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簪堂重修記載
四簪堂是座三進四落兩護厝的漢式大厝,位於杏塘鄉新溪壩口,續土樓分衍,坐南向北,穴屬坤艮兼申寅,始建于清朝嘉慶年間,經歷二百多個春秋,縱觀歷代繁衍情況,代代人丁興旺,財源茂盛,人才輩出。
有十一世裔孫聯芬,一九四五年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任過福建省党部書記長,省參議會議部長等職務。
大厝由於年久失修,加上近年來裔孫陸續搬遷,自建住宅,更加缺少維修,有倒塌之危險,裔孫急在心上,十四世裔孫志祥挺身而出,發起維修祖宇倡議,經本堂裔孫共同討論決定,推選志祥、曉初、玲瓏、貞謹、修祝、文茹、貞定、忠茂、煙江、明清、良治為修建組成員,志祥任組長總管維修事務,文茹管理財務,貞固為顧問。
資金按本堂現有人口每人
100元作為維修基金,同時發動眾裔孫,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齊心協力,掀起踴躍捐資熱潮,結果出現了裔孫貞定夫婦節支儉用,捐資貳萬元人民幣的先例,帶動本堂眾裔孫及各輩姑姑、港澳裔孫熱心捐資,共籌集了壹拾肆萬多元人民幣,並將捐資芳名刻匾公佈。
有了資金,維修組成員信心百倍,擇訂於西元二○一二年農曆壬辰年閏四月廿七日丑時動土,九月七日,農曆七月廿二日動工。
頂下廳、大門、面堂、排水溝,古井,由公家負責維修,十間張範圍內的房間,由產權人各自維修,原頂下廳兩側倚扇及木柱,改為磚牆石柱。並創半廳紅,大門木窗門框,改為石窗石框,屋頂圓角全部換新,造脊封粘,紅樣鋪底,面堂仍用紅磚封砌,並安四支石雕角柱,頂下廳地板。門口埕古井盤、水溝全用水泥鋪設,原門口下埕舊磚埕不動,另有用處,廳內後牆用板材雕刻兩支柱,並題聯對,中央掛有“四簪堂”厝名,原被毀壞的“兄弟明經”牌匾重新高掛,大門上廳雕有”穎水傳芳”四個石刻大字,使大厝顯得煥然一新。
由於眾裔孫共同努力,不計個人得失,於二○一三年元月即農曆壬辰年十二月竣工,擇於農曆十六日,恭迎境主“觀音佛祖,顯佑尊侯“金身鎮宅,由法師為本堂的”福德正神”安座神位,眾裔孫舉行祝燈演戲,叩謝神明,祈求平安,庇佑柱柱興旺,房房發達,丁財兩旺,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上述簡略記載,供下輩參閱
籌建組
西元二○一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農曆癸巳年九月二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