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漳州掌故大全‧第七輯‧山川勝跡‧下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漳州掌故大全‧第七輯‧山川勝跡‧下

水寨大山

水寨大山座落在東山縣銅陵鎮的北面,以明初在此設銅山水寨欽依把總署,故名。銅山水寨在歷史上稱為閩海五大水寨之一。明初,此寨由莆田、仙游籍的士兵把守,他們在此祀奉家鄉的九鯉湖仙公,故此地別稱九仙山、九仙頂。此山是著名的軍事要地,戚繼光、鄭成功都曾在此屯兵設防;此山又是著名風景遊覽區,現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山上風光綺麗,山勢崔巍,榕蔭蔽日,曲徑縈紆,清風送爽。半山腰古榕樹下有一“燕泉”,長年不涸。半山有幾塊巨石,峭立如壁,上有三處摩崖石刻。附近的幾株古榕,氣須垂掛,盤根錯節,老態龍鍾而又枝繁葉茂。沿著明代開拓的山徑“石磴雲梯”可直達山頂。雲梯僅數十級石階,穿行於岩隙之間,窄而陡峻,須援鐵欄杆和藤蔓攀緣而上,登者無不氣喘吁吁,故明人在半壁鐫“必喘”二字。

山頂的天然石洞“銅山石室”,為東山八景之一。石室由幾塊岩石圍成,清幽明淨,內有幾處摩崖石刻。立於石室前,縱目遠眺,碧海湧浪,千帆競張,長堤一線,沙灘成片,城郭村落,歷歷可數。古代的文人墨客在此鐫“人世仙境”、“海天一色”、“寶瑤仙峰”等字句。山下聳立著九層樓高的華福酒店,新建的高樓與古老的大山交相輝映,使人感到既有歷史的雄渾闊大,又有現實的蓬勃生機。

山上遺留著許多古人的摩崖石刻。明嘉靖五年(1526年)福建右參政蔡潮巡海至此,題下“宦海恩波”四大字鐫于石上,嘉靖十五年(1536年)鎮東衛指揮吳文(字朝器,抗倭有功,升為:大明欽差總督),與銅山水寨官兵同立“惠政碑”以紀其功績。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戚繼光率師至此抗倭禦患。明萬曆九年(1581年)戚繼光派遣他所帶來的浙江義烏兵 450名戍守銅山,設把總一員,時稱“浙兵營”,負責調征銅山至懸鐘、詔安沿海、鳳山等地的軍隊協力抗倭。明萬曆十年(1582年),戚繼光再次來此巡察海防。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水師提督施德政揮師渡海至澎湖征倭,奏凱以回,於此山設宴慶功。席間寫下文詞瑰麗、氣勢豪壯的《橫海歌》鐫於石壁上,歌辭長達 300餘字,反映平倭的赫赫戰績,充滿英雄氣概,讀之令人神旺。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水師提督程朝京同參戎因督師三臨此山,留下“銅山石室”四大字,並鐫《視師三度駐銅山》三首律詩於石室壁間。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春,鎮甯知州昆明段伯偕部屬周光甫視師山上,鐫和韻律詩二首於壁間。明代崇禎年間,東閣大學土林文穆(林)在壁間題《遊九仙岩》詩一首曰:“洞門六六鎖煙霞,碧水丹山第一家。深夜寒泉流出月。曉天清露滴松花。”明武英殿大學士黃道周作《銅山石室記》,記述此山“壁立南向,下俯十仞,雖井泉未回,洞壑簡鮮,亦靈宰所直,宿真人之游邸也。十仞之下,舊環諸刹,鐘磬餘鏗、浮於木末。左裂石竇,飛泉下滴,夏冬不枯……。”文中之言:此山可與天竺、虎邱媲美。

山上尚有鄭成功水操台。南明永歷年間,鄭成功曾把銅山作為屯兵,募兵,練兵,造船的軍事基地。1982年在銅山石室內發現一塊《仙嶠記言》石碑,高 171釐米,寬69釐米,碑文記載南明永曆六年(1652年)鄭成功部將洪旭、張進、甘輝等四十三人捐銀修建觀音堂之事。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時,銅山有 500餘名青壯年隨師赴台,為收復和開發臺灣作出貢獻。其後,這個水操台成為海峽兩岸船隻入港的航標和東山縣的標誌。山下的大澳灣畔,至今尚存有一口“萬軍井”,這是當年為供應鄭成功水師飲用水而開鑿的。山對面的龍潭山上有鄭成功營房,其上有“龍潭石洞”,洞口鐫“雲塢”二字,傳說鄭成功曾居於洞中。

 

蘇峰山

蘇峰山是東山島的主峰。《東山縣誌》載:“昔江夏侯以此山不減西蜀峨嵋山,故名蘇峰山。”蔡潮於明嘉靖五年(1526年)到東山,《銅山志》載:“巡海道蔡潮稱此山為漳郡第一文峰。”《讀史方輿紀要》載:“蘇峰山亦名東山。”東山島即以此山而得名。因蘇峰山別稱川陵山,故東山島亦稱陵島。

該山踞海雄峙於東山島東部,臨近銅山舊城。海拔 274米,方圓10餘公里。山有99峰,18勝景,奇峰異洞,比比皆是。舊志載:蘇峰山為東山島外八景之一,稱“蘇柱擎天”,每見雲霧蔽峰,則為雨兆,稱“蘇山戴笠”。銅山是明末大學者黃道周的故鄉,他的故居匾額上,就以“蘇峰拱秀”為題。1935年,東山縣辦的第一所中學,就稱蘇峰中學。

蘇峰山上古跡甚多,明代蔡端卿的《柳溪集》中有《詠川陵行宮》詩:“南宋帝子宮,結向蜃樓側。於今海宇清,疑見千官色。”確認南宋少帝趙昺曾建“川陵行宮”於此。山下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宋司禮監潘木齋墓。”墓碑長 120釐米,寬55釐米,上刻“歲次甲申年葭月重修,始祖贈文林郎乘禧潘公暨配翼閫孺人彭氏塋,欽賜男司禮監穆齋潘先生附塋,暨孫立。”傳說南宋末年,少帝趙昺偕宰相陸秀夫南奔至此。元兵進逼至蘇峰山下,親營村的潘木齋率村民抗擊元兵,保護少帝君臣,被元兵所殺。為表彰他的功績,少帝封贈潘木齋為司禮太監。蘇峰山上尚有“山壟”,傳說少帝過此,見這裏只有幾坵山田,歎道:“小小山田,即使一粒穀能生兩粒米也不夠吃。”後來山壟長出的穀粒中果然都包孕著兩粒米。半山腰有處泉眼,俗稱“仙肚臍”,大旱不涸,傳說少帝曾在此飲水解渴。山下海中有20米高的柱形礁石,亭亭玉立,柱頂似方形坐椅,俗稱“帝座”,說是少帝在此坐過。

《漳州府志》、《東山縣誌》、《銅山志》都載:“俗傳宋帝昺南渡時,將都南澳,築此為東京。地後崩陷為海,”今城堞尚存,自山巔下向海,莫窮其際。海中尚有木尖竹藂,潮退風靜,郡人駕舟取焉!”山下有一處地形凹陷象甕子的山坑,俗稱“甕底坑”,是近代東山農民起義的遺址。清咸豐三年(1853年)四月九日,東山梧龍村農民林美圓組織“義興”農民武裝, 200余名農民聚集坑中,飲雞血酒,揭竿而起,攻佔銅山城,震動閩南。

蘇峰山峰奇洞異,其名雖俗而能窮形盡態,“水仙童隩”,說是有仙童洗浴於此,泉水清澈甘甜,終年不涸。“豬母生豬囝”,大石小石羅列,酷似母豬生仔。“大險小險”,崖壁高達一、二百米,直插海中,浪濤奔湧激蕩,俯視則心驚膽戰。“美小娘洞”是個神奇的海蝕洞,貼近海面,曲折幽奇,傳為龍女所居。人在洞中,氣氛陰森,海浪沖激洞室,或如金鼓齊鳴,或似萬馬奔騰,震耳欲聾,使人魂悸魄驚,不敢久留,故少有探險者。在凹陷的崖壁上還有三尊“石觀音”,酷似石雕觀音大士佛像,天然而逼肖,亦造物者之傑作。海邊舊有“猴子窺牛”景點,系一巨岩,立于似井的海灣邊。60多年前的一次颶風摧毀了這個景點。此外還有“獅子望球”、“北島”、“石龜”、“犁頭石”、“沉水泉”、“牛仔礁”、“豬母礁”等,皆以象形得名。

登上峰巔,滄海茫茫。晴日,則浮光耀金,帆影往來。颱風至則駭浪驚濤,裂礁噴雪,雲奔海黑,天地動搖,蘇峰山萬竅怒號,使人從它和大海的搏鬥中感受到無窮的力量。明代朱煜衢有《川陵霽靄》詩曰:“文峰插海秀,奎壁徹河明。此勝誇千古,堪齊華嶽名”。清陳少華的《蘇柱擎天》詩曰;“天垂南畔勢如傾,賴得蘇峰一柱擎,千載長留蒼翠色,春來最喜望中明。”

如今,山上林木豐茂,山麓遍佈矽砂廠、玻璃廠、拆船廠,交通方便,車輛穿梭,使古老的山峰生機勃勃,顯得更加年青而韶秀。

 

天成寨

天成寨在長泰縣武安鎮東南的雙髻山上,距武安鎮7公里。雙髻山是位於長泰縣與龍海市交界的一座岩嶺,海拔 342.3米,峰石峻峭,樹木稀疏,山頂雙峰對峙,狀如童子髮髻,故名。其北峰稱為“天成”,南峰為“晞發”。晴日遠望,山嵐飄浮,霞彩映照,真正是妙趣天成,故而素有“雙髻晴雲”之稱。明人方定有《雙髻晴雲》詩曰:“雙髻東南衛武安,奇峰時鎖白雲間。白雲散盡晴光照,放出青青兩翠鬟。”天成峰的四周,岩壁陡峭,古人因勢隨形,建成堡寨,稱天成寨。今岩巔有女牆垛口,牆東北隅尚存石炮一尊。登寨的唯一通道就是峰前的巨大岩罅,其間僅容單人通行,中藏三百六十級石階。扼住寨門,那真正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寨內有松鱗軒、清虛閣、萬石樓、心遠堂、天鏡湖諸勝。東有一洞,稱天成洞,洞中寬敞,有如廳室相套相連。主洞叫“布政廳”,其間還有“梳粧檯”、“大石桶”等小洞。居然有似官廳府第。天成洞旁是瑞煙岩,岩院始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依崖而建,一堂兩廂,岩中供如來佛像。

傳說明代在這雙髻山麓的小歧村出了個楊瑩鐘,曾任廣西布政使,人稱楊布政。他告老還鄉後,設館講學,並且訓練鄉兵,武裝保衛家鄉。有人進讒言於朝廷,誣他“圖謀不軌”。朝廷派兵圍剿。楊瑩鐘率家人退避至天成峰上。他帶著石匠在岩頂設置工事,鑿築城垛。洞口形勢險要,易守難攻。洞中貯積米糧,足以固守。因而得以長久與朝廷抗衡,後來,內奸引導官兵自未設防的“石槽洞”潛入寨內。楊布政正在午睡,被腳步聲驚醒,大喝一聲,山鳴谷應,倉促之間,抓起碗筷投向敵人,那碗中尚未進食的煮熟紅蝦,落到水窪裏竟然活蹦亂跳,而插進石縫的竹筷竟也長成綠竹。楊布政終於遇害,但是至今天成峰山麓的澗水中還有紅色小蝦,而寨牆垛間也長著方形的綠竹。

當然,這些民間傳說僅僅反映出人民對明末黑暗統治的強烈不滿,實際上在明天啟二年,粵西布政使楊瑩鐘為避魏忠賢迫害,舉家遷此,築天成寨,屏跡不入城。並無楊被殺之事。但是天成寨確實發生過激烈的戰鬥。清順治九年(1652年)三月間,鄭成功下令把圍攻長泰城的義軍主力撤到城東三十余裏的江東橋一帶,佔據天成寨等幾個要隘,佈陣設伏,全殲清閩浙總督陳錦所部的數萬官兵。清康熙十四年(1673年)十月,鄭成功長子鄭經率師圍困漳州,清海澄公黃芳度的標下將官吳淑開城投誠。鄭經任吳淑為後軍提督。四年後,吳淑率偏師入長泰,駐天成寨,與漳州駐軍互為犄角。是年十二月,清軍雲集,圍攻天成寨。此時,活躍于吳田、天柱山等山區的長泰民間秘密抗清組織修齋會與漳浦縣抗清組織白頭會首領蔡寅等聯合,猛攻清軍之背,吳淑始得以突圍。

歷史風雲已經消散,今天的遊客則仍可觀賞這險峰古堡的特有風光。如今交通發達,一條盤山公路正繞過雙髻山直達廈門。

 

印石山

從漳浦縣城關環城路南行轉東再順漳浦至廈門公路行約半裏,就到了印石山麓。山下有革命烈士陵園。進門迎面是一座高10余米的革命烈土紀念碑聳立在高坡上。碑下長眠著為閩南和漳浦人民的解放而犧牲的革命烈士王占春、馮翼飛、張長水、吳忠堅、張太西、何興等人的忠骸。沿著紀念碑東北面的曲徑登上峰巔,一塊方形猶如大印的巨岩橫鎮其上。大印石西畔有一個六角形六柱亭子,亭中有桌,此亭因山得名,稱印石亭。

舊《漳浦縣誌》載:此亭始建於北宋元祐年間(1086~1093年),為漳浦縣令傅希龍所建,後廢圮。1936年湖西華僑藍秋金捐資重建。小憩印石亭,時聞風生岡壑,松濤吟嘯,這是漳浦十景之一——“印石鬆風”。在亭上環視,印石山如舒翼之飛鳳,而大印石恰如鳳凰頭上的冠冕。古人有詩雲:“碧璋平高玉印橫,松風十裏響錚。有時一枕驚殘夢,疑是洪濤半夜生。”

印石西面的石壁上摩崖鐫“呂令峰傅公河”六個大字。呂令指的是宋代任漳浦縣令的進士、晉江人呂。他在任內留心治教,勸課農桑,關心人民疾苦。傳說東門兜鐵匠陳家蘇之子為虎所食。呂大怒,在城外嶺上掘一陷井,旁立榜書:“暴吾民者入吾井”。虎果投於其中。後人感念他的愛民之心,稱此嶺為虎坑嶺,稱印石山主峰為呂令峰。傅公指的是宋代仙遊人進士傅希龍,他在漳浦縣令的任期內振興文教,修繕城郭,興修水利,在城西南鑿河,引鹿溪之水灌溉良田,後人稱此河為傅公河。

在印石山東面石壁的上半部,鐫有“忠孝廉節”四個大字,這四字分別指的是漳浦歷史上的四個名人:黃道周的忠,高東溪的孝,張若定的廉以及年輕寡居、培養出一門三進士的陳氏的節。石壁下半部鐫有“中山林”三個大字,這是民間23年(1934年),漳州專員兼漳浦縣長朱熙為紀念辛亥革命23周年和孫中山先生逝世 5周年,與各界人士上印石山植樹造林後留下的題刻。如今這裏綠樹成林,花果滿山。但是觀賞不忘種樹人,印石山正象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娓娓地訴說著歷代正人直士、流風善政的故事,激勵人們發揚歷史優良傳統,去建設幸福美滿的新生活。

印石亭東側30余步遠有一臥地巨石,石背上印著一個大葫蘆和一個1尺多長、5寸多寬的足印,這就是仙葫蘆與仙腳印。

 

難得佳境“龍池岩”

龍海角美鎮白礁村口有座文圃山,又名龍池岩。

山上有南北朝時宋武帝永初年間(420~422年)建的觀音寺。寺前有玲瓏精巧的拱橋,曰“躍龍橋”,寺後有“彩虹橋”(或稱“淩漢橋”)。據縣誌載:唐武宗會昌四年( 844年)太子李忱隨高僧斷濟禪師雲遊至此。喜此間山幽林密,石棱泉冽,因解衣入橋下暢浴,暑氣全消,起而賦詩雲“惟愛禪林秋月空,誰能歸去宿龍宮。夜深聞法餐甘露,喜進蓮花世界中”。因唐太子入浴故,後世稱之“龍池”,池上拱橋稱“躍龍橋”。

唐時進士謝修兄弟兩人曾在此苦讀詩書,五代時主簿洪文用,宋代名賢石蕡等都隱居在此。宋進士楊志為紀念先賢,建立“三賢堂”以祀之。

宋代理學家朱熹于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登進士第,授同安主簿時,慕“三賢堂”之名,曾登臨此間,並在龍池岩建“玉屏講堂”,時四方學子紛紛登岩求教。朱子在此觀書、講學,有感而題詩雲:“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編者按;朱熹此詩來源,各家說法不同,此為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消遣。)

玉屏講堂影響極廣,附近鄉鎮相率以公有書田收益,來此營建書舍,供其子弟上山就學。當時共有書舍九十九間,傍山而築,鱗次櫛比,雄偉壯觀。朱熹親為其題下“溪山第一”匾額,並易“玉屏講堂”名為“華圃書院”,成為古代閩南著名學府。至今山腰路口尚存“華圃書院”古碑。

書院裏有一祠曰“拍門祠”,系朱子當年居留的遺址。據縣誌載:朱子教育學生,對師長應講禮貌,凡有所求教,必須先拍門,得到許可,方能進入。祠旁石上刻有“拍門”二字今仍在。

明洪武元年,名儒胡宗華曾在此設館授徒。本縣翠林鄭深道、埔尾林魁,俱于此修學成名。

躍龍橋附近有一平坦大石,可坐十數人。石上刻有“涉趣”兩字。據載:清順治九年(1652年)三月,閩浙總督陳錦,帶兵數萬駐紮同安與防守江東一帶的鄭成功部對峙。鄭成功伏兵龍池岩,有一次兵力部署之後,稍有閒暇,與部將陳澤在此石上下棋,局未終而戰發,鄭成功接戰大勝。事後白礁人為紀念鄭成功的戰績和情趣,在石上鐫刻“涉趣”以志之。

寺廟周圍的壘壘巨石上,有朱熹題刻的“寒竹風松”,王楷題刻的“丹灶石”,清代黃文川題刻的“松徑風清”、“伏龍岩”、“月魄涵江”,黃對楊題刻的“清可濯纓”等摩崖石刻和碑記20多處。

 

隆教鄉海岸火山口奇觀

漳州地區有多處火山口,以龍海市港尾附近隆教佘族鄉白塘村海岸的一處最為壯觀。這火山口表面長橢圓形,高約40米,寬約70米,由北向東伸展,長約 200米。漲潮時為波濤所淹沒,退潮時露出容貌。有人戲稱為“神奇的海底兵馬俑”,因為這一片礁石,像一排排露出半身的偶像,肥頭大腦,鐵骨錚錚,排列得井然有序,氣勢恢宏,才為此命名的。與“海上兵馬俑”相連的另一片礁石,則是一排排如車鋸刀削的石柱,高約六、七十釐米,或呈四方形,或呈六角形,規格一律,高低錯落,縱橫十餘丈,綿延起伏,場面十分壯觀。中外地質專家譽牛頭山火山口為“世界罕見的古火山口博物館”。只有身入這海上石林,方知其中奧妙。

據專家的科學論證,這座火山口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西部,由於太平洋板塊俯衝,插入歐亞板塊,形成福建沿海地質歷史上自長樂至南澳的深斷裂帶。這座火山口就在這斷裂帶上,是距今約700萬年(有人說是2000~2200萬年)從80~100公里的地殼深處向上噴發岩漿的遺跡。火山口中心是直徑約30公分的圓形噴氣孔。地質歷史上的三次火山噴發熔岩界線明顯可辨:最初噴發的一次,形成橄欖石色體的橄欖玄武岩,露出在最外一圈;內圈的含角礫粗玄武岩則是最後一次噴發所形成;中間是第二次噴發的粗玄武岩。這些粗玄武岩已經發育成柱頭節理石柱,橫斷面有的呈五邊形,有的呈六邊形。

這火山口是觀察深部秘密的視窗,引起中外很多學者的興趣,紛紛前來考察研究,它的奧秘尚待繼續探研中。

其附近的太姥山上,也有火山爆發後留下熔漿流淌的遺跡,一條較平坦的形成“萬丈丹梯”奇觀;另一條隆起的,形成“蒼龍入海”奇觀。現在都成為遊客們觀光的勝地。

 

千古之謎——華安仙字潭岩畫

仙字潭位於漳州市以北34公里,隸屬華安縣沙建鎮許田村,九龍江支流汰溪的下游,這裏山巒起伏,清溪急流。汰溪自北南流,至蚶盤山(俗稱“甲指尖”)被峭壁阻擋,折而向東流,驟成河灣,水深成潭,面積10餘畝,潭南低丘連綿,草木叢生,潭北峭壁屏立。就在這屏立的峭壁上,距離水面2米以上有大約200平方米的岩畫,鑿刻著許多似字非字,似畫非畫的刻紋,由於年代久遠,風吹日曬,苔生岩剝,紋道漫漶,不易辨認,民間傳為神仙的筆跡,故有稱“仙字”、“仙書”、“仙篆”,地名遂稱為“仙字潭”了。

仙字潭岩畫,早在1000多年前就被發現。據宋《太平廣記》引張讀《宣室志》雲:“泉州之南,有山焉,峻起壁立,下有潭,水深不可測,周十餘畝……石壁之上有鑿成文字一十九言,字勢甚古,郡中士庶,無能知者。”有人持仙字的拓本,請教在洛陽的韓愈,經韓潛心精研後,破譯道:“似上帝責蛟螭之辭”。但不知有何根據。

張讀,字聖用,深州陸澤人。他是張薦的孫子,十九歲中進士,僖宗時任吏部侍郎,終於尚書左丞。他又是寫《玄怪錄》的牛僧儒的外孫,受外公影響,而撰《宣室志》。宣室是漢文帝召賈誼問鬼神的地方,用以名書,表示本書所記,都是鬼神靈異的事蹟。可見仙字潭在晚唐時,已被發現並記述於史籍了。

到了近代,嶺南大學黃仲琴教授于1915年率先深入到荊棘叢生的仙字潭作實地調查,《汰溪古文》就岩畫的位置、形態、結構第一次作了科學描述,可惜黃教授僅在潭邊遙觀,僅發現10個圖像,記述過於精略。至1957年 8月,省文管會林釗、曾凡再次深入現場調查,所發現圖像比以前增多,共分五組。他們較系統較全面地介紹仙字潭岩畫實測資料,包括岩畫大小尺寸,形態結構,並附照片、拓片,為以後科學研究提供了確切可靠的資料,從而引起學術界的重視。迄至1988年,在華安舉辦“漳州地區摩崖石刻學術討論會”,掀起了對仙字潭摩崖石刻研究熱潮,在專家中展開了一場“字乎?畫乎?“的大爭論。結果,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持“文字說”的專家認為,崖刻是文字的雛形,基本具備文字的特徵。也有學者認為,從圖像造型看,仙字潭石刻是書畫同源的一個標本,是由圖向文字過渡演變中的一種象形藝術傑作,因此,從某種角度來看,它的意義並不亞于甲骨文、金文的價值。於是,他們就用甲骨金文進行套譯,譯為“昱馘夷俘越,□吳王昱,吳戰越,戰番□番。”或譯為“(部落)二師(征)伐(敵)酋(首)俘伏(敵)酋(首)。所譯內容雖略有不同,但都認為是氏族部落戰爭的記功石刻。

多數學者認為,用甲骨金文套譯岩畫,本身就很值得商榷,所破譯的內容也難以自圓其說。史前時期,何來“吳戰越、戰番”征戰史呢?獨有陳兆複、蓋山林兩位學者持異論,向“文字說”提出挑戰,明確提出崖刻確是“崖畫”,它是經過作者藝術誇張,濃縮,符號化了的原始圖畫。例如:圖像最多,面積最大,畫面 1.30×1.62米,是由眾多的人體形組成的群。舞娛神圖。畫面最高處是一個奇特的圖像,刻畫與眾不同,圓點的頭下,雙臂平伸,兩個圓點應為乳房,下肢分開夾一圓點,似乎表示女性的生殖器。應該表示是母系氏族的圖騰——神,左下方是兩個大腹肚的人形,似乎是酋長,右下方則是手持飄帶或其他法器的人形,沒有大腹肚,大概是男性。其他大多舞者雙臂平伸,肘部下垂,雙腿分開作蹲踞狀,臀下有尾飾,個別舞者作倒立狀。其基本內容是表現氏族部落祭祀娛神的舞蹈場面。

又如,另一幅畫,上方為一個人體形舞者,左臂上舉,右臂高揚,雙腿叉開,作蹲踞狀,臀部下有尾飾。腰部似插有匕首,右臂空間似有水珠滴落。意象是巫師祈雨。下方為兩個人體形舞者,另一個是側身舞象,代表氏族祈雨人。更下方有兩個獸面形,只有眉、眼、口、無頭部輪廓,似為犧牲或人之首級。

如是看來,各組岩畫,都有其特定內涵,或為祭祀祖先,或為祈神降雨,或為紀念某一酋長或英雄。作一圖畫看便不難理解其內容了。這是古代先民們經過藝術誇張,濃縮並符號化了的一種原始岩畫。至於是屬於那個民族,產生於那個年代,也是說法紛紜,有待研究了。

仙字潭不僅在考古等學科上有重大的研究價值,也是一處有益的旅遊勝地,亟待開發。

 

世界之最江東橋

江東橋原名虎渡橋,位於九龍江北溪下游入海口,漳福公路幹線上。江東橋是我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它與泉州的洛陽橋,晉江的安平橋,福清的龍江橋合稱為古代“福建四大石橋”。近年又被《世界之最》書籍列為世界最大的石樑橋。據《讀史方輿紀要》稱:“江南石橋,虎渡第一”。

江東這段溪流,古稱柳營江,原是通津渡口,因“在郡之寅方”寅屬虎,故稱虎渡。這裏兩岸峻嶺對峙,萬壑並趨,江寬流急,波濤洶湧,駕舟渡江,進寸退尺,令人觸目驚心。宋代陳讓在《重修虎渡橋記》中雲:“東奔如雷霆,入地深不可測,則立址於重濤悍流之中,似非天匠鬼工,莫能措手”。說明這裏渡江架橋之艱險。

南宋紹熙年間(1190~1194年)郡守趙逖伯在這裏連艘建造浮橋,開此處造橋歷史的先聲。但浮橋“搖盪掀簸,過者凜容”,且經風雨摧損,疲于屢易。嘉定七年(1214年)郡守莊夏始于此壘石為墩,建造木橋。但因水深流急,拋石都被沖散,遲遲未能奏效。一天,忽見老虎負子過江,遊過一段急流,即棲息片刻,再遊再息,終達彼岸。建橋工匠,見狀忽悟,循蹤勘探,發現虎游一線,水下有石如阜。於是選址築墩鋪梁成橋,並以木、瓦蓋頂,命名曰“通濟橋”,又稱“虎渡橋”。

宋嘉熙元年(1237年)木橋被火燒毀。漳州郡守李韶倡議改建石橋,並捐私錢50萬。裏人吏部尚書顏頤仲及故守莊夏之子促成之。再撥庫銀萬緡,又發動廷濬和尚師徒四處募化以濟之。歷時三年又一個月,造成石橋,“其長三千尺,址高百尺,釃水(橋孔)一十五道,梁跨於址者五十有八,長八十尺,廣博皆六尺有奇。東西結亭以憩往來者。”至此,虎渡橋夷然穩定百數十年。

後經元、明、清各代,石橋屢毀屢修,共有十餘次。特別是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代巡李翔謀建石樑橋,由郡守孫裕組織施工,不久,因調職未果;嘉靖十八年(1539年)代巡侍卿王石沙再次撥帑興修,並由郡守顧四科募民施工,經民眾努力,隔年冬,新建石樑橋落成。“石樑長八十尺,寬、厚各五尺,釃水一十五道,一道三梁,疏之以廣其道,以板石橫彌其縫,廣二十尺,長二千尺,皆新制也。”梁石最重近二百噸。在古代要開採如此巨大石樑,其難度是難以想像的。且用什麼辦法、什麼工具將如此石樑運至江邊,架上橋墩,至今還是一個謎。這樣“上重下堅,相安以固。漲不能沒,湍不能怒,火不能,颶不能傾”,實是建橋史上的奇跡。

如今石樑仍穩架橋墩之上,成為一大奇觀,吸引中外許多學者、遊客。英國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文中評價說:“在中國其他地方和國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可同它相比的。”

如今,江東石樑橋仍橫跨九龍江上,成為國道 324線要道。

 

鎮海衛城

龍海縣東端的港尾鎮鎮海村,枕山面海,地勢險峻,自古為兵家要地。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在此設衛築城。

鎮海衛城依山臨海,既是山城又是海城。衛城內有後山,古山,倉山,召山,曜山,衛城外有“熬酒桶頭”,“土地公山”,合稱“七星落地”。城南有象鼻山、旗尾山環抱鴻江港。海面上,島嶼環布,東有東碇,南鄰南碇,北與金門諸島相望。在此設衛築城,攻防皆宜,無疑是很有軍事眼光的。

“衛”,乃明代軍事建制,其長官稱指揮使,配兵員5600名。衛下設千戶所,兵員1120名,長官稱千戶;百戶所,兵員 112名,長官稱百戶。《鎮海衛志》載:鎮海衛城歷任指揮使18人,常設官兵5300名。轄漳浦陸鼇城,東山銅山城,詔安懸鐘城三個千戶所。

《海澄縣誌》載,鎮海衛城城牆周長八百七十三丈,高二丈二尺,寬一丈三尺,全部石砌。城牆上設女牆1660處,窩鋪20個,垛口 720個,築東西南北門和水門五個城門,門上有譙樓。如今,城牆尚存部分,城門基本保存,南門和水門比較完整。南門建築尤為別致,設雙重城門,內外城門錯開,便於藏兵,有利防禦,南門外還設校場、將台、演武亭、煙墩台等軍事設施,遺址仍斑斑可辨。

衛城內幾千官兵要飲用水,所以就在庭院中、榕樹下、城門角、石徑旁,到處鑿井。據說明代共有99口井,其中最出名的有:七星井、柳樹井、甘泉井等。七星井井底是一塊石板,石板上鑿六孔,泉水從石孔中冒出,故又稱“米篩泉”。柳樹井面長期打水,井繩磨入井沿寸許,形如菱花。傳說鄭成功曾住衛城操兵,飲用甘泉井水,所以甘泉井又名“國姓井”。

鎮海衛城在古今海防鬥爭中屢建軍功。城內外文物古跡,莫不和軍事結緣。南門外的天門宮,宮內十八尊羅漢均無頭。相傳,明代倭寇偷襲衛城,由於官兵嚴加防備,屢遭失敗,惱怒之下,潛入宮中,將羅漢頭全部打掉。水門右側有飛蛾洞,為閩南十八洞之一。相傳楊文廣平閩曾入此洞。城北有塊天書巨石,巨石上有盈尺凹痕,形似鎖孔。傳說內藏寶劍天書,如能以手指扣滿兩端鎖孔,則打開天鎖,能得天書。可惜至今無人能得。

鎮海衛城的北端鎮海角,1989年建起一座現代化航標燈塔,日夜為航行於臺灣海峽西海區的船隻指引航向。

 

月港小蘇杭

月港,地處九龍江入海處,因其港道(海澄月溪至海門島)“外通海潮,內接山澗,其形似月,故名”。

15世紀末期至17世紀中期,隨著我國東西沿海對外貿易的發展,月港一度成了“海舶鱗集,商賈鹹聚”的外貿商港,與漢、唐時期的福州甘棠港,宋、元時期的泉州後渚港和清代的廈門港,並稱為福建的“四大商港”。

據《海澄縣誌》記載:“月港自昔號巨鎮,店肆蜂房櫛篦,商賈雲集,洋艘停泊,商人勤貿遷,航海貿易諸蕃”,當時已是“農賈雜半,走洋如適市,朝夕皆海供,酬酢皆夷產”,成為“閩南一大都會”。

明隆慶元年(1567年),明王朝在月港設置海澄縣,寓“海疆澄靖”之意。當時,九龍江沿岸住民出洋過番,大都由此揚帆出海,因此,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有“閩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之說。有詩贊月港:“東接諸倭國,南連百粵疆,貨物通行旅,資財聚富商。”“市鎮繁華甲一方,古稱月港小蘇杭。”

明末清初,鄭成功、鄭經父子與清軍在閩南沿海對峙拉鋸,爭戰近四十年,戰火殃及月港。清廷為扼制鄭氏,在沿海實行“遷界”。海澄沿海三十裏地帶劃為“棄土”,繁華的月港航運商貿一時蕭條。歷經有明一代的古月港,到了清代,由廈門港起而代之。

當年的港市遺址,今仍依稀可見。江岸一裏多的古港口,還能見到七個古碼頭。並在古碼頭附近出土過古船的大鐵錨(今存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在容川碼頭舊址,有一道石板路伸入江中,碼頭以東的港口橋,建于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橋上仍可見橋墩殘垣。容川碼頭附近的“豆巷”,是當年月港最熱鬧的貿易集市。百餘公尺的筆直巷道上,街容店貌仍作為古跡按原樣保存。豆巷內有供奉關帝公的“武聖殿”。

港口的東端,有始建于明萬曆八年(1580年)的六角柱形四層古軍事建築——晏海樓。據《海澄縣誌》記載:月港極盛之時,倭寇常來偷襲。民族英雄戚繼光曾率兵在月港打擊倭寇。為加強海防,海澄縣城築起石城牆,駐兵防守,並建晏海樓、鎮遠樓,“以障海口東北之虛”。如今,晏海樓仍巍然屹立。

 

樂土雨林自然保護區

樂土雨林位於南靖縣和溪鎮樂土村境內的六鬥山。總面積307畝,其中有林地302畝,最高海拔394米。60年代這裏已被省裏定為亞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


六鬥山在南靖縣與漳平市的交界處。由於保護區處於峽谷地帶。三面重迭的山峰擋住了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而東南向開口處面對海洋,距海僅 100公里。地勢由東西北逐漸升高形成向南開口的馬蹄狀。濕潤的海風可以長驅直入,這使保護區內具有明顯的海洋性氣候特點,年平均溫度20℃,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濕度達80%。六鬥山的林地土壤屬於磚紅性紅壤,土層深厚,土質疏鬆,為各種植物的繁衍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這片亞熱帶雨林是閩南博平嶺東南濕熱帶雨林社區中分佈地最北的一塊,也是省內目前保留比較完整的一塊原始植被。隨著地勢的升高,這裏的原始森林是由熱帶雨林、季雨林向照葉林過渡的典型的亞熱帶森林,它具有熱帶雨林的許多特徵,又地處亞熱帶,故稱亞熱帶雨林。

這裏的植物群落具有六七個層次結構,植物種類繁多,以亞熱帶、熱帶性科屬的植物為主。在5000平方米面積中,有喬木58種4038株,灌木5704株、草木植物(或芽蘖) 10155株。林分由桃金娘科、番荔枝科、野牡丹科、豆科、芸香科、殼鬥科、樟科、茜草科等熱帶、亞熱帶性屬植物組成。林分上層優勢中屬於熱帶樹種的主要有紅鱗滿桃、厚殼桂、觀光木,紅栲、小紅栲、南嶺栲、山杜英、阿丁楓、軟莢紅豆、橄欖、黃杞等。屬於熱帶樹種的有山枇杷、翅子樹、黃桐、紅桂木、白桂木、山龍眼、梭羅樹等。這些喬木大多樹幹筆直,高達20米以上。其中不少喬木諸如紅栲、杜英等在地面上常具有輻射狀的巨大塊根。

林下灌木層中,大致可分為兩層。上層以柏柱木、羅傘樹,大片紫金牛、狗骨子、九節木、雞矢樹、綠果榕、三椏苦、五月茶、杜莖山等大灌木為主要優勢植物;而下層則有礫砂根、福氏紫金牛、草珊瑚、匐地毛紫金牛等小灌木。它們共同組成緻密的林下層,在 600平方米面積中就有灌木48種5704株。

雨林的層間植物的種類和數量繁多,藤本植物猶如巨蟒,在幾棵喬木間夭矯橫架,這裏有直徑達50釐米、總長 150米的密花豆藤,有直徑達50釐米的榼藤,直徑達35釐米的花皮膠藤,有直徑15釐米的酸葉膠藤,有寬達18釐米的扁擔藤,有直徑20釐米的藤黃檀。此外,油藤、錫蘭豆、黃藤、瓜馥木等直徑皆可達5釐米以上。保護區內有藤本植物 184種,直徑在5釐米以上的有18種之多,在100平方米內最多有17種120株。密度這樣大的藤本植物是亞熱帶的照葉林所見不到的。雨林中還有許多附生植物,如葡萄九節木、絡石、寄生藤、斑蘭、鵪頂蘭、球蘭、隔距蘭、石豆蘭、石仙桃及巨型的天南星科植物附生於樹幹上。一些榕屬半附生性的絞殺植物在林中也很常見。林下還有許多巨型草本植物,諸如海芋、芭蕉、觀音座蓮、金毛狗和擬桫欏、刺桫欏等。

進入保護區內,但見喬木參天,遮天蔽日,蒼藤攀附其上,夭矯穿行于林間,有的連續攀越幾棵大樹。林下是灌木和草本植物,山花異卉點綴其間。林中濕度極大。草葉上常掛著水珠,在樹身的很高部位還長著苔蘚。地面長滿蕨類植物。儘管是在三伏天氣,穿行林中,呼吸著那帶幽香的濕潤空氣,聽著那禽鳥上下、遠近和鳴,時見穿山甲緩緩蠕動,山貓敏捷跳躍於枝椏間,蟒蛇、眼鏡蛇往來於草叢中,你會覺得這裏熱帶雨林風光具有一種原始的美,無怪乎有人稱之為“小西雙版納”。

 

三平寺十三賢

三平寺自唐鹹通七年(866)始建,幾經興衰,至今香火猶盛。千百年間,信士輩出,或翰墨留香,或勒石立碑,或重修院宇,或鋪橋造路,功德無量,令後人敬仰。其中較著名有王諷、鄭薰、蔡如松、顏師魯、顏頤仲、林釬、陳天定、王志道、李宓、王材、黃梧、黃仕簡、蔡新,是為十三賢。

王諷,唐大中,鹹通年間朝官。鹹通十三年五月,王諷自吏部侍郎謫守漳州,到任第二天,便專程上三平寺,訪問義中大師。二人“談禪論易,深相印可”。遺跡侍郎亭今存。是年十一月初六,義中大師圓寂,王諷為其撰定碑文,即王諷碑。

鄭薰

字子溥,唐室宗大中年間出任漳州刺史,治漳頗有政聲。他敬仰義中大師之德,特迎出山,請入開元寺,為國開堂講授佛經,隨後,又奏賜義中為“廣濟禪師”。

蔡如松

字勁節,漳州龍溪人,宋惠宗年間任四會縣令,新興推官等職,晚年退居林下。蔡如松一生著述頗豐,《漳南十辨》是一部考訂史事史跡的著作,內有考證三平寺侍郎亭一例,在歷史上影響很大。據蔡考據,侍郎亭的侍郎並非舊傳韓愈,而是王諷。

顏師魯

字幾聖,漳州龍溪人,宋紹興十二年進士及第,歷任吏部侍郎,龍圖閣直學士等職。顏師魯熱愛鄉土,在漳州多有營建。對三平寺,他十分關注,曾多次捐銀重修寺院。

顏頤仲

字景正,顏師魯之孫,官階年歲與祖父相同,時人感到驚奇。顏氏家族,對三平寺一直很關注,顏師魯,顏頤仲祖孫相繼重修,就連他們的後代也沒有忘記祖訓。

林釬

字實甫,漳州龍溪人,明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及第,官至東閣大學士。萬曆年間,林釬與邑人陳天定、蔣孟育等捐銀,重修三平寺,事載清乾隆二十八年《重興三平寺碑記》。

陳天定

字祝皇,漳州龍溪人,明天啟五年進士及第,歷任吏部郎中等職,後隱居花山,世稱慧山先生。萬曆年間,陳天定與林釬、蔣孟育等重修三平寺,“制匾制聯”,盛極一時。

王志道

字而宏,漳州漳浦人,明萬曆四十一年進士,官至吏部侍郎。萬曆三十三年,王志道上三平寺進香,回家後,他妻子便有身孕,不久生下男孩。這件事促使他“慕述立石”,于萬曆三十五年發起修王諷碑,將木碑改為石碑。

李宓

字羲民,漳州龍溪人,明代著名書法家。明萬曆三十五年,由王志道領銜重修的《三平寺廣濟大師行錄》碑,即是李宓的筆跡,“字跡清秀,婉如顆顆珠玉”,堪稱墨林珍寶。石碑今存。

王材

字少梁,漳州龍溪人,清雍正五年進士及第,官至工部主事。雍正九年,王材寫了一篇《漳州播蘭堂募修理三平石路碑記》,詳細記載當年廣募眾施,修築石路的情況。

黃梧

字君宣,漳州平和人,清順治八年投鄭成功,封為總兵,順治十三年,率部眾降清,因功賜爵海澄公。康熙年間,三平寺重修院宇,黃梧“傾銀貸集厥成,由是四方學者,雲集景從”。

黃仕簡

黃梧曾孫,襲海澄公爵位,官至福建水師提督統轄台澎水陸官兵事務。乾隆年間,三平寺兩修,都是由黃仕簡捐俸倡建的。這二次捐修,由於黃仕簡關係,軍事部門的武官出力不少。

蔡新

字次明,漳州漳浦人,清乾隆元年進士及第,歷任工、刑、兵、禮、吏部尚書,太子太師,極盡人臣之位。乾隆四十九年,蔡新領頭捐資重修三平寺。據說蔡太師告老返鄉,夏天避居三平寺,常在虎爬泉邊休憩,“食武夷、看金魚”。

 

九峰八景

平和舊縣城九峰鎮諸山環抱,左有天馬之馳逐,右有大峰之蜿蜒。碧溪浮月而東來,石潭繞綠而南注。形勝有山河之美,交通仗車輛之便。自古以來便是物資集散中心,兵家必爭之地。九峰,峰奇石怪,溪水澄碧,名勝甚多,列有八景,這八景是:

雙髻升曦

城北大峰山,蜿蜒十七奇峰,中有兩峰狀如少婦新妝雙髻,名雙髻峰,每當旭日初升,晨曦遠望,雙髻飄然欲仙。

九峰返照

城東南九和嶺層巒疊嶂,夕陽返照,樹木掩映,宛然如畫。山中還有石棋盤和石船等“仙跡”。

東郊春雨

東郊接官亭一帶,數十頃田園曠如平疇,每值春雨綿綿,雲蓑雨笠,紛然如織,自成一幅天然美景。

西嶺暮霞

城西卓鳳山,山麓有栗子園、九鯉潭等景點,環境幽靜,每當落日銜山,暮色蒼茫,霞光掩映,又成一景。

天馬晴煙

城西南接近粵境有天馬山,蓋其山勢奔騰,狀如奔馬,故名。遊人登上絕項,儼若騎馬登天。

石潭秋月

潭在南門外,水色石影相映成趣。每逢中秋,臨風賞月,攜酒對飲,高歌吟詠,有如置身赤壁。

筆山侵漢

筆山又名塔山,在城西,山上有文峰雙塔,關如大筆,直侵雲漢。登上塔山,城內街市,盡入眼中。雙塔建于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1918年農曆正月初七,小塔毀於地震。1929年重建小塔。1966年,雙塔俱毀。1989年,重建小塔。1996年,臺胞朱峰吟捐資40多萬元,重建大塔。文峰雙塔現成為九峰鎮的標誌。

壁水澄波

文廟(今平和二中校內)前有一口泮池,呈半月狀,池水澄碧,傳聞每逢池水彌滿,則人文出。

九峰八景之名,載清道光版《平和縣誌‧山川志》,志中附有明人朱龍翔《八景記》一篇。由此可知,最遲在明萬曆年間,八景之稱己在民間流傳。

 

宮前灣

宮前灣在福建省東山島的最南端。此地古稱平海澳,以供奉媽祖娘娘的天后宮就在這裏,故稱宮前灣。這裏曾是著名的古戰場,又是美妙的南國海濱風景區。近年來,諸多電影、電視劇爭相來此拍攝外景,因而又被譽為“天然攝影棚。”

舊《東山縣誌》載:“明代崇禎七年(1634年),荷蘭侵略者的艦隊再次入侵銅山,燒殺擄掠。總兵徐一鳴率東山軍民與之血戰。巡海道高登龍亦率軍配合。痛殲來犯之敵。荷夷從銅山敗退至五都,五都人民配合官兵,奮起殲敵。在宮前灣打得荷夷棄甲丟盔,軍民縱火燒掉停泊在灣裏的荷軍船艦,斬下荷酋之首。在這一役中,妄圖稱霸遠東、橫行海上的荷蘭侵略者受到致命打擊。從此不敢覷覦東山島了。

清初,靖海侯、水師提督施琅率領龐大的船隊,自宮前灣揚帆啟航,直搗澎湖,一舉收復臺灣。阮錫的《海上見聞錄》記載:“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將軍(施琅)自銅山開船,大小五百餘號。姚總督(姚啟聖)撥陸兵三千隨征。”統一臺灣後,為答謝海神媽祖的庇佑,施琅於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向朝廷奏報媽祖神跡。康熙皇帝派禮部郎中雅虎專程來到宮前灣舉行隆重的冊封祀典。現在懸掛在天后宮大殿的康熙帝敕賜天后封號的匾額就記載著這次大典的內容,這個雕刻精美的木匾髹漆為綠底金字,寬 193釐米,高70釐米。其中摘錄了施琅奏章的主要內容:“前奉旨征剿臺灣,師次平海澳。天妃廟之左有一井,往常雨順,水已不能資百口,遣人淘浚,泉忽水湧,足供四萬餘眾……請乞皇恩崇加。”因此,康熙帝遣禮部郎中雅虎致祭,稱頌神功,女神媽祖由天妃而進封天后,而且敕賜供銀,每年在天后宮演十台戲酬神。這口古井至今尚存。至於天后宮,今天也整修一新,與古井同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宮前灣灘平灣闊,礁岸雄偉峻峭,海水湛碧,漲潮時雪湧山立,滾滾而來的千層條浪和上下飛舞的海鷗,出沒隱現的帆影,銀光閃爍的沙灘,宮前漁村鱗次櫛比的村舍,構成絢麗的海濱奇景。海灣的東部,峭岸陡立,礁石嶙峋、如獸、如柱、如筍、如峰、千姿百態,布列於浪濤之中,大風來時,萬頃狂濤,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過去,真正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而在風平浪靜的朝霞夕暉,星空月夜,大海卻又如此溫馴,那變幻萬千的海景令人心醉,怪不得《海之戀》、《磐石灣》、《珊瑚島上的死光》、《雷雨》、《海望》、《小城春秋》、《小路》、《八仙過海》和《西遊記》、《海盜》、《海峽的呼喚》、《東山吟》等20餘部電影電視劇都要到此拍攝外景,名導演謝晉驚歎:“美哉!宮前灣。”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