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陳氏人物傳
陳僖
陳僖[生卒年未詳],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開元年間隨其父長樂縣縣令居長樂。其父秩滿後遷居福唐[今福清市]。陳僖為人愛仁好義,襟懷坦蕩,四方豪傑,聚集門下,時稱“門有敢死之士”,為閩中豪族。當時閩侯有自立為王的意圖,欲招納他共為謀劃。他不願參與其事,便私下建造船隻,在夜間率領整個家族渡海,避居泉州之南的海島,即今之廈門島。當時廈門島四面環海,鮮有人至。他開墾荒原,引用溪水灌溉水田,並獲得清源郡頒發的地契,成為家豐業厚的富豪家族。他淡漠仕途,終身不仕。子仲禹授廣州番禺縣丞,孫元通、元達分別任歙州婺源縣令和虔州虔化縣丞。陳僖家族為有佐證的最早參與開發廈門島的家族之一。因住在薛嶺之南,故與薛令之並稱“南陳北薛”。
陳黯
陳黯[約805~877年],字希儒,號昌晦,祖居莆田,後遷至清源郡南安縣大同場嘉禾嶼[今廈門]。10歲能詩。13歲拜見清源郡郡府時,因患天花初愈,臉上留有點點瘢痕,郡守戲弄他“藻才而花貌,胡不詠歌?”他即作《詠河陽花》一首自辯:“玳瑁應難比,斑犀定不加。天嫌未端正,滿面與妝花。”郡守聽後,大加讚賞。由此聞名鄉里。17歲時創作的《蘇武謁漢武帝陵廟賦》,顯露其辭賦才能。唐武宗會昌五年[
845年]起,多次參加進士科考試,但年過花甲,屢試不中,自嘲為“場老”。唐鹹通六年[
865年],參加最後一次科考後,不再留連科場,轉而遊覽山川名勝。晚年隱居終南山,後徙嘉禾嶼,在金榜山築室棲身,以讀書、垂釣安度晚年。時人稱其居山為“場老山”。
陳黯體態豐拔,舉止瀟灑,有“松姿柳態”之譽。所作詩篇辭賦,皆精而切。與同郡的王肱、肖樞,同縣的林顥,漳浦的赫連韜,福州的陳罳、陳發、詹雄齊名,時入譽為福建八賢。其遺作有《裨正書》、《穎川先生集》等。
陳永華
陳永華[1634~1681年],字複甫,同安縣人。從小“好讀書,有奇謀”,常以春秋的管仲和戰國的樂毅自比。其父陳鼎為明末同安教諭,南明永曆二年[清順治五年、1648年]清兵攻陷同安,拒降自縊。他遂“棄儒生業”,投奔抗清複明的鄭成功。成功“與談時事,終日不倦”,稱讚他是“今之臥龍也”,由此深得成功信任,授為參軍,參與重大戰略決策。他遇事果斷,定計決疑,絕不為群議所動,極力支持鄭成功北伐攻南京。
永曆十三年,鄭軍北伐失利,退守金、廈根據地。鄭成功以金廈彈丸小島,難以長期抗戰,兩次召開東征臺灣軍事會議,會上爭論激烈。他分析形勢,對鄭成功的複台決策極表贊同。在鄭成功東征時,他受命協同戶官鄭泰、兵官洪旭等輔助世子鄭經留守金門、廈門,鞏固後方。康熙元年[1662年]鄭成功逝世後,他隨鄭經東渡臺灣,晉升為諮議參軍、勇衛、東寧制置使,輔佐鄭經綜理政務。在他執掌朝政期間,推行屯墾,傳授大陸先進的農耕技術,實施戶籍管理,修孔廟、創書院,開科舉、獎勵貿易,加快臺灣的開發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在他總理政務20年內,臺灣政興人和。
康熙十三年至十九年[1674~1680年],鄭經從臺灣率師回閩與清軍作戰期間,他任東寧總制使,留守臺灣,負責提供西征軍需糧餉。康熙十九年三月,他上書辭職獲允。翌年一月二十八日逝世。鄭經賜他諡號文正。逝後,臺灣同胞在台南建造“永華宮”,紀念他開發臺灣的功績。
陳汶環
陳汶環[?~1730年],廈門人。清順治年間因軍功授廈門提督水師軍門。康熙十七年[1678年],俄國入侵東北黑龍江一帶,戍邊的清軍只有馬隊而無水師,單憑騎兵禦敵,屢打敗仗。康熙二十二年,黑龍江甯古塔都護薩普索上奏清朝廷,要求調遣南方水師配合作戰。他奉命統率福建水師的艨艟巨艦,北駛抗俄前線,設黑龍江水師總營,駐守璦琿城。
康熙二十四年,康熙皇帝令薩普索統帥水陸兩軍進攻侵佔雅克薩城的俄國軍隊。陳汶環率水師艦隊沿黑龍江而上,配合陸軍完成包圍圈後,在夜間發起總攻。俄軍慘敗乞降,撤離雅克薩。翌年,俄軍重又進犯,再次被清軍打敗,迫使沙皇政府同意舉行邊界談判。他受命作為中國政府的軍事代表之一參與劃界工作。康熙二十九年,他奉命將原駐瑗琿城的水師總營稱駐墨爾根城,康熙三十九年又稱防齊齊哈爾城,並在任所逝世。著有《營務雜集》。
陳倫炯
陳倫炯[1687~1751年],字次安,號資齋,廈門人。年青時博通群書,曾隨父陳昂出入東西洋,尤留心海外風情民俗、洋面港道等情況。清康熙年間承襲父蔭,入京充侍衛。康熙六十年[1721年],朱一貴在臺灣起義,他參與鎮壓,敘功被授為臺灣南路參將,旋升安平協副將,翌年調臺灣水師副將,建築海岸保護安平城。雍正四年[1726年],補臺灣總兵。任內勵己率屬,清謙盡責,時有“總鎮清廉補破靴”的民謠在臺灣流傳。以後曆調廣東高、雷、廉三鎮總兵,又任江南崇明、狼山兩鎮總兵。乾隆七年[1742年]任浙江寧波水師提督。越
5年,解任歸廈門。所著《海國聞見錄》兩卷,輯入《四庫全書》,是一部言必有證的地理資料書。此外,《大西洋記》、《小西洋記》、《東洋記》、《南洋記》等 8部記載海灣情況的地理書也都行世。
陳化成
陳化成[1776~1842年],字業章,號蓮峰,同安縣人。16歲時隨母往臺灣,22歲加入清軍水師,後因戰功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任澎湖水師副將。當年八月,升任廣東碣石鎮總兵,十二月,調任福建金門鎮總兵。道光六年五月,臺灣嘉義、彰化一帶發生民眾械鬥,他率兵前往平定,並受命為臺灣鎮總兵。道光十年,升任福建水師提督,駐守廈門。道光十二年七月,英國兵船闖入閩、浙、江蘇和山東海面作試探性偵察,他奉命負責巡邏這一帶海面,並致力於修營房,造船炮,防止侵略者北上騷擾。同時,多次率兵驅逐侵入閩海的武裝鴉片走私船;先後搗毀潘塗、官潯、桕頭等販賣鴉片的黑窩。道光十五年,捐俸興修廈門玉屏書院;道光十九年,資助周凱纂修《廈門志》,並親自作序。
鴉片戰爭前夕,他調任江南提督,負責扼守吳淞口,與兩江總督伊裏布巡視吳淞、上海各營,積極修台築炮,沿海塘築26堡,並選閩中親兵教練江南水師,與官兵同起居、共甘苦,以身作則,嚴於律己,深得軍民擁護,人稱“陳老佛”。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八,英軍進逼吳淞口,他親登西炮臺頂指揮督戰,發炮擊傷英艦數艘。由於東炮臺守將牛鑒臨陣逃脫,西炮臺腹背受敵,孤軍無援,他與西炮臺80多位守將浴血奮戰,擊毀英艦
8艘,擊斃英軍
500餘人,終因寡不敵眾,最後壯烈殉國。英軍統帥進佔上海後尚心有餘悸,說“清國若有二化成,吾等死無葬身之地矣!”
他殉難後,其部將將他的遺體掩藏于蘆葦叢中,後由嘉定縣令派人收殮於嘉定縣武廟,當地百姓為之罷市哭奠,並繪製化成圖像兩幅,一幅留吳淞,一幅由其子孫保存。清道光皇帝下詔厚殮並撫恤其後人,准予在殉難處和原籍立祠,賜諡“忠湣”,世襲輕車都尉。其靈樞運回廈門後,于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二日安葬于廈門金榜山北麓。後人曾出版《表忠錄》一書以示紀念。
陳勝元
陳勝元[1797~1853年],字建珍,號曉亭,清嘉慶二年[1797年]九月初五日出生於廈門。少年時家境貧寒,然素懷報國之志,每日習武不輟。18歲投效清軍水師,因膽識過人,很快由武生拔額外,再拔外委、把總、千總。道光十三年[1833年],經福建水師提督陳化成保薦,補海壇右營守備、護金門左營遊擊。道光十九年九月,隨陳化成巡洋,在東碇外洋遭遇海盜,提督座艦受傷,他以孤舟力戰,持大刀躍登盜船,手刃數賊。官兵蜂擁而上,一舉捕獲海盜18名。是年冬升任護參將,負責廈門島的防務。
道光二十年,英國為保護鴉片走私,悍然發動鴉片戰爭。六月初五日,“布朗迪”號等
5艘英艦闖入廈門海域,開炮尋釁。陳勝元率守軍奮起反擊,他手執長矛衝鋒陷陣,親手殺死一名企圖登陸的英兵。雙方激戰
3個多小時,英艦受傷而退去,廈門軍民取得反侵略鬥爭的勝利。英軍遭此重創後心猶不甘,同年七月兩度來犯,均被他率水師官兵擊退。他因身先士卒,指揮有方,擢中軍參將。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初十日,英國公使璞鼎查率“威裏士裏”號等36艘戰艦大舉侵犯廈門,閩浙總督顏伯燾分兵
3路阻擊,他率軍居中,在演武亭前迎戰,狡猾的英軍繞過石壁炮臺,從白石頭登陸襲擊,左右兩軍皆潰。他孤軍奮戰,終因寡不敵眾,退守同安,被革職戍邊。新任總督劉韻珂素聞他忠勇,遣其督造戰船。旋奉旨賞給守備。後歷任福甯左營遊擊、銅山營參將、福建水師中軍參將、山東文登協副將等職。咸豐二年[1852年]升任江南福山鎮總兵。翌年正月,太平軍攻金陵,他奉清廷之命在蕪湖江面堵截,因中炮墜江身亡。卒諡“剛勇”,追贈振威將軍。歸葬廈門文灶雙蓮石。
陳世榮
陳世榮[1823~約1884年],字壽卿,號石洲,同安縣在坊裏後爐街人。少年時勤奮好學,有遠大志向。20歲時投軍水師,以軍功官至遊擊。清同治初年,沈葆楨任船政大臣,主持創辦福建船政局,調其為監工。他認真負責,管理得法,為建設中國第一個近代造船廠貢獻才智。後辭職,寓居廈門行醫。他曾向一江湖醫生學得接骨整骨技術,從軍後經常為軍中官兵義務施診,積久而醫術益精,遂成為廈門骨科名醫。他“活人不受謝,贈藥不受酬”,被譽為“良將良醫”。英國皇家醫院一醫生目睹其醫術,讚歎“為西洋醫術所未有”。卒後被清廷追贈武顯將軍。
陳謙善
陳謙善[1844~1901年],名最,字謙善,又字聚良,別號樂峰,清道光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1844年6月6日)生於廈門。少年隨族人南渡菲律賓謀生,初受雇於人,後以歷年積蓄營商,終成巨富。
他輕財尚義、濟困扶危、樂善好施,慨然有古俠士風,深得僑胞愛戴,被推選為僑領,清政府也賞給道銜、花翎頂戴。光緒十七年(1891年),集資向西班牙殖民當局購得馬尼拉北郊荒地數百畝,辟為中華義塚,使客死異邦的華僑有葬身之地,繼而倡辦“中華善舉公所”和崇仁醫院,施診施藥,貧病僑胞受惠良多。
光緒二十五年,設義塾於馬尼拉,給失學的華僑子弟以入學機會;他還是馬尼拉最早的華文報紙《華報》[1888年創辦]和《岷報》[1890年創辦]的重要發起人之一。
在西班牙統治時期,他曾先後
3次出任甲必丹,為維護華僑正當權益作出一定貢獻。光緒二十五年,美國繼西班牙統治菲律賓,他呈請清政府在菲律賓設領事館,以利護僑。隨後清政府任命其子陳綱為駐菲律賓首任領事,未到任前,由他暫行攝理。
光緒二十七年九月三日,陳謙善病逝於馬尼拉。清政府誥授光祿大夫。旅菲華僑于宣統二年(1910年)鑄其全身銅像一尊,立於馬尼拉崇仁醫院,作為永久紀念。
陳迎來
陳迎來(1869~1950年),廈門人。清光緒十年[1884年]隨族親南渡菲律賓謀生,初在親戚店中當學徒,省吃儉用,年積月累,
6年後自營布店。33歲時,與僑商宋圃合辦馨泉酒廠,苦心經營,業務蒸蒸日上。其後,酒廠改組,由他獨資經營。
民國13年(1924年),收購馬尼拉一家由西班牙裔開設的酒廠,並買斷該廠釀造“仙米迄”白酒的專利,從此宏圖大展,成為菲律賓最大的釀酒廠。民國30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該廠產品占全菲酒類產量的70%,因此享有“酒王”美名。此外,他還參與投資組建菲律賓首家華資銀行──中興銀行,並投資福建造紙廠、廈門大同淘化罐頭食品公司等工商企業。
他熱心社會文教公益事業,長期擔任馬尼拉中西學校董事長,連任兩屆馬尼拉中華商會會長,連任15年馬尼拉華僑教育會會長。祖國一些地區遇上旱澇災害,他也都慷慨捐助。抗戰爆發後,他不僅樂於輸財,還投身於僑界的抗日救亡運動。
他病逝後,馬尼拉市議會於1967年
9月通過決議,將陳迎來大廈所在的街道改名為“陳迎來街”;其家屬也設立“陳迎來紀念文學獎基金會”。
陳粹芬
陳粹芬[1873~1960年],又名香菱,廈門集美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生於香港。父為中醫。她排行第四,人稱“四姑娘”或“陳四姑”。
光緒十八年[1892年],她經陳少白介紹認識孫中山。出於對孫中山的崇拜,自願追隨孫中山奔走革命,照顧孫中山的起居飲食,身兼護士與衛士,無怨無悔地與孫中山共同生活了10多年,過著流離轉徙、擔驚受怕的日子。
辛亥武昌起義前孫中山蟄居日本期間,她以妻子的名分掩護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在橫濱,她與孫中山的住家也就是民主革命活動的據點,凡前來與孫中山商談革命工作的人,包括胡漢民、廖仲愷、蔣介石等,都由她接待、安排。惠州起義[1900年]前秘密運輸軍火武器,聯絡接洽、傳遞情報,也幾乎都由她經辦。光緒三十三年孫中山先後策劃
4次武裝起義,她都隨侍左右。
民國建立後,她功成而退,於民國
3年[1914年]單身赴馬來亞庇能定居,抱養一位蘇姓華僑的女孩,歡度餘年。九一八事變後,應孫科之請回香港定居,後又遷住廣州。民國25年蔣介石南下廣州時,修書慰問,並饋贈10萬元供其養老。抗戰爆發,她參加廣州的抗日救亡宣傳。民國38年,偕女兒一家重返香港。孫氏族人對她視如家人,並載入孫姓族譜。
陳嘉庚
陳嘉庚[1874~1961年],又名甲庚,字科次。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九月十二日出生於同安縣仁德里集美社[今屬廈門市集美鎮]。光緒八年[1882年],入讀南軒私塾;光緒十六年秋,南渡新加坡,佐父經營順安米號。光緒二十七年,出資2000元建集美“惕齋學塾”,印送《驗方新編》在閩南各鄉散發,多行善舉,頗得民望。
光緒三十年春,因其父經商破產,他開始獨自經營鳳梨罐頭業和米業。由於經營得法,所產“蘇丹”牌鳳梨罐頭占全埠之半,在同業中獨佔鰲頭。光緒三十二年,開始經營橡膠業。
他是一位著名的愛國僑領。清宣統二年[1910年],他當選新加坡中華總商會第六屆委員會協理、道南學堂第三屆總理。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影響,開始傾心於革命。次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積極募款資助辛亥革命。民國元年[1912年]回國,在集美創辦制罐頭廠。失敗後以機器入股,與廈門友人合辦大同罐頭食品公司。
他是一位畢生傾資興學的教育事業家。他認為“國家之富強,全在乎國民。國民之發展,全在乎教育”;“教育為立國之本,興學乃國民之職”。其一生在海內外興辦、資助的學校達
100多所,傾資辦學的費用達
1億美元。當年,事業剛有所成,他即立志實踐其興學理想,創辦鄉立集美兩等學校,於次年
2月正式開學。民國
7年,委託胞弟陳敬賢回鄉籌辦的集美師範及集美中學正式開學,附設男、女小學,同時成立幼稚園。翌年,在新加坡捐出橡膠園
290公頃、房地產 9.2萬多平方米,作為集美學校永久基金。
他是廈門大學的創辦人。民國 8年
5月,他回到集美著手籌辦廈門大學。此時,他所存資產僅
400萬元,但在籌辦廈門大學發起人大會上,他自捐開辦費
100萬元,常年費分12年付款共 300萬元,並親自勘定校址。民國10年
4月
6日,廈門大學正式開學。民國12年,他又將自己在新加坡的大成橡膠園和陳嘉庚公司股本的三分之一撥作廈大基金。民國12年10月,孫中山大元帥大本營批准承認“集美為中國永久和平學村”。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及時改變經營方向,全力經營輪船業和橡膠業。至民國14年,共擁有橡膠園
1.5萬多英畝、工廠30多所、 150多家分店,雇傭職工
3.2萬多人,全部實有資產為新加坡幣1200多萬元,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橡膠大王”和大實業家。民國15年起,在荷蘭、日本膠製品傾銷及民國18年開始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下,其資產損失過半,被迫於民國20年10月將企業改組為陳嘉庚有限公司。民國23年
2月21日,因不願接受滙豐銀行對該公司的壟斷,宣告收盤停業。
民國
8~21年,又繼續在集美創辦水產學校、商業學校、農林學校、國學專科學校、幼稚師範學校等。同時還設立科學館、圖書館、醫院。民國
7~22年,他承擔集美學校各種費用共
480余萬元,把集美建成規模宏大的學村。
民國17年,任山東慘禍籌賑會會長,籌集
130余萬元救濟受難同胞。抗戰爆發後,被推舉為“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主席,領導該會在一年內募集抗日捐款1.44億元,支援祖國抗戰;還組織華僑機工3200多人回國服務。他嚴詞討伐汪精衛的賣國求和活動,以國民參政會參政員身份向參政會提出“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的電報提案,要求國民政府“宣佈其罪,通緝歸案,以正國法”。
民國27年,因企業破產,無法負擔廈大經費,遂將廈大獻給國家,改為國立。此外,他先後捐款17多萬元,資助同安等閩南各地的兩所中學、71所小學。
民國29年
3月,他率領“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回國慰勞抗日軍民。他從陝甘寧邊區的所見所聞得出“國民黨蔣政府必敗,延安共產黨必勝”的論斷,在回新加坡後召集的第二屆南僑大會上,指出“中國的希望在延安”。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擔任“新加坡華僑抗敵後援會”會長。民國31年,避居印尼爪哇。民國34年,安全返回新加坡。同年11月
8日,重慶各界為他舉行安全慶祝大會,毛澤東送了一幅“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親筆題詞。抗戰勝利後,曾以“南僑總會”主席的名義致電美國總統杜魯門和參、眾兩院院長,堅決反對美國鼓動南京國民政府打內戰。
1949年,他應毛澤東主席邀請,作為華僑首席代表,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典。1950年
9月回集美定居。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華東行政委員會委員和副主席、第一、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二、第三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對集美學校、廈門大學的擴建和充實上。1950~1961年,他個人撥給集美學校的補助款達
500萬元。
1961年
8月12日,陳嘉庚在北京病逝。周恩來總理親自參加追悼會。靈柩安葬於集美鼇園。1990年
3月11日,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把2963號小行星命名為“陳嘉庚星”。其著作有《南僑回憶錄》、《南僑正論集》、《住屋與衛生》、《民俗非論集》、《新中國觀感集》。
陳培錕
陳培錕[1874~1964年],字韻洲,閩縣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不久赴日本法政大學進修,回國後歷任福建高等學堂監督、法政學堂教務長、福建省警務廳廳長兼禁煙局總辦。民國初歷任閩海道、汀漳道道尹。民國
7~
8年[1918~1919年]署廈門道道尹。其時廈門商民發起“海後灘交涉”。他辦事謹慎,手腕敏捷,團結廈門官紳商學各界,一致對外,重大事件往往反復磋商,重要文件亦與各界反復討論,力求穩妥。民國12年,他任廈門市政督辦,參與廈門早期城市建設。民國16~38年,歷任福建省政府委員、顧問、代理省主席、省臨時參議會副議長、福建學院董事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福建省文史館館長,為省政協委員。
陳新政
陳新政[1881~1924年],本名濫,廈門人。少勤奮,有大志,鄉人鹹器重之。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南渡馬來亞檳榔嶼,輔佐其父經營帆船業,改名“文圖”。因善於理財,不久自創寶成商號,經營土產進出口,數載之間成為殷商;繼又開設競進樹膠廠,並兼營船務,購置廣順號、競隆號2艘輪船,航行於檳城、太平、實勿董之間。
光緒三十二年,他與黃金慶、吳世榮等10餘人第一批加入中國同盟會檳榔嶼分會,成為檳城革命組織的中堅和骨幹,積極支持孫中山革命,是孫中山避難馬來亞檳城時的摯友。孫中山發動廣西鎮南關、雲南河口、廣州黃花崗等起義,他都踴躍輸將。起義失敗後,又多方設法安置逃亡東南亞的大批志士。宣統二年[1910年]十一月,與莊銀安等在檳城出版發行宣揚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光華日報》。
辛亥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到海外,馬來亞華僑籌款數十萬元,匯寄閩、粵、滬軍政府,捐輸革命經費,他奔走尤力。福建光復後,被推選為南洋華僑代表返抵福州,又被福建省都督孫道仁委任為“募軍債代表”,再返東南亞勸募。迨袁世凱竊國稱帝,他對國事百感交集,於是積極提倡辦僑民教育,培養下一代,乃發起創辦檳城鐘靈中學、福建女校[檳城華僑女子中學前身],出錢出力甚多。民國
2年[1913年],曾被舉為華僑學務總會評議員。民國
3年,他在新加坡創辦《國民日報》。民國
5年,籌款數千元支持廈門《民鐘報》的創辦,並經常發表慷慨激昂的文章,號召華僑團結一致,為建立強大的祖國出力,因此引起殖民當局的注意,曾被殖民官員傳訊。他大義懍然地陳詞:“吾愚忱愛國,事誠有之,但未嘗犯貴政府法律,亦無不利於殖民地之言論。”英殖民官員無從治其罪,釋之。民國10年,英國海峽殖民地政府頒佈華文學校註冊條例,限制華文教育的發展,他在報紙上發表評論文章,反對殖民當局對華文教育的限制,據理力爭。被殖民當局驅逐出境。
他自新加坡回鄉後,抱著一番為國效力的雄心,在廈門禾山興辦學校、訂鄉約、倡自治。由於軍閥割據、政治腐敗、官匪橫行霸道、治安不靖、經濟蕭條,使他不勝悲憤,離鄉南渡泰國,在泰國南部佛頭廊開設“日進”米廠,並在曼谷等地設立“寶成”分店,兼營橡膠、椰子等業務。
民國11年,林森出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多次電邀他回閩贊襄政務。他應邀回閩後,見政局混亂,於是灰心喪氣,僅月余又重返泰國。在泰國佛頭廊病逝。國民政府建都南京後,明令褒恤。
陳延謙
陳延謙[1881~1943年],字遜南,又字益吾,同安縣人。18歲南渡新加坡謀生。清宣統元年[1909年],與友人合辦索料店,後擴大為土產進出口貿易,成立裕源公司。其時正值南洋橡膠業蓬勃發展,遂兼營橡膠買賣,兩三年間膠園由1000多畝發展到3000多畝,自辦的橡膠廠分設於各埠。民國
8年[1919年],裕源公司拆股,歸他獨資經營。
20年代初,他與蔣驥甫等合創信誠橡膠廠,贏利甚多。20年代末,橡膠業不景氣,信誠公司關閉。同年
6月,又與林文慶、殷雪村等聯合創辦華僑銀行,業務發展迅速,分行遍佈各地,他自任董事總理。
30年代初期,他順應時勢,建議新、馬三家華資銀行合併,獲得共識。民國21年,他代表華僑銀行與華商銀行及和豐銀行達成三行合併協議,合併後仍取名華僑銀行,註冊資本4000萬元,於民國22年
1月
2日正式開業。這次合併的成功,對扭轉南洋華僑經濟危機及保持華僑在銀行界中的地位有著重大的意義和作用。
他對祖國的命運和民族的興衰十分關心,積極參加星洲書報社的愛國宣傳活動,支持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曾一度任新加坡同盟分會會長。民國 7年匯款1000元往雲南支持蔡鍔的護法運動。民國17年參加陳嘉庚發起的山東籌賑會。九一八事變後,積極投身抗日救國活動。民國27年
5月,發起組織同安救濟會,持續數年賑濟家鄉難民。抗戰爆發後,他帶領新加坡同安籍鄉親按期向南僑總會捐獻抗日義款,被選為南僑總會常務委員。抗戰一周年時,他捐資
1萬元支持祖國抗戰。
在家鄉,他倡辦同美車路公司,任董事長。回鄉一年,親臨現場督修同安至集美公路。他還獨資捐辦澳溪小學,並曾捐款贊助鼓浪嶼英華書院、浙江競志女校的經費;又捐資開拓雲埔至澳溪公路,建造“延謙橋”、“定勝橋”。民國18年起,被南京政府聘為財政部顧問,民國27年任中國交通部名譽顧問。
在僑居地,他也同樣熱心服務社會。民國16年投資開發東海岸荒地,興建店屋、市場和住宅,人稱為“延謙坊”。他曾任道南、愛國、僑中等多所華文學校董事長、董事,中華總商會董事。他是新加坡同安會館發起人之一,並任首屆主席。他還連任多屆吾廬俱樂部總理,兼任海峽殖民地華人參事局局員及保良局委員。
他經商和從政之餘,手不釋卷,醉心于詩文寫作,詩文集《止園集》於民國27年出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佔領新加坡,威逼華僑銀行複業,仍以陳延謙為董事總理。
陳仲赫
陳仲赫[1883~1931年],字希周,同安縣人。
6歲起在村中私塾就讀,12歲輟學從父習商。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南渡緬甸仰光謀生。到仰光後,初隨同鄉邵某學習修理鐘錶手藝,期間結識了莊銀安、徐贊周等同鄉。光緒二十九年,與莊銀安等人在仰光創辦中華義學。次年,又開辦益商夜校,受聘主持該校教務。光緒三十三年,與徐贊周、陳鐘靈率先加入緬甸中國同盟會。同年八月,任緬甸中國同盟會
7位主盟人之一,以後又曾任仰光同盟會機關報《光華報》經理,並在緬甸榜地、勃生、卑謬、瓦城等處建立同盟會支會,宣傳革命,發展會員。
宣統三年[1911年]初返回同安,繼續宣傳革命,協助灌口同盟會建立週邊組織──青年自治會,以壯大革命力量。武昌起義後,與陳延香等率青年自治會會員和灌口天然農場工人大隊攻打同安城。光復同安後,發動鄉民剪去長辮發,擴大民主主義革命的影響。民國
4年[1915年]
3月,與陳延香在鼓浪嶼加入中華革命党,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民國
6年10月,北洋軍閥廈門鎮守使唐國謨以“暗中聯絡孫中山圖謀不軌”罪名,密令軍警追緝。他聞訊避走廣州,翌年
9月返回同安。
他致力於家鄉實業建設和公益事業,民國初年與陳延香共同籌辦陽翟學校,曾
4次暫代校長職務。同時還出任同安汽車公司董事,參與籌畫泉[州]安[溪]公路建設工程,嗣後又協助陳敬賢籌建同美[同安至集美]公路。民國12年,倡議開闢同溪[同安至安溪]公路,成立同溪汽車路有限公司,出任首任經理。
陳瓞臣
陳瓞臣[1883~1936年],原名許成瓜,同安縣積善裏鴻漸尾村人。清光緒九年四月十二日[1883年
5月18日]出生。祖父為印尼僑商,
6歲時因祖父破產,其父將他賣給灌口鹽館主陳淩霄為養子,改名陳瓞臣。
他自幼聰穎,16歲連中文武秀才,後考入福州福建師範學堂就讀。受到“教育救國”思潮影響,畢業後回鄉創辦同安最早的近代學堂——灌口鳳山小學堂[今灌口中心小學前身]和鴻漸小學堂[今僑辦鴻漸中學前身],自任堂長、教員。宣統元年[1909年]發起組織同安灌口同盟會,從事革命活動,並動員養父加盟入會,出面創辦灌口天然農林種植有限公司,招同志
200多人,購買槍械,秘密軍訓,準備起義。宣統三年九月十九日淩晨,與莊尊賢等率灌口革命軍包圍同安縣城,與陳延香領導的同安青年自治會裏應外合,光復同安,被推舉為代理同安縣長[民國首任]。翌年調任安海縣長,不久調升為晉江縣長。民國
2年[1913年] 9月“二次革命”失敗後,棄職走南洋,民國 5年
6月回國寄居廈門,協助陳嘉庚爭得演武亭地皮為廈大校址。民國10年夏,孫中山密遣廣州軍政府參謀總長李烈鈞赴廈,與他共商組建閩省護法軍事宜,因叛徒告發被囚,
2個月後經營救出獄。民國12年
6月,孫中山親委陳瓞臣為閩贛邊防軍司令,策應北伐。後因時局劇變,計畫未能實現,掛印歸田後,蟄居廈門,於民國25年11月
9日病逝。
陳楚楠
陳楚楠[1884~1971年],原名連才,祖籍廈門禾山,生於新加坡。其父陳泰為新加坡著名富商。小時在新加坡當地學校學習英語和馬來語,並在家中補習中文。稍長,與兄連畝合營橡膠和鳳梨種植業,並開了一家鳳梨罐頭廠。
清末,加入林文慶等組織的“好學會”,支持康、梁的保皇立憲活動,常以“思明州少年”為筆名,在當地《天南新報》及香港《中國日報》上發表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腐敗,鼓吹維新。隨著中國革命形勢的發展,他對維新派漸感失望。在興中會成員尤列等人的影響下,閱讀了《革命軍》、《揚州十日記》等大量革命書刊,接受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主張。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與友人張永福、林義順建立小桃源俱樂部,作為革命黨人的聯繫場所。光緒二十九年六月,上海發生“蘇報案”,陳楚楠等以該俱樂部名義致電英駐滬領事,要求援引保護國事犯條例,勿將章炳麟、鄒容
2人引渡給清政府,以重人權;又自籌資金翻印鄒容的《革命軍》
2萬多冊,改名《圖存篇》,在閩南,粵東和南洋各地華僑中廣為散發。隔年初,又與張永福集資創辦《圖南日報》,自任報社總理。該報主張喚起民眾,進行民主革命、推翻清廷,成為南洋華僑最早創辦的革命報刊,有“南洋群島革命黨人之第一言論機關”之稱。
光緒三十一年,與張永福等經尤列介紹與孫中山相會。翌年
4月,孫中山到新加坡,他借張永福晚晴園別墅接待孫中山,並在孫中山介紹和見證下,與張永福、李竹癡
3人加入中國同盟會。同年
6月,中國同盟會新加坡分會在晚晴園成立,他被選為分會會長;
7月與林義順等人陪同孫中山前往馬來亞的芙蓉、吉隆玻、怡保
3市進行革命宣傳及組織活動。並受孫中山委派,與林義順、李竹癡等在馬來亞檳榔嶼、緬甸仰光等地發動建立同盟會分會組織,成為孫中山在南洋開展革命活動的得力助手。
因經費虧蝕,《圖南日報》於光緒三十一秋停刊。同年,他再度聯合張永福集資創辦《南洋總彙報》,但第二年即被保皇派所控制,改名《總匯新報》。光緒三十三年又與張永福,林義順等在新加坡創辦出版《中興日報》,與保皇派展開激烈論戰,孫中山也以“南洋小學生”筆名,在該報發表
3篇文章參與論戰,在華僑中傳播革命思想。陳楚楠等還籌募鉅款,接濟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在兩廣和雲南三省發動的武裝起義,並大力設法安置起義失敗後避難新加坡的革命黨人。
辛亥革命勝利後,福建華僑在新加坡福建會館開會,組織福建保安會,他為幹事之一。民國初年被推舉為設在上海的華僑聯合會副會長。民國
4年[1915年],任中華革命黨新加坡支部副支部長。民國
6年被孫中山聘為大元帥府參議。民國12年
8月任廣州大本營諮議,民國17年
8月任福建省政府委員,曾一度兼任實業廳廳長、鐵道部商辦潮汕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整理委員。民國21年
4月,任僑務委員會委員。曾計畫在福建創辦銀行,促進礦業和水產資源開發,因政局關係無法實現抱負,失望之余於民國22年重返新加坡經商,從此退出政治舞臺。
抗日戰爭時期,他堅持抗日立場,拒絕南京汪偽國民政府的拉攏,不任偽職。1971年
9月21日病逝於新加坡。
陳文確
陳文確[1886~1966年],同安縣集美社[今屬廈門市集美區]人。少時就讀於私塾,後肄業於集美學校。家境貧困,父母早逝,兄弟
7人相依為命,他排行第三。弱冠南渡至新加坡謀生,在陳嘉庚的謙益橡膠公司服務10多年。民國14年(1925年),與六弟陳六使創設益和樹膠公司,兄弟通力合作,苦心經營,業務蒸蒸日上,成為新加坡、馬來亞六大橡膠企業之一。
民國27年,益和註冊為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叻幣
100萬元;兩年後,增資至叻幣
200萬元,業務擴展到東南亞各地。他還投資金融業,參與創辦大華銀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他擔任陳氏大宗祠保安宮主席,民國34年新加坡光復後,被推選為第七屆同安會館主席,領導會員開展各項活動。
他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廈門淪陷期間,集美經常遭受日軍轟炸,他多次匯款回鄉,救濟難民。日本投降後,他又從新加坡匯回國幣1000萬元,賑濟貧困村民
108戶,幫助鄉親恢復生產。日本投降後不久,同安縣鼠疫、天花、霍亂、瘧疾等瘟疫流行,民眾缺醫少藥,他宣導捐資購買奎寧丸等藥品65萬粒,發給同安民眾。民國35年
5月,在陳嘉庚倡議下,新加坡同安會館成立了籌建家鄉醫院委員會,他被推選為主席,集中邑僑力量在縣城三秀路舊城隍廟西側[今縣招待所]建成同安公立醫院院舍,於民國36年
8月開診。後來,為避免“公立”產生歧義,乃於民國37年
9月改名同安醫院。1949年11月,國民黨軍轟炸集美,村民罹難
1人,民宅被毀幾占半數。他又派侄兒專程返裏,購買大米
2.5萬多斤賑濟村民 122戶,並購買屋瓦幫助村民修理住宅。
1953年,他率先回應陳六使創辦南洋大學的倡議,發動眾多鄉親踴躍捐資,又倡議在馬巷鎮和灌口鎮設同民醫院分院,並以家族名義長期對同民醫院予以資助。1955年,他任董事長的同美汽車有限公司並歸國營企業,將應得股本和購買的公債全部捐獻給同民醫院。1958年倡儀擴建同安會館大廈,蟬聯第七至第十四屆同安會館主席,直至1964年因身體欠佳辭退。
他關心教育事業,採取各種形式資助集美學校、廈門大學和新加坡南僑航海學校、南僑師範學校。曾任新加坡南洋大學執行委員會主席和新加坡中華女子中學董事長。此外,他還是新加坡著名的亞洲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1966年1月14日逝世於新加坡。
陳延香
陳延香[1887~1960年],又名樹壇,字澄懷,晚年號慧香居士,同安縣在坊裏陽翟人。清宣統二年[1910年]在灌口加入中國同盟會,受派遣回同安組織青年自治研究會,任副會長。辛亥革命中,與陳仲赫等人發動青年自治會會員打出同安革命軍旗號,與莊尊賢率領的灌口革命軍裏應外合光復同安縣城,成為辛亥革命同安光復會領導人之一。民國
2年[1913年]被推選為福建省議會議員。民國
4年,李厚基解散省議會,他因反對袁世凱稱帝被通緝。袁世凱死後,他複任議員至民國15年。這期間,他所提議案、質詢書及往來文牘編成《延香建言錄》。
他懷有教育救國的思想,民國
2年以其家“坦園”為校址,募捐創辦同安陽翟學校,自任校長及教員。民國
5年,出任同安縣勸學所所長,與僑領陳嘉庚、陳敬賢兄弟交往頗深。民國
9年,任集美學校總務主任兼女子小學校長,並受託參與籌建廈門大學,
3次出洋募捐。民國13年,創辦陽翟學校中學部,稱同安公立初級中學[現同安一中前身],由陳嘉庚、陳延謙等任校董,自任校長兼國文教師。10年間為同安培養出
100多名初中畢業生。民國18年往新加坡勸募教育基金期間倡議組建新加坡同安會館。同年還參於募資創辦同安第一家汽車公司——同美公司,為首任經理。民國22年,出任同、馬、灌、角汽車公司經理。抗戰期間任同安縣籌賑會常委,募資創辦救濟院。民國29年,借讓陽翟學校中學部給陳嘉庚籌辦集美學校分校。20年代,還募捐創辦仁愛醫院和公中銀行。抗戰勝利後,募資籌建陽翟圖書館,自任主任,購進不少珍貴古籍、圖書、青銅器、陶瓷文物及整套古錢幣標本,供學校教研之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把抄錄、整理的許多民間驗方、偏方寄送給福建省衛生廳,還把個人所藏的圖書、文物全部捐獻給同安圖書館和同安一中。
陳敬賢
陳敬賢[1889~1936年],廈門人,愛國僑領陳嘉庚胞弟。少時就學于南軒家塾,13歲隨胞兄往新加坡依父學商。未幾,任謙益米店財務和新利川鳳梨廠業務,後升任謙益米店經理。21歲時因病回鄉。清宣統二年[1910年]攜眷返新加坡,與胞兄一同加入中國同盟會。辛亥革命後福建光復,協助胞兄為省政府籌款10余萬元。民國元年[1912年],胞兄應福建都督孫道仁電邀回國期間,由他主持陳家在新加坡的所有商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胞兄的航運業獲利頗豐,兄弟商議用以興辦家鄉教育。民國
5年10月,他受胞兄派遣回國籌辦集美師範學校和集美中學,督建“居仁”“尚勇”、“立功”等校舍樓房及大禮堂、操場等生活配套設施,還親赴江、浙、贛、鄂、魯等省考察教育,延聘教師。民國
6年春,開設集美女子小學並創辦織布廠。民國
8年春,創辦集美幼稚園。此時,胞兄欲回國擴建集美學校和籌建廈門大學,電召其南渡新加坡主持商務掌管公司各廠、店、園、棧業務。民國
8~11年,他被選任新加坡華僑中學董事、道南學校總理。民國12年回集美,帶病主持集美校務,兼監理公司國內各分行事務。是年10月在該校開設調和會,11月組織集美學村委員會,在鄉里推行戒煙禁賭,開辦夜校教育失學青年,改造環境,講究衛生。民國14年
5月,增設集美農林學校,親赴天馬山勘察校址。10月,因病再次赴日本休養。民國16年
1月,由日本抵滬,
4月遷居杭州。是年秋回廈寓南普陀寺等處養病。民國25年,他集資創辦禾山濟興農林公司,並移居禾山茂後村,過農村田園生活。由於健康每況愈下,只好閒居調養,潛心研究佛學理論。在遍游名山古刹之後,定居於杭州彌陀寺。病逝於杭州。
他畢生支持胞兄發展企業和傾資辦學,興辦公益慈善事業。集美學校禮堂以“敬賢堂”命名,並出版《陳敬賢先生紀念刊》和豎立紀念石碑。
陳桂琛
陳桂琛[1889~1944年],字丹初,號漱石,別署靖山小穩。廈門人。幼承庭訓,敏篤好學。民國元年[1912年],以優等成績畢業于官立福建師範數學科。歷任福建省立思明中學、廈門師範甲種工業學校、廈門同文書院等校教員、主任、教務委員和上海泉漳中學校長等職。還曾獨資創辦廈門勵志女校並任校長[後勵志女校改為勵志小學,兼辦國文專修科],興學垂才40年。他才學淵博,教學認真,諄諄善誘,深受學生的愛戴和敬仰。
辛亥福州光復,他曾與黃貽果等籌辦福建省保安公會。抗戰前,相繼出任廈門對日市民大會、地方治安維持會、太平洋會議國民後援會和教育經費管理處委員。民國26年應聘赴菲律賓執教,先後在宿務華僑中學、古達描島華僑中學任教。未幾,抗戰爆發,他多次在菲律賓的華文報刊上發表文章,揭露日軍侵華的種種暴行,喚起僑胞敵愾同仇。菲島淪陷,義不帝秦,率僑校同人轉進古島蘭佬畢雅淵山區,組織僑民,抗拒暴敵,被執不屈,於民國33年
6月
7日淩晨遇害。同時殉難的有29人。抗戰勝利後,僑界人士為陳桂琛等29位烈士就地豎碑紀念,以垂永久。民國36年,國民政府內政部頒令予以褒揚。1969年
6月
7日,旅菲華僑文教界人士出版《陳丹初先生成仁二十五周年紀念刊》,以彰忠烈。
陳桂琛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孝友重義。他治學勤謹,除精研數學外,尤致力文史。工詩詞,擅書法。遺著有《近代七言絕句選評[初集、續集]》、《鴻爪集》、《漱石山房吟草》、《感時紀事詩文集》等。
陳煥章
陳煥章[1889~1965年],又名仲煥,字有文,同安縣人。自幼勤學醫書,精通青草藥和中醫外科,尤擅治疔皰、疽及皮膚濕毒等痛瘍症。早年在家為佛教徒。民國23年[1934年],被推為同安縣佛教會理事,積極募資修復同安梵天寺。行醫中遇家貧患者,不但施診,還出錢貼其購買木炭煎藥。數十年間治癒病人無數。民國20~27年,得香港商人郭大川資助,在鼓浪嶼黃家渡難民所與日光岩寺施診贈藥,受惠者甚多。時廈門名士李禧為其題贈“活人無數、譽聲載道”
8字。民國30年,在廈門人和路開業行醫,直至1959年。他主編的《同安藥材》第一集,內含
100多種中草藥和1000多個秘方,被收入《中藥大詞典》。倡辦青草藥苗圃,立標籤示教,帶教西醫學中醫班。自編《草藥歌訣》、《青草藥性賦》及青草藥制法,並著有《青草藥驗方集》數輯。曾任廈門中山醫院皮膚科顧問、同安醫藥公司顧問、廈門市政協第五屆委員、福建中醫藥學會理事。1959年獲國家衛生部“發揚祖國醫學”獎狀。1965年11月23日逝世。
陳延庭
陳延庭[1888~1983年],原名慶,同安縣人。出生於清光緒十四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六日[1888年
1月27日],弱冠負笈福建高等師範學堂。宣統二年[1910年]畢業,經考試授“理科舉人”。先後在廈門競存小學、廈門中學堂任教,並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革命活動。民國
5年[1916年]與陳昌侯等在泉州創辦泉州私立中學。
民國15~24年,擔任集美學校教育推廣部主任,輔導各縣私立中小學改進行政和教學措施,籌撥補助費,充實設備,選聘教師,並主持開辦暑期的小學教員講習學校,共同研究提高教育品質和辦學效益,為同安縣乃至福建省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
民國10年,陳嘉庚聘請他擔任廈門大學總務主任,負責有關廈門大學校舍建築事宜。他曾兩次向政府申請用地,與各類地產產權人協商,單墳墓就遷移
4萬多個,然後主持平整,組織校舍建設的施工,付出了艱辛的勞動。1951年,陳嘉庚籌措資金擴建廈大校舍,又聘請他出任廈門大學建築部主任,完成了兩幢大樓和一座大禮堂的建設任務。1955年才返回馬巷。
在集美學校工作時,他常年身兼教職,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此外,他還先後支持在馬巷創辦私立牖民小學[今馬巷中心小學]、集美初中馬巷校舍[後改為舫山初中,同安第二中學],並倡設廈門語言研究會。業餘時間及晚年還致力寫作,主要著作有《廈門語系研究》、《認識臺灣》、《廈門大學建築史》。
陳本宗
陳本宗[1890~1974年],南安人。早年在南洋陳思露著名中醫處學醫,回國後行醫四方,博采民間醫藥經驗。民國22年[1933年]到廈門創辦益同人公會,自任理事長,並辦公會施醫贈藥所,自兼中醫師,還聘廈門名中醫王少程、王幼程等共事。後與同事制藥丸散方百余種,作為施醫贈藥之用,又以公會名義向海外募捐。每年夏天在廈門設奉茶業多處,免費供應防暑降溫藥茶,贈送靈丹治中暑和急性胃腸炎,其中“百靈丹”曾馳名南洋群島。抗日戰爭期間,避難回到內地。民國35年返回廈門恢復益同人公會和施醫贈藥所,同時又創辦益同人公會消防隊和小學。民國37年,出家到泉州百源寺,法名釋本宗,在百源寺又辦義診所,自己承擔醫療工作。1950年後寄居漳州南山寺,再辦南山義診所及石碼、華安歸德分診所等,每日為民眾診病百人以上。他治療肝硬化腹水等症有一定成效,並首創“三伏天炙療哮喘”。在80高齡時仍早起,勤讀勤寫。一生著有《中藥方劑錄》、《方劑論》、《腸胃病專論》、《腎病專論》、《哮喘治療經驗》、《神經衰弱治驗錄》等40多萬字,均未刊行。
陳清文
陳清文[1891~1982年],廈門人。早年留學英國劍橋大學,民國6年[1917年]畢業回國。先在廣州孫中山大元帥府任英文秘書,越二年北上,歷任北京大學和交通大學教授、交通部聯運處秘書兼國際股股長、日內瓦國際聯盟交通會議專員。回國後轉任平漢鐵路車務處副處長,鐵道部業務科長,平漢、北甯鐵路車務處處長,粵漢鐵路整理計畫委員會主任、業務司司長,粵漢路副局長,軍委會運輸局參事。抗戰勝利後,調臺灣接收鐵路,旋任臺灣鐵路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臺灣省交通處處長、招商局董事長、僑務委員會委員長、“駐賽普勒斯國大使”、“總統府國策顧問”等。
陳文總
陳文總[1895~1985年],名左武,字君文,別名逢場,同安縣人。自幼發憤讀書,愛好古典文學、詩詞書法。稍長,肄業于廈門同文書院,未畢業就先在大同小學任教,不久轉任《廈聲報》編輯。民國10年[1921年],他發起組織一個以傳播新文化和投身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為宗旨的社團——廈門通俗教育社,並擔任該社第一屆教育股主任和第二屆總務股主任[社長]。民國12年
7月
6日,他以通俗教育社代表的身份參加廈門各界舉行的對日市民大會,被推選為大會臨時主席之一。他發表演說,積極鼓動反日鬥爭,號召堅持抵制日貨運動。會後,當他路過“石獅王”[地名,在今雙十中學斜對面巷內]時,遭到日本駐廈門領事館指使的日籍浪人刺殺,全身負傷十幾處,經送醫院搶救後轉移上海治療。同年
7月 7日、
8日,廈門罷市、罷課,學生們和各界人士上街遊行示威,抗議日籍浪人的暴行,要求廈門地方當局緝凶。廈門各報也都對日本帝國主義導演的暴行加以抨擊和聲討。
他傷癒後,應上海泉漳會館聘請擔任泉漳中學校長。民國14年夏,辭職返廈,參與莊希泉等人組織的廈門國民外交協會活動。翌年,北伐軍的東路軍入閩,學運、工運蓬勃發展,他被吸收參加中國共產黨,被派往泉州,與中共黨員林環島、李松林等組建興泉永政治監督署,受命任監察員。
民國16年
4月,國民黨右派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他遭到通緝,被迫離開廈門逃往武漢。同年
7月,中共中央在武昌召開擴大會議,決定舉行南昌起義。他奉命與陳伯達一起回閩策動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九師師長張貞反正,沒有完成任務。此後,他與黨組織失去聯繫,所處環境又無法開展活動,乃赴日本進入士官學校學習,民國20年畢業回國,先後在國民黨二十九軍任中校副團長和陸軍學校教官。
抗戰爆發後,他調任第三戰區機要室上校主任參謀,率部轉戰上海和浙江嘉興、江蘇無錫等地以及津浦、平漢沿線。民國30年,奉命隨國民黨軍商震上將出國,考察緬甸、印度、馬來亞等地的英印軍隊。回國後,任軍令部第二廳第二處少將處長,兼中、美、英、荷[蘭]軍事聯合會議秘書。未幾,調任西安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教育處少將處長。
抗戰勝利後,他奉派在晉南、豫北和洛陽、鄭州、開封等地辦理受降和遣俘工作。嗣調任胡宗南屬下的國民黨第一軍少將參謀長。民國36年
7月,獲授中將軍銜。 8月,他請假回廈門探親。
9月,從廈門轉赴香港訪友,接受旅港福建同鄉會和旅港福建商會的邀請留港為鄉親的子弟們辦學,著手籌辦福建中學並擔任首屆校長。從此,他退出國民黨軍界,從事教書育人事業直至晚年。
陳劍垣
陳劍垣[1896~1976年],原名楊章奕,出生於海澄縣新垵鄉霞陽村[今屬廈門市杏林區]一個封建士紳家庭。民國10年[1921年]加入國民黨。同年進上海惠靈英文補習學校學習。
民國14年夏,經中山大學學生許世中、廈門總工會委員長羅揚才介紹,在廈門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赴廣州參加由惲代英主持的政治特別訓練班,並受中共黨組織指派在中山大學開展學生工作,團結左翼學生與國民黨右翼分子作鬥爭。民國15年秋,在廣州參加由周恩來主持的福建軍事情況彙報座談會。會後回到家鄉,於11月與集美學校學生鐘盛道創建中共海澄縣支部[隸屬中共廈門特別支部],以縣城南院小學和月溪商店為活動中心,先後發展了一批黨員。與此同時,還參與組建國民黨海澄縣党部,任臨時執行委員會常委兼組織部長。同年12月,負責組建海澄縣農民協會,通過舉辦農民運動講習所,發動“二五”減租,掀起了農民運動的高潮,會員發展到數千之眾。
民國16年
4月初,他從臺灣出版的日文報紙上獲悉國民黨右派即將發動政變的消息,迅即將這一重要情況向中共閩南特委書記羅明報告。
4月
9日,閩南的國民黨右派公開撕下革命偽裝,開始大規模“清党”,解散原國民黨海澄縣黨部,通緝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人士。他被迫逃往新加坡。
9月,聞知賀龍、葉挺發動南昌起義後,正向閩粵交界的潮汕地區進軍。於是從新加坡回國,往汕頭尋找黨組織。10月,賀、葉部隊在國民黨軍隊圍攻下損失慘重,被迫轉移。他亦取道潮州回到故鄉,從此與黨組織脫離了關係。
民國38年
9月,海澄縣解放。他出任新垵鄉支前委員會主任,協助解放軍徵集糧草、船隻,發動民眾搶修道路,被海滄區支前評功委員會評為“支前功臣”。1949年12月,以華僑代表身份出席海澄縣首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1956年被推舉為海澄縣政協委員。1959年遷居羅源縣。1976年
8月 2日病逝。
陳六使
陳六使[1897~1972年],清光緒二十三年六月七日[1897年 7月
6日]生於同安縣仁德里集美村[今屬廈門市集美區]一個漁農家庭,兄弟
7人,排行第六,故名。他幼失怙恃,就讀集美學校。17歲隨兄南渡新加坡,初在族叔陳嘉庚的謙益橡膠廠打工。經過幾年的奮鬥積累,於民國12年[1923年]與兄弟文確、文章、科鬥幾人合辦聯和橡膠公司;民國14年又與兄文確合創益和橡膠公司,任總經理。其後,益和註冊為有限公司,業務擴展到馬來亞、印尼、泰國及越南等地,成為30年代後期南洋著名的橡膠企業之一。抗戰爆發後,被推舉為新加坡區代表,參加南僑總會的抗日愛國活動。日軍侵佔東南亞期間,益和公司損失慘重,一度停頓。戰後重整旗鼓,業務迅速擴展,與李光前的南益公司同執南洋橡膠業牛耳。為維護華商利益,增強與英商抗衡力量,與李光前等倡設馬來亞橡膠公會,被推舉為主席。在此前後,陳六使又創辦和投資協和橡膠有限公司、亞洲聯合企業公司、大石水泥有限公司、馬來亞紙製品廠、合眾紙廠、陳永義私人有限公司、南洋商報等企業,同時重視和關心華僑華人金融業的發展,歷任新加坡華僑銀行董事、香港集友銀行董事主席,並與連瀛洲等共同創辦華聯銀行,成為東南亞著名華人企業家。
他一生熱心教育事業、公益事業和中華文化,是一位積極參加華僑社團活動的華僑領袖。早在民國22年,就與其兄弟每年捐助集美學校6000元經費;民國25年捐助
5萬元作為廈門大學基金;民國28年捐公債券 100萬元,以年息
6萬元充作集美學校基金,又認捐作為中華總商會籌建中華大會堂及圖書館20多萬元費用的四分之一;民國31年
1月接受陳嘉庚建議,先後兩次共匯款
700萬元回國,並同意集美學校需要時可以支用。50年代先後出任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福建會館主席、中華橡膠公會主席、新加坡同安會館及怡和軒俱樂部等社團的主席或名譽主席,任職期間,首倡贊助馬來亞大學30萬元,帶動中華總商會其他會員回應捐獻;馬來學校、淡米爾學校也都得到他的資助;領導福建會館募捐教育基金,擴充道南、愛國、崇福三校,興建光華學校、南僑女中及福建會館大廈,並兼任上述
5所僑校董事長。1951年發動福建會館董事捐助20多萬元為新加坡建立防癆醫院;1953年
1月16日,在新加坡福建會館理、監事聯席會議上倡議創辦華文大學,並帶頭認捐
500萬元。在他的帶動下,馬來亞和新加坡華僑社團于當年
2月10日派代表,共同組成南洋大學籌備委員會,他任主席。1956年
3月15日,這所大學正式開學。1957年捐獻泰幣50萬銖給曼谷福建會館,作為僑校發展基金。他擔任南洋大學執行委員會主席一直到1964年引退,為南大的建設和發展嘔心瀝血。為紀念其功績,後人在南洋大學校園內為他建立銅像,供世代瞻仰。1972年
9月10日病逝。
陳掌鍔
陳掌鍔[1897~1981年],廈門人。早年就讀于廈門同文書院。民國
8年[1919年]入選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辦的第四屆遠東運動會,後赴美國春田體育大學深造,畢業後到上海暨南大學任體育教師。30年代初任廈門大學體育部主任。民國23年,組織廈門競強體育總會,任該會總幹事,為發展廈門社會體育貢獻良多。多次出任廈門市、福建省運動會總裁判或體育代表隊總教練。廈門淪陷前隨廈門大學內遷長汀,帶領學生自力更生,開闢廈大體育場。後應聘赴菲律賓,先後任菲律賓華僑體育總會主席、菲律賓大學體育教授等職,繼續從事體育工作。他和林珠光組建的華僑“群聲”籃球隊40年代在菲律賓名噪一時。他主編的中、英文體育雜誌在南洋一帶頗具影響。民國35年,率“群聲”籃球隊回國,先後訪問廈門、上海、廣州等地。1977年,他以80歲高齡返廈參觀訪問。後逝世於菲律賓。臨終前將收藏的3000餘枚體育郵票獻給祖國。
陳祥義
陳祥義[1900~1980年],又名玉麟,安溪官橋人。幼失雙親,依靠叔祖父撫養。
9歲以後,在廈門義和街的“古月樓”制花店和五崎頂、小走馬路、浮嶼等處從師學藝。11歲滿師後開始靠制花為生,由於收入微薄難以糊口,只好走街串巷賣油條或製作風箏以維持生計。民國10年[1921年]向好友借
4元錢,先後在二十四崎頂、外厝埕等地繼續從事製作通草花,並在土地宮收徒授藝,當時製作的通草花在社會上已享有名氣。
民國27年
5月,廈門淪陷後,隨親友到新加坡的侖株巴當店員及掌櫃,並兼做通草花。次年,參加新加坡華僑籌賑祖國難民傷兵委員會,制花義捐
6個月。他在國外飄流11載,先後在馬來亞煙草公司、錫礦、橡膠廠當雜工,後返回祖國。
他擅長製作牡丹、玫瑰、秋菊、臘梅等通草花,其製作的通草花具有厚潤的質地,舒展挺秀,自成一格,可與真花媲美。他曾為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製作通草梅花、菊花等,猶如一枝枝活生生的鮮花,受到中央領導的高度評價。1957~1959年還應邀為廈門華僑博物院製作通草花百餘盆,頗受陳嘉庚和其他知名人士的讚賞,許多作品還多次在全國及省、市工藝美術展覽會上獲獎。1961年福建省二輕廳、福建省文化廳授予他“通草花藝人”稱號。
陳伯甫
陳伯甫[1900~1992年],廈門人。民國10年(1921年)赴新加坡謀生,隨後回家鄉創辦殿前小學,同年考入浙江體專學習。民國16年往緬甸仰光經商,主要從事肥皂製造業,並歷任緬甸華僑救濟會主席、緬甸華商商會副會長、仰光南洋中學副董事長、福建女子師範學校董事長、華夏中學董事長、仰光業餘公學副董事長、仰光廈門鷺江公會理事長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國家
3年自然災害期間,他將多年積蓄的55公斤黃金以公價折讓給國家。1979年遷居香港。為在有生之年報效祖國,他利用多年研製的棍針療法,在北京、天津、上海、廣東、福建等地免費為病人診治。並於1987年在廈門殿前村開設“陳伯甫診所”,為廈門鄉親解除病苦。著有《筋科棍針療法》一書。1992年
9月15日病逝。
陳森茂
陳森茂[1902~1941年],廈門人。幼年曾受短期華文教育,後轉英華學校讀英文。民國
8年[1919年]往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法律兼文學。民國11年,獲法學士及文學士學位後,往新加坡任律師,其後,曾任新加坡市議會議員。民國29年,與華社領袖葉平玉合力推翻市議會已通過的採用日本水泥決議案。
現位於新加坡湯申路與惠德里路交接處附近的陳森茂路,就是為紀念他而命名。
陳 明
陳明[1902~1941年],原名陳若星,字少微,龍岩人。民國10年(1921年)在白土桐崗小學教書時,與鄧子恢等人發起組織奇山書社。民國12年
9月,創辦閩西地區最早的革命刊物《岩聲報》,為該報的主筆和主要撰稿人,寫了許多文章,宣傳新思潮,提倡新文化,在傳播馬列主義方面起了先導作用。《岩聲報》前後辦
3年多,共出版40多期,在海內外影響頗大。同年冬,到廈門《江聲報》工作,後代理該報總編輯。民國14年,在上海大學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冬到廣州,在北伐軍政治部負責宣傳工作。民國16年
8月,受中共中央委派回福建。同年12月,中共福建臨時省委在漳州成立,被選為中共福建臨時省委書記。
民國18年春,陳明就學于蘇聯東方大學。民國20年冬,回國後擔任中央蘇區紅軍總政治部宣傳科長、瑞金紅軍學校政治理論教員。民國23年隨紅軍長征,任幹部團政委。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隨營軍事學校校長、八路軍一一五師政治部宣傳部長,參與組織創建山東各抗日根據地的民主政權。民國30年11月,在山東沂蒙地區與日軍作戰中英勇犧牲。
陳曲水
陳曲水[1902~1985年],又名陳希平,南安官橋人。少時就讀於私塾。民國15年[1926年]從集美師範學校畢業,後在福建南安、菲律賓等地任教。1950年
1月回福建從事僑務工作。歷任全國僑聯委員,福建省華僑事務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福建省華僑事務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僑聯名譽主席,兼任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校長、廈門市僑聯名譽主席、廈門大學黨委常委、廈門市統戰部長、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副所長等職。1985年
7月 1日逝世。
陳應龍
陳應龍[1902~1993年],原名今生,字運生,海澄縣[今屬龍海市]人。年青時就學於集美師範學校,民國20年[1931年]南渡印尼謀生。民國25年回國,拜名師學習氣功和針灸,通過臨床實踐,將兩者熔為一爐,獨創帶氣行針及針刺子午補瀉手法,取得顯著療效。
民國26年初至民國37年
8月,在越南西貢開設診所。因傾向進步、創辦越華書店、專門出售進步書刊而被西貢政府驅逐出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他參加福建文化服務團從香港回福建,定居廈門,出任廈門市第一醫院針灸科主任,廈門中醫醫院院長。由於他在氣功、針灸方面有專長,經常應邀參加省內外醫院的疑難病症會診。1984~1987年,先後應邀到香港、菲律賓、新加坡訪問講學,並曾任中國漢方針灸氣功交流代表團團長,率團訪問日本那霸市。
他歷任廈門市中醫醫院名譽院長、中國針灸專家講師團教授、華僑大學教授、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教授。1992年榮獲國務院頒獎證書,享受特殊津貼。他還兼任全國僑聯顧問、民革中央團結委員會委員等多項社會職務,並任廈門市政協副主席等。著作已刊行的有《陳應龍針灸醫案》、《陳應龍醫療氣功選》,分別獲福建省衛生廳首屆福建中醫藥科技圖書二等獎和三等獎。
陳夢韶
陳夢韶[1903~1984年],原名陳敦仁,同安縣人。
9歲隨父往南洋,入私塾讀書。15歲就讀於尋源書院中學部。民國10年[1921年]入廈門大學教育系,獲教育學士學位。畢業後,先後在廈門、龍溪、永安等地中學和師範學校任教務長及語文教師。民國34年秋,回廈門大學擔任《中國語文》、《文字學》、《現代漢語》及《古代漢語》等門功課講師、副教授。曾將《紅樓夢》改編為《絳洞花主》劇本,魯迅為這一劇本寫了《小引》,稱“佩服作者的熟于情節,妙於剪裁”。
1956年
6月,他曾以廈大魯迅紀念室的名義,寫信請宋慶齡為廈大魯迅文物陳列室題字留念。不久即接到宋慶齡的親筆題字及復信,為廈大魯迅紀念館留下“魯迅文物陳列室”這一匾額,成為珍貴文物。
陳夢韶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絳洞花主》劇本、《阿Q劇本》、《大同新論》、《魯迅在廈門》,尚未出版的著作有《破釜沉舟集》、《古代漢語特殊句法》、《魯迅舊詩新譯》、《文學與語言》、《古代漢語語法新編》等。
陳朝壁
陳朝壁[1905~1982年],江蘇鹽城上岡區[今射陽縣]人。幼年隨父攻讀詩書,略通經史,曾在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就學一年後獲公費留學,考取比利時魯文大學法學研究院,民國21年[1932年]獲法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從事法學教學,民國31年在廈門大學任教。後歷任福建省法制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治學會理事、中國法制史學會常務理事、江蘇學院[抗戰期間遷閩西]教授、廈門大學法律系教授、系主任、教務長等職。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改任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曾任民革廈門市委、民革福建省委委員。1976年退休,1979年參加複辦廈門大學法律系工作。譯著有《羅馬法原理》等。
陳福生
陳福生[1905~1987年],福州人。民國20年[1931年]從美國芝加哥法學院留學回國,一度在南京美國大使館任翻譯工作。1951年
8月起受聘任廈門大學外文系教授,長期任高年級的翻譯、作文等課程。1978年以後開設研究生的《英語語法與修辭》、《漢譯英研究》等課程。發表出版的譯作有漢譯英的關漢卿名著《望江亭》[與李慶雲教授合作];與陳振驊教授合作的英譯漢《財富的分配》、《貨幣和資本理論的研究》等
5部世界古典經濟名著;修訂王亞南、郭大力兩教授舊譯《國富論》,改名《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重新出版。他是廈門大學外文系《英語成語辭典》[試用本]的主要編者之一。論文有《現代英語新動態》、《形象化詞語與翻譯》等。曾任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會長。
陳式銳
陳式銳[1907~1990年],字心吾,號雲悟,同安縣人。民國15年[1926年]畢業于集美中學並升入福州協和大學,同年參加國民黨。翌年北伐軍入閩,被派回同安任國民黨主任委員,同年秋轉入廈門大學經濟系。民國19年畢業于廈門大學,任廈門市党部指導員。翌年回集美中學執教並任廈門《華僑日報》總編輯。民國21~23年任集美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校長。民國22年創辦《廈門日報》。
抗日戰爭期間被派往緬甸,配合盟軍作戰。他依靠南洋廣大華僑的支持,孤軍苦鬥
4年,完成各項任務,積功提升少將。抗日戰爭勝利後,回同安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民國37年任福建省政府新聞處處長。民國38年
8月去臺灣後,歷任中興大學、淡江大學副教授、教授、僑務委員會委員。他潛心研究經濟,曾與臺灣大學張果為、鄭學稼等教授創辦《財政經濟》月刊。1963年應聘為馬來西亞合眾銀行經濟顧問。1973年移居美國。著有《臺灣經濟》、《中國之過去與未來》、《惟人哲學》等書。
陳德潤
陳德潤[1916~1988年],原籍廈門灌口陳井村[今屬廈門市集美區],出生于緬甸仰光。
3歲喪父,依靠母親替人做針線活及為人漿洗衣服度日。童年時代就讀于仰光中華學校,後因家貧無法升學,就在周裕元的私塾學古文,並經常向從國內來的知識份子和在仰光辦文化促進社書店的林環島求教。民國19年[1930年]10月,以林環島、巴寧等為首創辦《新芽小報》,他不畏艱危,在仰光穿街走巷,把小報派送給廣大讀者。民國26年抗日戰爭爆發,他參加緬華勵學社與仰光文化界組織的緬華文化界抗敵救國後援會。次年,擔任仰光土產商永萬芳號“外口家長”[外口相當於供銷職],接濟由國內來緬、一時失業、無處投靠的“新客”。
民國31年,日軍佔領緬甸後,他離開仰光返回家鄉灌口陳井,經營歸僑合作社[後改為華僑墾業公司]。民國35年在廈門升平路開設永德行,自任經理,經營進出口業務,並經常往來於香港、廈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廈門遭受封鎖,物資供應緊張,他通過熟悉的商業管道,巧妙地引進橡膠等緊缺物質。60年代初,經他直接聯繫,引進糧油及其他物資數百噸,有力地支援了農業生產。他還通過與海外朋友聯繫,引進優質、高產的稻穀和水果品種,介紹到廈門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試種、推廣。因此被聘為廈門華僑引種聯絡會顧問。
廈門創辦經濟特區後,他熱心於與港、澳、台及海外僑胞的聯誼工作,積極宣傳經濟特區,為許多僑胞、臺胞來家鄉投資建設牽線搭橋。他歷任廈門永德行進出口商經理、廈門經濟特區國際貿易信託公司副總經理、廈門市工商聯副主委、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常委、廈門市僑聯副主席、福建省工商聯常委、第六、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執委、全國僑聯執委。
陳仁棟
陳仁棟[1916~1991年],福清人。民國30年[1941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會計系。畢業後在廈大會計系、經濟系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長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留校任教50多年。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治學嚴謹,為人師表,堅持在教學第一線,為中國的四化建設培養大批的財會專業人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在全國率先引進人力資源會計,開創學術研究新領域,成為國家教委“七五”文科博士點重點專案。他曾任廈大經濟系黨總支副書記、廈大圖書館第一副館長、廈大校友總會副理事長、福建省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廈門人才研究學會副理事長。出版專著《人力資源會計》、譯著《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參與編寫教科書8部,發表主要學術論文17篇。
陳榮殿
陳榮殿[1917~1983年],廈門人。民國31年[1942年]畢業於湖南湘雅醫學院。民國34年到美國波士頓麻省總醫院進修麻醉學。曾任廈門救世醫院副院長、湘雅醫院和中央醫院外科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大連醫學院和遵義醫學院教授。
1980年,赴美參加第六十六屆全美外科醫師年會,分發《胃部分切除後輸入襻空腸梗阻》的學術論文和專題發言。他對胃大部分切除,改變多年來一直沿用傳統的國外手術方法,採取空腸近端對大彎的手術成功,並總結為“華氏Ⅱ式空腸近端對大彎的胃空腸吻合術”。這一成果是對外科學的重要貢獻,也是國內最早開展脾腎靜脈吻合術治療門脈高壓的專家之一。曾參加黃家駟主編的《外科學》、全國統編教材《外科學》和《新急腹學症》等編寫工作。兼任《中華外科雜誌》編委30餘年。主要論著有《中藥“排石湯”對肝內結石的療效觀察》、《中藥“排石湯”治療膽石症的初步臨床效果》、《旅大市膽道蛔蟲病
102例調查報告》、《廣泛性結腸息肉病用結腸大部分切除並保留肛門的手術治療》等14篇。
他曾留下遺囑《身後意願書》:“將遺體獻給醫學教育事業,作為先前致力改進胃手術的模式教材”,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並將遺體病理解剖工程攝製成電視錄影教學片,部分遺體製作示教標本,其餘遺體火化後,骨灰分別撒入貴州高原之上和東海之濱”。遵義醫學院建有一座“陳榮殿紀念碑”紀念其業績。
陳賢鎔
陳賢鎔,[1917~1987年],長樂人。民國32年[1943年]畢業于福建協和大學物理系,1950年獲美國俄勒岡大學碩士學位。1951年返回祖國,受聘廈門大學物理系副教授,1981年晉升為教授。
他長期從事物理教學與研究,擔任微波原理、電子自旋共振技術等多門課程的講授,並編寫大量的教材,包括《微波基礎》、《電子管路》、《常用電子測量儀器》。主要代表作有《電子自旋共振實驗技術》,主要論文有《隧道二級管振盪波形的研究》、《電子自旋共振高溫腔的研究》、《電子自旋共振波譜儀的發展概況》,獲獎專案有《電子自旋共振波譜儀的改進》等。
他曾擔任廈門市物理學會理事長、福建省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全國波譜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高等學校理科物理教材編審委員和無線電教材編審委員。
陳宗塾
陳宗塾[1917~1988年],出生于晉江磁灶村。他自幼學藝,掌握高甲戲的基本功和各種行當的表演程式,戲路廣,演藝高超,19歲時就被戲班聘任教戲、掌班,在晉江一帶演出。他善演多種行當角色,尤其擅長丑角,獨樹一幟。他將年青時專心鑽研提線木偶的表演,運用于高甲戲的形體動作,使表演更加惟妙惟肖,40年代即以傀儡醜聞名閩南一帶。1953年參加福建省首屆戲曲觀摩會演,獲二等獎;1954年參加華東地區首屆戲劇觀摩會演飾《桃花搭渡》中的渡伯獲三等獎。1956年在福建省文藝界聯歡會上,與樂師蔡文壇合作表演《伍通報》,把急公尚義的老僕伍通刻畫得淋漓盡致,全場為之叫絕。
他一生從藝,曾任廈門金蓮升高甲劇團藝術副團長,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福建分會理事,創造了許多獨到角色,培養了一批藝術人才。1960年,香港鳳凰影片公司拍攝他飾演瘋僧的《掃秦》戲曲片,曾發行東南亞。1988年在中央電視臺全國春節文藝聯歡晚會上,飾演折子戲《公子游》中的花花公子,備受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