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陳元光與臺灣陳氏源流

作者:陳及霖 陳廣  來源:中國民主建國會福建省委員會  更新時間:2012年08月16日

陳元光與臺灣陳氏源流

2010-7-17

陳元光,字廷炬,唐高宗顯慶元年(西元 656年)二月十日誕生于河南光州固始縣的一個官宦家庭。他的祖父陳克耕,從唐太宗李世民攻克山西臨汾,拜懷化大將軍。他的父親陳政,因征戰有功,官拜玉鈐衛翊府左郎將歸德將軍。陳元光從小聰明過人,巧通儒術,尤精兵法,13歲時,元光在光州鄉試名列第一,家人親友大感驚異,皆認為其前途無可限量。

 

一、陳元光隨父入閩平亂

唐高宗總章二年( 669年),閩廣交界“蠻獠嘯亂”,聲勢奪人。在告急文書的催促下,唐高宗命陳政為朝議大夫、嶺南行軍總管,率府兵3600名、戰將 123員人閩征討,並在閩粵交界的綏安縣地方(今漳浦縣)駐防屯墾。第二年,高宗增派陳政之兄敏、敷昆仲率軍校58姓人閩增援,時元光及其祖母魏箴隨軍同來。敏、敷在浙江江山途中病故,隊伍由魏氏率領人閩。陳政得到增援後,便到柳營江(九龍江)上游“結筏連渡”,從小道進攻,擒殺“藍、雷”兩位少數民族首領,平了36個山寨。於西元 677年病故,享年62歲,諡“忠肅”。

元光承父職,繼父業,襲左郎將軍職,代父統率兵眾,斯年元光僅21歲,卻很有軍事、政治、韜略才能。是年廣東碉州陳謙連結“諸蠻”苗自成、雷萬興等攻陷潮陽縣城,閩廣震動,當地守將不能制。元光聞訊馳援,由於他勇敢機智,很快就平定“諸蠻”騷亂。後又以敏捷的手段擊破了進攻南海邊境的廣東新興縣南崖山的另一夥叛亂。元光對叛亂者,誅其元惡、寬其所屬,軍民悅服。從此北至泉州、南至潮州、東至海上各島嶼、西至江西,方圓幾千里,安靜無事,號稱治平。

武后垂拱二年( 686年)陳元光上表請建州縣,興學校,開發地方經濟。垂拱四年( 688年)六月二十九日,朝廷詔令陳元光在雲霄屯所建漳州,領漳浦、懷思二縣,並授元光為中郎將右鷹揚衛率府懷化大將軍、輕車大都尉兼朝散大夫,持節漳州軍事,世守漳州,為州刺吏。

 

二、陳元光治漳功績

還在平亂時期,陳元光對待“諸蠻”騷亂,一向剛柔並用,恩威兼施,在實行武力鎮壓的同時,積極進行安撫。他特別劃地建立唐化裏,收容歸附的少數民族(諸蠻),並在經濟上給予優待,免其賦稅徭役,幫助發展農業,並解決種籽、農具等困難,使他們得以安居樂業。還積極推行民族融合政策,鼓勵部下與“蠻獠”通婚,從而使得漢人與“蠻獠”的關係迅速改善。同時,他領導府兵及其眷屬投入“辟草莽、斬荊棘、建宅第”的生產建設。他為解決農田的灌溉問題,率府兵在漳江上游截江築陂,名曰“軍陂”,全長120米,寬、高各4米,並沿山開渠,一直延伸到火田村的七浦洋,受益農田達一千餘畝。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曬鹽、制茶、造紙、紡織等手工業也相繼萌發,閩南荒蕪落後的面貌迅速發生變化。

在建州立縣後,陳元光更加注重漳州的開發建設。一是寓兵于農,積極屯田。因為閩粵離中原遙遠,不實行寓兵于于農,進行屯田,就無法維持這支近萬人隊伍的給養。所以陳政、陳元光父子把人閩隊伍開進“梁山之雲霄鎮”後,就著力進行屯田,創建第一村落——火田村。並把軍隊分為三營,上營駐火田村附近的嶽坑,中營駐西林,下營駐雲霄將軍山,發動部隊辟草莽、開阡陌、建宅第,從事生產建設活動。這就是所謂“且戰且耕”、“以養以教”的耕戰政策。

二是廣收散亡,大力推行均田制。陳元光把六朝以來綏安、蘭水的無主荒地按人丁多少分配土地,讓各戶開墾。由於均田制的推行,吸引大批閩、粵、贛一帶的窮苦農民前來墾殖,使漳州人口一時增加很多,並湧現出大批的自耕農,有力地推動了漳州農業生產的發展。

三是輕徭薄賦,實行扶持農工政策。陳元光認為“善政在於養民,養民在於寬賦”。他推行“租庸調法”,允許“輸庸代役”,讓個體農民有更大的自由。而對待前來歸附的少數民族(蠻獠),不僅“不役不稅”,還大力推廣中原先進的犁、耙、磨、壓等農業生產技術,改變他們原有的“刀耕火耨”耕作習慣,大大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經過陳元光幾十年的治理,漳州社會經濟面貌煥然一新。平原地帶普遍種上雙季水稻,而龍眼、荔枝、柑桔、香蕉等水果,以及各種花卉等經濟作物,廣為種植,成為農家經濟補充。手工業也初具規模,近海多從事曬鹽、造船,內地則從事制茶、燒瓷、制陶和織染。西林城既是政治中心,也是商業重鎮,座商、行旅、攤販聚集在一起,每日正午擊鼓開市,日落鳴鉦收市。唐景雲二年( 711年),正當陳元光繼續領導軍民全力從事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時候,原“蠻獠嘯亂”首領雷萬興、苗自成的兒子又在潮州聚眾起事,並率眾潛抵嶽山,元光聞訊倉促率輕騎抵禦,被敵將蘭奉高所殺,享年55歲。遠近居民聞耗均嚎啕大哭,並將元光暫葬于綏安溪之大峙原,後唐睿宗詔贈諡“忠毅”、“文忠”。並改葬於州北之高陂山。

 

三、陳元光後裔遷台拓墾

漳州自陳政、陳元光於公 699年人閩以來,至今長達1300多年。當時漳州漢民族人口只有 1.8萬人,而今人口成幾十倍、幾百倍地增長。人均耕地不僅沒有多少增長,反而日趨減少,為了生存和發展,人們不得不向外遷徙。陳元光的子孫後裔也不例外,也得向外移民,首先是跨海向鄰近的臺灣遷移。

(一)陳元光後裔遷徙臺灣的原因

這種跨海遷台拓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是人多地少,糧食不足,為了生存只得移民。眾所周知,晉代以來北方移民人漳,開始增多。唐初,漳州漢民僅 1.8萬人,五代時期是北方移民大量入漳的時代,九龍江下游平原、丘陵地區已初步形成一個人口較集中、農業經濟較發達的區域。宋代,漳州人口又有很大增長,到南宋淳祜年間(1241—1253年)人口達16萬多人,到明弘治15年(1502年),漳州人口增至26.6萬多人。由於人口大增,子孫一傳再傳,原有土地必然細分,人均耕地越來越少,越來越難以維持生計,加上貪官污吏的勒索,租稅繁重,土地兼併日益加劇。元光的子孫後裔與廣大漳州貧民一樣,難以謀生,為了活命,唯有外遷。當時主要遷往臺灣和海外的呂宋、印尼、汶萊、日本等地。

二是災害頻繁,糧荒嚴重,迫使百姓外遷尋找生路。據史料記載,明永樂初年至清嘉慶年間的400多年中,漳州府幾乎每4-5年就有一次災害,不是洪澇災,就是旱災,或煌災,或瘟疫、或地震等。災害不斷,農作物連年欠收、絕收。從明天啟元年開始,漳州遭受了持續兩個多世紀的嚴重糧荒,鄉村經濟處於崩潰之中。尤其單家獨戶的小農經濟,更是無力抗拒自然災害。若只碰上一次遭災,尚可變賣田產、房屋、甚至兒女,以維持生計;但連年遭災就一無所有了。而早已身無立錐之地的貧民百姓,更無力抗拒。為了活命,元光的後裔和全體漳州人一樣,唯有向外移民。據記載,在清代初、中期的 100多年間,不少家族都向臺灣移民達 200-300名男丁,幾乎每一代的大多數青年都遷往臺灣。家族的重心也轉到臺灣,老家漳州僅留下少數房頭承繼香火祖業。值得注意的是,漳州人的宗族觀念很強,家族中只要有人率先人台落腳,都要提攜族中的親屬隨去。反過來,族中人為了謀生計而遷台,也往往是投親靠友而去,這樣一來家族中移民的人就很多了。

三是清初頻繁的戰亂和“遷海”政策,使沿海大批農民破產,被迫外遷。清初,朝廷與鄭成功在閩南沿海長期對峙,戰火禍及漳州沿海各縣,清政府為了切斷沿海人民與鄭氏軍隊的聯繫,採取“遷海”政策,強迫居民內遷,同時縱兵放火焚燒居室,片物不留,造成大批農民失家破產,無業可安,無生可求,顛沛流離。結果,一部分沿海居民為了生存,只能冒險遷徙臺灣。

四是以謀生難易作為移居目的地的選擇標準:對有著深厚鄉土、宗親觀念的漳州人來說,在通常情況下,當在老家尚有生活下去的可能時,他們一般是不會棄土外遷的,哪怕其他地方顯見地“好賺吃”、“易謀生”,人們也會捨不得離開故土家園。但是在被逼得非離鄉背井時,他們當然會就近遷往創業機會多、謀取土地機會多些的待開發的臺灣了。因為,其一,當時待開發的臺灣,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能立足,也更容易開墾出一片土地來。如南靖縣龍山鄉陳丁,於光緒九年(1883年)遷徙臺灣桃園縣和平村,就開墾得十數甲土地。其二,漳州與臺灣一水之隔,舟楫相通,遷向臺灣,具有地理交通之天然便利,從海澄月港、或漳浦舊鎮、或東山銅陵、或詔安宮口以及廈門港出發,渡海去台,朝發夕至,而龍溪、南靖、平和、長泰等縣雖不臨海,但地處九龍江沿岸,清代時江上的舟船可直通海港,極有利於漳州人向臺灣遷移。其三,從地緣關係看,臺灣與漳州的自然地理環境相似,氣候相宜,水土相服,因而漳州人外遷謀生之地,首選臺灣是很自然的。

(二)陳元光後裔遷移臺灣的特點

漳州陳氏族人遷往臺灣,自始至終具有原鄉血緣家族向臺灣延伸和發展的顯著特徵。他們與廣大漳州移民一樣,為生活所逼,離鄉背井,拋妻別子,冒險渡台,既有謀生糊口、求生存的基本要素,又有承襲先祖開疆拓土的精神,還有閩南人講求實際、善於應變、敢冒風險、勇於開拓的文化氛圍的長期薰陶,以及到臺灣去闖天地、創業興家的奮鬥心態。因此,漳州陳氏族人遷移臺灣的特點有:

(1)以自發性為主。漳州陳氏族人遷移臺灣,既非當時政府有組織有領導地進行,也不是因那方英雄豪傑所驅使,完全是與漳州其他姓氏一樣,起始階段是因生活所迫而自然遷移臺灣的;後來隨著臺灣大規模墾拓的需要,則由先到臺灣謀生的同鄉、同宗返回故里宣傳“臺灣好賺吃”、“臺灣錢淹腳目”等,進而呼朋喚友以相邀的方式招募同鄉、宗親相繼前往臺灣謀生。

(2)一步到位直達臺灣。漳州陳氏族人移居臺灣,從漳州出發,一、二天可直接抵台,也就是說不需要經任何的中間遷移停居點,便可從移出地直接遷往移入地。移民到台後,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血緣聚落”或“同鄉聚落”,不存在“人鄉隨俗”的問題,可充分推廣運用故鄉的先進農業耕作技術,最大限度保留祖家地的傳統文化,沿用祖家的一切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家族制度等整套文化習俗。

(3)以群居為主要形式。臺灣初辟時環境險惡,到處荊榛叢生、野獸出沒、瘴氣薰蒸,移民要在這種極為險要的自然環境下拓墾,困難之大是難以想像的,若單個勞力,縱使再彪悍強壯,也難移寸步。在這樣條件下,漳州的陳氏移民和其他姓氏移民一樣,只有成群結隊,通力合作,才能挺進荒野,以求生存和發展。

①結成以地緣關係為基礎的同鄉組合——同鄉聚落。大規模拓墾必須依賴群體力量,最為可靠的是招募同一祖籍地的老鄉(不分姓氏,只要同鄉裏)來臺灣共同開發,因為在異常艱苦的拓墾環境中,大批老鄉成群結隊,比較容易做到同鄉相邀、同籍互幫、攜手並肩、合力開墾、風雨同舟、共渡難關。這是漳州陳氏族人移居臺灣、開發臺灣的一個顯著特點。當來自同一祖籍的老鄉在一片土地上紮下根,同搭屋寮,共居一處,墾得土地後,便以此為基礎建立村莊,自然而然成了“同鄉聚落”。這是在明末清初最為常見的地緣關係聚落型態,如臺北市的芝山岩、圓山裏,臺北縣的漳州寮,台南縣的詔安厝,雲林縣的平和厝,嘉義縣的南靖寮,嘉義市的雲霄厝等等。

②結成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宗親組合——血緣聚落。在開發臺灣過程中,除了招募同祖籍地的老鄉來共同開發外,也大規模地招募同宗族的同房派的宗親,或雖非同宗同派而同姓的宗親,同心協力,共同開墾土地,興建居處,形成具有血緣關係的人群聚居區,謂之“血緣聚落”,或非同宗而同姓的人群聚居區,稱為“同字姓聚落”。這種“血緣聚落”的形成比“同鄉聚落”晚,大約在清嘉慶,道光年間,才陸續確立。而聚落名稱,往往在姓氏後面加上“厝、寮、屋、莊、鋪”等,如陳厝、陳厝坑,胡厝寮等等。這種聚族而居的大姓,在當地人口中所占比例很高,如祖籍漳州的彰化縣田中鎮陳姓人口占28%,台中縣大肚鄉陳姓人口占24%,南投縣名間鄉陳姓人口占41.5%等等。

 

四、開發臺灣有功的陳姓傑出人物

漳州陳姓族人在開拓臺灣的歷史上,與漳州的其他姓氏一樣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陳姓子孫(主要有陳元光“開漳聖王派”和陳邕“南院派”二大支派的後裔)為臺灣的繁榮和發展,繼往開來,奮鬥不息,俊彥代起,名人輩出,構成一幅璀燦耀眼的群星圖。他們中的傑出人物既有漳州陳姓先民在臺灣歷史上各個發展階段,各條領域的代表,又有深受當今臺灣陳姓子孫頂禮膜拜的開台先賢,如:

陳澤(1617—1674年),字濯源,海澄縣霞寮鄉(今龍海市浮宮霞寮村)人,初從鄭成功任副將,1656年在福建與清水師作戰中立功,授護衛中鎮。1661年從征臺灣驅荷,任宣毅前鎮提督、虎衛將軍,率4000餘將士在北線尾全殲荷蘭精銳部隊;又與鄭成功水師會合,擊沉擊傷荷軍所有戰艇,立下赫赫戰功,晉封右先鋒。荷蘭侵略者在鄭成功的進擊下,元氣大傷,被迫投降。

臺灣收復後,陳澤輔助鄭成功安撫番族,開墾荒地,卓有成效,並親自組織海澄縣故里的鄉親移民人台開墾,其夫人郭氏,胞弟陳醜、陳亥、陳拱皆相隨遷台。鄭成功去世後,陳澤繼續輔佐鄭經。1674年隨鄭經帶兵到廈門後,因病逝世,葬於廈門西藩堡蔡坑山。

陳夢林(1664—1739年),字少林,雲霄縣人。康熙25年(1686年)遊學黔中,援例焉入太學,1716年應臺灣諸羅知縣周鐘瑄延請,編修《諸羅縣誌》。1724年完稿,全書15萬字,記錄了諸羅縣歷史、文化、語言、宗教、民俗等情況,成為瞭解和研究臺灣的重要地方文獻。另有《臺灣後遊草》及《遊台詩》、《他齊詩文集》等行世。

陳輝煌(1838—1894年)本名輝,又名輝龍,字耀廷,號東星,漳浦縣赤湖鎮人。輝煌於1861年渡台,居噶瑪蘭(宜蘭),因開發宜蘭平原蘭陽溪以南近山廣大土地的突出貢獻而與吳沙齊名,被譽為“兩位溪北、溪南開發的先賢”。1862年輝煌率眾首先開墾了今三星鄉十九結一帶,接著又把開墾地逐步從張公圍、瓦窯、大埔拓展到內外抵瑤陴、頂下破布烏、紅柴林、二萬五等地,面積達 800餘甲。至此,宜蘭全境荒地大致墾盡。隨著生產發展,人口增加,整個溪南地區建立起穩固的漢化社會,輝煌功績最為卓著。

溪南開發後,輝煌奉欽差大臣沈葆楨之命,率眾協助福建提督羅大春開鑿東海岸蘇花山道,歷時一年打通南北,以功欽賜紅頂,賞戴花翎,統領蘇澳南二營及叭哩沙台勇營。1884年法軍侵台,輝煌鎮守蘇澳,擊退來犯法國兵艦,又奉命轉防基隆獅球嶺,以軍功擢升協台。1894年輝煌勞瘁而逝。

近來部分的臺灣有識之士先後倡議各有關姓氏族群著手編纂家譜。現在有的姓氏正在編纂中,有的姓氏已完成,有的姓氏正準備。通過編修家譜,必然要溯本尋源,更加脫不了要正本清源,認祖歸宗。可見,通過編修家譜,始能明統緒,續譜牒,最終歸於中華民族各個姓氏皆為“炎黃子孫”一家親。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神聖領土。對臺灣的開發,無論從先民的遷徙拓植,還是現在的開發建設,同樣都是中華民族子孫世代相承的功業。我們陳姓子孫既然榮幸地作為歷代陳姓先賢的後裔,就應與各個姓氏一道,共同負起歷史責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祖國的和平統一貢獻心力,以求上慰先靈,下勉後輩。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