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東山縣陳氏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2年10月25日

東山縣陳氏

祖祠家廟

龍營陳姓祖祠
位於古農農場龍東作業區,始建不詳,1937年、2003年兩次重修。對聯:“派出河南,祖有德,宗有功,瓜瓞直昌百世;支演北溪,左為昭,右為穆,文明永啟千秋。”
 
銅山陳姓家廟
銅山南嶼陳、南澳陳、東坑陳、後山陳、溪南陳、錦湖陳等六大派俱屬於陳元光後裔,同以南嶼陳所建宗祠為“陳氏家廟”,本族姓各派宗支子孫均到此謁祖朝拜,春秋二祭。
原有銅山陳氏家廟位於東山縣銅陵鎮頂街,建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坐北向南。崇祀始祖開漳聖王陳元光轎座偶像,祖龕內還配祀南嶼肇基始祖陳苟柱公和長房祖陳德先公、次房祖陳德明公等考妣神位,下列則祀各派宗支開銅始祖,神龕上匾額:“百世贍依”。
清康熙三年(1664年)“遷界”,東山島燒毀夷燼,“複界”後,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集資重修,至乾隆、嘉慶、光緒年間始修繕完整,設養正家塾,成為邑中較大的家廟。今尚存門樓與“陳氏家廟”石匾一面。
 
金石陳姓家廟“追遠堂”
位於東山縣西埔鎮金石村,建于明朝中葉,崇祀始祖開漳聖王陳元光。清康熙三年(1664年)遷界,全島燒毀成焦土。複界後,回歸故里者寥寥無幾。因此,舊祖祠荒蕪二百多年。1993年1 月,去台金石村“追遠堂”陳氏族親配合鄉中裔孫陳鴻華重建。
 
留田陳姓祖祠“追遠堂”
位於樟塘鎮留田村,建於明代中葉,坐北朝南。神龕內崇祀陳元光神像及祖先神位,配聯:“追祖溯源懷固始,承祧開來萬世威”。祖祠曾多次修建,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留田村派陳廠仔到澎湖發動陳氏宗親 100多戶共同修建祖家祖祠。近年又由臺灣陳氏後裔及本村宗親進行修建。
 
湖尾陳姓宗祠“光遠堂”
位於樟塘鎮湖尾村,始建年代不詳,1988年重修。對聯:“春光歲歲新,青黃紫白,妝些皮文章;祖德年年在,禮樂衣冠,失舊時俎豆。”牌匾:“亞魁”。
 
陳城陳姓“追遠堂”
位於陳城鎮大帽山南麓的頂城村,始建於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清康熙三年(1664年)“遷界”,全島毀為焦土。康熙十九年(1680年)“複界”,族人先後回鄉重建故園,經數十年,才商議將頂城遭受破壞的舊祠遷移到陳城墟,再建新祠。新祠坐北向南,祠前有一壙地。祖公龕中奉祀始祖陳宜中,肇基祖陳少輔夫婦神位,兼列三世至十六世祖神位奉祀。龕頂上方匾額:“追遠堂”;“潁川世澤”,“文魁”、“武魁”等。
祠聯有二:一為“追念宋朝祖二世,遠步河南祖家鄉”;一為“木有本,水有源,木本水源;父言子,子言孫,慈子慈孫”。
陳城陳氏祭祖日:清明、冬至二祭,全姓各戶統備禮品,集中宗祠,典讀祭祖文,儀式隆重。
 
岐下(驥霞)陳姓家廟“追遠堂”
位於陳城鎮岐下村,建於明洪武年間,由第四世祖陳謙德創建,延至十世祖陳晉化時才告竣工,前後100多年。
祖祠坐北向南,建築形式是傳統抬梁架構懸山頂土木結構,有三大進三大廳,鐫刻雅致屏門擋隔二大天井,各大廳立石柱共有廿二根,天井中有斜石連盾,堂前建一月眉池,左邊是四角龍井,右邊是八角虎井。占地約十餘畝,為邑中規模最大祠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神龕裏崇祀始祖開漳聖王陳元光和肇基始祖陳魁。
1976年,新加坡、臺灣陳氏裔孫捐獻钜資修葺“追遠堂”。為追溯淵源,啟導子孫,特在石柱上撰刻對聯:“遠稽宋季,我祖避元來洪淡,懷清履潔,氣節與日月爭光;追溯唐朝,聖王奉旨開漳江,披荊斬棘,功勳比山河並壽”、“遵北溪之遺規,執事濟濟,以知子孫要讀書;蔚梅園之勝概,作廟奕奕,自是高宗有積德”。
宗祠上廳兩旁牌匾:“招諭大夫”、“按察使司”、“威鎮蒲陽”、“亞元”、“武魁”、“同胞登科”、“科岡運選”。中廳懸掛“好義知芳”、“文武世家”等;明末大學士黃道周贈匾:“銅陵一柱”。
岐下陳姓宗祠每年春秋二祭(農曆二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全村男女備牲禮果品,雲集宗祠祭祖,公家殺豬宰羊,分福肉。
 
赤山陳姓“光裕堂”
位於陳城鎮赤山村,由本縣西鋪鎮金石村三世遷入,1997年重修。
 
赤石陳姓“詒謀堂”
位於陳城鎮赤石村。
 
下西崎陳姓“孝思堂”
位於陳城鎮下西崎村,始建於八世樸直(明嘉靖十年,即1531年),今重修。
 
土樓陳姓祖祠“孝思堂”
位於前樓鎮土樓(塗樓)村。

 

譜牒名錄

《南嶼陳氏宗族第十三世益隆公派系世譜》(重修初稿),1991年7月編。

《銅山陳氏澎湖衍派族譜》, 1992年銅山衍澎四世孫陳錦泉編撰。

《東山縣岐下村陳氏族譜》,2003-2006年稿。

《陳城陳氏族譜》(陳城(頂城、下城)陳氏淵源世系),2000年重修再版。

《陳氏宗譜》湖林吉土上社

《陳氏宗譜》湖林吉土下社

《陳氏宗譜》湖林鄉、湖林

《南靖龍山竹裏陳氏家譜》

 

昭穆字輩東山縣

銅山陳姓與銅陵“五品香”陳姓昭穆

堯舜禹湯文,景思起太郡。皇軍一繼璽,澤化承永存。

尚和日居泰,興朝茂成章。君恩恒寵錫,咨爾益禧昌。

 

樟塘鎮留田村陳姓祖輩世序昭穆

祖澤光華紹有虞,振繩祚世樹鴻圖。相傳海國垂芳遠,聲啟南天達上都。

尚和日基泰,興朝茂盛章。君恩恒寵錫,咨汝益熙昌。

文學達廷政,經典昭邦令。祖德貽謀遠,開來萬世盛。

 

樟塘鎮湖尾村陳姓昭穆

堯舜禹湯文,景思起太郡,德源承潁水,洪爾一繼宗,

尚和日基泰,興朝茂成章,君恩恒寵錫,茲爾益禧昌,

文學達廷政,光典照邦令,祖德貽謀遠,開來萬世盛。

(至今傳“寵”字輩。)

 

岐下陳姓世系昭穆

堯舜禹湯文,景思起太郡,皇軍一繼璽,澤化承永存,

祥和日居泰,興朝茂成章,君恩恒寵錫,咨爾永熙昌。

 

太傅派大坑昭穆

清伯則尚敦,朝懋景子永,陸元志汝繼,敬宣廣威靈,

定有英賢起,才和日共升,振宗修大業,濟世美長承。

 

岐下派系輩序

梁伯國晉子承仕,元建建丕肇振文,學至聖賢崇務本,興修孝友仲敦倫。

(陳氏先祖在岐下現已傳至27世,按昭穆傳至“錫”字。岐下輩序傳至27世“本”字。)

 

陳城陳姓昭穆

漢門宗德承,元世福長存,尚和日居泰,興朝茂成章,君恩原寵錫,咨爾永熙昌。 暨:

大善公克守,謙尚伯信有,士元嘉允茂,鳴時繼光久,賢孝際熙朝,永世承天受。

(現已傳至錫字輩,暨:朝字輩。)

 

陳雍支脈

旺閣始初:震 宗 遂 元 弘 秉 敦 國 遷 君 佰 仲

     振 興 隆 豪 芬 良 益 起 大 雅 見 書

     通 玉 潤 精 華 萃 珠 圓 瑞 彩 鐘。

 

陳侯庸支脈

開漳傳世德全玉振家聲奕葉永維新元亨乾利貞。

 

陳海生支脈

舊字輩:尚和日基泰,興朝茂成章,君恩還寵錫,咨爾益熙昌。

新字輩:大稟高筆士,功文立維長,良善世代振,

    招庭姓名揚,宗親伴同禮,祖德萬年香。

 

祖訓牌匾東山縣

岐下村陳姓祖訓

鄉有鄉規,家有家教,民有民約,嚴格裔孫,崇文尚禮,

尊賢敬老,有孝父母,熱愛老師,團結家親,和睦親鄰,

友誼戚友,認真讀書,各房團結,強弱不分,愛惜公益,

保護文物,努力耕耘,嚴禁毆鬥,反對賭博,不忘先祖,

春秋二祭,發揚先祖,同拓未來,鼓勵裔孫,齊家致富。

 

陳城陳姓祖訓

教以耕讀,訓以禮儀,處世忠誠,耕耘漁、農、鹽。

 

祖墓碑坊東山縣

陳城陳氏祖墓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凰山坡的楊太夫人墓(丞相宜中公之母)、陳元朴公墓(丞相宜中公之子)二墓風水林:山山連嶽,世稱(禁山)面積四百多畝,歷朝民間取中草藥材名山。

 

岐下陳氏始祖祖墓

穴名“虎腿”,墓誌,南宋招諭大夫,為官清廉,秉性高潔,忠心耿耿,赤膽扶帝,得終賈似道,告老返家,元兵南侵,臨安失陷,隨帝南逃,卜居洪淡(岐下),並祥裔孫。

 

陳城鎮赤山村陳姓祖墓

葬於大帽山。

 

陳城鎮(下)西崎村陳姓祖墓

位於本村獅山。

 

特殊傳世標誌

頂城古城堡

建於明代,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七聖夫人廟

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祭神日:每年正月十三迎眾神出廟,頂城、下城營安隊伍上千人,在宗祠排社敬媽。十八日眾神進廟,古義有三:正月十五日七聖夫人大媽陳靖姑生日;同日上元天宮聖誕;同日門神戶尉千秋。每年七月初七日,七星娘娘千秋並為七聖夫人節日演社戲,迎眾神出廟佑安、賞戲,熱鬧非凡。

 

憲斷公海貼文碑

即明朝民事法法律文書,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四面佛石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岐下村陳姓東廟

建于明神宗年間(1557年),主奉王爹王媽(陳政夫婦),為岐下地頭神,附祀觀音佛祖。

 

西廟

建于明天啟年間(1626年),與詔安梅嶺隔水相鄰,為明朝古建築風格。內對聯“北震盈所而不動,上帝位極以元為”。廟門匾額石勒“天由人”,乃明書法家潘潛之筆。

 

石城

建於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長170丈,闊8尺,高1.5尺,1548年盧壁知縣重修。

 

岐下村陳姓風水林

總面積60多畝(山地即凰八)。公田山東埔 160畝,山南30多畝。

 

慈濟宮

位於樟塘鎮湖尾村陳氏村中,始建時間不詳。

 

靈佑聖侯廟

位於前樓土樓(塗樓)村,對聯:“神顯威靈千年盛,人蒙惠澤萬載奧。”

 

名人文獻

陳士奇 明,《巴黔署草》、《自罵草》。

陳廷銓 清,《鼇峰草》。

陳洪甄 《陳洪甄回憶錄》(台)。

陳燕松 《夢見太陽》。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