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岩新羅區陳氏源流脈派及分佈概述
龍岩新羅區陳氏總人口約5萬餘人,約占全區人口的10%,為全區人口最多的大姓。陳姓人口遍佈全區
4個街道辦事處、18個鄉鎮。據《龍岩姓氏百家》載,新羅陳姓于唐、宋、元、明、清五朝有多支後裔從河南、仙遊、泉州、汀州、漳平、連城等陸續遷入,脈派主要有以下六支:
一、雍公派(即貢川陳):
西晉末年“八王之亂”,陳姓先祖從河南光州入閩後又遷入新羅、漳平定居,始祖為陳野。又載:唐玄宗開元29年(
741年),61世祖陳雍(號月鉻)偕次子陳野自吳興入閩,居沙陽固發沖(今永定貢川),為貢川陳氏開基始祖,其後裔陸續遷入新羅區東坊片
6個鄉鎮,即鐵山鎮、岩山鄉、蘇阪鄉、雁石鎮、白沙鎮、萬安鎮。後又有部分陳氏直接從連城遷入小池鎮。該脈派人口眾多。其上祖世系:實→紀→群→簡→牧→准→微→謀→鑠→閔→賜→星→邁→閏→豹→弼→譚→攝→雍→野(貢川陳入岩始祖)→通→晏→遂→昶→昂→文余→努郎→潤→連→矣→九經(遷連城隔川)→百九郎→志通(遷小池璜溪)。努郎→偁→鈺→正尋→大禮→潤昌。文(漳平太常陳氏)、文音→五八(永福陳之祖)、文(漳平感化理陳之祖)。
二、南朝派及江州義門陳派:
唐高宗年間,陳氏先祖,隨至親陳政,陳元光父子由河南固始入閩,居福州連江江南橋,始祖為陳談先,談先公後裔,其中有一支傳下18世陳仁齋,生兩子道甫、進甫兄弟,兩兄弟于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相繼入岩,俗稱“九戶陳”,其後裔主要分佈在新羅城東神前、城西羅橋、西山、排頭、條圍、東肖後田等地。另一支談先公苗裔從連江、仙遊輾轉遷入新羅,俗稱龍岩城區、附城、陳松徑宗支“四戶陳”,傳至11世,陳梅齋兩兄弟房,一房分佈在西山、陳陂、雁石蘇阪、白沙及南靖(陳陂二房),另一房分佈在東肖龍泉村、永定培豐長流村、江西安遠等地,現已傳至30多代。到了明清至民國,龍岩市周邊客家縣永定、上杭、長汀、武平、等地江州義門陳氏,也有部分支脈陸續遷入新羅區。又據《小池南山陳氏族譜》及《義門光耀譜》載,南山陳氏屬南朝派陳叔明後裔,傳至21世沈濱公,從新羅適中上坪(中心村)遷入小池南山村,已繁衍人口3000余人,人文鼎盛。永定縣培豐鎮老富壟陳氏19代梅玉、梅燦兄弟于1927年遷新羅中山街,繁衍丁口數十人。等等。南朝派及江州義門陳氏上祖世系:60世(南朝派開派祖)談先→61世頊→62世叔明→63世志高→64世才→65世圭→66世兼→67世京→68世褒→69世灌→70世鈺→71世環→72世宣→73世以檀→74世旺→75世機→76世感→77世蘭→78世青→79世俯→80世玟→81世讓→82饒→83世元、旭—84世魁、璋、群。魁→嵩→欽→爵壽→仲八郎→梅嵩→伯四郎→千七郎→萬三郎→念二郎(遷適中古峰樓)→沈濱(小池南山開基祖)→桂榮→璋顯(生六子,衍生六大房)
璋→85世振→86世毅庵(武詡大夫,入岩始祖)→87世廣→88世智→89世以靜→90世孔道(東肖龍泉村始祖)
三、聖王派(將軍派):
唐高宗年間西元
669年陳政、陳元光父子由河南固始入閩平亂,開發漳州,被尊稱為“開漳聖王”,其後裔鎮守龍岩龍門裏,遂定居焉。後裔散佈城東龍門、紅坊、東肖、曹溪諸鄉鎮。在城區東城城隍右邊置地建“德星堂”祖祠一座,現已不存在。舊時龍岩、漳平、寧洋三縣陳氏子孫常聚集於此舉行春秋祭祀。其上祖世系為:政→元光→珦→醴→詠→章浦、吉浦、山浦、嘉浦、季浦。除長子留居外,其餘遷龍岩龍門,為新羅開基始祖。
四、南院派(太傅派):
龍岩鐵山鎮“祖興堂”陳氏,奉南宋末期名相陳宜中為第一世祖。始祖陳仲雍於元朝大德十年(1306年)由泉州東塔遷入新羅城東嶺岳(今龍岩市農業局內),為入岩城之始祖,後裔遷居鐵山鎮洋頭村及西陂鎮硿口村,還有一支系陳文楷遷漳州長泰縣。其上祖世系:忠→邕→夷實→壽→嘉→聞→顯、勳、黯→宜中→仲雍
五、羅陳氏:
宋末連城隔川陳積萬與亨子堡羅天麟、羅天錫兄弟共同發起農民起義,被元軍鎮壓。羅天錫後裔羅柔避難于新羅龍門鎮湖洋,改名大一郎號私勝。羅柔逃至龍門裏楓榔被陳世逵賞識收留,因陳氏無子,乃以小女幼蘭贅招入嗣。羅柔仍冒姓陳又不忘祖,故約定陽陳陰羅,意為健在者姓陳不姓羅,死亡墓刻羅姓,此系俗稱羅陳。故羅陳大一郎為新羅羅陳氏始祖。祖祠一對聯“陳氏宗羅氏祖陳羅巨族,文安社武安坊文武世家”。分衍文安戶、興盛戶、三興戶三大支派,主要分佈在東肖鎮的菜園厝、黃邦、聯邦、東崛、洋潭、曲潭、溪聯;紅坊鎮的東洋、紫安、崛奧;曹溪鎮的王莊、浮蔡、石粉嶺、石埠、湖二、崎瀨。丁口傳至25代有
2萬餘人。外遷漳平、武平岩前、漳州、浦城、江西石城、廣東潮州、惠州等地數萬人。
六、黃陳氏:
新羅龍門鎮考塘黃陳氏以黃念一郎及其子龍寶為始祖。龍寶原姓黃,明朝洪武年間從白土鐵山廟放鴨群到陳坊今石牌前,結識陳邦陳府一年輕貌美寡婦羅氏,陳府有雄厚家產,有大片山場田地,遂上門入贅立為大戶。後裔立業于陳,生不姓黃而姓陳,死後保持黃姓根基不姓陳。祠堂外標陳,祠內標黃。本系稱黃陳氏。在陳邦建總祠“寶善堂”、考塘建“萬盛堂”。後裔主要分佈在新羅東肖榴坑,龍門考塘、賴坑,繁衍後裔1000余人。外遷連城、松溪、閩清及江西、湖南、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地數萬人。
新羅區陳氏在各鄉鎮的分佈
城區:中城、東城、西城、南城
西陂:陳陂、硿口、張白土、圓田塘、排頭
曹溪:科桃、經楊、郭佘、中甲、黃洋、浮蔡、王莊、石粉、崎瀨
東肖:龍泉、後田、黃邦、聯邦、溪聯、榴坑
龍門:湖一、連坑、石埠
紅坊:東陽
小池:南山、汪洋、璜溪、黃斜山美
大池:大山
江山:斜背、甲子坑、銅錛
適中:中心、象山、上嶼、洋東
鐵山:洋頭、洋美、陸家地、陳羅、火德坑、羅山、下林阪、陳山
岩山:芹園、劉坑、佳山、後埔、丹佘、龍山、黃團、裏尞、萊山、山前
雁石:蘇邦、岩星、渡洋、四集、北山、九鬥、白石芋、新廬、社委、陳村、禮邦、
洋城、民祠、後路、雲山、龍康
白沙:白沙、小溪、南卓、郭佘、小吉、渡頭
萬安:陳洋、高廈、同新
蘇阪:蘇阪、和睦坑、雲潭(含大坑、黎山)
注:以上鄉鎮中西陂、曹溪、東肖、小池、鐵山、岩山、雁石、白沙、蘇阪及城區,為陳氏人口較多的旺族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