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八閩陳氏

長樂陳氏鄉情 《八》

作者:  來源:長樂市海內外陳氏文化聯誼會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2日

長樂陳氏鄉情 《八》

》《》《》《》《》《》《》《》《》《》《十一》《十二》《十三

8.13 大新路

高樓村轄自然村。舊屬善政鄉崇賢裏,元為十二都二圖,霖井境。座落古槐陳瑞兵部尚書坊下。

始祖(文+鬥)揚江田南陽巽裔,於光緒末年遷來。舊時這裏曾為長樂北鄉、南鄉與福清、興化客商往來必通道上的重要集鎮。(文+鬥)揚在尚書坊下經營三山座飯店,名揚南北鄉,稱號江田山。現許多人外出做工。生活較好。旅美僑胞陳國泉,現任旅美華僑福建南方聯祖會董事長。

 

8.14 汶頭陳

中街村轄自然村。舊屬善政鄉崇賢裏,元為十二都二圖,龍溪境,座落古槐中街村與高樓村交界處。

始祖朝雅,南陽系裔,由江田遷來。

經濟生計有農業、加工業、副業和外匯收入等。旅外有香港、臺灣地區及美、英、新加坡等國家。

8.15 上 舍

高樓村轄自然村。舊屬善政鄉敦素、崇賢二裏,元為十二都三圖,霖井境。位於高樓、中街兩村結合部。

始祖由江田林柄房文海派、西園巽派支系分別在十四、三十二、三十四世遷來。最早是文海,徙居已七百餘年,最晚是巽支系(文+鬥)揚遷來,也有六十餘年。

上舍與汶頭皆處古槐中心地帶,是陳、石、林等姓雜居點。故俗有汶頭“十八雜”之稱。村民原以農業為主,也經營些小企業。現在經濟檔次可達當地中等生活水準。

旅居省內外,最早文海支系遷往閩侯尚錦溪,大蔣遷長樂城關東隅,部份遷洞頭、岱邊等地。現在福州等地經商務工者有三十二戶一百八十多人。

僑居海外歐、美、澳大利亞及旅居香港、澳門等地。

本村緊鄰小學、中學,上學方便,教育普及。

(上次下土) 省之祖。嘗冒死上書遠戌。歸食貧,教授子大倫省封僉都禦史。

大用 字則可,(上次下土)子。嘉靖二年癸未(1523)進士。九扛府推官,監察禦史、常州知府。

大濩 字則殷,(上次下土)子,大用弟。正德十六年辛巳(1521)進士。授上虞知縣。抑巨室,伸單弱,被諸貴毀諸上官,尋調光山。為光山民抗爭罷苛役。歷任隰州知州,思恩府同知職。皆有廉績。宦久思鄉.陳牒遽歸,襆被蕭然,屢辭邑令造請,以教授裏中兒自給。著有《雙溪集》、《詩釋義》四卷、《春秋管見》、《四書口義》四卷、《擬陶擬杜》二卷。卒年八十六。墓葬石門馬灣山。明侍郎王世貞為撰墓誌銘,侄孫聯芳篆蓋,長祚書丹。1977年除夕墓被盜,出土乾屍未被保存,衣飾布料及一隻鞋由福建省博物館收藏,墓誌銘刻石保存在縣文化館。一組石獸、翁仲存留原地。子省,遷寓邑東司馬裏。子鬯,光祿寺寺丞。

瑞  字孔麟,號文峰,大用、大濩侄。嘉靖三十二年癸醜(1553)進士,四十三年,以山東道監察禦史擢山西按察司提學副使,繼前任主持修成《山西通志》三十卷。曆官至副都禦史、刑部侍郎、兵部尚書,總督兩廣軍務兼廣東巡撫,晉大司馬,常代巡吳中,多善政。後以撫楚優擢,遂為長樂甲族。

琦  字孔琛,嘉靖二十八年舉人。

長進 字以禮,瑞子。萬曆二十二年以貢順天中式。嚴州同知。嘗讓廩于友,讓蔭于弟,人咸稱之。子諤,字德侃,萬曆十九年舉人,蘇州同知。

聯芳 字以成,號青田,芹子,大濩侄孫,鳳儀嗣子。年十一補諸生,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進士。授金華推官,以廉平著聲。選監察禦史,巡按宣大,值西北有警,檄邊帥飭備,敵不得入。既而通州告警,上守防五事,世宗嘉納。再按廣東。會城與島渚為鄰,先是,海賊剽掠,總督吳桂芳撲滅之,以貨物雲屯城外,議建外城,民有屋廬被撤者,作蜚語,版築幾寢,聯芳力贊成之。工甫畢,而海寇曾一本突至,向之怨謗者乃德之,因與桂芳並祀。還朝,劾怙權中官王本及錦衣黃錦,京師肅然。四十一年,命偕同官淩儒監順天鄉試,議兩京應監生與生員一例彌封,不另編號,取中之數,仍如舊額,滿三十五名則止。聯芳又言,重後場以羅實學,令兩京同考官閱卷,不必書各房名目,主考止以文字去取,每以考官為額數,分房為次第,禮部議複,允行之。隆慶元年,請停刑,起廢言官,諫罷建翔鳳殿,皆見採納。吏部尚書楊博掌京察吏科,給事中胡應嘉劾其挾私庇鄉曲。應嘉先嘗劾高拱,拱修隙,屬博重罪之,言路大嘩。聯芳及給事中辛自修力爭,乃調應嘉建寧推官。張居正生辰,百僚趨賀恐後,聯芳出遊僧寺,若弗聞者。擢太僕少卿,轉光祿卿,曆南京太常寺卿,致仕。卒,賜祭葬。聯芳廉潔白持,奉身儉約,布袍敝幘,終身若寒士。歿後,子孫至不能舉火。祀於鄉。因之,芹封監察禦史,鳳儀贈監察禦史。子紹裘,新城、龍川知縣;紹忠,都事;紹經,溫州衛參軍。紹裘子懋孫,廣西提舉。知縣夏允彝論雲:“當江陵之時,才能趨時者,俱暴貴。即公之族,多以此顯,唯公獨見厄。公之所以為公乎?”

長祚 宇以玠,一字培所,瑞子。登隆慶五年辛未(1571)進士,以泌陽令擢兵部郎,管武庫,清核積羨十五萬有奇,立為歲察之法。後以方伯備兵榆林,習夷虜情,操縱得宜,邊塞晏然。官至工部尚書。時熹宗兩皇子繼薨,疏請合葬,省帑金數萬。郎中萬璟彈魏忠賢,廷杖垂斃,長祚撫之痛,諸璫側目,因請歸。生平無崖岸。天啟初捐金千余,築南陂斗門于獅張、仙僑界中,鄉人德之。兄長進。弟長勉,戶部郎中。子春輝,中書舍人。

   知縣夏允彝有論雲:“陳氏之族,甲閩中矣。公與幼溪司馬,宮最達。幼溪豁達,多大略,其歸也,窮山川之樂。公寬然長者,居鄉,杜門不問外事。其致略殊,其重於朝野則均。(上荅下升)州之序曰:‘是能重族姓,非以族姓重者也’。知言哉!”長祚卒祀於鄉,墓葬石門虎頭山,墓道石人、石獸尚存。

翔  原名兆相,字克理,長祚孫。天啟七年舉人,順天中式。崇禎十六年癸未(1643)進士,授中書舍人。明末李闖王自成兵拔京都,翔慟哭南旋,負傷而卒。康熙二十七年,以子殿邦贈奉正大夫、陝西延安府同知。弟佘,字克乙,兆熙,字克時,兆鼎,字克重,皆隱居不仕;晃,字克昭,天啟七年舉人,延安府同知。

翀  字克口,號雲生。父朝斌,贈中議大夫、大僕寺少卿。翀以祖長祚蔭官前府都事。曆工部員外郎中,轉尚寶司少卿,太僕寺少卿。順治七年,大兵下廣東,入桂林,永明王由肇慶奔梧州,轉南寧,翀終始隨奔走鋒鏑中,疊受刀刃,負傷至潯卒。著有《海霞詩集》,子億正、志友梓行于世。

肇曾 字昌基,聯芳曾孫。天啟元年舉人。南平教諭。著有《春秋四傳辯疑》、《濯纓堂集》、《江田陳氏詩系》、《昌基詩集》。

殿邦 字昌平,一字三銘,翔子。順治十一年舉人。常城知縣,後升陝西延安府同知。

上舍陳氏,在明、清兩朝,數世簪纓不斷,由大用、大濩“則”字輩起,至翔、翀“克”字輩,五代七進士,父子兩尚書。名流當時,族甲閩中。村中原建有兩座碑坊,一雙桂坊,為正德舉人陳大濩、大用兄弟立;一尚書坊,為尚書陳長祚立。二坊跨街而建,故古縣橫街又稱坊下街。坊下街有陳長祚于天啟元年興建的朱墩塔。塔為七級。民國時猶存。六十年代塔基猶存。現塔遺址猶留洋田中。

上舍巽系後裔華慶,兄弟胝手胼足,艱苦創業,奔波於榕航等地,經商有道,生財有方,家業有成。起蓋了六扇五、風火高牆、前後三座相連的大宅院,即俗稱的“三山座”。三山座工程之宏偉,建築風格之古色古香,迄今尚不遜色。

現代有敏岩,天津大學畢業,福建省水電勘測設計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

文心 福建省物質廳副處長。

國泉 旅美華僑福建南方聯誼會董事長。

 

第九輯江篇田

9.1 江田鎮簡介

長樂市轄鎮。宋代為良田裏。至元代,域區含七都二難鄉昆由裏、八都同仁裏、依福裏、靈石裏,十九都昌化鄉良田裏,二十都昌化鄉千齡裏。民國時期為松江鎮,轄今江田鎮、松下鎮所轄大部區域。1949年9月為第二區,區分所設三溪。1952年 7月改為第七區,1958年9月成立江田人民公社。1984年8月撤社設鄉。1987年7月析出南部三十八點六平方公里土地和相關海域另設首祉鄉。1990年江田鄉改置江田鎮,江田村為駐地。鎮所在地陳姓人口三幹六百戶一萬二千六百人。

全鎮轄區面積八十六點四平方公里。布有十七個村,人口一萬二千四百戶,五萬一千多人。其中陳姓村十四個,八千零六十戶,人口三萬零七百九十三人。

江田地處長樂東南部。東瀕臺灣海峽,南連松下鎮,北接文武砂鎮、古槐鎮,西北毗羅聯鄉,西南與福清市接壤。南鄉幹線公路北(北山)福(福清)路經本鎮,南通松下港,東經兩港線進福州長樂機場,北貫古槐鎮、鶴上鎮與峽漳路接軌進人福廈高速公路。路網四通八達。鎮治內團結、友愛兩村相聯,團結村由江田、煙臺等自然村點組成,友愛村由友愛、嶺寺、龜山、南山等自然村點組成。

江田山海相連,擁有比較豐富的農業資源。崩山、旗山、風洞山、九坑山、大寨山海拔均在五百米以上。雄踞海疆的天池山,是本邑名山之一。古時山下海浪、沙灘,廣闊無垠。歲月推移,逐漸淤積形成灘塗、沙丘、農田。稻、薯、瓜、蔬、森林開始在這塊瀕海土地上蕃育生長。天池山東與蓄捍衛海疆鄉國之勢的禦國山對峙。山巔巨岩構成天然品字池,池水清冽,大旱不涸。相傳曾為王母沐浴之處,故稱天池。池旁產天池山天然參。凡人浴天池之靈泉,飲天池之仙湯,可超凡脫俗,益壽延年。前人把品字池、翠微亭、流觴曲飲、善陀片瓦、一線天、水雲洞、仙人跡、生巾石、老婆紉纃石、蘇武牧羊石、荷葉蓋、奶奶髻、將軍石、摩頂岩、蓮花石、避倭洞、石船、灶前坑、旗鼓石、青螯潭、三鯉朝天、賞月臺、峨冠石、鳴琴洞、牛反芻石、仙人脫屐、帆石等自然景觀,標為天池二十九景。天池山名峰曰靈峰,時人常見龍乘雲,故又名龍龕山。與天池山共擅一方之勝,古人贊之為“天作靈峰十二奇”,曰:望海亭、水樂堂、曾公岩、香爐峰、獅子石、歸雲洞、半月池、望月亭、佛祖岩、羅漢台、天池石、品字池。“靈峰迎旭”是吳航十二景之一。

江田沿海片,利於發展文蛤、海蟶等淺海養殖;山區片,適於發展林業和畜牧業;平原以農業為主。旅遊資源可供進一步提升開發的,有下沙度假村,天池山風景園林,三溪文化名村,南陽革命歷史教育基地等。商貿業有一定基礎,是南鄉傳統商品集散地,江田街和三溪商貿城上規模。運輸業比較發達。

近海有礁岩小島雲母礁。島上礁石嶙峋。日夜風濤拍岸。宋末楊妃偕益王、廣王循海南奔,泊舟於此,因得名王母礁。旁有二石如帆檣,人稱之雙帆石。現今辟為旅遊區,即下沙渡假村。緊鄰是向海要萬畝土地的外文武墾區。

境內溪流有南鄉第一溪之稱的三溪和長樂第一大水庫三溪水庫。該水庫地處江田西北部,潤澤田園及調節環境的作用惠及整個江田。湖泊有長林湖、金漆湖、陳令津等。陳令津舊為飛沙淹壓,政和進士、紹興問知長樂縣令陳齊賢捐俸買田,開溝泄水,大修陂塘,鄉人感其德,遂名陳令津。後為阻障狂雨流沙,湖岸又砌造了石陂。清乾隆二年奉憲立碑永禁鋤毀塞湖。1996年政府撥款疏浚,砌陂建閘,架橋、植榕,使古湖又煥新顏。

江田是長樂海域風口之一。昔日每當颱風登陸,往往給當地生活和生產造成災難性的損害。生態環境惡劣,生產力低下,群眾生活貧困,許多人棲身草舍或石室,衣食不保。土地改革後廣大農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有計劃的改造環境的大工程也開始實施。興修水利,治水、治沙、營造防護林,先後興建了三溪、江田、長林、石門等水庫山塘和三溪水電站。三溪水庫蓄水千萬立方米,灌田二萬畝。營造防風林二萬畝,使昔日荒山莽灘變成綠色寶庫。沙洲桔子紅,柳丁黃,瓜果飄香。水稻、紅薯、花生、西瓜、蔬菜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多種經營,立體種植,全面發展。沿海半漁半農的鄉民開發利用灘塗養殖蟶、蛤、魚、蝦,面積達二千七百畝,海上捕撈業,由機帆船,漁輪替換小漁船,生產條件逐步改善。石斑魚、鯧魚、竹甲魚和海蚌負有盛名。型礦砂蘊藏量豐富,開始得到開發和利用。

改革開放春風吹江田,江田人邁步走向商品市場。建築公司、機磚廠、冷凍廠、紡織廠、化纖廠、罐頭廠、啤酒廠、型砂場等等企業應運而生。經濟結構的調整,促進了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1996年全鎮脫貧,廣大群眾開始走上溫飽、小康和共同富裕的道路。環境大變樣。村村通公路,鎮治設有衛生院,郵電分局、文化站。村村有敬老院。新村新樓鱗次櫛比。

江田尊師重教,歷史悠久,新時代更是蔚為風氣。

南宋慶元初年,理學家朱熹間寓長樂,曾在靈峰寺授徒講學,鄉人學子從游者眾。又有夢星樓、石田山房、雙桂堂、德精書院等書齋家塾讀書處,多禮延名宿,教授族間子弟。日積月累,代代沿襲,久而成風氣。民國二年于三溪陳氏支祠創辦第三區公立第七國民學校。三年,邑紳陳文驥在江田大宗祠創辦第三區公立第三國民學校。在三溪辦有公立道生初等小學校。這是江田現代教育的前身。新中國建立以後,江田教育逐步走上了新的履程。先後開辦了江田、環山、橋裏、港西、石門、流水、長林、下沙、三溪一小、三溪二小等完全小學。1958年,創辦江田農業中學。1960年秋創辦的江田中學,1990年升級為長樂第七中學。1996年又新辦了一所江田初級中學。從學校佈局上保證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特別是經濟脫貧之後的短短幾年間,江田多管道籌集二千萬元以上資金,改造中小學校舍。長樂七中拓地,新建了教學樓、實驗樓、膳食樓、教師宿舍樓、學生宿舍樓等,建築總面積近二萬平方米,同時又跨溪新建了開來橋,開闢了操場,四百米跑道,校園總面積近二百畝,成為本市面積最大環境最好的完全中學之一。

 

9.2 山水名勝

江田靈山秀水極富特色,人文勝跡富有文化含金量。

南陽陳氏祠堂

位於友愛村上杭頂三忠祠西。始建於明永樂十六年。明萬曆九年重修。為典型的明代祠堂建築,規模宏大。現為省級保護文物。

三忠祠

位於友愛村上杭頂南陽陳氏祠堂東。南宋景炎二年敕建。是紀念宋末愛國義士陳公榮及子宗傅侄老成等族人勤王殉難的專祠。祠為木結構,前後二進,面寬三間。歷代官宦、縉紳、族人對三忠祠的保護和修繕十分重視。乾隆二十三年知縣賀世駿奉旨重修,咸豐九年族人集資再重修。近年鄉人又重修。基本上保持舊觀。為省級保護文物。

靈峰寺

在靈峰山東麓。建于唐大中七年,翌年賜額。寺周有香爐峰,歸雲洞、羅漢台、望海亭、取翠亭、水樂堂等建築,後圯。清代多次重建殿宇。今殿堂、內院部分還保留清代構制,大部已被改建。這裏峰巒重疊,奇石嶙岣,留有宋、元、明、清歷代眾多名人刻石。是本市較集中的宋代石刻群之一。1986年列為縣級保護文物。1992年春邑人潘心城、遊嘉瑞、丁仃、陳奮武、陳營官、陳明、陳峰諸君聚首倡議在此創建“長樂刻石”。至今已在摩崖上勒刻名人、書法家佳作五十多幅。

鳴琴洞摩岩石刻

位於友愛村嶺頂。岩洞幽深,洞中石刻為宋縣令王企所題,洞口書勒“鳴琴洞”三大字,離洞十米多處還有“道濟泉”刻字。往上至嶺頂,有元代至正年間陳君澤詠湖山鄭道甫書寫的詩刻。1986年列為縣級保護文物。

南雅堂

裏人陳登建於洪武年間。明規制四扇三間,後稱“接旨廳”,為子孫年末歲首祭祀上祖之用。現今建為伯康紀念堂。仿古,土木結構。中堂懸掛陳伯康畫像。旁有聯雲:“事業已歸前輩錄,典範留于後人看”。

華光寺

在天池山北麓。建於明永樂間,民國初年重修。內建有文昌閣、觀音堂等。擅一方之勝。有舊石柱聯雲:“赫濯神靈照海嶠,巍峨廟貌鎮江鄉”。1984年鄉人捐資百萬元重修。

先賢祠

1990年建於三賢祠後與陳氏禮堂相連處。旨在展示南陽陳氏列朝名宦史績。由鄉邑名流陳明省、陳仁泉、陳楊芳等人多方籌資三十多萬元建成。項南、程式、陳明樞、陳彬蕃、陳元魁、陳國海、陳奮武等撰聯題詞。

抗敵義士紀念碑

位於江松公路旁章阪馬田坡。1947年春由國民政府撥款建。又稱六忠墓。是為1944年10月抗擊日寇而英勇犧牲的六位烈士修造。墓碑鐫刻烈士英名:陳興衍、陳依安、陳紅妹弟、林德德、陳依清、陳依元。鄉人陳蘭湘題墓銘,曰:“男兒愛國,慷慨犧牲,烈士英風,可敬可欽。”墓聯曰:”先世三忠臣,合族勤王,英風凜凜;同鄉六烈士,捐軀抗虜,大節昭昭。”墓後是烈士紀念碑,正面鐫刻:長樂縣松江鄉抗敵陣亡義士紀念碑。1998年列為縣級保護文物。現在碑前建有六英亭。

下沙渡假村

福州濱海旅遊渡假勝地。位於江田下沙海濱,東對西洛、東洛列島,西倚天池山,南臨禦國山,北接文武砂十八孔。距縣城二十公里,距福州五十三公里。岸線平直,水域遼闊,金色沙灘長十多公里,寬達六百米,坡度平緩,沙層厚實,質地潔淨柔軟。岸邊萬畝綠林宛帶,聚蔭籠翠,中央和省市縣等許多部門單位在村內建有休養所、療養院和會議培訓中心三十多家,賓館和飲食店四十多家。具備完善的供水系統及浴場等配套設施。山、海、島、嶼、礁、岩等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兼備。沿海濱浴場千米海堤登上王母礁海螺塔,極目海天,海峽高爾夫綠茵場,十八孔堤閘,外文武圍海墾區,兩港工業區,兩港連接公路,福州國際機場,東西洛島金沙灘,和煙波飄渺中的白犬島,盡在視線之內。靈峰迎旭,屏嶂鋪霞,壺江泛月,禦國歸帆等吳航十二大景中的四景,也都畫圖般顯現眼前。礁上有祀媽祖海神小古廟一座。南宋德祐二年(1276),陸秀夫、張世傑等扶從楊淑妃偕弟亮節負九歲的廣王趙昰和六歲的益王趙昺避元兵作浮海行,曾在王母礁泊舟一夜。今人游此,日見白浪滔天驚濤裂岸,靜夜臥枕聽海籟無邊,將曙坐觀東方轟然日出環宇飛霞。還可以盡情享受海文化,品嘗沙灘甜瓜、紅桔、龍眼、金薯和海蚌、西施舌、石斑魚等生猛海珍。

 

9.3 陳氏名人錄

泰  字乾亨,光州固始忠裔。唐乾符間其裔夔避亂入閩,居福唐縣新豐裏南陽村(今屬福清市)。父總,生四子,泰為其季子。宋興,入贅長樂縣江田境,樂天池山青幽,自號江田翁,性耽山水以耕讀為業。自宋迄今,子孫繁衍四十二世。

龜圖 宇謀孫。宋端拱元年戊子( 988)進士。國子監丞。知信州,進朝散大夫。

楫  字克敬,慶曆二年諸科。承務郎,監鹽酒稅。

井  字亨夫。淳熙五年應人才科。甯德縣尉,右修職郎。

仲琳 淳祐九年乙酉(1249)進士。官承直郎,京湖南北道制置使司待班,領使司公務。

哀然 淳祐九年乙酉(1249)進士。任承信務,制府幹官。

日煚 原名謝升卿,漳流村漳阪自然村人。少有大志,不屑科舉仕進。歌詩多不羈語,好與博徒豪遊,遂失愛其父。其叔乃獨奇之,每加回護,使之外遊。至邕州,有永平寨巡檢邀其到邕州南寨居住。該地與交趾(安南國)鄰,日要為安南國田相國女兒所悅,應邀參加會試。對策句雲:“南極殿前三尺劍,平陽宮裏一枝花”。考中第一名舉人,被選納為女婿。安南國王無子,以國事授相,相遂以屬婿,改名陳日煚。嘉熙年間,日煚成為安南國王,實現了他“池魚便作鯤鵬化”的志向。寶祐六年(1258),傳位於長子陳光昺。景定二年(1261)安南向宋進貢並上表請求世襲。宋理宗詔賜光昺為安南國王,並詔日煚為檢校大師、安南國大王,加食邑。鹹淳五年(1269)宋度宗詔其為安南國父,加食邑。鹹淳八年又加日煚食邑,並賜鞍馬等物。

春  字元甫。開慶元年特奏名。樂平縣尉。

台  咸淳元年特奏名。由太學上舍生,行在補闕。

叔友 宋景定三年特奏名,任興化軍主學。靈峰山有摩頂岩,昔朱子與叔友講學處。子公榮,甫八齡,侍側。朱子摩其頂曰:“他日當為朝廷出力”。後果然,故岩以摩頂稱之。

公榮 字子華。初游太學,景炎元年,元兵人寇,文天祥號召天下勤王。公榮毀家紓難,返鄉破財募兵一千七百多人,謁文丞相共圖興複,薦授福清知縣。時莆壽庚獻城降元,公榮同子宗傅、侄老成協同宗將張世傑與元兵大戰泉州鳳凰山。宗傅、老成等一百七十三人戰死。事聞,贈宗傅提刑簡法,老成禦史台簡法,一切祭葬各有差。公榮突圍返鄉,閉門讀書,臨終戒族人不為元官。明興,族子弟科第蟬聯,遂為吳航甲族。祀本裏三忠祠。公榮有《挽族子老成》詩及《宗傅從軍行》。宗傅字岩甫,有《軍中行》詩作。縣誌存明狀元朱之蕃《宋季勤王陳氏一門三忠集序》。

天遂 字駿夫。元至正十六年以明經舉福潮十隴江書院教諭。

仲進 字伯康。性耿介,尚氣節。洪武中,以明經薦授宜陽縣丞,攝治孟津。三載考最,調韓城。擢知江山縣,以德化民。朝廷特旨褒嘉,民為立生祠。後以勘災傷,忤旨被逮。仲進曰:“吾以一身活萬命,含笑地下矣”。既而釋之,卒于南京。歸梓江山,父老泣留衣冠以葬,子孫遂家焉。祀鄉賢。仲進少時好學,知識淵博。創修《南陽陳氏族譜》。著有江田詩系《南雅堂世吟集》,收錄有陳伯康仲進著《南雅集》、陳登思孝著《古田集》、陳航思濟著《溪山集》、陳景隆如初著《畏庵集》、陳維裕饒初著《友們集》、陳良貴文介著《南坡集》、陳大濩則殷著《雙溪集》等等,成了江田詩文彙集。縣誌存明侍郎曹學佺《江田陳氏家集序》。

仲完 諱完,以字行,號簡齋,仲進弟。洪武十七年舉人,授延平府訓導。永樂初,用修撰王褒薦,征為翰林院編修。二年,詔簡東宮官,擢左春坊贊善。奉命修《永樂大典》。與物無競,而論事無所回撓。嘗有詔,汰在京冗官,時鄒濟長春坊,畏縮稱疾,次當仲完,即奮筆書某當留,某當汰,眾服其明快,被汰者亦愧服。侍仁宗於東宮,嘗問其所長,對曰:“臣無所長,但職任所為者,未敢苟有退避。”仁宗甚重之。奉命授皇孫經,啟迪尤多。曆官二十年不遷,怡然自得。及仁宗即位,仲完前一年已卒,楊士奇為傳惜之。有《簡齋迂稿》。祀鄉賢祠。縣誌存明狀元曾棨《簡齋陳公挽詩序》。

登  字思孝,仲進子。為人諒直。洪武中,以儒生授江西羅田縣丞,調蘭溪浮梁。善文詞,尤工篆籀,擅名海內。凡周秦以來石刻殘缺無可考者,皆能辨之。所搜集碑碣,為歐陽修、趙明誠之後所僅見。永樂中,以薦古人翰林,預修國史,授中書舍人。人直時,待詔吳郡滕用亨負重名,見其後進,忽之,屢眾辱登,登不較也。一日,辨難許氏《說文》,登隨問條答,如指諸掌,用亨乃愧服。宣德問,卒於官。有《石田吟稿》,秉父志修成《南陽陳氏族譜》。縣誌存明狀元舒芬、尚書林俊《南陽陳氏考懿序》,侍郎王世貞《陳氏族譜序》,陳登《送高廷禮秉應薦之京》詩。

全  字果之,號蒙庵,登弟。從從兄洵仁讀於東溪精舍。永樂四年丙戌(1406)進士第二人,以榜眼授翰林院編修。預修《大典.四書五經性理大全》。書成,擢侍講,權翰林院事。力疾奔母喪,至南京卒。工詩,五言專法韋、柳,著有《蒙庵集》。祀鄉賢。

   以上陳仲完、陳登、陳全三人,皆薦才翰林院,參修傳世巨著《永樂大典》,世稱“一門三舉三內翰”。

洵仁 字思允。詩學精深。洪武十八年乙丑(1385)進士,拜中書舍人,擢刑科給事中。立朝敢言,文章、政事,望重于一時。父伯鼎官英山教諭,以冤戍大同,訟父冤遭嚴譴,削籍歸。洪武三十一年受知縣王遵道禮聘,講學六平山東溪精舍,授泮生吳實、馬鋒、林應、高淮、周瑤、李馬、謝複進、高沂、林山喬、陳全等十人。數年間,相繼擢巍科,登顯貴,名驚動京師,邑之文風大振。晚居寧德西歧鄉。著有《黃門集》。

航  字思濟,一字自牧,號溪山愚叟,仲進次子,登弟。留戀溪山,悅志山水。少即能詩,高棅、王恭見而相邀人社。永樂中退隱不仕,構亭匾曰方舟,構軒匾曰簡易。著有《溪山集》。

拱  字叔向。永樂十二年舉人;松陽教諭。

通生 字伯時,陳全伯父。好泉石,有瀟灑出塵之趣。嘗構亭於西山,扁曰阜陽,以為投閑之所。又于南山大洞穀構小軒,種美竹,為遁道計,自號竹軒主人。其所構之軒不過容膝,所種之竹不過千竿。所吟之詩有雲:“霧裏一峰宜豹隱,雲間十竹可棲鸞”。

本  字叔固,全子。性耿介,善詩文。敦尚古道,不慕榮名。隱居鄉之天池山麓,匾曰息窠,日與聞人逸士吟詠。留詩文若干卷。柳湄詩傳雲:本詩名與十子相埒,而名不彰。

陵  字叔阜,全子。景泰四年舉人。新興教諭

鐸  字叔振。景泰七年舉人。太平訓導。

元祿 字孟廉。明天順三年舉人。興國教諭。

養德 字複初。天順三年舉人。寧波教諭。

階  字季升。天順六年舉人。陽溪教諭。

維裕 字饒初,號簡易。少通經史,善古文辭,精篆隸書。天順四年庚辰(1460)進士。官河南道監察禦史。屢糾大臣,風裁凜然。時曹吉祥、石亨恃復辟功,橫行不法,惟裕抗疏劾之,幾為所危。其文行尤著。尋丁內艱,卒以孝稱。有《友竹集》。父力行,贈監察禦史。

遂良 字季元,拱孫。成化四年舉人。兗州學正。

則安 字靜夫。成化四年舉人。武學教授。

景隆 字如初,號畏庵。成化十一年乙未(1475)進士。令武康,改德清。有中官奉使倚勢橫索,景隆正色拒之,曰:“吾官可去,剝民媚人,吾不為也。”擢監察禦史,彈劾無所迥避,人目為真禦史。奉敕江西清戎,及磨刷山東等處卷牘,政肅民懷。尋升山東僉事。制歸,卒。生平奉職以誠,處家以義。閭裏稱為寬洪長者。其廉潔之操,始終不貳。父同甫,贈監察禦史。縣誌存景隆的《華封臥轍——為縣令潘府作》。

祟德 字季廣,號三峰。成化十七年辛醜(1481)進士。授江西清江知縣,征南京禦史。同官楊茂元以直諫忤旨,禍幾不測,崇德抗疏救之。擢廣西副使兵備右江道,討平柳州、慶遠壯寇。遷左參政右江分守道,進江西右布政使。以劉瑾亂政,賄賂旁午,引年歸。居家以禮法教子侄。嘗勒一聯於廳事,曰:“養子不如我,要錢做什麼;養子勝似我,要錢做什麼”。見其居官清節,仕止操持不落窠臼。有《三峰集》、《偶存集》。父煦,贈監察禦史。子用賢,陽門知縣。

時憲 字孔章。弘治六年癸醜(1493)進士。禮部主事員外,四川、湖廣僉事,抗璫而死。父則安,教授,封戶部主事,四川僉事。

敬躋 字則敬。弘治八年舉人。平陽教諭。

用資 字則舒,崇德子。弘治十一年舉人。易門知縣。

球  字則賓。弘治十一年儒士中式。吉安教授。

良貴 字文介,號南坡。成化時任陽朔教諭。正德八年以歲貢入成均,令長汀。為文雄放宏博,能詩。家居得林泉之趣,懷詩酒之樂。詩文為時所重。著有《南坡集》。

毓賢 字則英,一字橫川。正德十二年丁醜(1517)進士。曆工部郎中。嘉靖三年,命浚漕渠,疏請于寶應高郵湖堤建閘十座,以殺水勢。擢陝西布政司左參議,分守關西道,增築平涼夾城。歲饑,請留京折多方賑貸。轉山西按察司副使,兵備冀北道。流民嘯聚山谷,為寇嚮導,毓賢招撫之,悉解散。代王左右欲于冀北鑿河溉莊田,毓賢不可,賂以金,正色拒之。遷廣西左參政。適右江壯瑤結思田士兵倡亂,諸道會剿屢僨,毓賢懷以恩信,寇卒平。督撫方薦之,未上,卒。父元吉,贈山西副使。縣誌存有毓賢《見山堂》、《靈峰寺》等詩。

錠  字用賞,時憲子。正德十四年鄉科,任教諭,征被南安同知,贈戶部郎中。平居謹禮節,尤篤於族屬。迪士蒞民,誠懇藹然,表裏如一。

曄  字則韜,嘉靖十六年舉人。安化教諭。

時霖 字商卿。嘉靖二十年辛醜(1541)進士。中書舍人,兵部員外郎,太平府推官,兗州同知。父則興,贈中書舍人。

樊觀 字孔質。嘉靖三十二年癸醜(1553)進士。知稽縣,甫數月,政聲流浹。以憂歸,服除,補山陰令。為人廉靜寬和,順民好惡,緩徵簡訟,恬淡若寒士。邑當前令暴虐之後,民喜若更生。征拜給事中,以言事謫推官,調南京吏部郎中,出知廬州府。遇士以禮,斷獄不輕入人罪,土民愛慕,不啻會稽山陰也。隆慶二年覲還,渡淮舟覆,不死,人謂天實庇之。尋卒於官。越民祠于臥龍山麓。後祀於鄉。父山,贈廬州府知府。

雋  字以奇。嘉靖三十四年舉人。英山、奉新知縣。尚德化,薄刑名,英山父老稱為“太平縣主”。

洙  字伯訓,一字一水。祖時憲。沫生而穎敏,年十二籍學。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進士。以戶部郎出知襄陽府,築堤賑饑,活民甚眾。時遼王獄熾,同官承風旨,爭為鍛煉,洙默然。尋遷雲南按察使副使,領提學道,兼權本使,黔國公械其民,死無算,沫呼吏破其械,釋八十餘人。巡撫鄒某憤滇多亂,置重典者五百人,洙察其冤,旦夕將決,洙夜叩轅以官力爭,乃免。尋罷歸。久之,王錫爵、申時行當國,特起廣西參政,遷雲南按察使,浙江、湖廣布政使,入為光祿卿。致仕歸,僦屋而居。族人同時顯者六七人,車蓋赫奕,惟洙最貧。

濂  沫弟。萬曆二十五年舉入。建呂知縣。

訏謨 字以弼,號蓮湖。萬曆二十九年辛醜(1609)進士。授刑部主事。楚諸生有以忤擋使陷大辟者,訐謨力脫之。改戶部,榷滸關,通旁港,罷小艇稅,輿誦大起。差竣,以羨金五千輸內帑,出知南昌府,改蘇州。豪滑逞潘,沉貞婦于江,而又陷其夫以盜,獄成,訏謨鞫雪之,購得貞婦屍,抵豪於法。無賴少年偽稱徹侯胄子,擁傳行,所至供帳,訂謨縛置之法,眾稱神明。郡人侯峒曾、顧宗孟、顧燕詒、曹筌,皆其所甄拔。官終廣西按察司副使。卒祀於鄉。父一定,封副使。

貽謀 字克臧。明季,海寇擄人索贖,父德容被執,乞以身代。至三閱月,凡未贖者十七人,賊將盡殺之,其渠魁夜夢神曰:“陳克臧,孝子也,無相害。”厥明釋之。卒後,複遭海寇焚劫,鄉無餘燼,惟貽謀柩無恙,人謂孝感所致。墓在五都馬臺北坊山。

希友 字朝文,號孝兼,太常卿洙曾孫。郡諸生,博學能文章,雅負重名。魯王人閩,薦授兵科給事中。數建言,不為權貴所懾。逾年,魯工敗,希友隱遁。嘗刺血寫《孝經》百餘卷,以貧故,父母末葬,藉以報親也。後以楚世子成怡株連,逮廣東獄。人勸易僧服,晦官跡,尚可保全。稀有曰:“吾世沐國恩,致身鎖闥,豈容顛沛毀素履,且令張、陸笑人哉?”卒於獄。著有《蓼岩集》及詩文多散失。同郡高子翼為舉其喪。

達  字克亨,于謨孫。早歲補諸生。同學陳聖泰、程坤負時名,為人所中,提學將治之,達白其事,得免,由此知名。唐王時,以恩貢生授鴻臚寺主簿,遷錦衣衛經歷。魯王人閩,起職方郎中,擢鴻臚卿。時鄭彩專政,達獨不阿。魯王敗,達遁居海島以卒。

奎輝 字克韞,別字漆林。天啟元年舉人。授平和教諭,行取令雲南姚州。曆五載,有政聲。以親老乞歸。福王立,召赴南康同知。清兵下九江,孤城不守,被執。至軍府,數以不從罪,仍侃侃與爭,旁有為之解者,得放歸。居匡山絕頂,草舍蕭然。取王陽明所傳《良知錄》,力辯駁之。間道歸江田故里,明社屋,以悲號卒。初奎輝與黃石齋相國友,石齋築榕壇講學,特重奎輝,為梓《榕壇問業》十三則,又為序《寤寐齋詩集》,略曰:“陳克韞,思致清深,才藻敏妙。本家學而暢以惠風,數百篇皆和美遒逸,可誦也。”載《石齋集》。其父汝楨,贈奉政大夫,雲南姚州知州。

騮  清代詩人,字伯騶,順治間歲貢生。性聰穎,幼即工詩。中年縱游燕、齊、吳、越,著作益富。晚年偕兄瀚隱溪湄。著有《雪鴻堂詩集》十卷、《南雅堂紀事詩》、《金陵懷古》、《中軒集》、《薊遊草》等篇。

瀚  字伯熊,有詩名,大司馬龔芝麓稱其“淵雅簡潔,有仁孝之風”。時人共推重之,恒以二伯比二方雲。

翰  字克張,十九都人。順治十一年舉人。福清訓導。博學工詩,著有《陘山集》。

子欽 字克器,一字鐵雲,騮從子,康熙間歲貢生。先世自江山令仲進、中書登以下,代有傳集。父崧生,郡諸生。丁鼎革之秋,不求聞達。家積書萬卷,唯閉門課子。遍瀆家所藏書,才思煥發,長益肆力于詩文。以貢入都應廷試,大學士明珠聘為教習,辭不就,明珠單騎枉顧,贈狐裘百金,卻弗受,一時都人士咸高其節。所作文與古樂府皆不傳,唯《鐵雲集》八卷,其子玉鼎梓以行世。大抵多故宮禾黍之感,寒如郊,瘦如島,而風致飄然,實得力于晉之五柳翁者。

曉  字德曄,十九都人。康熙八年舉人。

範  字朝箕,一字鑄岩,遷會城。少穎異,學有淵源,文脫稿紙貴一時。康熙八年領鄉薦,公車屢蹶。遊其門者多獲雋。著有《四書講章》、《二聞堂集》行世。選建陽教諭,未之官,卒。

位  字天工。康熙二十九年舉人。

思睿 字聖耳。雍正二年舉人。

筆花 雍正四年武舉。

琬昭 字廷小。雍正十年舉人。十三年浙江分闈,任湖北臨武知縣。父登漢字朝芝,邑庠生,乾隆二十一年,贈文林郎、湖南臨武縣知縣。祖治安,邑庠生,乾隆二十七年贈文林郎,臨武縣知縣。

士登 字廷中。雍正十三年舉人。乾隆七年壬戌(1742)明通進士。連城、南平教諭。父梁字朝信,乾隆二十一年贈修職郎、南平縣學教諭,三十二年,贈文林郎、馬平縣知縣。

有統 號環海。棄舉業,潛心岐黃,以醫鳴,兼耽吟詠。夏秋疫作,酌古方,遠近濟活無數。為人玉立鋒發,風雅可人。所著《傷寒論注》、《醫學闡微》及《環海吟草》遺稿散佚無存。

賚  字俊村,邑庠生。治岐黃術,性仁厚。時鼠疫盛行,賚參酌古今,立一方,傳佈遠邇,全活甚眾。著有《醫學研餘》六卷。

揚祖 字耀甫,專門幼科,診痘疹奇效。著有《痘疹新書》。子明佃,世其業。尤善種鼻痘。

道作 字元亮,善墨畫,傳神如真。

大堤 性樸誠。字極貧,好行善。尤敬惜字紙,每日攜竹籃遍地撿拾。遇有污穢,則用水淨洗曬乾焚化,習以為常。鄉之文人嘉其志,作竹籃授之分送,並給路資,所到人爭重之。其卒也,裏人醵錢立碑,以表其墓。

廷千 性篤誠,凡遇族中事必力持公道,常曰:“吾族大人眾,良莠不齊。若不申明祖訓,不免恃強淩弱,致生事端。”與族長嚴立規條,犯者不少貸,族人敬而畏之。卒年九十。後鄉鄰有事,每相謂曰:“安得起陳廷千而挽此頹風也?”妻蔣氏,亦壽登九十三,計同伉儷者七十年。長子春雷,字有楠,一字豸石,乾隆四十八年舉人。

謙光 字朝香。乾隆二十一年副貢。二十七年纂修邑志。

欽遠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進士。

三陽 乾隆三十三年亞魁。

天漢 字道昭,一字星槎,省居。乾隆四十二年舉人。教授裏中,振拔寒峻,登門者多知名士。

應錡 字有斐。乾隆五十七年舉人。歷任興化、臺灣府學教授,鳳山教諭。

憔熙 字登雲,省居。道光二十年舉人。

登標 字滿友,寄居省城亮功鋪。由延平右營馬兵拔補左營司外委,署沙縣駐防。馭兵有法,捕盜惟嚴。咸豐七年卸防務,委署將樂縣汛。會賊匪肆擾,沙縣人士以登標敢戰多謀,稟留在沙縣防剿,屢立戰功。嗣聞匪嘯聚洋溪將圍城,偕把總廖帶壯勇百餘名紮營西城外。猝遇賊至,眾寡不敵,力竭陣亡。詔贈恤如例。祀忠義祠。子志華,字彩亭,世襲雲騎尉。

增  字有謙,一字錫夫,省居。同治元年舉人。

祖謙 字儀臣,或署宜庭。光緒十九年舉人。民國三年署松溪縣知事。

景棋 字子鴻。少聰穎,勤讀詩書,崇尚氣節。光諸元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後到“策電”炮艦為練習生,習輪機。五年充補副管輪,授把總銜。十三年冬充任“來遠”艦副管輪。光緒二十年北洋海軍與日本海軍戰于黃海大東溝,“來遠”艦中彈起火,景祺率水勇奮勇還擊敵艦,身負重傷。戰後,升正管輪,擢遊擊。二十一年,日軍進攻威海衛海軍基地,北洋海軍陷入被動挨打境地。正月十三日夜半,“來遠”艦在劉公島被日軍魚雷艇襲擊沉沒,景祺陣亡。清廷追贈參將銜,從優議恤。子鑣,留學日本商科大學,學成回國任國民政府農商部主事。

蘭湘 字禧楊,號炳星。宣統元年選士,封發廣東典史。因見清廷腐敗,不欲赴任,居林下開設“小壺天醫寓”。曾方箋刻印聯句日“醫國無才甘雌伏,聊將小道濟群生”。有《慕廬集》四卷。1956年受聘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卒于1957年,享壽八十有五。長子君亮,字普明,平生以執教兼行醫為業,有《窗下閑吟》一卷,卒於1978年,享年八十有三。次子逸民,字英明,號華良,福建省中醫藥研究院內科副主任醫師,曾評選為名老中醫,編有《湘亮民詩選》。

江田人民富有革命鬥爭傳統。

1941年 4月,日寇犯境,江田鄉組織數千民眾,配合遊擊隊在三溪阻擊敵人。同年8月4日,陳亨源等領導抗日遊擊隊在琅尾港伏擊日軍巡邏艇,一舉殲滅日軍中島中佐及其以下四十二人。有民歌讚頌琅尾港大捷:“小冬江畔盛開蓮,日寇妄想打江田,江田出有遊擊隊,打死中島半浮沉。”

1944年 8月,得悉日軍小股部隊將路過井門一帶,江田鎮鎮長陳惜耕帶領鄉人五百多人趕到井門埋伏殲敵,因漢奸告密,被日軍重兵包圍。在突圍激戰中,陳興衍、陳依清、陳依安、陳紅妹悌,陳依元、林德德等六人壯烈犧牲,十多人負傷。先後犧牲的還有閩中遊擊隊隊員陳談、陳財元、陳冠民、陳清悌、陳妹悌、陳依安等人。

在解放戰爭年代裏,有陳亨光等二十六位鄉民為革命事業英勇犧牲。七十年代陳冠銘在抗美援越戰鬥中壯烈犧牲。八十年代優秀教師陳國凱在抗洪搶險時為搶救落水群眾和學生獻出年輕的生命,福建省人民政府追授其為烈士。

在和平建設年代,江田陳氏模範先進人物和各類人才層出不窮。

姆貨 江田蛤場副場長,1963年全國先進生產者。

連悌 漳流大隊黨支部書記,1963年福建省先進生產者。

春生 江田供銷社業務組副組長,1982年福建省勞動模範。

興營 江田糧站站長,1982年福建省勞動模範。

孝亮 江田鄉司法助理員,1990年司法部、人事部授予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勞動模範。

亨松 1993年福建省優秀教師。

斯福 原名思福。福安茶葉專科學院畢業,福建茶葉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曾兼任福建省茶葉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茶葉學會理事,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等職。主編有《福建茶葉畫冊》、《福建茶葉民間傳說》。

寶林 北京鋼鐵學院畢業,重慶鋼鐵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華淑 華東師範大學畢業。原長樂七中校長,中學高級教師。

義俄 福建師範學院數學系畢業。長樂第一中學高級教師。

雪琴 女。中學高級教師。

華燦 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空軍工程學自動控制專業畢業。福建未來通訊新技術有限公司工程技術部經理,高級工程師,兼任福建省通訊學會理事,省電子學會通信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國遠 國防部第一研究院(中國航太科技總公司一院)十一所研究員,研究室主任,《推進技術》編委會副主任,參與編寫《中國大百科全書.航空航太卷》、《導彈技術詞典》、《液體火箭發動機原理》等,先後獲國防科工委研究成員三等獎、二等獎多次,並榮立二等功;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國新 電腦軟體專家。

元忠 福建物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興剛 西安飛機製造廠高級工程師。

元明 杭州機械廠高級工程師。

雲濤 福州大學教授。

朝陽 福建師範大學教授。

名實 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參加編纂福建省省志。

娥英 女。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

信鑾 廈門大學物理系無線電專業畢業。福建財會管理幹部學院財稅系副主任,副教授。

應望 女。哈爾濱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牡丹江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天津大港油田醫院主任醫師。

耐生 福州大學化學系功能材料研究所副所長、博導、教授。先後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石門 福建省電力試驗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風能開發、風力發電研究。主編《福建電力與電工》,專論有《風力發電場》等,並與他人合編《風力機設計與應用》等專著。

明  原名亨亮。廳級調研員,福建省林業廳離休幹部。卒於1997年。

嘉霖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冶金部第二地勘局副處長。曾主編大型勘探工程施工設計方案,主持國I類科研項目,獲貴州省煤炭廳科技進步獎。

金水 主任醫師。福建醫大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辦公室主任、中醫科主任、中醫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導師。擅長心腦血管病、腎臟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先後獲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

正強 現任榕城書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有《鳥的千姿百態》、《新編芥子圖書譜.翎毛篇——鷹》、《陳正強國畫作晶選》、《怎樣畫鷹》等專著。

義水 國家一級美術師,長樂市書畫院院長。擅長中國畫,對畫魚情有獨鐘。作品多次在全國與國際性展覽中獲獎、被收藏。曾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在冰心文學館舉辦個人義賣展,以所得捐助教育事業。出版有多種畫集與專輯。

元挺 國家二級編劇。新編歷史故事劇《遺恨姑蘇台》,獲福建省16屆會演劇本三等獎,華東田漢戲劇獎劇本二等獎。大型現代劇《鐵蓮花》,獲福建省18屆會演劇本創作獎。大型現代劇《心靈的呼喚》,獲福建省委宣傳部建黨70周年徵文劇本佳作獎、省民間職業劇團展演劇本一等獎。大型現代劇《異國未了緣》獲“榕城杯”全國劇本徵文大獎賽優秀劇本獎,福建省20屆會演劇本三等獎。

雲太 1986年在漢城亞運會獲得帆船賽金牌。

金夏 1986年被授於國家武術一級裁判員,1990年福州國際武術邀請賽,獲鞭杆金龍獎一等獎。

銘忠 《福建信訪》主編。

推  閩清縣人大副主任。參與編纂《閩清縣誌》。

明清 參與編纂《長樂市交通志》和《長樂市志》。

明省 組織主持江田第四次重修《南陽陳氏族譜》,長樂市海內外陳氏文化聯誼會顧問。

儒藩 香港凱捷集團董事長,經理,香港凱捷集團顧問會會長。

杭生 福州十邑旅港同鄉會副理事長,福建省政協委員。

佑凱 美國長樂公會秘書長,南鄉聯合總會常務副主席。

彬藩 茶葉專家,湖南農學院教授,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歷任福建省副省長、浙江省人民政府特任顧問、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僑聯副主席。著有《茶經新篇》、《科學種茶》、《沉思錄》等。

營官 歷任福建省人事局局長、省人民政府秘書長、中共泉州市委書記,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等職。

進暖 福建省武警總隊政委。

巷春 福建省戒毒所支部書記。

劍明 福建省人民政府駐上海辦事處副處長。

彥榮 祖籍江田村,福建省畫報主任記者,省政協委員。

禮法 福建省計畫委員會人事處處長。

明  歷任長樂縣政府第八屆至第十—屆副縣長、長樂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中共長樂市委副書記等職。

清華 福建省交通廳公安局局長。

楊光 福建省電子工業局處長,高級工程師。

楊贈 福建省糧油科技研究所主任,高級工程師。

晶夥 福建省人民政府行政管理局處長。

壘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一庭庭長。

國清 福建省化工廳生產處處長。

國海 福建省工程諮詢公司總經理。

冠恕 福建省司法廳處長

由哲 福州市醫藥管理局局長,高級工程師。

維釵 北京鋼鐵學院畢業,現任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福建省分公司紀委書記。

 

9.4 長林

江田鎮轄村。俗稱唐名。舊屬昌化鄉良田裏,元為十九都二圖,長林境。位於江田東南部,東毗下沙,瀕大海,西朝天池,筆架山麓,南接壟下,北連江田村。由長林、後園、南柄厝等自然村組成。為長樂與平潭、福清交通樞紐之一,商賈雲集。曾創辦水產、百貨、糧食、京果、典當等行業。泰成錢莊,瑞珍商店等曾自製銀票,營業範圍甚廣,在民國初頗有名聲。

相傳長林原是一片海灘,因水流向西,日漸淤積,遂成平地。村西天池山下,至今一汪淡水,明沏似鏡,景色迷人。這就是遠近聞名的長林湖。

村內兩棵大榕樹,高二十余米,幹粗數人合抱不已,冠徑近二十米;常年翠碧。新舊公路如同兩行動脈穿村而過。新村多姿,高樓林立。

三溪水庫南幹渠貫村而過。1970年又修了一座庫容二十萬立方米的長林水庫。因地制宜,多種經營。曾利用旱地種植蘿蔔、洋蔥、大頭菜、花生等經濟作物。公社化期間,飼養生豬形成熱潮,戶養和集體場養相結合,最多時人均一頭豬,成為畜牧生產的一面紅旗。目前,全村有七家豬場。

重視植樹造林。山地寸土不荒。松樹、相思樹、油茶均已成林,龍眼、枇杷、橄欖等果樹,開始掛果。真是滿山蒼翠,遍地長林。

整治沙丘,1964年種植木麻黃一千多畝,柑桔數十畝。長林防護林是長樂南端綠色屏障重要組成部分。

討小海和發展養殖業。除與江田等村合辦江田蛤場,種養花蛤、蟶等貝類外,還有圍繒、拔縵(大簍)等捕撈作業。近年還利用長林湖淡水資源,創辦鱉場、淡水魚場。

企業起步早。1969年村創辦了全鎮首家企業——長林玻璃儀器廠,產品有水銀槽、玻璃瓶。生產菇菌瓶,為當時蘑菇生產解決了缺瓶的難題。粉絲廠,辦於1971年,該廠以蠶豆、薯粉為原料,生產山東粉。創辦於1972年的機械廠,擁有車庫、衝床、銑床、刨床等多種設備,生產紙機、汽車、農機等配件。

改革開放新時期,發展企業興起熱潮。集體、聯戶、合資、獨資多輪聯動,辦有針織經編廠五家、紙晶廠一家、機械廠二家。到海南、廣東、廣西、新疆等地辦有軋鋼、機磚、石子、化肥等企業十八家。在四川、廣東、廣西、江西、山東、雲南等省市開辦五金店一百二十多家,經商人員二百五十多人。

隨著收入的逐年增加,長林村近年在兩港連接線兩側建新村,高層獨院樓房現已建竣七十多幢,總建築面積四萬二幹平方米。新村公路兩側配套綠化帶,每條長一千多米,寬十九米,現已全部填土平整,種上白玉蘭、榕樹等。

村間道路基本實現水泥和石板化。1998年又修成一條上山路,長三公里,寬七米,造價二十多萬元。此路接舊公路,經架仔山,直達山田,可通行大小機動車。長林自來水工程建設於1999年,投資一百二十萬元。

解放前村辦有私塾。1950年創辦長林小學,規模從小到大,目前已發展至占地十六畝的完全小學。1981年,新建教學樓,後又建了教師宿舍樓。

長林村1963年創辦俱樂部和村文藝宣傳演出隊。1972年與寧德閩劇團合辦長林閩劇團,演出現代戲。

長林影劇院建於1982年,占地一千三百平方米,耗資一百八十萬元。

長林陳姓為南陽陳,阜房支系,自克襄子昌省由環山溪湄遷來。今已衍至十三世,排行為“仕”。

善銘 擅長書法,其毛筆字聞名全省,被人稱為“毛先生”,福州許多商號寫招牌非他莫屬,至今其筆跡還留於民間。

彥根 字芝庭,民國間任綏遠包頭縣縣長。

利晴 華東化工學院畢業,清華大學研究生,中科院信通集團科學儀器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冠球 西安交通大學畢業,華能福州電廠技術科副科長,高級工程師。

志才 武漢水利學院畢業,北京變壓器廠高級工程師。

法官 又名劍峰,浙江大學畢業,現為浙江京華計量局黨委書記,高級工程師。

磐  旅美博士生。

國新 旅日博士生。

 

9.5 下沙

江田鎮轄村。舊名江頭墘,亦稱壺裏,屬昌化鄉良田裏,元為十九都,江墘境。地處沿海沙丘,“背靠沙龍環北海,面朝天池繞南山”。海岸線長八公里,近岸有王母礁和黃沙礁。兩礁似兩顆明珠,相距三千米。礁石中野生各種貝類。

下沙由諸茂厝、後面厝、矮婆厝、道霸厝、東爿厝、廷剛厝、彥秘厝、下杭厝、上杭厝、廷南厝、廷古厝、彥針厝、二奴厝、道付厝、木香厝、青盲厝、昂時厝,諸河厝等三十多個小自然村落組成。風景優美:是長樂海濱旅遊度假村所在地。

下沙村除陳姓外,還有羅、謝等姓。陳姓約于清道光年間,由江田五房中各有遷入。現林柄房占65%,周東房約有18%,下杭房約有 7%、上杭房約有 7%、後園房約有 3%。在遷入後的近三百年歲月裏,下沙人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靠小船討小海為生。每遇大風時有船翻人亡的不幸遭遇,常年飛沙走石,不能種植農作物。傳有“壺裏沒幾灶,三年沒人到”與“江頭墘大風沙,灶裏半鼎沙:民謠。

六十年代,下沙人奮起整治沙丘,植樹造林栽果,使沙漠變成綠茵帶和果林園。遏制了風沙為患,使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 主業漁業,是有大小機械設備漁船50多艘,代替以前小帆船作業。 士要水產品有黃螺、(蟲+戈)、蝦和鰻苗等,灘塗貝類養殖也有所發展。

全村有二百多戶在廣東、廣西、湖南、江西、上海、安徽、四川海南等省市辦磚廠、軋鋼廠、塑膠加工廠、五金店、食雜批發店和汽車運輸業。每年有遊客到下沙渡假避暑、旅遊觀光,村民利用其有利條件,旺季時在海灘上搞不同類型的服務性營業和運輸業,收益可觀。

村建有影劇院、衛生所、敬老院。小學先後三次擴建校舍,1996年新建教學樓和教師宿舍。學齡童全部上學。

日華 福建省國防工業機械廳副廳長。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