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城區與轄縣(區)

作者:佚名  來源:漳州市志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漳州 城區與轄縣(區)

第一節城 區

一、城池

一)古城池

唐貞元二年( 786年),漳州治所遷至龍溪縣登高山(今漳州芝山)麓桂林村(在今漳州城區)。宋代起,在桂林村陸續修築城池。

宋初,築土為子城(指內城),周長四裏;辟門六:東門“名第”、“清漳”,西門“登仙”、“朝真”,南門“雲霄”,北門“慶豐”。宋咸平二年( 999年),始浚河環抱子城。祥符六年(1013年),加浚西河,又於西南隅(今舊橋以西一帶)鑿水門,接潮汐,通舟楫;並豎周長15裏之木柵作為外城。自宋初建城至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近 800多年間,漳州城池先後修築30次。其中以明洪武初(1370年前後)的修築工程最大:四城門內外各建城樓於其上;周城為女牆,1510垛;月城為女牆,各60垛;有戰樓25座、守衛的窩鋪23舍、水關樓二座。

民國七年(1918年),粵軍入漳,拆除城牆,改建馬路,僅留下舊城樓一段(址在今新華西路與新華北路交接處)。民國時期,漳州城區陸續修建一些近代式的街路、樓房及中小學校舍、醫院、體育場、中山公園等。但街路狹窄,寬度均為10米左右,多石路、土路。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飛機轟炸掃射,毀壞了部分建築物,而市政建設則長期停滯不前。

二)新城區

新中國成立後,經陸續改建、新建,漳州城區已成為初步現代化的城市。新城區在古城池基礎上向四方擴展:東與龍海縣步文鎮境交界,南與龍海縣九湖鎮和顏厝鎮境接壤,西、北兩面為薌城郊區四鎮(浦南、天寶、芝山、石亭)之地。1949年,城區面積僅4.68平方公里,至1990年擴大至近18平方公里。1949年,常住人口 60146人,至1990年近19萬人。國道 324(福昆線)、 319(廈成線)兩線穿越城區,鷹廈鐵路支線直抵城郊,省道、縣道公路四通八達。城區內廈門路、新華路、勝利路縱貫東西,青年路、大通北路、延安路、新華路、元光路橫貫南北。城區工廠、商場、學校、醫院林立。城區以東辟有藍田工業開發區,以西設有金峰開發區。城外東、南有雲洞岩、江東橋、慈濟宮及南山寺、百花村、木棉庵、圓山南麓水仙花苗地、九湖萬畝荔枝園等旅遊勝地。

二、府署機關

一)唐至清代

唐至元

唐貞元至宋代,漳州州署,址在城南(今中山公園內圖書館址);龍溪縣署,址在城西。元代,漳州路署和龍溪縣署址仍舊。

明代

漳州府署:仍州署舊址。府署所屬有經歷司、照磨所、司獄司、理刑館、延賓館、陰陽學、醫學、旌善亭、申明亭、龍亭庫、新監、府館、僧綱司(開元寺內)、道紀司(玄妙觀內)、稅課司(南門橋之南)、雜造局(北門街之北)、常平倉(原在府內之右,洪武十七年即1384年移建至布政分司之西)、丹霞驛(宋淳祐間即1241年至1252年在朝天門外,元至正間即1341年至1370年遷至府治之東,洪武三年即1370年改在布政分司之東)、府儒學(在府治東南)。

漳州衛署:在府治之西。

察院:在玄妙觀之左,舊雜造局地。

布政分司,原在府治之西。明天順八年(1464年)移至府治西北丹霞驛之右,以蓮華招善寺舊址改建而成。

巡海道署:在府治東北,嘉靖間(1522年至1566年)拓建,制極宏偉。

漳南道署:在府、衛兩署之間,成化七年(1471年)添設。

參將府: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以舊法濟寺改建而成。

龍溪縣署:在府治之西(今教育學院)。

清代

漳州府署:仍在城南。順治十二年(1655年),鄭成功軍攻入漳州,官署全部拆毀。康、乾年間(1662年至1795年),逐步修復。屬署:南勝海防同知署,雍正十三年(1735年)移駐平和縣南勝;石碼糧捕通判署,乾隆八年(1743年)移駐龍溪縣石碼;經歷司,在府大堂右;司獄司,在儀門之右;丹霞驛,在察院之東;陰陽學,在府治內大門外之左;醫學,乾隆年間廢;僧綱司,仍在開元寺;道紀司,仍在玄妙觀。

分巡汀漳龍道署:清代,改漳南道為分巡汀漳龍道,駐府治東北原明巡海道署(明萬曆七年即1579年巡海道移駐興化府,漳南道移署於此)。乾隆間重修並建西廳。

行署、試院:明察院改。作為上司往來停宿之處,又為提學試院。

龍溪縣署:順治間(1644年至1661年),鄭成功軍拆毀。康、乾年間(1662年至1795年),漸次修復,址仍舊。城內屬署有縣丞衙,原在縣署大堂東,乾隆十一年(1746年)移駐華豐;典史衙,在縣署大堂西(其餘屬署不在城內)。

二)民國時期

城區有汀漳道臨時道署(因龍岩道署未建就)、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閩南師管區;中國國民黨龍溪縣党部、龍溪縣政府、龍溪縣參議會、龍溪縣地方法院、龍溪縣警察局等。紅色政權有民國21年4月至5月間設立的閩南工農革命委員會(今仰文樓)。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政軍機關

漳州市(地級)機關:中國共產黨漳州市委員會、漳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漳州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屬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漳州市委員會、中共漳州市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漳州市人民檢察院、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漳州軍分區司令部、漳州警備司令部等。除檢察院、法院址在今瑞京路外,餘均址在今勝利路。

薌城區機關:中共薌城區委員會、薌城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薌城區人民政府及其所屬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薌城區委員會、薌城區人民武裝部等。除政協委員會址在今打錫巷、人民武裝部址在今新華西路外,餘均址在今南昌路。

此外,境內還駐有國家、省、軍隊的機關單位。

 

第二節 轄縣(區)

一、薌城區

一)自然環境

薌城區位於漳州市北半部的中心地帶。東南聯龍海縣,西接南靖縣,東北角隔北溪與長泰縣相望,北與華安縣毗鄰,總面積264.59平方公里。

區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系博平嶺東翼餘脈,屬侏羅系南園組火山岩組成的山地丘陵。最高點天寶山三尖峰(海拔 928.8米),與五鳳山(海拔 775米)、金沙大嶺連綿形成天然屏障。東南地勢平坦,為漳州平原的一部分。九龍江水系北溪、西溪分別從北緣、南緣過境。區境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1攝氏度、日照2000小時、雨量1450毫米至1612毫米、無霜期319天至330天,適宜發展熱帶、亞熱帶作物。

二)建置 人口

薌城歷史悠久。南朝梁置龍溪縣,今薌城地域當時為龍溪縣地。唐開元二十九年( 741年),龍溪縣由泉州改隸漳州。民國時期至1950年龍溪縣政區此處從略。1951年6月1日,劃龍溪縣城關區設置縣級漳州市,屬龍溪專區。1961年,龍海縣天寶、浦南兩公社和九湖、步文兩公社的四個生產大隊及後房農場劃歸漳州市管轄。1970年 9月,漳州市屬龍溪地區。1985年 5月,撤銷龍溪地區,漳州市升格為地級市;原漳州市改為薌城區,屬漳州市管轄。據1990年人口普查,全區總人口346707人。其中,漢族342689人,占98.84%;余為佘、滿、高山、蒙古、壯、侗、苗、傣、藏、朝鮮、維吾爾、布依、瑤等少數民族。至1995年,薌城區共轄四個街道、70個居民委員會和四個鎮、87個村,總人口362714人。

薌城文物古跡甚多,且多得到維修與保護。現全區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有:唐陳元光墓、宋文廟、塔口庵經幢、明雙門頂石碑坊、清嶽口石碑坊、千年古刹南山寺及寺內唐宋彌陀佛造像;還有芝山紅樓舊址、中共福建臨時省委舊址。歷史遺跡有:芝山頂峰三古亭,半月樓臺先得月,仰文樓上昌文風,道觀古址鳳霞宮,定潮樓前古碼頭,保福庵內石蓮花。遊覽勝地有:中山公園、九龍公園、芝山公園、江濱公園、動物園、南山革命烈士陵園。旅遊景點(包括正在開發的)有:天寶山風景區,紫芝山風景區,丹霞山風景區,東湖風景區,西溪、北溪風景區以及熱帶植物園,等等。

二、龍海縣

一)自然環境

龍海縣位於漳州市東部沿海。東接廈門經濟特區,西連薌城區、南靖縣、平和縣,南與漳浦縣交界,北與長泰縣毗鄰,總面積1238平方公里。

龍海縣北及西南環山,中部為平原,東南臨海。九龍江支流北溪、西溪、南溪於縣境匯流後入臺灣海峽。境內海岸線長 103.3公里。全境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攝氏度、無霜期 328天、降水量1500毫米。夏少酷暑,冬無嚴寒。

二)建置 人口

龍海縣前身為龍溪、海澄二縣。龍溪縣,南朝梁置。唐開元二十九年( 741年),龍溪縣由隸泉州改隸漳州。海澄縣,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 1月)析龍溪、漳浦二縣部分地設置。民國時期,龍溪、海澄二縣先後屬福建西路、汀漳道,又直屬省,又先後屬省第六、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9月2縣解放後,先後屬省第六行政督察區、龍溪區、龍溪專區。1960年 8月15日,龍溪、海澄合併為龍海縣,縣政府設在石碼鎮。龍海縣先後屬龍溪專區、地區;1985年 5月起,屬地級漳州市。縣城石碼鎮位於九龍江北、西溪匯流處下端,古稱石谿、錦江、石馬;明弘治元年(1488年)開埠,至清末共有街巷 180多條;1949年鎮區僅 0.9平方公里,1990年擴大為3.34平方公里。1995年,龍海市轄14個鎮(爾後劃出步文、郭坑二鎮歸龍文區)、二個鄉。總人口862613人,其中漢族853943人,占98.99%;佘、回、壯、瑤等少數民族及中國籍外國人共8670人,占 1.01%。

境內有步文雲洞岩舊石器晚期細石器文化遺存、榜山燕仔尾尖山新石器末期貝丘遺址和青銅器時代印紋硬陶遺址等56處;西周時期文化遺址有九湖圓山、木棉村、胡仁廟山、雲洞岩西北坡、丁厝山五處,以及西漢時期榜山雩林古城堡遺址、南太武山越王城殘存殿基。旅遊資源有以雲洞岩、江東橋為中心的名勝古跡旅遊區,以百花村為中心的九湖花果之鄉旅遊區,以白礁慈濟宮為中心的角美僑台祖籍地旅遊區,以南太武山為中心的海濱風光旅遊區等。

三、漳浦縣

一)自然環境

漳浦縣位於漳州市東南端。東南瀕臨臺灣海峽,南端與東山縣隔一海灣相望,西及西南與雲霄縣相連,西北與平和縣毗鄰,北及東北與龍海縣接壤。總面積1981平方公里。

漳浦境內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北及西北山巒重疊,中部及沿海地帶多分佈山間盆地及河谷平原。鹿溪、南溪、鴻儒江、赤湖溪、浯江、杜潯溪自成體系,向東南流入大海。雲霄境內的漳江於兩縣交界處入海。境內海岸線長 216公里,有27個港灣和30多個島嶼。全境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攝氏度,冬季絕大部分地區無霜。7月至9月多颱風暴雨,年均降雨量1347.2毫米。

二)建置 人口

唐垂拱二年( 686年),建漳州並置漳浦縣,漳浦為附郭縣。開元四年( 716年),州、縣治所遷李澳川;從此,李澳川成為全州、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貞元二年( 786年),州治北遷龍溪縣,漳浦縣治仍為李澳川,至今不變。元至治二年(1322年),劃漳浦西部地屬南勝縣。民國初,漳浦縣先後屬福建西路、汀漳道;民國14年(1925年)廢道後,漳浦縣直屬省;民國23年、民國24年,省第六、第五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均設在漳浦(民國27年遷龍溪)。1949年 9月,漳浦解放,屬省第六行政督察區;嗣後,第六行政督察區先後改為龍溪區、專區、地區;至1985年 5月,隨漳州市(縣級)升級改屬漳州市(地級)。1995年,全縣共轄有31個鄉(鎮、場);總人口770222人。民族以漢為主;其次為佘族,大部分居住在赤嶺、湖西二個佘族鄉,人口 20136人。

縣內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趙家堡,系宋閩沖郡王趙若和於崖山敗亡時逃到漳浦所傳後裔建造;堡內有許多仿宋景物,現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威惠廟,始建于唐開元四年( 716年),是唐明皇為祀“開漳”刺史陳元光及其主要部將所敕立,歷代多次重修。此外,還有黃道周講學處(文明書院),以及革命紀念地清泉岩、虎硿岩等。

四、雲霄縣

一)自然環境

雲霄縣位於漳州市南部偏西。東與漳浦縣、南與東山縣、西與詔安縣、北與平和縣毗鄰。總面積1166平方公里。

縣境依山面海,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屬低山丘陵地帶。最高點為烏山山脈西山原,海拔1117米。主要河流漳江,長66.2公里,斜貫中部入東山灣;沿江形成多塊沖積平原。境內海岸線長60公里。全縣耕地1.31萬公頃、山地6.87萬公頃、淺海灘塗和淡水面積 1.3萬多公頃。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3攝氏度、無霜期 347.4天、日照2098.8小時、降水量1620毫米至2400毫米。

二)建置 人口

雲霄,唐置漳州時屬漳浦縣地。清嘉慶三年(1798年),析漳浦、平和、詔安三縣部分地置雲霄撫民廳。民國二年,改廳建雲霄縣,縣署設在雲霄鎮(即今雲陵鎮)。雲霄建縣時屬汀漳道,後直屬省,又先後屬省第六、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 9月雲霄解放後,先後屬省第六行政督察區、龍溪區、龍溪專區、龍溪地區;1985年 5月起,屬地級漳州市。縣城雲陵鎮自唐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清代即有20多處街市;鎮區1949年為 2.5平方公里,今擴至 7.5平方公里;有國道 324線穿越縣城。至1995年,全縣共轄九個鄉(鎮)和二個農場;總人口 39.31萬人,其中漢族占 99.7%、少數民族占0.3%。

境內古跡名勝多,旅遊行業已逐漸形成。主要有將軍山及漳江、梁山、烏山等旅遊點。將軍山東麓是陳政陵園,北側有陳元光的磨劍石、試劍石;縣城和城郊有唐代修建的將軍廟(威惠廟),還有紀念東山保衛戰犧牲烈士的獻寶山烈士陵園。漳江旅遊點,有唐漳州古城址、陳元光開漳史跡及權葬處等,其中漳州古城址傍于漳江,遺址存有城牆、城基、將台、軍營、渡口、碼頭等。梁山、烏山旅遊點,有超千米的山峰,自然景觀豐富;有秦戍漢置的蒲葵關、齊帝石、南宋帝昺井、陳吊眼抗元聚師處,以及紅軍進行革命武裝鬥爭的根據地。

五、詔安縣

一)自然環境

詔安縣位於漳州市西南部。東界雲霄、東山二縣,西鄰廣東省饒平縣,南臨東海、南海交匯處,北接平和縣。總面積 1247.29平方公里。

縣境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至海邊,傾斜高度達千米。西北部山巒重疊,中部丘陵起伏,中南部漸趨平坦、低窪。海岸線長63.5公里,形成蜿蜒曲折的詔安灣。西北部和東北部有千米以上山峰6座、500米至1000米山峰22座,最高峰龍傘崠,主峰海拔1151.1米。境內主要河流有東溪、西溪。東溪源自平和,由北向南流經 9個鄉(鎮、場)入海,全長93公里,流域面積 955平方公里;西溪長17.4公里,流經二個鄉(鎮),流域面積83.6平方公里。全境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3攝氏度、降水量1447.5毫米,日照時間長,年無霜期 349天以上。

二)建置 人口

詔安地處閩粵界區。晉義熙九年( 413年)起,詔安屬義安郡綏安縣地,至隋開皇十二年( 592年),綏安縣併入龍溪縣,詔地遂屬龍溪縣。唐垂拱二年( 686年),析龍溪縣南境故綏安地置漳州並立漳浦、懷恩二縣,詔地遂屬漳州懷恩縣轄;開元二十九年( 741年),懷恩縣撤銷,地入漳浦縣,詔地遂屬漳州漳浦縣。明嘉靖九年(1530年),從漳浦縣析出二都、三都、四都、五都建詔安縣,治所設在南詔(鎮),隸屬漳州府。詔安縣在民國時期先後屬福建西路、汀漳道,又直屬省,又先後屬省第六、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12月詔安解放後,先後屬省第六行政督察區、龍溪區、龍溪專區、龍溪地區;1985年 5月起,屬地級漳州市。縣城南詔鎮處東溪下游,1949年面積僅約三平方公里,今鎮區面積約10平方公里。1996年,全縣共轄9鎮5鄉,有 217個村、11個居委會;總人口548690人,其中漢族538624人、佘族9965人、其他少數民族 101人,漢族占總人口的 98%以上。

境內名勝古跡眾多,有臘洲山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赤水溪古窯址、官陂大山遠古岩畫、城關十字街明代七座石牌坊;有漸山、九侯山、果老山、湖野山等景區及摩崖題刻。此外,還有生土樓、武廟、城隍廟、西亭觀音庵等古建築群,以及烏山的中共閩粵邊特委機關遺跡。

六、東山縣

一)自然環境

東山縣位於漳州市最南端,是福建省第二大海島縣。東瀕臺灣海峽,西臨詔安灣,南與澎湖列島隔海相望,西北以八尺門海堤與雲霄縣境接壤,東北隔東山灣與漳浦縣古雷半島為鄰。總面積(含周邊諸小島) 194平方公里。

東山島東西窄、南北長,狀若蝴蝶起舞,故稱蝶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多低丘,東南有濱海小平原,間以一些臺地。島上無大溪流,只有幾條不足五公里長的小溪溝。海岸線曲折,長 141公里,有 9個港灣及 3.3萬畝沙灘、塗灘。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暖夏涼,終年無霜,年平均氣溫20.8攝氏度、降水量1103.8毫米。

二)建置 人口

東山歷史上曾先後隸屬於南海郡揭陽縣,義安郡綏安縣,泉州(治今福州)龍溪縣,漳州懷恩縣、漳浦縣、詔安縣。民國 5年5月1日,以東山島及其周邊諸小島(由詔安縣析出)和古雷半島(由漳浦縣析出)置東山縣,縣署設于第一區(原銅山所城、今銅陵鎮)。1952年 9月析詔安縣大嵼島來屬,11月古雷半島劃歸漳浦縣。1956年,縣府遷西埔鎮。東山建縣時屬汀漳道,後直屬省,又先後屬省第六、第五行政督察區。1950年 5月東山解放後,先後屬省第六行政督察區、龍溪區、龍溪專區、龍溪地區;1985年 5月起,屬地級漳州市。縣城西埔(含東埔)原為詔安縣五都三圖地;鎮區面積1949年為 1.5平方公里,1990年擴至三平方公里。1990年,全縣共轄七個鄉(鎮)。1995年,全縣總人口 19.31萬人,其中高山族、回族、滿族等少數民族僅數十人,餘均漢族。

七、南靖縣

一)自然環境

南靖縣位於漳州市西北部。東接薌城區,南連平和縣,西界永定縣,東北與華安縣接壤,西北與龍岩市、漳平市為鄰。總面積1962平方公里。

南靖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呈明顯傾斜,依次可劃分為中低山、丘陵、臺地、河谷平原四個地貌類型區;三條山嶺與船場溪、龍山溪、永豐溪河谷相間,呈“川”字形把全縣切成東、西、中三大塊。最高點書洋蛟塘崠海拔1390.9米,最低點靖城滄溪海拔 6.1米。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攝氏度至21.4攝氏度,日照時數平均年4420.9小時、閏年4432.4小時,降水量1580毫米至1880毫米。

二)建置 人口

南靖縣地,南朝梁曾設置蘭水縣;隋開皇十二年( 592年),蘭水縣併入龍溪縣。唐開漳後,南靖地屬龍溪、龍岩及漳浦三縣邊界交接地域。元至治二年(1322年),析置南勝縣;至正十六年(1356年),南勝縣改名南靖縣,治所在蘭陵(今靖城鎮)。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析出清寧、新安二裏置平和縣。民國27年,南靖縣城由靖城遷到山城。南靖縣在民國時期先後屬福建西路、汀漳道,又直屬省,又先後屬省第六、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 9月南靖解放後,先後屬省第六行政督察區、龍溪區、龍溪專區、龍溪地區;1985年 5月起,屬地級漳州市。縣城山城古稱荊城,本是山區圩場,民國時期街區狹小,現已擴大為 4.9平方公里。1990年,全縣轄10個鄉(鎮)及一個國營華僑農場;總人口328245人,絕大部分是漢族,少數民族有17個,人口僅 574人。1995年,全縣總人口334810人。

全縣經普查登記的文物點有 192處,已公佈兩批、60個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有出土石器時代和商周青銅器時代文化遺址36處;有摩崖碑刻26處,南坑鄉村雅村的古崖畫經鑒定為青銅器時代的古岩畫;有各種類型的古土樓 220多座,著名的有60多座,最壯觀的是書洋田寮坑土樓群,年代最久遠的是建于宋代的“輯光樓”;此外,還有宋代修築的平南古驛道(今龍山鎮南坪村及和溪鄉尖峰山下,共約15公里,寬4市尺至5市尺,至今路面仍保存完好),以及明、清時代的功德碑、去思碑、示禁碑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文物,有蘇維埃政權遺址七處、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挺進漳州的遺址七處和宣傳牆標上百處、抗敵後援會的抗日救國宣傳漫畫近百幅、閩西南紅軍遊擊隊革命活動遺址10處和革命文物20件。

八、平和縣

一)自然環境

平和縣位於漳州市西南部。東連龍海、漳浦縣,西鄰廣東大埔、饒平縣,南靠雲霄、詔安縣,北接永定、南靖縣。總面積2328.6平方公里。

境內山嶺重疊,屬博平嶺山脈南段。海拔1544.8米的大芹山為漳州第一高峰,它與雙尖山縱貫南北,把全縣分隔為東南和西北兩大區。東南部多屬丘陵、河谷平原,有全縣最大的花山溪沖積平原;中部多屬低山區;西北部屬中山區。縣境處於九龍江、韓江兩大水系的上游,主要河流有花山溪、九峰溪、五寨溪、蘆溪溪。屬亞熱帶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1.3攝氏度,無霜期300 天以上,終年無雪,降雨量1700多毫米。

二)建置 人口

平和縣前身為元至治年間(1321年至1323年)南勝縣地,時縣治為今平和縣南勝鎮。至正十六年(1356年),南勝縣改名南靖縣。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析置平和縣,治所設于河頭大洋陂(今九峰鎮)。平和縣在民國時期先後屬福建西路、汀漳道,又直屬省,又先後屬省第六、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 9月平和解放後,先後屬省第六行政督察區、龍溪區、龍溪專區、龍溪地區;1985年 5月起,屬地級漳州市。1949年 9月後,縣城遷到小溪鎮。小溪鎮處於花山溪、琯溪匯合處,舊稱溪滸、亦稱溪口、琯溪;鎮區面積1949年 1.6平方公里,1996年擴至 3.7平方公里,是古今閩粵交通要道之一。1996年,全縣共設10個鎮、 5個鄉。據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 52.73萬人,其中漢族占99.81%,佘族、高山族、壯族、回族、苗族、滿族等占 0.19%。

名勝古跡,有蜚聲海內外的千年古刹三平寺;有黃道周、徐霞客留下足跡的靈通岩;有元、明、清古瓷窯遺址;有明、清建築生土樓;還有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平和暴動紀念館等。文物眾多,旅遊資源豐富。1991年至1996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 400多萬人次,年旅遊收入約2000萬元。

九、長泰縣

一)自然環境

長泰縣位於漳州市東北部、九龍江北溪下游北岸。東連廈門市同安縣,西鄰華安縣及薌城區,南毗龍海縣,北接泉州市安溪縣。總面積912.67平方公里。

長泰東、西、北三面環山,中、南部為龍津溪沖積平原,地勢呈向南開口的馬蹄狀。境內高峰有吳田山(海拔1128.7米)、良崗山(1119.5米)、董鳳山( 958.8米)、天柱山( 933.1米);河流有北溪支流龍津溪、馬洋溪、楊陶溪、高層溪等。境內四溪平行縱貫,峽谷、盆穀呈串珠狀。年平均氣溫20.9攝氏度、降水量1437毫米、日照1966小時(占可照時數的 44%)。海洋暖流可長驅直入,形成典型的南亞熱帶氣候。

二)建置 人口

長泰歷史悠久。唐貞元十九年( 803年),立為南安縣大同場武德鄉;乾符三年( 876年),升為武德場。至後周顯德二年( 955年),升為縣,稱長泰,隸屬泉州。宋太平興國五年( 980年),改屬漳州。縣治在羅侯山之南(今武安鎮),延續至今。長泰縣在民國時期先後屬福建西路、汀漳道,又直屬省,又先後屬省第六、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 9月長泰解放後,先後屬省第六行政督察區、龍溪區、龍溪專區、龍溪地區;1985年 5月起,屬地級漳州市。縣城武安鎮位於龍津溪下游西畔,有侯羅山、水晶山、登科山三山鼎立。1949年,鎮區面積 2.3平方公里,人口僅1823人;1995年,鎮區擴至14.6平方公里,人口增至一萬多人。1995年,全縣共轄四鎮(武安、岩溪、陳巷、枋洋)及一鄉(阪裏)、一鄉級國營農場(古農農場);總人口177719人,絕大多數為漢族,少數民族僅 253人。

長泰歷史悠久,有新吳、美彭及龍津溪沿岸等10餘處新石器遺址;有古建築、古“八景”及大量石雕、石刻。宋代就被譽為“臨漳第一勝處”的天柱山,今經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此外,百丈崖瀑布、活盤人工湖等,都是旅遊勝地。

十、華安縣

一)自然環境

華安縣位於漳州市北端、九龍江北溪中游。東連長泰縣,南接薌城區,西毗南靖縣,東北鄰安溪縣,西北與漳平市交界。總面積1315平方公里。

華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 44.3%,丘陵占 51.2%,臺地平原僅占4.5%。地貌呈階梯狀起伏,大致可劃分為四個山地區、三個大穀盆地、二個瀕江帶和一個臺地平原。最高點是與安溪交界的福鼎尖,海拔1503米;最低處在豐山鎮碧溪村,海拔僅15米。九龍江北溪從北向南縱貫全境,支流浙、赤、仙、溫水、西公、下樟、天宮等溪構成樹枝狀分佈。屬南亞熱帶北緣區氣候。年平均氣溫,西北部在20攝氏度以下,中部在20攝氏度至21攝氏度之間,南部在21攝氏度以上;年降水量1620.3毫米。溫暖多雨,四季常青。

二)建置 人口

華安原為龍溪縣地。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龍溪縣丞廳移駐華豐;民國成立後,駐龍溪縣佐。民國17年,析龍溪縣二十五都11個保、二十三四都三個保共14保置縣,治所設在華豐鎮。華安建縣時直屬省,後又先後屬省第七、第六、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11月華安解放後,先後屬省第六行政督察區、龍溪區、龍溪專區、龍溪地區;1985年 5月起,屬地級漳州市。縣城華豐鎮,古亦稱“茶烘”,民國時又名“石寶”。鎮區1949年是個圩場,僅 0.1平方公里;1992年擴至 1.3平方公里,鷹廈鐵路從南緣通過。全縣現轄10個鄉(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全縣總人口154378人。其中,漢族占99.26%;佘、高山、苗、壯、侗等九個少數民族占 0.74%,佘族人口集中在官佘、坪水兩個少數民族村。1996年,全縣總人口159136萬人。

華安境內文物名勝眾多。有舊石器時代遺址六處,有史前石刻八處,其中仙字潭摩崖石刻,似字又似畫,自古迄今專家眾說紛紜,尚難定論;南朝梁“九龍戲江處”和唐開漳將領馬仁墓、宋名儒陳北溪墓等墓葬,也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此外,還有古民居生土樓 100餘座。古老的華安迎來改革開放的新機遇,現正在開發沿江自然、人文景觀──融農、林業為一體的華安九龍大觀園。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