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山鎮聯星村杏塘景緻
白浪溪天造地設之奇觀
白浪溪,天地造化鬼斧神工。有西江月為証:
直覺銀河懸掛,眼前綠野仙庭。迷人處頑石淙聲,峻峽奇流互映。
樹隱飄綾雀喜,魚同浣玉潭馨。迎階九百日初升,寨仔亭大茶徑。
白浪溪源自天柱經閭洋王厝,集兩岸山泉澗水而成溪。再滙合庶溪後,流水一轉,直衝落差幾十米山溝,形成深潭。面積百多平方米,周邊巨石崢嶸,樹木參天,偉哉怪乎。其水深呈青黑色不見其底。曾有村民竭澤而魚,數十人合力勞師動眾,起軍動馬無功而返。離潭数百步,另一潭更是懸崖徒壁,深不可測,凡人勿近!據說仙人用五錢重的絲綫仍不測其深,故名【五錢潭】。
六十年困難時期,加上天災人禍,無處「討趁」,倉內遠年公爬上懸崖【掘柴頭】,不幸跌死。從此人心惶惶,更為森森寒骨。
白浪溪瀑布贊
炎夏驚雷六月天,金浪瀑布掛山前;
飛流直下高百尺,十八勝景生紫煙。
古人引人入勝傳說:【五錢潭】遮天蔽日。極為隱私,仙女來此洗濯戲水,而隨從待女屬老娘子,只能在另一潭洗滌,所以又叫【老婆潭】。
有史以來,此潭未曾乾過,也未曾為沙石填滿,可說奇跡,卻也無人夠膽猜測迷底。
【五錢潭】出口有塊巨石,水由岩石跳躍,奔流數十丈,濺起陣陣浪花,極之壯觀。尤是夏天,西北雨光臨,溪水暴漲,白浪滔天,水聲震地,大水沖大石,淚起水柱如白銀騰空,炊烟冉冉上升,一圈圈大大小小旋渦如蓮花盛開,【漏渚壁】從此名揚,成為詩山十八勝境之一。
在嶙峋怪石穿流而過的山澗,又形成一小潭叫【尖石潭】,當年三房又思公等人在此捉到一尾有耳朵的大「露鰻」,足足有九斤重秤翘。
白浪溪兩岸原有幾十棵古松,倜儻瀟灑!可惜躲不過五八年大躍進那道板斧--砍了!
徛南宮 寨仔亭
當人們幾經辛苦爬上九百階,就走進亭間透氣,稍為休息後上路。先人在此修建廟亭,作用不言而喻,也許另有乾坤。
徛南公雕塑出神入化:頭戴宋式長板翹匙黑帽,身穿藍色前後補莊長褂,腳蹬短靴,淡紅面龐,五官端正,雙眼耿耿發亮,既慈祥又威嚴。他默默地駐守廟宇,保護著杏塘村民。陪伴著山神土地扶育田園五穀。遠望著生氣蓬勃的村莊:新屋搬遷,高樓挺立,花園簇錦。而杏塘村民們日昇而作,日落而息,天天親近徛南公,耳濡目染自然而然養成溫良謙讓和睦親善的好品德。
老一輩村民都曾知道或親眼目睹:每年冬稻成熟之際,廟宇附近有很多死老鼠,奇怪!頭腳腸肚分得一清二楚。這現象年年發生,先人說徛南宮風水格局是【貓穴】。徛南公顯靈為民除害。
徛南宮又名寨仔亭,顧名思義:這是防衛前哨站!後面山頂是【尾宮寨】。城寨依山傍建,居高臨下,遠眺眾山,逶逶而來,溪水款一而去,平原曠野一目了然。出現敵情即發出訊號,村民第一時間退入尾宮寨。古人有不成文規定:入寨不殺人!杏塘古時有【尾宮寨】【長侖寨】;又有漏渚壁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而且與貞格貞坑聯成一線,形成名符其實的銅牆鐵壁。
寨仔寨不但是兵家要塞;而且白浪溪懸崖峭壁飛流瀑布更是聞名詩山十八勝景之一。當你站在高高的寨仔亭平臺上:放眼四野,悠悠白雲,滿山翠秀,金黃稻穗,潺潺流水,這一切令你心潮起伏詩情畫意油然而生。情不自禁高歌故鄉一山一水,一草一水。
此時此刻,也許你才覺察:這徛南公的可愛,這寨子亭的偉大。
杏塘土樓
杏塘土樓建於十八世紀七十年代,歷今二百餘個春秋,是詩山僅存的完整古屋。
詩曰:
銅墻三合土,巨宅百春秋;四水歸堂聚,八方太極收;
仁宗聯對賜,朱子咏詩酬,潁水流芳地,杏塘大土樓。
杏塘『鐵門』 承勝
杏塘下新溪有座稱之『鐵門』建築,七路內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這是曾經移溪填岸,又曾經過炮火洗禮的風水鍾靈。
大厝主人遠印公自小往菲律賓謀生,幾經難苦奮鬥,勤儉節約,將數十年積蓄全部寄返家鄉,並由其子長梅公著手興建。大厝規格皇宮起,正大厝三進兩頭護,後落正護厝再疊樓,紅牆密瓦翹脊雕樑,青石砱花磗庭。三重大門安鑲大鐵閘,堅固無比。那年代曾受數百人馬刀槍火炮突然襲擊,安然無損。
大厝結構精雕細磨,磗雕石雕木雕一應俱全,人物花草栩栩如生,畫棟金匾閃閃生輝。登上牌樓,四面風光盡收眼底。更奇特是後廳堂中有處呈濕狀,風水先生謂之『龍珠潤』。
當你戀戀而行、經土樓、良策新厝、到過溪集福堂,同樣令你感概萬千:偉哉建築!正是:
紅磗青石雙陂曲 出磗入石燕趐脊
雕樑畫棟皇宮式 三合土銅牆鐵壁
緩緩再上,經祖厝、喝五井泉水觀嘗白浪溪,心曠神怡浮想聯篇:
梅花香自苦寒欺 成功奮鬥少年宜
一堅二紮良策裕 崎峻土樓白浪溪
平凡石路 祖先功德 陳超勝
杏塘宛如一條玉帶,由下新溪、土樓、新溪埧、刺圍、祖厝、崎峻、白浪溪、萬水敢當、龜嶺、九百克、石皮站、徛南宮、觀音宮、貞格、石佛格、貞坑,蜿蜓起伏、逶迤而上。
在這延綿幾十裏的地帶,先人們幾經辛苦、究竟花了多少歲月、人力物力始砌成一條的石頭路。可曾知道,這是以亂石幹疊連石灰也未曾用過,幾百年來,風吹雨打,結實磐固,特別是崎峻大厝邊一段、護垛壁有二丈多,寬五、六尺,路邊還有一條長年流水的溝渠,墻高坡大,經九層想!如今行者及子孫又感覺如何!
當石級砌到白浪溪漏渚壁,這又特別考功夫!用的都是幾噸重的大石塊,務求牢靠以至堅不可摧,又盡量利用天險避免失足。這步步為营的石級疊到石皮站,又特意安放幾塊人字形的大石塊,以方便挑重擔的人們在此放柱休息,後人稱此為『永靈石』。
冬去春來、物換星移、杏塘村這條古大道、依然不離不棄,默默承受寒霜酷日。杏塘村的龍脈,祖先留下的功德,隨着社會的變遷,大茶嚳、虎腔山再鮮有人蹟,古大道的功能慢慢退色,想一想,我們這一輩該當如何承先啟後。
杏山千秋綠
塘水萬歲情
來源:《南安詩山杏塘陳氏族譜》20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