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海外遊子“歸根”福建 精通多種語言的歸國華僑牽線搭橋
2011-12-26
來自美國、印尼、荷蘭、日本、新加坡、德國等地的海外友人通過口口相傳找到她,然後在她的熱心幫助下,展開了自己多年未圓的“尋根之旅”夢想。2004年至今,她能夠記住的成功幫助華人華僑尋根的案例有30個左右,至少數十個海外遊子找到根。她就是廈門大學退休人員陳橋(筆名)女士。
身為印尼歸國華僑,陳橋會講印尼語、荷蘭語、英語、中文等多種語言,這極大地幫助了她與海外友人們的溝通交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陳橋已經成了海外華人華僑來福建尋根的一個“指南針”。
不斷有海外友人給陳橋發來照片等資料,請她幫忙尋根
退休後為尋根不清閒
今年61歲的陳橋退休11年了。但是,她現在比退休前還要忙。她家裏有一大遝的資料,包括書本、文稿、照片等,令記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大堆的海外華人華僑發過來的墓碑照片,雖然形態各異,但都是用中文刻寫的。
“還有這麼多的海外友人不斷給我發送過來照片,請我幫他們尋找祖籍地……”現在的陳橋工作都與“僑”有關,包括廈門市濱海街道僑聯主席、思明區僑聯常委等,“我們全家人都是歸國華僑,因此更能體會到那種到祖國尋根的心情。而且,我也有能力與機會去幫助他們。”
歸僑迷上僑聯工作
1961年,懷著渴望已久的心情,陳橋兄妹三人隨父母回到祖國的懷抱。當時的陳橋年僅11歲,只會印尼語、荷蘭語、英語等,根本就不會講一句中文。剛回國時,對於這種突然沒有電冰箱、洗衣機、小轎車,還要學會吃地瓜幹的生活,陳橋的父母很快就適應了。“是什麼讓父母親如此快活生活呢?那就是遊子赤熱的中國心。”陳橋稱。
1985年,陳橋被調到廈大僑聯工作,從此與僑務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她感慨地說:“在近30年的僑聯工作生涯中,最讓我難忘的是,海外僑胞那種植根中華、愛我中華、不忘根本的精神,這也是綠葉對根的述說……”
背後有個專家團隊
為了尋根,海外友人一般是先給陳橋提供祖先的姓名或是祖籍地名稱,但是,這些人名、地名一般都是用閩南語拼音寫的。陳橋先請丈夫翻譯成閩南語,再譯成中文。由於翻譯的誤差,陳橋經常要列出十幾個相似的名稱,然後去翻閱地圖,如果現代地圖找不到,那就得去找古代地圖或是諮詢專家。比對人名方面,陳橋則要到各地去查看族譜,但是,經常是族譜不全或是根本就沒有族譜可看,這又得去找更多的資料查證了。
幫助這麼多海外華人華僑找到祖籍地,僅憑陳橋一人之力是難以完成的,她說,“其實,有許多的專家學者在背後默默地幫助與支持我”。
被譽為“根”教授的廈大南洋研究院教授吳鳳斌,長期從事歷史學和南洋問題研究,多次幫助華僑華人尋根成功;何丙仲是廈門地方史資深專家,又精通英語,陳橋經常上門向他討教尋根碰到的難題;廈門華僑博物院名譽院長陳毅明女士,不僅在華僑文史知識方面給予指導,而且她結識眾多文史方面的權威專家,對於陳橋的工作大有幫助。
探因——海外祖墳動遷 加速回鄉尋根步伐
“最近幾年來,由於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前來尋根的海外華人華僑也越來越多了。”陳橋介紹說,除了中國吸引力增強之外,另一個原因是
,東南亞一帶城市化進程加速,農村的土地開發越來越多,導致上百年的墓地也要動遷,許多老早就移居南洋的老華僑墓地也在此列。在動遷祖墳之時,華人華僑的後代們更加關注自己的祖籍地了。在祖墳被遷之前,他們紛紛拍攝下先輩墓碑上的文字,收集先輩的遺留物,想方設法通過各種管道來尋根。
比如印尼,1949年12月,印尼聯邦正式成立,這意味著荷蘭在印尼 340多年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在荷蘭統治印尼的 300多年時間裏,有許多印尼人移居到荷蘭,其中包括了大量的華人華僑。最近幾年,印尼城市化進程加快,聽說在印尼的祖墳即將被動遷後,許多在荷蘭生活的華人華僑後代紛紛趕到印尼,拍照的拍照,找資料的找資料,盡可能地收集祖先們的資料。看著這些資料,他們尋根的想法就更加強烈了。
中華傳統文化 串起遊子世代情緣
“雖然歷經數代人的發展,但是,海外華人華僑的各個代際之間一直都有著一根線貫穿其中,正因為有了這一根線,他們自始至終都沒有忘記自己是誰、來自哪里,這根線就是中華傳統文化。”廈門華僑博物院名譽院長陳毅明女士認為,中華傳統文化並非只是閱讀中國的書籍,而是一種已經融化到血液裏、長期薰陶的傳承。
海外的華人華僑世世代代都有這麼一根線串起來,陳毅明稱,因此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方面,這些海外華人華僑也做得非常好。雖然異國的文明包圍之中,但他們把中華傳統與現居地文明融合得非常好。
而認祖歸宗、尋根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一種重要的文化習俗,“海外友人來到中國尋根,都要花費不少錢財,即使尋到根也不會帶來任何經濟收益,但他們卻樂此不疲,因為更看重精神上的收益。”
背景——“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
是中國有名的三次人口大遷徙。其中,“下南洋”的主要有福建人、廣東人等。
陳毅明女士介紹,全國的華人華僑數量保守估計在4000萬人左右,而閩籍華人華僑就有上千萬人,又以閩南籍的最多,其中,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這三地的閩籍華人華僑最多。
陳毅明認為,與其他地區的華人華僑不一樣,由於老早就對外開放而且具備沿海港口的優勢,閩南人移民出國更早。正是有出海優勢,出於經商、走私、務工等目的,閩南一帶許多人很早之前就漂洋過海,到東南亞等地尋求發展了。因此,閩南籍華人華僑是全國華人華僑群體中最為重要的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