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陳元光籍貫“固始”說之由來

作者:程思明  來源:南陳宗親網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01日

陳元光籍貫“固始”說之由來

截止到目前,學界關於“開漳聖王”陳元光的祖籍研究主要有河東、潁川、揭陽、固始、光州等五種說法。儘管“河東說”形成較早,但早已被證實這是其郡望所在,與我們今天要探討的籍貫有所不同,而“潁川說”則是把陳元光的籍貫與幾百年前的遠祖相提並論,並不令人信服,至於“揭陽說”,也不過是廣東志書從揚善頌賢的感情出發硬拉名人的結果[01]。因此,就目前來看,關於陳元光籍貫的爭論焦點也主要集中在固始及光州身上。

仔細研究不難發現,“固始說”是以明清以來福建地區的地方誌書記載為主,如萬曆年間漳州知府羅青霄等撰修的《漳州府志》卷四《漳州府•名宦》載陳元光“其先河東人,後家於光州之固始,遂為固始人。”崇禎年間何喬遠撰修的《閩書》卷四一記載陳元光“固始人”。乾隆《龍溪縣誌》卷一五《人物列傳》記載陳元光子陳珦“先固始人也”。

而“光州說”則來源於河南及光州的地方誌書記載。如現存的順治、乾隆、光緒三本《光州志》中,有多處明確地指出其後世回“弋陽舊第”居住。值得一提的是,清康熙三十四年張沭等編修的《河南通志祠祀》中載:“汝寧府憫忠祠在光州西,祀陳亨祖。”這裏提到的陳亨是安祿山反時隨唐玄宗入蜀在馬嵬驛殺死楊國忠,逼縊楊貴妃的陳玄禮之祖,與陳元光同宗近親,同籍光州,生時以憫忠揚名,死後立祠在光州西祀奉[02]。而雍正年間的《河南通志》則更直接地記載“陳元光,字廷炬, 光州人。年十三領鄉薦第一,總章間從其父政領將兵五十八姓以戍閩”。

兩種截然不同的管道奠定了如今兩種學說的基礎。儘管目前無法確定兩種學說孰是孰非,但可以肯定的是,“固始說”明顯存在疑問。而最大的疑惑在於,為何陳元光的記載只是在福建本地地方誌中出現,而在固始本地的地方誌書如明嘉靖《固始縣誌》、清順治《固始縣誌》以及乾隆《重修固始縣誌》,都沒有任何蛛絲馬跡的記載;其次,在《明一統志》卷七八《漳州府》中,《陵墓》一節提到“陳政墓在南靖縣南新安裏。唐諸衛將軍陳政領兵戍閩。卒,葬於此。政,光州人,元光父也,俗名將軍墓”可以看到,這裏並沒有提到陳元光籍貫固始的說法,反而可以看到“光州說”的影子。

相對而言,順治十七年《光州志》中,卷七《官秩考陳燁》記載:“陳燁,字惟實,福建龍溪人。萬曆初,以舉人授光州守。其先人元光,產于光州,有功唐代,世守閩,因為閩人。以故公視州之紳士黎庶,猶其親姻比黨也......士大夫感公德,以元光舊封廣濟王,為建廟儒學東,以公配食,複祀名宦祠中”這則記載則從另一側面反映了漳州、光州陳氏互相往來的實例。

早在宋代,文史學家鄭樵就認為:“閩人稱祖皆曰自光州固始來,實由王潮兄弟以固始之眾,從王緒入閩,王審知因其眾克定閩中,以桑梓故,獨優固始人,故閩人至今言氏族者皆曰固始,其實濫謬。”[03]由此可以判定,“固始說”帶有濃厚的族人感情色彩,而與真實的情況乖違。此外,陳元光的祭祀在光州由來已久,例如,南宋時期就有對光州威惠廟的加封記載:“敕具官某唐郭子儀,功止瓦刀,而八子皆貴顯,朝廷今吳氏父子兄弟並為名,將有大功於西州,其可不使汝入仕,王幾而稱朕寵餒之意乎?往贊朝儀,尚識朕指,可光州城西威惠廟,中尊成惠顯應侯,加封英格威蕙顯應侯,東位昭惠順應侯,加封武格昭惠順應侯,西位孚惠靈慮侯,加封忠格孚惠靈應侯,壬午八月七回。”[04]

同樣,在順治年間編修的《光州志》卷二記載:光州北城西門裏有弋陽三公廟,祭祀三神中就有威惠侯、昭惠侯和孚惠侯,如果這個還不能確定是宋代以來的陳元光威惠廟的話,那麼清代順治年間編修的《光州志鄉賢祠名宦祠》所載的“廣濟王祠,在學宮前,祀郡人陳元光。宋孝宗時,封為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有司春秋祀之。”則明確表明了光州歷代祭祀陳元光的盛況。

可能有人會拿出《潁川陳氏開漳族譜》言陳元光之父陳政“世居河南光州固始縣之浮光山”的證據來否定筆者的論證,不過這卻是我要在接下來的論證過程中需要申明的事實,即這裏所說的浮光,並非在固始,而是在光州境內。

《漢書地理志》記載:“弋陽縣,有弋山,在西北。”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雲:“水東逕浮光山北,亦曰扶光山,即弋山也。而在宋代樂史的《太平寰宇記》也有:“浮光山在縣西北八(十)里。其山俯映長淮,每有光耀,因名光山”的記載。直到乾隆年間《光山縣誌》卷之二《浮光山圖說》更是對於浮光山的位置有詳細的描寫:

山之知名,久而最著無若浮光者,縣曰光山,以山名也,唐以前,光州治光山,故州亦以山名.酈道元雲:浮光山,即弋山也。漢立弋陽縣,謂在弋山之陽也,魏立郡,乃治西陽,西陽雖在弋陽縣西,實弋山之正南也,山瀕淮,其北岸即新息,與山相面,故息以浮光為南障,而實在光山境內.出迎恩門北望,平疇曠遠,惟茲山峻石孤撐,高觀枕流。[05]

這里很明顯可以看到,浮光山位於光山縣北部,而非光山縣東部的固始縣。弋山也就是浮光山,如今在息縣境內。因光州位於弋山之南,所以又稱弋陽,如今也就是如今潢川南城一帶,這符合地方誌書中關於“陳元光,字廷炬,弋陽人”的記載。

元代時期,在一些文獻中甚至把浮光山等同於光州。例如,元代許有壬《至正集》卷四十六《馬文貞公神道碑銘》寫到:“大奸複相,左遷開平縣尹,欲中傷之,退居浮光”。而同時期的《滋溪文稿》卷九蘇天爵的《元故資德大夫禦史中丞贈攄忠宣憲協正功臣魏郡馬文貞公墓誌銘》也有“公退居浮光之野,詠歌詩書,漠然不以介意”的說法。

上述兩篇文章中提到的馬文貞為光州人馬祖常,晚年時期曾退居浮光山。而《元史》卷一百四十三《列傳第三十》的“亡何,奸臣複相,左遷開平縣尹,因欲中傷之,遂退居光州”記載,更是讓我們明顯看到浮光山特指光州的事實。此外,從馬祖常撰寫的《光州固始縣南嶽廟碑》“固始,吾州之屬邑也”的描述來看,這表明他是以光州為故鄉的,不會也更不可能退居到固始境內所謂的“浮光山”。[06]

那麼討論了那麼久,關於陳元光是“固始”籍貫的說法到底是從何而來?我認為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回答。其一,歷史上有人是把東漢初年陳孟連做固始侯相的說法硬說成固始籍貫,這個問題似乎與“潁川說”一致,都是把遠祖當成是陳元光的籍貫,關於這個問題已經有多名學者進行過詳細討論,這裏只是簡單敍述。其二,也就是我們最開始討論的陳氏族人的問題,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可能是為了得到固始籍王潮王審知建立的閩國統治,換取一定的和平,才把籍貫偽託成固始。

 

[01]李喬《“開漳聖王”陳元光籍貫辨析》,載於《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

[02]肖林《陳元光籍貫窺探》,載于《福建史志》1990年第6期

[03](南宋)鄭樵《滎陽鄭氏家譜序》

[04](南宋)周必大《文忠集》卷九十四至九十六《臾才》

[05]【5】《光山縣誌 乾隆 點注本》 楊殿梓總修;光山縣史志編纂委員會點校 1987

[06]參見張沛之《元代色目人家族及其文化傾向研究》2009,天津古籍出版社 208頁

作者簡介:程思明,男,1989年生,長期致力於信陽文史的研究,對碑刻、拓片亦有獨到見解。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