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八閩陳氏

閩清陳氏宗祠

作者: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2日

閩清陳氏宗祠

閩清柯洋(陳厝壟)陳氏支祠

來源:閩清縣陳祥道陳暘文化研究會

閩清縣池園鎮柯洋村陳厝壟陳氏支祠座落在海拔 600多米的柯洋山上。支祠主體由陳子運(陳賢良21世孫)于清康熙初年起建。坐戌向辰。原為大七柱八扇厝,廳高廊闊,通風好,採光強。1936年、1992年在保持主體原貌不變的情況下進行了二次重修。支祠雖不大,但歷史悠久,至今有 300多年,深色瓦藍灰牆,燕尾脊,簡樸大方,裝飾並不豪華,但虎頭門、馬頭牆石板廊,土木結構是傳統的明清建築。

本支祠陳氏先祖千郎公由河南固始縣承王審知入閩卜居省南大義。其子陳柄遷至閩清雲龍際上。傳至六世陳暘(即陳賢良)曾為北宋禮部侍郎。因“言鹽鐵利”忤逆宋微宗趙佶。賢良孫文華“防天威不測”避居尤邑奎峰。又經十代汝祿於明永樂年間遷至柯洋。再傳九代至子運于清康熙初年定居柯洋陳厝壟。發展至今有1600多人。近年來為尋求新的發展,大部分宗親已遷居到池園、白中、阪東、雲龍、梅城等地,也有遷居至福州、廈門、南平、邵武、永安、上海、北京等府城縣市去,或務工或經商或從政等。也有少部分到海外尋求發展,真是“瓜瓞綿綿,散居九州”。

柯洋陳厝壟山川毓秀,風氣悠鐘,民風純樸,崇尚教育。清末光緒年間,當時人丁不足二百,就設館勸學,二十世紀四十、五十年代,支祠辟為公立小學,為山村培養人才打下基礎。原廈門大學會計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陳守文就是從這裏走出去的,曾獲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多次應聘到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地講學。被英、美等國收入《世界名人錄》。陳長記,福建光學儀器廠總工程師,福建光學學會副理事長,同樣獲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在他們帶動下,山村學子刻苦學習蔚然成風,據不完全統計,現時具有大專文憑的有 140多人,在不同崗位上工作。為建設祖國而努力,也為“陳氏支祠”爭光。

 

閩清池園古靈陳氏宗祠

來源:閩清縣陳祥道陳暘文化研究會

古靈陳氏支祠座落於閩清縣池園鎮池園村,占地面積約1092平方米,建築面積 550平方米。主體為土木結構,造型美觀、氣勢雄偉,支祠後有芝山依託,前有芝水相臨,面與林峰遙望,有池園勝景之美稱。

古靈陳氏系長樂市玉田鎮東渡村古靈陳氏派系(入閩古靈陳氏十九世為東渡始祖)。於清康熙年間(1678年)遷入閩清十一都(池園),迄今已有三百餘載。第二十七世孫德和公為入梅池園始祖,即池園古靈陳氏一世,人口近千人。

始祖遷入池園後,選定吉地,創基立業。於康熙丙子年即建大型木結構的祖厝(大厝陳)一座,後各房又陸續營建五座大厝。在開闢田園、植樹造林、種茶種果的同時還注意發展商品經濟,開設各類店鋪和大小作坊等二十餘間。農商的發達為家族的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根基。在祖厝大厝陳前的芝溪北岸,摩刻有“古靈陳家村”顯目標誌。陳氏家族三百多年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重文習武、賢才輩出。科舉時代就有一門“文武雙舉人”。據縣誌載:“陳綏之、字尹安、邑人,少倜儻不群,善屬文、中道光乙未科第七名舉人”。陳龍標,字尹就,中道光戌子科第二十九名武舉人(原件捷報一匾猶存),後任松溪縣千總。如今陳氏學子、大學、碩士、研究生人才輩出,擔任各階層領導大有人在。

“宗祠享祀、子孫保之”陳氏家族為表達對祖先的懷念之情,使祖先有長久的安靈之所。1938年在族長和各房長的倡議下,發揮族親的作用,群策群力建成土木結構的宗祠一座(即現在的支祠)。1947年又進行全面裝修。屋脊和邊牆翹拱專請雙班名師分左右比武藝術施工,裝璜設計大方典雅,拱牆內外彩繪逼真,翹拱造型美觀雄偉。解放後宗祠曾一度被池園大隊(村)作為辦公場所。l993年 5月,砂勞越詩巫潁川陳氏公會致函閩清縣政府,請求歸還宗祠,幸速之得以實現。但因年久失修,屋面滲漏,灰面剝落,有識者積極建議重修宗祠,並得舉族一至贊同。1993年 8月即成立重修董事會至l996年 9月完成,歷時三年,耗資l5萬元。並由書法名家書寫楹聯10餘幅,正廳神龕正上方懸掛“理學名宗”巨幅鎏金牌匾一面,前上方佈設“德和堂”、“同氣連枝”、“潁川世寶,三面金字牌匾,兩旁側廳懸掛“亞魁”、“武魁”牌匾。道光八年十月所制武舉人木質“捷報”一面,系原件刷新,實為少見的文物。l996年 9月舉行了隆重的落成慶典儀式,有關領導、部門、宗親和各界人士貴賓等五百多人參加,場面壯觀感人。如今支祠集祭祀、紀念、瞻仰和娛樂於一體。使支祠發揮繼承祖德,振興族風,團結宗親的重要作用。

 

閩清阪東塘邊陳氏宗祠

來源:閩清縣陳祥道陳暘文化研究會

閩清縣塘邊陳氏宗祠坐落於阪東鎮塘阪村前塘,面朝柯峰,背依梅溪,為古“四合院”四扇三間建築。門前大埕是一個雄偉的虎頭門,鎦金石匾書寫“塘邊陳氏宗祠”,正座大廳,兩旁兩廂房,後面是兩層土木結構的廚房。

塘邊陳氏肇基始祖隆興公是陳暘(世稱陳賢良)的第七世孫,習儒弱冠由尤邑奎峰來梅,鳳池陂池椿愛其儒雅,以長女妻之,遂于斯地長髮其祥。該肇基地祖宅,元朝時遭火焚,由文仁、文智、文義三房(現稱上三房)集資重建。

塘邊陳姓經 800多年發展,現有人口近二千人,遵循祖訓,勤勉耕讀。歷史沿革有竹篾燈籠,織土布,細木工等傳統工藝。

歷代名人輩出:明代,良鼎公字廷器,嘉靖初入貢,後入太學生,嘉靖十七年(1578年)先聖太后崩,世宗將南幸、奉以合葬顯陵。公上疏,言乘興南幸……非子養元無,計安社稷也。疏入,下詔獄杖之,擬充軍邊境。後真定行宮火,扈率多過潭墜死。世宗念良鼎言,授縣尉,諡忠諫大夫,祀鄉賢。其弟為布司吏目,良雅歲貢生,為湖州教授;良節,明歲貢生;良鼎公其子存公,明大學士。良鼎一首“白岩”古風,流傳千古:“白岩真奇絕,望之多皎潔。深夜吐光芒,凝是滿山月”。思梅公明成化年間拔貢,任建州訓導。光東公任浙江里安縣令,廣西永寧州守,四川龍安州守等職。

清代:有陳氏祠堂一門三舉人佳話。立禮公道光己酉科舉人;立梅公咸豐辛亥科舉人,綱銓公同治丁卯科舉人。

現存文物:達賢公八十榮壽黃絹布賀文長達七尺,寬四尺六寸,用墨朱兩色寫成,字字珠磯,為書法精品,是清進士、朝議大夫鄭晃墨寶。

如今,在改革開放的大潮推動下,許多有膽有識之士紛紛投資興業,湧現出一批批成功人士,年輕大專生、研究生等比比皆是。更有從事政府工作的公務員、領導幹部、工程技術人員。陳氏家族可謂人才濟濟。

 

閩清三溪龍溪陳氏宗祠

來源:閩清縣陳祥道陳暘文化研究會

閩清縣四都橋頭(今三溪村),俗稱象峰龍溪境。明洪武十三(1380)年,千郎公第十四世(賢良公第九世)裔孫陳華卿,因佐明太祖勘平胡亂,立有軍功,奉紅牌事例調撥由浙江平陽回遷梅邑之龍溪境居住,繁衍生息。

清乾隆年間,華卿公第十三世裔孫惠子選擇本埠之葉藍溪、磨坊溪、下院溪三港交匯口北岸建造龍溪陳氏宗祠。其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地域開闊,風景秀麗。自古就傳頌有:“四都三港口,金龍攆不走”。“三溪匯一溪,代代穿靴鞋”之說。原祠為土木結構。解放初期,三溪鄉公所,三溪供銷社、村糧食加工廠等,曾先後設立於此。由於年久失修,時勢變化,1973年被拆除改建為“三溪人民劇場”。而後,三溪村部、村幼稚園也相繼搬入。從此,該址成為三溪人民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

改革開放後,各種民間文化活動如雨後春筍,勃發生機。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尋根問祖,頻繁往來,且入閩始祖千郎公祖墳亦在本埠境內,每逢春秋兩季,全省各地陳氏宗親更是紛至遝來祭奠。為此,新建龍溪陳氏宗祠已成為海內外陳氏宗親的共同心聲,在華僑仁源、其祥和港商世萍等宗親的宣導下,于1995年初成立了建祠籌委會,同年 4月26日正式動工,不足一年時間,全祠就封頂落成。新祠與劇場(原祠址)同向並排,間隔 6米。全祠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占地面積達 838平方米,投資78萬多元。結構完美,翹脊火牆,琉璃朱瓦、斗拱垂簾、花門朱漆、不銹鋼攔杆、耐磨磚地面、防雨式天蓬。內有樓上廳迴樓室、廚房、廁所等,配套完整,設備齊全,既有現代建築風格,又有古香古色之幽雅情調。

宗祠正門上方,嵌鑲著福建省書協主席陳奮武書寫的“龍溪陳氏宗祠”石刻橫匾,門前兩邊一對巨型石獅,大廳正上方橫褂著“華卿公紀念堂”匾額,中央豎立著“潁川陳氏龍溪一世祖華卿公德配林夫人神位”。祠內懸撈著24幅楹聯,28塊牌匾,幅幅烏漆金字,塊塊耀眼奪目,如聯雲:(正門)“龍騰北斗書香貴,溪貫南天紹世長”。(正廳中柱)“平胡亂輔明佐太祖立武功奉紅牌撥軍茲土,定根基創業傳子孫順天時得地利拓衍龍溪”。(正廳邊柱)“潁水蕃衍宗功昌盛累世忠良光國史,龍溪開基祖德長留歷代孝悌著家聲”。(正廳邊柱)“傍龍溪劃策更親肇鴻基於萬代,依象峰奮志圖強創偉業之千秋”。(右邊平聯)“龍雲披玉宇鐘靈毓秀,溪水繞芳村啟瑞呈祥”。廻廊壁上繪有由畫家吳祖略畫的“群仙聚會”、“周穆王與八駿馬”山水秀麗,人物逼真傳神。屋脊上還塑有雙龍戲珠之壯麗景觀,所有這些都展現了設計者的無窮智慧和建設者們的巧奪天工。

華卿公入梅至今已曆 625載,蕃衍23代,現有人口6000多人(含外遷),大中專畢業生及各類優秀人才層出不窮,龍溪陳氏宗祠的建成,為海峽兩岸架起了一座七色彩橋。每年金秋時節,港澳臺及海外各地陳氏宗親都絡繹不絕地返鄉祭祖,歸國觀光,它不僅促進了我國民間文化的繁榮與發展,並為祖國的統一大業架橋鋪路,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