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港 »

《泉港地方掌故》《四》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泉港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泉港地方掌故》第四輯 詩賦著述擷英

歲月的流逝未能淘盡歷代辭章詩賦的熠熠光輝。盧琦撰傳贊王潮,蔡襄題碑留海隅,圭章作詩傷流亡……一篇詩文就是一次呼喚,點燃鄉人的叢叢幽思。先人的靈魂並沒有歇息,流傳在湄洲灣南畔的文稿題碑,仍在躍動著他們深邃的脈搏。

海絲名詩傳千載  黃建聰

舉凡研究“海上絲綢之路”、華僑史及泉州造船史、人口史者,無不頻繁地引述北宋泉港籍著名詩人謝履的名詩《泉南歌》。詩曰:

  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地辟,

  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

該詩是泉州先民早年開發海洋經濟的真實寫照,包容了海洋文化、海絲文化,它被譜為南曲,傳唱四方。據《宋史.地理志》載,福建路“土地迫狹,生籍繁夥,號磽確之地,耕耨殆盡。畝值寢貴,而多田訟。”《泉州府志》卷十九載,“泉地斥鹵而磽確,資食於海外,資衣于吳越,資器於交(趾)廣,物力所出,蓋甚微也。”另有史籍稱,泉州“穀入少而人浮於食”,以至於到宋代仍“水無涓滴不為用,山至崔嵬猶力耕”。泉州山多地少、背山靠海,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獨特的海交風氣。於是泉人耕山耘海,“高帆健櫓,疾榜擊汰,出沒於霧濤風浪中。”

泉州造船、海交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泉州先民就“以船為車,以楫為馬”。隋唐時期,泉州是當時全國的主要造船基地之一。宋代泉州造船業更為興旺發達。北宋時“海舶”已被《太平寰宇記》列為泉州、漳州土產,就連朝廷出使高麗的特使座艦也是委託閩浙監司代雇,謝履才因此說“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

北宋元祐年間(一八○六~一○九三年),泉州港的對外貿易已具相當規模。元祐二年(一○八七年),朝廷正式批准泉州設置市舶司,泉州港作為全國四大貿易港口之一的地位終於得到確認。它逐漸超過明州(寧波)而緊追廣州,並終於超過廣州而成為中國第一大港,到元朝時則成為世界第一大港。

據宋代祝穆《方輿勝覽》卷十二轉引,謝履還作有五言《泉州詩》兩首,是《泉南歌》的姊妹篇,為後人所傳誦:

其一:閩嶺天南表,清源第一州。

   朝廷推重鎮,師帥得賢侯。

其二:蛇風躡龜背,蝦嶼踞龍頭。

   岸隔諸番國,江通百粵舟。

 

蔡襄詩碑留海隅  黃建聰

作為宋代書壇四大家之一的蔡襄,在泉港留下不少石刻。如明嘉靖版《惠安縣誌》載:“太白峰……一名蓮花峰,有石方直如碑碣,上刻囗忠惠大書‘太白峰’三字。”清嘉慶《惠安縣誌》載:“伏虎岩刻石(注:“伏虎勝景”四個大字),莆蔡襄書。蔡嘗讀書於此,書刻山門。後女尼磨滅題石,以為臥房。別開山門,摩仿其字刻之。”此外,他還曾為天湖岩題“天湖放生”四字。因年代久遠,歲月滄桑,這塊石刻今只餘下半截,置於天湖岩放生池之側。

在蔡襄外祖家峰尾鎮盧厝村的盧琦故居北側,有一座始建于宋代的碑亭,現存一碑刻,為蔡襄的楷書七絕詩。詩曰:

  天際烏雲含雨重,樓前紅日照山明。

  嵩陽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萬里情!

詩作于宋仁宗慶曆七年(一○四七年)秋。當時,蔡襄自北苑茶園(今建甌鳳凰山)監製貢茶後,返回福州寓所調理。據《蔡襄集》卷五載《夢遊洛中十首》小序雲:“九月朔,予病在告,晝夢遊洛中,見嵩陽居士留詩屋壁,及寤,猶記兩句,因成一篇。思念中來,續為十首,寄呈太平楊叔武。”詩記敘他在洛江任西京推官時與僚友宴游之情景。該詩為《夢遊洛中十首》之第一首。嵩陽居士為司門員外郎王益恭,系參知政事、樞密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曙的長子,他頗為推崇蔡襄,常與之交遊。蔡襄對其十分感念,因賦此詩。

後來,蔡襄奉母來峰尾外祖家謁祖時,親手揮毫書寫該詩,並讓人刻于石上。蔡襄的詩“奧壯渾古”,書法“獨步當世”(歐陽修語),“本朝第一”(蘇東坡語),“書如少年女子,體態妖嬈,行步緩慢,多飾名花”(米芾語)。因此,該詩碑是蔡襄留給泉港一份彌足珍貴的紀念品。

“文革”期間,該石碑竟被移作廁所壁石,後幸有識之士搶救,方得以保存。

 

良吏詩作稱詩史  黃建聰

《四庫全書總目》雲:“(盧)琦官雖不高,而列名良吏,可不藉詩而傳。即以詩論,其清詞雅韻,亦不在陳旅、薩都剌下。”徐火勃的《筆精》中說:“元詩多纖弱,若立齋者,實有唐調者也。”元朝大詩人盧琦的不少詩作,反映了元朝中後期社會現實,確可稱為“詩史”。

元朝,官府不斷加重對百姓的剝削和壓迫,民不聊生,盧琦的一些詩作大膽地揭露和反映了民不堪命的黑暗社會現實,對百姓的悲慘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如《中國文學史》中選入的五言古詩《憂村氓》:

  世道日紛紜,人人自憂切。路逢村老談,吞聲重悲噎。

  我裏百餘家,家家盡磨滅。休論富與貴,官事何由徹。

  縣帖昨夜下,羈縻成行列。鄰里急遁逃,妻兒各分別。

  莫遣一遭逢,皮骨俱碎折。朝對狐狸啼,暮為豺虎齧。

  到官縱得歸,囊底分文竭。仰視天宇高,綱維孰提挈。

  但恨身不死,抑鬱腸中熱。南州無杜鵑,訴下空啼血。

從詩中看,盧琦不僅體恤百姓所受的苦難,而且揭示了造成這種苦難的根源在於官府的逼迫壓榨,在於封建統治階級的殘暴統治。自唐代杜甫、白居易以降,如此深刻地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並不多見。為逃避苛政,“鄰里爭遁逃,妻兒各分別”,生不如死的人間悲劇,就在他的面前,訴之於他的筆下。

宋、元之際,薊、燕戰亂連連,殘酷的戰爭,帶給人民深重的災難,青壯征戰,翁嫗耕鋤,田地荒蕪,白骨露野。盧琦的《有事過居庸關》,鞭撻戰爭,表達了希望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的強烈願望。詩雲:

  居庸關,天蒼蒼,關南多暑關北涼。

  天開曉,虎豹臥,石鼓奮擊雲雷張。

  關門鑄鐵半空倚,古來幾度戰士死。

  草根白骨棄不收,冷風悲雨哭山鬼。

  道旁老翁八十余,短衣白髮扶犁鋤。

  路人立馬問前事,猶能歷歷言丘墟。

  夜來鋤豆得戈鐵,雨融風吹失顏色。

  鐵星尚帶土花濕,猶是將軍戰時血。

  前年又複鐵門開,貔貅萬灶如雲屯。

  生者有功佩玉印,死者誰能抬孤魂。

  居庸關,何崢嶸。

  上天何不呼雲丁,驅之海外休甲兵。

  男耕女織天下平,千春萬古無戰爭。

盧琦回到家鄉,耳聞目睹的也是兵荒馬亂,百姓遭殃。其《惠安道中》詩雲:“龍山兵火後,百里總蕭疏。官帑需新賦,公田索舊租。菁鱸頻有夢,鴻雁久無書。自笑成何用,雲邊是舊廬。”他詛咒戰爭,寄希望於更多的良吏,解民於倒懸,拯民於水火。“雲間僧舍時聞犬,兵後人家盡買牛。但得龔黃為太守,邊方從此永無憂。”(《汀州道中》)他設想戰亂之後,農民紛紛歸田,爭相購買耕牛,過男耕女織的太平日子。只要有像“龔(遂)黃(霸)”這樣的地方官,“邊方”就可以從此永無憂患。

盧琦深知官逼民反的道理,有深沉的憂民意識和反戰意識。他在為政之時(永春縣任上),歲荒年饑,滿目蕭疏,盧琦採取放賑貸、減賦役、罷橫征、決滯訟、親勸農、興教化等措施,紓解民困,實踐他勤政為民的遠大抱負。

失民心者失天下。當時元朝統治者窮兵黷武,實行民族壓迫政策,短短幾十年後,貌似強大的元王朝便土崩瓦解,被農民起義軍推翻了。

 

盧琦撰傳贊王潮  黃建聰

閩人俗語“開閩王”,所謂“王”,即指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入閩事。王潮在李唐帝國崩潰之時,率河南光州固始縣人統一閩疆。在泉州刺史任上,他採取一系列興利除弊的措施,“泉人稱便”,歿後葬于惠安縣盤龍山。後追封為秦國公,諡廣武王。

盧琦一向佩服王潮其人,曾作有《廣武王傳》,盛讚王潮的功績:“禁約其屬,所過秋毫無犯。”“沉勇有智略,招懷離散,均賦繕兵,吏民悅服。”“遣僚佐巡州縣,勸農桑,定租賦,交好鄰道,保境息民,閩人安定。”充分肯定“王之始為泉牧也,當干戈蕩析之際,獨能興義學,創子城,罷役免征……以惠愛於民”。傳後又作贊曰:

  唯廣武王,政令整肅。受命于唐,奠彼南服。

  建國泉閩,躬膺百福。胤祚綿綿,昭然懋族。

  曆世宗支,簪纓聯屬。書諸傳後,百拜俯伏。

  五百年余,宛然在目。敬題讚頌,不揣膺碌。

  英靈昭昭,鑒此誠篤。猗與欠盛哉,衍慶嗣續。

 

題詠伏虎岩詩聯  黃建聰

伏虎岩位於塗嶺鎮虎岩村東五百米的昆侖山南,山腰有座玲瓏剔透的虎岩寺,寺旁有清泉石室。這裏群山環抱,層巒疊翠,風景尤佳,歷來是文人騷客登高暢懷、吟詩作聯的一大去處。元代南吏隱于此曾作七絕三首,詩曰:

  養師當日此山中,寢處惟同大小空。

  師去洞封空亦逝,天將丘壑付賢翁。

  仙廬佛寺首鱗差,下有三間隱者居。

  得道能令龍虎遁,突渠馴服弗工夫。

  昔日方壺老應玄,謫來人世不知年。

  玉皇未有催歸詔,留作昆山作地仙。

詩中講述了廣為流傳的道養和尚馴服老虎的故事。據清嘉慶《惠安縣誌》載,北宋初有僧道養駐錫於此,道行高深,能伏虎。僧與虎結善緣,道養常以肉飼虎。一次,道養與老虎開玩笑:“我今無肉喂你,願以我軀代之。”說著便伸頭入虎口,虎不慎,口合僧亡。老虎誤傷主人,義不獨活,終跳崖斃。縣誌又載一段史實: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植物學家、書法家蔡襄在年少時,被其父蔡琇遣至峰尾外祖家,隨其外祖父盧仁于虎岩寺讀書,十八歲時高中進士,後官至端明殿學士,成為忠國惠民的一代名臣。因此,南吏隱又作一聯:

  忠惠當年此讀書駕碧海之青龍文章經濟;

  養公昔日留諸偈伏蒼岩之白虎佛法禪心。

伏虎岩滿山怪石嶙峋,樹木蔥蘢,流水潺潺,確是修身養性、誦詩讀經好所在。明詩人黃幼嘉有詩贊曰:

  徒倚依林末,輕風送夜熏。

  山開疑見月,樹隱半為雲。

  流水人偏靜,譚經虎共聞。

  落花興未倦,揮塵看星文。

明代諸生、三朱人朱秩(朱一龍子)也有題虎岩寺詩一首:

  伏虎事空幾十春,洞門泉石對斜曛。

  我來也是伏虎侶,為喚山靈掃白雲。

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善男信士陳春桂、吳成法、章壽等主持修葺虎岩寺,並題刻七絕一首:

  再扣禪門秋已深,岩花零落菊溜金;

  人生險處從頭講,佛也低眉感不禁。

它反映了詩主人在官場或人生失意之時,結伴重遊虎岩寺,恰逢深秋時節,各種野花凋零,惟菊花盛開,如同溜金一般令人可愛可惜。作者觸景生情,難以掃除心頭的陰霾,不禁一番感歎。

近代惠安“四俊士”之一、鄉土詩人杜唐(印陶)也有吟詠:

  虎踞岩頭恣覬覦,道人居後伏銜符。

  風雖似嘯頻生谷,水亦還泅不負隅。

  未拜山神經稽首,欲吞野鬼複張須。

  清泉石室書聲日,為問斑奴聽也無。

 

康朗詩吟圓通寺  黃建聰

圓通寺原稱圓通院,位於前黃鎮後張村外約一華里的煙墩山麓,始建于宋,歷代多次重修拓建。元明兩朝規模空前,吸引了不少名士來此一遊。明嘉靖年間(一五二二~一五七二年),為抵禦倭寇,曾在寺不遠處建有烽火臺一座,以便策應。

《惠安縣誌》載:“圓通院在鼇塘埔。……都禦史康盤峰有詩。”康朗(一五○八~一五七四年),字用晦,號盤峰,與曾經總督七省的理學名家張岳(號淨峰)、黃葵峰並稱為當時“泉郡三峰”。其歷任僉都禦史,巡撫勳陽、漢中,後升任副都禦史,巡撫湖廣、貴州,兼督撫湖北、川東等地,是明嘉靖一代名臣,史稱他“嚴正如包孝肅,忠誠如司馬君實”,民眾則譽其為“鐵漢康夫子”。其案牘勞形之餘,頗多吟詠,留有《中丞詩集》、《中丞文集》等詩文集。遍游域中名山大川的康朗,慕名圓通寺,曾於暮春時節,偕友人輕車簡從,到此遊覽,且流連數日。食宿於圓通寺,耳根少了幾分鴰噪,眼前多了些許生機。但見綿綿春雨過後,日薄西山,百鳥歸林,曠野中回蕩著從圓通寺中傳來的鐘聲,勞累了一天的農夫和善男信女們亦各已返家。眾和尚在禪房中參悟佛理,圓通寺的夜晚從寧靜墜向寂寥……康朗詩興勃發,賦詩一首:

  石耳峰邊逢暮春,圓通寺裏晚晴新。

  天高樹際惟歸鳥,日落鐘聲不見人。

  岳岫煙霞清旅夢,禪房花木定愁身。

  即堪更逐緇麈轉,欲問無聲未有因。

 

朱氏五代八詩人  黃建聰

明代三朱村朱昭一家,詩書繼世,忠厚傳家,父子公孫,夫妻兄弟,或宦游四方,或耕讀終生,於明清之際五代先後出了八位詩人,這在泉港歷史上絕無僅有,即使在譽稱“海濱鄒魯”、“滿街皆是聖人”的泉州歷史上也不多見。

朱昭,字用晦,志行高潔。明弘治間(一四八八~一五○五年),頗有詩名。《惠安縣誌.文藝》載他“少穎敏,長作書吏,下筆輒數千言。”其以賦見稱,著有《亡羊》、《蟲曾蚊》、《望雲》、《蜜蜂》等賦,《清源文獻》選載其《蠹木賦》,以蠹諷世,寓意深刻。輯有《小園抱甕集》十卷,詩載入縣誌的有《讀書歡》、《索居吟》、《桃源行》三首。《讀書歡》勸人趁少壯時光多讀好書,後兩首則是讀書人失意的歎息。

朱一龍(一五一五~一五九○年),朱昭子,字于田,號昆山,官至江西布政司參政。著有《游海夢譚》、《詩餘類編》及《一統輿圖》等書。宦遊中思歸故鄉的佳句:“冉冉歲遲暮,霜霜雪縱橫。故鄉天際杳,孤灼夜望明。”又有《感遇》詩:“新松不滿尺,惡竹萬竿長。獨鶴未歸來,寒鴉噪夕陽。”寫盡官場齷齪。在“飛蛾赴明燭,翩翩不可驅”的名利場中,他不畏權勢,“皎皎於陵子,甘為灌園夫。”視名利如敝履。其所撰《全城功德碑》文反映了惠安軍民抗擊倭寇的鬥爭,為後人留下珍貴的史料。

朱秩,一龍子,字琳源,諸生,有詩名,今可見其《題虎岩寺》等詩。

朱一龍孫朱又孜、朱又孺、朱又煥三兄弟同有詩名。朱又孜,字伯文,號習陽,太學生。好學善詩,著有《甯澹居集》。縣誌及《螺陽文獻》收集其詩。《梁甫吟》一詩頗有氣魄。詩曰:

  去去顧齊門,齊門纖以長。出廓多愁風,高墳鬱相望。

  呂叟既已沒,餘亦懷莽滄。二桃殺三士,臨穴何茫茫。

  願以泰山礪,磨汝百煉鋼。雍門今已矣,迷古意難忘。

那種淺吟低唱、鶯語間關的氣氛能蕩滌利祿,排愁遣悶,朱又孜將從紅顏知已的袖角唇邊的補償揭櫫於《長相思》:“長相思,思未閑,秦樓何處路漫漫,心如急轂淚如彈。”

朱又孺,字予申,邑諸生,以孝敬父朱秩著稱於鄉里。少時即有詩名。《惠風集》收入其詩頗多,並譽之“其品如奏清曲於江湖,可稱水仙”。其《相逢行》長詩寫西京長安豪門的豪華與奢侈:

  甲第裝黃金,四壁塗白芷。前樓接天高,後閣淩雲起。

  桂樹列庭中,蘭枝馥門裏……

  五日一歸沐,冠珮良匹侈。堂上宴嘉賓,屏間集名妓。

  但飲莫推辭,肴嘉酒且旨。紛紛去複來,日日門如市。

  主人倦厭客,閒居學射雛。大婦進綺羅,中婦炸鮐鯉。

  小婦獨嬌癡,妝罷把郎視……

朱又孺之妻戴雲,是明末清初泉州著名女詩人。其幼承家學,夫婦倆合著有《唱和集》二卷。其個人專著有《戴雲太君詩集》。其詩作立意剛強,頗有氣魄,如《送弟集岡赴春闈》:

  朔風吹雪透征衣,一別燕山兩地違。

  此日莫愁人異雁,春來萬里正高飛。

  既有殷切的勸慰,又有真摯的勉勵。

其《詠落梅》:

  瘦瘦花枝出女牆,冰肌玉骨逞霓裳。

  任教霜雪欺還妒,片片飛來到地香。

寫出了梅花的傲骨。

朱又煥,字予文,號北泰,“年十三補弟子員”,明天啟元年(一六二一年)中舉,次年登文震孟榜進士,歷任金華推官,廣東參政,詩文集有《戶垣諫草》四卷。

朱又孺和戴雲的兒子朱兆綱,原名瑞參,字長魯,號人庵,清順治十一年(一六五四年)中舉,任馬邑知縣,著作有《雲中吟》六卷,《冀北吟》六卷,及《睡足堂集》、《惠安縣誌稿》等。其詩作多反映時世民生維艱,宦途坎坷,生活的艱難失意。他只當一任知縣後便厭棄官場,先居江寧後返梓裏,其《丙寅中秋》即反映了返鄉後的寂寞心境:

  二十四年月,今宵家裏看。鳥歸雲外翩,馬退櫪邊鞍。

  虛壁慚光滿,餘生歎影殘。莫思持玉斧,枕被耐清寒。

 

題跋百字贊英雄  黃建聰

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一幅“延平王與王忠孝對弈圖”,上有王忠孝行楷題跋《百字贊》曰:

儼乎其神,若有思。藹乎其容,若可即。蓋其氣吞湖海,胸藏甲兵。自為秀才,便以天下為己責。而況遭時艱危,能不奮然一擊!睹公雄姿,直欲一蹴而抵黃龍府,又何有於半壁,無忘于淝水之捷,足快人心。偶托賭墅以自適。公之勝算,早在胸中,豈是尋常所能測識?

在明末,王忠孝是一個耿介廉臣和著名學者,與黃道周等人被譽為“六君子”。清順治元年(一六四四年),清兵入關,經抗清名將史可法推薦,福王朱由崧授王忠孝為紹興知府,擢副都禦史,他堅辭不就。後隆武帝朱聿鍵在福州召見他,王忠孝力陳光復中原之策。隆武帝大喜,授其為兵部左侍郎,總督軍務,並賜尚方寶劍,讓其便宜行事。然朝中軍政大權為鄭芝龍獨攬,而鄭芝龍沒有真正的複明決心,只是將此作為自家降清的資本。王忠孝洞察此情,知難有作為,故辭職而去。順治三年(一六四六年)八月二十五日,王忠孝在延平初識青年鄭成功,兩人一見如故,王忠孝自此便認定鄭成功是可成大器的英才。後來又在福州見面,“訂舉事”。隆武帝在汀州殉難,王忠孝慟哭於野,鄭成功勸道:“哭無益也,吾叔侄在,且為後圖。”(《南強繹史事》)王忠孝也寫詩宣示孤憤,表示要“毀家振一旅,同仇修矛戟”。其中他給鄭成功的十八通書劄,籌畫抗清,盡心竭智,頗為中肯實用。

順治十二年(一六五五年),鄭成功在廈門島設六官並儲賢、育胄兩館,廣招明末遺臣名士。王忠孝攜家眷赴廈門島,投奔鄭成功。鄭成功欲委以要職,忠孝力辭,鄭遂待以賓禮,為幕上客,頗多倚重,“軍國大事,時詢問焉”,王忠孝總是盡其所能,予以幫助,成為鄭成功的高級參議。征戰案牘之餘,他們經常對弈。從《百字贊》的字裏行間,可見王忠孝對鄭成功的傾服。據江日升《臺灣外記》等書載,魯王朱以海因兵敗由舟山退至金門島,鄭成功頗為禮遇。魯王歿時,鄭成功又委王忠孝主持葬禮。王忠孝後向鄭成功薦舉陳永華“有經濟之才”,鄭成功悅納之,稱之為“當今臥龍”,用為最高文職諮議參軍。後來陳永華“職兼將相”,成為臺灣鄭氏政權的台柱人物,對東征複台,經營臺灣,發展臺灣經濟、文化和教育作出極大貢獻。王忠孝慧眼識才,薦舉之功可謂大矣!

北伐失敗後,鄭成功決計東征,“平克臺灣,以為根本立地”。一六六一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節,鄭成功率將士驅逐荷夷,收復臺灣,實現他“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的宿願。王忠孝等為之“郊餞東征”。王忠孝受命留在廈、金兩島協助鄭經據守。次年五月初八,年僅三十八歲的鄭成功因一連串國難家難的打擊,於臺灣溘然去世,葬于台南州仔尾。王忠孝感其知遇之恩而痛哭流涕。

 

戴雲悼夫詩文哀  黃建聰

明末清初泉州著名女詩人戴雲,天生麗質,善詩能文,是泉港區惟一在方志上有記載的閨閣詩人。

戴雲的祖父戴一俊,系明嘉靖間廣東按察副使,父戴亮機是建陽教諭,均有詩文傳世。戴雲幼承家學,史志載她“通曉文字,兼聲韻之學,巾幗所稀也”。長適三朱後林村人、廣東參政朱一龍之孫朱又孺。戴一俊與朱一龍是同榜進士,戴一俊親自作媒,將孫女嫁與朱家為媳,可謂是門當戶對兩相宜。“又孺夙有詩名,雲與之配,閨閣聯吟,伉儷為文字知交。”窗前榻上,夫唱婦隨,其樂融融。然好景不長,朱又孺患重病,身懷六甲的戴雲侍湯熬藥,終日以淚洗面。朱又孺終不治遽然撒手而去。戴雲頓失知己,寢食不思,情之所至,寫出感人肺腑的《祭故夫洞如文》:

嗚乎君子,爾年何幾?而遽雲亡。爾德何損?而命是妨。行雖惇惇,志實昂昂。方期吐氣幹霄路,豈其賚志而為赤松之徜徉。妾逮事君子十載相將。環珮罔愛甘苦共賞,嗟我君子數厄不良。既按劍於顧盼,乃流酣于詩章。自是詠歌可不朽,何必操竿與世蓬。籲乎君子,世既不遭,年複不長,才抱恙疾,方謂君子善攝則康,豈期不四日而轉劇,不七日而遂不藏,變生望外,不勝徬徨。七魄俱喪,三聲斷腸。嗟彼有蒼胡此降殃。而母既耄昏誰望。而子猶稚,提攜誰當,顧影自憐,涕隕空房。孕子未剖,呱子在旁,有懷誰訴,有事誰商,半生未了,債獨我躬。是賞言念百結痛焉如瘡。恨不得一死以偕往。又何愛餘生之不亡,於是鴛鴦折翼兮,何日共翔。雪山永隔兮,相見何場。憶妾臥病兮,君子侍床,君調湯藥兮,憐我糟糠。妾子猶在兮,君子茫茫。死無遺囑兮,我心慘傷。勉承夫志兮,撫孤以昌。俟孤既立兮,妾將從爾于白雲之鄉,對靈前而猷醑兮,神恍然其如狂。嗚乎哀哉尚饗。

祭文憶夫婦倆婚後十年同甘共苦,相敬如賓,贊朱又孺“行雖惇惇,志實昂昂”,歎“鴛鴦折翼兮,何日共翔”,勉“承夫志兮,撫孤以昌”。全文情感交集,實為一篇不可多得的悼亡之作。

又是一年中秋節,天上月圓,世上人缺,戴雲對月默然無語,憶及丈夫在世時,夫婦倆品著月餅,共賞明月,吟詩作對,如今則寂寂然,倍感悲涼,於是她飽醮濃墨,兔起鶻落,寫下七絕《中秋》:

  青天明鏡為誰懸?此夕聞歌倍悄然。

  遙望瓊台高處好,乘風吹去知何年?

她對青天明月而愁,哀婉動人,首末句皆設問,意在言外。

戴雲專心撫養遺腹子朱兆綱,“親授經義,暇即教以詩賦”。後朱兆綱中舉並被任命為山西馬邑知縣,任內勤政為民,並有詩文傳世,其奉母甚孝,遠近聞名,戴雲以八十六歲高齡辭世。

 

出科聯廬山詠詩  黃建聰

清代名翰林出科聯(一七○九~一七五三年),字乾甫,號淑渠,舉莊有恭(泉州籍)榜進士,欽點為翰林院庶起士,特授檢討。他曾隨乾隆帝下江南,並在廬山賦詩,其詩刻至今尚在廬山石崖上。

這一年,久居深宮的乾隆帝動起下江南的念頭。他精心挑選了一些大臣和大內高手伴駕。出科聯也隨侍左右。一路上君臣唱和,頗為相得。一天,乾隆帝率臣登上匡廬第一名山。聳立鄱陽湖的廬山,群峰林立,飛瀑流泉,樹木蔥蘢,雲海縹緲,集雄奇秀麗於一體。出科聯歎為觀止,不禁贊道:“真不愧‘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乾隆駐蹕於此,君臣品過廬山特產“石雞”、“石耳”,又嘗了一壺“廬山雲霧茶”,頓覺齒頰生香,回味無窮。

立於廬山之巔,自是心曠神怡。腳下山澗的潺潺流水,遠處一路奔騰向東的萬里長江,天上高掛的皓皓明月,逗得出科聯詩興大發,當即吟《遊廬山》一詩:

  廬山竹葉幾春秋,雲鎖高峰水逢流。

  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

  眼觀西北三千界,勢壓江南十二州。

  一時光景看不盡,天緣有運再來遊。

君臣遊興難盡。出科聯想起一路上,閱盡秦淮十裏繁華,觸景生情,眼前浮現魂牽夢縈的泉南故鄉。那群山連綿、綠水紅樹的洪厝坑,石卵伴木柱、土坯築成的鄉居,以及在書齋中折躬讀書的情景,端的是兩耳不聞世間繁瑣事,一心研讀制文與吟詩。如今九重天子出深宮,自己沐浴皇恩,有幸效勞于鞍前馬後,詩思潮湧,禁不住又作《故鄉別箋》詩以呈:

  別違家山歲月寬,空齋瀟灑故情歡,

  芸窗攻讀勤磨勵,自可回甘蔗境觀。

  結廬人境絕囂塵,正似山居木石鄰,

  遐想英才看薈萃,榮叨遴選沐皇仁。

  山氣清奇靈秀增,衣冠文物昔崢嶸,

  而今撫樹兼懷古,松護峰巒半陰晴。

  回顧山頭萬疊青,迥環曲水勝蘭亭,

  流連此地真難行,即景題詩興會呈。

雖說伴駕游江南,“榮叨遴選沐皇仁”,但好景不長,因他為人“秉性剛方,不與時俯仰。故在史館十餘年不得遷”。後有怨言傳至乾隆帝耳中,遂被罷官還鄉,任泉州梅石書院山長。受落職打擊的出科聯,貧病憂思交織,遂於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年)除夕眼中流出膿血,幾至失明。次年便齎志而歿,時年僅四十五歲。

 

郡王祠上名賢聯  黃建聰

林祿子孫在閩台等地繁衍生息,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瓜瓞綿綿,人文薈萃,遂成閥閱。並隨華僑漂洋過海,足跡遍及世界五大洲。

為便於林姓族人祭祀祖先及歷代名賢,清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年),由莆田籍的惠安教諭林清標首倡,發動全閩林姓族人籌資,于塗嶺鎮九龍崗晉安郡王陵北側興建郡王祠。現祠中神龕敬奉殷太師比干、林姓得姓始祖林堅(比干的遺腹子)、閩林始祖林祿和民族英雄林則徐等神位;左側崇奉“天上聖母”林默娘塑像,右側崇奉“三一教”教主林兆恩(龍江)塑像。正廳鐫刻五副楹聯,均為閩林後裔名人所撰。

世界上第一個公開禁毒,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所題的楹聯是:

  知先人之在此堂,勿忘手澤;

  願後嗣克承厥訓,善種心田。

林祿十七世孫林披一房,因其九子皆為州牧,故稱“九牧林”。林則徐便是系出九牧林,其祖由莆田遷福清的杞店,再由杞店遷福州左營司的。作為清代聯壇大手筆的林則徐曾專程來此瞻仰祭祀祖陵及祖祠,並親手留下此墨寶。他要林姓後裔不忘先人長眠之地及其手澤,又勉勵他們要“克承厥訓”,“善種心田”。

此外,清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年)恩科狀元林鴻年也題有一聯:

  祖德三仁光萬世;

  宗風一派甲諸閩。

林鴻年(一八○四~一八八五年),字勿邨,號艮谷老人,官至雲南巡撫,其“經術湛深,品行峻潔”,曾任福州正誼書院山長近二年,有《松風仙館詩草》傳世。科舉時代福建鄉試有“無林不開榜”之諺。晉安郡王祠中懸掛十六幅及第匾,其中狀元七名、榜眼三名、探花六名。林鴻年高中狀元後,念及祖宗恩澤,捐資將祖祠修葺一新,並題寫此聯,為泉港聯史留下一段佳話。

 

詩詠圭峰十二景  劉泉城

峰尾城裏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古城內外景物異彩紛呈,相傳曾有奇特的“圭峰十二勝景”,分佈在大小環城四周和城郊,它們分別是鳳髻朝陽、石狗吠風、石雞報曉、石塔聽潮、錦橋鎖月、石蟬夜噪、石龜出水、滬嶼曉鐘、萬人神井、磐石甘泉、沙堤束帶、石碑執笏。自宋代以降,曾經有不少文人騷客慕名而來觀光旅遊。他們登高望遠,賞景生情,紛紛吟詩作賦,以助雅興,留下不少佳話趣事。

在仙遊縣香田裏歐厝的《劉氏族譜》中,載有“圭峰十二景詩”,作者已無可考。該詩為後人留下對圭峰十二勝景考據的重要材料,謹錄之如下:

圭峰十二景

鳳髻朝陽

  蒼茫東海湧朝陽 鳳髻高標接曙光

  濁世囂塵全不染 孤棲待見帝羲皇

石狗吠風

  波濤浩渺起天風 石狗誰聞吠海東

  仰顧烽煙仍不息 荒城獨守對漁翁

石雞報曉

  那道石雞能報曉 開門看月猶皎皎

  城樓鼓轉五更初 喚醒世人眠未了

石塔聽潮

  靜聽峰前萬里潮 舉頭一望塔淩霄

  有時影響江心射 駭盡鯨鯢逐浪跳

錦橋鎖月

  通來碧水流明月 鎖住清光休得越

  橋上賓客同玩賞 一輪皎皎輝盈穴

石蟬夜噪

  怪石成蟬何夜噪 不飧朝露形凝傲

  待逢此處有知音 假作瑤琴彈一操

石龜出水

  片石成龜沉落水 於今露出沙堤峙

  海濱鄒魯啟斯文 背負洛書明至理

滬嶼曉鐘

  破曉時聞滬嶼鐘 風雲水石自相沖

  舟中孤客聞驚悟 認是寒山寺內春

萬人神井

  城裏千家同一井 朝朝來汲懸修綆

  於今各得炊煙起 誰乞拜求前效耿

磐石甘泉

  傳聞石罅湧甘泉 潮落來嘗味果然

  陸羽當年如到此 定教續入品茗篇

沙堤束帶

  一望平堤如束帶 中間石齒漱寒瀨

  有時潮滿繞峰城 轉暖沙灣圍更大

石碑執笏

  卓立高碑形似笏 休將執去登金闕

  此間有士向朝天 觸目驚心厲風骨

 

莊圭章流亡詩稿  黃建聰

南洋著名華僑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莊圭章(一八九四~一九六九年),山腰鎮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一生培桃育李,服務教育達數十年,曾任省立廈門中學校長、同安及莆田縣教育局局長等職,為閩中、閩南教育發展竭盡心力。抗日戰爭爆發後,受南洋閩僑所聘,先後任荷屬東印度(印尼)井里汶華僑中學、新加坡愛同學校、南僑師範學校校長,後任荷屬東印度中華教師總會主席、新加坡教師總會主席,因反對英、荷等殖民當局的奴化教育政策而致去職、教師執照被吊銷。後任新加坡福建會館執委、中華總商會及中正中學董事等職。

莊圭章愛國人先。日本軍隊侵犯南洋諸地時,他曾參與組織新加坡抗日同盟,與日軍展開殊死戰鬥。然因英軍不作抵抗,新加坡很快失守,被日軍改名為昭南島,新加坡遂進入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昭南時期。莊圭章受到日寇的通緝,倉皇避難于蘇門答臘島,輾轉于石叻班讓、椰山港、堡東港、榜鵝嶺、芭居、北幹、拉礱等地,以務農為生,間或做些小本生意。當時他過著流浪漢一般的生活,有時連除夕也被迫躲在漂泊的船中,以避日本憲兵隊的追捕。直到抗戰勝利後重返新加坡。期間,他多有吟哦,或鞭撻日寇暴行,或敘流亡生活,或詠異域風光,或吐胸中塊壘。後合著為《流亡詩稿》。其在詩前《小引》中稱:“廿餘年前日軍陷星,余避難蘇島山芭,曾作幾首歪詩,看來雖俗不可耐,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然而詩中內容則均系餘親歷其境,有感而發者,亦可以反映當時亂離情形以及餘之處境,固非屬於一般無病呻吟或普通應酬之作也。”

謹錄數首如下:

椰山雜感

一九四二年初餘離星流亡至荷屬石叻班讓埠,旋為安全計特再遷至附近之椰山港。

  椰山江畔夜淒清,坐臥橋頭話戰情,

  舊為已隨烽火滅,新聞每自口風生。

  希將彈雨更甘雨,誤把雷聲當炮聲。

  為問波神知也否,太平洋浪幾時平?

  欲行難進止難停,遍地烽煙棘楚橫。

  中途棄子情何忍,臨老拋妻理豈平?

  有苦只因自身受,無聊那得酒同傾,

  飄零且喜團圓聚,略勝流離各一程。

  遁入深芭野獸多,乘桴浮海畏風波。

  務農力絀收成歉,貿易資微索價苛。

  戰亂迫人尋出路,流離處境總崎岢。

  幾番欲效陶朱計,爭奈無能聚散何。

往北幹舟中

  芭居度日最艱難,勉伴舟人上北幹。

  豈把經商為易事,半為衣食半消閒。

  半袋江魚一棹飄,悄然揮手別椰橋。

  自從幣值崩低後,魚價騰高進貨寥。

  茫茫江霧籠孤舟,夜月無光怕露頭。

  天上亦知人世亂,故張煙幕隔塵球。

  相傳糖米下巴東,各地行商盡集中。

  碩頂江濱舟楫遍,有人滿載有人空。

芭居雜感

  憶昔升平日,市居數十年,但識盤中飯,不知米價錢。

  衣有裁縫制,食油廚師煎,工餘飽食外,相約劇場前。

  一從避難後,兩度隔市廛,萬事均更變,今昔去淵天。

  布每尺逾百,米每擔成千。村婦停縫紉,書生學種田。

  碩莪當麵粉,山豬作肥鮮,薯葉充蔬菜,稿草代捲煙。

  豈無暹甸米?盡數充軍需。亦有巴東穀,道阻難運輸。

  雖雲己自種,十九喂山豬,若謂可購買,價昂貴如珠。

  穿著縱可免,食糧安可無?將衣換取食,聊以支須臾。

 

莊晚芳立言茶德  莊德祖

莊晚芳(一九○八~一九九六年),原名友禮,山腰鎮埭港村後樓人。

一九三四年,莊晚芳畢業于南京中央大學農藝系,大學畢業後歷任茶葉改良場技術員、農校茶葉課教員、示範茶廠總技師兼副廠長、中國茶葉研究課課長、東南茶葉改良總場技正、福建省農林公司總經理等職。一九四九~一九五二年任復旦大學農學院、華中農學院教授。一九五四年調任浙江農業大學教授,兼任國家供銷總社茶葉加工研究所名譽所長、全國茶葉學會副理事長、浙江茶葉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學會顧問。

莊晚芳教授從事茶葉教學和科研工作六十餘年,是我國著名的茶葉專家、世界茶葉界的知名學者。

對中國的茶史,他也進行深入的研究。莊晚芳高度重視祖國茶文化的恢復和發展,他提出了建立“中國茶德”的設想,並將中國茶德精闢地概括為“廉、美、和、敬”四字,具體闡釋為:

廉儉育德。清茶一杯,以茶代酒,以茶敬客,減少洋飲料節約外匯,從家庭到整個社會,全面提倡、推行清廉節儉之風。

美真康樂。茶真形美,器淨水甘,環境幽雅,講究茶藝,清茶一杯,共品美味,共嘗清香,美化生活,康樂長壽。

和誠處世。人間萬物,以和為貴,清茶一杯,以茶聯誼,德重茶禮,修身養性,建立美好的人際關係。

敬愛為人。清茶一杯,相敬為賓,尊老愛幼,安定祥和,共促社會精神文明。

《每週文摘》曾刊發相關文章,其中有這樣一段:“唐代劉貞亮對飲茶好處作過全面歸納,總結了‘飲+德’,提出了‘以茶可行道’的茶說。莊晚芳提出‘中國茶德’,把新時代的茶文化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