丕吪公台灣屏東林氏支系族譜
九・詩山溪東鄉林姓始祖金山公
時光的巨輪再轉,傳至第19世,是為林宗。宗公生於元朝天歷戊辰年(西元1328年),生有三子:剛、愛、恭。長子林剛生有一子,諱治,字開先,號知覺,別號金山。族譜載曰:「治,徙居永邑後潘林,今徙居南邑郭井村」。林治即開發溪東,子孫尊稱「溪東一世祖」金山公〔西元1372(洪武五年)→1456年(景泰七年)〕。
金山公於明洪武初年,從仙遊大圳遷居永春南無石。後涉詩溪流南遷至此,初定居詩溪之東畔,其村遂名「溪東」。詩溪之水,源於永春,穿越長潭,稍偏我鄉之西側,曲折南流。我鄉四周,山巒環抱,樹木蒼翠,山明水秀,風光秀麗,地靈人傑,新人輩出,是我詩鄉之望族。
金山公生有四子:貫道、貫祿、師近、師道;而四子又各生一子,順序是光箎、光吾、光會、光薰。仰賴治公福後德隆,子孫繁衍,分居於溪東阪(即郭井村對岸),日益昌盛。而詩山溪東鄉則向詩溪的西北岸發展,至今六百多年,現在住人口一萬餘人。現劃屬詩山鎮的「聲東」、「西上」兩村。其間,徙居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諸國以及臺灣、香港等地,有近萬之眾。最近,江西上饒的黃塘、三清山等地林姓根據族譜來尋根,確是我詩溪林十一、十二世時遷徙的,現也有近萬人。燈號:「九牧傳芳」,屬唐九牧九房派下。派行如左:
乾隆葵酉舊秩派行(由第十二世起)
諱名:「兆士文明,丕振箕裘觀上國」
字名:「光其祖武,永賜綿聯紹克家」
道光庚新秩派行(由第二十三世起)
諱名:「溫仁篤宗親,保世延長惟積厚」
字名:「禮本隆昭代,生枝盛大在培深」
族譜中的「燈號」和「派行」「燈號」(也稱「堂號」)是一個姓氏的特殊標識,它能顯示姓氏發源的地緣關係。在家譜中,燈號具有聯繫姓氏與宗族關係的意義,也是後代尋根問祖的重要線索之一。堂號名稱一般取自於郡號名或為紀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創,或是該支子孫有特殊聲譽名或封號名,大家一講都知道。例如,本系就屬「九牧傳芳」燈號,但是因為我們是第九房下的支系,所以就可以稱「九牧衍派第九房蔇公支系」。不過,隨著宗族的開枝散葉,說「牧九傳芳」範圍很大,如果講我們是「詩溪林」,那範圍就會小很多。
「派行」(也稱「昭穆」)就是由各族氏自行擇定若干色彩典雅、意義祥和的單字,組成類似詩句聯語的句式,載於族譜(譜牒)中,包含「諱名」和「字名」兩部分。每當宗族中有新生命誕生並欲命名時,則依其世次取「諱名」中的一字來作為名字的首字。以此來區分宗族中的長幼輩分。例如,本系採用「兆士文明,丕振箕裘觀上國」。遷臺先祖丕喊和丕吪兩兄弟,即採用「丕」字為名字的首字。至於名字的第二個字一般可自由命名,但是如果要按先祖規定,那麼也可以採用「字名」裡的規定。只是要按這樣的話,若干代以後,很容易同名且無彈性,所以一般都僅採用「諱名」。
按「派行」來命名,較方便自己或別人確認在親族中的輩份位置,但因為屬封建觀念,以現代的觀點來看,有些子孫願意用,也有很多不願使用;還有一些是祖先根本沒有制訂,不知道要如何使用,因此不具強制性,完全按個人喜好。一般說來,喜歡有內聚力、有名望的大家族比較傾向會使用。
從治公起,再傳十數世,時處明末清初亂世,族人散居。在此時期,親族移居他處者眾。本支系子孫就是在此時期稍後,選擇移居台灣。
明清時期的同宗動態
明代,林姓族裔的遷徙更為頻繁。林廷顯世居福建莆田,因到廣東南海縣覺得這裡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就在當地娶妻生子,此後子孫興旺發達。他的孫子林天毓娶雷州張氏為妻,生有六個兒子。么子林球就遷到母親的娘家雷州溪頭村落戶,成為雷州林姓的開基祖,子孫繁衍眾多,擴展到厚福村、白村等地,後裔多至數萬人。林法珊祖居地在福建武平縣中堡村,他於明世宗嘉靖年間(西元1522年-1566年)遷入江西瑞金沙洲壩,現今沙洲填鎮林姓裔孫有千餘人,還有許多人遷往江西省各地謀生。明代嘉靖六年(西元1527年)林遠觀由福建海澄縣六都四圖河村遷入同安縣溪浦下林家村,從事農業和商業活動,爾後子孫繁衍眾多,散居同安縣各地。
明朝的政權並不穩固。因土地私有制畸形發展,農村失業人口急劇增加,隨時醞釀著爆發大規模暴動的可能性。自永樂(西元1403年)之後竟沒有一個時期不發生暴動。農民起義在全國各地發生。李白成、張獻忠、馬守應、賀錦等人都分別領導過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林鳳在海上舉行的起義也是明代農民起義一個相當典型的事件。林鳳是廣東潮州人,為反抗明朝重重壓迫,他在廣東屯聚了水軍和陸軍各數千人,擁有船隻近百艘。明神宗萬曆元年(西元1573年),他率領自己的武裝船隊,在臺灣海峽與明達福建總兵胡守仁的水師作戰。在這次激戰中,林鳳吃了敗仗,遂率領船隊和數千士兵到菲律賓。
明代由於社會多次出現動盪,許多林姓裔孫遷徙到僻靜之處定居。例如,林士敏原籍福建莆田縣,他在明太祖洪武年間(西元1390年左右)官至刑部郎中,後貶職為江蘇常州宜興縣教諭。林士敏廉潔奉公,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但是仕途多艱,遂避居於宜興專心治學,有《芹邊集》和《匡廬小稿》等傳世。
明孝宗弘治七年(西元1494年),朝廷舉行選拔畫師的考試。林郊因畫技高超,遂毅然赴京應試,竟考中第一名。朝廷授予錦衣衛鎮撫之職。他對官場烏煙瘴氣深感失望,十年後辭去官職,到廣東南海過澹泊清靜的日子。林懷遠原籍山東青州府鷂鴨壙村,在明武宗正德五年(西元1510年)得貢生後擢升廣西賓州知州。林懷遠為官廉正,深孚民意,為黎民百姓所擁戴。他看到當時北方時局混亂,遂選擇廣西賓州居住下來,在這裡傳宗接代,子孫眾多,成為當地一個名門望族。
明代,林秀一之父林茂為朝廷立了戰功,封為綏遠將軍,賜田一千畝,為屯田墾荒而定居在湖北沔陽的楊莊院林家腦。林秀一因數承父業,繼續在此屯田。有一年奉明朝廷之命運糧往南京,不料陰雨連綿,糧食被雨淋濕發生霉變。按明朝律法,有殺頭之禍。林秀一懼罪只得逃避,遷至湖北漢川縣南湖陡步頭的白果樹村,換姓改名躲過劫難,直至他的七世孫(名叫大本)才開始恢復林姓。
明崇禎年間災荒頻頻發生,農民起義的烽火也愈燒愈烈。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起義軍終於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不得不自縊於煤山(亦稱「萬歲山」)。整個明廷的統治勢力自此完全瓦解。大明統治者在作垂死掙扎時曾經引滿洲清兵入關,這使當時的社會衝突迅速轉化為以種族矛盾為主的鬥爭中去。中國驟然出現一大批「反清復明」的武裝軍事集團,例如潘茂、王俊、張名振、錢應魁、張煌言、李定國、劉文秀、馬進忠、李來亨和鄭成功等人曾經是「反清復明」的武裝力量首領。
張天如等人組織的「復社」規模尤其浩大,它的成員遍佈於江西、福建、廣東、湖南、貴州、山東、山西等地,計有2025人。在臺灣,沈光文組織的「福台新詠社」也有不少人參加,影響力也很大。更有以宗教迷信為結集同志的手段者,他們組織起各種「會黨」來對抗滿清政府,例如三合會和白蓮教等。林爽文在清高宗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7年)在臺灣就以天地會(又稱三合會)來組織暴動,但後來被清軍鎮壓。此次暴動雖然失敗,但是會黨的力量卻潛存於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和廣西的民眾之中,甚至擴展到暹邏、印度、南洋、檀香山和美洲的華人群體中。後來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和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鬥爭,都曾經充分地利用這些反清的會黨勢力。清代社會的多次動盪迫使林姓裔孫四處逃奔,再次形成人口的大遷徙。
此外,明初有林九郎,原居於福建龍岩縣,因遊學到了安溪縣湖頭鄉,遂定居於此,子孫繁衍甚眾,成為安溪儒林的林姓支脈,是當地的一大旺族。明代中期林宗亮,原居於福建莆田縣,因任職龍諭,擇龍岩縣白土鄉聖坑口村定居,在前妻陳氏死後繼娶龍岩李氏女為妻,在教諭任滿時,龍岩李氏眷戀白土鄉,岳父與岳母也一再挽留,最後決定定居於當地,不再返回祖居地莆田了。林宗亮的七世孫林國柱於清世祖順治十年(西元1653年)遷入江西的萍鄉,成為萍鄉林姓開基祖。現萍鄉林姓後裔人口眾多,已近四千人。
林姓支脈傳至第十世林鳳山,被派往臺灣做官,此後子孫就在臺灣居住,至今已三百餘年,又傳了十多代。林鳳山的兄弟林公達、林公鶉、林公起也在清初遷入臺灣淡水地區,此後儒林林姓還陸續有人赴台定居。林起龍祖籍福清(今福建省福清縣),在康熙初年任職戶部侍郎和漕運總督等,舉家遷入順天府大興縣(今北京市大興縣)。
清代因膠東多次發生災荒,林姓子孫又分批遷入遼東、符拉迪沃斯托克、朝鮮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等地。
林姓宗族渡海南遷臺灣的歷史
臺灣現有人口二千三百萬左右,絕大部分是祖先或本人由大陸渡海遷入的。其中,福建籍的人約占百分之八十。臺灣各姓氏之中,林姓列為第二大姓,有人口二百多萬,多數系由福建渡海入臺的。
距今兩萬年之前,中國大陸中原地區就有移民入臺。爾後在距今二千多年至六千五百年前中國大陸古越族一部分人也遷入臺灣,他們分佈在臺灣廣大的山區,成為今天所稱「原住民」高山族同胞。而大批漢族人民(包括「河洛人」和「客家人」等)入臺,始自東晉時代直到上世紀中葉。
至十七世紀更有大批大陸人民有組織地進入臺灣,進行有計劃的、大規模的墾荒和開發。明代熹宗天啟元年(西元1621年),閩南商人林福、林翼、顏思齊、鄭芝龍等二十八人因不滿當時政治腐敗橫徵暴斂,故結盟共謀生路。眾人推舉海澄(今屬福建省龍海市)人顏思齊為盟主。是年農曆八月廿三日(西曆10月
5日),顏思齊率領的船隊(共13艘帆船)航至臺灣笨港(北港),眾人在此登陸入臺。林福、林翼等人在顏思齊的領導下,以臺灣諸羅山為根據地,安寮建寨,開始大規模的墾荒活動。他們還招納親族渡海入臺灣,一時迅速擴展到幾千家,聚居於幾十個村落,從事農耕漁航和經營商業。他們在笨港東南部的一片平野之地,按照中國古代「井田」區劃的先例劃成九個區域。中央之區築壘高臺建成「開台王府」。東區建成「讀書堂」,供子弟誦經學文。南區設立「軍營」,供人演兵習武,經常操練隊伍,以防外敵入侵。西區蓋了「天妃祠」,奉祀宋代福建湄洲人林默娘為「海上女神」。北區辟為倉儲之地,收藏糧食與貨物。因笨港又名海灣,這裡又築起高臺,演化為有「臺」有「灣」之地,故居民就稱之為「臺灣」。此名愈傳愈廣,後來將全島也稱作「臺灣」了。
在明代先民抵達笨港入臺之處建有「顏思齊先生開拓臺灣登陸紀念碑」,後人以此作為永久紀念。此外,臺灣島上還有「思齊閣」、「懷笨樓」和奉祀林默娘的「媽祖廟」等一系列建築,表達人們對先民歷盡艱辛開疆拓土的緬懷之情。
1623年至1661年,荷蘭殖民主義者以武力強行侵佔臺灣。在此期間,還有許許多多福建籍和廣東籍的沿海居民入臺墾荒務農與經商。1661年至1662年,鄭芝龍之子鄭成功率領將士兩萬多人橫渡海峽「驅荷復台」。嗣後又有兩萬多名眷屬隨軍赴台屯田開荒。在二十多年中還有大約二十多萬大陸沿海居民遷入臺灣島各地。北自基隆和淡水,南至恒春和台南,都有他們披荊斬棘、篳路藍縷、拓荒創業的足跡。1683年,滿清政府委派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領二萬多名水師將士,分乘二百多艘戰船,與鄭成功之孫鄭克塊的軍事勢力激戰於澎湖。施琅率領的滿清朝廷官兵由於佔據了有利的天然條件,又因大批將士勇猛鏖戰,終於在臺灣海峽大獲全勝,一舉攻克澎湖諸島。鄭克塊在施琅強大的軍事與政治攻勢下,不得不宣佈臺灣全體鄭軍向清廷投降,臺灣與祖國大陸實現了統一。自此時至1895年臺灣不幸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其間
212年臺灣人口激增十五倍,並在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大陸沿海地區也獲得疆土安寧和經濟繁榮發展,台海兩岸的優勢互補而相得益彰。此期間更有大量大陸移民率族入臺。
林姓族親在十七世紀中期至十八世紀末入臺者也非少數,現擇要列舉數例於下。
清世祖順治十五年(西元1658年),鄭成功以思明(今福建廈門市)為軍事據點,在這裡招慕勇悍的將士,組建「親軍虎衛鎮」御林軍。福建龍溪人林鳳武藝高強,入選為「虎衛鎮協將」。順治十八年(西元1661年),林鳳隨鄭成功隊伍入臺,並奉命在台南曾文溪北屯兵墾荒。後人為紀念林鳳將此地稱為「林鳳營」。福建同安人林圯也在鄭成功麾下任「參軍」之職,隨鄭軍入臺,奉命在雲林的濁水溪畔屯兵墾荒。後裔子孫居於臺北縣竹山鎮,為緬懷林圯開基之功,後人稱此地為林圯埔。當年林圯開墾臺灣鬥六門,林姓聚族而居,經三百多年繁衍發展,今鬥六門林姓居民達數萬人之眾。清聖祖康熙年間(西元1662年-1722年),福建漳州人林天生、林萬福和林浮意等親率林姓族人到臺灣嘉義等地定居。
在此期間,漳州人林永躍等林姓宗親則赴臺北拓荒。當時尚是人煙稀少荒野之地,到處荊棘叢生。林永躍等人沿著淡水河主流和支流摸索前進,開始對臺北地區的拓荒工作,歷盡千辛萬苦。
漳浦盤龍(今屬福建省漳浦縣西區)人林成祖在清世宗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年)率領族人遷入臺灣大甲、彰化等地,他們先後墾田數萬畝,開鑿了大甲圳、大安圳、永半圳和暗坑圳,引水灌田,農作物獲得豐收,從而發了大財,成為富甲一方的有錢人。後裔分佈在彰化一帶甚眾。陳埭海尾(今屬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鎮)人林文進在清高宗乾隆十年(西元1745年)率族入臺,擇淡水廳八裡坌保大坪而居,在此地拓荒開墾,繁衍發展。
今臺灣桃園縣蘆竹鄉坑仔村頂社有一千四百多名林姓居民,尊林文進為他們的開基祖。福建平和人林石在清高宗乾隆十九年(西元1754年)遷入臺灣台中縣霧峰鄉,成為霧峰林姓始祖。林石的後裔子孫出了不少歷史名人,如清代福建陸路提督、太子少保林文察,清代臺灣撫墾局局長林朝棟,民國初年著名企業家林祖密等人。
林文察曾經因為「平叛」有功,受獎大片山地。他雇人種植大量樟腦樹並經營樟腦工商實業,產品銷往日本等地,贏得巨額利潤,成了台中首富,並有「臺灣樟腦王」之稱。
白石堡莆山人(今屬福建省龍海市角美鎮埔美村)林應寅在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西元1778年)遷入臺灣淡水廳興直堡新莊(今屬臺北縣新莊市)。林應寅之子林平侯善於經營商業和農業,是十九世紀初享有盛譽的臺灣巨富。林應寅之孫林國華等人是臺灣「日據時代」的商業鉅子。他們的後裔有一支遷居於臺北縣板橋鎮,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
貳:受姓始祖林堅
比干被挖心後,正夫人媯(陳)氏甫孕三月,逃出朝歌,於河南省衛輝市城西北二十五公里處,太行山餘脈,獅豹頭鄉龍臥村的長林石室中生下一男,名泉,字長恩。而後,周武王牧野
大戰敗商軍。西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滅殷商建周後,為了表彰比干忠烈,就找尋其後人,命閎夭為比干在朝歌南汲境內(今河南省衛輝市)封墓!比干夫人知道後,就攜泉歸周。因泉生於長林石室,周武王又希望他將來能秉承父志堅貞不屈,因此賜姓林名堅,他也被所有林姓人尊為受姓始祖。
想到林堅是商湯之後,先王的後代,而且能逃過紂的追殺而活下來,周武王就任命林堅為大夫,封地在清河郡。後來又封博陵公,封地上有二千戶要向他繳稅,封地博陵(也名「西河郡」,今河北省安平縣)。所以,「西河衍派」便由此而來,而林氏總堂號也就稱為「西
河堂」。
林姓古圖騰
春秋時期,林姓由於官職調遷與避亂隱居,散居於周(今陝西、河南一帶)、魯、齊、衛等地。在此,我們要先說明本姓的圖騰。所謂「圖騰」,在西方稱為「族徽」或「家徽」。
通常來自黃帝賜姓或所在封地名稱。自黃帝以降,林姓是東夷一支,稱「林方」,南遷後稱「郴」。林義與曹近似,「木」是建木,也就是天干圭表,又名扶桑、扶木。二建木並立為林。「林」下為天齊壇台(漸台)。林姓是風姓別支,又作梵。前文提過,商末比干之子避難長林山,獲周武王賜姓。本姓古圖騰如左所示。圖騰具有凝結內聚力(團結)、辨認與榮耀等象徵意義,非常重要!在稍後第二段中,我們特別結合此古圖騰與臺灣地形圖來設計一個新的族徽,來象徵先祖渡海來臺,讓林姓的一支也在臺灣開支散葉!
賢者林類
在齊、魯之地(今山東淄博、曲阜等地),則有林既、林雍、林楚、林放和林回等林姓名門
望族居住。在衛國(今河北淇縣及衛輝一帶),也有大批林姓族人居住。其中,以林類最為著名。
林類生於春秋時代。他披著裘衣在田園裡拾著遺穗,邊走邊唱。有一次,孔子到衛國,遠遠就看到這位「拾穗行歌」的老人。孔子叫他的學生子貢前去與林類攀談。子貢問林類為什麼會如此樂觀呢?林類回答:「少不勤行,長不競時,故能壽若此。老無妻子,死期將至,故能樂若此。」子貢再請教是何緣故。林類則以生與死的辯證觀向子貢做了精闢的詮釋。林類說:「生與死是一返一往的關係,有人死了,又有人生了,這世界才能夠持續不息地存在」。子貢回到孔子身邊,將與林類問答的情況告訴孔子。孔子十分感歎,對眾學生說,「果然不出我所料,這位老人是富有學識的智者。你們儘管去向他請教!」
林類據說活了一百多歲(據《列子》一書,孔子適衛「望林類於野」,當時林類已「年百歲」),晚年不是住在齊國,而是住在衛國(今河南濮陽一帶)的。
自林堅起至林芳(林堅的38代孫)的世系傳承依次是:
林堅 →林載 →林磋 →林虎 →林光 →林相 →林玄 →林鳳 →
林翊 →林萇 →林材 →林考 →林回 →林貞 →林英 →林乾 →
林保 →林雋 →林宏 →林類 →林繇 →林既 →林雍 →林敏 →
林楚 →林放 →林通 →林不狃→林欣 →林儀 →林撫 →林鸞 →
林世元→林伯 →林皋 →林宣 →林微 →林芳。
其中,明確註明居博陵邑者有林堅至林相;明確註明居齊國者有林材、林回、林貞、林英、林宏和林類;明確註明居魯國者有林雍至林皋。林皋又由魯國移居趙國。其子林宣等人、其孫林微等人也在趙國建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