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黯隱居石室
位於思明區梧村金榜山北面山腰。
陳黯,字希孺,號昌晦,生卒年約為805-876年,係晚唐時期廈門的知名文人。
據《南陳世系》載,陳黯係南院派陳氏十世祖。
他十歲能詩,十三歲即攜詩作謁見清源牧(唐時泉州為清源軍,牧即清源軍的最高行政長官)。十七歲作《蘇武謁漢武帝陵廟賦》,為士人推服。
黯父早逝,事母甚孝,直至四十歲後,方離家赴京應試,並遊歷中原和吳楚等地。
一生共十八次應試,因屢舉不第,遂自號“場老”。
晚年曾在陜西終南山隱居數年。
唐乾符元年(
874年)春,因數孫婚嫁事,陳黯回到廈門。時其年已近七旬,事畢,遂入金榜山隱居,讀書垂釣,聊度餘生。
二年後,陳黯去世。金榜山因此又稱場老山。
陳黯曾在金榜山頂建造迎仙閣。迎仙閣現已毀,僅存其讀書的石室。
石室係一天然巨石橫覆形成的岩洞。洞口朝向西北,面寬6.5米,進深11米,頂高4.5米,總面積71.5平方米。洞口上方鐫刻行書“釣隱”二字。南宋朱熹任同安縣主薄時,來金榜山尋訪過陳黯的遺跡,曾題詩雲:
“陳場老子讀書處,金榜山前石室中。
人去石存猶昨日,鶯啼花落幾春風。”
1982年由廈門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5年對石室進行加固性維修。
保護範圍:由石室四至各端外延30米為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