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陳氏人物志
陳 山 (1362~1434年),字汝靜,又字伯高,沙縣溪南九都溪口人,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進士,永樂初(1403年)任奉化教諭,明成祖召入參與編修《永樂大典》,後任吏科給事中,遭父母喪事,守孝期滿赴選,擬任廣東布政使,皇帝特命留任舊職,主管六科事。不久,陳山給皇太孫教授經書。仁宗繼位後,陳山任左春坊左庶子。有一天陳山退朝,墜馬小腿負傷,仁宗親自給陳山研藥調酒。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宣宗即位。十月,陳山出任戶部左侍郎。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高熙叛亂,宣宗親自征討,陳山和襄、鄭二王一同留守京都。宣德二年(1427年),陳山任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文淵閣直閣事、領文學士供職文華殿,任《兩朝實錄》總裁官。宣宗要為陳山建造住宅,陳山謝絕說:“我有先人舊房,足以遮避風雨,一興土木,就難免勞民傷財。”宣德四年(1429年),陳山因年老申請告退,沒有獲准。宣宗下令免於朝拜,又令中官扶陳山進出朝廷。宣德九年(1434年),陳山先後
4次上書申請告退才獲准。返鄉途中于邵武去世。陳山的墳墓在洛溪橋旁,陳山夫人的墓在豸角山下,墓前均有石人、石馬、石羊等。
陳 侃 字邦直,沙縣人。明代監生出身,任潮州府推官。潮州臨海,原有雲步堤擋住海潮,後遇颱風,狂浪將大堤衝垮,方圓幾百里的土地全部被淹。當地百姓多次想修復大堤,因潮水太大,均告失敗。陳侃設法先用鐵塊沉下水底來鎮住水勢,然後壘石砌堤,一年後大功告成。百姓又在受災的地方蓋房從事耕種,過著安定的生活。陳侃在潮州為官
3年,後因母親年老上疏告退還鄉。
陳德夫 彭澤知縣。
陳 實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曾任監察禦史。
陳 簠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曾任廣州府同知。
陳 璵 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任田州府通判。祀鄉賢。
陳 昌 明天順年間任大庾縣知縣。
陳應顯 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任樂南、荔波知縣、東南道荊州同知。
陳紹源 (1888~1955年),字養清,號石泉居士,1922年被派往法國留學,1937年 6月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同年10月被法國索爾本大學聘為中國高教部研究員。在法國留學期間,陳紹源積極參加中國旅法各界救國聯合會組織的愛國活動,同朱伯奇、廖耀湘、汪德耀、黃曾樾等留法學者建立了密切聯繫。蘆溝橋事變發生後,於1938年春回祖國參加抗日戰爭,曾任滇黔綏靖公署陸軍醫院特種訓練班教官和川滇公路管理處軍事委員會運輸統制局、川滇東路運輸局秘書科長、專員等職。陳紹源熟悉多門學科,主要著述有《中國教育史研究》、《化學講義錄》、《制藥化學》等。他在1939年針對日本侵略軍使用毒氣寫成的《毒氣學大綱》一書,是國內這一方面較早的軍事著作。1986年,該書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1946年後,出任縣立初級中學校長。解放初因政治歷史問題受到管制。1955年夏,國務院外交部曾來函查詢陳紹源的情況,中共沙縣縣委派人查找,陳已于當年
7月逝世。
陳建才 生於1933年,歷任南平市副市長、建陽地區廣播電視局副局長、福建教育出版社社長,主編《八閩掌故大全》等。
陳嘉星 福建師大畢業,沙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三明市人大常委、省九屆人大代表。
陳麗珍 三明市文化與出版局局長。
陳祖基 中國銀監會上海銀監局處長。
陳發棣 南京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江蘇省花木產業首席專家。
陳建平 某國防重點科研專案副總設計師和品質控制總設計師,2001年晉升為研究員(教授級)。
陳雲仙 福州大學外學系教授。
陳應添 沙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陳聚寶 沙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陳家駒 沙縣人民政府副調研員。
陳元鵬 沙縣政協副調研員。
陳國誕 沙縣政協副主席。
陳家祿 沙縣政協副主席。
陳盛美 三明市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
陳文盛 永安市檢察院檢察長。
中學高級教師、主任醫師、高級講師、高級工程師:
陳天奇、陳生旺、陳學勤、陳秀珠、陳毓芬、陳長華、陳婉霞、陳桂華、陳松敏、
陳招琴、陳少庭、陳小堅、陳建甯、陳長雄、陳 鴻、陳福康、陳華斌、陳國強、
陳美才、陳勉吾、陳乃玉、陳善治、陳尚康、陳維琴、陳國明、陳寶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