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市衍護村陳氏淵源錄
衍護村陳氏淵源追尋
一、“陳”姓的由來
黃帝是中華民族第一個部落首領的盟主,因而成為我國眾多姓氏奉為共同的始祖。陳氏的太始祖是舜帝。黃帝到舜帝已曆九世。舜本來姓姚。(舜因生於姚墟,故姓姚,以出生地為姓)
舜帝傳位給禹之後,禹封舜的兒子姚商均為虞城侯(今山西求齊縣東南)。姚商均及子女改姓為虞(以國為姓),直至商均的三十二世孫(約曆一千多年),虞遇父(閼父)在周武王時官任陶正(掌管冶陶業的官職),娶武王大女兒大姬為妻,生一子,取名“滿”,備受武王的寵愛。武王賜滿姓媯(媯姓的由來),稱諡胡公,受封于陳國(今河南省封縣以東到安微省毫縣以北)。媯滿(諡胡公)是舜帝的三十三世孫,受封于陳國後,其子孫中也有的以諡胡為姓。其子孫中有一個叫媯完(媯滿的十二世孫),因後來國家發生變故,避禍逃至齊國時,因思念故國就以國為姓。即姓陳。
二、陳氏“潁川派”的由來
陳完(媯完)奔齊後受齊王禮遇官封“工正”,並娶齊王女兒為妻。傳至八世孫陳成子,陳成子當上齊王后改姓為田(即田成子)。又傳至十六世孫田建(約距今1750多年),齊國被秦始王所滅。田建有三個兒子,長子田昇亡國後去不明;次子田桓亡國後避難改姓為王;三子田軫避難時又恢復姓陳(即陳軫)。
陳軫很有才學,官拜楚相,封為潁川侯,舉家定居潁川(今河南省中南部)。陳軫就是潁川堂的始姐。又傳至媯滿(胡公)的四十八世孫陳實(漢靈帝時的大學者),陳實曾于南北朝宋文帝元 年間,被追封為康樂侯。後南北朝陳宣帝又追封為潁川侯,其子孫就以潁川成為陳氏的名派。陳實就成為陳氏潁川派的始姐。
三、陳氏的較大名派
陳國派;
戶 派;
潁川派;
南朝派。
四、隋、唐以來陳氏在南方支派
開漳聖王派(潁川派系,陳政、陳元光的後裔),于西元六六九年入閩。
太傅派(潁川派系,陳邕的後裔),于西元七三六年入閩。
江義門派(南朝派系,陳淑明的後裔)。
五、漳州陳氏太傅派始祖邕公的生平簡介
陳邕原籍是陝西省萬年縣洪故鄉胃桂裏人氏。陳邕,字崇德;號南山;諡忠順王;是唐玄宗時期的進士,官拜太傅;生於貞觀二十年丙午正月十五日寅時,卒於開元廿八年庚辰二月初二日卯時,墓在漳鎮內水頭,土名上鎮,享年九十歲。其夫人為高氏。
陳邕為潁川派始祖陳實的十五世孫,論輩份應稱陳元光為叔公。
陳邕為人耿直,因與宰相李林甫不睦,于唐開元二十四年(西元七三六年)被謫入閩,落漳州南山定居,成為陳氏在閩另一支開基始姐。(今漳州南山寺屬衍後陳氏祖先陳邕所建)
六、衍護村陳氏始祖元甫公與漳州陳氏太傅派始祖邕公的血脈關係
衍後陳氏屬太傅派,其漳州始祖是陳邕。陳邕的二十世孫陳德秀(太學生),擇居於儒林(今南靖縣居仁裏)。陳德秀生有四子,即長子陳明山、二子陳積山、三子陳壽山、四子陳福山(衍後陳氏屬福山公的後裔)。
明山生一子叫子仁,分族山城;積山生一子叫子義,守祖儒林;壽山生二子叫子禮、子和,都無傳;福山于順帝初元年進贅龍溪八都南岐鋪頭李家,住至大明,生一子,名叫子智。
後來,子智從南岐入籍海澄,建祖祠於霞美。子智公娶趙氏諡溫惠(合葬在南岐——土名叫石壁湖),生有五子。長子叫元徹,字俊明癢生,娶王氏諡貞烈(合葬在霞美高林頭);二子叫元通(太學生),娶黃氏諡貞順(合葬在到港口——土名叫上腳呈);三子叫元敏(處士),守祖在田中央娶郭氏諡貞淑(合葬在洪礁);四子元甫,分住在漳州南門外衍後,成為今衍後村陳氏的始祖;五子元泰,娶林氏諡貞謙(合葬在松浦——土名叫洋山尾庵仔邊)。
七、衍護村陳氏守祖旣成公與衍後村陳氏開基始祖元甫公的血脈關係
元甫公生於洪武十一年戊午二月十一日,是衍後陳氏的始祖。元甫公是邕公的二十三世孫,娶林氏諡貞遜(分葬在到港烘礁寨腳),又娶吳氏(葬在河坑庵尾)。元甫公生有四子:長子旣成,守祖衍後,娶鄭氏諡慈儉(分葬在本山胡宅隴);二子暨成,分住木棉,後成為木棉村陳氏的始祖,娶李氏諡恭順(暨成公葬於赤崗頭田墘,李氏葬在市尾山);三子天成,分住鶴林(新社村),後成為今新社村陳氏的始祖,娶許氏恭懿(合葬於靖地埠溪霞美——土名溪邊);四子旣昂,分住馬嶺,後成為馬嶺陳氏的始祖。
八、衍護村陳氏繁衍探索錄
1、衍後守祖旣成屬邕公的二十四世孫,生有三子,長子弘述,次子弘明,三子弘壽……
2、繁衍圖:
元甫→旣成→弘廷(?)→廷陸→道順→仕都→一炳→質吳→奇背(開先公)→
九、衍護村陳氏輩號
元旣弘廷道,仕一質奇時,天必宗,日邦起,敦仁為孝友,家庭欣長慶,敬業在守成,繩繼祠能召永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