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掌故大全‧第七輯‧山川勝跡‧中
南閩第一峰——九侯山
九侯山在詔安縣東北部,距縣城約15公里。此山九峰並聳,巍峨挺拔,雄奇壯麗,尊若公侯。據宋《漳州圖經》載:“夏禹庶子封於會稽,其後子孫九人入閩,歿而為神,各主一山。”故名。昔人有詩贊曰:“京華名勝半行蹤,又攝南閩第一峰”,可見此間必有引人注目之勝景了。
此山為烏山支脈,並列九峰以天柱最高。全山方圓十餘裏,峰巒迭翠,奇石嶙峋。山上有天開門、九侯禪寺、五儒書室、棋盤石、香爐石、風動石、雲根石、天然橋、牛眼石、鯉魚石、觀音石、三寶石、飛來佛、羅漢洞、松澗泉、瀑布泉、花瓶石、福勝岩等二十四個景點,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遊客沿山間小徑,向天柱峰方向登攀,山路彎彎,兩旁古木參天,煙霧迷茫。行至山腰,就會見到兩塊巨石架迭而成的天然石門,崖壁上鐫刻二字楷書:“天開”,俗稱“天開門”。天門頂部有一巨石,可坐數十人,石上有棋盤痕跡,人稱“棋盤石”,相傳曾有仙人對奕于此。穿過石門時,常有山風“如千隊萬騎,從堂奧出”,吹得遊人的巾裙和藤蘿花草相摩擦,而發出響聲。從這裏轉向東北,曲徑通幽,漫道竹子,石壁上有摩崖石刻,有元代大德十一年(西元1307年)高僧無礙所書“九侯名山”四個大字,附近還有明、清書法名家羅近溪、沈心泉、周本卓等人的題刻:“巨岩洞天”、“萬山第一”、“辟峰獨秀”,筆法剛勁健美。再往前走,見一巨石象一隻牛犢,臥眠在香稻中,這就叫“牛眠石”了。九侯山有許多巨石壘疊,有的欲墜不墜,情勢驚險,下臨萬丈深淵,即使日光透過間隙,也難照射澗底。再往東行,一條修長的小徑通向山頂,抬頭仰望,只見一座人形巨石屹立在山巔,宛如菩薩趺坐在雲霄,身旁還有瓶、缽等物,惟妙惟肖,這就是有名的“觀音三寶石”了。三寶石下,層巒疊翠,在松柏高樹掩映中,隱約顯出樓臺殿院,這便是莊嚴雄偉的九侯禪寺,始建于唐代,歷代屢有修繕,為詔安古刹之一。山門石匾上刻有“大名山”三個大字。對聯是:“似此名山能有幾,縱有遊客不算多。”
正殿上懸掛有黃道周先生墨寶“洗心之藏“。兩邊的東齋、西齋存有朱熹手跡。山中還有宋王十朋,明羅汝芳等書法家的石刻。前殿右邊有望海樓,小巧玲瓏,花窗精緻,別具一格。登樓憑眺,煙波雲樹,歷歷在目,寺門左側,深澗裏有一巨石聳起,高數十丈,形狀象一隻鯉魚,昂首仰天,勢若騰空躍起,其下是飛泉湧浪,珠飛玉濺,是為鯉魚石和松澗泉了,崖壁上刻有“滌盡煩襟”、“松泉”等字。松澗泉清澈碧透,清甜可口,烹茗品茶,滌心爽神。泉前一石洞,系巨石迭架而成,室內可坐數十人,洞口鐫“五儒書室”四字。據志書載:南宋甯宗慶元二年(西元1190年)權臣韓侂胄執政,大禁所謂“偽學”。被列入“偽學”名單的學者四散逃遁,金陵趙嘉客、洛陽周直言、臨澄伍仲求等五儒,隱於此洞講學,後人稱為“五儒書室”。南宋期間,曾彈劾奸臣秦檜的“七賢士”中的鄭柔、薛京也曾講學於山中,歷代學者、書生來此講學和求學的很多。
九侯禪寺附近尚有福勝岩,系一天然石室,是宋末遺臣沈子真義不仕元,隱居於此,故名“富勝石室”。石室前平坦如台,登臨遠眺,千山萬壑,遠山近水,盡入眼底。這裏是九侯攬勝最佳處。花瓶石、香爐石,俱在眼前峰巔,淩霄插漢,雲霧嫋繞,形神皆肖,十分秀麗。岩東有一石亭,亭內有飛來佛石像,栩栩如生。遙望東北,有風動石巍然矗立。九侯山不愧有“閩南第一峰”之美譽。昔人有詩概括了九侯的風姿勝景。松詩曰:
風動花瓶月案開,開門羅漢佛飛來。
五儒歸去棋盤在,三寶殿空松澗回。
瀑布泉生鯉躍浪,天然橋畔牛眠苔。
香爐煙透雲根裏,霧鎖茶園望海台。
“閩山第一峰”——南太武山
在龍海縣港尾鄉黃坑村的東南海濱,巍然聳立一座峭拔的高山,山上峭壁崢岩,氣勢磅礴,這就是閩南古老名山——南太武山。它與金門島上的北太武山,隔海遙峙,是為“姐妹山”。太武山,又名太姥山,宋代《漳州圖經》記載:太武山上有座太武夫人壇,“閩中未有生人時,夫人拓土而居,因以名。”這大概是原始社會中母系氏族流傳下來的開天闢地的古老傳說吧。山巔現存巨石數塊,聯成一大平臺,岩畫見於東側,為一隻右腳印,長
127釐米,寬60釐米,五趾印痕清晰,腳板深淺完全仿自人腳,比例準確。俗稱之為“仙人跡”,附會為觀音菩薩的腳印。
登上太武山巔以觀滄海,確乎能令人心胸開闊。在山腰“雲根洞”的摩岩刻詩中,有一首是明萬曆壬寅年(1602年)仲春福建南路參將施德政的詩:
立馬閩山第一峰,海山無際豁心胸。
身淩霄漢星堪摘,界限華夷戶可封。
躡蹬喜尋仙子跡,登臺羞問宋王蹤。
千年光景百爵酒,興盡歸來月滿瞳。
詩中提到一些名勝古跡,其中尤以越王城,建德屯值得後人憑弔。
《漢書‧南越趙佗傳》記載:漢高祖劉邦定鼎後封趙佗為南越王,定都於番禺。趙佗死後,連傳三世,至嬰齊之子趙興繼為南越王。趙興遵從其生母廖太后之懿旨,上書漢武帝“請比內諸侯,三歲一朝,除邊關”。南越丞相呂嘉代表越人貴族勢力,反對趙興和廖太后,陰謀發動宮廷政變,遂弑趙興、廖太后,以及漢朝使者,另立嬰齊的越族妻子所生之子趙建德為王,發兵拒漢。元鼎五年(西元前
112年)漢武帝派衛尉路博多為伏波將軍,主爵都尉楊僕為樓船將軍,率領水陸大軍數萬人前往征討。待漢軍攻陷番禺後,建德兵敗逃亡海上,最後飄泊到南太武來。於是他在山上據險築城屯兵,準備長期扼守,後來被路博多的校司馬蘇弘所殺。現在只有遺址供後人憑弔了。
越王殿附近,有一座始建於南宋淳熙年間的延壽石塔、雕刻精緻,內可坐十餘人。《海澄縣誌》記載:“相傳宋帝昰南奔駐蹕於此”。民間傳說:南宋祥興元年(1278年),宋帝昰被元兵從泉州追迫到廈門港後,無奈棄舟登陸,逃上南太武山巔避難,因途中中暑,侍從採集幾叢太武香茹,熬成湯藥,進給少帝,服後精神頓覺清爽,遂解暑疾。太武香茹因以名傳,成為一種珍貴茶品及良藥了。
巨石天成海月岩古寺
海月岩,在漳浦縣梁山東麓,背山面海,方圓五公里許,山上奇石嶙峋,千姿百態,而岩寺則就天然石洞建成。洞頂是一塊巨石,長31米,寬13米,所以民謠說“海月岩,好風景,石頭作厝頂”。寺裏石壁上雕刻一尊如來佛,面向東海。據說,每年大寒前後,旭日初升之時,日光直射岩下羊角潭水,返照寺內,殿前金光燦爛,這一奇景名為“日出窺禪”。每年中秋之夜月光又從羊角潭中折射,返照佛堂正中如來佛的胸前,銀光輝映四壁,故曰“月照禪心”。因此殿前有幅楹聯題曰:“海氣凝雲,雲氣結成羅漢相;月光映水,水光反照菩提心。”洞門匾額是“鷲嶺雲門”。寺南岩壁上刻有“無住境”三個大字。南面海中有石礬塔,屹立于漳江入海口的波濤湧沒間。北有老人峰,俗稱“海外金剛”,高聳於雲霧縹緲之際,風光綺麗。附近摩崖石刻60多處,大小佛像
108尊。其中“落伽境”,在一塊石筍上精雕細刻出一尊觀世音佛象,赤足履地,栩栩如生,像要從石壁中走出歸回南海似的,真可謂巧奪天工。
海月岩歷史悠久,寺門前摩岩題刻上書“不知岩創何代,有石刻宋鹹淳時重興……”。民間傳說,唐代,有一官宦獲罪遭貶,削職返鄉,攜眷渡海,中途遇颶風,飄蕩在銅山海面上,黑夜中忽見此岩上有異火放光,颶風頓息。他舉家舍舟登岸,歸隱於此。後為感謝神道保佑,便鑿山通道,開創了岩寺。以後屢廢屢興,直到南宋鹹淳年間又重修。明初岩寺又荒廢了,僅存遺址。嘉靖年間興教寺住持僧性德和尚重修。他敝納鶉衣,日夜辛勤勞動,開闢大山岩,鋪平道路。在原是深谷,阻絕行人的“不二門”前,修築石梯,鋪平坑穀,直通山下,以便香客朝山。山下有溫泉,他鑿石為池,便於遊客入浴。修建丈室,樹立景銘,一土一石,不辭勞瘁,三十二年如一日。這裏的名山勝景不至湮沒,全憑性德大師之力也。
清幽奇秀靈通山
靈通山又名大峰山,在平和縣西南部大溪鎮境內,距漳州市區
116公里。它是在整座山體上聳立起七個山峰,形態各異,高入雲表,逞奇竟秀。七峰自東北向西南排到依次第是小帽峰、大帽峰、擎天峰、棲雲峰、石屏峰、紫雲峰、獅子峰。沿新榮水庫登山,過了慈雲寺,快到玉屏洞時,在公路上迴望第一座山峰,即小帽峰,整座小帽峰便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鬼斧神工,自然天成,惟妙惟肖,不能不讓信士們肅然起敬,頂禮膜拜了。靈通山之所以成為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原來是聖境天成,當然靈感非凡了。
在靈通岩上就可以近觀大帽峰,果然酷似明代的烏紗帽。靈通岩則藏在擎天峰的岩穴中,這座廟宇奇就奇在沒有頂蓋。邑人朱龍翔有詩贊曰:“石殿盤天作蓋,瀑泉散日成珠。乘月鸞聲何在,淩去羊角可扶。”這類岩寺俗稱“一片瓦”。岩內還有一奇景,叫“珠簾化雨”,就是從峰巔有瀑布濺落,風飄成為珠簾,酷暑不涸,成為奇觀。岩內又有“仙水”,沏茶品茗絕妙。
從岩寺西行,經巨型摩崖石刻“靈”字,沿石徑到張理吾題刻“擎天”兩字,拐進山后,再從擎天峰與棲雲峰的罅隙間攀登,斷層處都有鐵梯助上,計有六處,半小時即可登上擎天峰山巔,俗名“籠床崠”,可以觀日出,然機遇不可多得,因為山中多雲霧也。
沿頂峰小徑西南行,可以輕易超越五座山峰,直達最後的獅子峰巔。沿途可以縱覽東西南麓風光。獅子峰巔景點更多,有獅子峰眺海、神碑庇航、三童戲獅、擊鼓驚天,以及歸德五墓。唐初曾被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設置為巡邏台。
下山時,經李蠻洞、翁婆石、青雲寺、石寨、便到朝天寺。“希奇,希奇、真希奇!岩寺立在蛇頭頂!”果然,一處巉岩崛起,四面臨空,酷似巨蟒昂首吐芯,欲齧伏在路旁的青蛙,而石徑蜿蜒至蛇前,猶為蜈蚣,此景稱“三蟲遊鬥”。蟒蛇欲齧青蛙,而蜈蚣趁機要鑽進蛇嘴,青蛙又撒溺蜇蜈蚣,三蟲僵持不已遂變為岩石。
朝天寺就鎮在蛇頂上,只有從蛇後頸處有石磴入寺,門前石壁上有“仙腳跡”,誰的腳能對上仙腳印,便可遇仙,遨遊四方了。
青蛙抱著白花寺,寺內有幅楹聯十分別致。聯曰:
十八景名山惟此處可稱勝地;
萬千般福地獨我 堪道靈神。
這個字,“西國人”,頗費猜測。(佛也)
從靈通岩西行,另有一徑通青雲寺。即從“擎天”到“清霄廬”,沿山澗,無石磴而跳擲前進好比畫眉跳架,跳過來又跳過去。這條路是前人朝山進香的捷徑,那時靈通岩尚無雲梯可上。
靈通山峰岩奇秀,尚有許多巧石奇洞點綴其間,不能一一列舉,昔日黃道周先生曾寫《梁峰二山賦》盛讚靈通山“與黃山相似”,最後遺憾地說:“然以僻在遐荒,舟車修阻,瓢皻限於魚津,冠蓋回於雁翼,徒為樵夫牧豎指顧動色,雖在張邑之內,無複知音之者”。因此,他慨歎道:“故德無崇卑,通塗者貴;聲無奄達,習耳者隆。苟托處之離群,恐修名之不立;信清明之在躬,雖遁世其何悶?”現在的靈通山己經名播海內外,不僅僅是佛教聖地,也是旅遊、休閒、度假的勝處,1993年已批准為“省級靈通山風景名勝區”。清代漳浦名士黃道炯有“遊靈通岩”詩詠曰:
行行衫袖白雲,一入靈通氣不炎。
萬仞摩天開石壁,半空噴雪掛珠簾。
層梯雨過苔痕滑,幽谷煙深鳥語潛。
惆悵崖邊遺舊址,尚存古佛獨莊嚴。
靈通大佛,蕭然人外,不求人知,類古之君子,遯世而無悶者,僅此一點,足以令人拜倒於山前矣。現在每年上山朝聖和旅遊避暑的已有數十萬人了,山中香火,逐年旺盛。
靈通大佛、世界之最
靈通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山中十個岩(寺)供奉的都是觀世音菩薩。這是為什麼?因為自開天闢地之後,觀世音菩薩就是和靈通山俱在,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山佛渾然一體,怎不是世界奇觀,人間奇跡呢?
人們都知道四川古嘉州的淩雲山下有一座樂山大佛,巍峨偉岸,馳名中外,現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殊不知樂山大佛是人工雕鑿的,大佛通高僅71米,頭高才14.7米。若與靈通山觀世音菩薩的頭像,是整座小帽峰形成的,是大自然的造化,未加半點人工雕琢,頭像高達1200米,慈祥莊嚴,面朝西方,那眼、鼻、嘴唇、下巴,線條何等柔和、流暢,大佛神韻自如,這是造化使然啊!只可惜聯合國的專家們無緣親眼目睹此大自然奇跡耳。
即使心情崇敬,登山朝拜菩薩的善男信女們,多是匆忙低頭趕路,而不知回首瞻仰大佛的神韻,更不曾仰望大佛,頂禮膜拜一番。真可謂有眼不識真菩薩,無緣參見觀世音了。
筆者建議,在玉屏洞附近,建一禮佛台,指引善友與遊客們,在此停車或駐足,瞻仰大佛一番,再繼續登山,以免登上靈通而未見大佛留下遺憾。
遊山和進廟隨喜,沒有導遊人也是不行的,再告訴你一些靈通山上的秘密。在80年代那個甲子年,靈通岩遭“文革”破壞後,僅餘一座石窟,有一天夜裏,靈通大佛的眼睛放光芒了。不久便開始重修岩寺了。當年留守在岩寺中人都看見。當你登上雲梯,回望小帽峰,請注視做為大佛眼珠的方石像什麼?是獅子頭!後邊有一塊峭立的巧石,你仔細端詳像什麼?是個頭戴僧帽,耳垂纓絡的觀音菩薩,穩坐在金毛吼的背上。豈不是佛像上又有小佛像了嗎?
再換個角度,你從七星排井的過道上,回看小帽峰,在大佛的額頭上,正顯出一人頭像,那是佛祖釋迦牟尼,那個峭石又幻成一個僧人拱手禮佛了。若從山外觀看,又是觀音面施像,這叫做“移步換景”了。你說,靈通山中景致何等神奇啊!
石翁石婆、與佛有緣
靈通山上,大自然的造化無處不在,鬼斧神工,除了塑造出靈通大佛——觀世音菩薩的頭像外,在山上還有多處奇跡。如石人坳路邊有石觀音立像,蟠桃洞壁上有觀音影像,在青雲寺後洞土層中,更出現三身觀音像。第一身是黑色的臥佛像,第二身是灰色石的觀音立像,第三身是白色石的觀音坐像。第一二身石像皆先後被無知工匠毀了。只剩下第三身白石觀音坐像,尚置之土堆,沒有移到適當地點供奉。
更奇妙的是,在青雲寺的後山坡上,有並立兩塊巨石,座東朝西,北邊的是石翁,他的神情開朗,坦然自若,頭上還戴一頂圓帽,抬望前方。南邊的是石婆,她的頭髮稀疏散亂,梳個髻子,鬢角有時還插朵野花,神情悽楚,目光呆滯,鼻子都哭紅了,沒有牙齒的嘴巴癟癟的,似乎有莫大的痛苦壓在心頭。這是怎麼回事?
這一家老夫老妻發生了什麼不幸呢?你只要仔細觀察他們身後,在北邊的山坳裏,似乎心存內疚,因為他是這家的獨生子,卻執意要去青雲寺剃度出家當和尚。他的老父親思想開朗,有悟性,認為家中出了個佛子,與佛有緣,是大好事,他想開了無罣意。但是,老婆婆還想不開,認為獨生子若出家當和尚,豈不是斷絕了宗嗣,將來依靠誰呢?這一場人間悲歡離合,鬼斧神工地塑造出來,展示在有形世界,多麼警世,給人啟迪啊!
黃道周先生讀書靈通岩
在大溪的靈通岩上,至今還供奉著道周先生的牌位,說是明末先賢黃道周先生,林鶴胎(名)先生,陳天定先生,都在靈通岩上讀書過。
道周先生未仕進,因家貧,只得孤身一人在外地教村塾,受盡東家的冷遇,嘗盡了教書的辛酸,在大溪曾留下一首詩曰:
教讀猶如水上萍,寄人籬下度春秋。
不饑不飽清閒客,無枷無鎖自在囚。
寬則東君嫌怠惰,嚴與弟子結冤仇。
幸得今朝得黃榜,洗卻當初一臉羞。
那幾年,他在範家寨教村塾,而上靈通岩讀書。他一共教了十九個學生,三科考中了十八秀士,只有一個沒考中,他就是佛幾嶺的陳富。陳富後來去作生意,發了家,家道小康。
有一年,道周先生得知老母病重,他是個出名的孝子,心中著急,恨不得插翅飛回銅山,侍奉母病。可是,他身無分文,在外教書,告貸無門,學生陳富得知先生的苦衷,馬上送先生十五兩紋銀,請先生動身返家省親。
次日清晨,先生匆匆上路,走到彩鳳凹,口渴,伏身在路邊山泉飲水,不小心把銀袋掉在路旁,就匆忙趕路去了。走了十五裏之遙,才發現身上銀兩不見了,這一驚,非同小可,無錢回去怎能治母病呢?於是,心慌意亂地急急忙忙順原路回頭尋找。只是,路旁大榕樹下,坐在一老丈,鶴發銀髯,向他抬手道:“孝子,請過來。老夫守候多時了。這是先生掉的銀袋子嗎?”道周先生一見大喜,千恩萬謝,告別而去。
道周先生仕途坎坷,數次因直諫遭貶逐。至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明朝亡後,福王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詔先生任吏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共圖複國大事。仍是陳富替先生挑書箱,陪送到了福州。南明小朝廷,財政拮据,黃道周先生官職雖高,名望雖大,無奈身無分文,怎麼打發陳富回家呢?幸虧陳富不計較這些,只求先生賜給墨寶。於是,黃道周先生揮毫書寫一幅長聯,抄錄他生平最景仰的管仲、諸葛二十六先賢讚語,來勉勵他的學生。還在一雙新鞋上題名,留做紀念。事後,陳富靠沿途乞討返鄉,把先生賜予的書法長卷及草鞋,供在半月樓的中廳,橫幅書寫黃老夫子神位,迄今宛在。佛幾嶺的燈光,永遠照徹這方夜空。
靈通七賢
靈通十八景,大都是自然景觀,天地造化。能稱得人文景觀的,大概只有“七星排井”一景。七星排井在靈通寺外南邊十數步山崖路邊,米鬥大小,排列如北斗星,井中清泉如注,純淨甘咧。相傳,八仙造了靈通十七景後,餘興未盡,為激勵後人,當即開鑿七口泉眼。永志黃道周、徐霞客、林、陳天定、張士良、陳揚美、張一棟七位賢士。
靈通七賢,首推黃道周。黃道周(1585~1646)字幼元,號石齋,漳州銅山(東山)人,為明末最負盛名的學者和抗清愛國志士。黃道周對靈通山情有獨鐘,青少年曾在山上讀書,成名後又多次攜侶遊山,吟詩唱和。他在《梁峰二山賦》中稱讚靈通諸峰“一一與黃山相似,或有過焉,無不及者。”靈通山賦于黃道周智慧和靈感;黃道周的名聲和文章詩賦也為靈通增色不少,此所謂“名山名士兩相益”也。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江蘇江陰人,為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地理學家、旅行家,是中國以旅行為畢生事業的第一人。明崇禎六年(1633)秋,徐霞客南行漳州,訪黃道周,一同遊覽靈通山。據《漳州府志》載,兩人“相將於大峰岩(即靈通岩)”,“分鬮各得十六韻”。黃詩尚存,徐詩惜已佚。
林 (?~1636)字實甫,漳州龍溪人,明萬曆丙辰科探花,官至東閣大學士。陳天定字祝皇,是林 中表弟兄,曾任吏部郎中之職,後退居林下,世稱慧山先生。林 和陳天定都是黃道周朋友,同朝為官,政見頗同,興趣愛好相近,極其友好。他們常到靈通遊覽唱和。今靈通寺存有“靈應感通”碑位一塊,上刻有三人姓名。
張士良(1578~1664),字思源,號起南,漳州平和新安裏菜埔村(今屬雲霄縣)人,萬曆已未科(1619)進士,官至寧波知府,後辭官還鄉,在靈通獅子岩隱居修行。其手書的摩崖石刻“天子萬壽”、“自度度人”今存。
陳揚美(1573~1641)字新冶,漳州平和人。陳揚美與張士良同科中舉,歷任大理寺卿、溫州知府,曾為東林黨人拆獄平反,伸張正義,為世稱譽。陳揚美與張士良友情甚好,多次同遊靈通,吟詩唱和。
張一棟,字任甫,號起東,漳州平和人,萬曆丙辰(1616)進士,歷任兩淮鹽運使,肇慶知府,晚年歸隱,憩息靈通山,甚得鄉人敬仰。
靈通七賢都是明朝末年文化名人,除徐霞客,又都是漳州人,互為摯友。至於民間所傳七人“同日遊山”,可惜目前尚未找到有關史料記載。
靈通山上的山椒魚
在靈通山的溪澗時,有時可見有小小的四腳魚,活動在溪澗底。這種四腳魚,形態十分可愛,頭圓扁的,有桔紅色、金黃色、深黑色,還有淺黑色有美麗的花紋的。筆者曾經從雁蕩山旅遊時,攜回一隻娃娃魚,專程送到靈通山的仙女池中放生,當地的四隻娃娃魚立即圍攏來歡迎新客人。雁蕩山的娃娃魚,長相不一般,頭呈三角形,金黑色的。但,他們親密無間地一同游向深洞中不見了。
後來查了有關書籍,方知這種小小的娃娃魚,學名叫“山椒魚”,是地球冰河時期的原始物種,與恐龍生長在同一時候,屬於兩棲類動物。一般的兩棲類動物,可以分為有尾類和無尾類兩個“大家族”。例如人們熟悉的青蛙,蟾蜍,都屬於無尾兩棲類,而這種山椒魚則屬於有尾兩棲類。顧名思義,就是指它們的身後有一條棒狀的尾巴,其形狀很像爬蟲類的蜥蜴。
山椒魚雖是冰河時期的孑遺,但它們主要分佈在溫熱地區,因此,在閩南和臺灣的高山深澗中都有它們的蹤跡。從生物地理學的角度來探討,山椒魚實在是非常稀有的物種,有研究價值的,堪稱“國寶魚”,應予保護的。
根據當今學者的研究,一致認為現存的山椒魚是在大約一萬多年以前,由於上次的冰河撤退,低海拔地區溫度漸漸升高,山椒魚已經難以在那時生存了,一些僥倖生存下來的孑遺,只好往高海拔地區遷移。因此,它們現在都棲息在海拔一、二千米以上的高山澗底,而臺灣則成為世界上山椒魚分存的南界,作為臺灣冰河時期的見證者,因此,贏得了“國寶魚”的美稱。
山椒魚的外形,乍看之下,時常會令人誤以為是蜥蜴,但仔細觀察,它們之間有本質上的差別。
首先,山椒魚身上無鱗片,外表光滑晶瑩。因為兩棲類的皮膚都會分泌一種黏液。這種黏液可以保護皮膚的潮濕,當它離開溪水時,又可以幫它呼吸。而且經過長期演化後,其皮膚上的黏液多具有毒性,每當它們遭天敵噬咬住時,有毒的黏液就會刺激天敵的口腔,使它難以吞噬,不得不吐棄之,這是山椒魚的自衛法。
而山椒魚與蜥蜴在本質上的差異,則是山椒魚的“氣質”,給人以溫和善良的感覺,而不具攻擊性的凶相。其凸起的兩顆黑眼珠,顯得天真無邪,給人以楚楚可憐的狀態,這與爬蟲類的蜥蜴,在顧盼之間顯露兇猛的氣勢,全然兩樣。所以,提到“娃娃魚”,無不感到其可愛。
山椒魚的生長環境多是封閉的或半封閉的溪穀間,溪穀兩旁的陰濕處。因此我們可以在南溪上游的溪穀裏,找到它們的蹤影。不過山椒魚的習性是晝伏夜出,數量又非常稀少,況且其族群呈不連續分佈狀態,不容易尋到它們的蹤跡。
近年各處原始森林屢遭砍伐,自然生態環境不斷被破壞,因此,山椒魚的棲息環境愈來愈險惡。我們呼籲,要珍惜稀有國寶的山椒魚,不要去幹擾、捕獲它們,以免使它由地球上消失掉,保留它的一片自由生長的天地,讓山椒魚繁衍、生存下去吧!
徐霞客與靈通岩
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1586~1641)的足跡遍及全國名山大川。他幾次入閩,到過漳州,至於有沒有爬上被譽為閩南第一遊覽勝地的靈通山,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持否定者說,這位“問奇於名山大川”的地理學家有一個特點,就是把旅途觀察所得按日記載,即所謂有“排日記程,一生不輟”,身後便留下了一大冊的《徐霞客遊記》。在這部宏篇巨著中,我們可以找到徐霞客兩次進漳的詳細記載。一在崇禎元年(1628)春,一在崇禎三年秋,都是從九龍江源頭順流而東的。可惜,在這兩番旅途中,卻找不到他在靈通山留下的履跡。
持肯定者則根據黃道周《五言古風四首》和《分鬮十六韻》這兩組詩分析,推定徐霞客於崇禎六年(1633)第三次進漳,並與黃道週一起遊覽了平和縣的大峰山。大峰山又稱靈通山。
黃道周在《分閹十六韻》詩序中說,
“徐霞客毗陵來訪予山中,不一日,輒搜奇南下,覓籃輿追之,百里又及,相將於大峰岩次……分閹各得十六韻。”
“毗陵”是徐霞客家鄉江陰的古郡名,“籃輿”是竹轎子。
“大峰岩”即靈通岩。從《詩序》中可以得知,黃道周是乘竹轎子趕上徐霞客的,兩人同遊了靈通,還吟詩唱和呢。
黃道周(1585~1646)是明末最負盛名的大儒,長徐霞客一歲,兩人又是知己,以黃道周的人格、人品而論,我們完全有理由可以相信這位先哲所言確鑿無誤。也就是說,我們完全有理由可以相信徐霞客這位大旅行家確實到過靈通。
靈通十八景之一“七星排井”,據民間傳說。是七位名人游靈通時發現該井水清冽甘甜而命名的。七位名人為首的是黃道周、排名第二的就是徐霞客。當然,民間傳說尚不足為據。但可以說明,徐霞客靈通之行在民間早巳廣為流傳。
那麼,為什麼在《徐霞客遊記》中找不到這段旅途的記載呢?徐霞客不可能沒有寫這段旅途日記。現在,我們只能做出這樣的猜想:這段旅途日記,由於某種原因(火災?兵災?)遺失了,以致沒有被收入集中。或由於黃道周的緣故,編者不敢把這段日記編入集中。
徐霞客死於明崇禎十四年(1641),此時清兵尚未入關。而黃道周是在清順治二年在江西婺源被清兵所俘,次年(1646)在南京慷慨就義。黃道周是前朝重臣,以抗擊清兵聞名於世。清初,文字獄之風甚盛,《徐霞客遊記》一書的編者,不敢把黃徐二人同遊靈通這段日記編入書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有必要補上一句,《徐霞客遊記》是徐死後由季會明等人整理而成的。後人整理前人的著作時,“遺珠之憾”是常常發生的。
塘北長福百花香
在漳州城南五華裏處,有一個聞名遐邇的花鄉——百花村。這是1963年朱德委員長蒞臨視察時,看到村裏村外繁花似錦,非常興奮,當他知道這村世代以種花為業時,高興地說:“你們每家每戶都是以種花賣花為業,那不就是百花村嗎?”百花村之名由此而起。而村口門額上“百花村”三字,則是陸定一同志1980年到此題寫的。
百花村原名塘北長福村,屬於龍海市九湖鄉。府志上稱之為“賣花塘北”,全村
800戶人家,絕大多數是姓朱的。據長福《朱氏族譜》記載:他們都是宋代大理學家朱熹的後代。元朝至正四年(西元1344年),一位據考是朱文公第七代裔孫朱填,從建州來到長泰縣當縣令。他上任才三日,攜長子朱鏞來漳州拜會郡守,不料當晚有巨盜潛入長泰縣衙盜走庫銀。朱夫人翁氏聞變,驚恐自縊,兩個女兒也投井自殺,只有幼子年方七歲避入民宅。朱填得知失庫銀事,恐上峰追究問罪,也不敢回長泰料理後事,倉惶攜長子朱鏞逃往莆田,投奔朱氏宗親處避禍。一晃數十年,朱填亡故,朱鏞也已成家,生有四子,俱已成人。明建文二年(西元1400年),莆田朱氏家長被朝中奸佞陷害,抄家入獄,族人四散逃亡。朱鏞率領四個兒子又逃回漳州隱避。他們一家人來到塘北這荒山埔,搭草寮以棲身。為了防止追捕,其餘子孫分散避居外地。朱鏞和長子以仁留在塘北,二房以德隱於漳浦羅山,三房以義遷往詔安鶴山,四房以懿居鎮海澗頭。
幾年後,他們生活穩定下來了,以仁也娶妻生子。一年的中秋,以仁一時高興,多飲了兩杯酒,醉後做一奇夢,夢見百花仙子在月下翩翩歌舞,待到舞罷歌歇時,眾仙女紛紛將手中所持之花,饋贈給以仁,有梅花、蘭花、茶花、瑞香花、水仙花、玫瑰花……還留下一句偈語:“損花折壽,種花長福”。
以仁醒來,受到仙夢啟示,決定不種莊稼,專業種花卉,遂將地名改稱“長福”,教誨子孫世代以種花栽果為生。後來果然,以仁得仙壽,童顏鶴髮身猶健,夫妻白首偕老,子孫繁衍,花業亦發達興旺。五百年來,“賣花塘北”,名揚海內外。
解放後,長福村花農組織起來,創辦了長福花果苗場,種花
200餘畝,千餘種奇花異卉,在花農的精心培植下,姹紫嫣紅,爭奇鬥妍。後來還發展成各種盆栽、盆景。加以奇形怪狀的巧石,絢麗斑斕的貝殼和清奇古樸的樹根,製成精美的盆景,出口創匯。
開放改革之後,百花村的花業更加興旺,家家戶戶辟園種花,男女老少都有一套園藝技術,他們各逞技藝,發揮特長,湧現出許多專業“大王”,有專業樹樁,榕根、榕薯盆景的,有專業仙人球和山石盆景。如今百花村已不限一個“村”了,在村口公路兩旁已辟出一條花卉長廊,形成漳州郊外的美麗花卉風景線。他們所培植的花卉和各種盆景、盆栽近則銷往國內18個省市和港澳地區,遠則銷到亞洲、歐洲、非洲等10多個國家了,小小的花卉盆景已變成大產業,使百花村人走上了小康路。
盤陀嶺上蒲葵關
盤陀嶺在雲霄和漳浦西縣交界處,嶺之東,綿亙著奇石嶙峋的梁山山脈;嶺之西,則是重巒疊嶂的烏山山脈。古時候,這裏由於山高嶺險,僅有羊腸石徑可通行,但是又是閩粵交通之瓶頸,商旅皆視為險途。明朝登州知府林弼路過盤陀嶺時,詠詩言其景色,比為蜀道雲:
盤陀嶺上幾盤陀,茅竹蕭蕭雨乍過。
水暖遊魚出陰間,草香馴鹿食陽坡。
怪山當面疑迷路,啼鳥迎人卻和歌。
縱謂世途當險惡,太行蜀道又如何?
盤陀嶺因地形險要,自古就是關隘重地。《漳浦縣誌‧古跡》載為“漢南越故關”,《讀史方輿紀要》按《淳祐志》之說認為是“漢初南越所置關也。”《輿地紀勝》則說為“東南二越界”。“東越”應作“閩越”較為準確,“東越”只是“閩越”的東北部分。當時嶺上有很多蒲葵樹,地名就叫做蒲葵崗,關隘亦稱為“蒲葵關”。
盤陀嶺是怎樣成為閩越與南越的分界線的?閩越的地域即古“七閩”地,包括今福建全省及浙江南部、西部和廣東東部、北部若干地方。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廢封建,置郡縣,實行中央集權制,在閩地成立閩中郡。但秦始皇沒有派兵到閩地,只是廢去勾踐後代鄒無諸的閩越王稱號,降為閩中郡長,實際仍由鄒無諸統治閩地。
南越的地域包括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一帶。秦始皇派兵連同中原人民進入該地,建立了南海(今廣東)、桂林(今廣西)、象(今越南北部)三郡。河北真定人趙佗帶去的中原人最多,軍事力量雄厚,由龍川縣令升任南海郡尉。于秦末兼併了南海、桂林、象三郡,擁兵自立。漢高祖十一年(西元前
196年)封趙佗為南越王。
當楚、漢分爭時,鄒無諸站在漢的一邊,漢高祖五年(西元前
202年),封無諸為閩越王。後又劃出閩越國南部,現今閩粵交界毗連處一帶,分封給無諸又一後代騶搖為東海王。
後來南海王率先反漢,被漢武帝遷往上淦(今江西靖江縣),其封地就被南越和閩越所瓜分,其分界線就在盤陀嶺。故南越王就在嶺上置蒲葵關以扼守。直到後來漢平南越和東越後,撤銷這兩個諸侯國,設置郡縣,蒲葵關便廢棄了,但遺跡仍可尋覓。
唐、宋以後,歷代均在嶺上設置“巡哨”、“墩台”、“塘遞”和“巡檢司”,並設“弓兵”,布哨防守,始終是閩粵交通要道。如今雖通公路,汽車越嶺仍須經“盤陀”,經常出事故。
開放改革後,於嶺下開隧道,汽車通行快捷安全,不再歎盤陀之苦,嶺上公路遂廢置矣。
石僧拜塔與黃道周讀書處
東山縣城關鎮東門的關帝廟風景區裏,在“黃石齋先生故里”的左上方,有一塊天然巨石,從側面望去非常象一個頭陀,身披冬裝,面向大海,虔誠地俯身膜拜。其形象之逼真,勝過人工雕刻的。當地人稱之為“石僧”。
石僧朝朝暮暮,虔誠地向大海膜拜,但不知所拜何物。直到明朝嘉靖三年,巡海道蔡潮巡視銅山衛,極口稱讚這裏風景的佳麗,然而當他看見了這位石僧,卻不知其所拜是何物事,便順著石僧朝拜的方向看去,他發現在遠處海面上浪花簇湧起一座島嶼,本名東門嶼的,於是他心領神會地頜首微笑了,就在東門嶼的山巔,建築一座石塔,構成絕妙的“石僧拜塔”這一景點。塔身全為花崗石砌成,實心,高96尺,基圍42尺。塔的六面都有浮雕、佛像、花卉,頗為雅觀,名之“文峰塔”,取其形似一枝毛筆,卓立於雲端,將來必能開創一方文風,造就一代文才。從此,東門嶼便改名塔嶼了。
果然,到了萬曆十三年,黃道周先生就誕生在這石僧身旁的茅屋裏。傳說黃道周先生小時候異常聰慧,讀書過目不忘,文思極其敏捷,但又十分頑皮好嬉遊。他的父親青原公課讀極嚴厲,然而他轉瞬間便做完指定的功課,就偷偷地溜出書齋,尋找小夥伴們到處淘氣去了,成為銅山所深井村裏出名的“頑童”。
有一次,他又在村裏惹事闖禍了,青原公一怒之下,橫下心將他的獨生子小道周流放在沒人住的塔嶼上,安置在雲山石室裏,命他專心讀書作文,生活自理,等他改掉了頑劣習性氣,方准許接回家來。小道周初離家門,生活上沒有母親關懷照顧,白天沒有小夥伴玩耍,十分孤獨傷心;夜間獨自一人住在荒島石室裏,又黑又冷,更是害怕,只好坐起挑燈讀書,琅琅誦讀,通宵達旦。過了一段時間,他的心情平靜下來了,不再感到孤寂、膽怯,也不想家了。他專心讀書作文,逐漸領悟了,深夜靜聽海濤拍打礁石的嘩響,思索著人生和宇宙的大問題,終於通悟了,他思想澄明,性格也剛強起來,儀錶煥然一新,變得文雅脫俗,少年老成起來。
等到青原公怒氣消失後,思念起自己的獨生子時,立即駕駛舢板去塔嶼看望小道周,不料從石室中走出來迎接父親的,卻是一個風度翩翩,談吐不俗的文雅書生。青原公幾乎不認識自己的兒子了,原先一臉頑皮相的孩童神態消失殆盡了,真像是脫胎換骨似的,又似乎長大了好幾歲。青原公感到十分快慰,認定這孩子將來必成大器,表示要邀他返家了。但小道周卻執意留在島上讀書,婉言謝絕了父親的邀請,他酷愛這裏清靜,沒有外物的干擾,可以思索人生大事。青原公聽了,認為兒子言之有理,也就遂他心願了。從此,黃道周就自號為“石齋先生”,以紀念自己從少年成長為青年的蛻變契機。
塔嶼的雲山石室清幽潔淨,炎夏期間涼氣襲人,是處避暑勝地。清乾隆六年,撫閩使者潘思榘在石室前立一石坊,上書“黃石齋先生讀書處”,以紀念這位先哲。現在塔嶼已成為海內外學子瞻仰黃道周先生的聖地了。
東皋書院
東皋書院,又名明誠堂,在漳浦縣東郊石齋村,距漳州市56公里,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黃道周25歲時曾移居於此,稱東皋書室,後廢不用。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黃在這裏修建四合院式二棟間堂屋,名為“明誠堂”。在此向弟子講述《明誠》二十六章,並研究天文易理。1961年辟為黃道周紀念館,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縣誌載:“明誠書院者,石齋先生講學處也,昔於思子以自明誠……”。
黃道周,字幼玄,一字螭若,號石齋,明萬曆十二年(1585年),生於漳浦縣銅山島(今東山縣),少時耕讀於銅山,25歲時移居漳浦縣城東皋書室。於天啟
2年(1622年)33歲時中進士。祟禎二年(1629年)官右中允。宰相錢龍錫因袁崇煥冤案受株連,舉朝文武不敢諫,獨道周連上三疏,錢得減死,道周降調。遇疾求去,臨行上疏,語刺大學士周延儒、溫體仁等,被斥為民。複起為少詹事。道周工書善畫,以文章風節高天下,嚴冷方剛,不諧流俗。公卿多畏而忌之。崇禎四年,廷推閣臣,帝用楊嗣昌等,道周劾之,觸帝怒,遭杖刑,降三級,遣戍廣西。越年複故官,以病歸。崇禎十七年(1644年)清兵大舉南下,福王在南京建立弘光小朝廷,道周被召為吏部尚書,但很快為清兵所滅。唐王在福州登基,改元隆武,年已58歲的黃道周被任為太子太師,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掌握兵權的鄭芝龍擁兵自重。道周明知大勢已去,請命募兵,率學生、義民1150人分三路出至江西,因眾寡懸殊,在明堂裏兵敗被俘,囚禁南京,絕食七天不死。清廷讓降將洪承疇以好友的身份勸降,道周大義凜然,嚴詞痛斥。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五日,在南京東華門慷慨就義,年62歲。
黃道周著作繁富,最著名的如《三易洞璣》、《易象正》、《洪範明義》、《春秋揆》、《續離騷》、《石齋集》等,多是在東皋書院完成的。黃道周的座右銘是“嚴於律己,忘我為人”。他以榕樹風格“自為蔽兮,行同日月,棄細從大,實有所學,四季常青,立身堅確”要求自己,歌頌榕樹“翠幕高張,便於坐談,涼蔭行人,忘歸卸擔。”臨死時留下的絕命書是“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
東皋書院坐北朝南,四周圍牆長 124米,圍牆內有
100多平方米的庭院。圍牆大門外西邊豎立“黃道周講學處”石碑,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館內保存黃道周手書橫匾“東菰書舍”、“明誠堂”,及自作對聯“人從剝複後始見天地之心;我在畎畝中猶樂堯舜之道”。天井中放置黃道周製作的石質天地盤(又名“天方圖”或“天文圖”),這是以花崗岩砌成的正方體石板,分兩層臺式,下層每邊長
5米、高37釐米,上層每邊長 3.7米、高42釐米,盤面每邊刻有
128格,全盤 16384格。在方格中間刻
8個大小不等的同心圓。以圓表示天,以方表示地。此盤是他研究天象,演繹易理和講授天文學時用的儀器,是一件珍貴的歷史文物,受到當代許多專家的重視。
離紀念館不遠的北山有黃道周墓,也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銅山風動石
在東山島舊城銅陵鎮東門海濱石崖上,有一塊著名的風動石。此石在明代已被譽為“天下第一奇石”,人們給它起個雅號:“東壁文星”。
《銅山志》載:“城東有石如盤,上峙一石,高二丈許,半踦半垂,人臥石上,推以足則動,側不傾,高不危。”風動石高4.73米,寬4.57米,長4.69米。上小下大,底部渾圓,形如石桃,斜擱在下麵的盤形巨石的邊緣。上下兩石相接處,直徑僅幾寸,全體搖搖欲墜。海風吹來時,石會微微晃動,前人有句曰:“風吹一石萬斤動。”這塊岩石何止萬斤?但是當人選好位置,仰臥于兩石之間,以足蹬推,巨石也會輕輕搖晃,無怪乎人稱其為天下奇石。
石上留有許多古人題刻;有署款“明永曆戊子秋巡撫路振飛”題刻的大字:“銅山三忠臣;黃道周、陳瑸、陳士奇。”有署“明霞山居士”題寫的“東壁星暉”大字,還有明萬曆間水師提督程朝京及李楷、孟宗浩等人的題名。
風動石何以會動而不墜呢?因為上面岩石的重心落在下面岩石邊緣的接觸面上,接觸面雖有傾斜,卻有幾個接觸點支撐著,而且上面大石的重心偏下,只會微晃而不會滾動。許多慕名而來的海內外遊客都慨歎;“不觀風動石,枉到東山島。”
風動石還有一段傳聞,說是抗日戰爭中,佔據東山島的日寇無惡不作,企圖移走這一景點,在石上套上又粗又長的鋼絲繩,分系到海上的幾艘兵艦上,兵艦開足馬力,想把風動石拉墮下海,結果風動石巍然屹立,鋼絲繩卻全都崩斷,把許多日軍震落海中。作家霍達在他的《奇石記》中寫道:“壯哉此石,吾風可動,吾人可動,而不為寇動。凜凜然大節,中華民族,一山一水,皆有此無尚尊嚴!”
傳說明萬曆年間,詩人李楷同水師提督程朝京專程到銅山觀賞風動石。漳浦知縣在風動石設宴置酒相待。酒過三巡,李楷詩興大發,即景賦詩:“鬼斧何年巧弄丸,鑿來拳石寄層巒。蹁躚陣陣隨風漾,輾轉輕輕信手搏,潮撼孤根危欲墜,雨餘蒼蘚秀堪餐。五丁有意留奇跡,特為天地表大觀。”程朝京也吟詠“文昌祠旁大石球,神仙蹴戲靈山頭。萬夫欲舉移不動,天風撼之動不休。……”詩還沒吟完,只見風動石在海風裏上俯仰、動搖不止,似有欲傾將壓之勢。賓主大驚失色,紛紛避席而去。從此,民間流傳“石下難擺宴,吟唱不過三”的警語,再也無人敢到石下設宴。其實千百年來,東山曾有過無數次的海嘯地震,風動石從無傾覆之患。民國
7年 1月23日,東山發生
7.5級大地震,島上海立山崩,石碎崖頹,風動石卻俯仰依舊,安之若素。
歷代詩人詠風動石的名篇,可謂不勝枚舉。明萬曆年間東吳蔡基有《詠風動石》詩雲:“峰頭簪璧石,大塊有神奇。靜對風還動,邇看勢不欹。文星邂南斗,奎壁輝天地。欲借支梁棟,廟廊甲第宜。”實際上是藉以寄託自己的抱負。同為此石,每個人所抒發的感情卻可以迥然不同。據統計,全國已發現的風動石有了70多處,而最危、最美、周圍景致最佳的莫過於東山風動石。科普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地理之最》一書,把東山風動石收入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