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院陳太傅祠
陳氏宗祠位於同安大同鎮常青路17號,也稱為“陳太傅祠”。
“陳太傅”即嘉禾陳氏始祖陳邕。陳邕乃唐神龍乙已(
705年)年進士,官居太子太傅。因得罪李林甫而招致報復,陳邕被貶到閩地。入閩後,陳邕于漳州南廂山建府第。因建築宏大逾制,李林甫誣陷其意圖謀反。陳邕女兒金花獻計,將府第獻作“南山寺”,陳氏因此逃過一劫。
唐建中二年(
780年),陳邕長子夷則攜陳家三百四十餘口,遷居同安縣,開發嘉禾嶼(今廈門島)。陳邕生四子一女,長子夷則官居金紫光祿大夫;次子夷錫官居諫議大夫;女兒金花削髮為尼,奉佛南山寺,賜封金花郡主,卒葬漳州南山寺旁。三子夷行,為工部侍郎;四子夷實任屯田員外郎。其他裔孫亦均居官外地。及邕的六世陳喜,在嘉禾裏資福山下,另建祖廟“資福院”頂代漳州南院祖廟,俗稱“後院”。九世孫光祿大夫陳肇,在嘉禾創建普照寺,歷代功勳卓著。
西元1260年,元胡亂華,裔孫文龍、文鑽叔侄,因不願變節事元被殺害,嘉禾祖居和資福院亦遭兵燹,子孫四散避難。及明洪武以後,陳氏始得復興。經歷代繁衍,人丁興旺,世居同安,衍派遍及漳、泉、永、榕、港、澳、台及海內外各地,人材輩出,文彩顯世。
明永樂(1420—1424年)年間,進士出身的教諭、大典纂修陳福山,會同族親,擇地縣城西北隅葫蘆山南麓,耗銀四百兩購地,首建“同安陳太傅祠”,繼承資福院,發揮漳州分院作用,故也名為“南院陳太傅祠”,俗稱“分院”。嘉靖戊申(1548年),經刑部主事陳滄江擴建為四進三開間、帶左廂房、圍牆的府第式建築,占地
940平方米,成為原屬同安轄的現同安縣、廈門島、金門縣、集美區、杏林區、海滄開發區、龍海市角尾、臺灣、澎湖等地及支分海內外的陳氏同宗異姓數十萬族親的總宗祠。祠曆五百餘載,經多次維修,其中清道光丁酉(1838年),陳化成任福建水師提督駐廈時,回鄉謁祖,主持一次大修。民國二年(1931年)及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又在先輩胡鼎三、陳嘉庚、陳延香、陳瑞麟、陳衡甫、姚水能等宣導下,進行兩度重修,永葆原貌。現陳太傅祠內有德敬堂、陳化成紀念館、陳嘉庚紀念館。
陳太傅祠的大廳牆面上掛滿了牌匾。左面牆上方還掛著時任臺北市長的陳水扁所贈送的“崇德思源”牌匾”。據陳太傅祠管委會副理事長陳大情介紹,1997年,陳氏族人通過臺北的陳氏宗親會秘書長陳玉璽聯繫時任臺北市長的陳水扁,陳水扁寫下“崇德思源”,並通過新加坡的陳氏宗親會轉傳到同安來,牌匾是在同安製作的。2000年,陳水扁剛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時,還委託一位在福州經商的同學前來祭祖。太傅祠管委會副理事長陳大情當時請這位同學轉告陳水扁,“位置坐穩後,要把兩岸連起來”。除了這個牌匾之外,牆上還掛滿了來自臺灣名人送的牌匾,有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原金門縣縣長陳水在、原金門縣“立委”陳清寶等人贈送的牌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