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社壇布袋戲
木偶戲,分為提線木偶(民間稱為“嘉禮”)和掌中木偶。掌中木偶戲俗稱布袋戲,據說是把木偶道具裝在一隻布袋裏以方便流動演出而得名。自明清至今,傳入閩南民間已有數百年歷史,演員將手套入戲偶服裝中操偶表演,得心應手的掌上功夫讓人難辨真假。
詩山戲曲史源遠流長,古老的社壇鄉是詩山的“戲窩子”,社壇布袋戲湧現了水師、律坤、耀師、貽碧、貽寬、牙針、榮泰、俊義、延熙、添德、雨水等知名藝人,形成了頗有規模的民間藝術群落,表演各擅其長,亦莊亦諧,出神入化,在老戲迷中誕生了一批“追星族”,今日坊間仍津津樂道他們的趣談佳話。你看,景陽岡酒保搬動桌子的笨拙可笑的憨態,武松醉打猛虎的驍勇英姿,海龍王捋須拍案的怒容,魚美人輕移蓮步翩躚起舞的妖嬈姿式,江湖豪傑持盾揮刀驚心動魄的對打場面,雜耍丑角頂著盤碟飛旋翻轉的特技絕招……
葉牙針,1934年生於社壇鄉後溪美,其家是一個十七代掌中木偶藝人世家,先祖葉朝敏曾創建風靡泉南的“藝聲”家族掌中戲班,迄今已曆
300餘年。早在清末民初,他的先輩就往外獻藝,多次遠赴臺灣和東南亞演出,在當地頗負盛名。葉牙針自幼跟師學藝,14歲能登臺,18歲可嫺熟飾演各種行當,生旦淨醜無不精通,尤擅丑角,成為獨當一面的戲班台柱。
老藝人們根據語言輕、重、緩、急、吞、吐、浮、沉等變化,傳神地運用各種聲調,聲情並茂地演繹三教九流各具個性的人物形象,還創造性地巧用口語化的大眾語言,特別是丑角的插科打諢語言交鋒,風趣幽默,絲絲入扣,黑臉包公、青天海瑞、花花公子、歪嘴媒婆、家丁醜“大頭匏”一連串角色,傾倒了多少戲迷。“真口假口口代口開口合口話今古,是人非人人舞人好人歹人有論評”,此對聯道出了布袋戲藝術的精髓。
舊時的藝人生不逢時,三餐溫飽沒法著落,“年年難唱年年唱,處處無家處處家”,多少個夜晚,葉牙針等藝人拂拭著珍存的一尊尊蒙塵的木偶道具,黯然神傷,但生存的逆境未能泯滅藝術的癡情,他們常常悄悄練功,扯指、推指、旋指,輕聲哼著道白、唱段……
上世紀五十年代是社壇布袋戲的黃金時代。為搶救傳統遺產,振興家鄉偶壇,藝人們廢寢忘食,陸續整理了多出傳統劇碼;嘔心瀝血的重建戲班授徒傳藝,後起之秀脫穎而出;在木偶造型、道具佈景、音樂唱腔等方面推陳出新,博採眾長,獨出心裁:為了表達更多視覺效果,木偶的規格也從原來的八寸擴大了,光節和形體結構更細緻靈活、運用自如;曲牌音樂既保留傀儡調和南曲的特色,又依角色個性設計唱腔,旋律更具神韻。如今,社壇布袋戲依然活躍在三鄉五裏,表演手段有機地融合一些現代傳媒手法,更適合觀眾的口味。葉愛家、永圳、火泉、建杉等新秀們已成長為中堅,正為僑鄉藝苑重吐芳香而勇挑大樑。願現代人用更多的掌聲,來表達對傳承民間藝術的認同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