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門陳汀州莊各脈派分遷江西及贛州十八縣概況
江西贛州是中國五大客家祖地之一,也是汀州莊陳魁公後裔各支脈的重要聚集地和大本營。據族譜記載:汀州莊陳魁公各支脈後裔在元、明、清時期紛紛從祖地汀州八縣(長汀、上杭、永定、武平、連城、寧化、清流、明溪)和嘉應州八縣入遷江西尤其是贛州各縣。為籌備今年的贛州會議,編委會將族譜中記載的汀州莊入贛各脈派予以歸類整理並公佈,請江西各地宗親組織大力支持配合,積極提供資料及聯繫人,不斷補充和完善汀州莊後裔在江西的各脈派資料,共襄盛舉!茲將汀州莊各脈派入遷江西的概況予以通報:
昆公脈派:永定縣虞溪第13代戊狗公遷瑞金市雲石山鄉黃安村;第13代上明、上奇、昌吉、成吉遷江西。14代慰心攜五子粦山、爰彩/爰瑞/恩山、萬山,厥心攜三子毓山、明山、晉山,馮心攜子德祖遷江西石城縣沿江村。桂瑞攜三子克昭、陰昭、癢昭遷江西吉安。江西上高縣許家渡鎮白沙村陳氏上祖於康熙年間從龍岩小池橫坊遷入白沙州,繁衍後裔2000多人,也有支脈遷修水縣漫江,繁衍後裔4000多人。屬昆公脈派。(聯繫人陳敦北)(尋烏吉潭盤洞橫崗下稱到獅角陳氏,珍公--簡公--敬公,此脈從寧化石壁遷瑞金塘背,傳至盛公生三子熙、渠、唐公再從塘背遷尋烏到獅角,繁衍後裔3000多人。貴地宗親認定為陳魁公後裔,編委會初步調研與昆侖兩公有深刻的歷史淵源,派系有待進一步考證。聯繫人:陳吉祥)
嵩公脈派--孟一郎派:
1、89世芳積又名余慶,後裔從上杭遷於都縣梓山鎮、洪龍鄉、寬田鄉,會昌縣白鵝鄉九嶺村棗子排。(聯繫人:陳洪禧)
2、94世衡公字堯章,遷泰和縣柳溪,娶妻賴氏、李氏生八子:元初、元開、元振、元乾、元坤、元善、元禎、元美,元開公長子仲一郎遷龍南,元乾公後裔廣崇公遷定南縣三亨下徑,元坤偕子景文遷定南,後裔遷定南(高砂三享湖蓮背、南安崇義官田、下徑火夾水、樂德下池、志屋、柯樹下、老城塘頭、河士)、安遠黃鄉和平下陵、龍南、潯陽縣(九江市潯陽區南門大馬塘)。
嵩公脈派--孟二郎派:上杭下都鄉象欄村始祖七郎公後裔永安公從梅縣遷于都縣黃麟鄉楊屋村龍上。(聯繫人:陳宏廉)永定縣岐嶺下山村梅林公第13代榮鬥、承忠、際官、鶴生(振陽之子)遷吉安龍泉縣,承雅遷贛州,第14代際賢、際貞遷江西吉安,第17代委秀、郁秀、禹秀、洋秀、川秀遷江西。
嵩公脈派--仲六郎派:仲六郎之子念四郎名文景公,從永定縣上湖雷遷安遠縣;文伸公第九代必華公從永定縣上湖雷遷瑞金澤潭鄉步權村雙河、朱噴、上寨。
嵩公脈派、贛州望族--仲七郎公--
1、萬三(志萬)公--受堅公房:彥搞公遷贛縣大埠鄉三江口山仔貴坑下汶圩;彥興公遷全南縣竹山鄉楊溪刁公坑;玉潤公龍南縣關西鄉小舉,分居贛縣沙地;玉錦公遷信豐縣小江鎮羅結村西亨並冷水逕;彥峻公遷信豐縣小江鎮西江村竹頭下。細堅公房:彥行公遷全南縣龍下鄉逢西坑;彥聰公遷龍南縣;龍南鎮紅楊村下楊坊,分居章貢區沙河鎮沙河村麻園嶺;又分居崇義縣楊梅寺竹山園;彥瑛公遷龍南縣龍南鎮石人村;彥洪公遷定南縣龍頭鄉天堂村。
2、永定黃田村文秀公第九代永昌公攜子惠修遷江西鉛山縣,第17代亮山攜子永松、永伯遷贛州城,君義遷江西會昌縣。
3、永定古洋村文滿公後裔宗明公第八代孫梁公字志興、相公字志佐、志英、志奉、志敬五兄弟從鴉鵲嶺遷興國縣,後裔昌盛。第14代奇旺公攜兩子遷永新縣,仁永公、仁壽公遷南康縣,第15代上穀、上翠、上攀、定亨、定龍遷江西,建瑾遷龍泉,第16代斌為遷于都,壽為、義為、全為遷吉安,永耀、永行遷贛州,亦寬攜三子經宣、純宣、韶宣亦玖遷江西,亦俊、亦勳、亦蘭、亦貴遷龍泉。
嵩公脈派--仲八郎派:
1、梅山公有後裔遷義甯州今修水、銅鼓縣;97世景通公遷安遠縣河橋堡第三甲岸坑村。上杭縣陳氏梅山公裔千六支糸
(白玉村)遷江西人員:第五世鎮公次子顯華遷居會昌縣。第八世 球公、淺公、隧公
,遷居江西萬石。第九世
文魁、文路、文獻、文元、文波,遷居江西萬石。第十世 杏公 遷居江西信豐。槐公 字以攀,遷居興國縣苗坡車頭。第十一世茂端
遷居江西弋陽北鄉水碓塢。馬麟、天麟 遷居江西廣信府早溪。茂輝
遷居江西弋陽北鄉水碓塢。第十二世懷漢遷居江西丁生 懷金 懷玉 懷斌 懷恒
懷盛、壬斌。彩有遷居江西弋陽縣五十都水碓塢。生子三,福應,福旺,福壽。庚興遷居廣信府。丁興字彩文,諱廣,遷居江西弋陽四十四都小源。彩玉
彩進 彩勝 彩芳 彩亮 遷居江西廣信府興安縣劉家塢。彩雲遷居江西廣信府興安縣劉家塢。妣袁氏,生子四,惟能,德能,周能,簡能。彩貴遷居江西弋陽縣北鄉石壟源邱姓紙撩。啟公字引初,遷居江西弋陽縣北鄉黃家源,妣鐘氏,生歿葬俱缺。生子五,玉政,玉文,玉武,玉恩,玉科。第十三世
惟貴三子玉信
遷居江西弋陽縣七公鎮。妣鄭氏,生子三,富遠,二子,昌遠。玉標遷居江西弋陽縣北鄉洋源窩。玉弼遷居江西。福壽遷居江西弋陽縣水碓塢。育能遷居江西興安縣劉家塢香菇蓬,妣羅氏。廷能遷居江西弋陽縣四十四都小源裏,妣彭氏,生子一,九富。昌發、春發遷居江西弋陽縣下四鄉。政能遷居江西德興縣,妣羅氏,生子三,勝華,勝春,勝昌。第十四世鵬遠遷居江西弋陽縣七公鎮。宏遠生子五,立中,立和,立達,立言,立育。勝譜
勝裱 勝綬 勝文 勝忠 遷居江西饒州府德興縣楊梅山。勝謨遷居江西弋陽北鄉方湖源。妣鄭氏。萬貴遷居江西廣信府上饒縣高州魚盤坑,妣藍氏,生子一,廣其。麥公字夢弼,江西弋陽籍邑庠生,妣曾氏,生歿葬俱缺。生子一,日敬。第17世品貴
長貴 亮熊 亮言 高嵩 高崇 開華 遷居江西弋陽縣。第十八世祥福、慶福移居江西弋陽縣七公鎮。第十九世如清
如德 如海 如梅 兄弟四人移居江西弋陽縣。(可見,江西東北部的上饒、弋陽、德興是汀州莊梅山公後裔聚族同居的大本營。)
2、梅嵩公--百二郎:宗泰公有後裔遷江西(據弋陽縣陳姓理事會查證,秀甫公支下由廣東分遷到弋陽縣十九處,現在大約1600餘戶,現在大約6000餘人,還未核實--本網注)。梅嵩公--萬三郎後裔從廣東樂昌秀水樓遷入宜春市袁州區三陽鎮陳家坊村,繁衍後裔3000多人。(聯繫人:陳光仁)萬三郎有後裔遷江西義甯州(修水、銅鼓),大淳公之子後公遷銅鼓縣寨下。
3、梅佐公--宗賓(十一郎)--96世武平縣東安橋五六郎公長房文興公後裔,遷龍南、全南、贛縣茅店黃龍村、瑞金岡面。岡面有陳氏後裔兩萬多人,為瑞金陳氏人口重鎮。(聯繫人:陳漢彥)
4、梅佐公--宗禮(十二郎)--三六郎(玉貴)--二十郎遷瑞金市新中,後遷雙坑;萬一郎生五子永福(仲三)、永宗(仲四)、永旺(仲五)、永四、永五,五兄弟遷瑞金市新中豐田九寨及石水村(聯繫人:陳學偉、陳浩斌);始興淨花祠遷南雄始祖祖虞公,有後裔遷瑞金市、信豐縣;元五公後裔穎元(宗祥)有後裔遷全南縣。
5、梅佐--宗富(十三郎),有後裔遷瑞金武陽,武陽石闊村、陳布村有陳氏後裔近兩萬人,為瑞金陳氏人口重鎮。
6、梅佐---傳至廣東英德板鋪始祖107世思盛—宗富—珍(三郎)--萬峰公遷長寧縣(今尋烏)蛇坑。(備註:嵩公派有後裔貴上、雲上、
上兄弟三人于清乾隆10年做香菇生意從上杭縣遷江西武甯嚴陽煙溪大寺裏月牙村,繁衍後裔100多人,派系待考。聯繫人:陳守興)
峰公脈派--永繼--永纘公派:
1、91世平仕公後裔嘉寶,有後裔遷遂昌縣;
2、萬頂公偕子書公遷泰和縣鵝勁塘大丘, 100世清三郎後裔遷萬載縣宜豐龔家坪;千一郎、千二郎後裔遷萬載縣。傳至98世宗禮公字仲玉,元進士,官至泰和政事,妣萬氏生子:均成、均就。遷江西廣昌,繁衍後裔數千人。有後裔遷萬載縣雙橋柏樹爛泥沖、株潭獲富、赤興橫田塍。
3、萬傾公後裔勝和公原居南豐縣雙井裏,永康、永豐後裔居臨川縣騰橋鎮;
4、世休公遷長寧縣今尋烏,長子寵公遷尋烏八付堡(今南橋鎮)橫近村,95世後裔遷信豐縣、贛州府等地衍成贛南客家大族。(聯繫人:陳治義)
5、世休--贄公派:武公妣張氏生子宜,後裔遷萬載縣嶺東小關、梅源周家墓。玉新後裔遷萬載縣白水太坪、大嶺、株潭沿河街、柏樹山、宜春洪塘下荷花洞。為義遷江西襄州西門外。玉新公有後裔遷定南;維新公有後裔遷江西;景新公有後裔遷定南、泰和、安遠、尋烏;景雲公有後裔遷于都、興國、上猶、崇義。(聯繫人:陳火生)
6、德興公後裔萬林公遷宜春市袁州區慈化鎮西山村。(聯繫人:陳全福)
峰公脈派--中興公派:
1、念一郎,遷尋烏南橋“牛鬥光”,生三子:宗一、宗二、宗三。宗二公後裔分居尋烏、安遠,宗三公後裔居南橋,繁衍後裔6000多人。有後裔遷贛州市章貢區沙河鎮坳下村富裕塘、贛縣桃源和大湖江,及吉安的泰和縣等地。(聯繫人:陳治權)
2、念三郎公後裔清代從廣東興甯石馬遷靖安縣躁都鄉茶子村南山(聯繫人:陳明先)。
3、念四郎後裔遷義甯州武鄉楊坑,傳下陳新梧家族。伯三公後裔有清遷江西會昌及奉新縣進城鄉程家嶺、奉化鄉江家腦、黃沙嶺。
4、念五郎次子仲二郎--賓甫公遷龍南、定南半徑。
5、念七郎後裔淑興公第三子萬三郎遷居上杭縣通橋,傳至11世日華公長子德生公攜五子:文仁、文義、文禮、文智、文信遷吉安府龍泉縣(今遂川縣)安村溪口。(聯繫人:陳偉平)
6、念八郎後裔念一郎遷興國縣梅花莊,朝鳳公遷奉新縣石溪圍大水段。
7、念九郎文甫生子景通遷信豐縣安息上堡張夫塘,傳至第十代聖元公遷章貢區沙石鎮甘霖村。念九郎有後裔居尋烏南橋下坑。(聯繫人:陳家義)
8、念十郎--萬金公後裔新命生子崇仁,後裔遷萬載縣株潭模山;萬貫公後裔新基公妣林氏、王氏生子崇信,後裔遷萬載縣絲瓜沖、鵝峰獅子嶺柏樹下。有後裔陳俊英公于雍正四年(1726)從泰和遷義甯州安鄉十四都雙溪立業居住,傳下陳光祖家族。
9、念十一郎後裔江西修水五傑陳寶箴家族(陳寶箴為陳魁公第33世孫)--其曾祖陳鯤池號西元于雍正末年從福建汀州府上杭縣來蘇裏中都遷江西修水縣義寧鎮桃裏竹塅村。
10、念十二郎有後裔遷尋烏縣留車鎮,繁衍後裔5000多人。(聯繫人:陳皆慶)
11、念十四郎陳文鳳(陳魁公第30代孫)家族原籍廣東興甯,其曾祖陳伯煥,康熙年間在湖南瀏陽縣東鄉教館數載,再遷義寧州崇鄉令公洞(今銅鼓縣)。
12、念十六郎後裔千祥妣鄭氏生一子欽貴,遷麻坡榕樹下。萬祥妣朱氏、鄭氏生子三:欽聖、嘉泰、嘉瑞。遷贛州長寧縣今尋烏縣。
13、念十七郎--賜錦號雲新後裔遷萬載縣白水窳裏、高城南廟麻石園。
14世懷霖公從平遠石正遷于都縣貢江鎮新地村,繁衍後裔 400多人。(聯繫人:陳太陽)
又據清代陳寶箴、陳文鳳聯合編著的《義門光耀譜》載:宋進士陳魁由江州義門攜家眷97口入福建汀州莊,後裔由閩遷粵東、江右、楚南諸郡,南昌、義甯、武寧、奉新、新昌、靖安、萬載、宜春、瀏陽等郡縣陳氏後裔都尊陳魁公為一世祖。以峰公後裔永繼、永贊及中興公十八郎公派居多,以嵩公後裔爵壽公、梅山公、萬三郎公、贄公為其次。以上地區汀州莊後裔達萬丁之眾。因此,贛西北、湘東是汀州莊陳魁公後裔的又一個大本營。
《汀州莊陳氏源流譜》編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