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開漳聖王廟宇與開漳文化

作者:陳錦通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開漳聖王廟宇與開漳文化

陳元光開創漳州,一家六代,前赴後繼,開發閩南,建置州縣,光耀千秋。陳元光及其兒子陳珦、孫陳酆、曾孫陳謨相繼出任漳州刺史,長達一百餘年,對漳州初創時期的軍事、政治、經濟及文化諸方面都產生重要的影響。陳元光後代及其將士的後裔多留居漳土,有的遠播港、澳、台和東南亞各國。他們對開漳先賢懷有深厚的感情,遂而形成豐厚的開漳文化,在各地根深葉茂。

唐垂拱二年,陳元光奏置漳州府治于福建雲霄西林。唐開元四年( 716),州址遷至李澳川,朝廷追封陳元光為“潁川侯”。據《陳氏家譜》稱:“有詔重修廟宇,並賜彤簫、器皿及‘盛德世祀之坊’六字以旌。”而有司遂以“民間捏像之廟”,經過重修成為州官奉祀之廟。又據志書載錄:“威惠廟”“始建于雲霄,後隨邑治遷今所”,並稱:“廟下有綽楔,題曰:‘盛德世祀之坊’,唐時詔立”。唐貞元二年( 786),州治北遷漳州市區。據《陳氏家譜》稱:“議以公之體魄捏塑于峙原,不免輕褻之,殊非禮重崇祀之意”,於是奉敕改葬州治之北的松州堡高坡上,遂又立廟於松州石鼓山下,歲時官往致祭。這時,大峙原的州廟又隨州治遷至松州。入宋,陳元光逐漸被神化了,被奉為安邦護土之神,朝拜者日多。不少達官名士都臨廟瞻仰並為之賦詩。如北宋州判蔡襄就有《陳將軍廟詩》:

“曾憑水柵誓長江,報國全軀事不雙。力屈已嗟關羽死,勢孤猶笑李陵降。宿墳古劍龍腥匣,壞壁靈旗獸纏杠。神理高高人意近,楮錢祈福暗塵窗。”

宋代漳浦知縣呂 寫有《威惠廟》:

“當年平寇立殊勳,時不旌賢事弗聞。唐史無人修列傳,漳江有廟祀將軍。亂螢夜雜陰兵火,殺氣朝參古徑雲。靈貺賽祈多回應,居民行客日云云。”

明翰林編修林偕春寫有《唐將軍廟二首用韻》:

 “將軍遺像肅炎方,奕奕威名起盛唐。萬里版圖皆草昧,千秋祠廟齊輝光。

  雲留斷碣悲終古,風振長旌福在漳。野老至今供歲事,猶雲流澤海天長。

  英風義烈凜當年,廟貌長存海國天。斑白有時談往跡,汗青無自睹遺篇。

  空山豺虎聞弓劍,落日龍蛇護幾筵。一自荊榛披血戰,雲霄王氣至今傳。”

北宋宣和二年(1120)後,各州縣的將軍廟均賜額“威惠”。北宋宣和四年(1122)封號“忠澤公”,南宋紹興二年(1132)追封為“輔國將軍”,紹興十六年追封為“靈著王”,乾道四年(1168)封號為“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明朝萬曆七年(1579)又加封“威惠開漳陳聖王”,至清朝乾隆四年(1739)封祀典“開漳聖王”。這樣經過朝廷冊封,並列入官家祭典,其神格與廟格都升高了,祭禮也隆重了。

既然神廟多了,神話也就多了。據《漳浦縣誌》載:宋紹定間,“汀郡寇犯境,居民奔走,哀告於神。俄而廟(指西廟)有大蜂,千百為群,飛集道路,盜不敢過,邑賴以全。”《泉州府志》“朋山廟”條也稱:“元至正間,泉有警,神兵顯於嶺隘,旗幟森羅,鉦鼓聲震,賊懼宵遁。”又稱:“明嘉靖間,廟傍火延燒神及夫人二像,煙焰中進輦及庭不毀。眾異之,鼎新廟宇”。類似這樣的神話一傳開,自然信者也就與日俱增了。

在明代,隨著人口的繁衍,村社擴增,兼之寇警時有發生,百姓希望有安邦護土的神靈保佑,於是各村社相繼建起了符合自己心理需求的陳元光祠廟。人口較多、氏族觀念較強的村社則把隨從陳元光入漳的始祖奉為“神明”,單獨立廟。如李姓奉祀“輔勝將軍”李伯瑤,沈姓奉祀“武德侯”沈世紀,馬姓及鄰近雜姓奉祀“輔順將軍”馬仁,許姓奉祀“順應侯”許天正,但也有單獨奉祀陳元光夫人種氏或其女兒“柔懿夫人”的。

至於神像的塑造,也有根據傳說,也有根據神話的。相傳陳元光狀貌是魁梧丰姿,鳳眼龍髯、龜背虎掌、色如傅粉,眼若流星,耳垂雙珠、眉生八彩,手垂過膝,發立委地,據此塑造的。而輔勝公李伯瑤和武德侯沈世紀卻是根據神話塑造的。

各威惠廟所祀的神像大同小異。各地的威惠廟和開漳聖王廟,其正殿當中奉祀開漳聖王陳元光神像及神牌,左右分祀輔勝將軍李伯瑤和輔順將軍馬仁神像,後寢奉祀陳元光夫人種氏神像。漳州北門外的威惠廟,正殿奉祀陳元光夫婦神像,後室則置陳元光父親陳政、子陳珦、孫陳酆、曾孫陳謨等人神主。陳姓聚居的村落,中殿正中奉祀陳政及陳元光神像,後面奉祀種夫人、柔懿公主及陳珦神像。為了應付迎神賽會,各神廟都備有雕龍的坐輿和神杠。較大的廟宇的神像則分成雙套,一套是固定的硬身雕像,一套是可以活動的軟身塑像。

“陳元光神系”諸神的祭祀禮儀是相當隆重的。州縣的“將軍廟”(威惠廟),每歲仲春和仲秋,由地方官員按禮祭以“三牲”(全牛、全豬、全羊)及菜之屬,並有祭文稱:“惟公開創漳邦,功在有唐。州民允賴,廟食無疆!”而民間對諸神祭祀日期各有不同:“開漳聖王”有祭生辰(二月十五日)的,有祭忌辰(十一月五日)的,有祭封王日(四月十日)的,有祭上元(正月十五日)的,“開漳聖王”的“生辰”、“忌辰”及“封王日”的祭祀活動也就向前延伸了。其他的如馬仁、李伯瑤、沈世紀、許天正、種夫人、柔懿夫人等廟神的祭祀日也都有向前延伸的情況。這就形成了閩南地區神節多而長的現象。至於民間的祭祀儀式也是相當隆重的,敬神的祭品除了全豬、全羊,還要點燭、上香、放鞭炮、燒銀紙。鄉里還請戲班在神像前通宵演戲。神節過後,家家戶戶還得提籃攜盒,到親友家中分甜粿等供品。

閩南民間對“開漳聖王”的崇拜,不但給漳州地各縣,而且給台、港、澳和東南亞世界各地留下了很多與之有關的祠廟、神話和傳說,而且對民間的信仰習俗、生活習俗、生產活動及社會風尚都有著深刻的影響。

2006年10月,新加坡舉行首屆國際開漳聖王文化聯誼會,來自中國大陸和台、港、澳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緬甸、日本、泰國和菲律賓的近千名信眾彙聚獅城,就是一次開漳文化的大展示。

 

作者系馬來西亞銜ANS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