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八閩陳氏

福州陳氏宗祠

作者: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2日

福州陳氏宗祠

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福華堂    來源:百度

1801年,清乾隆年間,舉人陳國銓與其侄清嘉慶進士陳柱勳,被朝廷特准其在福州郎官巷建宗祠“陳氏宗祠”,永祀先祖,勖勉後人。陳氏宗祠福華堂坐北朝南,為三進堂加兩側大廂房結構,木構建築,正門是郎官巷32號,穿鬥式木構架,單層(部分兩層),四周封火牆。東、西並排主、次兩座,主座共三進,主、次兩座及南後街店面,總面積共千餘平方米。東邊主座第一進正門造型古樸大氣,門牆兩側是寬大厚實的石方柱,門頂有青石板橫樑,橫樑正上方鑲嵌著一塊青石匾,匾上用宋體刻有“陳氏宗祠”四個大字,在匾的上方有一瓦覆木質遮雨飛簷,歷經兩百多年飛簷仍完好。石門框內有兩扇對開木大門,其中一扇大門中間又套開一人行小門,石門框兩側是厚達 0.6米的山牆,外牆面白灰塗飾。進了第一進正門是天井,主座廳堂屋簷上飾有雕刻精美的雀替等木構件。第二進同樣有一石門框,框上無橫匾、無遮雨飛簷,第三進在楊橋路擴建時被佔用,今僅餘兩進,但仍頗為寬敞,足見當年祖祠規格之高。

主座廳堂西邊有一小門通往次座,次座僅一進,正門為拱形門,門西牆腳上鑲有一石碑,碑文:陳氏宗祠支業。進拱門有插屏門、回廊、天井、披榭及廳堂。

據老人回憶,當年在宗祠門口西南側(今郎官巷牌坊處)立有一齊胸高石碑,上有克玉公名號,內容不詳,此碑今已不知去向。

目前,郎官巷的陳氏宗祠隨著福州市政府對三坊七巷的保護工作開展中,現正在全面修復,已基本完工,裏裏外外煥然一新,整座建築面積約五百平方米,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這次沒有落架修復,好在穿鬥式木構架更換自如,僅更換腐爛的立柱、橫樑,補配損壞、短缺的木雕件。拆除原有的土牆,新砌與土牆同樣厚度的磚牆,增加了耐久性,外粉福州傳統建築所固有的深灰色灰漿,與古建築保持一致的外觀。不要多久,將以歷史原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通過多方查證、稽考,在現有史料中有關福州源支之記載。在漳平市永福鎮藍田嶺頭坪“藍田陳氏族譜”中找到了“永福華山戶在福州總督府衙門口,省內郎官巷,清嘉慶六年辛酉建祠一座,號曰《福華祠》”的記載,驗證了郎官巷陳氏宗祠的源支正是出自于漳平市永福鎮藍田。

陳氏宗祠福州的開基始祖克玉公

陳氏宗祠福州的開基始祖克玉公,系由現在的漳平市(舊制曾隸屬於漳州府)永福鄉藍田村遷出(第一祖地,下同),在藍田譜系中屬九二公派華山戶。其後人寧州府正堂陳國銓(乾隆四十九年福州府舉人)以及其侄國子監學正陳柱勳(進士),于1801年在福州郎官巷建《陳氏宗祠》一座,面朝南向,共三進,連偏房及南後街店面,總面積共千餘平方米,號曰“福華祠”。

第一祖地的開基始祖為五八公

第一祖地的開基始祖為五八公,號雲峰,文音公之子,是雍公第十七代裔孫,于西元1230年左右由今永安貢川(第二祖地,下同)遷入。五八公青年時隨雲峰旗(據《宋史》,旗是軍隊編制番號的名稱,非中央管轄的地方部隊。當年進駐永福的雲峰旗領導者為鄧耿光,所以今天在藍田祖廟《升龍堂》裏有其祀位。)駐龍岩縣永福裏,約于南宋理宗末年遷居永福裏藍田社(原屬漳州府新羅縣,明成化七年即1471年改新羅縣為龍岩分州,劃出五個裏開設漳平縣,故永福改屬漳平縣)嶺頭坪(即現陳氏大宗祠址),故稱:藍田陳。在七百多年時間裏,“藍田陳”枝繁葉茂,四海播遷,僅在祖地永福就有近五萬人口,含播遷之族系,計有二十萬人之眾。

第二祖地為今之永安市貢川鎮

第二祖地為今之永安市貢川鎮,開基始祖為雍公,字月銘,是中華陳氏始祖胡公滿之六十一代裔孫,汝南令攝公之子,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生,世居吳興(今浙江長興縣),少好學多才以辨博善文,年二十官拜郡守,以賢良方正被舉於朝對策百余人,高宗獨善其對。永淳元年( 682年)推為中丞。歷經武后、中宗之變,聞韋後執政,百日不赴闕,為台司所彈劾。及玄宗及位,複召赴內闕,命崇政殿賜坐,詢以民政。開元二十九年( 741年),攜次子野公遷南劍州之沙陽固發沖(今永安市貢川鎮新發沖村),公年八十歲矣。夫人鄭氏生三子,孟蘇遷寧化石壁,仲野居發沖,季運遷閩縣(今福州,含長樂、閩清縣)。公終於唐玄宗天寶十一年( 752年),享壽九十有一。

 

福州鳳山陳氏宗祠

族有祠,春祀秋嘗由來久矣。琅岐鎮鳳窩陳氏宗祠乃世隆公拓基址,創建於元至大三年(1310年),祠三易坐向,後經名師指點,始定為背枕獅峰,而面向閩江,坐庚向甲。曆元、明、清三朝,幾經修繕,不免破損。至嘉慶五年重建,民國三十五年再行擴建前座及戲臺。總面積約500 多平方米。四圍風火高牆,土木結構,元明殿堂格局。雖經修葺,然年代久遠,柱桁腐朽日益嚴重,有倒塌之虞。

1998年仲夏,省市文物保護單位採訪鳳窩陳氏宗祠,睹文肅公祝壽圍屏,歎為觀止,實希世奇珍之物。又見宗祠雖駁跡斑斑,卻是元明殿堂結構,且年代久遠,別有風格,當作為文物保護。

在琅岐鎮政府及文化部門高度重視下,多次向有關部門申報,並獲准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8年 5月,族人聚集宗祠,公議重建,並組織建祠理事會,籌集資金,眾志激昂,紛紛解囊,不到一個月,捐資達資金一百余萬元。並擇於1999年 5月18日吉時破土興建,至2001年冬即告竣工。而今祠貌巍峨,流金放彩,既保持了原風格祠貌,又有其觀賞價值,雄偉壯觀。

 

福州琅岐衙前陳氏宗祠

衙前陳氏宗祠坐落在福州市琅岐區衙前街中心,被福州市郊區人民政府批准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該祠始建于明代萬曆元年(1573年),堂號“詩禮堂”。

祠堂曾被借作他用,歷經滄桑,年久失修。1992年春,成立修祠理事會,集資 240萬元,本著“修舊如舊”方針進行全面修復,於1995年竣工。修復後的祠堂為三進三廳,兩邊出遊廊,規模宏偉,保持明清年代古建築風格,建築面積1173.4平方米。南北兩側建有拱門亭。前廳高懸著“博濟為懷”橫匾,兩邊排列四位族人博士匾。二進中廳懸“進士”、“文魁”、“武魁”的橫匾,中間懸“詩禮堂”匾額。公婆廳前矗立著一對精美青石雕龍柱,龕內排列 900多尊神主牌。全祠有19對石柱、26對木柱,配有30餘副楹聯,分別由16個省、市書法協會主席、副主席書寫的楹聯,薈萃了全國書法家的墨寶精品,為古樸典雅祠堂傳統文化增色添輝。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