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八閩陳氏 » 莆田陳氏 »

陳洪進家世考

作者: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09日

陳洪進家世考

陳洪進家世考 附論 莆田的臨淮移民

唐末,藩鎮割據,天下大亂。為五代十國。十國之一的閩國在王審知的統治下,還很安定。但他死後,諸子爭位,閩國大亂,不久便被南唐、吳越瓜分。而割據漳泉的陳洪進卻在此時站起來,成為五代十國末期的政權之一。他最後歸順大宋,成為一代功臣,享盡榮華,卒贈南康郡王。他也是福建閩南泉州,仙游等地陳氏的祖先,其中的一支堂號“五侯陳”,即他本人封杞國公,後進封岐國公,他的四子也相繼封侯。何喬遠《閩書•君長志•陳洪進傳》提到:“文頊,本文顯子,有相者言于洪進:‘公一門受祿當至萬石’時洪進與三子皆領州郡,而文頊始生,遂自子之,以應其言。”

陳洪進,《宋史.世家》有傳,福建仙遊人也。卻沒有提及他的祖籍。時至今日,他的祖籍漸漸不為人知,甚至冠以他籍。

縱觀福建閩南的族譜,都認定他是南院始祖陳邕的後代。謂陳邕之後光舉遷莆田,光舉之孫即陳洪進。似乎毫無破綻。不僅如此,還將他的王爵,諡號(忠順)都給了陳邕,閩南很多人都稱陳邕為忠順王,而竟不知其所以然。(按:小時候的認識有限,也容易被其他族譜給誤導。現在看來,外地的族譜本身就沒有參考價值,而且陳邕本身的南院世系,也是編造出來的,其實是福清本地陳氏。)

而陳洪進的老家仙遊楓亭鎮1997年新修的《楓亭志》則乾脆認定他是開漳聖王陳政、陳元光之後,並大談開漳聖王的事蹟。

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反而被搞得複雜了。

查查史書,《宋史》不談,新舊五代史也不說,那麼查查別史。清代吳任臣的《十國春秋》是一本較著名的別史。《十國春秋.閩四.陳洪進傳》談到:“陳洪進,字濟川,先世本臨淮人,已而遷泉州,居仙遊縣之楓亭,遂為仙遊人。”他認為陳洪進是臨淮人。《十國春秋》是清仁和人所作,距離五代已十分遙遠,說服力有限。(這個看法是不妥的,十國春秋作為一本嚴格的正史性質的書,文獻還是很講究的。)

後來翻看《東都事略.列傳七》中說:“陳洪進,字濟川,其先泗州人也。曾祖為閩官,遭亂因家泉州之仙遊縣。”《東都事略》的作者王偁,《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載“王偁,字季平,眉州人,父賞,紹興中為實錄修撰,偁繼其學”他是南宋初中期的,像司馬遷那樣繼父為修史之臣,對前朝的史料十分清楚。所著此書為北宋一代歷史,頗為人看重,《宋史.藝文志》即從此而來。四庫館臣將其選入別史類,也頗有好評。至此可以完全確定陳洪進是臨淮人(泗州)。

其實還可以更簡單地發現真相。查查陳洪進家鄉的典籍,最好是與他相距不遠之作。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蔡襄就是他的同縣,且同為楓亭人。蔡襄的《蔡忠惠集.卷三十八》有:右千牛衛大將軍致仕陳公墓誌銘

公諱(善頁)文(當作文shan),字輔臣,其先世臨淮人,曰珂者,因官入閩,居泉州仙遊,兵阻道絕,乃留不返。公之曾王父曰太子太傅諱某,王父曰太子太師諱■(這個字打不出來),皇考曰贈中書令諡曰忠順累封南康郡王諱洪進,皇妣曰鄧國太夫人林氏,曰河南縣太君林氏者,以公追封(此二人應該都是楓亭林氏,林宋卿的祖先輩,我的祖先輩)。公之配曰太原縣君故永清軍節度使贈中書令王公守斌之女公之男八人長曰西頭供奉官宗顔,次曰三班奉職宗晦、宗魯,其幼而夭者曰宗回、宗旦,皆奉職。曰宗周,借職。曰宗可、宗傑,皆未仕。女十人,長適皇屬右屯衛大將軍宗鼎,三人尚幼,六人蚤世。一為內殿崇班閣門祗候馬崇懿之妻
公之歴官自南康王上漳泉土地之圖除武甯軍節度使授公徐州衛內都指揮使王薨補西頭供奉官七遷至供備庫使眞宗皇帝祀汾隂恩恤勲徳之後以公為閣門祗候公之歴任監管之局六秦州長道鹽酒稅䕶民渠文思院致逺務芻秸之司酒齊之職兵都監之命四興元府舒廣二州許州之長葛一為泗洲廵檢再為明越及䖍吉郡都巡檢使慶厯二年以右千牛衛大將軍致仕明年二月癸卯終於建初坊之第春秋六十九以其年十二月丙辰塟於開封府祥符縣魏陵鄉吳子原,從先王之域,公之世家功業列于太史氏銘於大墓宜不復紀然某少時居鄉里,聞長老為某言王本末。自王氏世有全閩其後部將黃紹頗據泉州以守王與留從効誅紹頗有功及從効為帥王為之副從効死張漢思繼暨漢思昏不治王自代之太祖皇帝禦天下間道請命於朝即授平海軍節度使太平興國三年以其族歸京師獻所有地朝廷不加一鏃而籍二州之人二州之人耕于山漁於澤不罹禍患涵濡太平之澤者王之庇佑我莫知深矣及某遊官知公之為人處豐貴顯榮之間而能脫奢豪之習清約恬默以自娛適招延士人講論書史仕宦四十年率以次遷未嘗吐一語以幹勢要人臨官處事一以法令不能輒為輕重將老即引去截然有自止不屈之意終始善良公之沒嗣子宗顔複以孝聞本朝之制■武職者不為居父母喪去官宗顔力求解罷服喪以盡子道朝廷從而奬之以率勵天下又能教其弟宗晦宗魯從學謹飭信乎能蹈孝友之節者也供奉君謂予曰嗟吾母氏一禮法持守門戶鞠養諸子慈孝均一自先君子棄世時發篋視諸生平告勅撫而泣且戒曰巳矣乎不復見也孰能永乃翁之傳者耶孤敢以哀請幸次先君子之行志于墓某于陳氏所聞所見通知其三世遂銘之曰

推公之父舉二州之地歸命於朝世名以忠推公之子善天下之善服喪于家人謂之孝公乎上承乎忠而下遺其孝公之令徳於是而顯十世之宥或以無有雲誰必之視公之後

這里還澄清了一個問題。《宋史》只提及封他杞國公岐國公,未言贈王爵,會讓人懷疑南康郡王是後人尊崇的。現在才知道王爵確實是朝廷加贈的。因為身為大學士的蔡襄,豈敢僭越?還有,這里蔡襄並沒有講始遷祖珂與洪進的代數,只說洪進的祖父某。到南宋王偁則認定珂是洪進的曾祖,無妨。

所以說,南康郡王陳洪進祖籍臨淮。所謂的陳邕說,陳政說等等,都只是後人的牽強附會。

臨淮人遷到仙遊楓亭,其實並非陳氏的特例。楓亭人洪忠,地方誌有傳,《閩書.英舊志.閭巷》亦有傳。其祖父洪祖濤,即由臨淮遷楓亭。(其次,莆田(涵江)孔氏的祖先,南宋朱熹看到的誥文等各種資料,也是從臨淮一帶來的。另外,我之前還看到另外幾個案例。具體忘了。說明唐末這里存在的一個移民潮。有待深入研究。)

陳洪進的故居在楓亭鎮秀峰村侯欖(古代的唐安鄉連江里侯欖),名叫德星堂,陳洪進後來搬到開封居住,留小子文頊守家。德星堂即是文頊所建,並請鄉賢蔡襄命名並書,而來一千多年了。(這個說法存疑,尚待考證)

--這是小時候的一篇小文章,只是給自己同村先輩正名。稍加注解,原樣保存

莆陽比事:陳洪進、字濟川,仙遊人。方五季亂難,盡有漳泉之地。開寶中,沙門行雲謂人曰:此去五年後,陳氏一門,當有五侯。泉人疑洪進所管二州,何以容五侯,豈能取汀、建以自益耶?逮興國三年,洪進納土,改武甯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子文願(當作文顥)、房州刺史;文頊、登州刺史;文顯、通州團練使、知泉州;文顗、徐州刺史、知漳州。一門王侯,終如其言。談苑、通鑒長編、隆正集、清源志:子孫寓福州。侊(曾豐文作“侁”),奉直大夫。扄,朝請大夫、直秘閣、守廣信提點坑冶。大雅,英州僉判。見樽齋集。

陳洪進代張漢恩為留守,後有泉漳之地。乾德元年,間道奉表。二年,朝命其地置平海軍,授洪進泉州刺史、平海軍節度使、泉漳觀察處置等使。太平典國二年八月入見。崇政殿賜錢千萬、銀帛一萬匹兩。三年四月,表獻所管二州,得十四縣、戶十五萬一千九百七十八。《隆平集》雲:縣十二、戶一十一萬二十一。今從長編。兵一萬八千七百二十七。尋加同平章事,封岐國公。四年,舉族歸朝,後遷至使相。卒諡忠順。

先是,留從効為清源節度,藝祖受禪,假道奉表稱賀,賜勑書獎諭。三年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未至而卒。明年,進封鄂國公,諡曰恭。累朝以功臣後,錄其子孫凡十人。今並錯居於郡,多登科者。清源志、莆陽志、十國紀年、十六國志、天下大定錄、五代史、通鑒、長編、本朝實錄、留氏家牒參出。(今並錯居於郡,多登科者。這一句到底指單指留從效的後代,還是留、陳並指?單指留氏的可能性大)

--李俊甫當年所見的曾豐《樽齋集》的文章,我們現在還能看得到。世系見附圖,只是無法知道 銓 跟陳洪進的具體世系。因為陳大雅是南宋時代的,可能是開封的嫡系貴族南渡的後裔,也可能是留居福州的後裔。

陳侁,皇佑間曾任袁州通判,見歐陽修文集,不知道是否同一個人。

又福州有同名的進士,是名人陳長方的父親,我一度懷疑二者是同一個人,但是此人有墓誌銘,見存《永樂大典》殘本,不是。

陳洪進家族,除了以上的 2方墓誌銘外,還有宗室趙世侹妻子(父親陳承德),程昇妻子兩方墓誌銘。(作為北宋的中央貴族,採用皇室的字輩,和皇室通婚,養尊處優,是北宋的特點。)

由《宋史》、趙世侹妻子世系、“宗元孫仲甫”的文獻片段。可以看出陳洪進孫子開始的字輩為宗、承(又作永,是抄寫錯訛,還是當時就改了,難說)、仲。

那麼宋人文集里面的一些明顯是中央貴族的官銜的人物,就可以判斷為陳氏後人。(參見《宋人傳記資料索引》)有

  文壽 文廣

  宗古

  永齡 永成

  仲佾 仲俅 仲通 仲偉 仲稀 仲舒 仲穆

結合皇室字輩,另外一些中央貴族的官銜的人物,有可能是陳氏家族。包括

  之損 允恭 孝先

北宋滅亡以後,陳氏應該同開封宗室、貴族一樣的命運,大部分南渡,一部分留在北方。只是現在除了陳大雅,還並沒有其他發現。至於李俊甫所謂的福州後裔、據說留在家鄉的,都不可考。

按現代的福建陳氏族譜,陳洪進並不是族譜里面的厚愛,很少有陳氏追溯他做祖先。少數的幾個例子,基本上也都是。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