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漳州掌故大全第七輯山川勝跡‧上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漳州掌故大全‧第七輯‧山川勝跡‧上

漳州市景區圖

九龍江攬勝

九龍江是漳州境內第一條大江,在福建省內也是僅次於閩江的第二條大江。九龍江分西溪、北溪兩幹流,據《龍溪縣誌》載:

“北溪水源,東出於安溪、西出於延、汀,合甯、龍、平之水,下華安,曆漫潭,至香洲渡,合長泰之水,出兩峽,過營江,達三叉河,與西溪會;西溪水源,北自西溪永豐,南自銅壺、小溪,至南靖合流,而繞於郡城為南河,過詩浦,達三叉河,與北溪會”。“下達福河,通錦江諸流,經白石、青礁、石美,東與中南二港合納南溪、浮宮之水入於海。”雙溪流經華安、長泰、平和、南靖、薌城、龍文、龍海等七個市、縣、區。幹流長 263公里,全長1923公里。

九龍江命名之由來,據志書上記載:“梁大同六年,有九龍晝戲於此”,地點在北溪的漫潭,故又名“九龍潭”,在雄峙岸邊的峭壁上,刻有“九龍戲江處”五個大字,筆力勁峻。所謂“龍”也者,本系先民所繪之圖騰,未必有實物,然而,既有人親眼看見此物戲于江,而且竟達九隻之多,定是龐然大物了。估計會是“豬婆龍”或“灣鱷之族”,孳生于此,曾為土人所見,傳聞所致罷。

九龍江西、北兩溪,風光各擅其勝,北溪以雄偉著,西溪以幽靜稱。北溪自華安來,上游三十六灘,水勢沖急,兩岸群山峭立,礁石亦多,行舟極為困難,在溜水灘、石壁灘等險要處,船非牽繩纜引不能上。自華安縣城至嶺兜一段,河流環繞于叢嶺中,江中礁石棋布,自古以來不通舟楫,只有木筏可以通過。其間有倒底瀨、大瀨等險灘,江水由高處傾瀉而下,木筏從高處漂流而下,得在激浪中沉浮十數次,只有老練的駕筏人,憑手中的一枝竹竿及一條“性命藤”才能渡過險灘。明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閩遊日記》中,曾有極為生動的描寫。

兩溪自山城而下,水石清美,綠竹幽秀。過去曾寅仲曾寫詩贊道:“估客刺船頻選勝,沿溪石卵到山城。”

漳州是千年大邦,歷史名城,自唐初建州以來,“科第文章,抗衡上國”。因此九龍江流域,文物古跡,所在多有,拿北溪來說,在華安潭口附近有個“龍潭”,至今留有“九龍戲江處”,“中流砥柱”、“斷石漁燈”等許多石刻,還有觀音石、石紗帽、石蟾蜍、石棺材、龍舌等勝跡。附近汰內仙字潭,石壁上刻有先民的象形文字,成為千古難以破譯之謎。龍潭還有個“寶珠灘”,上有石高丈餘,傾瀉潭中,發泡有聲,夜聞如漏鼓聲,故又名更鼓水。“寶珠灘”則因宋大中祥符年間,漁人邱鄯在此網得大珠而得名。附近又有寶珠石,高丈余,石頂有飛珠之穴。傳說,宋亡後,寶珠又飛回原處,住穴中,月明風清之夜,珠常飛出嬉戲。順流而下到浦南,石鼓山有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墓,他的愛將馬仁、許天正、李伯瑤、林孔著等墓,均陪葬左右,還有威惠廟及松洲書院在。過蓬洲,便是宋大理學家朱熹蒞漳收一得意門生,陳淳北溪先生的故里。下來更有閩南第二名橋“江東橋”。附近又有明末大學士黃道周先生講學處——鄴山講堂,附近又有蓬萊峽、芙蓉峽、黃龍洞、遊馨等石刻(均黃氏手筆),及三近堂、樂性堂遺址。

西溪分三段,在南靖的叫荊江,流經漳州的叫薌江,到石碼則叫錦江。荊江江水清澈,多卵石。在江流出口處,一山鬥起叫寶珠峰,上有周濂溪祠,直立江口,奇秀異常。流三十裏到天寶墨溪,因裏人戴麥邨,是康熙進士,善於寫詩,從游的文人騷客很多,文墨盛行,故名墨溪。又二十裏到康山村,隔溪相望有座古刹,叫雲溪岩,俗稱三道亭,傳說清初康山有三進士未仕時,在此讀書過。再下一裏許,就到圓山琵琶阪,這裏是著名的水仙花產地。至於漳州的名勝古跡,加見他文,不再累贅了。

 

千年古刹南山寺

座落在漳州市九龍江畔、丹霞山麓的南山寺,是一座歷史悠久、聞名海內外的佛教大寺院,是漳州八大名勝之一,素為旅遊觀光者必遊之地。該寺建于唐玄宗開元年間,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寺內建築、雕塑,藝術價值很高;碑文、經論等文物寶藏十分豐富。據《漳州府志》記載和歷史傳說,南山寺原是唐太傅陳邕的住宅,因為遭到譭謗者的饞害,告他僭越制度,大禍臨頭。他的女兒金花勸父親舍宅入寺,自己則落發為尼,才倖免於難。

南山寺大門上掛有一個巨匾,上書:“南山寺”三大字,書法高古,引人注目。寺內有三進深的殿堂,一進山門便是“天王殿”,內供慈使彌勒,四大天王及天將韋陀諸佛象。主殿是“大雄寶殿”,始建于唐代,經過多次修葺。殿堂高大雄偉,氣象巍峨,內奉三尊金身坐佛:中間是釋迦牟尼,佛頰有凹紋,眼臉微合,是謂苦行象;左為西方阿彌陀佛,右為東方藥師佛,眼均上挑,下巴較尖,雙肩削狹,身體部分裸露,袈裟全部漢化,這是宋塑特徵。三佛盤膝跏趺,貌若凝思。兩側新塑護法天神,更顯得莊嚴肅穆。殿內右角的方形木架上,掛有一口巨大的銅鐘。它是寺裏的寶貴文物之一。大鐘本是唐代鑄的,以後蝕壞了,現在這口大鐘鑄造於元代延祐年間,上有元代住僧古愚題銘。傳說當年寺僧四方化募,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寡婦,貢獻出她僅有的一支銅釵;一個流落街頭的乞丐,捐獻出他僅余的一文銅錢,但是,這些赤子之心,當初卻不為寺僧所重視。鑄鐘時,銅釵和銅錢被拋棄在牆角裏。然而,奇怪的是,幾次澆鑄,鐘上始終有兩處空洞,無法彌補上。後來,主持僧想起了這兩件銅器,鄭重地捧起它們,投入熔爐,恰巧彌補了那兩處空洞。時至今日,寺僧介紹這口古鐘時,還會感慨地撫摸著宛然嵌在鐘面上的錢跡和釵痕,向遊客敘述這樁神奇的故事。

最後一進是“藏經殿”,建於高坡上之右側,收藏著六大櫥三藏經論,還有無價之寶——血書《華嚴經》,這是明朝天啟年間,寺僧雄和蓮山,以及修尼連,用三年時間,絕鹽食,間歇地刺血合寫成的,筆法秀麗,字顯黃金色,字跡猶新。可惜在文革中遭受毀滅,僅存殘頁。殿中玻璃神龕內,供奉玉佛一尊,佛像是由整塊純白大理石雕成,高約二公尺,重達四千斤,淨碧如玉,晶瑩潤滑,故稱之為“玉佛”。佛象結跏趺坐,面容恬靜安詳,雙耳垂肩,恣態優雅而不失端莊,袈裟右袒,胸臂裸露,圓潤光潔,顯然是緬甸體制。據查是清光緒三十年(西元1904年),住持僧妙蓮向緬甸華僑化募請來的。同時進口的共有三尊玉佛,一尊安奉在北京團城內;一尊安奉在上海的玉佛寺,南山寺這尊是其中最大的,所以十分珍貴。和藏經殿並列於高坡左邊的,是陳太傅祠,原先是他的住房,內供陳太傅的泥塑象。祠後還有金花的修真淨室,就是她的梳妝閣,牆壁還是唐代的版築,牆外就是她的墳墓。

在大殿的左邊回廊上,有一石佛閣,現稱“淨業堂”。閣中有一塊天然的石筍,巍然聳立,因而雕成一尊大石佛象,法相金身及蓮花座高達一丈六尺。佛象的雕技優美細緻,形態真實,面部豐滿,肩部略垂,眼睛凸起而明澈,表現出唐代造象的藝術風格。經考古專家鑒定,屬中國古代的大型造象,它的藝術價值,堪與雲岡、天龍各寺的石象相媲美。殿裏石柱上,有明朝天啟時人柯興邦的題聯,寫著:“石骨金身何處來,無始無終自在;慈雲法雨從空下,亙天亙地悠然”。現在又經修葺,石佛閣煥然一新,石佛左右又增塑女菩薩兩尊,相映成趣,益增光彩。

石佛閣左鄰是德星堂,俗稱官房,原是供來客住宿的。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一年間,陶鑄同志擔任閩南特委書記時,就住在這裏。由於陶鑄同志的正確領導,善於團結群眾,南山的僧俗人等都同情革命,擁護共產黨。在他們主動積極地掩護下,中共閩南特委機關隱蔽在寺內,領導閩南的革命活動。

那時,中共漳州縣委書記李金髮和王占春同志,在陶鑄同志的領導下,組織起一支人數精悍的遊擊隊,在薌江兩岸開展武裝鬥爭,後來發展成為閩南工農紅軍遊擊總隊。城鄉的工農革命運動,在閩南遊擊隊的武裝支持下,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後來,這支遊擊隊擴編為紅軍獨立第三團,而南山寺的僧眾肖達如等七人,也在陶鑄同志教育下,卸下袈裟,參加紅軍,跟隨毛主席前往江西中央蘇區,幾十年轉戰南北,為中國革命做出了貢獻。陶鑄同志在解放後重返漳州時,曾賦懷舊詩雲:

  南山古寺規模在,含笑依然花滿枝。

  鬢白重來千百感,江山嫵媚故人稀。

郭化若同志于一九六一年重游南山寺時,也曾寫下七絕兩首《漳州二題》,吟誦這樁革命史跡。

  其一

  風高月黑夜闌珊,寂寂城池畫角殘;

  赤臂揭竿馳廣野,回看星火隱南山。

  其二

  山門輕叩月朦朧,蕭寺未傳飯後鐘,

  昔日史詩飛海角,今朝何必碧紗籠。

千年古刹歷盡滄桑,留下的文物古跡,已使海內外遊客留連忘返了。再增添這光輝的革命史跡,使得古寺更加燦爛輝煌,令人追思傳誦不已。

 

威鎮閣雄風鎮東南

漳州的威鎮閣,父老們視為鎮邪保護一方平安的聖物,實際是一處風光旖旎的人文景觀。

威鎮閣,俗稱“八卦樓”,原建在東南城隅牆上。閣上都用寬長同樣的長方石系,鋪成八角形狀,每角的石系上刻著方正大字的八卦紀形字:如

乾、 坤、 震、 巽、 坎、 離、 艮、兌。因此又名“八卦樓”。

相傳始建于宋朝,朱文公蒞漳時,以威鎮閣,與芝山巔峰的威鎮亭遙相對峙,勢若華表撐立,威鎮薌城,驅邪扶正,形成一方風水。明朝萬曆六年(西元1578年)知府羅青霄再予修建,鑒於城東南巽位地勢低窿,於是撤掉城牆上的舊樓,加上一層,依舊制取象八卦,八窗玲瓏,登上斯樓,丹山薌水盡收眼底,歷史風雲皆湧胸頭,為郡治增勝。其規制皆出於同知羅拱宸所策劃,當時有聯雲:

  五名山二秀水,城外風煙連海嶠;

  真七儒三及第,漳南文獻甲閩甌。

薌城名山,府志有載:

“天寶、紫芝奠於後,丹霞、名第拱於前,鶴峰踞其左,圓山聳其右。”

估計其中有一小山,未被入列。

“二秀水”,當然是指西溪與北溪了。

“三及第”是指長泰的狀元及第——林震;漳浦的探花及第——林士章;薌城的另一探花及第——謝璉。

至於“七真儒”應以在漳州開學院講學的為准。唐代陳珦,周匡業、周匡物兄弟;宋代陳淳(北溪),高登;明代黃道周、蔡烈。

威鎮閣到了清初順治九年被焚毀,康熙五十二年(西元1713年)知府魏荔彤相度形勢,捐俸倡議重修,因他升任不果。迨至乾隆二年(西元1737年)知府劉良璧重修,砌石為基,高與城齊,建樓三層,依舊制啟窗八面,漳南形勝又能一覽在目矣!

近年威鎮閣又毀于“文革”武鬥,為此薌城父老耿耿於懷。1998年,漳州市政府為了卻各界人士的心願,籌鉅資重建威鎮閣,僅用五個月時間,就完成主體工程,按“高、闊、古、雅”的設計目標,立面高度近52米,三層結構,顯得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於1999年春節,為薌城新添一景觀,供海內外遊客觀光。

 

天寶山

天寶大山屹立在漳州西北郊三十華里的地界上,遙望三峰峻峭,高大雄秀,周圍百餘裏,排闥十二峰,迤邐南來,經過烏石、油車到望高山、紫芝山,結成郡治,所以是漳州的主山。

“天寶”命名的由來,有一段佳話,據《漳州府志》中記載:從前,天寶山中有寶物,每當雨夜,時常吐出光氣。宋朝的時候,一天半夜裏,人們看見有一顆光彩燦爛的夜明珠,從山間飛出,流星般地劃過夜空,墜入九龍江中。後來被一個打魚的人網得,進貢給皇帝,因此賜名為“天寶”。

這段故事,聽起來好象是神話,但是,漁者網得寶珠進貢給官府,確有其事。《漳州府志·藝文志》中載有宋代漳州知府王冕寫的《漳州進珠表》一文,詳細記述得珠的經過:

“宋大中祥符六年(按即西元一○一三年,宋真宗趙恒時)春,冕自廬陵移典是郡。越明年三月,龍溪屬邑民邱鄯于九龍溪網魚得珠一顆,圍闊三寸七分,中有小珠七顆,如七曜;次如七曜者不可勝數。……”

從王冕進珠表的序言中,記載了網珠漁者的姓名,及所得寶珠的形狀。地方官吏進貢寶物給皇家,除歌功頌德一番外,決不敢無端妄說,否則就會獲欺君之罪的。據《龍溪縣誌》記載,得珠的地點是在華封嶺下,北溪流經這裏,“怪石嵯峨,灘瀨奇險,舟楫不通”,這一段溪也叫“華封溪”。溪中有處灘瀨,就叫“寶珠灘”,一名大瀨,“上有石標,高丈餘,傾瀉潭中,發泡有聲。春夏水大聲微;秋冬水小聲钜,夜聞如漏鼓聲,故又名更鼓水。宋,邱鄯獲珠於此。”灘瀨的旁邊還有一塊“寶珠石”,約模有一丈多高,上面有洞穴徑寸。舊時傳說,漁夫所貢的那顆寶珠,以前經常飛入其穴中。這個傳說很有趣,寶珠竟然還有它的巢穴,經常飛去飛來。

然而,天寶確實不愧為寶山、寶地。不僅山川形勝,而且物產豐富。大可以移王勃佳作的名句來讚美它:“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巍峨秀麗的天寶大山,三峰並峙,由西而東;標名為“大尖”、“二尖”、“三尖”,昔日滿山綠樹濃陰,鬱鬱蒼蒼,生氣勃勃,明秀挺拔。“寶峰飛翠”是漳州的八景之一。朱熹曾在芝山開元寺後講學精舍前手撰一付名聯,後一句:“十二峰送青排闥,自天寶以飛來”,就是讚美天寶美景的。山上還有寶岩洞、芙蓉城、百丈泉、鬼示坑等名勝處。山下則是天寶、過塘兩個公社,平川萬畝,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稻麥三熟,更盛產荔枝、龍眼、柑桔、西瓜等各種鮮果。尤其以天寶香蕉,聞名遐邇,每年遠銷北京、上海等處,久負盛名。可以說是漳州市的“米糧川”和“水果鄉”了。

天寶大山雄踞于華安、南靖的邊界上,是漳州市西北郊的天然藩障,山上有雷層、魚兩寨及四角林,傳說元朝陳友定入漳時,曾經屯兵在這裏。在革命戰爭年代中,天寶大山也曾譜寫下英雄的光輝篇章。一九三二年四月間,毛主席親自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向漳州挺進,決定性的一戰就在天寶大山打響了。紅軍三十一團和三十二團主攻天寶大山。三十一團提前一個小時出動,繞至敵後,攻擊大尖山守敵,三十二團正面主攻,等三十一團打響後,以突然襲擊,從板溪和盤桓嶺之間打開一個缺口,然後猛插至天寶圩,截斷敵人的退路。戰鬥打響後,毛主席和聶榮臻政委親臨前線指揮,紅軍將士象猛虎般撲向敵群,打得敵人人仰馬翻,滿山鼠竄。而漳州軍閥張貞也親身到茶輔督戰,據說他是炮科出身的,但卻不曾臨戰指揮過,這一次他親自下令開炮,但是這幾門“馬後炮”,遠遠抵擋不住紅軍淩厲的攻勢,張貞的部下丟盔棄甲,望風而逃。侍從們倉皇失措地把張貞塞進汽車,才得以脫身。十七年後,解放大軍仍然沿著這條勝利大道,第二次解放漳州,那個難忘的日子是: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九日。

解放後,漳州市委和全市人民曾經提出開發天寶大山的宏偉規劃,使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後來,由於林彪、“四人幫”的干擾與破壞,宏圖迄今尚未實現。今天,天寶大山正在逐步被開發利用起來,為祖國的“四化”做出新的貢獻。

 

芝山

紫芝山,簡稱芝山,在漳州市區的西北角,是漳州的主山,初名叫登高山,明朝洪武十三年(西元一三八○年),在山上發現紫色的靈芝,認為是祥瑞的徵兆,知府徐恭上表,才賜名“紫芝”山。

從山麓的緩坡登山,兩旁林木青蔥,濃陰夾道。山行半小時,就可登上頂峰,在高樹掩映中,這裏有亭翼然聳峙,名叫“威鎮亭”。此亭始建于明朝弘治車間,嘉靖十九年(西元一五四○年)重建成八角亭子,和城東南隅的威鎮閣(俗名“八卦樓”)犄角對峙,恰如一對華表撐空,為薌城增添風光。到了清朝康熙五十二年(西元一七一三年),郡守魏荔彤重建此亭時,改名為“萬壽亭”。據說“萬壽記恩亭”是為紀念康熙八十大壽而命名的。

登高望遠,確乎此亭最宜,前人的詩詠甚多。明朝正德間郡守陳宏謨有詩雲:

  城上孤亭面面空,滿城風景入亭中;

  溪流東下潮聲壯,山勢西來地脈雄。

  邊檄無虞鉦鼓靜,黎民有喜歲時豐;

  公餘到此情無限,北極迢迢望未窮。

確實,久困塵囂,忙於事務,一旦登臨芝山,視野開朗,耳目為之一新,整個漳州平原的旖旎風光可盡收眼 底。但見蔥綠的田野上,薌江如練,圓山雄秀。山腳下,市區扇面展開,高樓櫛比,工廠林立,村舍隱在樹叢間;山光水色,花香鳥語,一派生機蓬勃的氣象。

回顧西北方向,卻是層巒迭翠。紫芝山連接望高山,皆從天寶衍脈,排闥十二峰,逶迤南來,氣勢雄偉。紫芝山也分左右兩支,山勢曲折起落,超然突起三座峰頭,稱為“三台”。右邊這峰,山頂也建立一座石亭,名叫“甘露亭”。建于明朝嘉靖十六年(西元一五三七年),據說那年天降甘露,禦史李元陽作表稱賀,知府孫裕建亭紀念祥瑞。左邊一峰叫日華峰,因為得日最先故名。上有一亭,名叫“日華亭”。至於仰止亭,據清曾虎文《漳州雜詩》注裏說:“仰止亭在芝山書院內,朱子祠左,明郡守孫裕建,甲子毀,不復建”。民間講峰頂有一亭是仰止亭,實在不是。有人因諧音訛傳變成“老鼠“亭,還附出荒誕的傳說,純屬無稽之談。萬壽、甘露、日華,三亭鼎立,使芝山景色倍加秀麗。

山麓前面原有古刹多處,現在都已廢了,只剩下一些殘碑斷碣,供人憑弔而已。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古刹就是唐代貞元二年(西元七八六年)始建的開元寺。但是,到清朝同治三年(西元一八六四年),太平軍侍王李世賢進軍漳州時,和清軍對壘,寺院毀於戰火。觀在僅存鹹通塔一座,以後移到公園裏了。寺院的遺址後來改建為試院。

開元寺的右邊是法濟寺,後來改建為尋源中學,左邊是淨眾寺,現在是漳州一中校址,兩處的地下文物還棄置很多,後從淨眾寺遺址移兩座石塔到南山寺去。開元寺的後山腰,宋代曾建一座書院,原名“龍江書院”,後改稱“芝山書院”。清光緒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六年),因廢科舉制度,知縣陳嘉言把“芝山書院”改為“漳州府中學堂”,並把“試院”劃為校舍。可見這一區域,久巳成為漳州的文化學府區了。現在芝山下有一座“紅樓”,這是毛主席在一九三二年春,率領紅軍進漳時住過的樓房,如今做為“毛澤東進漳紀念館”。

 

白雲岩

白雲岩,在漳州城東南二十華里,和雲洞隔江遙相對峙,所以和雲洞並稱為“姊妹山”。白雲岩的周圍,一百畝寬闊處有古木環繞著,遙望象一個蒼綠色的大花圈,斜放在山坡上。

白雲岩原是唐代高僧虔誠禪師卓鍚處,現在卓鍚泉勝跡仍在,一股清泉從一塊巨石的圓眼裏汩汩湧流,涓涓不息,歷經千年不乾涸。民間傳說,虔誠禪師當年決定在白雲山居留,苦無飲水清泉,他把手中錫杖植在石上,便湧出一股清澈的甘泉來,這勝跡就叫“卓錫流泉”了。半山石徑旁有一塊大石,上刻三個大字“何有石”,據說也是虔誠禪師的遺跡。

宋光宗趙惇紹熙元年(西元一一九○年),四月,朱熹到漳州任知事,這年他已經六十歲了。傳說朱熹要尋找個山林幽靜處講學與注經,想在白雲岩上築一書院,但是,山高路陡,搬運磚瓦困難,於是朱熹便想出一計,傳言定於某月某日,朱知府要在白雲山上表演“飛瓦”。居民信以為真,認為是一樁大奇事,一傳十,十傳百,愈傳愈遠,都巴望到時一睹為快。

那一天,漳州傾城空巷,連石碼、海澄許多男女老少都熙熙攘攘地來白雲山,要看朱知府怎樣演使飛瓦。朱熹早已將要用的磚瓦搬運到山下,令前來觀看飛瓦的人們,每人都攜帶一磚一瓦上山,放置在指定的地點。知府老爺的話,百姓誰敢不遵?頃刻之間,眾人已把山下磚瓦全搬上山了。這時滿山是觀飛瓦的人群,正不耐煩地等候知府光臨表演。但是朱熹夫子偏偏跚跚來遲。有些人壯著膽子上前請示朱子何時表演飛瓦?朱熹笑答道:“磚瓦不是早已飛上山來了嗎?”大家才知道上了朱知府的當,於是,只行吵吵嚷嚷地下山去了。這故事就叫做“朱文公使飛瓦”。從這個傳說裏,可以看出朱熹知道群眾力量的偉大。

據說書院建成後,朱熹在這裏講過《誠意》章,後人在書院前面建一亭,亭內立一石碣,大書“紫陽夫子解經處”,經為經念。書院的匾額上,曾有朱熹手書“與造物遊“四字,及門帖一幅,句雲:

  地位清高,日月每從肩上過;

  門庭開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這裏還有明代高風亮節的黃石齋先生的八分書“白雲深處”一匾,都是很難得的書法珍品。

白雲岩上有所謂“八景”,就是“卓錫流泉”、“何有石”、“意果園”、“百草亭”、“洗硯池”、“晚浦歸帆”、“松關鳥語”、“棠蔭漏月”。有的遺跡尚存,有的早已不復存在了;但有些風景,今天尚能領略一二。如“晚浦歸帆”,站在書院門前,遠眺山下景物,只見青山如帶,綠野平闊,九龍江流經此地正迂回向東,滿天彩霞倒映江中,點點白帆緩緩飄游,江山如畫,使人心曠神怡。

“松關鳥語”,不是真的聽清晨或黃昏的宿鳥啼,而是當山風吹進松林,互相交叉的樹枝摩擦而發出聲響,如同鳥語,這是天籟!

“棠蔭漏月”,是指書院中有一株高大的甘棠樹,當月光照入庭院,庭下如積水空明,甘棠樹影,斑斑點點如同藻樹交橫,呈現出清幽的景色。舊時傳說,西周的召伯巡行南國,宣揚文王之政,曾在甘棠樹下休息後就用“甘棠”作為對地方官吏的頌詞。這裏大概也有思慕朱子遺風,歌頌他的教化功績的寓意吧。

 

閩南第一碑林——雲洞岩

雲洞岩在漳州市東20裏,此山是由各種玲瓏奇特、各具神態的巨石,層層迭迭壘成的。岩石間隙,有數不清的幽深洞壑石室。據《漳州府志》記載:“有石室深廣丈餘,天將雨則雲出其中,霽則雲複歸焉,故曰雲洞。”相傳隋朝開皇年間,有潛翁者養鶴於石室中,而鶴時飛鳴於山上,鄉人見之,故又名鶴鳴山。

明代嘉靖年間的蔡烈曾隱居此石室。蔡烈乃瓊州太守蔡杲之子,字文繼,龍溪人。《明史》說他“少而好學,老而不倦”,人品極高,歸隱雲洞後,在山中講學。雖是一布衣,從學者甚多,稱為“鶴峰先生”。四方學者,來訪日增。雲洞岩的聲譽也日高,名賢題刻也日見增多,遂成為閩南一處著名的碑林。

雲洞岩最早的石刻,要數五代時怪道人許碏題刻“許碏尋偃月子至此”八個大字。據《名勝志》記載:“許碏自稱高陽人,由荊襄抵江淮、武夷、霍童、無不遍曆,到處皆于石岩人不能及處,題曰:許碏自峨嵋尋偃月子到此。”

浙江鄞縣人豐熙,弘治己未進士及第第二人(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曆講讀學士。嘉靖初因議禮忤旨,謫戍鎮海衛。從此他足不履公門,日以講學為事。嘉靖丁亥十月,慕蔡烈名來訪雲洞,留連半載忘返,留下不少墨蹟。山中有兩處巨型摩崖石刻,其一便是豐熙的《鶴峰雲洞遊記》,詳盡介紹了雲洞勝跡。另一處是考功林達的《鶴峰雲洞續記》。還有豐熙的題刻“霞窩”、“仙梁”、“得朋”“風動”等處,和朱熹的“溪山第一”、“石室清隱”。兩位大家的書法,已被乾隆皇帝的《三希堂法帖》選入多頁。

雲洞岩寺院左近的“鶴室”,即是潛翁養鶴處,也是蔡烈隱居處,室內有篆字石碑:“蔡鶴峰先生神位”,壁上還刻有一段《易經》。離“鶴室”數十步,便是蔡烈的墓。安林侖有碑銘曰:“鶴峰千仞,龍江一曲,中有一丘,其人如玉”,極力稱讚蔡烈的人品。

據初步統計,雲洞岩已發現的石刻有 150幾處,其中有大字題刻,詩、文、聯語。從五代到清道光年間,不少名人都在此留下了翰墨,有行書、楷書,又有草書,篆體,真是琳琅滿目,目不暇接。許多書法獨具風骨,如夫子朱熹,學士豐熙、考功林達,方伯周瑛,尚書陸完,郡守張鵬,古文學家王慎中,會元陳常夏,武狀元馬負書等,都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雲洞岩確實是一個可貴的碑林。

至於雲洞勝景,前後兩《記》皆有詳載,不必贅寫,只有“千人洞”值得一提,洞深莫測,口狹窄,匍伏始得入,是前人避亂之所。胡梅所詩雲:“天生岩穴受千人,隱隱幽處隔世塵,不識人間經幾代,洞門依舊鎖閑雲。”豐熙詩雲:“片石千人屋,天工太泄機,海風吹不破,應待野雲歸。”因此,雲洞岩也是一處旅遊勝地。漳州民間有四季旅遊諺語曰:“春遊紫芝,夏遊雲洞,秋游白雲,冬游石獅”。

 

梁山九十九峰

梁山,又稱梁嶽,巍然屹立在漳浦縣城南三十裏,與雲霄縣交界,群峰插天,綿亙百餘裏。《輿地紀勝》引《古記》稱“梁嶽,閩中之望也”。《名山記》具體介紹了梁山有大峰十二座,中峰名叫蓮花峰,又名齊帝石。旁峰有獅子峰、金剛峰、力士峰、雙容峰(俗稱二童講書)、長劍峰、七星峰、八柱峰、觀日峰、臨海峰、晉亭峰、青閣峰。唐開元年間,鐘紹京來作懷恩縣尉時,又為之增添二十四座峰名,如雙鳳、玉乳、錦石、月桂、壽星、紫雲、金雞、丹灶、香爐等,其餘的現巳佚名。所以吳偉明詩雲:“梁山重回首,翠峰三十六”;但漳浦人卻說梁山九十九峰,鹿溪九十九曲,這大概是從大小梁山總體來說的。

梁山景色奇秀多姿,只見群峰峻峭,氣勢磅礴;流泉飛瀑,爭妍鬥勝。山之內曲折迴旋,有田、有村、又有溪,境界靜謐幽深,景色別饒佳趣。每當積雨將晴之時,從縣城遠眺梁山先是雲靄繚繞、峰巒顯沒,一派蒼茫氤氳,繼而雲消霧散,只見輕雲朵朵,點綴在青山翠穀之間,真像是一幅青綠山水畫卷。“梁嶽睛雲”是漳浦的十景之一。

明末的著名學者黃道周,是漳浦人。他曾經遍曆華山、黃山等諸名山大川,歸來寫了一篇有名的《梁峰二山賦》,他認為家鄉的梁山和峰山,堪與九華和黃山儔匹媲美。他在賦的序言中說:“為臨漳之南二十餘裏有都梁之山,絡繹峻削亦數千仞,其峰有蓮花、香爐、紫雲、金光、爵目、瑞屏、齊帝、葛仙、隼立、鳥翔,九十有九,高峭遐邈,一一與九華相似,或有過之而無不及。”

梁山不僅景物雄偉壯麗,而且名勝古跡也很多,昔人蔡衍有《登梁山》詩,描述甚詳,茲轉錄于下,供旅遊者一讀:

 “有峰號蓮花,有石稱齊帝,

  紛吾到此間,豁然見天地。

  秋色滿江山,秋風淒以厲,

  滄海在其東,劍峰高且銳。

  下有童子石,苔痕結雙髻,

  兩兩坐以歌,臨風竟聰慧。

  上有觀日峰,高高杳無際,

  復旦發光輝,紫雲複陰翳。

  或言古齊帝,避兵在斯處,

  草木尚平客,青山猶護被,

  夜夜雨風聲,猶聞呼萬歲。

  或言高東溪,嘗來此游憩,

  蘭風講座香,手澤杉松翠。

  或言葛仙翁,飛升從此去,

  石鼎蒸蒼煙,丹爐炊□荔。

  登高望古人,古人今巳逝,

  高風不可攀,帝關更複閉。

  白雲去悠悠,丹楓吹□□,

  懷古空情深,情深複何寄。”

又有前代的知縣陳汝咸寫一首《梁山歌》,也可以與之互為補充:

 “億昨沿牒向閩越,閩漳山水多奇絕,

  防煙繚繞梁峰高,春光澹澹鹿水闊。

  臨水看山搜遺跡,三年薄宦漳江客,

  敢言飲水留清操,不負名山期夙昔。

  名山形勢各連綿,上逼象緯參青天,

  奇鬼猛獸森欲攫,飛鸞舞風相鉤連。

  就中峰巒誰最奇,金剛萬仞磋險戚,

  晉亭瀟灑嵐光薄,齊帝孤高雷雨垂,

  水晶坪氣夜如虹,吳公坪上杜鵑紅。

  石樑赤城誰獨步,太行王屋詎稱雄,

  地跨蒲關限閩粵,波流滄海東望豁。

  秋雲冉冉披絮帽,遠送山光欲排閥,

  爽氣朝來入費牖,小閣香焚坐逾久,

  勞形案牘頓忘疲,遙勸山靈一杯酒,

  歌一闕兮酒一觴,梁山蒼蒼溪水長,

  他年回棹澳川去,卻憶梁山是故鄉”。

在這兩首詩中,介紹了梁山上的名勝古跡多處,現在分別說明於下。

蓮花峰,相傳南北朝時齊武帝曾登臨眺賞過,所以更名為“齊帝石”。據南齊書載:武帝名賾,小名龍兒,是齊高帝蕭道成的長子,曾經任過贛縣令和江州刺史。晉安王子勳反,蕭賾不從被系,後被同族人破郡救出,終因寡不敵眾,避屯在揭陽山中。聚眾至三千人後,襲破子勳,才嗣承帝位。當時漳浦還未建立縣治,梁山本來就屬於揭陽境內了。

晉亭峰,在蓮花峰的西側,傳說晉代煉丹人葛洪率門徒住在這裏,丹灶遺跡尚在。這裏風景幽美,故唐代張登詩有“孤高齊帝石,瀟灑晉亭峰”之句。按張登在貞元中,任漳州刺史,居住閩南七年,距齊武帝和葛洪事未遠,必有所據。

東溪書室,在梁山上白石庵。宋末遺臣高登,漳浦杜潯人,曾經讀易在白石庵,手植松柏,迄今尚有孑遺者。後人張士楷有詩憑弔雲:“東溪讀易幽棲處,只在梁山白石庵。當日闕庭須慟哭,逐臣蹤跡又江潭。年來碧草更開謝,手植青柏有二三。到底宋家偏泯滅,杜鵑飛北鷓鴣南。”

吳公坪,吳公是宋元間人,義不仕元,隱居於此。坪上多產杜鵑花。布衣陳祖虞詩雲:“三月吳公春,杜鵑紅於錦;七月吳公秋,杜鵑淒已甚。”離坪五十裏就是海。

蒲葵關,即盤陀嶺,在梁山西麓,漢時南越的故關,是雲浦間的孔道。嶺上除庵亭及少帝井等古跡外,還有“李德裕留宿處”。唐宣宗時,衛國公李德裕被貶為潮州別駕,路過漳浦,留宿嶺上。到了大中十二年(西元八五八年)嶺南節度使楊發,移鎮南海道,出漳浦,留宿嶺上驛樓時,聽說李德裕曾留詩,尋訪很久,才從士人家獲得手跡,飭令釋吏重鐫其詩於碑上。詩雲:“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複一開顏,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層樓望故關。”楊發也因次原韻和一首:

 “南盡封陲見好山,蒼蒼松桂類商顏,

  誰憐後夜思鄉處,白草黃茅舊漢關。”

此外,中峰岩有瀑布,南北兩麓又各有溫泉。泉山之東南磐石上有穴窟,屈折上穿如井,泉水湧出,大旱不竭,常有雲氣升騰其上,稱為靈泉。當初陳元光開屯漳州時,最初的府治就設在梁山的西嶺下,盤陀嶺的北側。

梁山也是革命根據地之一。一九三二年春,王占春同志領導漳浦小山城暴動成功後,紅三團在此建立了靖和浦中心區,就在梁山一帶開展人民遊擊戰爭。大戰水晶坪,紅軍顯威風。一九三八年“漳浦事變”後,盧勝同志領導突圍的指戰員們,二次上梁山,重整隊伍。幾年間,越戰越壯大,從梁山連烏山,革命根據地不斷擴大,堅持鬥爭到解放。現在梁山上已興建了水庫和發電站,為祖國“四化”譜寫新的篇章。

 

別有仙境在“天柱”

天柱山,在長泰縣東南25公里處,海拔 933.1米,與朝天嶺,雙髻山相連結,成為長泰縣與龍海市的分界線。遊人自城關武安鎮沿通往廈門的公路馳車 3公里,再轉左側的盤山公路,就到達亭下林場。然後就可以徒步沿石徑登山。一路綠樹蔥蘢,濃蔭蔽日,鳥語花香,景色明麗。再往上,南望可見象鼻岩,朝北有小道通往慈雲岩。附近彌望儘是巨岩危石,累迭交支,各具異態,如象、如馬、如鷹、如蓮花,天然神似,無不畢肖。《長泰縣誌》上形容其奇曰:“巨靈所創,列真所棲,詭石錯列,百奇萬狀。”又據《閩書》記載,山上東南西北有四座石門,古人名之為仙門、佛門、人門、鬼門。入門有石室、石庫、石洞、石梯等,景色“窈然以幽”。然而最奇的莫過於“天柱”了。這個圓形如柱的奇石矗立在峰巔,高可十二丈,橫闊六丈,色白如玉,有兩行水痕苔跡,黝黑如帶,自石頂直溜而下。每當旭日初照時,或是燃燒的晚霞映紅天空之際,天柱便幻出虹色異彩,因而又名“紫玉峰”。在這裏,可以東望日出,俯瞰滄海,“一覽江山幾萬重”。

最早發現天柱山而見諸史冊的,當歸北宋徽崇甯年間的道人楊虔誠。他是龍溪人,十四歲宗棄俗慕道,曆往名山,擅長詩文,自稱“白衣道人”。崇寧三年(西元1104年),他于天寶山上學道時,遙見東北方天空出現天燈雲旗的異象,他循天象,辨方位,從古溪吳峰登天柱山,見這裏地僻清幽,山壑奇秀,就“芟草斬棘,結廬定居”。

所謂“天燈雲旗”的異象,須在麗日晴天的好天氣,從漳州平原遙望天柱山,每當東方欲曉,群山朦朧,獨天柱岩染霞啟曙,岩頂猶如一盞天燈,高掛碧霄,須臾之間,旭日東昇,天柱山巔就象一幅紅綃飄飛在白雲間。古人稱之為“天燈雲旗”。若是陰霾籠罩,天柱潛形,自然非陰即雨了。前人有雲:“循雲旗之啟閉,引為睛雨之變端”,這真是“一柱淩霄起,萬象同仰首”了。

“天柱而外,忘歸石最勝”,明代侍郎何喬遠作《遊天柱記》介紹道:“入門見寺矣,門際為‘忘歸石’,石廣可三丈,若砥,下俯幽絕,每當夕陽夜月泛酒其上,可忘歸也。”此外奇者還有一線泉,泉水從岩上流出,一線逶迤,流在大石盤上,用手可掬起,涓涓清泉彙集在一臼形的石池裏,終歲不絕,大旱亦不涸,池溢就漫入澗壑中。還有應潮泉,泉如潮汛,盈溢有期。兩水合流有聲,潮至時無聲。或稱泉久已湮沒了。另一叫暗水泉,在最東邊,石下聞水聲,隱隱如弦,尋之卻不見流處。

天柱山的景致不可勝數。大凡名山勝地,總是“地因人傳”,沒有探幽尋勝人登臨為之謳歌傳誦,往往不為世俗所知。由於天柱山的奇秀,引來無數名流雅士登臨吟詠,使之包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蘊,並得到今人之矚目。《長泰縣誌》中就保存有宋代的曾循、明代長泰知縣管桔等人撰寫的《天柱山遊記》 5篇和《遊天柱山》的詩賦27篇。他們無不盛讚在天柱山為“臨漳第一勝處”。歷經滄桑的天柱山,雖然寺觀如今多己廢圯,但江山依舊,嫵媚如昔。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