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八閩陳氏

長樂陳氏名人故居與墓葬

作者:  來源: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2日

長樂陳氏名人故居與墓葬

陳謹故居與狀元墓

陳謹(1521-1566),字德言,號環江,長樂營前(舊屬閩縣)人。

陳謹於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舉,一年後中狀元。歷任惠州推官、南京太僕寺丞、尚寶寺丞、南京國子監司業兼史官。朝廷封贈慶典、典制誥敕,多出其手。陳謹平素勤勞服政,諳曆世故,雖遊宦八載卻屢遭挫折,身處逆境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陳謹由廣東惠州推官改任南京太僕寺丞時,當地士人依依不捨,送他到幾百裏外。當時權相嚴嵩當政,陳謹“自朝謁外,閉戶讀書,不輕交接,妾取與”,表現了崇高的氣節與操守。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陳謹任會試同考官,丁父憂在家,因家人與亂兵鬥毆,出面調解,為亂棒所傷,臥病月餘辭世,葬營前洞頭山。

陳謹故居位於營前鎮江潮鋪(今解放路)文筆峰麓營前陳氏宗祠左側,建於11世紀,為七柱四扇三間大厝。廳寬 5.8米,兩邊廂房寬 7.6米,前埕深 5.6米,廊深 2.6米,廳深 6米,後廳深 5.8米,後廊深 1.2米,後埕深 3米。原為陳氏壽房祖廳,俗稱“公婆廳”,屬典型明代建築風格,梁、柱粗大。前廳有六扇高 3米的大門,門檻高一米。後廳左右各有一扇門,中間為供奉祖先牌位的神龕。這裏是營前陳氏族人婚喪喜慶活動的場所。陳謹出生在右後廂房,少年時代在祖厝中度過的。

陳謹故居數百年來屢經修葺,至建國初還基本保持完好。20世紀50年代末被佔用為生產大隊食堂,前後廳共十二扇門全被拆除。“文革”中又遭破壞。陳謹故居作為珍貴的歷史文物,亟待搶救。

陳謹生平著有《環江遺稿》、《陳中允詩文集》、《內制奏》、《國子講章》。在當地,還流傳著一則優美的民間傳說:陳謹中狀元那年,營田的早稻全變成“術”(糯米),當地老百姓稱為“陳謹術”。

陳謹墓背倚營前洞頭山麓,俗稱狀元墓。羅(羅源)長(長樂)高速公路與狀元墓擦肩而過。陳謹墓占地數畝,規模宏偉。四周草木蔥蘢,藤蘿遍地,有山徑通往烏龍江畔。在花崗石桌後壁上鑲著一塊潔白如玉的大理石,鐫刻著由徐階撰寫的墓誌銘,贊其“器識純粹,致力學部,為閩之光”。可惜年代久遠,字跡剝落,有多處文字無法辨認。墓埕前碩大的花崗石橫欄,刻有“淵渟嶽峙”四個大字。由三塊石板鋪成的寬闊墓道旁矗立著長樂籍當代書法家鄭述信手書的一塊神道碑,上鐫:“明翰林院修撰惠州府推官南京太僕寺丞國子監司業右春坊中允陳公環江神道。”2001年,陳謹墓被列為長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溪營田陳氏宗祠

營田陳氏宗祠坐落于長樂市三溪前塘花台頂,背山面溪形勝天然。全祠土木結構,六扇五間二進雙天井,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初建于宋,現為明代建築風格,翹角飛簷,頗壯觀瞻。祠內文物楹聯被毀,所遺僅18世行樂圖一幅。該圖畫面清晰,線條流暢,出自明中葉名家手筆,珍貴異常。

始祖圖公 908年由固始入閩,定居石門,因二世祖愈公授營田待郎,以官立氏稱營田陳。四世祖居扆公分支三溪為三溪房。公慷慨好施,舍造上下橋及道路。宋熙甯間登進士,飲譽間裏。三溪房六世伯公分福清(城頭大厝房),七世佐堯公分蓮池,見堯公分前塘,十五世驥公分浙江新登,十九世德景公分昆石。繼後又有世裔遷徙縣內外,發祥 13000多眾。臺灣、新加坡、印尼、美國各埠還有宗親 400餘人。營田世胄枝繁葉茂,代有聞人。自宋迄今有12進士 9舉人, 1博士46大學生。如居扆公叔侄兩進士;見堯公昆仲及八世樞公兄弟父子三科甲;景俊、景傑、景年一門三進士;民國福清縣長子章;江南船廠總工子平;兵工專家秉欽;現代博士忠順;處級以上幹部禮欽、政秀、政建、金俊、少清等。

圖:喜歡迷路

 

陳玉故居

2010.2.25. 來源:吳航鄉情 作者:李孝幹

陳玉故居,位於鶴上鎮蓮花村,有兩處。一是他的祖厝叫“龍鳳老祖廳”,位於上陳村南端、龍泉溪畔,乃一處坐東朝西六扇五間大宅,門前潺潺流水,古榕冠蓋,風光秀麗,但原屋已經不在。一在上陳村禮堂前大道以東,乃一處坐西朝東、明顯帶有明代民居建築特徵的二進六扇五間大宅。大門朝北開,人稱“歪大門”。前座已倒塌,只留基坪,但從遺存的回廊、天井、大門基座、石階、垂帶(斜石)等石構件看,很明顯,那是一處古代官宦宅第,當是陳玉生前所建。保留下來的後座,雖然原貌依存,並經過修葺,但是仍然顯得很破舊。

陳玉,字汝良,沙京上陳(今屬鶴上鎮蓮花村)人,明嘉靖辛醜(1541年)進士,曆官刑部主事、饒州知府。他一身正氣,不畏權貴,時有尚書王吉之女受聘南海書生龐尚鵬,寵家貧窮,王欲悔婚,其女矢死不二,王便以頂頭上司之威、莫須有罪名,要陳玉治龐死罪,玉說:“你叫我殺人以獻媚,我不幹!”硬是為龐據理明冤。後尚鵬當上福建巡撫,為陳玉立“生人祠”。玉還精於詩詞歌賦,有名流楊繼盛為嚴嵩迫害下獄,玉賦《幽居歌》吟之,感人至深,而被嚴嵩罷官。但玉正氣凜然,仍不斷寫文章砰擊弊政,直指嚴賊。

 

陳修園故居遺跡

2010.3.5. 來源:吳航鄉情 作者:陳明清

陳修園(1766-1833年),原名念祖,字良友,又號慎修,長樂五都環山溪湄村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出生溪湄小山莊。他早年喪父,家中貧困。祖父名居廊,學問淵博,又通醫理,修園從小受到祖父的薰陶,對醫學發生興趣。祖父逝世後,他砍柴奉母。21歲隨泉州蔡宗玉習醫,他聰明幹練,既有抱負,又有天賦,三年後對中醫醫理醫術均有長進。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考取了舉人,寓京期間,恰遇京城某大官員患“中風症”,十多天不能飲食,肢體癱瘓,通城諸醫束手無策,修園挺身而出,以重劑對症,不幾天漸漸復原。從此,修園名噪京師。翌年,不願就館於某權貴,託病歸裏,出任吳航書院山長。後出任直隸威縣知縣,頗有政績。嘉慶六年(1801年),三輔地方發生水災,瘟疫(尤其瘧疾)流行,他奉命前往勘察災情,精研藥丸三品散給災民,三天之內治癒者竟達 300多人。消息傳開,他聲名大震,一時轟動京城,北京許多藥局聞訊紛紛趕來天津,想高價收買此方。

嘉慶七年(1802年),他在任上又治癒直隸總督熊謙同痹病症。至此,無論是醫學、醫術,他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嘉慶八年(1803年),他閉門謝客,埋頭著作五載,先後撰著《景嶽新砭》、《神農本草經讀》、《時方妙用》三書,又重訂《醫學三字經》。

陳修園擺脫宦海之後,繼續以傳播醫學知識為己任,所以入門弟子眾多。他平日診病“必詳審脈息,料斷如神,尤能起死回生,超出群醫之外。”對危重症病人,他還親自監督煎藥,觀察服後病變,因而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道光三年(1823年)病逝,終年71歲。歸葬溪湄山,該墓已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為紀念陳修園對中醫學的貢獻,長樂創建了“陳修園醫院”。

陳修園故居,位於江田鎮溪湄村,面對筆架山,背負後門山,在先祖陳伯騮“溪湄堂”舊址重建。清代建築風格,六扇五間,四周風火高牆。至1958年被大火燒,今只餘圍牆,廢墟上已建平房。尚留有青石柱礎、石槽、四角水井,井欄刻字雲:清嘉慶庚辰二十五年(1820年)。宅旁有小溪,溪水清澈,周邊有古榕、古樟10多株,樹大合圍,環境清幽,景物秀美。

長樂市中醫院原名就叫陳修園中醫院

 

陳時範故居

2010.2.12. 來源:吳航鄉情 作者:陳明清 林子亮

陳時範故居,位於古槐鎮井門村天馬山之麓,星溪之畔,俗稱陳厝裏。宅第始建於明代中葉,坐東南向西北,當時稱布政使陳時範府第。木構,面寬七間,三進,俗稱“八扇七”,前埕照牆至大門深 4.3米,整座進深 75.52米,寬21.1米,建築總面積達1619.8平方米,是一座深宅大院,且原貌基本完好。

第一進深 23.45米,第二進深 18.97米,第三進深28.7米。兩邊各有路,寬 1.4米。兩旁各有廂房,西 5.7米,東 3.4米。整座三進圍以封火牆,第一進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大廳採用抬梁式雙坡頂。第二、三進面闊七間,進深三間,穿鬥式木構架,雙坡頂,鵲尾頂脊。清代時曾按舊貌重修。

1987年陳時范後裔、臺胞陳信維先生出資重修,1998年列為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時範,字敷疇,長樂六都(今古槐鎮井門村)人,文沛之子,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舉進士。范為人謹慎、沉著、公正,敢於為民請命,有其父風範。出任四川夔州知府時,看到當地百姓受命為建築宮殿采木,困苦不堪。陳時範體察民情,不顧丟官,為民請命,上疏請求蠲免,使幾千戶人家擺脫了困境。

陳時范官至雲南按察使,曆左布政使。為官清廉,於薪奉外一無所取。邑志有傳,父子同祀于鄉。

 

陳大濩墓葬和神道碑

陳大濩(1498-1583年),字則殷,號雙溪,祖籍長樂江田,後遷古槐,居長樂縣城東司馬第,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進士,授上虞知縣,遷思恩府同知,以子陳省貴,封通議大夫、監察禦史、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兵部侍郎,《長樂縣誌》立傳《循績》。

陳大濩衣冠與夫人合葬墓在古槐高樓村山上,鄉人呼為“奶奶墓”,神道碑尚存高樓村前的田野間,碑高近五米,贔屭座,贔屭頭已缺失。碑正面刻字三列,碑額為雙龍拱衛豎刻的“皇明”二字,中列刻“賜進士封通議大夫兵部侍郎雙溪陳公神道”,右列刻“誥贈淑人元配趙氏祔”,左列刻“誥贈淑人繼室高氏祔”。(圖一)背面刻字四列:“墓坐辛向乙,嘉靖丁酉造。葬母淑人趙於中右壙,萬曆丙子葬母淑人高於中左壙,辛卯冬奉司馬府君衣冠於中壙,葬庶母王于右旁壙,葬庶母羅于左旁壙。萬曆辛卯暮春吉,男省、鬯、潛、健勒石。”計75字。(圖二)而墓早已損毀無存。1982年初夏,在古槐一農家發現一塊殘碑銘,從殘存文字辨認,是兵部侍郎陳省兄弟葬母的墓誌銘,殘碑銘殘存楷書文字十一列,或殘缺或完整的文字計76字。此殘碑銘可證陳大濩衣冠與夫人合葬墓已毀。神道上在幾十年前還有翁仲石馬等石刻,今皆無存。

在高樓村山上還有陳大濩之父母合葬墓,墓已被盜,僅餘空穴殘碑,此事2007年11月《海峽都市報》曾以《明代兵部尚書祖母墓藏身荒山墓內已被掏空》為題進行過報導。殘缺的墓碑刻字為“誥贈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義庵陳公、配誥贈太夫人林”,缺掉的一角應還有“氏墓”二字。陳大濩之父陳垐,字遺安,又作義庵,以教書為業,子侄多所成就,學生中也名人眾多,相傳葉向高就是陳垐的學生。《長樂縣誌.封贈》雲:“陳垐,以子大用(即陳大濩的四哥)贈監察禦史。”而墓碑上刻“誥贈資政大夫兵部尚書”,應是後來以孫陳瑞(即陳大濩二哥陳大倫之子)貴,朝廷又再加封贈,而縣誌失記。陳瑞與子陳長祚,父子兩尚書,顯極一時。

陳大濩實屍墓則在長樂江田鎮石門馬灣山,1978年農曆正月初三,該墓神道碑被炸,墓被盜。墓壙掘開,壙中填滿松香,棺材保存完好。盜墓者砸破棺材,屍體尚完好如生,袍褲衣帽猶新。屍體被拖出棺外,衣物被拉扯而破碎殆盡。數日後屍體腐臭,就地掩埋。一些袍服碎片和一隻鞋後來被省博物館收藏,另一隻鞋由江田陳氏宗祠收存。墓中出土陳大濩墓誌銘一方,後收藏于鄭和史跡陳列館。墓誌銘刻于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上額分十二行豎刻篆文“明思恩府同守致仕,累封通議大夫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禦史雙溪陳公墓誌銘”共35字為題,正文楷書39行,滿行最多76字,全文兩千七百多字,由時任南京刑部右侍郎後官至刑部尚書的吳郡王世貞撰文,時任南京太常寺卿的侄孫陳聯芳篆蓋,時任湖廣布政使司右參政後官至工部尚書的侄孫陳長祚書丹,楊欽刻石。墓上原本還有由宰相福清葉向高所撰的陳大濩墓表,原石早已無存,墓表全文見錄于長樂蕉嶺《南陽陳氏族譜》和葉向高的《蒼霞草》等書。墓葬附近陳省的“松楸在望”、“石門”、重建石門嶺石亭題記等摩崖石刻至今仍存。翁仲石馬等還留存原地。陳大濩墓誌銘是由陳大濩的五個兒子同泣血立石,而衣冠塚神道碑中卻只列四子,其第二子陳奭不知何故不列名,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陳省故居

陳省故居,即“司馬第”,是縣城“五第”之一。始建于明萬曆間,在縣城東關。背負芝山,面對三台案山。並排三座,每座前後二進,每進面寬19.5米,進深16.3米,建築總面積2574平方米,為明式木構加圍牆。正門從東關舊街入,迎面一堵橫牆,系“照牆”,牆內有白石板鋪砌的小方埕,埕內兩旁各豎兩對旗杆碣,後是一座“司馬門樓”,為二重簷三歇頂,又稱“三排頭”,門樓額書“司馬第”三大字,並有對聯雲:“禮樂常遵東魯,衣冠實出南陽。”侍郎陳省所居府第,稱為“官廳裏”,是一座三落透後深宅大院,七柱四扇三間。大廳正中有明代木制橫匾,刻“三朝秉憲”四大字,書法出名家之手。原有陳省雕像,今已無存。

司馬第自創建以來,雖時有修葺,但由於年代久遠,部分已被後人改建。2001年 8月,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省(1529-1612年),字孔震,一字幼溪,號約齋,古槐人。嘉靖間從古槐遷居縣治東隅。陳省幼聰穎,喜攻書,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中舉人,翌年連捷成進士,授浙江金華府推官。平反冤獄,安撫饑民,頗有賢聲。四十一年,升任山西道監察禦史。同年,韃靼兵屢次入塞侵擾,親自巡城,嚴固防範。旋奉命巡按山海關,上疏請罷管糧通判,以部郎督餉,責督撫大臣協力共濟。在山海關整頓邊防,頗見成效。四十四年,奉命巡撫湖廣。同年,世宗欲南巡,將耗資億萬,內閣首輔徐階苦諫無效。陳省上疏說,楚中災害異常,民心浮動,盜賊作亂,恐生不測,終於使世宗改變南巡之意。徐階歎曰:“是所謂一言回天也”。

四十五年,世宗崩,穆宗即位。陳省上書彈劾霍翼、徐杲、張方等人糜天下財力,穆宗從之,治其罪。隆慶元年(1567年),赴京奏劾遼王憲及楚王世子常冷橫行枉法。不久,巡按廣西,又彈劾太監王本。二年,任京畿學政。四年,任大理寺少卿,後升南京都察院僉都禦史、提督操江,率舟師捕盜甚力。六年,奉詔入京任右僉都禦史協理院事。不久,請求外放,以右副都禦史巡撫陝西,提督軍務。萬曆三年(1575年),母卒,回鄉守孝。九年,複任右副都禦史,巡撫湖廣,提督軍務。在任期間裁文武冗員,上二十幾疏言楚中利弊,平定少數民族首領叛亂,以功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十一年,受政敵彈劾為張居正所用,遂被罷官。回鄉途中,遊武夷山,因迷戀武夷山水,在接筍峰下築室隱居,名曰“雲窩”。日與書院諸生講學論文,怡然自得。同年,父歿,回長樂奔喪,把父親未修完的《南陽陳氏族譜》續完。

從此,他往返武夷、長樂之間。在武夷建亭臺樓閣16處之多,在長樂六平山撰文題刻,至今猶存50多處,修葺汾陽溪“小有洞天”諸勝。晚年遍游福建、長樂名山勝跡,捐修荒祠、古廟、廢塔等名勝古跡,以激揚文字寫下長樂《吳航賦》、《古槐賦》、《江田賦》,留下不可多得精神財富。陳省生平好讀書,善書法,遺著有《幼溪集》、《武夷集》、《小名就正錄》、《四書詩經口義》、《得閒子》、《老子疏因》、《名山記述》、《武夷志詠》等,並有批點《十七史》傳世。

陳省墓道碑(圖已恢復)

陳省墓道碑,位於長樂市古槐鎮。整碑通高4.71米。碑身高4.06米、寬0.96米、厚0.185米,頂部稍向後傾。碑座石龜高0.65米、左右寬1.25米、前後長1.55米,石龜頭部已斷裂遺失。
石碑為上下等寬笏板形,頂部向上拱起。正面上端浮雕雙龍戲珠圖案,雙龍之間直書篆體“皇明”二字。中段勒字三列,中勒:賜進士封通議大夫兵部侍郎雙溪陳公神道。右勒:誥贈淑人元配趙氏祔。左勒:誥贈淑人繼室高氏祔。
石碑背面頂部無圖案,中段四列75字:墓坐辛向乙嘉靖丁酉造葬母淑人趙於中右壙萬曆丙子葬母淑人高於中左壙辛卯冬奉司馬府君衣冠於中壙葬庶母王于右旁壙葬庶母羅于左旁壙 萬曆辛卯暮春吉男省鬯潛健勒石。

人物介紹

陳省,字孔震,一字幼溪,十二都古槐人,明嘉靖八年(1529)生。父大濩,傳見《循良》。省才高,負重名。嘉靖三十七年(1558)戊午鄉科黃才敏榜亞魁,三十八年(1559)己未丁士美榜連舉進士,授金華推官,讞獄多所平反。東陽饑民掠富人谷,幾為亂,省攝邑事,安輯之。義烏礦盜猖獗,省檄諭而解。秩滿當征,時嚴嵩為政,諸征者以賄入,或微諷之,省曰:“吾廉吏,可以賄得官耶?”嵩敗,諸征者皆報罷,省乃得禦史。奉命按山海關,疏請罷管糧通判,以部郎督餉,責督撫大臣校閱邊卒,多寡強弱以程將領功罪,皆見施行。又劾盜餉者置之法,督臣不能庇,邊政大飭。役竣,再奉命按湖廣。世宗(朱厚熜)起承天,不忘舊封,嘗奉太后梓宮葬顯陵,騷然繁費。會承天水溢,睿陵垣傾,遂決意南巡,命工部張守直、太監袁亨等往督工,而手自畫宮殿諸圖,計費且億萬,緹騎偵督,相屬於道。是時帝春秋高,儲宮未定,中外皇皇,首輔徐階諷諍百端,莫能得,日夜祈死而已。省疏適至,言“楚水為患,下民死亡游離,困苦萬狀,不宜更困以大役。又伊洛之墟,洪水衡注,陵谷變遷,道路阻梗,齊、魯、吳會,礦徒、白蓮教隨在竊發,洞庭蘄、黃、鄖、漳間,盜賊布散辰、沅,苗、夷、瑤、壯耽耽伺隙,若乘輿一發,禍釁叢生,邊患乘之,將何以支?”帝覽之心動,謂禦史言是,遂罷。階歎曰:“是所謂一言回天也。”先是,守直欲盡撤承天殿宇,省爭之力,守直忿然曰:“上若詰違命所由,吾不能庇。”省曰:“某自甘斧鑕,決不累公。”至是守直感泣,曰:“微公,吾得罪天下萬世矣。”其年,世宗崩,穆宗(朱載垕)即位,省劾尚書霍冀與梓人徐某,以興作阿先帝意,靡天下財力,當治。詔罷冀,籍沒徐。承天守備太監張方多占民田為皇莊,省劾奏之,以莊田歸有司,省橫斂十三萬金。又劾大和山守備太監呂祥七罪,詔征祥還,並罷守備官。初,遼王憲火節,以奉道為世宗所寵,賜號清微忠教真人,予金印。至是省劾憲火節諸不法事,詔奪真人印。荊世子常冷,所為多不法,楚人苦之,省暴其罪,與憲火節並幽高壁報命。複出按廣西,劾巨璫王本。尋引疾歸。起督京畿學政,擢大理少卿,晉僉都禦史,提督操江。盜效我兵樓櫓旗幟,往來江上不能辨。省令兵為幟六,按時更易,自相識別,大集舟師捕盜,無得脫者。涇縣巨俠董代以符讖妖術惑眾,勢甚張,省馳一騎縛之,餘黨皆散。召入協理院事,帝問輔臣:“往聞毛伯溫賢,信否?”張居正對曰:“今有省可匹伯溫。”因述按楚事。他日,帝罷朝,問左右:“適有台臣奏事,容儀甚都,豈即陳省耶?”庶起士宋儒,傾險士也,欲傾同年生熊敦樸,乃自為疏劾居正,持示吏部侍郎王篆,曰:“此敦樸所為。”篆以語居正,居正大怒,省為敦樸稱枉。遂自請外任,以右副都禦史巡撫陝西,仍調操江。未上,為篆所劾,聽勘。萬曆三年(1575)以母歿歸。萬曆九年(1581)再起,巡撫湖廣。諸宦官道楚者,多以謁陵為名,走江陵起居居正父,省疏禁之。又請蘇京運,蠲積逋,省協濟,清庫藏,並驛傳,恤災傷,懲積猾,裁文武冗員,凡二十八餘疏,皆楚中大利病也。五開衛鄰貴州,戍卒與苗蠻雜處,彼此相煽惑,大豪胡國瑞假鄉約脅眾逐守備,火其居,誘苗夷與共反,省討平之。進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及居正歿,言者以省為居正所用,又巡撫其鄉,遂糾省。萬曆十一年(1583)罷歸。道武夷接筍峰,遂築室其間,名曰:“雲窩”,日與諸生講學論文,悠然自樂。是年,家值大水,延、建民溺死數萬,浮屍蔽江下,省方舟數十艘,收而埋之。同年,父歿,歸廬墓,服闕複返武夷,建亭臺樓閣,凡十六處。邑之學宮水反射,形家謂宜導水為九曲,而其地皆腴田,省慨捐之。又立義田,以贍族人,婚、嫁、喪、葬皆有助,親舊以貧乏告者,一無所拒。萬曆四十年(1612)卒。著《小史就正錄》、《日惕稿》、《四書詩經口義》、《心經》、《陰符經注解》、《名山紀述》、《武夷志詠》,批點《十七史》行於世。夏允彝論雲:“肅宗初幸楚,所至供禦為竭,且行殿災,幾不測,晚年將再駕,舉朝惶懼,無敢爭,公疏陰諷上,文貞推明之,具揭以進。上乙其揭中語曰:‘狡逆之徒,倘或竊發,此非尋常事。’乃特輟行。嗟乎!自燕至楚,不至繹騷者,孰非蒙公之澤?而不久升遐,得免蒼梧之恨,功又何如也。一疏回天,已足不朽,安得以見知權相,苛此偉人乎。”

循績

嘉靖八年(1529)生

嘉靖三十七年(1558)鄉科亞魁

嘉靖三十八年(1559)進士,授金華推官

攝東陽邑事,安撫饑民

知義烏,諭解礦盜

嚴嵩敗,授禦史,按山海關,邊政大治

按湖廣

嘉靖四十五年(1566)力諫世宗罷南巡

隆慶間,按廣西,引疾歸

起督京畿學政,擢大理少卿,晉僉都禦史,提督操江

召入協理院事

因為熊敦朴平枉而得罪張居正,自請外任

萬曆三年(1575)以母歿歸

萬曆五年(1577)始辟六平山小有洞天,葺庵種樹,郁為茂林

萬曆九年(1581)再起,巡撫湖廣

進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

萬曆十一年(1583)罷歸,居武夷,同年父歿,服闕複返武夷

萬曆三十年(1602)子所立買山誅茅,大事辟劃

萬曆四十年(1612)卒

司馬第

陳省故居司馬第,位於長樂市東隅和平街,始建于明萬曆間。原有宅院多達三十六座,如今多數已折建為水泥樓房,保存較完整的已寥寥無幾。現存下馬道門樓坊為西元一九九零年重修,碑文有記。坊背南向北,為四楹三間廡殿頂仿木結構,左右門房各一間。坊眉鑲大理石碑,勒“司馬第”三字楷書。坊頂金色琉璃瓦,主脊塑雙龍戲珠。坊前左右各樹一對旗杆石。進門樓坊十數步,有古宅院一座。雖年久失修,但從院內現存木構件的精緻程度仍可想見當年之氣派。望在不久將來能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並予以修復。

 

陳經國故居遺址

陳經國(1218-1243年),字人傑,一字伯夫,小字定夫,號龜峰,首占鎮岱邊村人。端平間隱于鄉之麒麟山下,以所居近龜峰,遂以為號。工詩文,尤擅長短句,以詞鳴于時。與裏人陳合、陳容、陳埜輩結文字交,往來甚密。

性任俠喜壯游,嘉熙元年(1237年)年逾冠,寓臨安。應江東漕試不售,日與友人命酒登樓,憑弔石頭城孫吳故壘。四年複歸臨安。時南宋君臣,文恬武嬉,國勢日弱,經國憂時憤世,一瀉於詞句間。音律激昂,悲壯可誦。日詣豐樂樓,西湖斷橋處行吟,嗟國事日非,書生報國無門。淳祐三年(1243年)秋,病卒臨安客邸,年僅二十六歲。著有《龜峰詞》一卷,存詞三十一闋,皆《沁園春》調。多用議論入詞,樸素、揮灑而文清峻遒勁,慷慨激昂,雄勁直駕“蘇辛”,與莆陽劉後村齊名,非吳文英、張炎輩可比。惜早逝,未競其才。

陳經國故居遺址,在岱邊村仁裏巷,原是宋鄉賢陳枅故居。六扇五間。端平初陳經國居此,性喜梅花,愛之如林逋,裏人陳合有懷舊詩雲:“西晉風流自一家,憶君魂夢到梅花。梅花深處無人跡,明月一枝霜外斜。”

故居早已改建為民居,遺址處僅余一井,用花崗石鑿為圓形井欄,昔井水墨色。民國間鄉人李永選先生標為岱峰八景之一,曰:“宋井墨泉”,並拓邊文曰:“宋井墨泉”在安邊,今稱文頭井,或指為燕井。

 

玉田嵐山陳若霖之子陳弼夫之墓

陳若霖斬皇子、陳承裘六子科甲、末代帝師陳寶琛——這個世代出進士的螺洲陳氏家族聞名遐邇。但如今陳氏家族墓卻不得安寧,陳若霖之子陳弼夫(陳景亮)、孫子陳承裘(陳寶琛之父)的墓近年屢屢被盜。今年清明掃墓時,陳氏後裔發現,祖墳旁又冒出一台大墓。

接到陳氏後裔的舉報,記者昨天冒雨坐了一個小時的汽車到達長樂市玉田鎮玉田村,之後又爬山涉水走了一個小時崎嶇不平的泥濘山路,才來到葬於嵐山深處墓亭的陳弼夫墓。

陳弼夫墓坐東南向西北,墓前一片開闊。眼前的陳弼夫墓地青苔斑駁、雜草叢生、荒涼破損,但仍難掩其佈局之合制,各種文字、紋飾雕刻之精雅。

墓壙為三重埕,墓埕前原有兩根望柱,柱頭頂端鑿筆頭,代表文官。解放初期,右邊的那根望柱被盜;2000年,一重埕兩側青石雕巨獅被盜,空留底座;同時被盜的還有二重埕臺階兩側的一對抱鼓石。三重埕的墓桌和墓桌上方的蓋亭是全墓的精華所在,墓桌下擺精刻禮器11種及仙鶴、浮雲、朝陽等圖案,墓桌兩側對聯柱上原有一對小石獅,對聯柱兩邊原有“財神爺”和“土地公”兩幅青石浮雕像,但均在1998年時被鑿盜走。蓋亭的對聯柱上有陳承裘之子陳寶琛的題刻“卅年中外慚庭訓,廿載田園感主恩”。1999年墓桌蓋亭石和墓碑被撬倒砸壞,墓壙頂被挖開,後經修復,方保存下來。

據陳氏後裔陳俐和幫助看墓的陳家姻親鄭建威介紹,陳弼夫墓屢屢被盜,與“金頭禦葬”的民間傳說有關。當地傳說該墓主是陳若霖,陳若霖斬皇子後,頭被娘娘割走;道光皇帝認為陳若霖是忠臣,做金頭為其安葬。盜墓賊以為墓內有寶,故頻頻光顧。

從墓碑上記載可知,陳弼夫墓為家族墓,建于清同治元年,距今 100多年。內葬清雲南布政使陳弼夫(清道光刑部尚書陳若霖之子,有賢名)、附葬長子陳承裘(官刑部主事),還有陳弼夫妻子鄭夫人、側室崔淑人以及陳承裘妻子林恭人。1995年陳弼夫墓被長樂市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在陳弼夫墓右側,一座30多年前建的劉姓舊墓被後人修葺擴建,與陳弼夫墓相距僅40釐米,佔用了陳弼夫墓的保護範圍。鑒於該墓在陳弼夫墓公佈為文保單位前就已存在以及劉家經濟不寬裕,1999年福州市文物局、長樂市文化局、玉田鎮出資,責成劉墓遷走。

今年掃墓時,陳氏後裔發現,在遷走的劉墓原址偏上,又造出一台規模更大的石雕墓,與陳弼夫墓共用墓手。這台墓是2002年秋從江田鎮港西村遷來,墓主是吳學福和他的兩個妻子。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墓占地近200平方米,氣派講究,全部由青石、花崗石雕成,也是三重埕,也有墓桌和蓋亭,墓壙頂還有八卦。一重埕閘水石屏欄上雕刻三國演義人物,二重埕閘水石屏欄上雕刻有一副耐人尋味的對聯:“不求風水好,但求子孫賢。

陳弼夫墓旁新建的石雕墓與它共用墓手。

陳弼夫墓屢屢被盜,石獅不見了,空留底座。

 

陳長祚和他的墓葬

陳長祚(1545-?年),字培所,長樂古槐人,官至工部尚書。《侯官縣鄉土志.地形略》載,西園區跨湯、井二門,南距井樓門約九裏。東南距湯門約八裏半。區東邊的厚山,其山麓向南有明陳培所墓。區西邊的磐石、岑亭,又名琴亭,亦有陳培所墓。並雲“相傳明陳培所有七墓,一見上,一在此地,餘未詳。”當地民眾則傳言陳培所蒙冤被斬,後平反,以金頭禦葬,在七門外各建一墓,各有神道碑和石人石獸。厚山的萬壽山麓因有陳長祚神道碑,地名俗稱石碑兜。

陳長祚有七墓或有其事,一些墓葬和神道碑至解放後尚存,神道碑碑文皆相同。

《福州市郊區志》雲:“陳培所神道碑,在新店鎮紅星五四街。花崗石質,豎于石龜之上。高4.12米,寬1.13米,厚0.22米。上刻文:‘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少保、工部尚書培所陳公神道’”。

清郭柏蒼的《葭柎草堂集》,在侯官北門三十八鞍金獅山造墳說夾註中注雲:“杜塢明陳尚書培所石墓,十三年始成,惜石小縫多,飛生之木藤蔓草根日久臃腫,致小石齒錯而齧足。”說明杜塢也有陳長祚之墓。

福州火車站附近茶園村有明工部尚書陳培所墓,神道碑尚立在省電建公司門口,《福州晚報》1999年 5月31日有過報導。

《長樂陳氏鄉情》雲:“長祚卒祀於鄉,墓葬石門虎頭山,墓道石人、石獸尚存。”

以上為現在能查找到的陳長祚六處墓葬資料。考之史實,則金頭禦葬實為謬傳。陳長祚墓葬有的應是衣冠塚,古人迷信風水之說,造這麼多座墓應是為了搶風水。

陳長祚發達後遷居福州東街口,具體位置待考。

陳長祚雖和其父陳瑞都官至尚書,但他生性淡泊,不居功自傲,不喜張揚,史書中對其生平記載都很簡略。《長樂縣誌》將其立傳《名臣》,除了記載其父其兄弟子孫的文字外,真正記載陳長祚的文字僅百余字,“陳長祚,字以玠,一字培所,古槐人。”“登隆慶辛未(1571年)進士,以泌陽令擢兵部郎,管武庫,清核積羨十五萬有奇,立為歲察之法。後以方伯備兵榆林,習夷虜情,操縱得宜,邊塞晏然。官至工部尚書。時熹宗兩皇子繼薨,疏請合葬,省帑金數萬。郎中萬璟彈魏忠賢,廷杖垂斃,長祚撫之痛,諸璫側目,因請歸。生平無崖岸。捐築斗門以溉南畝,裏人至今感之。”人們對他生平的瞭解僅此而已。

陳長祚並未被斬,所以不可能是金頭禦葬。陳長祚出生於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隆慶五年(1571年)26歲中進士,卒年不詳。但據陳長祚撰文的《重修太平橋道碑記》可知他崇禎三年(1630年)還在世,享年至少85歲。此碑寬0.96米,殘高2.78米,厚0.20米。碑的下段已被鑿去,長期棄臥長樂太平橋路邊(見圖),字跡已模糊。經筆者清洗細辨,碑立於明崇禎庚午年(1630年)三月,碑文由陳長祚所撰。落款署名百來字,為“進士第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太保工部尚書□子□馳□前□部左侍郎□□特敕提督……南京工部右侍郎太常寺卿□□左右布政……山西按察使西秦□□□□榆林岢嵐兵備河南湖廣左右參政兵部職方司郎中邑人陳長祚撰”,此碑可以說是研究陳長祚生平最重要的資料,碑上落款詳列了他一生所任過的二十來個官職,惜一些字跡模糊或殘損,尚未能完全辨識。此碑棄臥路邊至少已大幾十年,任由風吹日曬雨淋車壓人踩物磨,任其毀壞,字跡日漸漫漶,實在可惜。此篇碑文和此次修橋修路未見有志書記載,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而此碑背面也刻有文字,因覆於地下,內容不詳,只能用手摸清碑額為豎刻的“大清”二字,應是清朝的碑刻,一面為明碑,一面為清碑,兩朝共一碑,這種情況罕見,筆者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呼籲保護和修復這麼重要的一塊碑刻,均未得重視。

陳長祚是我市歷史上一個有重要影響的人物,他的墓葬、神道碑和《重修太平橋道碑記》碑應予以妥善保護。

 

陳振龍故居

陳振龍故居,位於董奉山之麓,龍溪之畔的鶴上鎮青橋村巷口。坐東南向西北,前埕深10米,埕前有一口大池塘。故居建築風格明制,重修於清代。六扇五間,進深19.2米,中有天井。20世紀90年代,陳振龍後裔集資按“修舊如舊”原則重修。咫尺處有圓形古井一口,井欄刻字曰:“龍源井”,下款有陳郎字樣。門前左右各有旗杆碣。

陳振龍(1573-1619年),長樂九都青橋巷口(今鶴上鎮青橋村)人。明萬曆元年(1573年)生於一個仕宦之家,後寄居省城南關外達道鋪(今福州台江)。自幼勤奮好學,二十歲舉生員。

陳振龍移居省城後,棄儒經商。後飄洋出海至呂宋(今菲律賓)。經商期間,仍鍾情故土,懷念父老鄉親。家鄉十年九旱,田園絕收,民不聊生,記憶猶新。因此,他在呂宋發現“朱薯被野,生熟可食”,便決心引種,以造福桑梓,報答鄉親。他在商務之余,潛心學習栽培技術。

當時,統治呂宋的西班牙殖民者對朱薯種苗嚴禁出口,關卡檢查甚嚴。陳振龍暗地購買薯藤,想方設法帶回家鄉。第一次裝在箱簍之中,被查禁。第二次裝在抬貨物的竹杠內,又無法帶出。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他又暗地購買薯藤八尺,秘密裝於竹筒之中,用繩子系於船舷浮在海水上,終於避過道道關卡,經過七天七夜航行,於農曆五月下旬抵達福州。六月初一,由其子邑庠生陳經綸向福建巡撫金學曾稟述番薯有“六益八利”、“功同五穀”,請求官府大力推廣栽種。巡撫金學曾同意試種。

陳振龍父子在福州本屋後門“紗帽池”(今台江達道)邊隙地試種。不及四個月,啟土開掘,子母鈞連,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棗,食可充饑。十一月,陳經綸將薯呈驗,巡撫金學曾批示:“准飭穀屬,依法栽種。”萬曆二十二年,歲饑,金學曾飭令推廣,“教民種之,賴以度荒。”由於巡撫金學曾認真推廣,福州各地群眾普遍栽種,為抗災度荒做了一件大好事,因而廣大人民又將番薯稱為“金薯”。

番薯在福州試種成功後,很快就推廣到全省各地,漸及杭州、南昌、武昌等地。明末,農學家徐光啟也總結了番薯“十三勝”(即有十三條優點),因而很快推廣到全國各地。清乾隆皇帝于甲午年(1786年)向全國下了“廣栽番薯,以為救荒之備”的詔書。從此,全國各地更加廣泛種植,成為我國的重要糧食作物。不久又傳到朝鮮、日本等國。

陳振龍的家鄉長樂,不但引種番薯最早,而且生產、栽培、加工歷史悠久。清康熙年間,東山村(今文武砂鎮東海村)陳朝範之母,發明了“鐵卷薯刨”,即“番薯擦”,把番薯刨成薯絲,曬乾成“番薯米”貯存。後“番薯擦”改用銅制,至今猶用。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陳振龍五世孫陳世元,繼承先祖遺志,將番薯的傳入、試種、示範、推廣、栽培、防蟲、貯存等環節彙編成冊,取名為《金薯傳習錄》。

陳振龍引種番薯,是我國農業歷史上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他祖孫五代,歷經 170多個春秋,將番薯引進推廣,為促進我國農業發展貢獻卓著,功垂千古。不少文人墨客撰文賦詩,贊其功德。明宰相葉向高曾作《金薯歌》,有句雲:“孰知傳種一書生,疇及國計民生之大利。”郭沫若先生在《紀念番薯傳入中國三百七十周年》一文中,高度評價了陳振龍引種番薯的歷史功績。他在《滿江紅》一詞中寫道:“蔭入藤籃試出航,歸來閩海勤耕植。此功勳,當得比神農,人誰識?”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世界著名科學史專家何丙郁先生指出:“四百多年來,甘薯對中國山地和瘠地的利用,對雜糧種植的多樣化,起了極深刻的影響。”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福州人民為了紀念陳振龍和金學曾大力推廣種植番薯的功績,在烏石山建“先薯亭”。1957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又重修了“先薯亭”。福建省農業廳為紀念陳振龍引進番薯四百周年,在長樂市召開了紀念大會和學術討論會。1999年,長樂人民為紀念陳振龍,在他故居附近興建紀念亭。中共長樂市委、市人民政府立“先薯碑”。

 

陳學穎故居

來源:吳航鄉情 作者:陳和棟 陳明清

陳學穎故居,俗稱“觀察第”,在石門村,面對筆架山,潼溪流過府前,建於乾隆間。坐東北向西南,占地面積 900平方米。前後兩座相通,前座面闊五間,寬19.6米,進深14.5米,六扇五間出遊廊,廳堂木飾窗花諸構件,雕工精細,較完整地保存了清代建築風格。2001年秋,其後裔集資按原貌重修,大門上石匾橫書“陳學穎故居”。下有“觀察第”額,上款書:“清乾隆五十五年歲次庚戌”,下款書:“中憲大夫陳學穎立”。大廳懸“世科第”、“文魁”、“亞魁”等匾額,還保存有卷書木板對聯多副,都是陳學穎手書,如:“簾捲溪山曉,尊浮竹柏春。”“德星占太史,卿月動司徒。”陳學穎致仕後深居簡出,讀書臨池,在故居度過了二十餘年的平靜歲月。

陳學穎(1747-1825年),榜名筆鋒,後以字行,別字蓮石,晚號韜園,石門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進士,初觀政工部,五十四年以工部郎中典廣東鄉試,所得多名士。擢山西雁平道,絕苞苴,峻風節,因母老乞養歸。丁母艱,嘉慶中服除,補陝西鳳邠道。時秦地用兵,日在大營贊理軍務,事竣,引疾歸。居林下二十餘年,修族譜,睦鄉鄰。工書法,求書者得尺幅寸箋,珍若拱璧。道光五年病逝于家,壽七十九。著《韜園詩集》。縣誌傳《名臣》。

世傳陳學穎初讀書於鄉之鼇台書室,其伯父陳琛主教授,學穎隨之讀,中午寄飯齋中。琛午寢,經常在似夢非夢中聽見雞在喔喔長鳴中振翅聲,甚驚異。時只有學穎在齋午睡,琛認為學穎是雞精轉世,雞可以引吭高歌,飛黃騰達,但最終難逃一刀之厄。遂不敢對外聲張,只說與弟三吉知道,三吉即學穎父也。兄弟鬱悶在心,唯時時教導學穎日後發達居官,要為平民百姓多做好事,兄弟二人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祈福免災。

乾隆四十年學穎成進士,賦閑翰林院,等待出缺做官。在京生活清苦。他座師大學士劉墉,很想替他疏通出缺。時中堂和珅掌實權,想出缺必要通過和珅。劉為其想一辦法,囑學穎如此這般。一日朝罷,滿、漢二中堂在軍機處對坐下棋,和珅本遠非劉墉對手,幾個回合,只見劉墉架炮、起馬、直迫和珅將位,勢危甚。和珅搓手汗淋,在無法可解際,覺背後有人導其單騎救主,馬防仕位,繼而連出妙著,轉敗為勝,只喜得和珅推棋而起,拈須微笑,得意揚揚。猛記得是有人在背後幫他,轉身見一中年官員,扶和珅與劉墉坐定後整衣參拜。劉稱中年人是他會試門生陳學穎,宿科翰林院多年,家庭困難,謀求出缺。時和珅心情舒暢,即擬票著吏部放個美差肥缺。次日即有朝命:山西雁平道一缺,著翰林陳學穎實授。

舊例,凡京官赴任,須向座主遞門生帖辭行,學穎出京,向滿、漢中堂均遞門生帖,臨行劉墉囑,今後凡有孝敬和珅禮物,稟帖用薄金片熨貼“門生陳學穎敬獻”字樣,這樣名帖一到門房便為人匿去,可防日後和珅倒臺,免受牽連。

山西雁平道兼管鹽務,素號肥缺。有鹽井,多和珅黨羽把持,欺壓平民,民恨入骨,稱鹽井霸頭。有仗勢霸佔民婦,又陰殺其夫,案控有司,久不得直。學穎到任,察訪得實,置霸頭於法,開罪和珅。

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倒臺,劉墉查抄和府時,暗中將當年學穎出京向和珅辭行之門生帖存袖中,故無名可查,並暗囑學穎致仕了事。

道光五年,陳學穎病卒於家,享年七十九歲,葬五都西園匏侖山。下葬時發現棺材頭額向左右伸出過大,不能進壙,不得己臨時用斧頭將左右伸出部分砍去,才得進壙。這時家中人始悟是應了雞精難免過刀的傳說。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