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台姓氏淵源與楹聯之陳姓
姓氏源流:陳姓源于帝王後裔。帝堯將兩個女兒都嫁給了舜帝,周武王克殷紂,乃複求舜後得媯滿,封之于陳,以奉帝舜祀,是為胡公。世尊陳胡公為陳氏得姓始祖,他的子孫遂以陳為姓。
早在漢朝,莆田己經有陳、胡、何等姓先人居住。陳氏先人遷入莆田後居住在九華山(紫霄岩),並留下許多文物遺跡。其後,西晉永嘉七年(
313),又有陳英之子陳玄弼,官盱眙太守,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閩避亂,居興化。唐總章二年(
669),閩南發生土著少數民族動亂,嶺南行軍總管陳政,率兵自河南固始入閩參與平亂。陳政病故後,由其兒子陳元光掛帥。陳氏祖孫四代一直在漳州擔任最高行政長官,歷經百年,對福建文化、教育和經濟產生巨大歷史影響,其子孫後裔分佈各地。
唐武德二年(
619),詔莆田置縣,擢陳邁為首任縣令,加車騎都尉,卜居城內刺桐巷,之後,不同房支的陳氏陸續入莆,故民間有傳:“莆田自古十八陳”,可見派系複雜。如居城關城隍廟前的“欖巷陳”,尊陳仁壁為派系祖;居城南木蘭溪畔的“玉湖陳”,尊陳仁為派系祖;居仙遊縣象坑、象塘、象面、象碑的“五象陳”,尊第一代開族公陳禧為派系祖;仙游“侯峰陳”尊第一代開族公陳齊為派系祖;居靈川東沙的“浮山陳”,尊陳煌為派系祖;居涵江的“壽山陳”,尊陳淬為派系祖。陳姓古代家族聚居地有潁川郡(今河南許昌)等。
莆田陳姓首登科第者為陳嶠,唐光啟四年(
888)進士及第,官大理司直兼殿中府禦史。其有文集數卷存世。
清《福建莆田縣誌》載:明景泰元年至七年(1450--1456),莆田縣人陳定,由興化府學貢,職授瓊州訓導。陳定後裔有遷入臺灣者。明末清初,陳氏族人陸續渡海遷入臺灣。陳雲從,莆田縣人。清雍正元年至十三年,歲貢,官授臺灣府學訓導,陳雲從後裔有落籍臺灣者;陳王捷、莆田縣人,例貢錄用,官授臺灣府學正;陳曰耀,莆田縣人,官授臺灣府學教諭。陳定邦,莆田縣人,清代武藝科試,擢金門鎮遊擊。臺灣陳姓現多分佈在臺北市的松山區、中山區、板橋市、臺北縣、彰化縣、台中縣、嘉義市、台南縣等地,他們與大陸陳氏一樣,都以潁川為堂號。
臺灣陳姓人口數排序第1位(依據2006年《臺灣區百大姓源流簡介》,下同)。莆田市約48萬人,排序第1位(依據2006年莆田市各姓氏人口統計,下同),因此在莆田和臺灣都有:“陳林滿天下,黃鄭遍地走”之說。全國排序第5位(依據2007年公安部公佈資料,下同)。
郡望: 潁川
門額題匾:潁水流芳
姓聯舉偶:一門兩丞相 九代八太師
莆田玉湖陳族人通用楹聯之一。聯上句讚頌本支派出兩位宰相:陳俊卿、陳文龍。宋慶曆(1041--1048)年間,陳仁,卜居莆陽白湖北岸。白湖古代雅稱玉湖,陳仁為玉湖陳始祖,該派下有:“一門兩丞相,九代八太師”之譽。聯下句道明八位太師,該家族依序為始祖陳仁,字以育,贈太師沂國公;一世祖陳貴,字美和,贈太師蜀國公;二世無仕。三世祖陳詵,字德言,贈太師冀國公;四世祖陳俊卿,字應求,官拜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觀文殿大學士、太師魏國公,諡:正獻;五世祖陳欽紹,字大閑,贈太師永國公;六世祖陳兗,字伯魯,贈太師安國公;七世祖陳粢,贈太師榮國公;八世祖陳文龍,字剛中,宋末狀元,官拜參知政事、閩廣宣撫使,贈太師,諡:忠肅。
潁水家聲大 浮山世澤長
莆田浮山陳氏族人通用楹聯之一。聯上句說本支陳氏家族古代聚居地及祖德。聯下句讚譽浮山陳始遷祖陳湟。陳湟,字善宗,號光山,漢太丘長第三子陳諶之後裔,世居淮右河南光州固始。唐末黃巢起義,摧毀了中原衣冠仕族,中州大亂。唐中和年間(881--884),陳湟攜子陳本、孫陳棱,舉家渡江南遷。先客居安徽宣州,唐光啟三年(
887)入莆田。陳湟謂子曰:“閩之土地瘠,其人勞而不淫,山川秀,其人惠而好義,吾其處此矣。”遂卜居於仙遊縣楓亭東門,為浮山陳支派入莆始遷祖。陳湟上追溯八世祖陳遇,與陳邁胞兄弟。陳湟的第七、第八、第九世孫陳公言、陳大卞、陳安仁、陳顯仁、陳性仁祖孫三代五人科甲聯芳,被譽為“三世五登黃甲”。
潁水家聲大 文峰世澤長
莆田文峰陳族人通用楹聯之一,聯上句說本支陳氏家族古代聚居地及祖德。聯下句讚譽文峰陳始遷祖、潁州郡開國伯陳靖。宋太平興國四年(
979),莆田游洋山區林居裔聚眾造反,領兵居險反抗朝廷壓迫。陳靖乞兵於漕運使,亂事得以及時平定,朝廷為嘉獎陳靖平亂之功,賜其裏名為清平裏(今莆田東廂)。太平興國八年(
983),興化軍遷往今莆田市內,陳靖又讓出私府為軍廨,而自己遷居橄欖巷(今城內廟前路)。宋端拱(988--989)年間,陳靖官升將作監丞,拜秘書丞、直史館,賜五品服,封潁川郡開國伯。宋熙甯元年(1068)追贈為尚書左僕射。故莆田城關橄欖巷有坊,名為“僕射裏居”;又建有忠勳祠,祀陳靖之父陳仁璧;城內金橋巷又有建文峰尚書祠,祀陳仁璧及子陳靖、陳翊。陳仁璧生五子,其子孫後世稱:文峰陳。
潁水家聲大 南剛世澤長
莆田谷目陳族人通用楹聯之一,聯上句說本支陳氏家族古代聚居地及祖德。聯下句讚美谷目陳始遷祖、宋開國伯陳鑄。據《興化谷目村陳氏族譜》載:本公,唐鹹通十四年(
873),明經擢第,為唐上饒尉,唐僖宗戊戌年(
878),棄官歸隱,西元887年又因江龍作亂,奉父母南遷入莆,卜居仙遊楓亭東門。生三子,棱公封弋陽郡開國公;秩公官工部侍郎;穆公,唐文德元年(
888)進士及第,官曆正議大夫、度支尚書兼領江淮諸道諸邑轉運使。生二子,其一為鑄公,為谷目陳之祖,即為金紫溪之始祖也。陳鑄,字師回,宋天聖五年(1027)登進士第。官歷朝散大夫、殿中丞、光祿寺太卿,贈開國伯。陳鑄世系為:湟--本--穆--鑄。家族遷居仙游鐘山鎮南剛村穀目,生三子,長名紹素;次名行素;季名及順。
潁水家聲大 侯峰世澤長
莆田侯峰陳族人通用楹聯之一,聯上句說本支陳氏家族古代聚居地及祖德。聯下句讚美侯峰陳始遷祖、唐禮部侍郎陳齊。陳齊,陳邁的第九世孫。其生子十一人,依序為:陳嶠、陳嵯、陳崆、陳山至、陳由嗇、陳岫、陳山禺、陳峋、陳解、陳坯、陳峭。其後代開族仙游縣侯峰,其中一支家族于唐太和年間遷往後榜。)
潁水家聲大 五侯世澤長
莆田五侯陳族人通用楹聯之一。聯上句說本支陳氏家族古代聚居地及祖德。聯下句讚譽五侯陳始遷祖、宋歧國公陳洪進。據省姓氏源流研究會陳氏委員會編《福建陳氏源流考》載:陳洪進,開漳聖王陳元光的第十一世孫,世系為:元光--王向--酆--謀--則--(缺)--江--鴻--國--遽--天建(洪進)。莆田市姓氏源流研究會陳氏委員會編《莆陽陳氏名人錄》載:五侯陳即侯欖陳,始遷祖陳洪進。陳洪進(914--985),字濟川,陳元光第十世孫,生四子,依序為:陳文顯、陳文灝、陳文穎、陳文項。
族聚三千餘人世間第一
居同五百多載天下無雙
莆田涵江塘頭巷利陳氏宗祠的石柱楹聯之一。聯上句說:本支陳氏家族人丁興旺,合族人口繁衍達三千余人,應稱人間罕見。聯下句說:追溯本支家族的歷史,往上推至五百年不間斷,可謂天下無雙。
文章德業留莆口
理學源流貫玉湖
聯上句說宋代名臣陳俊卿(1113--1186)的故事。俊卿字應求,紹興八年考取進士第二人(榜眼),授泉州觀察推官,調睦宗院教授,通判南劍州。以校書郎入京,曆官著作佐郎兼王府教授、監察禦史、殿中侍御史、權兵部右侍郎、中書舍人、充江淮東西路宣撫判官兼知建康府事、禮部侍郎,以寶文閣待制知泉州、吏部侍郎、尚書。宋乾道二年授同知摳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宋乾道三年,參知政事;乾道四年,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乾道五年,任左相。陳俊卿清嚴好禮,平居恂恂若不能言,在朝廷則正色凜然,斥奸臣,駁邪論,無所畏懼,凡所奏請,皆關治亂安危,及卒,朱熹特趕到莆田吊靈。聯下句說陳氏先祖、南宋名臣陳宓的故事。陳宓(1171--1230),字師複,號複齋。名相陳俊卿之子,莆田城東白湖人。少登朱熹之門,又聘請朱熹來莆白湖書堂講學。及長,以父蔭補官,曆泉州南安監稅官、安溪知縣。宋嘉定七年召入監進奏院,直言得罪宰相史彌遠,遷軍器監薄。宋嘉定九年,升南康知軍,改知南劍州、知漳州。宋寶慶二年,任提點廣東刑獄。陳宓性格剛毅,深邃理學,自言居官必如顏真卿,居家必如陶潛,而深愛諸葛亮身外家無餘財,庫無餘帛。家居為“仰止堂”,以敬仰朱熹師長,又創滄溪草堂,所著《論語注義問答》、《春秋三傳記》、《讀通監綱目》、《唐史贅疣》等,《宋史》有傳。
媯水源流遠 太邱世澤長
聯意說:莆田本支陳氏家族古代聚居地在媯水,播遷至莆田後,俗稱為:“太邱陳”。
潁水溯淵源,念先人霜露頻勞,不忘祖功宗德
太丘留令範,願後嗣箕裘勿替,惟求子孝孫賢
聯上句說:本支陳氏家族古代聚居地在河南許昌之東的潁水。先人,指莆田陳氏先祖、莆田第一任縣令陳邁。陳邁原籍河南固始,唐武德二年奉詔率兵入莆,擢為縣令。家居城關刺桐巷。陳邁一生奔波,經過畢生努力,終於獨創莆陽陳氏一派。聯下句讚美東漢潁川名人陳是。陳是(104--187),字仲弓,漢桓帝朝官太丘長,以平正聞名鄉里,裏人語:“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是所短”。漢靈帝朝,遭黨錮之禍,後赦免。
奎府聚五星,地符人瑞
漳州開二閣,名冠皇唐
臺北市陳氏大宗祠(德星堂)楹聯之一。其祠在寧夏路,為全臺灣陳氏宗祠。上聯的“奎府”指奎宿,天上二十八宿之一,“聚五星”指五星聯珠,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同時出現在一方天空,這種自然現象非常罕見,所以古人以為是祥瑞之徵兆。下聯說唐代光州人陳元光,字廷炬,唐儀鳳年間(676--679),以鷹揚將軍隨父親陳政戌守福建,陳政死後,陳元光代為將領,統帥三軍,上表唐廷,在閩之泉州、漳州開創疆土,後世稱其為“開漳聖王”。
八閩捷報最首功,廣拓河山懷梓裏
七邑告成膺廟祀,遠移香火鎮桃園
臺灣桃源縣景福宮楹聯之一。聯上句讚頌開漳聖王陳元光的豐功偉績。聯下句說:臺灣的陳氏家廟奉祀的先祖與大陸陳氏家族一樣,都是開漳聖王陳元光。遠移香火,即陳氏由河南潁川南遷到福建,再由福建幅射到臺灣桃園縣等地。
箕裘全子,袍笏文孫,潁川郡鳳毛世胄
南國旌旄,東宮衣缽,李唐時虎拜王庭
臺灣臺北市陳氏大宗祠楹聯之一,其聯句為清代廣東補用道舉人陳霞林所撰。聯上句箕裘,語出《禮記》,比喻繼承祖先事業。臺灣陳姓多為東漢恒帝時名士陳是的後裔。袍笏文孫,指陳是第七代孫陳寵,官尚書令,第九代孫陳弼,任天官大家宰,封陳國公,袍笏上朝。聯下句南國,指陳霸先在江南建立陳朝。東宮衣缽,指後主陳叔寶的後裔。虎拜王庭,指陳元光在唐代官為大將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