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行政區劃
新中國成立前夕,福建省重新劃分行政區。漳州地區行政區劃的變化為:
1949年 9月26日,劃為福建省第六行政督察區,轄10縣。
1950年 3月14日,改為漳州行政督察區,仍轄10縣。
同年 9月14日,又改為福建省人民政府龍溪區,仍轄10縣。
1951年 6月起,龍溪區轄十縣一市。
1955年 3月,再改為福建省龍溪專區,仍轄十縣一市。
1960年 8月起,龍溪專區轄九縣一市。
1966年 6月“文化大革命”發生後,龍溪專區實行軍事管制。
1970年 9月,改稱龍溪地區,仍轄九縣一市。
1985年
5月,經國務院批准,升漳州市為地級市,原縣級漳州市改為薌城區,建立市管縣(區)的行政體制。時漳州市轄有薌城
1區和龍海、雲霄、漳浦、詔安、長泰、東山、南靖、平和、華安
9縣(1993年 5月,龍海縣改為縣級龍海市,漳州市遂轄 1區 1市
8縣)。
縣(市、區)以下的行政建制變化大體為:
1949年
9月解放(其中華安縣於1949年11月解放,詔安縣於1949年12月解放,東山縣於1950年5
月解放)之初,實行縣、區、村 3級建制。
1950年建立鄉(鎮)之後,實行縣、區、鄉(鎮)、村(街) 4級建制。
1955年至1956年進行並區並鄉;
1958年 4月前後,撤區並鄉,實行縣、鄉(鎮)、村(街) 3級建制。
1958年
9月,建立人民公社,撤銷鄉(鎮),實行縣、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4級建制。
1984年下半年取消人民公社後,實行縣、鄉(鎮)、村(居) 3級建制。
1949年 9月至1990年,漳屬各縣、區行政區劃分述於下:
一、薌城區
1951年 6月,析龍溪縣城關區(共 2個區)設漳州市(縣級);
1961年 6月,析龍海縣部分地屬漳州市。
1985年 5月改縣級漳州市為薌城區之後,其轄區為:
1986年,薌城區分為市區、郊區
2部分。市區設東鋪頭、西橋、新橋、巷口、南坑
5個街道,共轄48個居民委員會。郊區設浦南、天寶 2個鎮及芝山、石亭
2個鄉,共轄82個村、 2個居民委員會。
1988年,市區增設
5個居民委員會(湖內、南豐、東湖、東嶽、南坑北);新橋街道船民委員會改稱九龍居委會。郊區浦南鎮增設松州村。
1990年,市區南坑街道增設洋筠居委會。至年底,薌城區轄 5個街道、
2個鎮、 2個鄉,共有56個居委會、83個村。
二、龍海縣
1960年 8月,龍溪、海澄 2縣合併為龍海縣。
一)龍溪縣(1949年
9月至1959年)
1949年龍溪解放初,全縣設 9個區,其中城關 2個區、農村 7個區。
1950年11月,農村增設 2個區;全縣計11個區、 101個鄉。
1951年 6月,析龍溪城關區建制設縣級漳州市。
1952年,從五、六、八區析出,增設第十區(駐古塘);全縣轄10區92鄉
3鎮 7街。
1955年12月,將10個區並為古縣、平甯、石碼、城內、石亭、東嶼、埔尾
7個區,共轄 101個鄉(鎮)。
1956年 3月,城內區併入平甯區,石碼區改為石碼鎮(區級),並將
101鄉(鎮)並為44個鄉。
1957年 2月,接管南靖縣程溪區; 7月,將東嶼區改為東山區。全縣共轄
6區 1鎮53鄉。
1958年
4月,撤區並鄉,設石碼鎮和新厝、新塘、古縣、崇福、榜山、城內、洪坑、天寶、林內、石亭、埔尾、浦林、郭坑、古塘、後阪、蔡坑、東美、鴻漸、石美、角美、程溪、下葉、官園23個鄉。
1958年
9月,撤銷鄉的建制,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設先鋒、勝利、紅旗、海鷹、星火、衛星、火箭、程峰
8個公社(共轄122個耕作管理區)和石碼鎮。
1959年 3月,公社冠以當地名稱,並改耕作管理區為生產大隊;
7月,從天寶公社劃出部分地增設浦南公社。年底,龍溪縣共轄顏厝、九湖、榜山、紫泥、天寶、浦南、步文、角美、程溪9個公社(
116個生產大隊)和石碼鎮。
二)海澄縣(1949年
9月至1959年)
1949年11月上旬,設 4個區,共轄 173村。
1950年,改設
4區74鄉(鎮);當年10月,從一區析出,增設第五區(白水)。
1952年 7月,從三區析出,增設第六區(黃坑)。至此,全縣共轄 6區
3鎮81鄉。
1955年, 6個區各冠以駐地名稱。 8月,黃坑區歸入港尾區,轄區減為
5個。
1956年 7月,將城關、浮宮、白水
3個區合併為城關區,各區鄉(鎮)也進行合併。全縣共轄3區 2鎮40鄉。
1958年
4月,撤區並鄉。設城關鎮和珠浦、蓮花、高坑、東泗、白水、東園、厚境、浮宮、美山、港尾、店地、沙沄、島美、黃坑、新厝、浯嶼、海滄、新垵18個鄉(
8月,劃出海滄、新垵2鄉歸廈門市)。
1958年 9月,撤銷鄉(鎮)建制,改設黎明、衛星、火箭、紅旗
4個人民公社,共轄61個耕作管理區。
1959年 2月,黎明公社改稱蓮花公社,衛星公社改稱浮宮公社,火箭、紅旗
2個公社合併為港尾公社。年底,改61個耕作管理區為88個生產大隊。
三)龍海縣(1960年至1990年)
1960年
1月,龍海縣轄顏厝、九湖、榜山、紫泥、天寶、浦南、步文、角美、程溪、蓮花、浮宮、港尾12個公社和縣城所在地石碼鎮。
2月,從蓮花公社劃出虎渡村以南的生產大隊增設東泗公社;
6月,石碼鎮改為石碼公社。下半年全縣轄14個公社、 195個生產大隊。
1961年 6月,龍海縣劃出天寶、浦南
2個公社,九湖公社上墩、林內、前山
3個生產大隊,步文公社店上生產大隊,以及後房農場,歸縣級漳州市管轄。同年,浮宮公社分為浮宮、白水、東園
3個公社;全縣共轄14個公社、 267個生產大隊。
1962年初,由步文公社析出郭坑圩以北的生產大隊增設郭坑公社。年底,全縣共轄15個公社、282
個生產大隊。
1963年
7月,析石碼公社的街道設石碼鎮,為縣轄鎮;分別析蓮花、白水、角美、郭坑公社的街區設海澄、白水、角美、郭坑鎮,為社轄鎮。
1980年,石碼公社撤銷,併入石碼鎮。
1984年夏收後,改人民公社為鄉(鎮),改生產大隊為村(街道改為居民委員會)。
9月至10月間,全縣設石碼、海澄、郭坑、角美、白水
5個鎮及程溪、九湖、步文、顏厝、榜山、紫泥、東泗、東園、浮宮、港尾10個鄉。
1988年 1月 1日,從港尾鄉劃出10個行政村增設隆教佘族鄉;
5月13日,改浮宮、程溪 2鄉為鎮;12月29日,改港尾鄉為鎮。
1990年,龍海縣共轄8鎮7鄉;共有22個居委會、512個居民小組,281個村、3695個村民小組。
三、漳浦縣
1949年10月,全縣設 7個區。
1950年,在浯江增設第八區;
1951年,分別在深土、湖西增設第九區、第十區;
1952年,分別在長橋、沙西增設第十一區、第十二區。至此,全縣共有12區,分轄6鎮135鄉。
1955年 9月,撤銷第十一區和第十二區。同年12月,東山縣古雷區
6個鄉共28個村劃歸漳浦縣管轄。全縣重新劃成11個區,即城關、石榴、官潯、舊鎮、佛曇、赤湖、杜潯、浯江、深土、湖西、古雷,分轄6鎮170鄉。
1956年10月,撤銷浯江區和湖西區,改城關區為城關鎮(縣轄鎮)。全縣轄
1個鎮、 8個區、5 個鄉級鎮和91個鄉。
1957年12月,官潯區公所遷設長橋,改稱長橋區。全縣鄉(鎮)調整為
102個鄉和 5個鎮(鄉級)。
1958年 3月,撤銷區和縣屬鎮的建制,全縣合併為53個鄉(鎮)。
1958年
9月,撤銷鄉的建制,先後成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共有城關、石榴、浯江、杜潯、長橋、深土、赤嶺、佛曇、舊鎮、赤湖10個公社和長橋農場、白竹湖農場、中西林場。
1960年 5月,撤銷浯江公社,併入舊鎮公社。全縣只存 9個公社。
1961年 7月,全縣重新劃分為26個公社、 3個農(林)場。
1964年
9月,將原有26個公社合併為城關、石榴、長橋、南浦、赤嶺、湖西、佛曇、前亭、赤湖、深土、六鼇、舊鎮、霞美、赤土、杜潯、沙西、古雷、萬安18個公社;原有
3個農(林)場,改變為大南阪、石古、長橋、白竹湖 4個農場,中西、下蔡
2個林場,以及玳瑁山茶場、竹嶼鹽場。
1978年 3月,從石榴公社劃出10個生產大隊建立盤陀公社。
1980年 9月,從城關公社劃出 5個農業生產大隊和
1個居民大隊成立城關鎮(1982年 3月改為綏安鎮),為縣直屬鎮。
1984年下半年,政社分開,原人民公社改為鄉(鎮),原生產大隊改為村。全縣有綏安、佛曇、舊鎮
3個鎮,城關、石榴、盤陀、長橋、南浦、赤土、杜潯、沙西、古雷、霞美、深土、六鼇、赤湖、前亭、赤嶺、湖西16個鄉(其中赤嶺、湖西為佘族鄉)。
1985年 5月,從長橋鄉劃出官潯居委會和 8個村成立官潯鄉。
1987年 5月,從佛曇鎮劃出 6個村設立馬坪鄉。
1988年 5月,撤銷城關鄉,併入綏安鎮;杜潯、赤湖 2鄉改為鎮。
1989年12月,霞美、官潯 2鄉改為鎮。
1990年,漳浦縣共轄 7鎮13鄉,共有 7個居委會、 279個村。
四、雲霄縣
1949年10月上旬,全縣劃分為 4個區。
1950年12月,劃為 5個區。
1952年11月,土地改革結束,劃為 6個區,共轄69鄉 2鎮。
1954年12月,因一、四、五區鄉村分散,增劃10個鄉,共轄79鄉
2鎮。
1955年 9月20日,撤銷第六區,全縣縮減為 5個區,轄 3鎮80鄉。
1956年 2月
8日,改第一區為城關鎮,改第二區為東廈區,改第三區為陳岱區,改第四區為下河區,改第五區為車墩區,成立菜埔區(原第六區)。全縣共有城關
1鎮和 5區83鄉。
1957年,全縣並為 3個區、48個鄉(鎮)。
1958年 2月,撤區並鄉。全縣劃分為城關
1鎮,船場、竹塔、莆美、菜埔、後埔、陳岱、峛嶼、馬山、官洋、世阪、晶嶺、龍坑、坡下、新林、車墩、楊美、梘河、安吉18鄉,以及和平、常山(華僑)
2個農場。
1958年 8月,撤銷鄉級建制,建立人民公社。全縣除常山、和平
2個農場外,建為紅旗、海峰、躍進、衛星、火箭 5個公社。
1961年 1月,紅旗公社析為城關、東廈
2公社,海峰改稱陳岱公社,火箭改稱菜埔公社,躍進改稱下河公社,衛星改稱馬鋪公社。全縣共有
6個公社、 2個農場。
6月,從東廈析出竹塔、莆美,陳岱析出峛嶼、大埔,菜埔析出火田,下河析出安吉、車圩建為公社,連同城關共15個公社;和平、常山農場依舊。另成立頂溪原種場、圓嶺林場和躍進畜牧場。
1964年,車圩併入下河、梘河,新林併入馬鋪,竹塔併入東廈,全縣調整為城關、莆美、大埔、東廈、菜埔、火田、陳岱、峛嶼、下河、安吉、馬鋪11個公社。
1966年
8月,菜埔併入火田,安吉歸入和平農場,大埔公社和常山農場各一部分大隊劃歸莆美公社。全縣共有城關、莆美、東廈、陳岱、峛嶼、下河、馬鋪、火田
8個公社,以及和平農場、常山農場、頂溪原種場、圓嶺林場。
1980年10月,改城關公社為城關鎮;頂溪原種場劃歸農業局,圓嶺林場劃歸林業局。全縣共有1
個鎮, 7個公社, 2個農場(和平、常山);共轄 139個生產大隊、
5個街道居委會,42個作業區、管理區。
1984年11月,撤銷公社,改為鄉(鎮),生產大隊改為村。至此,全縣共有雲陵、陳岱
2鎮,東廈、莆美、峛嶼、火田、下河、馬鋪、和平 7鄉,和平、常山
2農場,以及頂溪原種場、圓嶺林場;共轄 5個街道居委會,
159個行政村,36個作業區(含管理區、工區)。
1990年,全縣共轄 2鎮 7鄉,共有 8個街道居委會、 156個村。
五、詔安縣
1950年,全縣劃為 7個區、89個鄉和 8個街道居委會。
1951年 4月,全縣改設為 8個區。
1952年 2月,又改設為 9個區,轄89個鄉。
1954年,增設為 118個鄉。
1955年 1月,將 9個區調整為 7個區。
1956年 5月,城關、橋東合為 1個鎮。全縣共有 1鎮
4區,轄57個鄉。
1958年
5月,實行撤區並鄉。全縣劃分為城關鎮及橋東、含英、下河、四都、梅洲、港口、溪南、上營、白石、西潭、美營、太平、大布、金溪、元中、進水、下官、上官、下葛、彩新、龍獅、陳龍、埔坪、青山、磜嶺25個鄉。
1958年
9月,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成立衛星、太陽升、東方紅、紅旗、團結、幸福、上游、和平
8個公社及建設、紅星、金星 3個農場。
1959年 1月,幸福公社併入紅旗公社;全縣共有 7個公社、 3個農場。
同年 2月,公社改以駐地名稱命名,增設深橋公社,全縣共有 8個公社、
118個生產大隊。
1961年
5月,貫徹《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重新設區,並縮小公社規模,全縣分為
7個區、26個公社、 4個農場。
1964年 4月,撤區並社和調整生產大隊,全縣劃為 8個公社、
4個農場。
1970年,調整部分公社的生產大隊歸農場。
1971年,全縣有城關、橋東、四都、深橋、西潭、太平、官陂、秀篆
8個公社,以及建設、紅星、金星 3個農場。
1978年
1月,從橋東公社劃出下河等15個大隊增置下河公社(1982年更名為梅嶺公社)。
1980年,城關公社改為城關鎮。
1981年12月,城關鎮改稱南詔鎮。
1984年10月,實行政社分開。全縣共轄南詔、四都2鎮及梅嶺、橋東、深橋、西潭、太平、官陂、秀篆、建設、紅星、金星10鄉,下轄
214個村和 8個街道居委會。
1987年 6月,從官陂鄉劃出五通等 9個村增設霞葛鄉。全縣共轄
2鎮11鄉。
1990年,詔安縣轄 2鎮11鄉。共有 9個街道居委會, 218個村。
六、東山縣
1950年 5月,全縣劃為 3個區。 7月,古雷從第一區分出建第四區。
1956年 3月,縣人民委員會遷駐西埔。全縣劃為 1鎮 2區。
1957年,撤區並鄉。全縣劃為 1個鎮(鎮以下設街道)、
9個大鄉(大鄉以下設小鄉)。
1958年
9月16日,成立東山縣人民公社。隨後撤銷大鄉(鎮)、小鄉建制,全縣劃為城關、西埔、康美、杏陳、陳城
5個人民公社;縣人民公社改稱縣人民公社聯合社。12月,
5個人民公社調整為 9個生產團。
1959年春,撤銷東山縣人民公社聯合社及生產團建制,恢復城關、西埔、康美、杏陳、陳城
5個人民公社。
1961年 4月,析西埔、康美兩個公社的部分生產大隊增置樟塘、前樓
2個公社。至此,全縣共有 7個人民公社。
1975年,撤銷城關公社,改置城關鎮和銅山公社。
1980年,銅山公社併入城關鎮,全縣共轄 1個鎮、 6個公社。
1984年10月,撤銷人民公社,實行鄉(鎮)、村建制。全縣劃為西埔、城關
2個鎮及康美、樟塘、杏陳、前樓、陳城 5個鄉。次年,城關鎮改為銅陵鎮。
1989年12月29日,杏陳、陳城 2鄉改為鎮。
1990年,東山縣共轄 4鎮 3鄉,共有14個街道居委會、60個村。
七、南靖縣
1949年10月,全縣劃分為 6個區。
1950年11月,劃出第一區船南鄉建立第七區;全縣共設 7個區,下轄
1鎮 118鄉。
1952年 7月,劃出第四區和溪鄉、第五區奎洋鄉設立第八區。
1954年11月,劃出第一區豐田鄉創辦地方國營南靖寶林農場。
1955年 9月
5日,各區名稱改用駐地名稱,並將原第三區、第四區合併組建龍山區。全縣共設山城、靖城、龍山、長教、船場、和溪、程溪
7個區及 1個寶林農場。 7個區共轄 126鄉
2鎮(山城鎮、靖城鎮);同時另設
5個水上鄉(翠眉、橋頭、靖和、金龍、永寶)。
1956年 5月15日,撤銷靖城、和溪
2個區,保留山城、龍山、長教、船場、程溪 5個區。
1957年 2月19日,因劃出程溪區 8個鄉歸龍溪縣管轄,全縣共設置
4個區、 1個場,下轄 1鎮53鄉。
1958年
2月,全縣撤區並鄉。設山城鎮和六安、三卞、湯坑、葛山、豐田、靖城、古湖、古棠、寶鬥、龍山、南坑、高德、金山、馬公、和溪、永溪、奎洋、長教、梅林、曲江、書洋、世祿、龍坑、梧宅24個鄉,以及國營寶林農場。
1958年
9月,全縣撤銷鄉(鎮),組建成上游、靖城、棠溪、燈塔、超美、紅旗、衛星、躍進、東方紅、乘東風、超英11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84個耕作管理區。
1959年11月,公社名稱改用駐地名稱。撤銷棠溪公社,其轄區分別歸入山城、龍山
2個公社。
1963年
3月,劃出山城公社城關生產大隊,恢復山城鎮建制。年底,全縣共轄
1個鎮、10個公社、 1個國營農場。
1969年,撤銷山城鎮建制,改為居民大隊,歸山城公社管轄。
1976年,對部分公社所轄生產大隊適當調整合併。全縣共設置10個公社、
1個國營農場,下轄168 個生產大隊、 5個作業區。
1980年 9月,重新建立城關鎮。全縣共設10個公社、 1個鎮、
1個場,下轄 169個生產大隊、3 個居民委員會、 5個作業區。
1984年,實行政社分開,公社改為鄉(鎮),生產大隊改為村。11月
4日,靖城鎮增設蘭陵居委會。年底,全縣共設置 2個鎮、 9個鄉、
1個場,下轄 5個居委會、 169個村、 5個作業區。
1985年10月 3日,奎洋鄉增建嶺頭、光祠 2個村。
1986年 9月18日,龍山鄉增建金杉村。
1987年 4月16日,撤銷山城鄉,併入山城鎮;
1988年12月29日,龍山、船場2鄉改為鎮。
1990年,南靖縣共設 4鎮 6鄉,共轄 9個居委會、 172個村。
八、平和縣
1949年 9月17日解放之後,全縣暫襲民國原制。後設
6個區,轄18個鄉(鎮)。
1950年,全縣分 9個區,領 125個鄉(鎮)。
1951年 7月,析第六區和第二區部分鄉增設第十區(詩坑)。
1952年 6月,析第一區部分鄉增設第十一區(文峰);析第四區部分鄉增設第十二區(高坑)。全縣共設12個區、 132個鄉(鎮)。
1954年10月,各區改冠以所在地名。翌年 2月,長樂、詩坑 2區併入九峰區,高坑區併入阪仔區。全縣共設山格、霞寨、南勝、阪仔、安厚、大溪、九峰、蘆溪、文峰
9個區,分領162個鄉(鎮)。
1956年冬,文峰併入山格,安厚併入大溪。全縣共設 7個區,分領
110個鄉(鎮)。
1958年上半年,撤區,劃為45個大鄉。下半年,全縣劃分為山格、阪仔、南勝、五寨、國強、安厚、大溪、九峰、長樂、崎嶺、蘆溪、霞寨、文峰13個公社,轄
241個生產大隊。
1962年,析山格公社增設城關公社。全縣共設14個公社,轄
251個大隊。
1963年,增設小溪、九峰
2個鎮。析城關公社的農業居民、船民及聯星、共和、新橋
3個農業大隊歸小溪鎮,為縣轄鎮。九峰鎮則由九峰公社管轄。全縣共設14個公社和1個鎮。
1969年,撤銷小溪鎮,回屬城關公社。全縣共設14個公社。
1980年11月,再設小溪鎮。全縣恢復為14個公社和 1個鎮。
1984年底,改人民公社為鄉(鎮)。全縣設小溪、九峰
2個鎮及城關、山格、阪仔、南勝、五寨、國強、安厚、大溪、長樂、崎嶺、蘆溪、霞寨、文峰13個鄉,共轄
7個居委會、 253個村。
1987年 8月14日,城關鄉併入小溪鎮。全縣共有 2鎮12鄉。
1990年 6月24日,山格鄉、南勝鄉改為鎮。至年底,全縣共設
4鎮10鄉,下轄10個居委會、239 個村。
九、長泰縣
1949年 9月長泰解放後,全縣劃分為
4個區:第一區(城關)、第二區(古農)、第三區(岩溪圩)、第四區(楓洋圩);共轄54保(暫用民國時期保名)。
1950年
3月,實行以區轄村。第一區15村,第二區12村,第三區17村,第四區13村,共57個村。
1951年,實行以區轄鄉(鎮),全縣 4個區轄48個鄉(鎮)。
1952年,增設第五區(阪裏)。
1953年,全縣 5個區轄53個鄉(鎮)。
1954年 3月,全縣5個區轄49個鄉(鎮)。
1955年 9月,全縣 5個區合併為歐山、岩溪、楓洋、阪裏
4個區,共轄53個鄉。
1956年 3月,全縣改為城關直轄鎮和歐山、岩溪、楓洋、阪裏
4個區,下轄55個鄉(鎮);10月,合併為歐山、岩溪、楓洋(今枋洋)
3個區,下轄35個鄉(鎮)。
1957年11月,創辦國營古農農場,劃出歐山區 2個鄉、岩溪區
2個鄉歸該場管轄。
1958年 2月,實行撤區並鄉,將全縣
3個區所轄35個鄉(鎮)合併為18個鄉(鎮)。
5月,再度合併為16個鄉(鎮)。
1958年 9月,實行人民公社化,全縣劃分為 5個公社、52個生產大隊。
1959年,公社改以駐地名稱命名。
1963年,恢復城關鎮建制,屬城關公社管轄。
1984年 8月,岩溪公社改為岩溪鎮。
1984年10月,政社分開,公社改為鄉(鎮),大隊改為村,農(林)場的大隊改為作業區或工區。全縣劃分設
2鎮 4鄉,下轄 6個居委會、53個村;
4個國營農場,下轄24個作業區。
1985年至1986年,撤銷人和鄉,其所轄10個村併入武安鎮。
1987年至1988年,武安鎮增設城關村。
1990年,長泰縣共設 2鎮 3鄉,下轄 6個居委會、54個村。
十、華安縣
1949年11月18日華安縣解放後,撤銷原來的鄉(鎮)保甲制,建立區、村新政權。全縣設
4個區:第一區(華豐)、第二區(高安)、第三區(沙建)、第四區(仙都);分轄73個村。
1951年冬,改村設鄉。全縣仍設 4個區,下轄55個鄉。
1952年
4月,劃出一區的天宮,二區的高車,三區的五嶽、寶山、蓬萊、綿治、下樟、上坪、上樟、內寧10個鄉,建立第五區(綿治)。
1954年,將原有55個鄉調整為65個鄉。
1955年
9月17日,撤銷第五區,第一區至第四區改稱為華豐區、高安區、沙建區、仙都區。仍轄65個鄉。
1956年 5月24日,撤銷華豐區;
6月23日,正式成立華豐鎮。至此,全縣縮減為 3個區,下轄39個鄉、
1個鎮。
1957年
3月17日,改仙都區華豐鎮、下阪鄉、羅溪鄉、草阪鄉、銀和鄉、銀坑鄉、西陂鄉及高安區高石鄉,共1鎮7鄉為縣直轄。
1958年
3月12日,實行撤區並鄉。全縣並為25個大鄉:高嶺、溪阪、華豐、銀和、文下、福春、平都、高安、高明、沙建、新建、上坪、汰內、玉蘭、豐山、綿治、玉山、新圩、大島、吉土、湖林、良村、仙都、大地、雲山。
1958年
9月14日,將原來25個鄉(鎮)、88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合併為
6個人民公社,分轄37個生產大隊和 5個耕作區。
1959年11月,公社體制下放,全縣生產大隊調整為75個。
1960年,生產大隊縮減為68個。
1961年 5月至 7月,貫徹《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將全縣
6個公社、68個大隊改為10公社、 110個大隊。
1969年,改華豐鎮為五七大隊,歸華豐公社管理。
1980年10月,撤銷五七大隊,恢復華豐鎮建制;高車公社併入高安公社,良村公社併入仙都公社。
1984年10月,取消人民公社,實行鄉(鎮)建制。恢復良村、高車
2個鄉;華豐公社併入華豐鎮;其餘
7個公社分別改為豐山鄉、沙建鄉、新圩鄉、高安鄉、馬坑鄉、仙都鄉、湖林鄉。至此,全縣共設
9鄉 1鎮,下轄
4個街道居委會、90個村。至1986年,因仙都鄉增設高村村,全縣增至91個村。
1990年,華安縣共設 1鎮 9鄉,轄 4個街道居委會、91個村。
1990年漳州市行政區劃簡表
縣
區 |
駐 地 |
鄉、鎮(街道)名 稱 |
薌
城 |
南
昌
路 |
街道辦事處 5個:
東鋪頭、西橋、新橋、巷口、南坑;
鎮 2個:
浦南、天寶;
鄉 2個:
芝山、石亭 |
龍
海 |
石
碼
鎮 |
鎮 8個:
石碼、海澄、程溪、郭坑、角美、白水、浮宮、港尾;
鄉 8個:
九湖、步文、顏厝、榜山、紫泥、東泗、東園、隆教(佘族) |
漳
浦 |
綏
安
鎮 |
鎮 7個:
綏安、佛曇、赤湖、舊鎮、杜潯、霞美、官潯;
鄉13個:
石榴、長橋、南浦、前亭、深土、六鼇、赤土、沙西、古雷、盤陀、馬坪、湖西
(佘族)、赤嶺(佘族) |
雲
霄 |
雲
陵
鎮 |
鎮 2個:
雲陵、陳岱;
鄉 7個:
東廈、莆美、峛嶼、火田、下河、馬鋪、和平 |
詔
安 |
南
詔
鎮 |
鎮 2個:
南詔、四都;
鄉11個:
橋東、梅嶺、深橋、西潭、太平、官陂、霞葛、秀篆、建設、紅星、金星 |
東
山 |
西
埔
鎮 |
鎮 4個:
西埔、銅陵、杏陳、陳城;
鄉 3個:
康美、樟塘、前樓 |
南
靖 |
山
城
鎮 |
鎮 4個:
山城、靖城、龍山、船場;
鄉 6個:
金山、和溪、奎洋、梅林、書洋、南坑 |
平
和 |
小
溪
鎮 |
鎮 4個:
小溪、九峰、山格、南勝;
鄉10個:
文峰、阪仔、五寨、國強、安厚、大溪、霞寨、蘆溪、崎嶺、長樂 |
長
泰 |
武
安
鎮 |
鎮 2個:
武安、岩溪;
鄉 3個:
陳巷、枋洋、阪裏 |
華
安 |
華
豐
鎮 |
鎮 1個:
華豐;
鄉 9個:
豐山、沙建、新圩、高安、馬坑、仙都、湖林、良村、高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