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漳州古代陳氏名人

作者:佚名  來源:漳州市志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漳州古代陳氏名人

陳 政

陳政( 616~ 677年),字一民。唐光州固始縣(今河南省固始縣)人。祖居河東(今屬山西省)。政父陳犢,字克耕,號介翁,于隋末唐初從唐秦王(後為唐太宗)攻克臨汾等郡,為歸降有功首領。陳政幼年隨軍習武;青年從征有功,授勳府左郎將;顯慶三年( 658年)封歸德將軍。政妻吐萬氏,鮮卑族人。

總章二年( 669年),閩潮間“蠻獠”嘯亂,居民驚擾。朝廷晉升陳政為朝議大夫,派遣陳政領府兵3600人入閩,出鎮綏安(東晉義熙九年即 413年立綏安縣,屬廣州義安郡;隋開皇十二年即 592年綏安縣併入泉州龍溪縣,成為“龍溪縣南境”)。隨軍有許天正、盧如金參軍及佐吏共 122員。府兵久不習武,又因遠來無給養,且北來不服南方濕熱瘴癘水土,多致疫病。要與出沒不定的“蠻獠”和相呼應的峒蠻較量,顯見劣勢。因此,陳政初來戍邊,曾退保九龍山,屯田自給,以守為攻。陳政領兵南來,未為朝廷重視,兵員寡少,“永戍遐方”,欲歸無計,只好一面屯墾,一面請朝廷增援。朝廷得報,再遣陳政之兄陳敏、陳敷率58姓軍校南下支援。

咸亨元年( 670年),陳敏兄弟率軍南下,奉母魏箴同行。進軍途中,陳敏、陳敷相繼病逝。魏箴以高齡領兵入閩,與陳政所率軍隊會合,進屯梁山外的雲霄鎮,隔雲霄江與“蠻獠”對峙,邊境漸次安寧。稍後,陳政與母、子建宅于火田村居住。兵分上、中、下營,分紮三地(火田、西林、雲霄),“且耕且守”。

是時,土地未辟,四處荒蕪,陳政篳路藍縷,慘澹經營,備極艱辛。陳政視察駐紮在雲霄江邊的軍營時,望江興歎說:“此江似上黨的清漳。”懷舊之情油然而生(其後,子元光上表請建州,即名漳州;雲霄江亦改稱漳江)。

儀鳳二年( 677年)四月,陳政病逝,享年61歲。子元光襲其爵,領其兵,保衛邊疆。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年)追封陳政為祚昌開佑侯。

前志論陳政,認為“總章以前,漳(境)荊榛未辟,建堡設屯,首實陳政。遂扼閩粵之吭,開千百世之衣冠文物。”肯定其開漳功績。

 

陳元光

陳元光( 657~ 711年),字廷炬,號龍湖。其先河東人,後家徙河南光州固始縣。祖父陳犢、父親陳政,都是河東一帶地方首領,扶唐反隋有功。元光在軍功家庭教養下,學經史,習騎射,文武雙全。13歲,得鄉試第一名。唐總章二年( 669年)陳政奉命率軍入閩戍邊,元光“隨父領兵入閩”,出鎮綏安,後定居于火田村。

陳元光21歲,因陳政病逝,依例襲父職,代領兵眾。不久,廣東“獠”民陳謙聯合苗自成、雷萬興等人攻陷潮陽,守將告急,元光率輕騎討平。永隆二年( 681年),“盜”攻南海邊邑,循州刺史高坵受命專征,檄召元光提兵入潮救援。元光伐山開道,潛襲敵壘,大破之,“俘獲以萬計,嶺表(領表)悉平”。元光以積功授玉鈐衛中郎將(官秩正四品下),並任嶺南行軍總管。

陳元光對少數民族的反抗鬥爭,採取恩威兼施、剛柔並濟的策略,部屬擒獲的俘虜,極少數押解外地處死,絕大部分安置到四川西南的西昌山區。他在游仙鄉九龍裏(在龍潭附近,汰內、汰口之間)設唐化裏,安置歸附的少數民族,在政治上一視同仁。對那些居住在深山密林的“西北山峒”少數民族,元光還命人“開山取道”,“遣土人誘而化之”。從此,泉、潮一帶趨於穩定。繼之,著手“辟草莽,斬荊棘,建宅第”,發動百姓並招徠流亡,進行開發。又將400 餘戶軍眷遷來駐地定居,與當地人民共同開發閩疆,其後代延續至今。

陳元光處理軍政事務近10年間,逐漸領悟到:“兵革徒威於外,禮讓乃格其心。”“誅之不可勝誅,徙之則難以屢徙。”要圖長治久安,必先創州縣、興庠序,施行法治文教。遂於垂拱二年( 686年)上表請於泉潮間建置一州“以控領表,委刺史領其事”。朝議認為,閩南地處遐僻,萬一遣官不諳土俗,民眾反受其殃;“元光父子久牧茲土,蠻民畏懷,即令其兼轄尤便。”垂拱二年十二月初九日( 686年12月29日),批准析龍溪縣南境(即原綏安縣地)建置漳州,轄漳浦、懷恩 2縣,治在漳浦,詔元光為首任刺史。

其時漳州初建,瘡痍未複,列為下州。刺史持節,得專生殺之權;佐吏自別駕以下,可自選用。部曲子弟馬仁等都被疏薦任司馬等職。陳元光領導軍民開荒建屯,收集流亡,營農積谷,興辦陶冶,通商惠工,並於四境設立行台,定時巡邏戒備,方圓數千里“無烽火之驚,號稱樂土”。

陳元光善於用人,尊重部屬。許天正早年在陳政軍中任裨將,陳元光襲職後與許相處和諧,“凡所申請,必與許天正討論而後行。元光居祖母喪,以天正代領泉、潮事。”在元光麾下,有父親陳政軍中留任的部屬,也有他上任後新任的部屬;他們各稱其職,各盡其能,出謀獻策,齊心協力辦好軍政事務。

陳元光任漳州刺史期間,兼任營田使。致力推廣中原地區先進的耕作方法,改變火田村一帶過去“刀耕火耘”的粗放耕種方法;並幫助當地百姓解決種子、農具、耕牛等困難。興修水利,修築軍陂,全長約 120米,底寬、陂高各約 4米;依山勢蜿蜒修築引水管道,中間約有 500米是劈岩鑿石而成。

景雲二年( 711年)十一月初五日,“蠻獠”酋領藍奉高等潛入嶽山。變起倉卒,陳元光率輕騎防禦,中伏受傷而亡,時年54歲。葬于綏安溪大峙原(今雲霄縣火田鄉割布山)。貞元二年( 786年)州治遷于龍溪,改葬州治之北的九龍裏松洲保高坡山。自唐、五代至宋、明都有追封,神廟散見閩南各地。閩南人民移居臺灣以陳氏為多,臺灣現存敬奉陳元光的廟宇達48座。

陳元光一生,駐閩42年,任嶺南行軍總管27年、漳州刺史25年,堪稱唐代拓疆開漳溯源的人物。

陳元光著作,存者有《龍湖集》,內有《建州》、《謝建州》兩文,載入《全唐文》;詩 3首,收入清編《全唐詩》中。

 

陳珦

陳珦(?~ 742年),字朝佩。陳元光子,生於火田村(該村在漳州建州時為漳浦縣地)。自幼受業于別駕許天正,詩詞文賦皆能,元光愛撫地說:“兒非戈戟士,乃台院秀儒也。”唐萬歲通天元年( 696年)以明經登第。當時武后稱帝已10餘年,陳珦見朝中顯貴互相傾軋,遂上疏請求歸養。

景龍年間( 707年至 710年),龍溪縣令席宏在縣北創建松洲書院,聘請陳珦主持。松洲(址在今薌城區浦南鎮之南 1.6公里松洲村)離唐化裏不遠,時漢佘雜居,民俗較原始。陳珦宣導中原文化,開引古義,苦心教育民眾,對移風易俗“多所裨益”。

景雲二年( 711年),父元光平亂受傷而亡,葬于大峙原,珦築廬舍在墓左守制。朝廷認為漳州地處海隅多事故,命陳珦在喪制期間代理刺史職務,他懇切辭卻,至開元二年( 714年)喪制期滿,才正式擔任刺史。次年,他領兵夜襲佘峒,斬其酋領藍奉高,俘獲教化其部眾,“訓誨士民,澤洽化行”。

開元四年( 716年),陳珦以原屯軍設州治處多瘴氣,又地近閩粵邊境多“寇亂”,接受地方耆老的建議,遷州治縣治到李澳川(即今漳浦縣城區綏安鎮)。並在城西西宸嶺首建威惠廟,祀其父陳元光神像。開元二十五年( 737年),漳州地方(時仍轄漳浦、懷恩兩縣之地,即古綏安縣境)大致安定。同年,陳珦表辭封爵,朝廷不允;乃以年老疏請辭職獲准,仍到龍溪縣松洲書院,繼續聚徒教授。

陳珦謝官歸休後,朝廷遂以殳伯梁為漳州刺史,許平國任偏將。舊志認為殳、許兩人“俱貪賂”,在其任內,漳州“盜賊迭起于澗壑,老羸逃竄于山林”。開元二十九年( 741年),懷恩縣就因百姓逃亡而撤銷,地域歸漳浦縣管轄。同年,朝廷准析泉州的龍溪縣來屬漳州,漳州轄境遂由故綏安沿海地擴大至九龍江中、下游平原區,即今漳州平原。

天寶元年( 742年)陳珦病逝,諡文英。

陳酆(?~ 779年),字有芑。陳元光孫、陳珦之子。天寶( 742年至 755年)中期,即殳伯梁任漳州刺史時,舉秀才,授職辰州唐興縣(宋改寧遠縣)令。正要赴任,被漳州耆老朱興家、餘拱辰等數百人挽留;朱、餘等耆老趕赴宮闕,“陳奏謂酆通達國體,歷練事情,願得為本州刺史。”得到朝廷批准,授朝散大夫、中郎將、漳州刺史。殳伯梁他調,陳酆繼任漳州刺史,當即受到漳州士民的歡迎,奔相走告。大曆十四年( 779年)陳酆逝世,諡忠憲。

陳謨(生卒年未詳),字以忠。陳酆之子。建中二年( 781年)代理漳州刺史,理政之初與社會輿情不洽,州民曾拱璧等向觀察使建言調換。朝議以柳少安調任漳州刺史,陳謨“以中郎將檢校本州別駕”。柳少安到任後,曾偕同陳謨巡視龍溪縣,認為龍溪縣地處九龍江中下游,其北溪、西溪及南溪貫穿流域有著廣闊的平原區(即今漳州平原),並且“大江南旋而東注(入海至廈門島),諸峰北環而回顧”(直抵九龍江發源地),就對陳謨說,“此縣可建(為)州治(時州治尚在漳浦李澳川)。”柳少安任期未滿就他調,陳謨以平“廣寇”有功,複兼任漳州刺史。他就龍溪縣建州治一事,向觀察使盧諶(一作惎)建議,把第二次遷治申請報送朝廷,貞元二年( 786年)獲得批准。漳州州治乃從漳浦縣李澳川遷至龍溪縣登高山(今芝山)南桂林村(今漳州城區)。其時,漳州已轄龍溪、漳浦、龍岩三縣,首邑龍溪處於中心地帶。龍溪縣治自此成為漳州經濟、政治、文化中心。陳謨、柳少安為漳州第二次遷治一舉所貢獻的心力,至今仍被漳州人士所推崇。

 

陳淳

陳淳(1159~1223年)①,字安卿。宋龍溪縣游仙鄉龍州裏(今漳州市龍文區步文鎮篷洲社)人。因世居九龍江北溪之濱,學者又稱他為“北溪先生”。

陳淳為人恬靜,略有口吃,不喜交遊。初,陳淳習舉子業,專心功名,準備應試。22歲時,林宗臣對他研習科舉之文很不以為然,說:“此非聖賢事業也。”並贈予朱熹和呂祖謙同撰的理學著作《近思錄》。宗臣以儒學登科,官主簿,素享有善於品評鑒別的盛譽。因此,陳淳聽從宗臣的指點盡棄科舉之文,專攻理學著作。

因敬仰當時理學大師朱熹的學問和為人,陳淳擬遠道從師受教,可因費用不足一直沒有實現。紹熙元年(1190年)朱熹來任漳州知州。於是陳淳帶了《自警詩》,懷著“十年願見而不可得”之誠拜見。兩人交談極歡,朱熹也相見恨晚。朱熹曉以對德義透徹瞭解並身體力行的“上達”之理,說:“凡閱義理,必窮其原,如為人父何故止于慈,為人子何故止於孝,其他可以類推。”兩人相與反復討論,莫逆於心。朱熹欣然說:“我到這裏來,未曾將這般道理說與人,今日對您都說了。”此後,陳淳更加用功學習。陳淳每往郡齋拜見朱熹,常講論終日,有時甚至到深夜。朱熹常稱讚陳淳善於提問,推崇他的學習鑽研精神,並多次對人誇耀說:“我南來,喜為我道得一安卿!”

陳淳在一年間所受師教不淺,因而對朱熹極表尊崇。他說:“先生在漳州,首尾僅及一年……僚屬勵志節而不敢恣所欲;仕族率繩檢而不敢幹以私,胥徒易慮而不敢行奸,豪猾斂縱而不敢冒法。”他又說:“先生道巍而德尊,義精而仁熟,立言平正溫潤,清通的實。徹人心,洞天理,達群哲,會百聖,粹乎洙泗伊洛之緒。凡曩時有發端而未竟者,今悉該且備;凡曩時有疑辨而未瑩者,今益信且白。宏綱大義,如指諸掌,掃千百年之謬誤,為後學一定不易之準則。”

正因為陳淳對朱熹的學問、道德、政績心悅誠服,所以能終身捍衛師門,抨擊異說,成為南宋理學的一個堅強衛士。

陳淳尊從師教,亦且身體力行。他孝順雙親,護愛弟妹,和睦宗族。為弟妹辦婚嫁,讓他們有室有家;為宗族中貧寒者辦喪葬,讓死者歸土、生者無憾。漳屬各縣冠婚喪祭多遵守他所教的《朱子家禮》,歷數百年而不斷。他關心世事,敢於為民呼籲。在上傅寺丞《論民俗書》中,他指出必須嚴禁健訟、訛詐、濫殺耕牛、神棍斂財、遊民強乞、僧寺侵虐平民等六弊。在《又上傅寺丞書》中,呼籲必須禁絕淫戲。認為“作淫戲”費財廢業,玩物喪志,有助於淫奔、搶奪、鬥毆、獄訟甚至仇殺等事件發生。由於受理學觀點局限,他把當時流行的竹馬戲視為“淫戲”,並把社會一切弊端歸之於鄉社演戲活動。

陳淳生活在群眾之中,條陳時政能針砭時弊,而且議論精闢,趙汝譡任郡守時,就常以政事諮詢。陳淳的鹽策條陳,陳宓也給予很高的評價:“鹽策為漳害最苦,惟安卿條畫詳盡。其說果行,惠流數世,何必仕是邦而後為政耶?”

慶元五年(1199年)冬,陳淳往建陽再謁朱熹於考亭滄洲精舍,當時朱熹已臥病在床,對陳淳說:“像您所學的已見本原,所差的是下學工夫而已”。陳淳住了三個月,於次年正月告歸龍溪。三個月後朱熹病逝。

陳淳受“下學”的師訓後,痛下決心,克服偏愛,廣泛地閱讀書籍,推究各種事物的原理。時間一久,終於義理貫通,表裏精粗無不到。他對門人說:“道理原無玄妙,只在日用人事間,但循序用功,便自有見。”

朱熹去世,陸學益張,陳淳結合講學極力予以抨擊。他直接繼承了朱熹理學思想,著力疏釋、闡揚程朱理學,《似道之辨》、《似學之辨》,更是集中貶斥佛學與陸學。他譏刺陸學無源,全用禪家宗旨,認形氣之虛靈知覺為天理之妙;不由窮理格物,而欲徑造上達之境,反托聖門以自標榜,終無是處。他著述《嚴陵講義》、《北溪字義》以闡釋宣揚朱熹學說。

嘉定十年(1217年),陳淳赴臨安考試,歸途中遇嚴陵郡守鄭之悌。鄭率僚屬請陳淳到郡庠講學,聽講者達數百人。次年,以特奏恩授迪功郎、泉州安溪主簿(未到任)。嘉定十五年(1222年)循故例,升授修職郎。翌年農曆四月一日陳淳逝世,年64歲。

陳淳晚年家居講學,莆、泉、漳所屬各縣門生很多。壽終之後,門生哀慟,有的奔喪,有的在家設神位祭拜。先生葬于瑞泉裏石鼓之原(今步文鎮崎嶺村),莆田陳宓在墓道上大書“嗚呼有宋北溪先生之墓”10個字,且為之寫墓誌。墓門有坊,外鐫“朱門高弟”,內鐫“漳上真儒”,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龍溪知縣蔡亨嘉所立。淳祐六年(1246年)郡守方某,于龍江書院之東辟“道原堂”,祀朱子,以陳淳配祀。明成化年間(1465年至1487年),林雍請有司建專祠於漳州芝山之麓。其裏門扶搖(瓷窯)亦有一祠。

在朱熹門人中,陳淳的成就較大,世人將他與朱熹的另一高徒黃塝並稱。其著作有《北溪字義》(據陳淳晚年的講學,由門人王雋筆錄整理,闡述程朱學說最為精闢而有系統,是研究理學的重要著作)、《北溪大全集》50卷,均收入《四庫全書》。其記朱熹語者,有《郡齋語錄》、《竹林精舍語錄》;門人記陳淳語者,有《筠谷漱口所聞》、《金山所聞》。

注①:陳宓撰《有宋北溪先生主簿陳公墓誌銘》中陳淳卒年作“嘉定十六年四月一日”,即西元1223年。《宋史•道學•陳淳傳》中陳淳卒年作嘉定十年,即西元1217年。本傳陳淳生卒年據《墓誌銘》考訂撰述。

 

陳耆公

陳耆公(1195~1264年),宋長泰縣彰信裏(今陳巷鎮)雙芹社人。他家祖業富有,平生樂善好施,素為裏人敬重。

嘉定末年至寶慶初年,長泰旱澇更迭,尤其彰信、人和(今武安鎮)兩裏,處於叢山環抱的盆地中心,水利年久失修,大片田園成為“看天田”,無雨龜裂,遇雨汪洋,年成不好,民難謀生。其時,陳耆公正當盛年,決心為鄉里倡修水利,遂將自家田地 240多畝與他處田地相交換,以便連片興修水利設施。還聘請水利名師,親自陪同勘測地勢,足跡遍及旌孝、石銘、彰信、恭順、人和等五裏,經過設計製圖,擬訂出雙圳陂工程。先從岩溪奎山之麓、龍津溪烏石潭處,築壩截流,引水入古倉造陂,名開禧陂。陂以下採取雙圳分流,故名雙圳陂。東圳築陂七處(陳坑、陳塘、田仔、洋陂、長背、陶塘、夫坊),西圳築陂八處(上原、竹木、後溪、湯湖、洋溪、山重、羅鼓、新塘),連同開禧陂計16陂。後山重陂塌陷,成15處,因此又名“十五戶陂”。圳水流經15村、七大姓氏(陳、林、戴、楊、盧、王、劉)地界,其中開鑿池塘36處、圳溝 300餘條。嘉熙元年(1237年)建成,全長 300餘裏。隨後,還在易被洪澇沖毀之處設堰置閘,按照需要或開或閉,旱時開閘灌溉,澇時開閘排泄,平時閉閘蓄水。挑選有才幹並熱心公益的人充任陂長,常年派人巡視、管理、維修,不使廢弛。這一水利工程,當時可灌田萬餘畝,確保長泰萬眾得到溫飽,村社之間的水利糾紛也得到根本解決。立石紀事,至今利賴。

感于陳耆公克己為眾高風,當時鄉人把他入祀鄉賢祠。康熙版《漳州府志》為之立傳。現今長泰人民還在懷念他的功德。

 

陳吊眼

陳吊眼(?~1282年),本名大舉,一作釣眼。宋末元初漳浦縣人。

陳家世代務農,家境貧寒。陳吊眼的母親是佘族人,早逝,一家重擔全落在吊眼父親身上。父親陳文桂和叔父陳桂龍、陳滿安,以及妹妹陳吊花,都是農民起義軍的領導人物。

陳吊眼生活在內憂外患、多災多難的南宋末年。此時,南宋王朝岌岌可危,元軍步步南下,文天祥、張世傑先後率宋兵殘部南撤入閩,福建各地農民紛起抗擊元軍。吊眼正是在這如火如荼的反元鬥爭中,率領附近各村佘、漢的貧苦農民,起義反元。

陳吊眼從小生活在漢、佘雜居的村落,一家兄妹又與佘族有著密切的血緣關係,加上吊眼為人剛直豪爽,當地漢、佘村民對吊眼都十分愛戴。為了增強團結、消除隔閡,吊眼一開始就提出“窮苦人同命苦,佘漢一家親”的口號,動員貧苦農民不分佘漢,共同抵禦元兵。一時間,起義軍力量迅速發展。

宋景炎元年(1276年),泉州提舉市舶司蒲壽庚降元。次年,宋名將張世傑率淮軍往泉州圍討蒲壽庚。陳吊眼聞訊,迅速率眾與另一個佘族首領許夫人直驅泉州,合力圍困。張世傑所部一路南撤,氣勢不振,攻城不下;吊眼與許夫人合援後,士氣複振。蒲壽庚閉城固守,形勢十分危急,隨即派人從間道求救於元將唆都。唆都此時正受命南下,得訊後派兵解圍。張、陳、許合兵圍困泉州三個月(七、八、九月),未能攻克,反被唆都所部挫敗。

陳吊眼受挫以後率軍回寨,養精蓄銳。

宋祥興元年(1278年),陳吊眼所部經數月休整,決意奔襲漳州城。漳州城是繼泉州、興化之後,于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冬為元軍所佔據。吊眼率眾攻入漳州城不久,恰好遇到元將張弘範受命南下率舟師襲漳、潮、惠三州,沿途追襲文天祥所率宋兵,氣勢洶洶。吊眼自量難敵,便利用朦朧夜色迅速撤離漳州城。元軍遂派招討傅全等領軍鎮守漳州城。

至元十七年(1280年)農曆八月十五日夜晚,陳吊眼乘機再次突襲漳州城。這次率軍進城,殺死了招討傅全;萬戶府知事闞文興也在此役中戰死。全城的元軍,十有八九死亡。

自此之後,陳吊眼軍威大振,兵員猛增,聚眾10萬,連屬50餘寨,扼險固守:陳桂龍駐九層漈,吊眼駐漳浦峰山砦,陳三官駐水篆佘,羅半天駐梅龍長窖,陳大婦駐客寨佘。

這時,南宋王朝已經覆滅,只剩下南方的民間抗元武裝力量。陳吊眼為了聯合抗元,圖謀大計,便自立為王,年號“昌泰”,繼續以“複宋”為號召,藉大宋之名鼓舞人心。

陳吊眼大軍據守的山寨地勢險要,這些山寨“地通諸山洞,山寨80餘所,據險相維,內可出,外不可入。”元軍來犯,義軍居高臨下,矢石如雨,元軍無法得逞,反而遭受重大傷亡。

陳吊眼二度攻克漳州城之後,震動了元朝廷。至元十七年(1280年)八月,元世祖敕封完者都為鎮國上將軍、征蠻都元帥,高興為副都元帥,率軍入福建,企圖一舉肅清吊眼抗元起義軍。元世祖還特意賜給完者都翎根甲,並當面授意說:“賊苟就擒,聽汝施行。”

完者都率軍進入福建後,先用大軍鎮壓政和的黃華起義軍,迫使黃華投降,並授黃華為征蠻副都元帥,與完者都、高興一同征伐。元軍利用黃華為前驅。黃華熟悉起義軍山寨作戰的特點,帶領元軍步步進逼,使陳吊眼據守的山寨逐個喪失。

至元十八年(1281年)冬,元將完者都與高興攻破陳吊眼15寨,迫使吊眼退保千壁嶺。高興假意要與吊眼談判,登上半山腰。吊眼毫無戒備,便被高興扼住手臂,拽了下來,為元軍所擒。翌年三月,陳吊眼被元軍押送到漳州城斬殺。

在今詔安縣太平山白葉村附近,有一個山嶺,相傳為陳吊眼屯兵之處,鄉人稱此嶺為“陳吊嶺”。在今雲霄縣南山保牛坑村紅竹尖山巔,有一塊 180平方米的磐石,上鐫刻“天星聚講”四個大字;在另一高約13米的筍石上,鐫刻“朝天人□氣沖霄”;在通往雲霄縣城的懸鐘鼻山左側嶺上,也有一石勒“萬夫之望”四個大字。相傳這些都是陳吊眼起事的遺跡。

陳吊眼被殺後,其餘部吳滿、張飛等繼續堅持反元鬥爭,至死不渝。漳、汀一帶的農民反元鬥爭,仍陸續發生,此起彼伏,連綿不斷。

 

陳真晟

陳真晟(1411~1474年),字晦德,又字剩夫,自號漳南布衣,門人稱“布衣先生”。明漳州鎮海衛(今屬龍海市隆教佘族鄉)人。鎮海衛初建時(洪武二十年即1387年),曾調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四府人來此戍守,真晟之父陳安是泉州人,以戍籍居鎮海衛城內。至永樂九年(1411年),真晟出生於此。

陳真晟早年入長泰武安山讀書,受教于進士唐泰;17歲赴福州鄉試,因考場防察過嚴,裸體搜身,真晟恥於受辱,棄考而歸。自此放棄仕進之念,立志研究理學。他屬於程朱學派,曾對人說,朱熹重言“居敬”,知“敬”為《大學》始基;又得程頤“主一”之說,專心治學。感歎說:“《大學•誠意章》為鐵門關,最難過,而“主一”兩字即是玉鎖匙。”

天順年間,陳真晟步行進京,詣闕上書,欲獻所撰《程朱正學纂要》。該書首取程氏學制,次采朱子論說;並繪製兩圖,一著“聖人心與天同運”,一著“學者心法天之運”;最後闡述“立明師、補正學、輔皇儲、隆教本、振風教”五條,以闡釋兩圖的主旨。書未上,先疏請召見面陳。御批下禮部議處,卻被侍郎鄒幹認為玄奧無用,不作處理,未得召見而回鄉。

陳真晟家居時,讀到朝廷的《頒行敕諭教條》,其中規定學子應有的德行修養功夫,說:“這便是學校的‘正教’!但學校雖重視‘正教’,而科舉卻未定‘正考’,‘正教’還是行不通”。真晟因此而作《正教正考會通》,定考德為六等、考文為三等,各有定例可據,纂成長書告於當局。可惜這一教育培養人才制度改革的建議,亦不被採納推行。

陳真晟學有所得,素喜與人論證,廣交名流學者。某年,真晟聽說江西臨川有個推崇程朱學說的學者吳與弼(字子傅,號康齋)在講學,名氣甚大,決心往訪,以探討、論證學說,竟然變賣家產,得黃金五兩作路費,帶其侄兒同往。途經南昌,得到江西張太史元禎(字廷祥)禮遇接待傾談。張稱讚他“自程朱以來,惟先生得其真!”並勸阻真晟不必往見康齋,認為見之無益。真晟遂作罷而返閩。曾與莆田李文舉諸先輩講究行文,公訂學約,以正風俗。

鎮海衛初創時,辦有衛學。陳真晟在此講學,清貧淡泊,培養不少人才,進士周瑛就是他的門人。成化七年(1471年),真晟移居龍岩講學。晚年定居漳州玉洲(今龍海市角美鎮西南部玉江、洲港一帶)。

成化十年(1474年),陳真晟逝世,享年63歲,葬于龍溪趙塘山。廣東學者陳白沙作《挽布衣先生詩》,詩中有“武彝為約後,垂死又三年。明月高浮外,高樓鎮海前。獨疑何面目,相望此江山。忽報龍岩計,乘春欲理舡……”等語,深表對故友“哀悼之忱”。

陳真晟生前詩畫書法都有名,時人爭要。因而漳州有陳布衣字畫“片紙無存”的褒語。著有《程朱正學纂要》、《陳剩夫集》四卷,《陳剩夫集》收入《四庫全書》中。後人感念他,在鎮海學宮築有“理學坊”,在漳州築有布衣陳先生裏門坊。

 

陳洪謨

陳洪謨(1474~1555年),字宗禹,別號高吾。明湖廣武陵(今屬湖南省常德市)東村人。父陳良,人稱西谷先生,洪謨幼受其學。

弘治九年(1496年)陳洪謨登進士第。歷任戶部主事、員外郎,南京戶部員外郎、郎中,漳州知府,江西參政,貴州按察使,雲南按察使,山東司政使,江西左布政使、都禦史,兵部左侍郎等職。

陳洪謨任漳州知府期間,政績顯著,受人稱讚懷念。

正德五年(1510年),陳洪謨赴任漳州知府,留心地方吏治,用心考察民情,旬日之間,便依法懲辦蠹民猾吏兩名。巨盜林廣周,在海上嘯聚數千人,為害漳州各屬縣,洪謨一到,就設策予以平定。人們大為嘆服。

正德六年(1511年),陳洪謨改築嚴橋陂。陂址在龍溪縣六都、八都交界處(在今龍海市內溪村嚴厝社),因由鹿石引水入,亦稱“鹿石陂”。此陂原是明弘治十年至十一年(1497年至1498年)漳州知府汪天瑞所建,可灌田10萬畝,時稱汪公陂;至此已曆13年,由洪謨主持維修,改名陳公陂。

郡學裏有泮池,淤塞百餘年,陳洪謨動工疏浚,引水入池,優化學習環境。學宮樂器久缺,他遣人求得銅磬,請神樂觀懂音樂道士挑選百余人學習,又刻《大成樂譜》留傳後世。適逢琉球使者途經漳州,特來參觀禮贊,合掌而去。有一次,洪謨在開元寺率眾學習禮儀,見寺後朱文公祠敝敗不堪,遂修祠祀朱文公,而以陳北溪、黃勉齋、蔡九峰配祀;遴選庠生數十人在此讀書,並贊助貧寒書生一些燈油、筆墨費用,讓他們得以專心向學。

陳洪謨守漳時,重視地方誌書的資政教化作用,於正德七年(1512年)延聘莆田學者周瑛來漳參修府志。周瑛蒞漳之日,洪謨率屬官、耆老郊迎,並命丹霞驛丞袁哲專門侍候起居,表示敬老尊賢。逾年志成,凡30卷,是為正德《漳州府志》。

漳州人好訟爭,宋朱熹守漳時已有勸止訴訟措施,但民俗難改。陳洪謨在漳,實行《呂氏鄉約》,通令州民照辦;並在朔望日親自下鄉視察,為民排憂解難。

正德九年(1514年),陳洪謨赴京應考察,大受上司讚賞,晉升江西參政。洪謨自此離開漳州。漳人感念他的政績,曾為之建立生祠,塑其像以供瞻仰。

嘉靖八年至十年(1529年至1531年),陳洪謨任兵部侍郎。嘉靖十年(1531年)四月,兵、工兩部發生火災,焚毀檔案書籍,洪謨被罷職歸裏,從此不復起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逝於家中,享壽81歲。

陳洪謨的著作存世者有筆記《治世余聞繼世紀聞》和《松窗夢語》、詩集《靜芳亭摘稿》八卷、《常德府志》八卷;另《明史•藝文志》著錄有《陳洪謨文稿》二卷,今不傳。

 

陳士奇

陳士奇(1587~1644年),字弓甫,號平人。明漳浦縣銅山所(今東山縣銅陵鎮)人。家貧力學,認為天下將亂,遂好鑽研兵書,談論韜略。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中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成進士,任中書舍人。

崇禎四年(1631年),陳士奇任禮部主事,非其所願,旋升廣西提學僉事。因父喪回裏,讀《禮》家居;試造火攻炮石等兵器,以防寇亂。翌年倭寇果犯銅山,士奇率鄉民抵抗,斬俘倭寇數十名,倭寇敗退。

陳士奇三年服滿起用,任重慶兵備,又改貴州兵備,複改任貴州學政。又丁母憂,服喪期滿,轉任江西參議兼贛州兵備。士奇到任即解決石城、寧化兩縣爭地械鬥、訴訟10年的老案。他提倡節儉,規定衙署僚屬每人每月只許買一斤肉,並撰楹聯雲:“任僕輩衙中終日詈爭七錢肉,免民間地上三年剝去幾層皮。”他的防微杜漸,可謂嚴極。隨後補四川學政,每天對諸生講兵法、教騎射,準備應付時局的變化。廷臣認為士奇懂軍事,交章推薦他擔任四川兵備副使。先是邵捷春任四川兵備副使,“追剿”張獻忠,先勝後敗,被逮下獄,飲毒藥自殺。士奇即代其缺。

崇禎十五年(1642年)秋,陳士奇升任右僉都禦史,巡撫四川。適逢松潘兵變,員兵達數萬人。士奇採取慰撫辦法,曉以禍福,結果成功。士奇本文人,當了將軍,仍然以文墨為事,儒雅風流,卻讓軍政廢弛。石砫女將秦良玉請求增兵,分守13隘,士奇卻置之不問。

當時四川形勢大壞,悍將驕兵、民軍流寇,到處紛擾。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朝議認為陳士奇不能勝任領兵大事,命龍文光代其職。翌年(明亡之年)四月,文光已代職,士奇將行,聞京師告變,忠勇奮發,說“必報國仇”,遂留駐成都不走。他派參將曾英、趙榮貴分守甘州和梁山,都被張獻忠兵戰敗。獻忠率兵奪佛圖關,陷涪州。士奇急征石砫援兵,不至。農民起義軍攻至成都城下,士奇用滾炮下擊,農民軍死無數。二十日夜,黑雲四布,農民軍掘地用炸藥轟城。士奇、副使陳纁、知府王行儉、知縣王錫都被俘。士奇大罵,張獻忠將士奇淩遲至死。時年57歲。

 

陳天定

陳天定(?~1644年),字祝皇,又字慧生,號歡喜道人,世稱慧山先生。明末龍溪縣人。少聰穎,好韜略,善詩文,有大志,是大學士林釬的中表弟,曾以林釬為師,其道德、文章多受林釬影響。

天啟四年(1624年)中舉人,次年成進士。時值魏黨勢焰熏天,林釬受魏黨迫害之前。照例,陳天定可選任翰林院庶起士,但他寧願放棄官職也不願逢迎奸黨,繼見林釬棄官歸裏,他也憤然回家。

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倭寇及海盜劉三老、劉香等“二十四將”騷擾閩南沿海,窺伺漳州,形勢危急。知府施邦曜得知陳天定有武略,邀請他共商防禦辦法。天定組織鄉兵操練,守衛城東要地,並築土堡於鎮門兩岸(水路),與新築的萬松關(陸路)成犄角之勢。有一夜,海盜乘小船潛入浦頭。天定聞報,乘黑率兵截擊,攔住退路,海盜倉皇應戰,摸黑逃去,從此不敢內犯。同年,龍溪、海澄、漳浦、南靖、長泰發生饑荒,餓殍遍地,天定捐資勸賑,救活災民無數。民立碑紀念其禦盜賑災的功績。

崇禎元年(1628年),清除魏黨,受過迫害壓制者得到重用,陳天定起用為行人,曆遷吏部主事。其時思宗昏庸,國運日衰,奸黨並未絕跡,忠臣仍然遭殃。黃道周因反對楊嗣昌為兵部尚書而被貶,江西巡撫解學龍舉薦道周獲罪,二人被視為“朋黨”而罷官下獄;株連編修黃文煥、吏部主事陳天定、工部司務董養河、中書舍人文震亨等,一起被捕入獄。至崇禎十四年(1641年)楊嗣昌鎮壓張獻忠兵敗絕食死,道周等人由戍地被召還,天定亦得釋複職,召補銓衡。後升至太常寺少卿。

崇禎十六年(1643年),陳天定見朝廷政治日亂,覺得無可作為,遂辭職回鄉。次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死,明亡。天定痛心疾首,遂隱居于龍溪花山(今華安縣新圩鄉),授徒講學,後在朝天岩出家,往來花山、良村間。終因貧困而死,葬於鶴鳴鋪(在今龍文區藍田鎮),地距原抗倭處不遠。

陳天定著有《陳氏說書》、《慧山詩文全集》、《太極圖說參論》、《松石軒讀史》、《慧眼山房書抄》、《古今小品精華》等17種、若干卷,因年久散失,現存僅一部分。

 

陳澤

陳澤(1617~1674年),字濯源。明末清初海澄縣霞寮社(今龍海市浮宮鎮下寮村)人。

明末,清兵與鄭成功軍在沿海對峙。陳澤投奔鄭成功,每與清軍交戰,輒衝鋒陷陣,屢立戰功,被提升為信武營統領。

清順治九年(1652年)三月,清廷派閩浙總督陳錦率兵數萬駐同安,又調潮州和汀州諸軍企圖三面夾攻,消滅鄭軍在龍溪、海澄的主力。鄭成功派甘輝守江東,自與陳澤從廈門暗渡上陸,埋伏于龍池岩。同月十三日晨,清軍攻白礁,陳澤率領騎兵突從密林沖出,猛襲清軍,全殲敵眾,僅陳錦落荒而逃,不久被僕人刺死。鄭軍擴大戰果,輕取長泰縣。翌年四月,清廷派固山金礪會同閩浙總督劉清泰統馬步兵數萬,圍攻海澄,使用大小銃炮數百門,日夜轟擊,使海澄城垣崩塌多處。陳澤帶數名親兵渡九龍江到白礁請援,得數百人連夜趕回參戰,海澄之圍遂解。白礁鄉親父老拆運白礁城石支援海澄,增高海澄城垣至2丈餘,以防來敵。

順治十一年(1654年)七月,陳澤率師配合甘輝所部,收復莆田,進軍福安,並在那裏屯墾,徵集大量糧餉,被提升為護衛中鎮。

順治十五年(1658年),陳澤升為宣毅前鎮。當年五月,鄭成功率師北伐,攻瓜洲,占鎮江,直逼南京城。陳澤等建議猛攻,成功以城峻難下,企圖圍困待降。不久,清軍援兵四至,鄭軍被襲大敗。甘輝被俘死節,陳澤護衛成功撤回廈門。

順治十八年(1661年)四月,鄭成功率師攻臺灣,驅逐荷蘭侵略軍。陳澤率領先頭部隊在臺灣登陸,圍攻赤嵌城。打退荷軍多次進攻,擊斃敵軍上校貝德爾及部下近 200人,取得北線尾戰役大捷。八月中旬,荷軍從巴達維亞(今印尼首都雅加達)派遣援軍反撲。九月十六日,陳澤率部迎戰,擊沉敵艦多艘,擊斃艦長及以下官兵 100多名。荷援軍司令卡宇逃回,據守臺灣城(今安平)的荷蘭總督揆一開城門投降。

收復臺灣後,陳澤率部在今台南以北進行屯墾。陳澤建議鄭成功准許鄭軍家屬從大陸移居臺灣。陳澤夫人郭氏,胞弟陳醜、陳亥、陳拱及其家族都移台從事墾殖。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變亂,鄭經率師到廈門,企圖配合三藩反清。陳澤隨軍入廈,不久病逝,葬于廈門蔡坑山。陳澤無嗣,由其弟陳亥長子陳安承祧,世代繁衍,在臺灣成為望族。

 

陳常夏

陳常夏(生卒年未詳),字長賓,以所築居室“江園”為號。明末清初人。本姓郜,祖籍同安,移居南靖。家道清貧,以授徒為生。

明亡後,陳常夏曾同林莆公、杜于皇、洪思、方進、楊履園等人密切來往,從事反清複明活動,惜大勢難挽。清順治三年(1646年)九月,清兵入漳。次年,常夏的老師楊聯芳季子履圜被門客宋琳出賣處死。他生前有《懷洪思》詩雲:“九州同志在,風雨念田橫”,表現出寧死不屈的精神。這給常夏的思想很大震動。

順治八年(1651年),陳常夏抱著幻想,參加鄉試,得中舉人。又曾到軍門獻《安漳十策》。順治十八年(1661年),會試中式第一名,成為會元。但殿試屈居三甲,受人諷刺,常夏大為失意,遂辭別帝京南歸。

陳常夏性格豪放,南歸時曾遊歷白門、震澤、武彝、支硎、牛首諸名勝,遠至河南荊山,尋找黃帝鼎湖的遺跡。他想廣交豪傑,有所作為,但知己難求,只有畫家髡殘給他畫幅《歸林圖》,祝他平安歸隱。常夏回到家鄉,在鄴山(鄴侯山)下九龍江邊築屋自居,名曰“江園”。他自耕自食,嘯傲過日,有時連糙米飯都吃不上。友人送給他一些銀子,他便隨意送給窮人,毫不吝嗇。

陳常夏常同南明遺臣、佚民及僧徒聚在一起,駕小船前往鄴山尋訪黃道周講學的故址。徘徊良久,悲吟而去。他有詩道:“江東之水清且冽,百仞懸崖灑冰雪,明誠堂址化為灰,浩氣江聲相哽咽。”可謂長歌代哭了。

當時清、鄭兩軍交鋒,漳民供給清兵軍用,比常供高出20倍,輪值見年,每每徵收不足,斃命於官杖之下,因而逃亡載道,田園荒蕪。陳常夏因此會見道台,建議分班自征,卻遭縣府糧房胥吏的反對。常夏又致書齊太守、閔防廳、陳軍廳,並會合諸紳士到開元寺協定辦法,幸得閔防廳支持,強制照辦,才收到預期效果。

康熙初年,路上常有死人,營兵當作奇貨可居,嫁禍左右鄰舍,詐財為利。當時有鐘、黃兩家互相仇殺,路上陳屍二具,鄰居害怕牽連,逃避一空。陳常夏特出銀三兩,召保長代為收殮,並言明有事由他承擔。

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間,陳常夏之妻以13兩銀買的16歲林姓婢女,已許聘王亞。王亞原是富裕人家,因“遷界”破產,又為山賊所掠,終日受拷打,須納 200金才得釋放。常夏得知其情,遂以所買女子還其父,並不收回原價。後山賊受招安,將所掠良民百餘人交給鎮帥。鎮帥卻留為人質,勒索鉅款,拷打之苛且甚於山賊,每日死數人。王亞不得釋放,其父再向常夏求救。常夏遂往見都督,托言王亞是其親戚,還花了30兩銀,才把王亞贖回,使其夫妻得以團聚。

康熙五年(1666年)六月,清廷授陳常夏陝西米脂知縣,他以足疾為辭,堅不赴任,決心息影江園,多給桑梓做事,減輕民眾疾苦。他在《上趙部院書》中說:“閩中當二十年遷徙之變、兵火之災,縣官科費之濫,營幕派取之苛,膏脂難給,控訴無門,死亡死法,枕藉於道。”又在《上王太守論保費、衙役、寇盜三事》書中說:“漳民死於流離、死於饑餓、死于盜賊,總為藉糧濫派,又有保費繁苛,更番酷虐,無時休息……”,可謂大膽為民呼籲,聲色俱厲了。

“遷界”之時,人民饑寒失所,死亡載道,陳常夏購買荒山作為義塚場地,安葬死者。楊聯芳家道中落,死無以葬,常夏便以30兩銀卜葬于南建之陽。

陳常夏對年輕時所獻《安漳十策》,自悔孟浪與無知,在所著《江園集》中棄置不收。他平生所行義事,門人沈宗文、柳日生、鄧天佑及侄鸞飛作《紀事》可考。晚年聲望益高,學者稱為“鐵山先生”。蔡世遠說他“隱然有範文正先憂後樂之意”,評價極高。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論述說:“陳常夏非仕非隱,而不能不稱其義,是當入獨行,不當入隱逸者也。”它道出常夏亦儒亦俠的可貴品質。

 

陳汝鹹

陳汝鹹(1658~1716年),字莘學,號心齋。清浙江鄞縣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進士。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以翰林庶起士出任漳浦知縣,曆13年。其後,官至大理寺少卿。

清初,漳浦地方戰亂頻仍,經歷沿海“遷界”、“複界”,賦役管理十分混亂。複界後,田地易主,而賦額仍計舊主,舊田主逃避“亂糧”,而新田主據有田地卻無賦額。且官糧、民糧等則不同,田賦輕重不均,土豪猾吏相倚為奸,武斷鄉曲。丁糧版籍歲久混淆,百弊叢生,百姓不堪其苦。陳汝咸到任時,漳浦複界已10餘年,仍然存在這種混亂狀況。汝鹹針對現狀,實行編糧均戶,使人丁歸籍。令百姓自報丁口田產,自封投寄,就地定戶,以人定產。凡有田之人,皆必立戶,納糧多者開為首戶,實行滾單法,以次輪催。賦役編審定額後,詳細列榜張貼城牆公佈,使百姓家喻戶曉,時人稱為創舉,百姓贊其公平。地方勢家和裏胥、差役無法營私舞弊,衰戶弱民不再無端受榨,積弊為之一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汝咸著手重新編定保甲,以10家為一甲,每20甲為一保,全縣編定 166保。每甲立10家牌式,以人口最多一戶為甲長,與其他9家互相稽察,詰奸禁暴。保甲管理嚴密得法,城鄉社會秩序漸趨安定。

陳汝咸還致力於治學教化,在縣內創設四所義學,修葺學宮,建銅山南溟書院、雲霄朱文公祠等。每月逢朔、望兩日,都親自到明倫堂為諸生講習“五經”、《性理大全》、《通鑒綱目》等書課。他從容辯論,竟日不倦。每月諸生要作八股文、古文、詩歌,汝鹹都親為品評,分定等第。他提倡古學,文風為之一變。得知明誠書院被僧人佔據,汝鹹親帶縣役驅逐僧人,恢復黃道周講學處的風貌;延師書院中,訓勵士子,並寫《明誠書院記》以存。

陳汝鹹在漳浦以為政廉明著稱。他性機敏,處理案件迅速而慎重,一般民事訴訟,只用書面通知,不派差役拘捕,並能以理以法公正斷案,百姓贊其寬恕。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六月,連日暴雨,溪流驟漲,大水淹沒南門外民居,百姓上屋頂求救。陳汝咸親自登南門城樓,急募集小船拯救,又用大索紮木筏10多架,分頭搶救災民,並通令每搶救一人給錢30文,不多時,受災男女老幼全部得救。汝咸倡修雙溪壩、得仙橋,毀東嶽廟,將無為教經堂改為育嬰堂等。政績顯著,深受百姓讚頌。

陳汝鹹在漳浦縣任職13年間,曾兩次組織續修《漳浦縣誌》,第一次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聘請縣人進士林紹祖、舉人林登虎主編;第二次是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再次續修。兩次修志共20卷,汝鹹親自撰寫“賦役”等篇,為漳浦留下存史、資政等翔實的珍貴文化遺產。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陳汝咸調任南靖縣知縣。離任之日,漳浦百姓遮道挽留,但皇命不可違,他只得趁夜離開漳浦。漳浦縣百姓在他離任後建月湖書院,塑其像永祀之。

陳汝咸任南靖知縣後不久調京,任刑部主事,又升大理寺少卿。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奉敕往陝西勘災賑濟,兩年後卒于行邸,時年58歲。漳浦、南靖百姓祀之于兩縣名宦祠。

陳汝鹹著作有《兼山堂遺稿》、《漳浦政略》,還有多篇詩文被載入舊《漳浦縣誌·藝文志》。

 

陳篤生

陳篤生(1798~1850年),祖籍海澄縣;清嘉慶三年(1798年),出生於麻六甲。其家族早年到麻六甲,以種植為業。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陳篤生到新加坡,先經營蔬菜、水果、雞鴨業,挑到市場販賣。漸漸積累了一些資本,在十八溪畔開一小商店,經營土產生意。三年後頗有起色,與英商懷特赫合作,做大宗土產生意。他們輸出熱帶土特產,如胡椒等,輸入建築材料,成為有名的進出口商。經營20年,講究信用,在商界影響較大,成為商界領袖。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懷特赫逝世,篤生為其辦理後事,極盡哀悼,引唐代王勃詩句為其立碑:“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早期,新加坡是熱帶瘴癘之地,瘧疾、霍亂、天花、肺癆、赤痢各種疾病滋生蔓延。陳篤生天性以仁慈為懷,遂倡建醫院。他捐資建立平民醫院,設有病床供患者住院治療。惠及民生,社會稱頌。他被推為醫院董事長,政府派出醫生並提供醫藥、食物,經費由各界熱心人士贊助。

陳篤生還為窮人施棺、賑糧,排解華僑之間的糾紛。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餓死街頭的乞丐75人,均由他買棺收葬。翌年政府封他為太平局紳,是新加坡華僑、華人中榮獲此榮銜的第一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篤生在新加坡去世,時年52歲。

附:陳金鐘

陳金鐘系陳篤生的長子,道光九年(1829年)生於新加坡。從小受華文、英文教育,通曉多種語言,博學多識,能言善辯。父逝世後,繼續經營陳篤生商行,專營米業,在西貢、曼谷開設碾米廠,成為米業的“頭盤商”。

陳金鐘還是新加坡社會公益的熱心人。他捐款3000元重修篤生醫院,擴建醫務所,收容孤苦貧困的患者;倡建新加坡福建會館,任主席職。閩籍青年結婚,要到他的辦事處登記,由他簽字發給結婚證書。此外,還捐資興建媽祖宮、陳氏宗祠、保赤宮,並任總理。除經營米業外,他投資經營丹戎巴葛塢公司,成為新加坡海港最早開拓者,對新加坡建設事業作出較大貢獻。

陳金鐘任萊佛士博物院圖書館委員、商業礦業公會代表、陪審員。政府以他的貢獻,于同治四年(1865年)封為太平局紳,成為華僑、華人中獲此殊榮的第三人。他在暹羅(今泰國)設碾米廠,對暹羅糧食加工業貢獻巨大,暹羅國王拉瑪四世封他為暹羅駐海峽殖民地(包括新加坡、檳榔嶼、麻六甲和附近小島)欽差大臣兼總領事,晉封侯爵。同治十二年(1873年),暹馬因邊界發生糾紛,他出面調解,使兩國和平相處。

同治十一年(1872年)新加坡閩、潮籍人發生械鬥,政府請陳金鐘出面調停。兩派人都聽他的勸告,平息了紛爭,被譽為華人的“大總長”。

光緒十八年(1892年),陳金鐘逝世於新加坡,享年63歲。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