了泉州與福建文教事業的繁榮,使之接近乃至趕上中原地區的先進水準。歐陽詹才高學博,著述頗豐,收入《歐陽行周集》裏的賦、詩、記、傳、銘、頌、箴、論、述、序、書等各類作品
140多篇。可以斷言,沒有“歐陽詹現象”,泉州不可能贏得“海濱鄒魯”的美譽。
歐陽詹和韓愈交誼甚篤,成了志同道合的好友,他們同柳宗元等人共同宣導古文運動,推動唐朝文學的健康發展,對後世產生積極影響。貞元十五年(
799年),歐陽終被朝廷授予國子監四門助教。雖然這只是皇家高等學府“四門學”中最低的職銜,但閩人擔任此職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歐陽詹高中進士後不久曾返家省親。回到搖籃高蓋山,日夜思念的母親已經長眠地下,再也聽不到母親的殷殷叮嚀,再也看不到母親陪伴自己讀書的身影。歐陽詹悼母詩寫道:“高蓋山前日影微,黃昏宿鳥傍林飛。墳前滴酒空流淚,不見丁寧道早歸。”
宋理學宗師朱熹敬仰歐陽詹,慕名來到高蓋山白雲室,品賞歐陽夫子和歷代名家的詩詞墨寶,由衷感歎:“此詩山也”,於是“山頭城”遂更名“詩山”。後人為了紀念他,就把他居住生活過的地方,冠以“詩”字,千百年沿襲至今。詹詩名卓絕一時,但其字跡罕見,曾題“不二”於郡城書室,後人改書室為祠堂,稱為“不二”祠,即歐陽行周祠,位於泉州模範巷。
朱熹來泉講學時,欣然題泉州甲第巷歐陽故居:“事業經邦,閩海賢才開氣運;文章華國,溫陵甲第破天荒。”
二、王審知與拜劍亭
詩山鎮古稱山頭城,在舊山頭街(今山二村)的名勝婆羅門塔一帶,曾有一方拜劍亭古跡,傳為紀念唐末王審知兄弟軍旅入閩於詩山奪王緒兵權,拜劍為帥的地點,舊《南安縣誌》亦載有此事。
唐末黃巢起義,攻陷長安,天下大亂,群雄割據,唐僖宗西走入蜀。唐廣明元年(西元
880),安徽壽州人王緒揭竿而起,聚眾起義,連克壽州、光州。但不久,王緒卻向唐蔡州防禦使秦宗權投降,當上了光州刺史。秦宗權貪婪無厭,經常勒索他人,致使王緒無法應付,便率領光州隊伍南奔。王緒一路上廣招民士,當時光州固始縣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同時入伍,隨王緒一起渡江往東南挺進,王潮為副先鋒。
屠夫出身的王緒心胸狹窄,生性狐疑,治軍無能,軍紀渙散,沿途劫掠。隊伍經贛入閩,至汀州、漳州時,士氣十分低落,難以前進。王緒聽信讒言,濫殺無辜,下令軍中不得攜老帶幼,違者皆斬。當時王審知帶老母親隨行,所幸的是,他帶著一匹白馬,王緒覬覦已久,審知只好忍痛“割愛”,以寶馬換得老母性命,方逃過一劫。王緒誤信蔔者之辭,說“軍中有王氣,若不除,恐生內變”,忌怕有人奪其軍權,便將勇略過人或儀錶魁梧者盡皆斬殺,以立其威。結果弄得眾皆自危,軍心動搖,危機四伏,可是將士們終歸敢怒而不敢言。
軍隊由永春進入詩山安營紮寨休整,伺機攻打泉州城。一天,王潮私下慫恿前鋒將道:“我們這些窮苦人都是逼上梁山的被逼揭杆的,妻離子散,而主帥竟如此胡作非為,軍中傑出者都快被殺光了,而將軍堂堂七尺,騎射過人,出類拔萃,又身居前鋒將,王緒如何放過你?我實為你擔心!”
這番肺腑之言,正中前鋒將下懷。他便敞開襟懷,與王潮密議殺王緒之策。有一天,王潮選擇好機會,親率幾十名信得過的軍中好漢,埋伏在舊山頭鄉觀國橋一帶竹林間,等待王緒坐騎到來時,伏兵一躍而起,來個五花大綁。王緒驚叫起來:“大膽,為何擒住主帥?”王潮冷笑道:“你這個殺人惡魔,一路濫殺無辜,攪得隊伍大亂,不把你拉下馬,我們都會斷送在你手裏。”王緒當場被扣留,後於幽禁時自殺。
軍中不可一日無帥,劉行全是當初在壽州起義的領導人之一,被公推為將軍。劉行全堅決推辭:“王潮才幹在我之上,應當立帥。”王潮也再三謙讓,大家商議,歃血為盟,拜劍而定。王潮將一把塗有牲血的青龍寶劍直插地上,大家盟誓:“我們都向劍祝拜,誰拜時劍自躍者為主!”劉行全、王潮、王審邽一一祝拜,寶劍紋絲不動;輪到王審知來拜時,寶劍果然躍起,金光四射,將士們振臂高呼:“王三將軍為主帥!”紛紛爭著跪拜他。
王審知一貫視兄如父,不敢接受這頂軍銜,說要遵循兄弟之序,推王潮為王:“兄勞苦功高,領兵有方,該當主帥。”將士一齊贊同,擁戴王潮為主帥,王審知任副帥。
唐光啟二年(西元 886年)王潮攻入泉州,景福二年(西元
893)再克福州。王潮死後,王審知繼承職位,秉承兄志,開創閩國。審知在位時期,千家燈火讀書夜,萬畝桑麻商旅途;
人尊他為閩國太祖。後人因感天恩念德政,便在兵變開閩的拜劍處,豎亭緬懷,取名“拜劍亭”。可惜不知何時亭址被廢,據傳後人曾立開閩王王審知塑像於舊山頭街東嶽廟前,紀念王審知在此拉開創立閩國序幕的一段歷史。
三、“青瞑布政”戴廷詔
戴廷詔,字道階,明朝萬曆二十三年進士,系詩山大庭鄉人。
廷詔出生於一貧如洗的家庭,窮人孩子早當家,從小就到一戶富裕人家去做工,就是每天要爬上鄉里前面的高蓋山上去放牛。因此幼年就失學,但他從小十分聰明好學,有時牽著牛也要在書塾門前停下來,入神地聽著他的童年夥伴的琅琅書聲,心裏羡慕極了,盼望有一天,也能和他們一樣坐在教室讀書。
一天清晨,待廷詔牽著一隻大水牛在山上正啃著一片嫩草,突然在一片草叢中,發現唐朝詩人歐陽詹祖母安葬的翻龍墓,墓後立起一方石碑,上面勒寫著密密麻麻的文字。(這座墓如今已修葺,碑石長84釐米、寬36釐米、厚度14釐米,上刻:“唐歐陽祖媽墓”)小廷詔根本看不懂上面的碑誌銘。出於好奇心,第二天他帶著紙墨上山把碑文拓印下來,回來後請教私塾先生。塾師見小廷詔這麼勤奮學習,就高興地告訴他這是墓誌銘,並教他誦讀和臨摹。廷詔讀一遍寫一遍,寫了讀讀了寫,直到倒背如流。
有一年,雇主的兒子到泉州府學應考,廷詔一路挑著書笥一起前往。考試時,監考的學台開始點名,恰好主人兒子一時肚子痛如廁出恭,廷詔只好代他回應,“冒名”替考,糊裏糊塗地跟進考棚。當題目出示時,他什麼也看不懂,無奈之下就把那篇背得滾瓜爛熟的墓誌銘,張冠李戴地寫了上去。
剛好這位學台姓歐陽,祖上世居福建,後因在外省做官並落籍,傳到學台這輩,已經幾十世了,至今不知祖居地在哪里。閱完這份試卷,學台愣住了:試卷文采斐然卻文不對題,可也從中意外獲悉了祖居地的資訊,真是“踏破鐵蹄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他感慨地自言自語:“要取真不通,不取找不著祖公!”一時感到很棘手,遲遲難以定奪。最後,終於因“公(祖公)”徇私,把戴廷詔錄入府學,放在榜末。
從此,戴廷詔發憤攻讀,青雲直上,明萬曆乙酉年考中舉人(1585)第一名;萬曆乙未年(1595)又榮登進士榜。不久,晉升員外郎中,出參蜀潘,賑災濟民,解除瀘州冤獄三案,後轉升官至江西按察使、布政使,勤政愛民,政績顯著,百姓擁戴。晚年辭歸,課讀兒孫,賦詩著作,有《歷代帝王記》、《歷代名臣錄》、《古詩選》、《詩山草》等問世。
少年廷詔代考進府學,在三鄉五裏傳為美談,鄉親們都說這是“龍墓顯靈,天降福運”。大家風趣地笑廷詔是“青瞑布政”。泉州人把目不識丁者譏為“青瞑”(瞎眼),這句話意思是沒有讀過書還會考入府學,後來又官至布政使。其實廷詔進府學固然有僥倖的成份,但戴廷詔少年立志,刻苦研讀的感人精神,以及機警靈敏、博聞強記的可貴素質,也是值得大書一筆的。
四、塔尖生金
矗立詩山境內的婆羅門塔,建於南宋寶祐四年(1256年),仿阿拉伯伊斯蘭教體式,用輝綠石建造,塔高
9.5米,現在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說起這座雄偉的婆羅門塔,詩山人都會津津樂道一個孝子得金的動人傳說。
相傳明朝時候,詩山山頭街有一個後生名叫黃勤地,年幼時父親便去世了,全靠母親一把屎一把尿地撫養成人。黃勤地家徒四壁,上無片瓦,住在一間茅屋裏;下無寸地,不能耕種田園,全靠著黃勤地給人家種田做零星活維持生計,他成了家庭的頂樑柱。
到了農閒,沒有人需要雇工,黃勤地家裏常常吃了上頓不接下頓。黃勤地天天起早摸黑,為生活奔波勞累,哪怕是自己饑腸轆轆,也要到大戶人家給人劈柴、挑水、灑掃廳堂,忙裏忙外,換來一碗稀粥,帶回家給母親充饑,黃勤地成為鄉里人人誇讚的大孝子。有一個晚上,他曾仰天長歎:“想不到我黃勤日夜勞苦,竟然無米之炊!”他對天發誓:“今後如有出頭之日,一定不忘窮苦鄉親!”
說來奇怪,黃勤地的誓言感動了上蒼。
中秋節前夕的一個晚上。黃勤地累壞一天,疲倦地癱到在床上,早早進入夢鄉。半夜,忽然間,仿佛看見一個白髮銀須的老者從天而降,飄然走到身邊,笑吟吟地對他說:“老翁乃太白金星,感念你侍母至孝,孝子無匱,上天特為你指明一藏金之處,讓你苦盡甘來改變困境。記住,中秋之夜,塔尖生金,切記,切記!”
說完,太白金星化作一陣清風不見了。
黃勤地驚醒過來,迷迷糊糊睜開眼,原來竟是一場夢,不覺一絲好笑。這一夜,他再也睡不著了,乾脆披衣而坐,好好品味一番夢中情景,歷歷在目。黃勤地遇事愛動腦筋,他想,說不定會夢想成真?莫非苦日子該熬到頭了?不是說憨人有厚福嗎?於是便把太白金星的那些話細細琢磨,頓時有了主意。
興許是時來運轉吧。轉眼到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按照當地民俗,黃勤地來到婆羅門塔下靜坐賞月,內心有點不平靜。時間到了夜十二點正,他清晰地看到在月光的照射下,婆羅門塔映出一個倒影,他趕快起身,高興地揮起鋒利的鋤頭,朝著塔尖的倒影之處挖掘下去,果然挖出了一甕金子。他迅速填平了窟窿,把金子悄悄抱回茅屋藏了起來,然後點了一拄香,跪拜神位前再三叩謝太白金星。
不久,黃勤地成了詩山的富戶,拆掉了舊屋,蓋起了新房,買了田地,娶上了老婆,日子越過越好。但是,他翻身不忘本,依然牢記當初許下的諾言,常常慷慨拿出錢財資助窮苦鄉親,幫助他們度過難關;還花了一大筆錢,請來能工巧匠,把婆羅門塔修葺一新,使古塔重新煥發英姿。
“孝子有好報,塔尖生黃金。”從此,詩山民間廣泛流傳這個著名的傳說,“塔尖生金”成為詩山十八景之一。
五、黃埔解元走路 蓬華芥菜坐轎
南安蓬華芥菜是聲噪海內外的僑鄉特產,素有珍品之譽,蓬華芥菜醃制技藝已列入南安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蓬華鎮海拔較高,早晚多霧,雨量充沛,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造就了蓬華芥菜色澤濃綠、莖葉細嫩、質地清脆、甘甜可口的特質,民間至今還盛傳著“蓬華芥菜勝過黃埔解元”的有趣傳說。
話說明朝末,山頭城黃埔鄉(今詩山鎮鳳坡村)梁解元,對南安名山天柱岩心儀已久。一年正月的一天,他乘坐轎子上天柱山觀光朝聖,飽覽了蓬萊仙境的一番秀色,又到寺廟燒香還了願,已是過午時分,梁解元遊興未盡可饑腸轆轆,他順途下山到華美一位親戚家做客用餐。賓主一陣寒喧後,主人煮出芥菜飯配香菇湯款待,初次嘗到如此地道的飯菜,梁解元頓覺芳香撲鼻,美味徑入心底,吃得目睭眯眯,邊吃邊讚不絕口:“蓬華芥菜真好吃!真好吃!”一時胃口大開,比平素足足多吃了一小碗。
席間,賓主共話桑麻。梁解元索性詳細問起蓬華芥菜的方方面面,親戚一一道來。蓬華芥菜可以鮮吃,也可以燙芥菜幹和醃制芥菜,尤以“磕芥菜”最為著名。每年農曆冬,這裏家家忙於收芥菜,鮮吃之余,製成大量“磕甕菜”,此菜貯存越久,味道越佳。農家中普遍存有三五年的“磕甕菜”,要找到保存二三十年的“磕甕菜”也不是難事。其醃制程式和方法與梁解元家鄉相差無幾,不過蓬華芥菜更耐貯藏,味道更勝一籌,據說還有養肝肺去風濕的藥用價值。
交談甚歡,不覺已過了一個多時辰,解元起身告辭,親戚馬上到菜園砍了10棵鮮芥菜送給客人,梁解元令轎夫裝入轎中一起抬回家。
抬了一小段路,轎夫兩腳發軟,幾乎走不動了,大汗小汗流得額頭直滴雨,大氣喘完喘小氣。你看,一個人連10株芥菜
200多斤重,山路又真歹走,到黃埔鄉有10多公里遠,這怎麼辦!轎夫滿腹牢騷,嘴上不敢說,心裏埋怨道:你解元只顧芥菜好吃,呣知阮的死活。
為了讓自己和家人嘗到蓬華芥菜的美味,梁解元也只好放下讀書人的架子,讓芥菜獨享其尊,自己下轎步行。轎夫抬著身價倍增的芥菜,頓時輕鬆起來,滿臉笑容,而豁出面子的梁解元一路跟在後面慢吞吞。第一次見到這種情景,沿途的百姓莫不睜大眼睛:這是哪般奇觀?芥菜居然坐轎,解元老爺卻走路,這芥菜算是幾品?一位老叟捋著長須,拉長腔調:“什麼幾品?蓬華芥菜勝過黃埔解元!”說完,惹得眾人一陣哄笑,梁解元臉上紅通通,頭也不敢抬起來……
從此,“蓬華芥菜勝過黃埔解元”的趣聞就傳開了,仿佛陳年的蓬華芥菜曆久彌香,在鄉間千秋傳承。
六、西碧岩“神尼”懲惡記
聳立峰巒的詩山西碧岩是泉州名刹,歷來以悠久的歷史、秀麗的風景與美妙的傳說而名震四方。
舊時寺裏曾住過一位才貌出眾的尼姑。她修行到家樂善好施,念經拜佛之餘,經常為鄉鄰香客義務采藥治病。善男信女上山進香,她總是笑臉相迎,茶禮以待。特別是對小孩更疼愛三分,時常把蓼花、糖果等送給小香客。以前,一位熟知掌故的老先生稱他曾親眼見過,尼姑在請人吃這些食物時,從來都不直接用手拿給別人,而是先把它放在衣襟外表,兜著讓孩子自己來拿,令人莫明其妙,好事者追問為什麼這樣做法,她笑著說:“老尼手頭重,真怕碰傷孩子。”
原來尼姑暗中練就一身硬功夫,功力深厚,以致力大異常,不過謙遜的她從不向人炫耀。木匠出身的林師傅告訴過筆者,聽他父親生前說,尼姑輕易不授徒,一生只收過一兩位學徒,他父親有幸成為門下弟子,是反復考驗約法三章過關後才同意收下的。
尼姑德高心慈,廣結善緣,口碑極好,直到現在,人們還在懷念傳頌,她神奇的故事在詩山民間廣為流傳。
從前的一天午後,尼姑外出采藥回來途中,突然遇到一個彪形大漢從灌木叢中竄出,伸開雙臂,攔住尼姑,一臉堆滿奸笑,出言挑逗。尼姑氣極了,大聲怒斥:“老實點!再無禮,休怪老尼不客氣了!”大漢欺她是個弱女子,毫無收斂之意,還動起了手腳。尼姑頓時怒火中燒,身子一閃,看准他的肩井穴纖手用力一點,“哢嚓”一響,大漢猛然往後顛了好幾步,竟壓斷了身後一棵小松樹,口裏一聲“我苦啊”,人像一條癩皮狗癱倒在地上,半晌動彈不得。過了老半天,才用手肘吃力地撐起身子來,一步一踉蹌……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尼姑閉目合掌道。
歹徒走了沒多遠就渾身抽搐起來,疼痛難忍哇哇直叫,抱頭痛哭,暗想:“莫非剛才一點中了命脈?”一條命要緊,只好乖乖返回,硬是爬上山去求尼姑。到了庵前,只見神尼正擊磬誦經,他不敢打擾。有過方才的教訓,還是退避一邊等待尼姑功課完畢。片刻,尼姑起身了,他趕快雙膝跪地叩頭求饒:“仙姑饒了我吧!我發誓改邪歸正!”
尼姑大聲呵斥:“原來是大膽惡徒!犯錯當改,自新自救,若不悔改,終害自己。”“是!是!是!”
“起來!挺身肅立,老尼先讓你輕鬆點,餘傷終會慢慢消除。”
說完,揮手甩袖,將一枚方孔銅錢往地上摔去。“噹啷”一響,銅錢撞地彈起,正好擊中歹徒腳踝上。說來真神了,歹徒隨感如釋重負渾身輕鬆,只是背後稍有酸疼。他連忙伏地連連叩頭……尼姑袍袖一揮喝道:“當說到做到,改過自新,如再犯將自毀。”
這個神功懲惡的故事傳遍了三鄉五裏,從此尼姑威名大振,被尊稱為“神尼”,其揚善懲惡的精神也象西碧岩鼎盛的香火,代代相傳。
七、福建護國軍第一路司令吳瑞玉
吳瑞玉,詩山古宅鄉(今吾峰村)人,生於光緒十二年(1886)十二月,居三個兄弟中的老二,家庭世代務農。瑞玉年幼時父親就亡故,靠母親一人艱難養大。或許,這樣的家境養成了瑞玉自小剛直的秉性、獨立的見解和叛逆的性格,也因此造就了一代討袁英烈。
瑞玉生不逢時,社會黑暗時局動盪,難以管束的母親常常為他桀驁不馴的個性提心吊膽,生怕年幼無知,初生牛犢不怕虎,生事惹禍,因而寫信告知旅居新加坡的吳瑞玉伯父,懇求把他召往身邊。瑞玉隨後遠渡新加坡,入當地私塾讀書,課餘跟隨伯父學習經商。瑞玉手腳勤快腦子好使,逐步學會了理財。不久,伯父回家鄉探親不幸病故。此時,瑞玉孤身一人無依無靠,在悲痛中益自砥礪,就近選擇一私塾從師勵學,後來又到新加坡繼承伯父業產,闖蕩社會。
然而,清王朝腐敗賣國,帝國主義瓜分中國,中華民族處於存亡關頭。目睹現狀,遠在海外的瑞玉憂國憂民,萌發了反清救國理想,漸漸地把生意撇在一邊了,而選擇了棄商從戎的人生道路。
光緒三十三年(1907),瑞玉接受孫中山“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加入海外同盟會,化名沈恨海,投身反清鬥爭。
宣統元年(1909)十月,吳瑞玉奉同盟會組織之命回到泉州,與革命党人王雨亭、王吉甫等創建“共和實進會”,在泉州奎霞巷設立秘密機關,從事地下鬥爭。1912年10月底,“中國同盟會泉州分會”成立。1912年11月19日,泉州光復,瑞玉因組織需要重返新加坡,發展新成員壯大組織,繼續開展革命活動。
1914年,袁世凱篡位竊國,獨攬大權,扼殺民主。北洋軍閥李厚基勢力進入福建。政治上的高壓統治、經濟上敲骨吸髓的剝削,較之前清有過之而無不及。福建城鄉滿目瘡痍,民生困苦不堪。各地紛紛組織義師武裝反袁。中華革命黨1914年
7月成立後,孫中山秘密派遣海外華僑中的革命骨幹,潛回內地策劃討袁軍事行動,不少華僑回國參加這場討袁武裝鬥爭。
在革命軍與北洋軍處於決戰的嚴峻階段,瑞玉響應孫中山號召,邀集16名華僑毅然回國,策劃反袁運動,在詩山等地招募兵員,後退居南安八都山,改編當地民軍陳崇義部,組建福建護國軍第一路軍,瑞玉被擁戴為司令。他招兵買馬購置軍械,不斷擴充實力,準備呼應泉州革命黨人的討袁運動。
1916年初,瑞玉與泉州城內革命党人湯文河等聯繫,互相策應,發動武裝反袁。
3月下旬,湯文河、錢竹軒等五人被北洋軍閥帶閻廣威部圍襲殺害,瑞玉率領部眾反擊,為死難同志復仇。在南安境內連挫敵軍,乘勝進兵泉州,駐紮在晉江河市霞井鄉(今屬洛江區)。
4月28日,閻廣威探悉瑞玉將大舉攻打泉州城,急速糾集各部,星夜劫營,瑞玉率部奮起應戰。他在白刃戰中身先士卒,奮力殺敵,血染戰炮,由於孤軍奮戰,彈盡援絕被俘,從容就義,獻出了30春秋的年輕生命。
其故鄉詩宅小學(今吾峰小學)內曾建造烈士吳瑞玉墓,塑立銅像於碑石上。吳瑞玉烈士成仁取義,為國捐軀,彪炳千古。
八、梁添成:抗日空戰的歸僑英雄
歷史鎖定1937年
8月14日,中國空軍奮起抗擊,在長江江面追逐敵艦、在杭州上空勇殺飛賊,並以6∶0的空戰戰績給了日本侵略者一記響亮的耳光:中國人不可辱。“8·14”拉開了抗日空戰的帷幕。在延安,中共發表了《英勇的中國空軍萬歲》一文;曾參與過籌建中國空軍的宋美齡,一生最愛佩戴的就是一枚空軍胸針;為紀念“8·14”空戰,國民政府將這一天定為中國空軍節。
這一天,有一位泉州籍的飛行員,在杭州上空與敵機激烈交戰。他的名字叫梁添成,一位幾乎被人遺忘的歸僑抗日英雄。
梁添成祖籍詩山鎮鳳坡村,1913年 2月
1日出生於印尼萬隆,排行10個兄弟姐妹的第九,蘇州籍妻子夏伊嬌執教過萬隆中華學校,後居上海與國畫大師劉海栗結為夫婦。
父親梁文渠在梁添成
4歲時亡故,不惑之年就守寡的母親陳琳娘,養著一家十幾口,生活十分困窘。少年梁添成,在萬隆中華學校度過小學和初中生涯後,母親就送他到上海深造。1931年“九一八”事變,東北三省淪陷,日寇鐵蹄踐踏神州。1932年日軍強行闖入上海閘北,十九路軍英勇抵抗。血氣方剛的梁添成義憤填膺,決心勇赴國難,報效祖國。
目睹敵機在祖國領空橫行霸道,他毅然投考了設於杭州筧橋的中央航空學校,蔣介石曾首任校長。畢業典禮上,他對千里迢迢赴會的母親及戰友們立下誓言:作戰中最少打下一架敵機,即便我犧牲了,也沒有遺憾!他先後任中央空軍第
4大隊第22隊和第23隊分隊長,被授予中尉軍銜。他駕駛著一架義大利戰鬥機,隨第四大隊首任隊長高志航參加了淞滬、封邱、峰縣、棗莊等地保衛戰,機警敏捷,驍勇善戰,屢建奇功。總不肯服輸的高志航,常對人說:“梁添成真行,要問我佩服誰,那除了梁添成以外就沒人了。”
1937年
8月14日起,中國空軍在半個月內,共擊落日機61架,殲滅了日軍號稱精銳的鹿屋、木更津兩個航空隊,創造中國空戰史神話,湧現以高志航、劉粹剛、樂以琴、梁添成“四大天王”為代表的英雄群體。在南京、武漢、重慶有空戰發生,總有梁添成在場,把空氣沖得稀爛,把敵機打得焦額。
1939年底,南京失守;1939年 5月至
6月初,日軍每次出動27架以上九六式轟炸機多次轟炸重慶。中央空軍第
4大隊奉命調往重慶,第23分隊15架E-16戰鬥機升空迎戰。
6月11日黃昏,又是27只三菱出品的敵機淩空飛來。神聖的祖國領空,豈容飛賊如此猖獗,當時剛做新郎在家度蜜月的梁添成,一聽敵機襲擊的消息,就跳了起來,主動請纓,跨進2307號機座艙。戰友跑上去勸他下機,他更斬釘截鐵地說:“今日非吊尾,如果打不中敵人,我也不回來了。”飛上天空後,他發現了敵機,猛追上去吊尾射擊,雙方交火甚劇,一時濃煙滾滾。隊友們看見他從菜園壩一直追到唐家沱,終於把一架敵機擊中,燃燒起火,而自己的戰機也不幸中彈。此時,他突然將飛機拉高
500米,再一個鷂身,像一把尖刀從高空刺進一架敵機。他的座機如一個黑點從狂飄中的火雨裏翻跌下去,與敵寇
7名機師同歸於盡,墜落在涪陵叢山中……
梁添成殉國後,由中尉追升上尉,其遺骨安葬在南京紫金山北麓的空軍抗日烈士公墓。噩耗傳來,萬隆僑界為這位英雄舉行隆重的追悼會。烈士遺孀夏伊嬌女士悲痛欲絕,當時她已懷三月身孕,後生下遺孤取名梁國秀,以緬懷遺父激勵後代。
雄鷹碧血,染紅河山。梁添成年輕的二十六個青春年華,譜寫了一曲愛國華僑抗擊外侮的悲壯戰歌。70年長風吹過,讓我們永遠記住一個不朽的名字——華僑抗日空戰烈士梁添成!
九、福建首座鄉鎮公園——詩山公園
刺桐城有“泉州十八景”,小鎮自古也有“詩山十八景”之說,其中一景叫“龍山夕照”:夕陽西斜時,餘暉映照廟宇脊頂,靈光萬道,煌煌燁燁,宮闕為之披霞,亭閣因而染丹。龍山宮這個千年名祠就座落在詩山公園內。
詩山鎮確有不少或省或市或縣級“之最”,其中級別最高的是福建省第一座鄉鎮級公園詩山公園。詩山公園原來是一片丘陵,高低起伏,樹林陰翳,老幹參天;東面詩溪水一灣,如一條飄逸的玉帶。內有下庵宮,原是一座草房,傳為大孝子郭忠福的祖居地。忠福從小替人放牛,奉母終身,後坐化成神,因感念其孝道,鄉人在他的出生地建起龍山宮祭祀他,尊為郭聖王(俗稱聖公),就是現在海內外供奉的廣澤尊王。境內蜚聲全球香火鼎盛的鳳山寺,就是郭聖王的遷居地。悠久的歷史,動人的故事,早已深入民心,聖王公自然成為無數信眾膜拜的偶像。
要講詩山公園,當然非說陳國輝不可。這不僅因為他是公園的首創者,更在於他的特殊身份:福建省防軍第一混成旅旅長兼永、德、安、南警備司令,掌握八縣軍、政、財三大權。想當年,陳氏投靠護國軍,揭竿而起,嘯聚山林,拉杆結夥,曾控制泉屬大部分地盤,由江湖草寇變成閩南民軍一代梟雄。民國21年12月23日,陳國輝落到入閩的十九路軍之手,背上多種罪名命歸黃泉,結束了一介綠林好漢35年的傳奇生涯。其功過史學界已有評論,這裏不表。
詩山曾是民軍的總部,陳國輝自然要苦心經營這個大本營,加上詩山地居安、南、永交界處,為泉、永、德交通樞紐,詩山公園又位於中心地帶,區位優勢明顯。特別是詩山海外華僑眾多,資金來源有保證。陳國輝實權在握後,開始在轄區大興土木,致力公益建設,以博得民心,鞏固地盤。
詩山公園1929年動工,耗資6萬元,占地4萬餘平方米,依天然地勢而築,設計科學佈局新穎。四周築以矮牆,環護鐵花欄杆,分設東、南、北三道門。南門臨公路,入此直通南面斜坡,道左有參天古木,右側沿石級而下則有花圃和荷池,奇花異樹,挹翠擁青,芬芳撲鼻。往前走幾步有大方池,水準如鏡,遊魚可數。過此登上小山,四座中西合璧造型各異的亭子,屹立眼前。北面倚竹亭建在竹林中,長方形四根柱子,款式灑脫。西側面對聳峙的天柱高峰,建有體現異國情調的紀念亭,為西式鋼筋水泥結構的三角形六根柱,中立紀念碑。穿過樹從,登斜坡攀園內最高處,赫然聳起一座頂部帽形的六柱同樂亭,巍峨壯觀,登亭可眺詩山全境,鳳山古寺亦在眼底,遊目騁懷,怡情悅性。離此數十步有一座長方亭,因東側有高蓋山作屏障,便取名仰高亭,亦寓景仰歐陽詹之意,八角形八根柱造型,古色古香。亭前有革命烈士紀念碑;中間是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碑前綠草如茵,下有一座忠烈祠,令人肅然起敬。
西面有南安首創的圖書館,二層鋼筋水泥結構,由前國民黨中將、詩山籍華僑呂渭生倡建,詩山籍印尼華僑李加掌獨資捐建,第十九軍軍長蔡廷鍇曾親授李先生“熱心公益”獎匾,詩山圖書館現已改建為詩山鎮老年人活動中心。現在園內還設影劇院、文化站、運動場等,如今已成為僑鄉人娛樂、休閒、讀書的好去處。
別忘了,春及邀朋遊園,登憩亭以訪韻,步石徑而尋幽;夏至牽侶賞荷,枕明月吻習風,傳情語抒雅懷;秋來攜友謁廟,仰古榕之蔥蘢,品玉蘭之釅香,實仿如蓬萊仙境。
提起詩山公園,詩山人油然而生一種自豪交織滄桑的情感,因為它疊印著古鎮七十多年的人生步履,刻錄了時代風雲變幻的耐人尋味的一幕幕影像。
《泉州晚報》(海外版)2008年5月—7月連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