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
佛教
傳播
東晉以後,中經南北朝,中原人口幾度大批南遷,輾轉流入漳州地域。佛教信奉隨中原人傳入。約于隋唐年間,佛教在漳州開始廣泛傳播。
漳州古有閩南佛國之稱,據《漳州府志》及若干縣誌記載,唐代初葉,漳州已建有寺院。著名的漳州開元寺,建于唐嗣聖元年(
684年),原址在漳浦縣。開元二十六年(
738年),定名開元寺。貞元二年(
786年),隨州治所更移而遷動,重建於龍溪縣城。嗣後,寺院規模逐步發展,規模最大時,有藏經殿、法堂、戒壇、正殿、方丈碧玉堂、大圓覺海堂、應真閣、千佛閣、鯨音樓、禦經樓。
唐開元年間,延福報劬院(今南山寺)建成。鹹通年間,建置三平寺。景福元年(
892年),建置興教寺。唐末五代之間,建置羅漢院。五代梁貞明二年(
916年),建置淨眾寺。南唐保大十一年( 953年),建置法濟寺。
《漳州府志》記載,唐代漳州興建寺屬院有12處之多。
漳州羅漢院到五代年間,已成破垣敗簀,年久失修,頹廢不堪。此時,卻有名僧桂琛禪師受邀來到這一破舊寺院宣講佛法。桂琛曾收撫州曹山文益和江州東禪複休為徒,這兩人得桂琛禪師真義,各為一方法宗。文益禪師後來成為法眼宗創始者,法眼宗鼎盛之時,傳兩位法嗣入朝鮮(高麗慧國和高麗靈鑒禪師)。
除上述兩禪師外,桂琛所傳法嗣還有清溪洪進禪師、龍濟紹修禪師、延慶傳般禪師、南台守安禪師、天龍院秀禪師。
閩王王審知及繼嗣其位的王延鈞,都崇奉佛教,倡建佛寺,禮敬名僧,給寺院僧尼以優遇。五代間,僅龍溪縣建造的寺院有五處,其中較為著名的有:保福院、普利隆寺院、淨眾寺(後樑貞明三年即
917年,與保福院合併,改稱保福淨眾禪寺)、普賢院。
《漳州府志》記述:“閩自王審知以來,寺院半民家,定田為三等,擇其上者以與僧,盛可知矣。”由於閩王宣導扶持,漳州佛教發展較大。
隨著海外交通的興起,漳州與東南亞漸有海外佛事往來。南唐保大年間,三佛齊國(今印尼蘇門答臘古國)李將軍,運入香貨到漳州銷售,賺了錢,在漳州營建普賢院,於南唐保大十六年(
958年)落成。李將軍還在法堂梁上題字。
自此之後,漳州百姓信奉佛教和出家為僧者,日漸增多。《海澄縣誌•風土》記載:“三都新安人,生有數子,或為僧雛,唐宋以來,緇流多有。”海澄因而有僧鄉之稱。
宋代,漳州寺院大都進行遷建、修建、擴建。宋乾德六年(
968年),南山寺重修;太平興國三年(
978年),普賢院擴建後,改名普賢寺;普利隆寺院遷建於隆壽山上,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改名隆春法濟寺。
北宋時,法眼宗法嗣智依禪師、守仁禪師,帶著法眼宗宗義,反傳入漳州。
到了南宋,寺田成為儒佛之爭的一個議題。那時,寺田很多。漳州田產中,民戶僅居七分之一,寺僧居七分之六。寺院每年所收寺穀,“上者數萬斛(一斛等於10鬥),次者數千斛,下者六七百斛或者三五百斛”。一般百姓,年收成只不過三五十斛。漳州籍理學家陳淳在《上傅寺丞書》指摘說:“此間僧寺極多,極為饒富,十漳州之產,而居其七,凡為僧者,住無礙屋,吃無礙飯,著無礙衣,使無礙錢,因是不復知稼穡艱難。”宋紹熙元年(1190年),朱熹任漳州知州,為了宣導儒學,對佛教加以限制。他反對男女出家為僧尼,力倡僧尼還俗。
元代,漳州原有寺院進行歸併。元元貞間,西湖淨慧院併入開元寺,改名開元淨慧萬歲禪寺。新寺院多建於新設之縣及偏遠地方,南靖屬後置之縣,該縣較著名的安福寺和西坪院,都建於元代,前者建於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後者建於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詔安,地處漳浦縣偏遠處,詔安較著名的良峰寺,是元至正四年(1344年)所建。自唐至元,漳州境內寺院600
餘所。元代以後,漳州寺院和僧侶逐漸減少。明朝末期,漳州寺院毀廢不少。漳州開元寺原轄院90所,萬曆《漳州府志》只載27所;招善寺轄院49所,萬曆府志只載
8所;西湖轄院70所,萬曆府志載入30所;東湖轄院
4所,萬曆府志全載;郡治轄院23所,萬曆府志僅載
8所;近郭轄院26所,萬曆府志只載14所;東西北路鄉村轄院90所,萬曆府志載入38所。
明末清初,漳州與境外、海外佛事交往頻繁。明朝崇禎元年(1628年),南山寺名僧覺海法師東渡,赴日本傳播佛教,建福濟寺(後人又稱漳州寺)於長崎。清光緒年間,南山寺住持佛乘法師,為修繕寺院,派人到海外募資。此後,漳州僧人到臺灣和香港,甚至遠至新加坡、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國,日漸增多,他們或宣講佛法,或進行募化,或居留當地興建寺院。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日本佛教由廈門返傳入東山,在下廟頂設寺,不久廢址失傳。
民國12年(1923年),龍溪籍文人、學者許地山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宗教史及宗教比較學,同年
9月,轉入英國牛津大學繼續研究宗教史和印度哲學。民國15年10月回國途中,到印度羅奈爾城印度大學研究梵文和佛學。他是我國致力研究宗教學的先驅者之一。回國後,除出版道教論著外,還編撰《大藏經索引》一書。
歷經千餘年的起伏興衰,至民國26年,漳州各縣僧寺數量分別為,漳浦縣寺
9座,僧28人;詔安縣寺缺,僧32人,尼43人;雲霄縣寺18座,僧42人,尼庵
3座,尼 4人;東山縣寺缺,僧36人,尼 7人;南靖縣寺
3座,僧尼缺;海澄縣寺缺,僧49人,尼12人;長泰縣寺14座,僧12人;華安縣寺
4座,僧16人,尼庵 4座,尼 6人;石碼特種區寺 1座,僧
5人(據民國26年《福建統計年鑒》)。
民國27年,現代高僧弘一法師抵漳州從事佛事活動,先後住南山寺、瑞竹岩及鳳霞宮,弘揚佛法,潛研律藏,並發起佛教復興活動。這一年,漳州佛教協會成立。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寺僧生活十分清苦,尤其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華僑資助斷絕,寺僧多自力耕作,維持生活。即使如此,寺院佛事活動仍未中輟。
新中國成立後,佛寺受到保護,正常的佛教活動照常進行。“文化大革命”期間,寺廟被視為“四舊”,受到破壞,佛事活動被禁止,僧尼被迫還俗,上山下鄉參加勞動。1979年後,宗教政策逐步得到恢復、落實,所有佛寺得到重修,佛教活動正常進行,僧尼也有後來人。
宗系與名僧
漳州僧侶屬禪宗。禪宗形成於南北朝,盛行于唐宋。唐時,禪宗傳世法嗣入漳州。窈然禪師是漳州禪宗南嶽宗系最早的傳入者,曾經師從泉州懷暉禪師。隨著年月推移,其他禪宗宗系傳嗣法師也陸續入漳州。
唐宋兩朝,漳州僧侶載入《五燈會元》及《宋高僧傳》21名。
南嶽下四世:國歡文矩禪師,漳州浮石和尚,漳州羅漢和尚。青原下三世:三平義中禪師。青原下六世:保福從展禪師,報恩懷嶽禪師,隆壽紹卿禪師,保福超悟禪師。青原下七世:羅漢桂琛禪師,保福可儔禪師,報恩道熙禪師,報恩行崇禪師,保福清豁禪師。青原下八世:報劬玄應禪師,隆壽無逸禪師。青原下九世法眼宗:羅漢智依禪師,羅漢守仁禪師。青原下十世雲門宗:育王懷璉禪師,法昌倚遇禪師。南嶽下十三世臨濟宗:保福本權禪師,南嶽下十五世:淨眾了璨禪師。
明清兩代,漳州著名僧人有樵雲、了住、佛乘、廣心,多師承于清原方門宗。
唐宋宗系名僧
南嶽宗系著名僧人有窈然、文矩。
窈然
生於唐寶應年間(762年至763年),本州和平里人。幼不茹葷。13歲,拜南嶽二世泉州名僧懷暉禪師為師,長大後,入淨慧院。平日出外化緣以自給,入睡不脫鞋,嚴守戒律,每日一餐。身著法衣直情徑行,不受俗見所拘束,登壇講學,見解獨到。貞元年間,對四部經舊解有所評說,指出其深奧玄渺之弊。對《妙法蓮華經》及《大佛頂如來密因修正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深入探究,登壇演說,辨析精深。
在淨慧院期間,曾經主事重建戒壇,壇庭廣寬高深。其建築規格和尺度,都嚴求規範,合乎佛家律法要求。
文矩
字子薰,又字妙應,後又字涅,俗姓黃,莆田人,是漳浦縣興教寺開山和尚。
唐末生於延壽國歡院。生而有異,長大成人有奇才怪性。初時,當縣獄卒,每每偷跑去見神光觀和尚及西院安禪師,獄吏禁他不住。後來拜謁萬歲塔譚空禪師,落發為僧,但不披袈裟,而穿雜色絲綢製成的褂子。
相傳他曾經帶著小青竹杖進西院法堂,安禪師遠遠笑著說:“入涅槃堂去?”文矩手執竹杖進涅槃堂。堂內百多個和尚患時疾,文矩揮起竹杖依次一一點著,病僧隨點而起。閩王王審知對他禮重,特意在泉州創建崇福寺,請他入居,號慧日禪師。
不久,文矩隱居莆田囊山岩下,趺坐不進食。由於他行止神化,人們號其岩為辟支岩,稱其居處為伏虎庵。
唐景福元年(
892年),興教寺創建於漳浦縣,文矩禪師為該寺開山祖師。初到漳浦,不禁歎道:“紫袍金帶挑不起,七品郎官處處有。”平日多發預言讖語,讓人牽強附會猜測,稱頌其神驗。
文矩62歲去世。他平生精通天文地理,著有《博山經》。宋紹興年間,海澄石室院和尚錄所傳讖語上奏朝廷,宋高宗賜塔額“智薰”。
青原宗系著名僧人有義中、從展、桂琛。
義中
俗姓楊,號廣濟禪師,平和三平寺開山和尚,俗稱三坪祖師公,是潮州靈山大顛寶通禪師法嗣。其父是陝西高陵縣人,來福建做官。唐建中二年(
781年)義中生於福唐(今福清縣)。14歲剃發為僧,27歲受戒,年幼時拜謁懷暉禪師,後又進謁洪州百丈懷海禪師、撫州石鞏慧藏禪師。南遊到潮州,拜大顛寶通禪師為師。時韓愈被貶潮州,請教大顛禪師治理軍州之要旨。那時,義中在側,敲了禪床三下,說:“先以動定,後以智拔。”
寶曆二年(
826年),義中來漳州,在開元寺後半雲峰(今芝山)下,建三平真院,宣講佛法。唐武宗汰僧,敕僧尼還俗,義中避居於平和九層岩。鹹通七年(
866年),義中在九層岩建三平寺。
鄭薰任漳州刺史時,特邀義中來漳州開元寺開堂宣講佛法,並奏賜義中為“廣濟禪師”。
鹹通十三年( 872年),義中去世,享年91歲。
從展
俗姓陳,福州人,15歲拜福州雪峰廣福院義存禪師為師。不久,遠遊吳、楚各地,回來後又在義存禪師身旁研學佛法。
後樑貞明四年(
918年),漳州刺史王延釭創建保福院,迎請從展為住持。開堂那天,刺史以下官吏,禮跪三請,王延釭親自挽扶他升座。
一日,閩王王審知派人送朱記到院。後,閩王又奏請賜予官員制服。
從展禪師法嗣很多,遍及漳州、福州、泉州、舒州、洪州、潭州、鼎州等地。漳州保福院的可儔禪師、報恩院的道熙禪師和行崇禪師,都是從展禪師傳佈於漳州的法嗣。
桂琛
俗姓李,浙江常山人。年幼時,一心想離俗成僧,學僧人那樣絕酒肉,茹素一餐,調息終日。但因父母疼愛,難逆父母之意離家入寺。後來,桂琛心意難拗,決意辭家為僧。
20歲時,桂琛剃發為僧,拜本府萬歲寺無相大師為師,他本已練就一身飛牆越城的武技,又想在無相身旁求得一個練習“解虎”、杖技的伴友。初到之時,無相叫他學學戒律。一天,無相叫他上堂為眾僧講戒本,宣講之後,桂琛說:只是怕觸犯戒律而約束自身,那不是真正的解脫;依照文本而領會經義,哪能闡發聖明之道?頓時僧眾愕然,無相也頗感意外,當桂琛作禮告辭時,無相也不予挽留。
桂琛決意遠訪南宗。先謁雲居,後到雪峰見義存,又進玄沙院拜師備為師。住玄沙院期間,桂琛勤懇恭謹,虛心向師備禪師求教,領略佛法高深義旨。在師備30年所教化的
700多個僧徒中,桂琛與慧球齊名,號稱二大士,眾僧推重桂琛為神足。
桂琛平素隱匿聲跡,多年秘居,鑽研佛理,修身養性。
此時,卸任的漳州刺史太原王公誠在閩城西石山新建精舍蓮宮(或稱地藏院)。特延請桂琛開堂講法,住錫18年,來往徒眾
200人左右。桂琛以秘研佛法為重,很少向外傳授。
往後,桂琛在龍溪為軍吏,勤州太保琅王牙公志延請桂琛禪師在漳州羅漢院為僧眾宣講佛法,桂琛推讓不過,留住該院。眼看寺院破垣殘瓦,頹敗不堪,桂琛毫不介意。沒幾年,南北各方慕名前來羅漢院聽講、請教的僧徒,不可勝數。其中,因得桂琛之道而聞名於佛教者,有撫州曹山文益禪師(法眼宗創始者),江州東禪休複禪師,兩禪師弘揚桂琛禪師真義,各為一方之法宗。此外,還有清溪洪進禪師、龍濟紹修禪師、延慶傳般禪師、南台守安禪師、天龍院秀禪師,都是一代名僧。
後唐天成三年(
928年)秋,桂琛禪師又到閩城地藏院,遍覽近城的寺院,不久去世,終年62歲。火化後,建塔於閩城西院之東岡,骨灰收於塔中,諡號真應禪師,又被尊稱宣法大師。
青原雲門宗著名僧人有懷璉、倚遇。
懷璉
俗姓陳,漳州海澄縣青礁人,在漳州法華院落發為僧。他母親曾求禱於泗洲佛寺,才生下懷璉,因此,懷璉小字叫泗州。幼時聰穎過人,入佛門之後,擅文辭,工詩詞,與北宋文人多交往。
懷璉初時曾居雲蓋山,聽說洪州(今南昌)泐潭懷澄禪師是五祖戒禪師的法嗣,慕名前往拜懷澄為師,師事十多年,又往廬山,在圓通訥禪師處掌書記之職。
宋皇祐二年(1050年)正月,宋仁宗下詔召懷璉進京師十方淨因禪院。二月十九日,召對化成殿,問及佛法要義,懷璉奏對,頗合仁宗之意,賜號為大覺禪師。
懷璉為人嚴刻而通達人情,其言論有文彩而出於真情。那時,文人多跟他交往。北宋文人王安石曾經拿懷璉的詩給歐陽修看,歐陽修看罷道:這和尚做的是肝臟饅頭(古時饅頭本有餡,後北方稱無餡為饅頭)。王安石不知其意,歐陽修說:這當中沒有一點菜氣。
之後,宋仁宗召對便殿,並送給懷璉羅扇一把,親筆題寫《元寂頌》於扇上,殿上應對詩頌17篇,也全部禦筆題贈。
至和年間(1054年至1056年),懷璉乞歸老山,寫頌一首:“六載皇都唱祖機,兩曾金殿奉天威,青山隱去欣何得,滿篋唯將禦頌歸。”仁宗也和頌一首,表示不允,並挽留道:山是永恆長在的,將來還怕歸不得嗎?再留京都一些時日,為弘揚佛法多出點力吧。懷璉再進頌,內中寫道:“中使宣傳出禁圍,再令臣住此禪扉,青山未許藏千拙,白髮將何補機關?霄露恩輝方湛湛,林泉情味苦依依,堯仁況是如天闊,應任孤雲自在飛。”事後,仁宗派中使送給懷璉龍腦缽一具,當著中使面前,懷璉把龍腦缽燒掉,說:按佛家律法,應穿樸素衣衫,用瓦缽吃飯,這缽頭不合律法。中使如實回奏,仁宗更是稱讚不已。
宋治平年間(1064年至1067年),懷璉再次上疏乞歸山,又作頌如下:“千簇雲山萬壑流,閑身歸老此峰頭,餘生願祝無疆壽,一炷清香滿石樓。”宋英宗見挽留不住,便依其所請,並下了手詔:“凡經過小可庵院,任性住持,或十方禪林,不得抑逼堅請。”懷璉渡江南返,中途稍留於金山西湖,後歸老于四明阿育王山廣利寺。四明郡守發動四明各界人士,募款集資,修造“宸奎閣”,用來收藏皇帝賜給懷璉的詩頌。當時,翰林學士兼侍讀端明殿學士蘇軾,出知杭州,為該閣作碑記,蘇軾寫信給懷璉:“承要作《宸奎閣碑》,謹已撰成,衰朽廢學,不知堪上石否?”信中又寫道:禪師離京時,英宗皇帝賜手詔,內寫“任性住持”等語,切請錄示全文,碑記要加上這一節。懷璉接信後,一直把詔書藏著不給。當時,京師也建寶文閣,詔書原件藏于寶文閣,懷璉收取副本。直到懷璉去世後,人們才在他家篋笥中見到詔書副本。
懷璉歸山20餘年後,在阿育王山廣利寺去世。
倚遇
俗姓林,漳州人,年幼離家,到崇福寺剃度為僧,自小有大志,受戒後遠遊各地,求法問道于四方。因此,結識名士高僧很多。北宋龍圖閣徐禧未當官之時,就與倚遇禪師交往甚密。浮山遠和尚曾說:這後學很有行腳僧人的遠大氣概。他曾經三次謁見南嶽芭蕉庵主穀泉禪師,都被冷遇。
往後,他參拜北禪智賢禪師為師。曾受雙嶺、法昌之請,開堂講法。在法昌寺23年,77歲時逝世。
青原臨濟宗著名僧人
昭慶
俗姓林,晉江人,早年是漳州開元寺寺僧,後到江蘇高郵醴泉寺駐錫。
昭慶少年時,放蕩任性,不受約束,後來索性與友人一同經商,往來于福建、廣東、山東之間海路,賺錢不少,手頭十分寬綽。
宋皇祐二年(1050年),仁宗改大慶殿為明堂,大舉祭祀,並特別大度全國僧侶,頒發度牒。
昭慶幼時,他父母曾經許諾讓昭慶入漳州開元寺為僧。宋皇祐二年(1050年),大度天下僧之時,昭慶辭別各位經商朋友,將自己財物交給自家兄弟,囑託他們對父母善加奉養,自己一無所有地進漳州開元寺剃度為僧。
在漳州開元寺住了不久,又出門參訪幾位佛法高深的禪師。
初拜見禾山楚才禪師,會面之中,看風幡語,忽然有所領悟,認為佛法至理盡在此中;又參見黃龍惠南禪師,禪師談說有關佛手驢腳事,昭慶對此不甚了了,特意留在惠南禪師身邊勞役數年。盡得黃龍之道,方才離去。
宋熙寧年間(1068年至1077年)。昭慶遠遊淮南,往來於廣陵、天長、高郵之間,三縣裏的人,對他甚為親切,一見如故,對昭慶佛法之精深,學術之通達,無不折服,於是便留他駐錫于高郵醴泉寺。
昭慶為人講法,或聯繫經論,或聯繫老莊哲理,或聯繫蔔筮,或聯繫方術藥理,甚至於聯繫世俗事理,隨其機慧所至,無不廣博明達而不人云亦云、食古不化。
昭慶平生與北宋禦史中丞孫覺、北宋詞人秦觀,以及僧人道潛交好頗深。去世後,秦觀特意為他撰寫塔銘。
明清至民國名僧
樵雲
明代末期漳州開元寺的苦行僧。萬曆初,萬松關未成孔道,行人抄近路過萬松關,樵雲於是在路旁建一小庵,日間供行人茶水,夜間在庵內誦經拜佛,數年後,通曉諸多經文。
明神宗向各地廣征苦行得道的名僧時,樵雲被薦報上京,皇帝特賜他紫衣金魚袋,回漳州後,住岐山,依石築室而居,直至終壽。
了住
號法純,住興化梅山,本是平海衛人,初拜漳州開元寺智海禪師為師,剃度受戒於漳州開元寺。到平和開創棲雲岩,吸收不少僧徒。六年隱居芹山不出。以後,參拜清源禪師。途經同安時,同安各地皈依民眾在梅山殿旁建舍,懇請他駐錫于同安梅山殿。
去世後,建塔于漳州南山寺側。
佛乘
俗姓蘇,福建永定人。生於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幼時被掠,賣入梨園學戲。28歲到廈門南普陀寺,拜有情法師為師,後受戒於浙江台州明因寺。光緒元年(1875年)來到漳州,見南山寺寺院寬宏,不愧為閩南甲刹。眼見殿宇頹廢,佛像剝落,牆垣斷殘,便發願興修。
佛乘四處募化。因修建工程大,所需款項多,國內募資難以籌足,於是,派其弟子喜昌往海外募捐,募得大銀數千元,便立即著手修繕。
經一年,寺院煥然一新。左宗棠入粵回師,路過漳州時,寫了“蓮界重輝”牌匾,掛於大殿,更壯觀瞻。往後,佛乘又重振各項規制,先後禮請佛學、符濟二位禪師傳授三壇大戒,使南山寺盛極一時。閩南知名的法師,如轉道、會泉、轉初、轉塵,都先後在此受戒。佛化法師也在此由佛乘代為剃度。其後,幾位法師分燈續焰,開法于南安雪峰寺,法嗣廣及海內外。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七月,佛乘去世,終年66歲。其法裔建舍利塔于南山寺右後崗,後經重建,至今猶存。
廣心
俗姓張,福建惠安人,生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父親也是出家人,法名瑞多。
受父親影響,廣心15歲入南安雪峰寺削髮為僧,他一心參禪學法,曾到浙江寧波天童寺,參拜逢光禪師學佛法。民國14年(1925年)應性願法師邀請,回福建講學,民國22年任南山寺住持。抗日戰爭期間,廣心先後募款,修建石佛閣、淨業堂、大雄寶殿,重塑寺內佛像。在他主持下,成立漳州佛教協會,創辦南山寺義診所。
抗戰勝利後,廣心一度受請任廈門南普陀寺住持。民國36年到菲律賓大信願寺,與宏傳、信願法師主持三壇大戒。
自海外回國後,廣心仍住持南山寺。新中國成立後,曾任省政協委員,省佛教協會副主委、漳州市佛教協會會長等職。“文化大革命”開始,被逼離開南山寺。1967年去世,享年66歲。
主要活動
宋時,漳州寺僧參與修橋造路,建構學堂。南宋淳熙年間(1174年至1189年)修造長泰東溪路橋六座,由天柱山和上高山寺院善男信女付出勞力,曆三年完工。南宋紹熙年間(1190年至1194年),知府鄧馹建州學,由寺僧督建。南宋慶元年間(1195年至1200年),知府傅伯成修築府城至漳浦橋樑35座,由僧人督造竣工。南宋嘉熙年間(1237年至1240年),知府李韶改建虎渡橋為石橋,也動用寺院資款,由寺僧督建。知府李韶捐資築造虎渡橋(江東橋),不敷之數,由南山寺出資,僧人四出募捐,曆四年築成。
漳州開元寺創建之後,寺僧習練開元拳成為傳統,曾經向寺外傳授。直到清末,不再外傳,於今已無傳承人。寺僧大多以行醫濟世為願,世代秘傳藥方,其中流傳至今有片仔癀、長泰丸、瘋傷膏、秋石丹、百草茶餅。
民國15年(1926年),漳州佛教界創辦佛教小學,最初由性願和尚主持籌辦,轉逢和尚為主任,教師多為兼任。學生多系孤兒,出身貧寒,其中有一些人長大後投身於革命鬥爭。
民國25年,南山寺創辦漳州南山義診所。當時,廣心和尚任南山寺住持,他在重建清泰寺的同時,興辦南山義診所,診所由釋本宗主持,南山寺僧任義務醫生(一直到1961年,才併入漳州人民醫院。1985年分設華僑醫院、薌城中醫院,寺僧釋傳揚仍到醫院執醫)。
民國27年,弘一法師來閩南,發動佛教復興活動。在其影響下,南山寺住持廣心法師於是年創建漳州佛教協會、漳州佛學研究會,會址在南山寺新建的小樓內。
新中國成立以後,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府重視文物古跡和寺廟的修復。許多寺廟修葺一新。50年代起,許多地方成立佛教協會,開展正常佛事活動。“文化大革命”期間,寺廟被視為“四舊”,受到破壞。佛事活動被禁止。男女僧徒大多還俗,上山下鄉參加勞動。1979年後,宗教政策逐步恢復落實,不少地方修建寺院,成立管理小組。佛事活動正常進行,香港、臺灣地區和新加坡、菲律賓等國的僧人和信徒到漳州著名佛教寺院朝拜活動逐漸增加。1987年至1990年,新加坡、菲律賓等地的華裔高僧和信徒先後捐款修建南山寺、瑞竹岩等寺院。
佛寺
自唐代之後,漳州歷代都興建寺院,較著名的有,建於龍溪的開元寺、淨眾寺、法濟寺、南山寺、龍山寺、普賢寺、保福院、龍池岩、瑞竹岩;建於漳浦的興教寺、羅漢寺、庭城寺、福壽院、隆興院、青陽院、海月寺、白雲寺、清泉寺;建於長泰的祥光寺、天王院、梁岡院、三峰院;建于南靖的安福寺、正峰寺、西坪院;建于平和的三平寺;建于詔安的良峰寺、九侯禪寺、鳳山報國寺、高隱寺、青雲寺;建於海澄的雲蓋寺、宗南寺、古林寺;建于雲霄的劍石岩。此中,有很多或因失修,或因戰亂,或因朝廷反佛毀寺,或因民國政府以來明令破除宗教迷信,或因改建為書院、學堂,或因改建為其他建築物而廢毀,留存至今者,為數不多。
南山寺
位於薌城區南郊,九龍江南岸。唐開元年間,相傳為太傅(唐玄宗李隆基的老師)陳邕創建,迄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初名報劬院,宋乾德六年(
968年)改名南山報劬崇福寺,明萬曆、天啟間,改名南山寺。
寺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德星堂、淨業堂、玉佛殿、太傅祠、清泰寺、修真淨室及藏經閣。大雄寶殿供有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三大佛像。淨業堂(舊稱石佛閣)內的石雕阿彌陀佛,高六米,是用一柱天然的花崗岩雕琢而成。玉佛殿供奉白玉佛一尊。
寺中珍藏的古佛經有:《龍藏》7376卷,血書《華嚴經》81卷,以及《常州天寧寺五百十八尊者應真像拓本》10卷。
南山寺初建之後,歷經幾次修建。
宋乾德六年(
968年),陳邕第十五世孫陳文顓知漳州,重修該寺殿堂,加建陳太傅祠,置寺田1000多畝,改寺名為南山報劬崇福寺。宋仁宗至和年間(1054年至1056年),契嵩禪師所撰《漳州崇福禪院千佛閣記》記述:“崇福在漳南為大精舍,徒眾常五百人,聚居申申然。”
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陳邕後裔、泉州狀元陳俊卿到此謁祖,特意捐資修寺,增建僧舍,添置寺產,擴大寺院規模。
明代萬曆至天啟年間,由本地官員商紳集資,寺院再度修葺一新。改寺名為南山寺。寺僧融雄、連山和尼蓮,發願血刺《華嚴經》。當時,南山寺僧互信法師開堂講經,聽眾多達千餘人。
清代光緒年間,先後兩度往海外募款,修建僧舍及殿堂。光緒九年(1883年)第二次往海外募捐,住持妙蓮法師帶回緬甸華僑捐獻的白玉佛。之後,妙蓮法師向朝廷請得《龍藏》一套。
寺內的德星堂,30年代曾為中共閩南特委駐地。民國19年(1930年)冬,陶鑄任中共閩南特委書記,在此隱蔽一年秘密領導閩南各地革命鬥爭。在他影響和教育下,民國21年紅軍攻入漳州時,肖達如、汪慰農等七名和尚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其中有的人解放後依然健在,一直擔任一些單位的領導職務。1957年,陶鑄重游南山寺時寫下感懷詩:“南山古寺規模在,含笑依然花滿枝,鬢白重來千百感,江山嫵媚故人稀。”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重視文物古跡的保護和寺廟的修復,先後數次撥款維修南山寺,寺容煥然一新。1983年
4月,國務院頒佈南山寺為漢族地區佛道教全國重點寺觀之一,並批准為開放寺院。出自南山寺法門的海外僧人,特別是新加坡、菲律賓等國的華裔寺僧,大多成為當地名僧。改革開放以來,這些國家以及臺灣、香港地區的僧人和佛教信徒到南山寺朝拜活動逐漸增加。
1987年,新加坡和菲律賓的部分南山寺所傳的華裔高僧,捐款在南山寺後山重新修建陵園式的佛乘和尚塔墓。1988年,這些華裔僧人又捐款百萬元人民幣,在南山寺大雄寶殿後面中軸線上動工修建法堂一座,為雙層結構。二樓為千佛閣,牆壁多層木櫥放置銅鑄千尊佛像,正中為千手千眼觀音。下層為法堂,正面供一近年緬甸所贈玉佛。
三平寺
位於平和縣文峰鄉三坪村。唐寶歷年間,名僧義中到漳州芝山南麓的三平真院傳教、研究醫學。會昌五年(
845年),唐武宗下詔毀寺反佛,義中禪師避居於平和九層岩,唐鹹通七年(
866年),義中始建此寺。
寺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祖殿、塔殿。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兩廊為十八羅漢。祖殿供奉義中大師塑像,俗名“三坪祖師公”,塔殿是義中禪師骨灰井。
南宋吏部尚書顏頤仲曾捐款營修該寺,並恢復三平寺田田租。清代乾隆相國蔡新告老返漳浦後,宣導集款,再次修建三平寺。
龍池岩
位於角美鎮白礁村文圃山。初建于南朝宋永初年間( 420年至
422年)。相傳唐武宗會昌四年(
844年),太子李忱隨高僧斷濟禪師到龍池岩,解衣沐浴,民稱“真龍入池”,故名“龍池岩”。1987年善揚法師集資修建功德堂,今有和尚
7人,居士11人。
瑞竹岩寺
位於龍海縣步文鄉岐山上,五代高僧楚熙居此。明正統元年(1436年)建寺。清末轉道法師在瑞竹岩開堂講經。抗日戰爭期間,弘一法師來此寺暫居,從事佛學撰作。該寺轉道法師後來僑居新加坡,法嗣廣傳東南亞。近年來,轉道法師、新加坡名僧多次到此拜謁,捐資修建該寺。
1988年起,新加坡普陀寺廣淨法師籌款數十萬元,在瑞竹岩山上陸續重修大雄寶殿和1座2層的樓閣。該岩有不少的摩崖石刻、舍利塔、古僧墓。
九侯禪寺
位於詔安縣東北九侯山。相傳建于唐代,宋淳祐五年(1245年)寺僧思濟募捐重建,歷代屢經修葺,今廟宇建築精美,古樸大方。主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前殿為雙層建築,樓上為“望海樓”,登樓遠眺,可望詔安灣海面。寺中大門有明代黃道周所書門匾“洗心之藏”。
九侯禪寺周圍岩石層疊,洞穴無數,飛泉流瀑,有多處勝景及歷代摩崖石刻。
海月岩寺
位於漳浦縣沙西鄉。始建年代無考,南宋鹹淳年間重修,明代寺僧性德和尚再修。廟宇由石壁開鑿而成,如來佛雕像及前面的供台,都是利用天然石窟巧妙雕琢而成,連成一個整體。該寺坐西向東,面對臺灣海峽,每當旭日東昇,日光直照寺中如來佛像,人稱“日出窺禪”。中秋之夜,月光照山下羊角潭,風平浪靜潭水如鏡時,月光映照在如來佛心上,“海月岩”因此得名。
鳳山報國寺
鳳山報國寺又名鳳山庵,位於詔安縣城東隅8公里處之324國道邊。明萬曆年間,由詔安知事鄭化麟與進士沈鈇倡建於鳳山亭北。明末鄭成功鎮守閩南沿海,發誓恢復明室,呈報朝廷將鳳山庵改名為鳳山報國寺,獲得批准,並賜匾“鳳山報國寺”一方,因而得名。民國年間,因開公路寺院被拆除。民國36年按原佈局重建正殿、拜亭、廂房及鐘、鼓亭,並重塑佛像。“文化大革命”期間,寺院被當地林業隊佔用。1979年落實宗教政策,林業隊撤出,寺院進行修繕和擴建。當時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為該寺題匾“鳳山報國寺”。今寺內住有尼姑數人。
東山東明寺
始建于宋末,位於東山縣東門嶼小島上。寺內供奉緬甸玉佛。小島風光秀麗,藍天碧海,寺院金碧輝煌,綠樹掩映。
1990年漳州佛寺表
名稱 地址 始建時間
龍池岩 龍海角美白礁村 南朝宋永初年間
南山寺 薌城南山街 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
東橋亭佛祖廟 薌城修文東路 唐元和十一年(816年)
三平寺 平和文峰三坪村 唐鹹通七年(866年)
南太武福興寺 薌城南太武街 唐代
白雲岩 龍海顏厝洪阪村 唐代
虎硿岩 龍海九湖院後村 唐代
聖能寺 漳浦赤土下宮村 唐代
九侯禪寺 詔安九侯山 唐代
金剛寺 漳浦沙西高山村 宋代
碧蓮寺 詔安四都田美村 宋代
泗洲佛寺 龍海榜山普邊村 宋代
雲蓋寺 龍海浮宮雲蓋山 宋代
林前岩寺 龍海九湖林前村 元代
紫薇寺 漳浦舊鎮烏石村 南宋紹興十三年(1143年)
南正院 東山樟塘後馬鞍村 南宋
海月岩寺 漳浦沙西鄉 無考
三道亭寺 南靖靖城倫溪村 南宋
東明寺 東山東門嶼 宋代
塔口庵 薌城大同路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五福禪寺 龍海石碼西湖路 明成化年間
瑞竹岩寺 龍海步文岐山 明正統元年(1436年)
石室岩 龍海步文西坑村 明萬曆年間
紫雲岩 龍海石碼高坑村 明萬曆年間
古林岩 龍海石碼高坑村 明代
青雲寺 詔安縣城中山路 明代
寶樹徑岩寺 南靖山城湯坑村 明代
澹國寺 詔安南詔澹園村 明萬曆年間
報國寺 詔安橋東鄉 明萬曆年間
長樂寺 詔安深橋分水關 明代
登雲寺 南靖山城六安村 清乾隆五年(1740年)
岩前岩 南靖山城岩前村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
南浦亭 薌城竹排澳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西橋亭 薌城西清橋北 清道光八年(1828年)
觀西寺 詔安梅嶺田厝村 民國24年(1935年)
萬壽精舍 詔安南詔中山西路 民國31年
金蓮堂 詔安南詔中山西路 民國3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