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漳州掌故大全‧第三輯‧精英秩事‧上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漳州掌故大全‧第三輯‧精英秩事‧上

一、漳州第一個中進士的是誰?

漳州故老常講: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兒子陳珦,曾經中過進士,是漳州歷史上第一個中進士的人。《閩書》上確實也有記載“珦登開元十九年王維榜進士。”但是《漳州府志》陳珦傳下小注辨之曰:“按舊志珦本傳有開元十九年登王維榜進士之語。考陳豐傳,唐父老舉陳豐代殳伯梁為刺史,疏中雲陳珦代事,兵民胥慶,複舉明經,謝官歸休等語,不雲珦舉進士也。萬歲登豐距開元十九年,中間隔三十餘載,而珦已老,不應舉明經,曆刺史之後,複應進士科。”

此注言之有理。查陳珦生於唐高宗李治調露二年庚辰(西元 680年),武后萬歲登豐元年(西元 696年)舉明經,正16歲,授職翰林承旨直學士,曆12年。當時正逢武后稱帝,朝綱混亂,陳珦憤然辭職回漳州。唐中宗李顯景龍二年(西元 708年)龍溪縣令慕名,重禮聘請他主持鄉校,開創松洲書院。五年後,因鷹揚將軍陳元光戰歿,他丁父憂,朝廷以嶺南多事故,令其奪情代州事,陳珦再三懇辭,允其服閔後才視事。此後他任刺史三十一年。而王維榜實是開元九年,而不是十九年,那時陳珦已經41歲了,他仕祿已極,何用再考進士呢?訛耳。

那麼,誰是漳州第一個考中進士的人呢?《漳州府志》周匡物傳雲:“唐自嗣聖開漳百二十年,登進士自匡物始。

周匡物,字幾本,號名第,龍溪人。元和十一年,禦試時,周匡物依韻作了《學殖賦》及《鶯出穀詩》,一鳴驚人,高中進士第四名,為時傳誦。因少時與兄曾在天城山讀書,朝廷遂改此山為名第山,並授以雍州司戶職。元和已亥十四年(西元 819年)武甯節度使涼國公李愬薦他為行軍參軍,在任兩年,又任廣東高州刺史,有政績,祀名宦鄉賢。

但是,周匡物還不算是漳州第一個中進士的人,在他之先還有一人,就是他哥周匡業,貞元八年壬申(西元 792年)舉明經,貞元十一年乙亥(西元 795年)登進士,比匡物早了21年。他當過鄱陽縣令,和匡物齊名。因此,天城山改叫名第山,又叫雙第山,那一帶地方總稱“同第內”。解放後,龍海縣在這裏建農場、安置越南難僑命名“雙第農場”,變成“兩個第第的農場”,誤矣。原先地名的由來,是因周匡業、周匡物兄第倆在此讀書,雙雙及第而取義的啊。

 

二、王冕進珠,敕名天寶

《龍溪縣誌》載:“寶珠灘,一名大瀨。上有石漈(瀑布也),高丈餘,傾瀉潭中,發泡有聲。春夏水大,聲微;秋冬水小,聲巨,聞如漏鼓聲,故又名‘更鼓水’。宋,邱鄯獲珠於此。亦有寶珠石。”

據傳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三月間,北溪漁民邱鄯在大瀨夜漁,網得明珠一顆,圍闊三寸七分,珠面上還有小珠七顆,如七曜,周圍還有許多細珠,真是世間罕見的至寶。他不敢私自留下,趕緊送到龍溪縣繳官。龍溪縣令一見大喜,連忙呈選到漳州府來。漳州知府王冕見此是無價之寶,十分驚喜,立刻召請眾僚屬同來鑒賞。眾人齊聲附和道:“明珠乃國之寶,聖人說過:‘王者德至,淵泉則出’。今九龍江現寶珠,正是太平盛世之一兆。”王冕一聽大喜,連夜寫下《漳州進珠表》,並命工匠將此表刻碑立於府衙公廳左側,以流傳後世。此珠即被專程送往河南開封。

王冕貢珠時,曾在北門—所廟裏齋戒三日,此地即被命名為“寶珠園”。北門原名慶豐門,從此也改稱“貢珠門”了。後來,太宗趙光義就賜名得珠的地方叫“天寶”。可是繼任的州官不熟悉地理方位,錯將繞城的西溪上游當做“天寶”了。

據民間傳說,當宋室衰亡時,這顆有靈性的寶珠又從京城飛返北溪,就藏在潭間巨石的洞穴裏,只待夜深人靜時,才躍入潭間嬉戲。

 

三、朱熹白雲飛瓦

白雲岩在漳州城南二十華里,和雲洞岩隔薌江遙遙相望。原是唐朝高僧虔誠禪師卓錫處。如今卓錫泉勝跡仍在,一股清泉從巨石的圓眼裏汩汩湧出,涓涓不息,歷經千年而不乾涸。半山石徑旁有一塊大石,上刻三個大字“何有石”,據說也是虔誠禪師的遺跡。

宋光宗趙淳紹熙元年(1190年)四月,朱熹知漳州,他治理漳郡,主張“節民力,易風俗”,因此熱心創立書院,施行教化,籍以轉移風習。為了尋找建書院的位址,他走遍了漳州四郊的名山,最後選定了白雲岩,他愛這裏山林幽靜,宜於講學治經。但是上白雲岩坡陡路滑,石徑崎嶇,想在岩上修建書院,搬運磚瓦上山非常費事。朱熹心生一計,他叫府吏們傳話四鄉,說是府尊定于本年九月九日,在白雲岩上“使飛瓦”,歡迎觀看。這消息不脛而走,漳州人十分敬仰朱熹,都信以為真,認為這真是一件大奇事。一傳十,十傳百,愈傳愈遠。沒幾日,連石碼、海澄、南靖、長泰、漳浦附近的老百姓都知道了這個消息。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渴望在重陽節這天,到白雲岩親眼看府尊如何使飛瓦。

九月初八日,朱熹叫人把建書院備用的磚瓦全部搬運到山下。到重陽節這天,傾城空巷,人群湧往白雲岩,白雲岩下真是人山人海,像赴廟會一般。這時衙役們傳話:朱大人吩咐,要看表演神技的,每人帶一磚或一瓦上山,放在指定的地點。既然是朱大人的吩咐,誰敢不遵從呢?沒—頓飯的功夫,山腳堆放的那堆磚瓦早已被人攜帶—空,全部搬到山上指定地點了。

這時,滿山都是人,大家都焦急地等候朱熹來使飛瓦。時近中午,朱熹方姍姍來到山上,眾人圍攏前去,詢問何時開始表演飛瓦?朱熹笑呵呵地捋著鬍鬚說道:“磚瓦不是早已從山下飛上山來了嗎?”大家才知道是上了一個大當。朱熹和藹可親地對眾鄉親們說道:“我想在這山上建一座書院,給漳州的士子們讀書用。承蒙各位父老鄉親們鼎力襄助,把這些磚瓦都搬到山上來,書院不日就可以動工了。多謝諸位,偏勞了!”說完,他拱手四向再三道謝。大家知道這是夫子為建書院而施妙計,都說:“大人為百姓辦事,施教化,讓我們再搬幾趟磚瓦,也是應該的。”

據說書院建成後,朱熹在這裏講過《誠意》章,還親筆為書院題一匾額“與造物遊”和—副楹聯:

  地位清高,日月每從肩上過;

  門庭開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後人在書院前面建一亭,亭內立一石碣,大書“紫陽夫子解經處”六個大字,以資紀念,這書院也就命名為“紫陽書院”了。

 

四、閩學傳人陳北溪

南宋時,漳州出了一位著名的理學家陳淳(1159~1223年)。陳淳字安卿,是龍溪縣游仙鄉龍洲裏人。龍洲裏地處北溪渡口,傳說陳淳出世時,“百草皆香”,因而後人將他的出生地命名“香洲”,而渡口也就命名為“古香洲渡”了。學者都稱他為北溪先生。

陳淳的家境清寒,但他志趣高尚,苦讀不輟。他尊奉孔孟之道,崇仰周程的理學,希望能由先儒之說而通曉聖賢之旨。因而,他篤志力學濂洛遺書,不禁喟歎道:“周程諸子的性道微言皆合我心意,可惜我還未能登堂入室,窺測其中的深奧之處,實感慚愧啊!”後來他聽說朱熹在武夷山講學,欣喜地說:“這是濂洛一派的老師,真想去親耳恭聽朱子的講學啊!”可惜身無分文,缺乏盤纏去不成。

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朱熹以六十歲高齡出守漳州,陳淳喜孜孜地拿著所作的《自警詩》為贄,求見朱熹,表達其“十年願見而不可得之誠”。朱熹讀了陳淳的詩文,很是讚賞,知道他研究理學,用工甚深,就親授“根原”二字,說:“凡閱義理,必窮其原。”陳淳洗耳恭聽,心竅頓開,從此更是無書不讀,無物不格了。朱熹稱讚他有疑必問,多次對人誇獎說:“此番南來,我為吾道得一安卿而欣喜 !”

朱熹治漳未滿一年,因愛子夭逝而離任,後來他在閩北講學時,還常常提起陳淳,跟身邊弟子說:“安卿看得道理深透,此間諸生未有能比得上他的。”有時接到陳淳的來書,閱畢又對弟子們說:“近得安卿書,他進步很快,此人將來未可限量啊 !”

宋甯宗慶元五年(1199年)冬,陳淳積十年之學,不遠千里去建陽考亭再謁朱熹,陳其所學所得。當時朱熹已臥病在床,聽後對陳淳說:“如公所學,已見本原,所闕者下學之功爾。”第二年正月陳淳告歸,朱熹就在當年病逝了。陳淳的理學思想是直接繼承朱子的,在“閩學”流派中,他的學術地位比較重要。他的著作多種,為衛護師門、排斥異說、疏釋和闡述程朱理學思想做出了很大貢獻。

 

五、木棉庵——宋鄭虎臣誅賈似道於此

  尚方斬馬定須攜,討賊捐軀未愴淒;

  往事已埋秋壑裏,斜陽自轉木棉西。

  征蠻卻愛俞都護,勒石猶標鄭會稽;

  千古快心惟此地,春風莫遣杜鵑啼。

這是清代龍溪人張士楷寫的木棉庵詩。木棉庵在漳州城南二十五華里,九龍嶺的山口前不遠處,舊稱木棉鋪,木棉庵就在木棉村口,漳汕公路旁邊,還有小溪一道環繞於前面。庵門外大榕樹複蓋下豎立一個長方形的石碑,約有一丈多高,四尺多寬,下麵刻著“宋鄭虎臣誅賈似道於此”十個大字。這石碑原是明代將軍俞大猷平倭時所立,但己斷了,只剩下上半截,後又補全,另有一個碑是清乾隆間龍溪知縣袁本濂重立的。

碑石旁邊又立一詩碑,刊明代王肇衡的七言絕句一首,詩雲:

  當年誤國豈堪論,竄逐遐方暴日奔。

  誰道虎臣成勁節,木棉千古一碑存。

碑的另一邊則為近代人刻寫的木棉亭記,記載建立石亭維護石碑的始末。碑的前面屹立一座長方形的八柱石亭。歷代騷人墨客到此憑弔遺跡,無不賦詩謳歌忠義之士鄭虎臣為國除奸的壯舉,同時也口誅筆伐禍國殃民的賈似道的罪行。所以這裏是忠臣義士的記功碑,也是奸臣逆党的恥辱柱。

賈似道是師承秦檜“主和怯戰”的制置副使賈涉的兒子,從小就是不務正業,只愛嫖賭的浪蕩子,僅由於他妹妹入宮為貴妃,得寵于理宗,才被提攜起來當官。開慶元年(西元一二五九年),元軍大舉南侵,賈似道以右丞相領兵救鄂州(現在的湖北武昌),卻私自向元軍統帥忽必烈求和,答應稱臣納幣,剛好碰上蒙古族諸宗王爭嗣內訌,忽必烈倉皇撤軍,賈似道謊報抗擊得勝,理宗特下詔褒揚,加封少師、魏國公。從此,賈似道在理宗、度宗兩朝獨專朝政十五年,南宋小朝廷一直糜爛下去,直到滅亡。

德祐元年(西元一二七五年),元軍再度南侵,攻陷鄂州。賈似道被迫出兵,魯港一戰大敗,宋軍水陸主力全部被殲滅,賈似道乘小船隻身逃到揚州。因此朝野人士大嘩,紛紛上疏彈劾,請斬賈似道。雖經謝太后(理宗後)幾番包庇袒護,但朝野人心不服,不殺賈似道以平民憤,謝太后只好把賈似道降職為高州團練副使,抄了家,貶到循州安置。

鄭虎臣,字景兆,本是個武舉人。他父親被賈似道所殺害,自己也被充軍到邊疆,後來遇赦放歸,在會稽當個縣尉。這次奉命監押賈似道到婺州,因遭到地方群眾反對,張貼檄文驅逐賈似道,才轉押到福建建寧來,剛好遇見福王。福王亦恨賈似道,欲召募一名敢在途中殺死賈似道的人當監押,於是鄭虎臣挺身而出,自願承擔重任。

這時,賈似道雖然是待罪在建寧府的開元寺中,但是他的身邊還有侍妾幾十人侍候著,珠寶財物更是無數。鄭虎臣在起解前,把侍妾全部遣散,財物施捨給民間。押解途中,正是陰曆七月,三伏天,路途酷熱。鄭虎臣看見賈似道還坐在轎子裏,心裏很不痛快,就喝令轎夫把轎蓋打掉,一路上直曬得賈似道瘟頭昏腦,口燥唇幹,暗暗叫苦。鄭虎臣還把賈似道的罪行醜事,編成杭州曲調,教轎夫們唱,冷嘲熱諷,嘻笑怒駡,轎夫們越唱越高興,越罵越過癮,賈似道只能龜縮在轎裏挨駡。

八月到了漳州。漳州知府趙介如,原是賈似道的門下客,—見他的恩公駕到,連忙設宴替他洗塵。但是,賈似道一路上已被鄭虎臣教訓怕了,前程未蔔,因此,只是戰戰兢兢地一味推讓。口口聲聲稱呼:“天使在上,那有罪臣坐席之理。”鄭虎臣雖屬小隸,但氣概軒昂,態度嚴峻,流露出極端蔑視的神情,不屑理睬賈的謙讓。趙介如見狀無奈只得讓鄭虎臣上座,賈似道方敢側坐於下,一席酒宴,弄得不歡而散。這時趙介如已經覺察出鄭虎臣有殺賈似道之心,暗中指使人防範,雖強留住了三天,虎臣一直催走。臨行時,趙介如饋贈賈似道許多衣服錢物,但是,鄭虎臣藉口行囊過重,下令截留寄存起來。出了漳州城,鄭虎臣心中盤算,象趙介如這樣的賈家門客狗官,在潮汕一帶還很多,如果不能叫賈似道死在半路上,到了那邊就沒有機會除掉這一害蟲了。於是他下決心要逼賈似道自殺。因此,鄭虎臣命令賈似道下轎步行。賈似道情知不妙,勉強隨行十幾裏。走到木棉庵前小憩時,賈似道苦苦磕頭哀告,說年邁體衰實在走不動了。鄭虎臣瞪起眼睛問道:“賈團練,事到如今,你還捨不得一死以謝罪於天下嗎?”賈似道一聽“死”字就魂飛魄散了,他呐呐地說:“太皇太后許我不死,有詔賜死,似道怎敢不死?”鄭虎臣一聽,怒火冒千丈,大聲喝道:“皇家保你不死,萬民恨不能吃你的肉,寢你的皮,你這禍國殃民的狗官,竟如此貪生怕死,我鄭虎臣今天只好替天行道了。”賈似道嚇得在地上爬行,雙手直搖,拼死狂嗥道:“鄭監押,鄭天使,你,你殺不得我,你殺了我,也不免獲罪的。”鄭虎臣咬牙切齒地說:“哼哼,我為天下殺賈似道,雖死何憾!”說罷就象老鷹抓小雞一樣,劈胸提起賈似道拉殺之。至於鄭虎臣怎樣處決賈奸的,傳說紛紜,有說用拳打死的,有說劍劈或錘殺的,有說推落糞坑淹死的。總之,“君王不誅監押誅,父仇國憤一時擄”,“奸諛此日殘魂餧,義烈當年膽氣酣。”

 

六、潘榮出使琉球國

潘榮,字尊用,龍溪縣邑人,生於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他苦讀出身,於正統十三年(l448年)中進士,任吏部給事中。

明英宗天順六年(1461年)三月,疏球國中山王三子尚德遣陪臣來朝,為兩年前逝世的父王尚泰久告訃,並請封襲繼位。明王朝鑒於琉球國自“永樂以來,國王嗣立,皆請命冊封”,按慣例於四月間作出決定:“派遣吏科右給事中潘榮、行人司行人蔡哲為正副使節”,“假以玉帶、蟒衣、極品服色”,往琉球國祭奠故王尚泰久,並冊封世子尚德為琉球國王。

當時官場視航海歷險為畏途。一怕遇上倭寇、海匪,御賜之物遭劫;二怕颱風頻繁,風濤叵測,舟破人亡。但潘榮是閩南人,漳泉海上貿易頻繁,航海之事,視為尋常。他領旨後便到福州船塢監造大艘“封舟”,認真選用素質良好的隨行人員和熟諳水道的水手、富有操舟經驗的掌舵等,組成一支近 400人的使團,於天順七年(1463年)六月乘一艘大型封舟,從福州馬尾港啟航。封舟航行七晝夜才到達琉球國。

潘榮在琉球登陸後,即遵旨諭祭了故王尚泰久,冊封了世子尚德為中山王。在守候信風返國期間,他細心訪查琉球國各方面情況,發現年輕的嗣王尚德,雖然“資質敏捷,才利過人”,但“知謀自用,不納賢諫”,且“巧言飾非,擅殺良民”。因此,潘榮在與尚德多次會談中,反復宣揚“天朝的威德。”並按詔書予以褒獎,希望新王能廣開言路,省刑薄斂,治好邦國。惜尚德未納良言,六年後琉毬果發生宮廷政變。

潘榮完成使命後於十月回朝,以出使有功,擢升戶部右侍郎,後升至南京戶部尚書。于弘治元年(l488年)致仕歸養,弘治九年(1496年)卒於家中,追贈太子少保,葬于南廂。現漳州市內的給事巷和尚書巷便是因他的故居而取名的。

 

七、長泰狀元林震

明清兩朝,漳州府只出過一名狀元,他就是明代長泰的林震。

傳說林震的外祖父是溪園社的秀才。一年元宵節,張姓重修祠堂,女兒回娘家去祠堂看戲,忽然腹內陣痛,竟在祠堂裏分娩。若被張姓族長得知,定要掐死嬰兒以免外姓人奪走祠堂風水。這時,滿堂花燈突然熄滅了,舅舅急忙包好嬰兒,攙扶產婦,趁混亂之中溜了回去。這嬰兒就是林震,果然命中大貴,後來中了狀元。

林震參加春闈,殿試奪魁時,也是出奇制勝的。左丞相楊榮是福建人,當然看重長泰的舉子林震;而右丞相楊士奇是江西人,則偏袒江西舉子沈文裘。兩人文才不分軒輊,兩位丞相也互不相讓,只好在金鑾殿上請皇帝面試欽點了,沈文裘這位才子有絕招,能雙手揮毫快書,右丞相楊士奇出題,要兩舉子在一柱香時刻內,抄完三千個單字。沈文裘正中下懷,立即雙手揮毫,刷刷地寫開了。林震困惑了,他靈機一動,只寫五個字,“一筆化三千”,立時交了卷。最後皇帝判定,林震機智聰明,選為狀元。沈文裘一氣之下,連個榜眼也不要了。

以上傳說當然是無稽之談。林震雖然中了狀元,但他的一生平淡無奇,並無什麼宦績可言。為了還歷史以真面目,這裏介紹一下他的經歷。

林震字敦聲,祖籍是長泰縣善化裏林墩社(即現在的枋洋鄉林墩村)。家境貧寒,母親早逝,父親忙於生計,一邊務農,一邊兼做商販,經常外出,家中缺乏中饋,就娶個繼室料理家務。林震在繼母撫育下長大,他聰明穎悟,讀書過目不忘,但為生活所迫,中途輟學,繼母叫他下田勞作,他生性純孝,母命不敢不遵,只好帶著書卷下田耕作,休息時就躺在樹下讀書,上山砍柴回來,就挑著木柴,邊走邊讀。

這事被東裏先生知道了,先生姓康名泰,字師廓,是“閩中十才子”之一,學問淵博,愛才如命,就把林震叫到府中來讀書。

永樂十八年(1420年)庚子秋闈,東裏先生送八個門生赴省參加鄉試,除了一個經過朝天嶺時,被猛虎噬死以外,七個都考中了舉人。林震是其中一個,名列第六,那年他才二十幾歲。宣德五年(1430年)庚戌春闈,林震進京參加會試,中式為貢士,又參加殿試,考取一甲第一人,賜進士及第。

這一科,三鼎甲全是福建籍舉子,第二名榜眼,龔錡,建安(閩侯)人;第三名探花,林文,莆田人。主考官是太傅楊文敏,也是福建人。

掄元後,林震留京師任翰林院修撰,主持校勘歷朝史書和編撰本朝實錄,供職七年,因體弱多病告歸,在家中讀書自娛,非公事不入郡邑,死時才四十幾歲。

 

八、中官護主——南靖太監陳祖生軼事

舊時戲臺上常演宋宮故事《狸貓換太子》,其中情節純屬虛構,但在《明史》上記載確有宦官陳祖生與監門張敏保育孝宗皇帝的軼事,尚鮮為人知。

明成化年間,憲宗皇帝寵愛萬貴妃,朝廷上萬家貴戚掌權,宮中也只有萬貴妃說話算數。遺憾的是,萬貴妃不會生育,而皇帝年事已高,渴望有個太子來繼承皇位。後來萬貴妃聽說紀妃懷孕了,真恨得咬牙切齒,暗中派心腹太監去監視,囑咐一旦紀妃分娩了,不管生下的是男是女,先得抱去給她看看,然後才決定怎樣稟告皇上知曉。

紀妃終於分娩了,生下的是個小太子,萬貴妃又忌又恨,立即叫監門太監張敏抱出去溺死。張敏抱著剛出生的嬰兒,沒了主意。想道:皇上正愁沒有子嗣,怎忍心將這嬰兒溺死呢?可是要不聽萬貴妃的話,自己也會大禍臨頭。他左右為難,毫無辦法。張敏是同安人,就哭著去找福建同鄉南靖人太監陳祖生商量。陳祖生帶著張敏悄悄地把嬰兒托給西宮的一個老宮女秘密哺養。後來,萬貴妃向憲宗誣說紀妃生下鬼胎,儘是血泡泡,皇帝偏聽偏信,一怒之下,就將紀妃打入冷宮。陳祖生暗地裏交代老宮女,每天偷偷地抱小太子到冷宮去交給紀妃哺乳,小太子就在深宮裏平安地長大了。

到了成化十一年(1475年)一天清晨,憲宗皇帝叫張敏梳頭,照鏡自歎道:“吾老將至而無子嗣,奈何?”不覺淚下。張敏見左右無人,趁機說:“陛下早已有太子了。奴才有罪,隱瞞了好幾年。”憲宗愕然,將信將疑,急問:“何妃所生,現在哪里?”於是,張敏就將當年萬貴妃的陰謀和盤托出。

憲宗聽了,十分歡喜,立刻擺駕去西宮接太子。小太子已經六歲了,皇帝抱置膝上久久注視,悲喜交加地說:“真吾兒也,相貌十分酷似。”立刻上朝,向文武百官宣告:冊封皇太子,賜名祐樘。百官慶賀,皇帝賜宴,頒詔大赦天下,普天同慶。紀妃也被迎進永壽宮。萬貴妃得知後,趁皇帝上朗,叫心腹太監將鴆酒說是御賜補酒,強令紀妃飲下,立刻暴斃。監門張敏聽見噩耗,知道自己也難脫毒手,為不累及旁人,便吞金自殺了。只有太監陳祖生得以善終,他的故宅和墳墓仍在南靖,保存完好。

 

九、林魁一身正氣

林魁,宇廷元,晚年自號白石山人,龍溪縣南美鎮埔尾村(今角尾鎮)人。他少時家境清寒,但由於勤奮好學,博學強記,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考中壬戌科進士,授戶部主事。由於他才思敏捷,落筆有奇氣,因而部裏每有疏議,同僚都推他執筆起草,他也當仁不讓。

不久,孝宗皇帝駕崩,臨終托孤給兩位宰相謝遷和劉健。小皇帝年方十五歲,從小就跟劉瑾等八個宦官結伴玩樂,登基之後,這幾個宦官就整天引誘小皇帝縱情于聲色犬馬,從中竊持朝政,權傾內外。朝野側目,呼之為“八虎”。宰相謝遷、劉健以托孤老臣的威望,聯合六部大臣疏請立誅“八虎”。“八虎”聞訊十分恐懼,他們環跪在小皇帝面前,苦苦哀求,只求保留性命,願意放逐到南京,永不回皇帝身邊。小皇帝心想,“若將劉瑾等攆走,日後誰跟我玩樂呢?這不是成心敗我的興致?”第二天早朝,文武百官原以為新皇帝一定會降旨誅殺“八虎”,誰知卻由劉瑾出來宣讀正德皇帝朱批“奸黨”名單,將謝遷、劉健撤職查辦,王守仁等大臣全部謫貶。正人盡去,從此劉瑾之流更無所忌憚,為所欲為了。在這萬馬齊喑之際,只有林魁敢履虎尾、捋虎鬚。一個西域僧人叫做大乘法王的,仗“八虎”之勢,欺壓百姓,強佔四百頃民田作為寺田。林魁得知,上疏奏明皇帝,說明農田乃農民生存之本,朝廷田賦之源,西僧霸佔民田實為不法。他還在金鑾殿上挺身而出,跟劉瑾據理力爭,駁得劉瑾無話可說。小皇帝只好准奏,令西僧將農田退還給農民。但林魁卻因此外放鎮江知府。三年任滿,政績斐然,入京覲見時,呈上劄子,直諫時政得失,被擢升為山西提學副使。秋闈舉士時,有大吏托情疏通,他堅決不允,被銜恨誣陷,降調為雲南兵備副使,嗣因招撫彝民有功,升為廣東參政。這時他已在官場沉浮二十年,看透了朝廷的腐敗,無可作為,就上疏乞休,致仕還鄉。臨行時,當地漁民送給他一塊奇特的“菊花石”,高一尺半,圍寬約四尺半,通體晶瑩,肌理中呈現一層淡紅色菊花狀石紋。林魁視為瑰寶,置於書室中,並以“白石山人”自號。遺著有《白石稿》、《歸田錄》行世。

 

十、狀元羅倫為何出家了

南靖縣金山有一座青山,上尖下奓,形如金字,山尖有巨石為鵝冠,故名鵝髻仙峰。奇峰突起千仞,石壁嶙峋,秀麗非常,是南靖縣八景之首。山腰有座道觀,匾額曰“九鯉飛真”,表明是仙遊九鯉仙分鎮於此,傳說圓夢甚靈。前人有詩雲:“鵝峰開勝景,九鯉寄仙蹤。有夢皆奇中,無乩不暗逢。”說的就是此間求夢很靈。

相傳明正德年間(西元1506~1521年),廣東興寧縣有位舉子羅倫,上京赴考,特地到“九鯉飛真”來求夢,想預卜此科能否高中。可是住了九晚,空無一夢,十分懊惱,臨行在牆上題詩一首,表明心志。詩雲:

  千里尋仙意虔誠,九宵無夢亦無眠,

  神仙不識人間事,羅倫此去不回頭。

羅倫拂袖而去,行至半途,發覺自己的包袱雨傘忘取了,匆匆返觀去取,卻見剛剛題的詩,墨汁未幹,已被人篡改了。詩改成:

  千里尋仙意不誠,九宵無夢豈無眠,

  神仙盡知人間事,羅倫此去中狀元。

羅倫讀詩大驚,拜倒墀下發願道,“羅倫若中狀元,定來砌石鋪路,以利遊人,以謝仙人。”因此至今從瀑亭到九鯉飛真,仍保留著羅倫古道。

從前中狀元,並不像演戲一般,馬上封為八府巡按,捧尚方寶劍,衣錦還鄉來報恩報仇,耍盡威風。羅倫中狀元之後,只不過在翰林院當個編修,鬱鬱不得志。有次請假返鄉省親,夫人為丈夫解悶,牽出小公子,笑說:“孩子真聰明,才四歲,就會對對子了。”慫恿狀元郎出個上聯讓兒子對。羅倫滿肚子不高興,勉強說個“天”字。本來天對地,日對月,十分簡單,普通小孩都會對上的。可是夫人偏偏擠眉弄眼地手指地下做暗示。小公子本來想對“地”字,見母親的動作,順著她手指處看去,地上有個雞屎,誤會了,出口應聲“雞屎”。狀元公一聽,怒不可遏,大喝一聲“笨蛋!”夫人弄得十分尷尬連忙排解道:“孩子被你嚇壞了,再出個字對對。”羅倫黑著臉孔,說個“父”字。做母親的又連忙指著自己胸脯,暗示對“母”字,孩子早嚇懵了,見母親手指胸脯,順口回答“奶”字。羅倫忍無可忍,拍案而起,罵聲:“渾蛋,兒癡如此,有何希望,”拂袖出門,再也不回來了。

原來羅倫一氣離家出走,又來到漳州石室岩,拜在龍褲祖師門下,剃度出家當和尚了。所以,迄今石室岩龍褲祖師身邊,坐著一個身穿紅袍的人,他就是羅倫狀元。

一晃十年過去了,羅夫人含辛茹苦地訓子教讀,為爭一口氣。果然,兒子不負母親的苦心,十六歲便高中狀元了。這天,正值羅夫人生日,雙喜臨門,羅府廣齋僧道,暗訪羅倫。其實羅倫真的回來了,他坐在門口大樹下,等到僧道眾散盡了,不受一般齋供,偏要夫人親手調的鴨蛋面線。夫人一聽,大喜,知道丈夫回來了,趕忙做好太平面線,雙手捧出門來會見狀元郎。黃昏時分,大樹下不見人影,只見地下留著兩行字,寫道:

  兒孫自有兒孫福,

  莫為兒孫做馬牛。

這是羅倫勸告夫人的話,也可轉贈給望子成龍的父母親們。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十一、龍江一曲、 有人如玉——蔡烈與豐熙的友情

雲洞岩又名鶴鳴山,相傳在隋開皇年間,有個潛翁,隱居在山中養鶴,故名。如今在山間廟宇右下角有個石室,壁上刻“鶴室”兩字,傳說就是潛翁養鶴處。到了明嘉靖年間,有個讀書人,名叫蔡烈,字文繼,他是瓊州太守蔡昊的兒子,也在鶴室中讀書,參理學,學者稱之“鶴峰先生。”《明史》稱他“力行好學,老而不倦”,不去應試,屢招不仕,只在山中講學,著有《讀書錄》、《孝經定本》、《傳道南錄》、《諸儒正論》書多種。後人安林侖有碑銘讚美蔡烈雲:

  鶴峰千仞,龍江一曲,

  中有一邱,其人如玉。

山上摩岩題刻百餘處,都是慕名來訪的文人學士留下的翰墨,其中有一處巨型石刻《鶴峰雲洞遊記》,文章高古,書法遒勁,據說是翰林學士豐熙書寫的。

豐熙,浙江鄞縣人,弘治已未進士及第,應選,授翰林院編修,講讀學士之職。嘉靖三年,因為“議禮忤旨,”謫戊鎮海衛(就是東山島),從此他足跡不履公門,日以講學為事。

“議禮忤旨”,這是什麼罪名呢?原來明世宗朱厚熜是由藩王繼承帝位,他本是明憲宗朱見深的孫子輩,和剛死去的武宗朱厚照皇帝是同輩,但依《禮》:“為人後者為其父母”,語意欠明,後世儒者解釋“為人後者應以所後為父母”,那麼明世宗朱厚熜繼承當兄弟的明武宗朱厚照的皇位,就要尊之為“皇考”,而對本生父母則以伯叔父母看待,故應尊他生父興獻王為皇叔父,生母興獻王妃為皇叔母,世宗皇帝為此心中不甘。於是就有進士張璁迎合皇帝心意,上言:“繼統不繼嗣,請尊崇所生。”世宗下旨讓廷臣議論,於是掀起一場政治風波,屢經反復,終於在嘉靖三年九月,定稱孝宗為皇伯考,照聖皇太后為皇伯母,興獻皇帝為皇考,章聖皇太后為聖母,詔告天下,豐熙是堅決反對者之一,被貶戍邊,發鎮海衛。這是明代一大案。

豐熙久慕蔡烈的風範,特地到雲洞岩造訪,兩人一見為故,成為莫逆之交。豐熙在此流連忘返,逗留了半年多,留下了不少墨蹟。清高宗弘曆編輯的《三希堂法帖》就選入豐熙的書法多頁,可見他的書法在翰墨中的地位了。在雲洞岩景區有兩塊巨石並立,象“朋”字,豐熙題“得朋”兩字,以紀念他和蔡烈的友誼。豐熙終於老死於戍所,蔡烈的墓地也就在“鶴”室附近。

 

十二、林太史秉公行事

雲霄太史公姓林,名偕春,字孚元,別號警庸,晚複自號雲山居士。他自幼穎慧,讀六籍百家言,都能博綜解悟,素有神童稱譽。嘉靖辛酉舉於鄉,乙丑成進士,選翰林庶起士,授檢討。他諳熟先朝典故、廟廊政制,參與修撰穆宗皇帝實錄,修成後晉升編修。

穆宗朱載垕去世後,年甫十歲的幼主神宗朱翊鈞嗣位,副相張居正利用“主少國疑”的時機,暗中勾結宦官頭領司禮太監馮保,在李太后面前誣陷丞相高拱,致使高拱免官,張居正擢為首相。張居正在明王朝中,雖然有膽略、有魄力,想有所作為,但專權跋扈,不能容人。林偕春修《穆宗實錄》時,張居正遣親信示意,要林偕春在《實錄》中,借皇帝之口褒獎自己。林偕春儼然回絕道:“皇帝講話是尊重的,史官怎敢胡亂編造?”張居正聽了大為惱怒,記恨在心,但抓不到偕春的把柄,只好按例將他外放為湖廣按察副使。林偕春坦然笑道:“這無非是想攆我離京,又何必安排什麼按察副使呢?我在家奉養雙親,粗茶淡飯亦有天倫之樂,這紅色的官服早可以脫掉了。”於是主動上疏乞休致仕歸裏。

張居正柄政十年,于萬曆十年(1582年)病死。神宗朱翊鈞時年二十歲,他痛恨幼年時對他生活管教過嚴的宦官馮保,和對他讀書要求過嚴的張居正,剛一親政,立即報復,把馮保放逐到故都南京,宣佈張居正的“罪狀”,下令抄沒家產。於是,過去遭張居正廢斥的官,重新起用。林偕春也官復原職,督兩浙學政。

林偕春在典試中秉公提拔了一大批有才華的學子。有個舉子陶望齡,因遊學在外沒趕上參加歲試,偕春准予補考。這天,陶望齡竟然攜一壇酒進考場,喝完了這壇酒就伏案酣睡。直到太陽偏西了,人還沒醒。堂吏稟知林偕春,林偕春聽了,驚奇地說:“此異士也,不可打擾他。等他酒醒時,看他會怎麼樣?”不久,陶望齡酒醒來,從容展卷磨墨,不加思索地悠然下筆,洋洋灑灑立時寫下千言。林偕春沒等陶望齡終篇,即命人取稿過目,大喜道:“吾固知為異士也!”馬上錄取陶冠首名之上。不久,陶望齡中奪魁南宮,遂成會元。林偕春的慧眼識英才,後世傳為美談。

 

十三、文章風節炳千秋——紀念黃道周誕辰四百周年

明末偉大的愛國主義者黃道周,于明萬曆十三年(1585)出生于福建漳浦縣銅山所深井鄉。天啟二年(1622)中進士後,官至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明唐王隆武二年(1646),南明政權面臨覆亡,黃道周組織並親率士卒投入抗清戰爭,被俘後寧死不降,在南京東華門外壯烈殉國。這位閩南人民宗廟族譜上的巨星,在明末的政治史文化史上閃耀著強光。今年(1985)農曆二月初九是他的四百周年誕辰,到三月初五,他為國捐軀也已經三百三十九年了,然而他的名字仍然放出光彩,閩南人民仍對他無限尊敬與懷念。

《明史》對黃道周的評價是“文章風節高天下”。的確,黃道周的偉大,一在“文章”,一在“風節”。他雖然出身于貧苦農民之家,但由於學習十分勤奮,五歲進學,八歲就能文了,十歲上寫的古文,已經受到長輩們的同聲讚揚,十四歲在廣東名士韓日纘家裏寫的《羅浮山賦》,已經使韓家滿座的文人墨客拍案叫絕。直到今天,我們翻閱他留下來的大量詩文,也會不禁拍案叫絕呵!璀璨的才華,浩然的正氣,在他的詩文裏蒸騰閃耀。崇禎五年,黃道周被貶了官,去游九華山與黃山。不由想起家鄉漳浦的都梁天鋒二山,熱情洋溢地寫了一篇《都梁天鋒賦》,想像雄奇,音調激越,用詞精煉,使人不僅驚佩他燦爛的才華,而且能透過辭藻感觸到他情思的熾熱。這位閩南人民的好祖宗,他是用多麼熱烈的感情在愛著他的老家漳浦呵!

黃道周對天文、曆法、歷史、儒學都很有研究,主要作品有《春秋揆》、《儒行集傳》、《洪範明義》、《月舍明義》、《坊記集》、《表記集》、《易象正》等四十多部。殉國以後,他的學生又把他的其他著作編成《黃漳浦集》,共四部一百九十六卷。黃道週一生著作很多,留下的文化遺產十分豐富。

黃道周的偉大,主要在於“風節”,他的“風節”的核心是他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他的寧死不屈與剛正不阿。

黃道周中進士作“經筵展書官”以後,得向皇帝講解經傳史鑒。別人都是膝行而前跪著講,他卻平步走到皇帝面前,站著講。當時的閹党首領魏忠賢用威懾的目光盯他,他卻將生死置之度外,用他凜然的正氣,維護了師道的尊嚴。

崇禎三年(1630),滿族的騷擾已是烽煙四起,農民革命的烈火已經四處點燃,思宗朱由檢卻使用一些奸黨佞人,對外屈膝投降,對內重斂高壓。黃道周再三諫勸思宗“匆用小人”。他說:“凡絕餌而去者,必非魷魚,戀棧而來,必非良馬。”思宗不但不聽,反而將他削職為民。崇禎九年,他重新被推薦起用,官復原職以後,不僅照常忠言直諫,而且多次跟皇帝辯論。崇禎十年,天下大旱,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而苛捐重稅照常,黃道周氣憤地上疏:“陛下焦灼于上,小民輾轉於下,而諸臣括囊其間。稍有人心,宜不至此!”崇禎十一年,權臣楊嗣昌、陳新甲利用“奪情”(死了父母不守孝)達到升官,方一藻身為遼撫跟清人講和,黃道周連上三本彈劾他們。思宗不但不聽,反而罵黃道周“佞”。黃道周氣憤地說:“我明知不講,就對不起你,你連忠佞都不分,怎麼能治好國家?”一些奸黨就趁機誣陷黃道周欺君犯上。思宗遂大怒,將黃道周降了六級,貶為江西布政司,再次趕出朝廷。

更加冤枉的是:黃道周被趕到江西以後,江西巡撫解學龍由於尊崇黃道周的“文章風節”,向皇帝推薦他,昏庸糊塗的思宗卻說他們是“朋黨”,把他們倆都逮捕入獄。戶部主事葉呈秀為黃道周辯解,漳浦太學生徐仲吉不遠千里趕去營救,也都被誣為朋黨,囚禁拷問。到公堂對質時,他們之間卻都還不認識,還要行禮互問姓名,這算什麼朋黨呵?黃道周為這個冤案坐了兩年牢。那些奸党佞人指使獄吏對他嚴刑拷打,他的手指都被拶得皮破骨折。最後還是尚書劉澤源再三向皇帝求告,黃道周才被免去死刑,流放江西……

兩次丟官,兩年冤獄,流離之苦,折骨之痛,明王朝對他是夠殘酷的了。然而當清兵打入關內進逼江南,南明政權危如壘卵,皇帝昔日的寵臣親信們都紛紛攜囊逃命之時,黃道周卻挺身而出,與即將亡國的皇帝分擔憂患。一個文人,為了國家,他竟然不顧生死去組織帶領軍隊跟強大的敵人打仗,以致被俘。敵人用高官厚祿收買他,勸他投降,他卻甘願一死,為國盡忠。正直忠良的中國知識份子無論國家對他們怎樣殘暴,他們還是忠心赤膽地愛國,他們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去保護國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黃道周,他在三百多年前也正是這樣的呵!

黃道周兩次被貶,都是“執教著書,別無他業”(《漳州府志》)——走下政治舞臺,就是學者教師。他在安徽、浙江、福建都辦過學校。殉國之時,他的四個學生——蔡春溶、賴繼瑾、趙士超和毛玉潔撲上前去,跟他死在—起;死後又是由他的學生陸自岩付出千金向清人把他的頭買下來,與身體合葬于南京鳳台門外;另一個學生趙子璧又不遠千里,與他的兒子一起把靈柩扶回福建,與同時殉國的四個學生合葬于漳浦北山。三百多年來,廣大人民在怎樣地熱愛著他呀!他教過書的漳州鄴山講堂、漳浦文明書院,研究天文的天地盤,洗過筆硯的墨池,偶然寫下的幾個字,甚至兒童時代讀書坐過的石窟,都被後人視為珍貴文物,精心保護起來,成為萬人瞻仰的古跡。

 

十四、死生不易,割肝相示——黃道周與徐霞客生死之交

崇禎元年(西元1628年)戊辰四月,以“文章風節高天下”的黃道周先生正在漳浦縣北山,為他的父母親墓廬守制,而江蘇的江陰奇人、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已“母喪服闋”,徒步三千里,專程造訪黃道周先生于墓下。這兩個嶔奇磊落的男子漢,“一揖登堂,便相傾倒”,深夜長談,意趣相投,從此便引為知已了。

黃道周先生生於明神宗萬曆十三年(1586年)比徐霞客年長一歲,先生此時已四十有四歲了。他平日擇友極為嚴格,對人從不輕易贊許稱道,但對徐霞客則備加稱讚,說他們倆之間是“死生不易、割肝相示”的摯友。而徐霞客對黃道周先生的道德文章早已欽佩得五體投地了,他久聞黃道周先生在朝廷敢與魏忠賢之流抗爭,為了維護師道尊嚴,敢於平步進殿講經筵,這些事都使徐霞客神往已久,早已目為師長了。

崇禎三年辭歲迎春之時,黃道周先生服喪期滿出山,攜眷北上。路經毗陵,過訪好友鄭鄤,然後單車就道,繼續北上。剛好這時徐霞客也來拜訪鄭鄤,知道黃道周剛走,便雇船追趕,一直追到丹陽。兩人逆旅相會,“沽酒對飲,且飲且題詩”,真乃快慰平生。前年,徐霞客千里迢迢,造訪於墓下,因遵守古制,不能寫詩文,因此,黃道周先生便認為欠了徐霞客的“詩債”,這次重逢於丹陽道中,寫了一首七言古詩相贈,終於償還了這筆“詩債”。

崇禎五年壬申春正月,黃道周先生因為挺身而出,疏救舊輔錢龍錫,崇禎皇帝“疑為詆毀曲庇”,降三級調用。“先生遂更三疏乞休。”束裝將行之際,他骨鯁在喉又上《放門陳事疏》,諫皇上“小人勿用”。又被說是“濫舉逞臆”而“削籍為民”了。二月,先生掛冠去都,于南歸途中訪徐霞客于江陰。他們倆“自春徂秋,亦隨意放浪山水”,《年譜》記載,他們遍曆了黃山、白嶽、九華、皖台、匡廬諸名山勝地,黃道周先生本來就是個酷愛山水的人,因此跟徐霞客正是志同道合,這次的歡聚,遂了兩人相約共遊的夙願。直到黃道周先生抗清兵敗被俘,就義前,他還寫詩《告辭十八翁》即向他遊覽過的十八座名山告辭哩。

他們第四次相聚是在崇禎六年癸酉,七月間,徐霞客遊罷五台、恒山,第三次入漳,訪黃道周先生于漳浦北山,不遇而返。他前腳剛離去,黃道周先生後腳就到家了。這次輪到黃道周先生追趕徐霞客了。這次行蹤,不見於《日記》而見於他們倆唱和詩的序跋中。黃道周先生在《分鬮十六韻》詩序中說:“徐自毗陵來訪予山中,不一日輒搜奇南下。覓籃輿追之百里乃及,相將於大峰岩次。”大峰岩就是平和縣大溪鄉的靈通岩,黃道周先生年青時曾在此間開館授徒,還寫過《梁峰二山賦》極口稱讚家鄉的梁山和大峰山不亞于九華山和黃山,只因地處南荒,交通不便,人莫能睹其風采,這一次正好邀大旅行家徐霞客攜手同遊了。爾後,他們還相約欲西遊雲貴,但黃道周先生又複官了,身不由己,徐霞客等待他兩年,音訊杳然,只得獨自前往了。後來,徐霞客在騰沖遊歷時,聽說黃道周先生在一年前,因為與崇禎皇帝面折廷爭,又被削職了,於是他慨歎道:“翰苑中正人一空”了。這一番遠遊東歸後,臥病在床,才知道黃道周先生竟然被譴下大獄了。他馬上派長子徐屺去大獄探望黃道周先生,並贈寒裘一襲。徐屺來回奔波三個月,回來向父親稟告黃道周先生在獄中的苦情。徐霞客聽罷,“據床浩歎,不食而卒”,時為崇禎十四年辛巳正月,享年方五十六歲。翌年,黃道周先生出獄了,聞噩耗,遣人捎去《遺奠霞客寓君長書》給徐屺,訴說他的悼念衷情。他們倆的友誼,可謂生時心心相印,至死不渝。

 

十五、風動石和翰墨香

漳州市屬各縣的名勝有很多處風動石,而較著名的有三處:一在龍文區雲洞岩山巔,一在長泰縣天柱山上;還有一處就是與黃石齋先生結下不解之緣而久負盛名的東山風動石。

東山風動石,坐落在關帝廟風景區濱海的懸崖峭壁之上,石呈赤褐色,有4米高,4.5米寬,上尖下大,好像一個碩大的石桃屹立在一塊大石盤上;其底如鬥,與石盤相貼處僅有方寸之地,全石半坐半懸,似乎搖搖欲墜,颶風襲來,左右搖晃。如果有人仰臥石盤上,翹起雙腳蹬這巨石,也能使它微微晃動,所以前人譽之為“天下第一奇石”。

永曆戊子年秋,即黃道周先生在南京慷慨就義後第三年,有人在風動石上題刻:黃道周、陳瑸,陳士奇,三位明末忠臣的名字,故“銅山風動石”,又名“三忠石”。

黃道周先生是以凜冽的民族氣節和高度的愛國精神,以及淵博的學識,為後世所景仰,學者文人都尊稱之為石齋先生。而陳瑸與陳士奇也都是銅山人,是道周先生的從學弟子,天啟乙丑同登進士榜,明末皆死於戰亂。

黃道周先生就出生在風動石附近的漁村裏,父親名嘉卿,當地人尊稱之為青原公,母親陳氏。她在臨產前夢見風動石滾進她的懷裏,嚇醒後肚子陣痛,不久就平安產下小道周。

說來也巧,就在這一年,風動石旁邊長出一株荔枝樹苗,小樹和小孩一同茁壯成長。十年後,當他進學了,小荔枝樹也于同年結出 360粒又紅、又大、又清甜的佳果來。它與眾不同之處,夾著一股翰墨般的香味,青原公就命名為“翰墨香”,由於它初次結果符合周天度數,就給自己的孩子取名道周、字幼玄,以符合這祥兆。

後來黃道周先生考中進士,在朝為官了,這株荔枝樹也越長越茂盛,而“翰墨香”這佳果也越結越多。珍奇的品種,遠近聞名,後人已寫進《荔枝譜》中,評為八閩荔種中“味佳品高”的珍品。

直到南明隆武二年,黃道周先生募義兵北上抗清,兵敗被俘,寧死不屈,在南京慷慨就義,這株荔枝樹突然枯死,“翰墨香”也就斷種了。

清代詩人陳恭甫詠“翰墨香”七絕一首,將黃道周先生的名字、學問和遭遇,與這株荔枝的來歷聯繫起來。詩雲:

  翰墨名香天下寶,花實周天通易道,

  花果曾同忠獻樹,禎祥孰若科名草。

民族英雄黃道周與佳果翰墨香永垂史冊,萬古留芳了。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