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民俗風情》第四輯信仰崇敬
泉港區內群眾主要信仰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以佛教信徒最多。此外,民間信仰相沿久遠、神祗甚多,主要敬奉媽祖等女神、關羽等英傑,土地公、五爺公等神靈;供奉不知名的鄉土神祗小宮廟則多達千餘座。
泉港的信仰風俗最大的特色就是儒釋道與民間封神、祖先信仰水乳交融。由於宗教逐步走向世俗化,有些寺廟把佛、道、鄉土神祗一起奉祀,相容並蓄,擁有不少信教群眾。泉港宗教文化豐富多彩,是構成泉港歷史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各種宗教的傳播發展,對於泉港社會生活、文化藝術、風俗民情產生了深刻、廣泛的影響。
一、佛教信仰
西元前六世紀,老子、孔子和釋迦牟尼這幾個偉大的哲人幾乎同時誕生在世界東方。釋迦牟尼的哲學被奉為宗教,形成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泉州素有“泉南佛國”、“閩南蓬萊”之稱。處於泉州之北部的泉港地區,東晉時期境內最高峰筆架山上就建有寺宇,唐五代時興建天湖岩寺、雲門寺、太白峰寺、離相寺等寺院,這與當時主政者的信仰與宣導是分不開的。當時隨著整個泉州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以及統治階級的提倡,從唐末五代閩王王審知的“誓願歸佛”至先後主政泉州的留從效、陳洪進等人尊佛,泉港的佛教也呈興旺態勢。宋代以後,因儒道釋逐漸融合,泉港的佛教漸趨世俗化,但仍繼續發展,直到清朝才逐漸衰落,鮮有新建佛寺。宋明二代擴增的佛寺中,如今較為聞名的有山頭寺、虎岩寺、九峰寺、重光寺和清蓮庵等。一些寺院也在歷史進程中,因各種原由倒塌凐沒,如境內宋代名寺龍塔寺(其遺址位於山腰街道塔山),現已成為一片廢墟。
區內現有佛教寺庵九十二座,其中十多座建築精美的寺院被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重要的旅遊景點。這些禪寺歷經千百年的興廢輪回,經過信眾和僑胞獻資修建,時逢盛世又煥發魅力,與周圍的湖光山色相互映襯,與當地信仰習俗互為交融,展現出東南沿海一隅濃郁的宗教文化氛圍和獨特的人文景觀。
泉港佛教與海外各地的關係源遠流長,是泉州佛教向海外傳播的重要地區之一。如民國時期在太白峰寺修行的達明禪師遠渡重洋,到新加坡布法,得到新加坡佛教界的普遍贊許,被推為佛教總會副主席。
界山鎮清蓮庵可以說是近代泉港地區和東南亞各國佛教文化交流史的一個縮影。清蓮庵本是寺堂,第四任住持興輝禪師遠渡重洋,往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布法,後定居馬來西亞引渡信眾;第五、六任住持行亮、肅亮禪師本為夫妻,一夜同夢觀音送花,翌日發願出家同修,後來行亮亦雲遊東南亞諸國,先後被邀往印尼地藏殿及關帝廟“護香”重興,清蓮庵因此與印尼地藏殿、關帝廟同譜記載;第六代弟子高參和尚上世紀五十年代為雙林寺方丈,在新加坡興建寺院九座,名震東南亞。清朝同治年間,時行亮禪師在新加坡雙林寺任住持,匯款給在堂主持的肅亮禪師,填塘拓建,寺院面貌為之一新。由於肅亮禪師只收女尼,便改良德堂為清蓮庵。行亮禪師興建的其中兩列兩層僧舍至今堅固如初,當時的一個門匾至今還存在庵中,庵內至今還完好保存著行亮遺下的銅佛、銅爐、戒珠、經書、佛衣和刻有行亮書寫禪聯“清風明月臨三界,蓮座慈雲普十方”的石柱。
改革開放以來,泉港佛教界與海外佛教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與密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泉港十多座寺宇庵堂的修建,多由海外僑僧、信眾出資。如上述清蓮庵的第五任住持行亮禪師在印尼的謫傳弟子法禪、成雄、睿振等僑僧,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熱心出資,為清蓮庵翻建大雄寶殿、觀音閣、僧舍樓三座大樓,整個寺院更為巍然壯觀。
泉港佛教在一千多年以來,為了適應時勢的變化而逐漸世俗化,愈來愈與民俗和民間雜神信仰結合,延至清末,出現了皈依佛門的“菜姑”這種特殊現象。民國時期,境內寺院半數以上為“菜姑”住持。這時也出現了寺廟道觀佛、道、雜神共祀現象。如塗嶺山頭寺、界山九峰寺之側建有奉祭天帝的天地殿、九雲殿;肖厝懷恩寺于清朝初建時為天華堂,仙佛同居一堂;南埔重光寺後殿如來、觀音和關羽同祀,其照牆上繪有大幅八仙過海圖;峰尾永全社既祀觀音,又祀媽祖、陳靖姑、社神、關羽等。信眾釋道不分,仙佛同禮,正如人們還習慣上把奉祀何氏九仙的九真觀稱為燕山寺。
一九八○年以後,落實宗教政策,歸還寺產,僧尼返寺,相關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近年來,區宗教部門組織成立了佛教協會,進一步加強了全區佛教界的聯繫和對外的交流。泉港佛教界秉承“慈悲為懷”的理念,以出世的佛學思想,做入世的慈善事業,為構造和諧社會做出貢獻。如許多寺庵堂收容了一些被棄女嬰或殘障兒童,撫養培育成人。掛靠在肖厝懷恩寺的慈善福利協會,歷年來籌措並支出公益資金四百多萬元。泉港佛教逐步走上正常軌道,擴大了社會影響。
佛祖信仰
佛祖即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姓喬答摩,名悉達多。釋迦牟尼是族人對他的尊稱,意即釋迦族的聖人。悉達多是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祖居在今尼泊爾南部提羅拉科特附近。他的母親人稱摩耶夫人,是鄰國拘利族無臂國王的女兒。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誕生時,“普放大光,照三千界”,“佛星下現,侍太子生”,“虛空無雲,自然而雨”。總之,這位非常人物的誕生有種種異兆,他的生年有西元前六八七年和前六二二年等不同的說法,但佛典明確記載他的誕辰為農曆四月初八。
傳說摩耶夫人在分娩前夕,按照古印度的習俗回娘家生產。當她路過藍毗尼花園(即臘伐尼林)時,見花園有一棵無憂樹,其上花色鮮美,香氣四溢。摩耶夫人在舉手摘取無憂樹上的鮮花時,釋迦牟尼從她的右肋下生出。
這位王子生來就過著優裕的生活,但他也目睹了人間的種種痛苦,引發了尋求真理的念頭。二十九歲時,他皈依沙門,拋棄王位、宗族,周遊印度,遍訪名師,“日食一麻或一麥”。那時的印度人認為通過苦修手段可以獲得知識。喬答摩經過
六年多的苦修,意識到尋求人類真諦不能靠折磨肉體的苦行生活,於是去尼禪河邊洗去身上積垢,又得到牧羊女的乳糜喝,於是體力漸漸恢復。
喬答摩離開苦行林,向伽椰山上走去,在畢缽羅樹下正襟危坐,並起誓:若不證得“無上正覺”,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經過七天七夜,喬答摩終於在農曆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恍然大悟而證得“菩提”。
因釋迦牟尼為佛教祖師,故人稱佛祖,泉港人也大多以此稱之。凡有寺院,必有大雄寶殿(或三寶殿)主供佛祖。境內信眾堅信佛祖為“天地神人鬼”五界法力最為高強者,他能夠除惡庇弱,扶危濟貧,無所不在,無所不能,故常到佛祖聖像下燒香叩拜,藉以保境安民、祈福解危、超度亡魂。
在農曆四月初八佛祖生日,各寺庵和在家修行者誦經奉祀,舉行佛事活動,鄰近善男信女亦到寺內以果合禮佛,並燒貢金紙銀,放鞭炮,祈求佛主庇佑。泉港一些鄉村世代相襲認為,這一天佛主會出示一些自然現象來預兆收成,如清晨放牛出欄,牛如果哞哞叫,則預示早稻收穫時節會多雨,要注意稻草腐爛;如果當天下雨,則預示今年果樹收成不佳,百果歉收。
觀音信仰
觀音亦稱觀音菩薩、觀音大士,原稱觀世音,于唐代因避世宗諱而去掉“世”字。觀世音是梵文的意譯,又譯作“光世音”、“觀自在”等,意即神通廣大的觀世音,時時都在觀照著世間受苦受難的眾生,一旦稱誦其名,她就立刻前往解救。廟堂裏,觀音一般放在佛祖釋迦牟尼的大雄寶殿之後的大悲殿來供奉,而她在民間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卻遠遠超過了佛祖,成為人們意識中的“佛祖”的化身,普遍認為觀音“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既能消災添福壽,又能許諾人們的世俗願望的祈求。
西元前五世紀,佛教接納印度婆羅門教的善神雙馬神童,將其化成一位慈善菩薩,叫“馬頭觀世音”。後來佛教徒把觀世音人格化,變成一位威武的偉丈夫,並創造了觀世音出身王族的新身世。據《悲華經》的說法,觀世音是轉輪聖王無淨念的太子,他修行時立下宏願,要斷絕眾生諸苦和煩惱,佛祖便給他取名為觀世音。
觀世音大約是在三國時期傳入中國的。隨著佛教在中國迅速發展,南北朝時出現了大批尼姑和女信徒。外來的宗教要想在中國站住腳根,必須造出一位女菩薩,滿足民間信眾的願望。這個任務就歷史地落到了觀世音的身上。首先他是善神,其次他有33種化身,可男可女,因此乾脆就讓他變為女菩薩,這大約在隋唐時期。
到了北宋,中國人又創造了新的觀音的身世。說是有位妙莊王,生了三個女兒,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齡,大女、二女高高興興嫁出去了,三女兒妙善死也不肯出嫁,執意出家。莊王大怒,把妙善趕出王宮。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為香山仙長。後來莊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親人的一隻手、一隻眼作藥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犧牲,只有出家的妙善獻出自己的手眼,救了父親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動,便賞她一千隻手,一千隻眼,使之成為千手千眼的觀世音。
觀音可以說是泉港民間最流行的信仰。明清時期,觀音崇拜進入百姓家。農家廳堂的神龕,除了供奉“天地君親師”或“歷代先祖之神位”外,大多同時敬奉觀音,每逢“觀音媽生”備三道面三道齋菜,燒香祭拜。有虔誠者每日早晚都在觀音神像前燒一束香,甚至有些婦女終生吃素奉祀觀音,稱“觀音媽齋”。人們如遇難,則呼“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無子,則祈“觀音送子”,有子,則往往“契”給觀音做乾兒子。男人把觀音看作是無所不能的仙女,女人更把她視為可以傾吐秘密又可得到她真誠幫助的貼心人。
據說觀音誕生於農曆二月十九,成道於六月十九,涅槃於九月十九,這三日泉港人皆稱為“觀音媽生”。每逢這三日,信眾紛紛到就近的寺庵燒香祈禱,虔誠者每逢初一、十五前往焚香祈禱,有一些齋會還自己組建“觀音堂”。一般的佛院,如果建有兩座佛殿,其中一座則往往是大悲殿(或觀音閣)。九峰寺大悲殿的觀音端坐蓮花塑像通高五米,為區域內最高的神佛塑像。峰尾永全社本是主祀社神的,卻將觀音供在中殿,其他神靈則供在偏殿,可見人們對觀音信仰之深。
觀音崇拜在民間曆久不衰,原因固然很複雜,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許許多多並不瞭解觀世音來歷的善男信女對觀音的崇拜,其實他們只是寄託一種對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的追求,於民風民俗不無正面的影響。
二、道教信仰
東晉時期,有道人在境內筆架山修行,並建宮宇祀仙。唐宋時期,由於統治階級的推崇和泉州港口經濟的輻射,道教在泉港逐步興盛。唐鹹通年間(八六○~八七四年),著名的道教學者羅隱流寓閩中,嘗游泉港塗嶺秀溪,其行蹤被人們附上神奇的浪漫色彩,編成《垂釣蛟龍》、《小溪不出大魚》等故事廣為流傳。沙格靈慈宮和瑞雲殿、塗嶺烏石宮、誠峰東嶽廟等境內較有名氣的宮廟即是宋時始建。隨著歷代朝廷追封媽祖等地方道教神,泉港道教逐步走向世俗化,不斷興建了大批宮觀廟宇和修真岩洞,多達數十座。道士多屬正一派的火居道士,散處民間,影響較大。
明清以後世俗化進程加快,許多民間信仰的神祗納入道教範圍,其中包括一些歷史人物和民間人士被民間尊奉為神的神祗。與道教淵源密切的民間信仰也頗興盛,境內各種民間信仰的神廟達數百座。儒、道、釋合一的特點在宋代已開始出現,經元、明、清三代,形成一個越來越龐大的神團系統。在道教神團系統裏,有孔夫子、關夫子、玄天上帝、如來佛祖、菩薩、十八羅漢、地府閻君、保生大帝、天妃和不知名的王爺、夫人媽,還有歷史人物張巡、許遠等等。可謂儒、道、釋和雜神濟濟一堂。這種三教合一的廟宇十分普遍,因此,一些道教宮觀逐漸被改造成以祀佛為主的寺宇,同樣,也有一些佛教寺院被改造成為道教神仙為主的宮觀。
泉港道教至現代已近衰微,文革期間又遭摧殘,直至一九七九年後全面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方才復蘇。二○○四年泉港區道教協會成立,現全區有道教場所四十二個。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境內歷史上著名的道教宮觀紛紛修葺翻建,恢復宗教活動。沙格靈慈宮和瑞雲殿、塗嶺烏石宮、誠峰東嶽廟、梧坑石山宮、埭港龍見宮、塗坑白石宮、郭厝蓮山宮、壩頭龍鳳宮、坑內青獅洞、邱厝青龍洞、峰尾義烈廟、燕山九真觀等大批宮觀面貌煥然一新。不少宮廟主殿建築形式都採用重簷歇山頂建築,整體美觀穩重,內部空間廓大,是閩南地區的典型古建築群。其中靈慈宮中造型別致的清時石雕龍柱、木構藻井和剪碗雕塑,無不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這些宮觀也是文人墨客雅集以及群眾朝拜禮敬或遊玩觀賞的地方。
隨著海上交通的發展,在唐宋,尤其是明清以後,大量先民移居海外或往臺灣開拓,他們的足跡遍及臺灣、東南亞、日本乃至歐、美洲等地,傳統的道教信仰和習俗也移植到他鄉異國。古代移民在漂洋過海謀生時,為祈求旅途平安,特地到各自崇信的廟宇祈禱、許願,並取香火隨身攜帶。他們為不忘故土和感念神恩,陸繼建起各種廟宇供奉家鄉帶去的神祗。又往往把客居地所建的廟宇冠上故鄉的地名或祖廟的名稱。這種自發性的民間傳播不但分布面廣,且流傳許多神異的傳說。旅外同胞把家鄉的神祗視為在海外生存、發展的保護神,這種傳統信仰深深紮根在各地華人社會中。這種“神緣”關係也是他們同故鄉聯繫的重要紐帶。
泉港地處沿海,與許多東南亞國家以及臺灣地區隔海相望,因此與海外道教文化交流也十分頻繁,現在每年都有分靈到港澳臺及海外的宮觀信眾來泉港祖庭謁祖進香。如塗嶺烏石宮是臺灣高雄市一甲的美泰宮的祖殿,東南亞一帶,特別是臺灣地區多家宮廟的善男信女紛至遝來謁拜,每年達十多批次。沙格靈慈宮還保存著清乾隆禦封媽祖“海天元後”金匾等文物,這些文物曾由省文化廳奉往臺灣展出,成為弘揚媽祖文化,凝聚海峽兩岸及海內外同胞情感的紐帶。
道教對泉港社會民俗各個方面產生過深刻廣泛的影響,至今仍然留有痕跡。正月初九叫“天公生”,為天上玉皇大帝的生日,要舉行各種活動“祈年拜天”。按舊俗,每年正月,不少村落舉行遊神活動,自白天至深夜,盛況空前。延續至今,便成了“出遊”民俗活動。正月十五天官賜福,各家要祭祀祖先和吃元宵丸。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家家戶戶大門插松艾避邪,舊時以紙紮大舟和五方瘟神,然後焚之。七月初七,為七娘媽神誕,各家設神案敬七娘媽。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據傳是日地官赦罪,各家做“普度”祭祀祖先和無主鬼魂。十月十五為下元節,據傳水官解厄,亦有沿溪河居民做“水普”。普度期間,有的村莊還會組織演“打城戲”,打城戲是道士或和尚演的超度亡靈的故事。最初是道士在做功德超度亡靈時,桌上紮一個紙城,寓意亡靈囚於城中受苦,救苦道士要引渡亡靈出城,最後破城門而入,救出亡靈,之後根據社會的需求,情節逐漸擴大,形成戲劇。十二月廿三(或廿四)謂之“送神”日,據傳是日眾神上天,各家設酒菜佳餚送之,希望在天帝面前多講好話。十二月廿九或三十,各家隆重祭祀神和祖先,“燒過年金”,吃團圓飯。此外,每月初二、十六要祭土地公。還有許多鋪、境、村的道教俗神的生日,也都演變成為一方民俗節日。
境內還有雕刻石獅鎮風、鎮邪的道教風俗。堪輿家認為“甲卯風為風水之大忌”,故刻“石頭風獅”以鎮風。現在則發展為石獅鎮邪,往往於大門口兩旁各豎立一石獅,昂首雄踞,既是作為鎮邪之用,亦可作為藝術品點綴。還有一種與道教有關的風俗,即私家住宅的牆面上刻上一個獅頭,或安上一塊刻有“石敢當”三字的石塊鎮邪。“石敢當”據傳是古代大力神,專司抓鬼、鎮邪。據《閩中金石志》載,宋慶曆五年(一○四五年),張緯知莆田,“再新縣中堂,治地得石,銘文曰:石敢當,鎮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張。大曆五年(七七○年)四月十日也。”可見,“石敢當”還為儒家的教化服務。
廟會是道教世俗化最典型的體現,一般在宮廟神靈聖誕日、升天日或金身重光時,宮廟所在的村境便會舉行盛大的祭拜典禮。供奉祭品的八仙桌常常分為幾列,從宮宇之內排起,一直排到門外大埕,境內供品主要有粿糕、齋果、牲禮和天地燈等,參加典禮的信女清一色紅衫紅褲,有時為示隆重和虔誠,善男也禮帽輕裘前往許願謝恩。廟會期間,善男信女燒大香,擁神像,抬香鼓亭,打龍鳳旗,並請來戲班演戲酬神。這時外來宗親甚至僑親都會前來祭拜,村境之內鑼鼓喧天,人聲沸騰。
此外,民間婚事要舉行“拜天”、“謝地”慶典,要測算“生辰八字”;民間的求子和其他婦幼問題,即找七娘媽等祈禱;壽慶要拜天、謝天;喪事要做功德,超度亡魂;破土建屋要舉行“上樑”、“謝土”等儀式;造船航海,從開斧動工到造龍骨、安桅、安龍目、釘頭鈞、下水,都要舉行法事;有的人家還在屋樑上、門楣上、廳堂中、照牆上等,懸掛八卦圖案;還有,古代喪葬,下葬處要埋下“買地券”,標明墓地四至,寫上道教咒語,並於墓地樹石碑,上刻“土地神”(即土地公)三個大字,此葬俗今已演變為樹“後土”石碑。這些習俗,都與道教息息相關。
道教還豐富了境內的民間傳說。著名的有道學者羅隱遊歷泉港的傳奇故事;何氏九仙之母舅范侯公修行筆架山的故事;還有“烏面媽祖”陳靖姑塗嶺扶危救難,鐵拐李與何仙青獅洞談經,劉益娘布法助毛伯溫等故事,為境內人民世代流傳,津津樂道。
天帝信仰
“天”作為至高無上的神,是在人間有了至高無上的奴隸主君主以後才出現的。《尚書.召誥》中有“有夏服(受)天命”的記載。商周時期,形成較系統的以“天”為核心的天命論,成為中國古代統治思想的支柱。國人的敬天思想是非常突出的,認為天乃宇宙的主宰者,對萬物具有強大的統治力。正是基於這種觀念,皇帝被稱為“天子”。天子也必須順應天意,如果違反了,就喪失天命,就會有一位真命天子來取代他。統治者代“天”統治人間,每年都要舉行極隆重的祭天典禮,並下令各州、縣也要祭天。
後來道教將這種敬天思想轉化過來,將“天”人格化,尊天為“昊天上帝”、“玄穹高上帝”或“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俗稱玉皇大帝。在道教神祇體系內,玉皇大帝的地位居於三清尊神之下,是三清所化身的天界第一位尊神,居玉清宮,上掌三十六天、三千世界,總樞百神,下轄七十二地,四大部洲,掌管天上諸神、仙、佛,以及人間億萬生靈,玉皇大帝在天庭地位至為尊貴,統領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眾神,所以民間習俗在祭拜天公生時,也是非常慎重。
泉港民間稱“天”為“天公”、“天帝”、“天帝公”等,相信人間的一切禍福終由天定。人們在發跡通泰時,歡天喜地感謝它;遇到危難或不幸時,也總是要呼天喚地祈求它。無論什麼祭奠,都少不了要先拜天帝,再拜其他神靈。百姓普遍認為,“天”最能主持公道,明察秋毫,所以碰到雙方爭執不休、難以判明的事情,往往要對“天”賭咒發誓,來表明自己清白或有理。人們認為天公至高無上,最具權威,無“相”足以顯示,因此一般人家不敢隨意雕塑、供奉他的神像,而以“天公爐”及“天公座”來象徵。一般廟宇都有一座天公爐安置於廟前,朝拜時要向外朝天膜拜,這是燒香的起碼禮儀。泉港九峰山上的九雲殿、蓮石山上的天地殿、沙格村的瑞雲殿等,主奉的便是玉皇大帝。
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正月是一年之始,四季之首,為木氣之始。“九”為數字之極尊,代表著極大、極多、極高,所以一年中第一個初九日就被道教定為玉帝的誕辰。是日道觀要舉行盛大的祝壽道場,誦經禮懺,遠近善信紛紛前來燒香膜拜。
民間正月初九祭拜天公時最傳統的大禮是:打開大門,穿戴整齊,並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有的也行八拜之禮,並口中念念有詞:
一拜天堂金玉滿堂,二拜富貴子孫旺眾,
三拜榮華子孫繁華,四拜子孫四方八達,
五拜子孫五世同堂,六拜子孫尊祖敬宗,
七拜子孫壽星添旺,八拜子孫內外旺眾。
現代一般信眾則往往只有上香祝禱而已。祭拜後,即燒金紙。敬天公的大紅燭是新的,香爐是專用的,燒的紙錢也是特製的“天公金”。“天公金”較一般紙錢大,正方形,刷金箔,可見民眾敬奉天公之虔誠。境內正月初九天公生的民俗在第一章之《春季節俗》已具體介紹,此處不再贅述。
除了正月初九這個節日,據說臘月廿五為玉皇大帝巡察人間的日子,道觀也要舉辦道場迎駕。民間叩謝天恩也不限於以上節日,舊時,人們豐年謝天賜福,災年祈天消災,全村、全鋪要請道士舉辦“天香清醮”道場,俗稱“做天香”或“謝天”。現在人們在結婚、生子、壽慶、起厝等喜慶之日,以及祈求如願、厄難解脫之後,也要舉行拜天、謝天儀式。
保生大帝信仰
保生大帝,又稱大道公、吳真君,即吳夲。吳夲字華基,號雲東,祖居泉州府同安縣(今廈門同安)之白礁鄉。父名吳通,母黃氏。吳夲出生于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九七九年)三月十五日。據傳吳夲出生時,其母曾在恍惚中見神人護童子到房門說:“此乃紫微星。”吳夲幼年時穎悟絕倫,夙具道性。稍長,博通天文地理、禮樂諸書,尤其擅長醫術。十七歲始遍遊名山,遇異人泛槎,邀請登舟,上昆侖,進見西王母,授以濟世神方及驅邪術。回家後,悟道精修,不茹葷,不納室,由貢舉官至禦史。
吳夲獨契玄機妙道,深明三五飛步之法,以刀圭符法,救濟世人。宋仁宗明道年間(一○三二~一○三三年),漳泉旱荒,民艱於食,吳夲散財運糧濟急。越年,漳泉一帶又起瘴瘧,魔怪為害。吳夲奔走四方,以高超醫術活人無數,備受泉郡百姓敬重。吳夲之主要神跡是除瘴醫病。清同治《福建通志》稱吳夲“業醫活人,按病與藥,如矢破的。或吸氣噓水以飲病者,雖沉痼奇怪叵曉之狀,亦就痊癒”。景佑三年(
一○三六年)五月初二,吳夲羽化于漳州白礁,乘鶴升天。宋高宗紹興年間頒詔立廟于白礁和青礁。宋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年),賜號大道真人。明太祖時,敕封為昊天禦史醫靈真君。明洪熙元年(一四二五年)加封為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閩書》記載,明永樂中(一四○三~一四二四年)文皇后患乳疾,夢道人獻方,牽紅絲線纏乳上,灸之,乳疾頓消。遣使訪之,始知乃吳夲試藥,即敕封吳夲“保生大帝”之名號以及龍袍一襲。
民間相傳保生大帝即召神兵,祛厲鬼,符咒兼施,民賴痊安。泉州一帶、臺灣省北部以及東南亞泉州人士集中居住的地方,多建有奉祀保生大帝的廟觀或殿堂。每年的三月十五保生大帝神誕之日,信眾都要奉祀大道公,以祈求身體健康,無病消災。
泉港境內信奉保生大帝以塗嶺為最,宋紹興年間塗嶺街就建有龍濟宮,並塑保生大帝金身敬祀。此後,保生大帝成為古十一都(今塗嶺一帶)樟柿鋪保境安民神祇,聲名遠播,其香火之鼎盛,為古驛道上其他宮廟之神靈無法比擬。保生大帝行醫濟世的精神和著名的“大道正藥簽”,素為當地百姓所信仰,塗嶺街龍濟宮雖幾經毀壞,亦有信眾出資重修,迄今宮內尚保存幾十件珍貴文物。塗嶺鎮梧坑村的石山宮內亦奉祀保生大帝,石山宮為清乾隆年間建築,內供有鐘雲祥、吳夲、呂大人(姓名不詳)三尊神像,三位神靈皆由人及神,生前為民造福,死後為百代敬奉。
三、基督教信仰
基督教是公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的總稱。近代新教之各種教派傳入泉州,是在鴉片戰爭以後,隨著不平等條約而進入的。西方基督教會把中英《南京條約》稱為在華傳教的“轉機”,基督教乘機而入。一八○七年,英倫敦公會傳道會教士馬禮遜首先來華傳教,於一八五六年傳入泉州,但未傳及泉港一帶。一八六五年,該會自廈門傳入,以境內驛阪為起點向四周擴散傳播。
據一九三三年出版的《閩南倫敦會基督教史》介紹:慕平鄉(即今塗嶺鎮驛阪村模柄自然村)倫敦會信徒何烏梨旅居廈門海滄,聞道皈主,一八六五年歸還梓裏,先勸家人皈主,繼在本村租屋為堂,宣傳福音。時惠安捐苛稅嚴,民不聊生。“一聞設教,人皆視可藉為護符,得免重征橫稅之苦,故記名奉教者,不遠數十裏而來,如水之就下焉。每逢主日,不啻座為之滿,即門外亦無隙地。”一八六六年,駐廈倫敦會牧師施約翰聞訊亦趕往塗嶺,視察情形,見鄉民“雖為慕勢而來,似可乘機教之以正”。但認為驛阪地處偏僻,不利於教會發展,便設堂於縣城北門外街,並以縣城為中心,向全縣佈道。此後,境內有葉厝、壩頭、山腰、郭厝、塗嶺、梅林、肖厝、沙格、奎璧、後鄭、柯厝、古縣等教堂紛紛成立。至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年),發展到惠安全縣和洛江區河市、馬甲、羅溪一帶。
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閩南基督教大會成立,分五個教區,泉州地區有泉永區會與惠安區會,泉港屬惠安區會。鄉村基督教信徒,大部分是真正追隨牧師信仰耶穌,也有一小部分是盲目跟著信仰的,其中有的是信佛後認為無望而更改信仰,有的是家人被神婆神棍騙去錢財而改信仰,有的是不堪宮廟攤派而改變信仰。
在基督教傳入初期,境內民眾把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仇外心結,以及夾雜著反對西方文化的思想,以反對教會的方式表現出來,爆發了規模大小不等的地方紳士和群眾聯合反對教會的事件,稱為“教案”。這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的反侵略精神,但其中也不無傳統文化抵制西方文化的成分。這些反教會的事件,大多數以清政府屈服帝國主義,支持教會而失敗告終。近代傳教士之中,確有極少數幹了壞事。如1896年,塗嶺基督教徒和和天主教徒因山林之爭,導致了長達兩年多的雙方械鬥。教會與鄉族勢力結合,牧師、神父親赴督戰,焚燒對方教堂,互相攻殺,死傷的是雙方無辜的教徒。但也不乏有虔誠的傳教士,他們忠於信仰,忠於職守,尊重當地文化傳統,施醫贈藥,捐款、捐衣、捐物支持抗日戰爭,百折不回,甚至殉教異域外邦,在群眾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影響深遠。
近代基督教的傳播對近代泉港地區的文化教育和醫療衛生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泉港一帶雖偏居海隅,仍有信徒紮根瘠地,積極奔走籌建教會學校,為教友培育子女,發展教會後備人才。上世紀三十年代,在山腰、奎璧、塗嶺、肖厝等地建有教會學堂。值得一提的是,建國後任中國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席、福建省基督教協會會長、福建神學院院長的鄭玉桂牧師,原在奎璧村教會學堂璧山小學任教,業餘還在梓裏傳教。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泉州地區教會所辦的醫院,不但給病人看病,而且培訓醫務人員。當時泉港一帶的西醫都是經教堂推薦到教會醫院學習,學成回鄉開業行醫的有二十多人之多。
近代基督教辦學和培育西醫一方面有利於傳教,一方面把文化教育和現代醫學帶到偏僻的鄉村、山區和沿海地區,對普及落後農村的文化教育和衛生保健知識起到積極作用。
一九一○年間,包括今泉港一帶在內的全惠安地區基督教會組織佈道隊,四處傳播福音。全縣分四個區,兩個月出動一次佈道,備有十字架旗、手風琴、福音小冊、佈道單等。基督教反對納妾養婢,反對婦女纏足(即裹腳),宣傳戒賭禁煙禁鴉片,促進社會文明發展,淨化社會風氣。時泉港還流行婦女纏腳的陋俗,為深入宣傳纏腳的危害,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境內教堂還編寫了琅琅上口的方言歌謠《天足歌》:
上帝創造人,男女腳相同。
本是天生成,好跑又好行。
迫於去纏腳,情理真正差。
當纏才是娘,無纏不成樣。
害她啼哭哭,終日眼淚流。
……
纏大鹹菜團,纏小又損身。
上船著人牽,過橋也艱難。
遇著西北雨,要走不進步。
新中國成立後,境內基督教走上自治、自養、自傳的“三自”愛國道路,各教堂發起“三自革新”簽名運動,帶領各基層教徒開展一系列愛國活動。如舉行控訴美帝國主義侵略罪行大會,為抗美援朝志願軍捐款,發動青年教徒參軍等。不久經聯合、改革,惠安縣成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及基督教協會,泉港各教堂屬之。當時各地教堂的教務活動正常開展,有主日禮拜、團契活動、禱告聚會、家庭禮拜、救親會、佈道團、興奮會、培靈會、勉勵會等。
文革期間,基督教堂被佔用,教會停止活動。一九八三年和一九八五年,晉江地區行政公署分別公佈批准開放一批教堂。境內教會的工作重點,逐漸由落實宗教政策轉到辦好教會上來,各教堂走上了正常發展軌道。
二○○○年,隨著泉港區的成立,有關部門也組織成立“泉港區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及“泉港區基督教協會”兩會,下屬十八座教堂,分佈如下:峰尾鎮四座、後龍鎮一座、山腰鎮三座、前黃鎮一座、塗嶺鎮四座、南埔鎮五座,另外還有界山鎮一處聚會點,全區信徒達一萬三千多人。基督教傳入泉港主要有兩派,大部分的教堂為英倫敦公會,于周日進行禮拜;另有峰尾教堂、山腰頂埭教堂和南埔林頭教堂三座教堂為真耶穌教會,於週六進行禮拜,這三所教堂或由南洋歸僑傳入創建,或由莆仙基督教會信徒傳入創建。
禮儀。基督教徒每日三餐前及臨睡前均需祈禱,主日(倫敦公會是周日,真耶穌會是週六)則齊集禮拜堂做禮拜。禮拜活動大約早上九點半開始,舉行以下幾項儀式:一、吟《閩南聖詩》;二、祈禱;三讀《聖經》;四、講道。禮拜活動持繼到十一點左右結束。基督教的禮拜儀式,對當地民俗影響深刻,人們常把週一到周日,稱為禮拜一、禮拜二……禮拜日。
陽曆
十二月二十五日為耶穌誕辰紀念日。黎明前由西樂隊引路,教友到各家各戶“報佳音”,送禮物互相祝賀,然後到禮拜堂舉行隆重慶祝儀式。教友設聖誕樹及聖誕老人,唱讚美詩,牧師“證道”,常舉行舞會及節目表演。倫敦公會春節過後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新春感恩禮拜,教徒彙集禮拜堂祈禱唱讚美詩。另外還擇時舉行培靈會、查經會、奮興會,並在暑假舉行一年一度的“青年夏令會”,對青年學生傳播福音,宣傳教義。
入教必須“洗禮”,表示已“歸主名下”。倫敦公會是點洗,由主禮牧師用聖水滴其頭額;真耶穌教則是浸洗,頭髮浸于水中。至結婚時,請牧師主婚,並作祝福祈禱。教徒為自己子女取名喜歡取帶有“主”字頭的,如主送、主愛、主恩、主賜、主友等等。
基督教教義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教內以兄弟姐妹相稱,教友間發揚互助精神,教規有“不偷盜姦淫”等等,經濟寬裕者可捐助教會經費。
本地人們稱基督教信徒為“吃教”或“信主”。一些村婦十分虔誠,做禮也勤,平時從不唱歌、哼曲,一旦做禮拜,牧師教唱領詩,她們都能十分認真地哼唱起來,毫無半絲靦腆。但是,她們從此不會加入村內的團體性傳統宗教活動,組織迎神賽會的主持者亦不再找她們這些異教徒攤錢派捐。同時,她們不因易教而忘記祖先,只是形式改變,廢除燒香獻饌,改為在祖先忌日那天,將子孫聚合在一起吟詩祈禱,並述說先人愛主事蹟。這種活動只限于紀念已故祖父母和父母兩代,也就是“家祭”。這種改頭換面保留崇拜祖先的做法,說明傳統宗教信仰的威力,任外來宗教如何侵襲,都不得不對其讓步、適應,否則,將會加深宗教矛盾,難於在傳統宗教勢力中占一席之地。
境內民間婚、喪、喜、慶多鋪張,積習難移,已成陋俗。基督教反對鋪張浪費,教徒婚喪,儀式簡約。一九八八年後,境內各基督教徒按照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泉州基督教協會制定的《信徒婚事須知》、《信徒喪事須知》規定操辦,儀式簡易,而且適當吸收當地傳統習俗,富有人情味。境內人家有的信基督教,有的信佛教,洋與土,外來與傳統的禮儀相容並蓄,融合成特殊的文化氛圍,形成這片濱海地區獨特的風俗情趣。
葬俗。境內基督教徒年老或病危臨終之時,一樣要移至廳中臥鋪上,不同的是床板數目不拘,不像漢族群眾規定用四塊,信伊斯蘭教的規定用三塊那樣嚴格。牧師、傳道、長老及會友等人,圍攏病榻左右,低聲吟詩祈禱,勸慰病人堅定信心,安然接受上帝恩召,欣然返回天國,親屬若信教,也一併參加吟詩祈禱。
病人逝世後,有神職人員如牧師、傳道或長老等在場,主持喪事禮拜,除吟詩祈禱外,主要是選讀有關信徒蒙召歸天的經文,以慰勉喪家節哀,繼承先人遺願,一生堅信上帝。
祈禱之後,由牧師主持,舉行入殮儀式。因教徒魂歸“天國”,遵照教規,眾人只誦祈禱文而不必舉哀。世俗喪服均用白色,但純正的基督教徒喪服則須黑色。送葬的會友只須臂纏黑紗,或者於胸前掛一小黑布條。至於親戚朋友前來送葬,服色不拘。
出殯隊伍井然有序,沒有世俗的沿途撒金紙的儀式。出殯儀式牌上書寫“xx教會信徒xxx出殯儀式”。接下去有花圈、挽軸和樂隊等,惟樂隊多用西樂隊,以符合這種由國外傳入的宗教儀式。吹奏教會特定的喪禮樂章。樂隊以後是靈柩,靈柩上面罩上閩南特有的棺罩,靈柩後面是喪者眷屬,接著是主禮牧師等神職人員及會友和親戚朋友等等。由於死者早已魂歸“天國”,所以到了墓地,就沒有棺頭祭、點主等儀式。由牧師主持祈禱,埋好棺木之後,因為沒有返主儀式,所以一行人安靜地返回,由喪家招待面線或便飯。
正規的基督教出殯,棺材由親友輪流肩抬,送葬者各人手執點燃的白燭,跟隨送至墓地。比起傳統的民族儀俗,這些儀式既沒有披麻尾送上山,也沒有返主招魂歸來,顯得較為冷清。因此一些儀仗受當地民俗影響,同樣由教會備辦棺架、棺罩和各種儀式牌,雖在基督教規之外,亦算是入鄉隨俗的一種折衷辦法。
基督教徒的殯葬儀俗比較質樸而莊重,不設木主牌,也沒有祭奠儀式;因為“天國”應有盡有,所以就用不著準備靈厝和魂轎之類物件。
上帝和耶穌信仰
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耶穌是上帝獨生子,他出生在巴勒斯坦北部,母親名叫瑪利亞,父親叫約瑟。瑪利亞未被迎娶前,聖靈降臨在她身上,使她懷孕。約瑟一度想休了瑪利亞,但受了天使的指示,仍把她娶了過來。耶穌30歲時受了約翰的洗禮,又在曠野中經受了魔鬼撒旦的誘惑,這一切堅定了他對上帝的信念。此後,耶穌就率領彼得、約翰等門徒四處宣傳福音。耶穌的傳道引起了猶太貴族和祭司的恐慌,他們收買了耶穌的門徒猶大,把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三天以後,耶穌復活,向門徒和群眾顯現神跡,要求他們在更廣泛地宣講福音。從此,信奉基督教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把基督教傳播到世界各地。現在,基督教是世界上傳播最廣,信徒人數最多的宗教。
基督教是嚴格的一神教,只承認上帝耶和華是最高的神,反對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也反對宗教生活的繁文縟節和嘩眾取寵。基督教的經典《聖經》中記述的都是上帝的啟示,是基督教徒信仰的總綱和處世的規範,是永恆的真理。《聖經》分為《新約全書》和《舊約全書》兩部分。《舊約》原是猶太教的經典,耶穌在某些方面提出了不同於猶太教的看法,並做出了解釋說明,作為自己信仰的一個重要依據。《新約》包括福音書、歷史書、使徒書信和啟示錄四類,共二十七卷,其中主要記述了耶穌及其門徒的言行,在《啟示錄》中,還記述了基督教對末日審判的預言。
基督教的教義比較複雜,各教派強調的重點也不同,但基本信仰還是得到各教派公認的。基督教的教義可歸納為兩個字——“博愛”。在耶穌眼裏,博愛分為兩個方面:愛上帝和愛人如己。耶穌曾經說過:“你要盡心、盡性、盡意地愛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境內信眾對耶穌的信仰與信仰上帝耶和華相若,人們把基督教稱為“耶穌教”,並常與耶穌的所言所行對照、激勵自己。在苦難面前,也多以耶穌的言行互相慰勉,如在葬事上選讀的經文有:“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那裏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以及“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這類《帖撒羅尼迦》和《約翰福音》裏面的文句。
四、女神崇敬
林默娘、陳靖姑、劉益娘和邱二娘具有共同的特點:一、都是女性;二、由人及神;三、都是受難而死;四、生前為民造福,死後民間自發紀念而傳播開來。這幾位女神在泉港民間都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形成獨具特色的女神崇敬現象,對本區域的特色民俗具有研究價值,故單列一節介紹。
作為新興的石化港口城市,泉港居民的文化水準日高,對媽祖等女神的迷信成份大為降低,信眾也已日漸減少。許多人崇敬女神,已經不再是從求得一已私利的迷信觀念和功利思想出發,而是崇敬她們捨生取義、為民造福的精神,激勵自己和後人為民為國立功、立德、立言。
崇敬林默娘
林默娘,莆田湄洲人,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九六○年)三月廿三日,後被世人尊為“媽祖”。媽祖信仰起源于宋代。記載媽祖的文獻最早當推宋紹興年間進士、莆田人黃公度的《題順濟廟》:“枯木肇靈滄海東,參差宮殿萃晴空;平生不厭混巫媼,已死猶能效國功;萬戶牲醪無水旱,四時歌舞走兒童;傳聞利澤至今在,千里桅檣一信風。”短短八句詩,敘及媽祖生前、死後事蹟及當時百姓熱烈崇祀的情形。
傳說林默娘秉性聰明,自幼熟悉水性,常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拯救遇難舟楫,還能為人治病,“言人禍福”,人稱“通賢靈女”,敬而愛之。雍熙四年(九八七年)九月初九,林默娘因在湄洲灣風浪中救人時不幸遇難,時年二十七歲。林默娘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又有超人的本領,人們當然不願承認她的死亡,認為她是羽化登仙。為了紀念她的功德,也為了祈求她庇護,當地的居民就合力建起第一座媽祖廟。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和九月初九都要祭祀這位海上守護女神。而這位女神據說也深孚眾望,“升天”之後,關於她顯靈救護船民的傳說竟越來越多,越來越神。
歷代帝王對這位女神均有敕封,從北宋宣和四年(一一二二年)的“順濟夫人”,一直累封到清代的“天后”、“天上聖母”,地位不斷上升,影響也從莆田一域逐漸擴大到全國,甚至超出國界,成為福建省影響最大的神靈。據統計,當今全世界有媽祖廟
一千五百多座。泉港這彈丸之地,所供媽祖的宮宇亦有十多座。較為出名的有始建于宋鹹淳六年(一二七○年)的靈慈宮、始建于宋嘉祐二年(一○五七年)的烏石宮,還有始建於明清時期的壩頭龍鳳宮、塗坑白石宮、郭厝蓮山宮、埭港龍見宮、峰尾永全社和晉安郡王陵媽祖廟等。
自媽祖仙逝至南宋鹹淳六年近三百年間,全國有媽祖宮廟二十四座,泉港佔有兩座。可見,由於地緣相近,民俗相通,媽祖信仰很早就進入泉港地區,成為當地崇敬的神祇之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沙格靈慈宮是境內供奉媽祖最出名的宮廟。明末清初,因沙格村人王忠孝襄助鄭成功抗清,全村屢遭清兵洗劫,靈慈宮也破壞嚴重,清嘉慶十四年(一八○九年)始得修建,清光緒年間,靈慈宮又經大加修繕,大殿正中神龕上方懸掛上清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年),“敇授文林郎署泉州府惠安知縣楚南胡啟文”所敬立的乾隆禦書“海天元後”四字鎏金匾額;媽祖身上也換上了御賜的黃袍和霞帔。上述數物,連同宮內一副大信杯、媽祖出巡開道所用的大銅鑼和元代的大螺殼等文物,曾由省文化廳攜往臺灣展出。
烏石宮內,天上聖母媽祖與有“烏面媽祖”之稱的陳靖姑並祀,在塗嶺山區享有很高的聲譽,該宮于明宣德元年(一四二六年)因大火而焚毀,同年秋季善信集資重建,香火再度興旺。壩頭龍鳳宮於清康熙年間由本地癢生卜地興建,因主祀開閩王和媽祖而得名,開閩王王審知為一境之主,為人中之龍,而媽祖德澤海國,尊為“天上聖母”,自然是人中之鳳。因媽祖是林姓入閩始祖晉安郡王第二十三代裔孫,境內閩林始祖陵後近年來新建一座媽祖廟,是由湄洲祖廟分靈至祖宗陵園福地。
由於長期的積澱,在媽祖信仰中形成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如區域內林姓人稱媽祖為“姑媽”,流傳開來,本地人也多昵稱其為“姑媽”。早先沒有天氣預報,漁民們出海與否,甚至遇拿不定的事,都要于媽祖案前問卜。漁船入澳,或事成之後,要備牲禮果合叩謝媽祖。甚至一些家庭也奉有媽祖神位,四時祭祀,請求保佑。沙格村端午節賽龍舟時,先要將村中靈慈宮裏的媽祖塑像抬請出宮,開始了為時兩個小時的巡遊,為一年一度的全區性賽龍舟活動拉開序幕。
每年三月廿三媽祖誕辰前後,區域內沿海村民紛紛往湄洲祖廟燒香謁拜,各媽祖宮廟也舉行形式多樣的祭祀慶典。壩頭龍鳳宮的信眾慶祝媽祖神誕活動較為隆重,具有濃郁的地方民俗色彩。
壩頭區域的村莊每年媽祖生日之前,要輪流舉行巡遊活動。農曆三月廿日,舉辦村要到龍鳳宮張羅媽祖及其它陪巡女神上轎,廿一早上,壩頭各村善男信女齊集龍鳳宮前,各村的弦管隊、鑼鼓隊、高蹺隊、戲子隊等表演各自的節目。巡遊開始,前面鳴鑼開道,接著是提花籃、挑花擔、打涼傘等儀仗隊,然後是四乘神轎及護轎的壯丁,後面緊跟著五匹無人乘坐的“神馬”,隨後是幾十匹駿馬,上面坐有各式古裝妝扮的孩童。接著是各村護送的隊伍。在浩浩蕩蕩的人流裏夾雜著高蹺隊、鑼鼓隊、弦管隊等,旌旗飄飄、鑼鼓喧天,香煙繚繞、炮聲震耳。所經之處,家家張燈結綵,戶戶設香案焚香迎候。人們像過重大的節日一樣,辦席宴客。夜間在媽祖駐地,煙花焰火映亮天空,戲劇、弦管通宵達旦。三月廿二下午,各村代表聚集舉辦村接媽祖回宮,以待第二天(三月廿三)舉辦神誕盛典。
神誕正日,上午宮裏面由齋公(道士)作法請神,長者持香禮拜,朝拜的善男信女摩肩接踵,供品一直排到宮外至放生池畔,升騰的香煙使人咫尺難識。宮前的戲臺從下午開始演戲,表演傳統《八仙拜夀》劇碼。至夜,龍鳳宮內排起了大型“宴碗”,各種食品雕排成字、畫、景等各種造型,簡直就是民間食品藝術博覽會。
崇敬陳靖姑
陳靖姑,福州下渡人。出身于一個世代行巫的家庭,經耳濡目染也熟諳巫術,後嫁給古田劉杞為妻。相傳,唐貞元六年(七九○年),福州大旱,陳靖姑脫胎祈雨,不幸殉身于古田臨水,終年二十四歲。臨終前她曾發誓死後要“扶胎救產”。後人立廟祭祀,俗稱娘奶、奶娘,尊稱臨水夫人、太奶夫人、陳夫人、陳仙姑。宋淳祐年間(一二四一~一二五二年),朝廷賜匾“順懿”,敕封“崇福昭惠慈濟夫人”。元、明、清各朝屢有敕封,封號頗多,有“天仙聖母”、“護國太后元君”、“順天聖母”等。
自宋末臨水夫人受封後,其影響迅速擴大。晚清施鴻保《閩雜記》載:“陳夫人亦稱臨水夫人,閩中各郡縣皆有廟,婦人奉祀尤謹。”(《閩雜記》卷五《陳夫人》)據統計,近現代以來,對臨水夫人的信仰以古田至福州為中心區,以閩北、閩東、浙南為亞中心區,以閩南、臺灣以及東南亞為散播區。泉港區位于閩南湄洲灣畔,海疆逶迤,漁鄉豐腴,而當地民間對“順天聖母”陳靖姑之崇拜,可與海上女神湄洲媽祖相提並論。傳說陳靖姑違反天條祭出法寶降雨,拯救黎民於倒懸,因而遭天遣受雷擊,玉容變黑。塗嶺烏石宮與媽祖並列同祀的陳靖姑即是顏面漆黑,人們稱之為“烏面媽祖”。在泉港,人們普遍親切地稱媽祖為大媽,稱陳靖姑為二媽。
傳說臨水夫人有降妖鎮魔、呼風喚雨、破解疑案等法力,但主要還是“扶胎救產、保赤佑童”。故千百年來,她一直被當作婦女、兒童的保護神而為人們所崇拜。在民間形成了一些與婦女、兒童密切相關的習俗,人們朝拜陳靖姑,主要為祈子助產、收驚安神。山腰一帶的孩子成人做大分,也要祭拜“陳仙姑”。沙格靈慈宮與媽祖並祀的“注生娘娘”,即是順天聖母陳靖姑。除上述宮廟以外,尚有埭港龍見宮、峰尾永全社等處也供奉陳靖姑。泉州城區俗稱陳靖姑為“奇仕媽”,因城內奇仕巷有臨水夫人陳靖姑專廟,加上陳靖姑有注生之神力,故有人附會為“祈嗣媽”。
奉祀黑面媽祖最為出名的宮廟,便是泉港區首批文物保護單位——塗嶺鎮烏石宮。關於烏石宮,其中有陳靖姑一段傳說。話說她協助蔡襄建洛陽橋,剛從洛陽歸來,途中一頭青獅吐出濃煙擋住去路,正當詫異,善才童子從遠處冉冉飄來,道:“觀音菩薩為你擇此青獅寶地,讓你在此開基建殿,庇佑四方安康。此青獅即為你寶駕,你可坐上罷。”陳靖姑聞言,只見此處山青水秀,群壑幽美,宛若蓬萊仙境,便欣然騎上青獅。就在這一瞬間,青獅化作一座青山,她亦化作一塊金光烏石,隱於山中。第二天,泉港有一陳姓商人欲往廈門,經過此山嶺時被一夥強盜所劫,強盜持刀欲殺時,忽一道金光掠走兇器,並將他們的帽子削落於地,眾賊魂魄盡散,驚慌逃匿。商人幾經變數,恍惚如在夢中,這時從山林中走出一位黑面仙姑,笑著告訴他,可以繼續趕路了,此行必定生意大好。言罷化煙而逝。商人方才悟出其乃傳說中的順天聖母,連忙跪地叩頭,並立下誓願要在嶺頂建宮奉敬。一年後,也就是一○五七年,陳氏商人生意興隆而歸,遂於嶺上勘地建宮。挖井之時,從水中浮出一烏石,狀若仙女打坐,人們心知靈異,將其供在殿中,並取宮名為烏石宮。據說大殿開光時,太守蔡襄聞知,送來“順天聖母”和“應天開基”兩塊匾額,惜皆毀於明末一場大火。
陳靖姑化身救護商人的故事流傳到東南亞各地,遠行和經商者亦視之為保護神。明宣德元年,一場大火燒毀了烏石宮,由來往客商同年捐資重建。據說在文革期間,紅衛兵也懼于宮中兩位主祀神天上聖母和順天聖母之威靈而不敢毀廟。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烏石宮“黑面媽祖”名聲重振,東南亞一帶,特別是臺灣地區多家宮廟的善男信女紛至遝來謁拜,每年達十多批次。高雄市原“民政局局長”林金枝等人多次來此焚香頂禮,並捐建配套設施;臺灣閩南同鄉會會長陳國鑫亦敬送牌匾及香爐;高雄市一甲的美泰宮經考察,證實烏石宮為其祖殿,遠渡海峽送來“應天開基”的九龍燙金木匾,《高雄日報》以《黑面媽祖祖殿在福建泉州市塗嶺烏石宮》為題,報導此事。冰心黑面的女神和清幽秀麗的烏石宮,不僅寄託著人們的信仰和對美德的追求,而且像是一條玉帶,連起海峽兩岸宗教文化的交流。
崇敬劉益娘
明洪武間,朝廷為防禦倭寇騷擾,在福建沿海各軍事要地設城,峰尾也因此建了城,簡稱“峰城”。由於峰尾地處濱海,人們長期以來主要靠“討海”為生。在明中葉之後,當地人們如湄洲人信奉林默娘一樣,推崇本地的一位海上女神——劉益娘。雖然劉益娘的影響大大不如媽祖廣泛深遠,但她在泉港沿海村莊普遍受到崇敬,也成為當地漁民祈求出海平安和“海路好”的保護神。泉港人常將林默娘、陳靖姑和劉益娘三女神並稱,分別親切地尊為大媽、二媽和三媽。
劉益娘出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一四九九年)農曆十一月十七。當時正是明朝中後期,宦官弄權,“只知有太監,不知有天子”。官宦豪紳搜刮民財,巧取豪奪,勒索大量財富。大量破產農民“扶老攜幼,風棲露宿”,造成農村凋蔽,民生艱難。益娘生下數月便會說話,周歲就很懂事,聰穎過人。後來父母又生下三個弟弟,生活日益艱難,益娘身為長女,必須幫父母做家務,並看管三個弟弟,因此根本無法讀書、識字。她七八歲時就會幫父母織作魚網,經過幾年的操作,工藝既快速又精美,成為織作漁網的能手。不少鄉親、近鄰和親朋戚友,一遇人手短缺,都爭相請她幫工。每逢海面上突起狂風暴雨,益娘總會晝夜不安,通宵達旦站立海灘頭,邊燃起火堆邊眺望茫茫大海,盼望親人和鄉親能順著火光早點安全返航。漁民們有口皆碑稱讚這位少女聰慧賢淑。
益娘十八歲就由“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嫁給郭厝柳村程家,當時其夫已渡洋謀生,於是便按“公雞娶親”之俗完成這一人生大事。一年後的一天,即正德十三年(一五一八年)農曆九月廿二,益娘帶著幼弟去夫家,路過一片甘蔗地,幼弟不懂事,大哭大鬧稱口渴欲吃甘蔗。益娘無法說服,想出一權宜之計。她割下一節束發的紅髻繩,串起足夠買一株甘蔗的兩枚錢幣,掛在一株甘蔗葉上,然後隨手折一株甘蔗給幼弟。這時正好讓蔗主撞到,見有人偷甘蔗,不問青紅皂白,給了益娘重重一巴掌,並破口大駡。益娘受此大辱,當晚懸樑自縊身亡,年僅二十虛歲。
益娘含冤受辱而尋短見,驚動了峰尾一帶的漁家。不少漁民從抱不平到深深懷念,都期望她能升天成“神”。一段時間後,益娘的形象在漁民口碑中逐漸高大起來,成為大家心目中的高尚女神。鄉親們還為益娘妝金身塑像,放在祖厝廳堂中奉祀,並私諡“義烈”。劉姓同宗稱之為“義烈姑媽”,外地非劉姓者,則稱之為“峰尾姑媽”。一些善信鳩資大造“姑媽顯靈”事蹟,於是很快在峰尾城西門外山坡大石頂的瀕海處建立起一座義烈廟。
相傳明嘉靖十七年(西元一五三八年),滇南寇亂,兵部尚書毛伯溫奉命征討,因兩位女神托夢授計,使王師節節勝利大功告成。後毛伯溫根據夢中情景,向村民打聽,得知兩位女神乃湄洲林默娘和峰尾劉益娘,班師回朝時,他向嘉靖帝啟奏:“南征之功,績著女神。”龍顏大喜,御筆一揮,欽賜劉益娘為“義烈娘娘”。義烈廟今有匾聯曰:“系出峰城嫻內則,神偕湄島護群生。”指的便是此事。
皇帝的加封,推動了臣民對劉益娘的崇敬。之後,兩位明廷內閣大學士、泉州郡人史繼偕(一五六○~一六三五)和張瑞圖(?~一六四四)分別題贈“一德壽民”、“坤德孕民”的匾額,天啟年間(一六二一~一六二八年),同是泉州郡人、兵部尚書郭必昌題贈“婆心濟世”的匾額。峰尾姑媽劉益娘不僅從人成了“神”,而且已成為遐邇聞名、顯赫無比的“護航神”、“保護神”了。隨著峰尾漁運日益興旺,人們對劉益娘的信仰與崇拜與日俱增。峰尾漁民無論走到哪里,都把姑媽劉益娘的神奇故事傳播到哪里,福建、臺灣各地,甚至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也都建廟奉祀。臺灣臺北劉氏還組織“姑媽會”,尊劉益娘為“海峽第二女神”。
峰尾姑媽成“神”受人崇拜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早在明清之交,鄭成功驅逐荷蘭,踞台抗清,清政府為了斷絕沿海人民與鄭成功聯繫,下令沿海居民內遷三十裏,這時峰尾一帶居民內遷到仙游胡宅,與姑媽“神”緣完全斷絕。直到十七世紀八十年代,臺灣光復,清政府才同意沿海內遷居民可回原籍居住。雖然人為地隔絕幾十年,但沿海居民一回原地,就重操舊業,以海為生,這時峰尾姑媽的“神”緣又重新恢復,善信的“造神”運動又在繼續。
據傳一八七七年中秋節風平浪靜,峰尾漁民競相出航,某船上忽有一啞吧伙夫突然聲淚俱下,隨後竟開口說話:“有裔孫無姑媽,有姑媽無裔孫。”船上人知是姑媽托身顯靈,一齊跪下請求明示,但聞啞巴說:“船速返,有巨災。”消息傳開,鄉人迅速返航,大小船隻拋錨甫定,霎時風雨大作,巨浪排空。各地漁民損失慘重,唯峰尾漁民倖免大災。而姑媽更因洩漏天機,被打入“天牢”三年,靈應全失。後請名僧超度,姑媽也因此皈依“觀音佛祖”。
文革中義烈廟也同樣受到浩劫,名人留下墨寶的牌匾全部被銷毀,宮廟因無人管理而坍塌。直到一九八○年,僑親和當地善信才將古廟重新修建。現義烈廟為區文物保護單位。每年農曆十一月十七是義烈娘娘的生日,半月之內,遠的有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香港、臺灣,近的如莆田、仙游、惠安和泉港境內,都有峰尾劉氏族人和信眾紛紛來到峰尾義烈廟慶賀神誕,並焚香許願。村中到處張燈結綵,連日載歌載舞,搭台演戲,形成一年一度隆重的義烈廟會。
崇敬邱二娘
邱二娘,清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年)生於峰尾鎮前亭村一窮苦的農民家庭。其父邱柳,原籍河市梧宅鄉,因生活所逼遷入峰尾。邱柳半農半漁,懂得一點曆法、醫術,人稱“柳仙”。哥哥邱猴,種田燒炭為業。由於家境貧寒,邱二娘從小被賣到相鄰的峰尾村當童養媳,婚前婚後,備受婆婆和丈夫虐待。
苦難的環境磨煉了邱二娘,使她形成勇於反抗的個性。大約在咸豐初年,她不堪虐待,逃到東坪村表哥林杯家中,靠刺繡和行醫謀生。林杯為江湖漢子,正籌畫在惠安發動農民武裝起義。在林杯的啟發影響下,邱二娘經常以行醫為掩護,聯絡雇工張爐、醫生王文岳、小販楊信、秀才陳秋浦等志同道合之士,先後加入起義隊伍,並成為義軍骨幹。
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年)四月,天地會的分支紅錢會首領林俊在永春起義,林杯、邱二娘也在泉港筆架山高明王宮樹起義旗,領導貧苦農民抗捐抗稅,襲擊地主武裝,懲辦貪官污吏。他們為民除暴,得到晉江、惠安、泉港人民的熱烈擁護,隊伍迅速由幾百人擴大到幾千人。不久,林杯犧牲了,邱二娘成為義軍的首領,高舉“順天命邱娘娘”旗幟繼續戰鬥。民間傳說她能撒豆成兵、剪紙為將。清軍前來清剿,她率義軍在官溪、半嶺、驛阪等地抗擊,屢屢打敗清兵。同年八月間,率領義軍同當時進入仙遊、莆田的林俊隊伍會合,聲勢更加壯大。清朝福建統治者曾一再驚呼:“東起莆田,南至惠安,綿亙百餘裏,……盡為賊踞”,“楓亭大路,有如異域”。
咸豐四年(一八五四年)四月,林俊在南安埔頭、爐內等處被清總兵鐘寶三部尾追甚急。為了引開敵人,林俊命邱二娘率部進攻惠安縣城。她立即與各鄉義軍約定:以玳瑁山上烽火為號,一見火起,即到縣城會合。二十四日上午,她與林俊結義兄弟胡熊率義軍千余人向縣城挺進,可惜當天大霧迷漫,各鄉義軍看不到山上烽火,沒有前來會合;加上軍情走漏,城內清軍早有防備,邱二娘孤軍作戰,雖對縣城發動猛烈進攻,終因守城清軍的頑固抵抗和地主武裝的四處夾擊,戰鬥失敗,義軍軍師張爐等二十餘人犧牲,邱二娘只得拔隊撤離。這次戰鬥雖未攻克縣城,但成功調動了清軍兵力。清署泉州知府馬壽祺派兵三百赴援,又有南安清兵一千五百人馳赴惠安,林俊隊伍的壓力因之得到緩解。
邱二娘撤離縣城後,把隊伍化整為零,敵人處處撲空。清軍下鄉清剿,只能“燒毀匪屋”,“並未能斬獲一犯”。清統治者懸賞一千五百兩銀子妄圖緝拿邱二娘歸案,而在群眾的掩護下,邱二娘如魚得水,堅持在惠北山區領導抗清。咸豐五年(一八五五年)五月,由於叛徒出賣,她被清兵逮捕。邱二娘被押送泉州,受盡嚴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同年六月十四,在泉州南校場被淩遲處死,時年僅二十二歲。
邱二娘犧牲後,惠安、泉港、晉江、仙遊等地人民懷念她,秘密塑像供奉。現境內筆架山上高明王宮前尚有“邱二娘起義遺址”。傳說邱二娘神靈屢屢“顯應”,扶危濟困,遂被鄉民尊為“游路夫人”、“仙姑媽”。
五、英傑崇敬
自古英雄豪傑在德行、人格、精神、功業諸方面都具有閃光點,給後來者以巨大的感染、感化,為後世積累下豐碩的精神財富。英傑崇敬現象,一方面反映了人性中的一種對英雄豪傑的需求和依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們對社會道義和人間真善美的呼喚。神是人造出來的,那些在泉港人民心目中成為神的歷史英傑,在泉港紛呈異彩的民俗信仰活動中永世流芳。
崇敬關羽
關羽,字雲長,生年不詳,卒於西元二一九年。他曾隨劉備東征西討,為蜀國立下赫赫戰功。死後屢被加封,由侯而王、而帝、而神。道教封其為“武安尊王”、“關聖帝君”,沙格靈慈宮便供有武安尊王之神像;佛教封其為伽藍神,境內南埔重光寺後殿便供有關羽伽藍之像,與如來、觀音並列受敬,備受尊崇;儒學者稱之為關夫子、武聖人、關公,與孔子等同看待,境內峰尾永全社之右偏殿便供有關夫子之神像。一些村莊奉關羽為境主,每至春節便由信眾神轎抬出遊境。關帝畫像有立像,有坐像,最常見的是關帝讀《春秋》的坐像。
歷史上的關羽是三國時蜀漢的一員猛將,陳壽在《三國志.關羽傳》這樣介紹他:“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此外又用數百字記錄關羽一生的功過得失。關羽在與劉備一起的創業中,一度被曹操俘虜,也曾為曹軍建立過戰功,在曹操與袁紹的戰爭裏,關羽於“萬眾之中”,取袁紹大將顏良之首,解“白馬之圍”,並因此被封為“漢壽亭侯”。後來,關又歸劉備,在為劉備守荊州的過程中,北攻魏之樊城,降魏將於禁,斬魏將龐德,威震華夏。因為思想上的麻痹,在進攻魏國時,對東吳缺少必要的警惕,給東吳以偷襲荊州的機會,遂敗走麥城,被擒身亡。蜀後主諡其為“壯繆侯”。
如果就史書所記載這點事蹟來看,與之相近的將領,在“二十四史”之中不知凡幾。而千百年來,關羽名聲越來越大,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大帝”,進而上升為“神”,這種禮遇除了關羽之外,沒有第二人。至明中葉以後關羽的知名度超過孔夫子(特別是在民間),成為壓過“聖人”的“武聖人”,這是出人意料的。
中國民間向來存在多神崇拜,歷史、傳說、神話、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有可能成為“神”,受到民間大眾的崇拜。統治者把這種泛崇拜稱之為“淫祀”,並加以限制。宋代以前的關羽神化過程主要還是民間推動的,其中佛道兩教與少數民族的風俗起了很大作用。
到了宋代,關羽的形象才日漸豐滿起來,逐漸有了“桃園三結義”、“夜讀春秋”、“青龍偃月刀”、“赤兔馬”、“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聚義”、“華容道義釋曹操”等形象豐滿的情節。宋徽宗始封其為忠惠公,大觀二年加封武安王。高宗建炎三年加壯繆武安王。孝宗淳熙十四年加英濟王,元文宗天曆元年加封顯靈威武安濟王。明洪武中複侯原封。萬曆二十二年,因道士張通元之請,進爵為帝,廟曰“英烈”,四十二年又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又封其夫人為“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后”,子平為“竭忠王”,子興為“顯忠王”,周倉為“威靈惠勇公”。賜左丞相一員,為宋陸秀夫,右丞相一員,為張世傑。劉若愚《蕪史》雲:“太監林朝所請也。”繼又崇為“武廟”與“孔廟”並祀。清朝順治九年,加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在現代民俗中,關羽仍被視為忠、義、勇的化身。民間相信關羽之神具有司命祿、佑科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巡視冥司、招財進寶等神通,因此各行各業都信奉他。不少人把關羽神像放在家中奉祀,或在關帝宮廟門口燒香叩頭。即使是在文革期間也是如此。人們結拜兄弟時,要在關羽神像下換金蘭譜,發誓仿效劉、關、張“桃園結義”,永不變心。做買賣的視關帝為財神,希望彼此之間以義氣為重,和氣生財。航行於海上的人除奉祀媽祖外,在船中也往往奉祀關帝。生病時,要去關帝廟占卜抽籤,甚至祈雨也找關帝幫忙。
崇敬張巡
司馬聖王即唐代“安史之亂”守睢陽犧牲的張巡,供奉其人的大宮小廟在泉港甚多。
唐天寶十四年(七五五年)冬,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叛亂,所到之處,守將或不戰而逃,或者臨陣而降,唐玄宗被迫南遁。在此危亡之際,張巡起兵討賊。張巡,鄧州南陽人,才智過人,讀書過目不忘,每寫文章,常提筆落紙即成。其志氣豪邁,知識廣博,知曉陣法。開元末(七四一年)中進士,初任太子通事舍人,後調任清河(今河北南宮縣東南)縣令,因政績顯著,清正廉潔,又改任真原(今河南鹿邑縣)縣令。
張巡起兵後,在寧陵、雍丘(今河南杞縣)屢破敵軍,後來雍丘縣令令狐潮投敵,夥同叛軍圍攻縣城。張巡扼守六十多個晝夜,因城牆單薄,棄城率眾至軍事和經濟要地的睢陽(今河南商丘),與太守許遠會合共同抗敵。至德二年(七五七年),敵將尹子奇率兵十萬,圍攻睢陽。許遠認為自身才幹不足,把軍政大權拜託給張巡,自己甘事後勤。
張巡平素待人忠厚,軍紀嚴明,賞罰有度,深受官兵誠服。他常用奇謀,擊退敵人。為表彰他的忠勇,唐肅宗詔封禦使中丞。固守睢陽數月,救兵不至,城內糧食斷絕,軍民以網羅鼠雀充饑,煮馬鞍、鎧甲皮件填腹。
在身陷危難之際,張巡乃使部將南霽雲冒死突圍,至臨淮向河南節度使賀蘭進明告急,請求援兵。但賀蘭進明忌恨張巡的聲威,又懼人借機奪已地盤,竟袖手旁觀,不予相助,致使睢陽城陷落,張巡、許遠、南霽雲等一併被俘。諸將在敵面前,堅貞不屈,敵將尹子奇勸他投降,他嗔目怒駡。敵抉其口,齒盡落,血遍流,仍大罵不止。終與南霽雲、雷萬春等三十六人為敵殺害。由於他堅守睢陽,蔽遮東南,牽制叛軍主力部隊,使叛軍延誤時機,不能南下江淮,東南半壁河山得以保全。
安史之亂後,唐肅宗下詔褒贈其為揚州大都督,詔封為鄧國公。因他在初抵尹子奇軍時,被詔封為禦史中丞,故史稱“張中丞”。後人為紀念張巡,在睢陽、杞縣、南陽等地為他建立祠廟。明代民間相傳:“三國張飛忠心正氣,千古不磨。一次托生為張巡,改名不改姓;二次托生為嶽飛,改姓不改名。”(見《喻世明言》)宋朝以後,張巡、許遠備受百姓崇拜,其廟宇遍及全國各地。北宋於汴京立廟,南宋時,其廟亦“南渡”,民間流傳著許多張巡、許遠顯靈助官兵打勝仗的神話傳說。明清時期,張巡、許遠兼有司瘟疫、漕運和冥判的職能。
後來,南遷入閩來泉港的中原先民亦把這一習俗帶來,歷代崇敬有加。現在泉港不少村莊奉張巡、許遠為境主,民間在正月“遊朝拜”民俗活動中,這些村莊抬著張巡、許遠等神像繞境行道,熱鬧非凡。因民間對二位英烈崇敬至盛,道教也將其劃入神團之中,托玉帝封張巡為“寶山忠靖景佑福德真君司馬聖王”,亦稱“斬鬼張真君”。民間宮廟中其像為白麵黑須襆頭持笏的文臣裝束,民眾多稱之為“司馬公”。宮廟中常將許遠與其配祀,許遠在道教中被封為中天大聖,在泉港民間的神像為紅面墨須,左手兩指向上,右手持劍的武將裝束。現泉港敬奉張巡較有影響的宮廟有南埔鎮沙格靈慈宮、後龍鎮塗坑白石宮、塗嶺鎮洪厝坑出氏家廟和界山鎮鳩林迴龍宮等。
崇敬王審知
王審知
(八六二~九二五)五代時閩王,後樑開平四年(九一○年)至後唐同光三年(九二五年)在位。河南人。王氏開閩偉業雖始于王潮,但卻成于其弟王審知,因此,後世開閩王氏都尊王審知為“開閩第一人”,並奉為開閩王氏大始祖。
王審知,字信通,是王潮的三弟。據說他體貌雄偉,隆准方口,因常騎白馬作戰,軍中美稱為“白馬三郎”。因為他在統一全閩過程中出力最多,功勞最大,所以王潮當年去世時,便舍其子而立其弟,舍二弟而立三弟,命王審知繼任為威武軍節度使。
王審知繼位威武軍節度使後,又被唐王朝封為琅琊王。後來,唐王朝滅亡,朱溫建立梁朝,三年後,即開平三年(西元九○九年)四月,梁太祖朱全忠加拜王審知為中書令,並冊封為閩王,此即“開閩王”的由來。在王審知統治福建30年間,時值中原戰亂頻仍,他採取保境安民的立國方針,對外交好,對內勤修政事;辟甘棠港(近閩江口),使福州成為南北乃至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他曾在福州、泉州兩地建“招賢館”,廣辦學校,發展文化教育事業。王審知出身農家,在位時能寬刑薄賦,自奉儉約,為政以德,勸課農桑,修築道路,訪求民隱,興利除弊,深得民心。當時中原各地因戰亂殘破,而東南海隅蠻荒,經王氏的開發,變成了“海濱鄒魯”。
後來其子正式建立閩國,追諡王審知為昭武孝皇帝,廟號太祖。宋太祖趙匡胤得天下後,十分敬仰王審知的德政,遂於開寶七年(西元
九七四年)下詔重修王審知之祠,並御筆親題“八閩人祖”四字廟額。此後,閩人崇拜王審知的建築大批湧現,諸如閩王祠、王公宮、王公樓、忠惠廟、護國尊王廟等。因他治理福建時,特別注重開發閩南沿海地區,閩南一帶民眾建廟敬奉尤烈。湄洲灣畔泉港地區多有鄉村宮廟奉祀,最為出名的當數前黃鎮壩頭龍鳳宮。相傳王審知與當地連氏入閩始祖連愷結緣甚深。連愷任河南葉縣通議大夫,因北方動盪,于福州避難,受到王審知的優禮相待,並親眼見到王氏兄弟的仁政,便在閩地定居。其後人亦對開閩王感激存念。北宋金兵南侵,連氏從福州遷往仙游蓋尾,其後人為生計,再遷到泉港壩頭。
明中期有壩頭連氏到莆田經商,見一廟中祀開閩王,念其恩德,將其神像偷至壩頭建社供奉。清康熙時,開閩王保境安民的事蹟得到當地統治者的認可,在士紳和連氏信眾的推動下,壩頭按皇宮模式建一座宮宇,宮內繪有二米之高的宮女太監。因主祀開閩王和天上聖母,故稱之為“龍鳳宮”。因王審知初于唐末受封,壩頭人又稱其為唐公,並奉之為境主。每年春節,壩頭各村都會抬境主王審知和龍鳳宮諸神遊境。出遊時,唯開閩王由當年新婚青年抬著,備受尊崇。
六、神靈崇拜
所謂民間信仰,乃是指一個地區或一特定族群,為了滿足生活的需要,或者協助克服環境的困厄,而繁衍出來的綜合多種宗教神祇、祭祀禮俗。民間信仰不單屬於一教一派的信仰行為,沒有明確的宗旨或教條讓善男信女遵循。境內的神靈崇拜便是典型的民間信仰。
土地神崇拜
泉港人在崇拜諸天神的同時,也崇拜地神土地公,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漢代時稱土地神為“地母”或“地媼”,唐代以後根據天陽地陰、男陽女陰的傳統觀念,民間塑造的土地神像是女性,稱“土地娘娘”。古人因土地廣博,無法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隨著社會進展而衍變為男性,稱為社神、社公。統一王朝出現後,社神之自然崇拜己漸消失,轉化為具多種社會職能的地區守護神。人們將抽象化的大地之神稱為社稷、地祇、後土,由皇帝專祀,各諸侯、大夫采邑、鄉里村社則奉祀管理本地區的社神。平民百姓是不許祭祀社稷神的,直至民國,百姓祭社稷仍被視為“僭祭”。
秦漢時國家建立中央集權制,保留國家祭祀的後土神和各鄉里村社祭祀的地區社神,漢代民間主要是裏社、民社信仰,是一種迷信形式,具有聚合力,西漢以後社會組織結構逐漸變化,以單純的區域觀念為準備的土地神出現了,但無聚合作用,人化現象更加明顯。唐朝崇奉城隍,城市中以供城隍為主,城裏土地的轄區縮小,成為城隍的下屬神,土地信仰的盛行在宋代,無論城鄉、住宅、園林、寺廟、山嶽都有土地。當時常有某人死後受天帝任命為某地土地神之說,而土地也與陽世官吏一樣,需更替輪換。
土地公本行是職掌土地行政,但在神靈的系統中只是地方基層的行政人員,相當於人間的村裏長,凡是別的神不管的事都歸土地公管,具有多種社會職能,如村落的守護神、農業之神、後土、財神、山神、碼頭的澳頭公,也佐理死魂引渡事項,是一位集地政、財政、法政於一身之小主管,人們尊其為“福德正神”。
今天土地公的造型為福相老人,慈眉善目,銀須飄灑,左手握金錠,右手柱長杖,多以坐姿。“白髮知公老,黃金賜福人”,完全是一副福壽相。土地公廟隨處可見,田頭地角,屋前宅後,街頭巷尾,常能看到寫有“福德正神”的小石碑或小石龕,那就是土地公廟,數量之多為各種神廟之冠。在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供奉“福德正神”,甚至認為豬欄有豬寮公、幾厘之田地也有田頭公守護。
在農民看來,在眾神的體系中,儘管“土地公”等級甚低,但他是掌管一方土地的地方神,俗諺說:“得罪當地土地公,母雞雞仔無法飼”,可知土地公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每月初二、十六要燒香祭祀,俗稱“做牙”或“牙祭”。農曆二月初二也稱“頭牙”或“頭福”,與農曆十二月十六之“尾牙”(或稱“尾福”)呼應,境內還相傳六月初六是土地公的生日。每年頭牙、尾牙、土地生,家家戶戶要備豬肉、雞或魚等三牲祭祀,燒土地公金(福金),燃放爆竹,同時拜地基主,拜畢聚餐。尾牙當日,凡做生意開商店的會擺設酒席,招待員工或朋友,稱“牙祭”。據說以前在尾牙聚餐時,如果餐桌上的雞頭朝向某一員工,即表示要解雇他,如果雞頭朝向老闆,則表示全體員工繼續錄用。
祭土地神除二月初二的頭牙、六月初六土地生和十二月十六的尾牙外,其他做牙的日子祭禮都較為簡單,祭品只用家常便飯,不太講究。為了便於奉敬,家家戶戶的廳頭都供有土地公,無廳堂的,就跟灶公並排同祀。
現在不少人家除頭牙、尾牙和土地生外,其他各牙一概省略不祭。不過農家、商人,或有種水果、蘑菇、香菇以及蓋房、做木工等的人家,則每月初二、十六都在“做牙”,並在當晚請師傅雇工用餐,席上擺上三五道菜,煙酒自是不能少,時下也有主人覺得做菜肴麻煩,就用禮金抵這一餐了事。
逢較大的新居或祖廳重新修建落成還須擇日舉行“上樑謝土”的儀式。“上樑”是請木匠和泥水匠點梁,木匠取公雞血點梁,泥水匠取公鴨血點“柱珠”(柱礎),撒五穀種名曰“撒土”。“謝土”是請道士建壇叩謝土地神。俗話說:“陰陽一體。”陰宅(墳墓)也有土地神、陰宅的土地神神位是一石碑,上書“後土”兩字奠安在墓後。上墳進葬祭祀之時孝子賢孫先用果合金紙叩謝土地公,後再拜親人的先靈。拜土地公是祈求親人的靈魂在九泉之下能得到土地公的照顧。可見,土地神管得也夠寬了。
灶神崇拜
灶神俗稱灶君、灶公、灶王爺等,民間謂灶王爺是玉皇大帝委派到各家各戶的“司命之神”,每年臘月廿三(境內有的村落是廿四)要和眾神一同上天過春節,並向上帝彙報所轄家庭一年中的善惡,正月初三(有的是初四)再從天上回到原來管轄的家中。
眾神上天這天,境內人們要舉行送神儀式,送灶神等民間諸神上天,十天之後要設香案迎回眾神。因為灶神和人們同住一宅,同食一鍋,故對人們的言行功過一清二楚,所以送神時,人們對灶神的態度更為殷勤謹慎,許多人家都把香案設在灶頭,祭時祝曰:“好話多說,壞話少說。”
灶神又稱灶君、灶王、灶王爺、灶君菩薩、司命灶君,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中國人信灶神有久遠的淵源,據說創造灶神的可能是原始社會某個以蛙為圖騰的民族。到魏晉時,人們認為灶神每個月都會到天上去打小報告。例如《抱樸子》裏說:在月亮晦暗的夜晚,灶神要飛上天去,報告凡人所犯罪狀。犯一條大過錯者,減他一算(即三天)的壽。
人們為了防止灶王爺在玉帝面前說自己家的壞話,每到過小年這一天,就想各種辦法來討好灶神。有的用膠牙糖敬他,認為這樣可以把灶王爺的牙齒粘住,使他只能說甜言蜜語;有的用酒糟塗在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黃羊祭祀。灶神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軟”,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所以,在封建時代,過年“祭灶”是一個很重要的活動。《灶王府君真經》中說:“灶王爺司東廚一家之主,一家人凡做事看分明。誰行善誰作惡觀察虛實……讀書人敬灶君魁名高中,種地人敬灶君五穀豐登。手藝人敬灶君百能百巧,生意人敬灶君買賣興隆。在家人敬灶君身體康泰,出家人敬灶君到處安寧。老年人敬灶君眼明腳快,少年人敬灶君神氣清明。世間人你何必捨近求遠,遊明山過海濱千里路程。灶君前只用你誠心祝禱,無論你什麼事也敢應承。只要你存好心善行方便,我與你一件件轉奏天庭。為名的保管你功名顯達,為利的保管你財發萬金。有病的管保你沉疾痊癒,求壽的管保你年登九旬。求兒的管保你門生貴子,求妻的管保你天降美人。見玉帝我與你多添好話,禱必靈求必應凡事遂心!”
關於灶神的身世和來歷,在民間也有著種種說法。最富有生活氣息、流傳最廣的要算薄情張郎的故事了。
古時候有個叫張生的人,娶郭氏為妻,這郭氏既勤儉又賢慧。後來張生又娶了李氏,這李氏則是一個好吃懶做的婆娘。她不但挑唆張生把郭氏休了,還把張生的家產揮霍個精光。然後又離開張生,改嫁他人。張生從此淪為乞丐,沿門乞討。寒冬時節,張生饑寒交迫,走著走著,在一家富戶人家門前暈倒了。這家的女僕出門看見他,就把他扶起來,讓他到廚房飽餐了一頓,張生感激不盡,定要這女僕代他向女主人致謝。湊巧,迎面走來的女主人正是被他拋棄的郭氏。他羞愧難當,無地自容,便一頭鑽進正在燃燒的灶膛裏去了。郭氏見狀十分悲痛,不久也死了。玉皇大帝聽說後,念張生肯於悔過,又是在灶火中死的,便封他為灶神。郭氏後來也被奉為灶奶。
廚房是一家人烹製食物的場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方,因此,灶神在民間文化傳統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境內人們安灶公時,為祈求灶公庇佑,也有念“詩句”之俗:
司命灶君,保佑子孫。司命灶公,財納四方。
司命灶君,妙手回春。司命灶公,家運亨通。
五爺公崇拜
五爺廟是奉祀五爺公的,在泉港較為常見。五爺公又稱萬聖老爺、千歲、王公、瘟王等,流傳較廣的說法,認為五爺公指朱、池、溫、彭、劉五個王爺。傳說這五個王爺是唐代進士,精通音樂,常被召到皇宮裏演唱。有一次皇帝為了考考道家張天師,讓五進士到地下室演唱,而後對張天師說,朕近來常聽到宮殿前地下有奏樂之聲,不知是災是祥。張天師領旨細算,算了許久毫無頭緒,有點惱怒,奏道:宮殿乃朝廷重地,豈能容忍妖邪作祟?奏畢將手往地下一揚,頓時地下室轟然倒塌,可憐在地下室的五進士全被壓死。後來這位皇帝感到對不起他們,追封他們為“萬聖老爺”,賜令“代天巡狩”,職司五方疫病,遇府食府,遇縣食縣。傳說他們成神後經常到福建閩南各地視察,解決民間疾苦。人們深感其德,遂立像建廟以祀。
其實在民間,奉祀“王爺”眾多,且姓氏不一,普遍奉祀的王爺有:趙、康、溫、馬、蕭、朱、邢、李、池、吳、范、姚、金、吉、玉、周、岳、魏、雷、郭、伍、羅、白、紀、張、許、蔡、沈、余、潘、陳、包、薛、劉、黃、林、楊、徐、田、盧、譚、封、何、葉、方、高、鄭、狄、章、耿、沈、王、楚、魯、齊、越、侯、殷、沐、虞、蘇等數十姓,王爺廟遍佈沿海各地。關於這麼多王爺的來歷,史無明文,多為口碑傳說,或謂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時蒙難的儒生,或雲是唐明皇時冤死的
三百六十名進士,或說是明末不願仕清、自盡而死的三百六十名進士等等。泉港區文物保護單位龍見宮正殿三王府供奉的,則是朱、邢、李三位王爺。
境內因為最早是供奉五位王爺,立廟尊為“五爺公”,鄉民相沿成習,即使後來供奉的是一至四尊數量不一或物件不同的王爺,信眾也泛稱受供奉者為“五爺公”。這些“五爺公”職責大致相同,都是被敕封為王,代天巡狩,一為驅瘟疫,二為鎮厲鬼。
由於古代衛生條件落後,福建瘟疫流行史不絕書,成為威脅人畜生存的主要災害之一。人們談瘟色變,在宗教信仰上就表現為對瘟神的敬畏崇拜。每有瘟疫流行時,人們造紙神船,船上供王爺神像,放入海中,任其漂流,把瘟疫送走,以保民眾平安。清乾隆《泉州府志.風俗志》載,是月(五月)無定日,裏社禳災,先日延道設醮。至期,以紙為大船,送五方瘟神,凡百器用皆備,陳鼓樂、儀式、百戲,送水次焚之。近竟有以木舟,具真器用,以浮於海者。解放前,山腰的一些村莊就有在端午節舉行送“王爺船”儀式。送“王爺船”的場面陰森恐怖,各家準備與家中人數相等(或多)的紙人替身,以及菜飯、紙銀,放在船上繳與“五方行瘟大王”,希望瘟疫從此會附在“替身”身上,而家人會安然無恙。有的沿途敲大鑼大鼓,嚴禁小孩觀看,以免魂魄被王爺帶上船去。至今一些老人談起此等鬧劇,仍心有餘悸。
主鎮厲鬼的五爺宮多為小廟,面積大致四五平方米,高兩米左右,建於墳崗野地,每逢普度等節日,人們都會前往祭拜。泉港南埔、界山一帶沿海村莊供奉的“五爺公”,相傳與明代倭難有關。明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年)除夕,倭寇從南埔柯厝村落登陸,沿海岸村莊竄入界山鎮,直至鄰邑的楓亭,他們一路搶劫、殺人、放火,死傷無數。人們奮起反抗,至初一下午方擊退倭寇。界山鎮嶺頭村和槐山村等現有的幾座五爺宮,據村中世代相傳,當時收殮受害者和倭寇的屍身統一埋葬於山崗野地,之後為鎮厲鬼而建起的。
一九四九年之後,由於衛生條件不斷改善,科學知識迅速普及,人們對“五爺”的畏懼也逐漸淡化,送王爺船的習俗也隨之銷聲匿跡。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一些地方恢復祭祀五爺公,有的還抬著王爺出遊。不過,人們已不再是祈求驅逐癘疫鬼魔,而是為了祈求全家安康。
何氏九仙崇拜
泉港人常尊稱何氏九仙為“仙公”。何氏九仙的故事在泉港流傳很廣,它源自鄰邑的仙遊縣。仙游縣原名清源縣,因九仙的傳說才得此佳名。
相傳漢武帝時,安徽蘆江有一個叫何任俠的人生了九個兒子,但除了老大額中間有一隻眼睛外,其餘八人全是瞎子。有一年九兄弟隨父親到江西臨川淮南王劉安家做客。晚飯後,他們聽到父親和劉安在密謀造反,便苦苦勸止父親,其父不聽。九兄弟只好連夜出逃,來到了仙游海濱。時值深秋,楓葉流丹,他們采楓葉,折楓枝,在山坡上蓋起了一座亭子,當晚就在亭裏過夜。後來這地方就叫“楓亭”。泉港界山、塗嶺兩鎮就與仙遊楓亭鎮參差相接。翌日黎明時分,九兄弟離開楓亭,往北繼續走去,傍晚時分來到一座山崗。那裏古木參天,清溪蜿蜒。兄弟們來到溪邊,捧起清涼的水連喝幾口。無意中眼睛沾上水珠,頓時感到有點亮光;再洗了幾下,眼睛竟完全複明。後來人們稱這條溪為“仙水溪”,稱這個村莊為仙水村。
何氏九兄弟重見光明後,高高興興地爬上山頂,決定在那裏安家,一夜工夫就把寮子搭起來了。第二天早晨,兄弟們開始生火燒飯。這時,有幾個樵夫上山砍柴,老遠看到山頂火光直冒,以為山林失火,邊喊叫邊跑,往山上沖去。何氏九兄弟不知出了什麼事,連忙往東邊深山逃去,來到一個天然的石湖邊。那裏勝似世外桃源,九兄弟便居住下來。當時仙遊山區瘟疫流行,災害頻繁,地方官員根本不管百姓死活。何氏九兄弟十分同情人民的疾苦,他們白天采藥,晚上煉丹,將丹藥送給人們治病。
那年中秋,九兄弟臨湖賞月,忽見湖中金光萬丈,刹那間,跳出九條鯉魚,躍躍欲飛。原來湖中的鯉魚吃了何氏兄弟練的丹藥成了精,就要上天了。兄弟們各乘一條鯉魚沖天而去,成了神仙。後來人們就把此湖稱為“九鯉湖”,如今又成為名聞遐邇的風景區。人們在湖邊建了一座九仙祠供奉九仙。
在泉港境內,仙公多供奉於山頂或岩洞,如筆架山仙公寺、燕山九真觀、邱厝村青龍洞、坑內青獅洞、沙格蓮花洞等等,都為仙公駐靈之處。仙遊縣九鯉湖仙山位於筆架山的左面,洛江區仙公山位於筆架山的右邊,人們稱此三處仙公的駐靈為“三祖”,分工不同。據傳,明右都禦使張岳、歷代惠安縣令乃至泉州、福建的文豪大都到這裏進過香,且都不敢在這裏揮毫潑墨,生怕“得罪”了筆架山的仙公。
齊天大聖崇拜
泉港界山、南埔、塗嶺三地信奉美猴王孫悟空,以界山鎮為盛,鳩林、大前、槐山等村皆設宮廟奉祀。因其被玉帝封為“齊天大聖”,故村人其尊為“聖王爺”。鳩林村迴龍宮於每年二月廿五的聖王爺誕辰日,除舉行祭典外,還要演三五日戲酬神。
彭光鬥在《閩瑣記》中談到福建有三件奇事,其中之一就是“祭孫大聖”。閩人對齊天大聖的信仰始於何時,無從考證。但早在五代、兩宋時期,泉州開元寺東西塔有類似孫大聖的雕刻,宋代洪邁寫過《福州猴王神記》。在漳州南靖縣山城三卞佘族村,曾發現一尊明代“大聖公”孫悟空的神像,其形象已脫離早期民間猴神的寫實手法,而完全人格化了。據史書記載,明代該地建有“大聖廟”,供奉“大聖公孫悟空”。至今三卞村佘民仍尊奉“大聖公”為驅邪鎮惡之神。平和、永泰有許多猴王廟;福安一帶也有猴神宮,供奉齊天大聖。
鳩林村的“聖王爺”塑像為一尊四平八穩地端坐著的錦袍猴王,其一手作“馬頭明王印”之狀,一手高舉金箍棒,狀甚威武。此地一帶為漁村,相傳龍王懼聖王爺三分,故敬奉聖王爺能庇佑漁民海域養殖捕撈豐收。每逢聖王爺聖誕,鄰邑的莆田境內的眾多漁民都會紛紛前來朝拜。
齊天大聖在民間信仰中有如此強的生命力,一是因為其武藝高強,能制服妖魔保佑境內平安,又因齊天大聖任勞任怨,對唐僧忠誠不二,所以後人便景仰與祭祀他。二是他無所不能,不怕困難,能排除萬難,人們祭拜它是希望自己能像齊天大聖那樣有靈活的頭腦,懂得變通。三是跟其他民間信仰一樣,也有信眾希望獲得齊天大聖的庇佑,出入平安,財源廣進,這也是信仰者的一種精神寄託。
按時下流傳的關於《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原籍在泉州的觀點來看,泉港的齊天大聖信仰,也可作為這個觀點的有力補充。而福建敬奉齊天大聖宮的地方多在福州、莆田地區,泉港的“聖王爺”信仰也可能是由毗鄰的莆田傳入。具體是何來源,有待歷史學者和社會學者進一步深入考證。
泛神崇拜
泉港民眾所創造的神靈數量十分驚人,帶有任意性和實用性。不但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可被奉為神靈,而且星月魚龍、飛禽走獸、岩石花草、泥土枯骨等等也會成為崇拜對象。總之,境內的神鬼充斥於天上、人間和地府,構成了十分龐雜的神鬼體系,深刻地影響著民俗的各個方面,使生產習俗、生活習俗、人生禮儀、歲時節慶等都附帶了各種祭祀活動和禁忌,不同程度地染上神秘的色彩。
泉港民間崇拜石獅,過去常在街頭巷尾可見供奉著的石獅,如今也有人家在大門口擺一對獅子。稽考本源,石獅崇拜的民俗現象,可能是從“石敢當”和“天祿、辟邪”綜合演變而來。“石敢當”是一種民間信仰,以鐫刻“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文字的小石碑或浮雕的小石人立於橋、道要衝以鎮壓不祥。相傳石敢當是古代泰山勇士,能驅除妖邪,保護民眾,所以人們將其供奉於門前巷裏。唐宋以來,此舉在各地流行,南方尤盛。“石敢當,鎮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融。”
“天祿”和“辟邪”是傳說中的兩種神獸,據古書載稱,一角者為天祿,兩角者是辟邪,兩者都具有驅除妖魔的本領,自漢代便石雕其形狀置於陵墓前。後來衍化為名叫狻猊(即佛寺中文殊菩薩坐騎模樣),通稱石獅子。作為建築妝飾物又含有辟邪之意的石獅子都雕作雌雄兩隻,安放在宮殿衙署或第宅之前。它的造型工藝還隨時代進展而變化,最後形成現在的大頭卷鬣纓子尾巴的樣相,根據不同的風格,可鑒別製作的年代。值得注意的是用作供奉的石獅偶像只有一尊,並不成對,一般雕刻工藝都較粗糙,或只雕個獅頭和前足。
從上述“石敢當”和“天祿辟邪”的有關資料推論,石獅崇拜兼具二者的神話內涵,發展至今,用於修飾觀賞的成份越來越多。
崇龜習俗在泉港也較為普遍。“龜”與“貴”諧音,把龜看作是“福、祿、壽、喜、財”的吉祥物。一些人家裏養龜,除供觀賞外,主要是為了圖吉利。境內人家生孩子特別是生男孩滿月時,須分發“龜”粿給親戚鄰里,含有祝願小孩健康長壽之意。人們修墳墓時其主體部分也要做成龜形,稱“墓龜”。這些均反映了人們的崇龜心理。
月亮在民間稱之為“月娘”,八月十五中秋節為月亮神的祭日,供月餅等祭月。世俗認為小孩用手指彎月是對月亮神不敬,睡覺時耳朵會被月神割傷(實際上是不講究衛生引起的潰爛)。這時大人會教孩子《月娘謠》,祈求月神寬恕小孩的過錯,讓耳疾早日康復:
月娘您是兄我是弟,捧糕買餅恭敬您,求您勿刈阿弟一雙耳。
月娘您是兄我是妹,齋果供品奉敬您,求您勿刈阿妹一雙耳。
月娘您是姐我是弟,念在同胞弟無知,求您勿刈阿弟一雙耳。
月娘您是姐我是妹,祈求裂痕早日好,叩謝大姐供紅棗。
由於受星相家的影響,世俗認為貴人或學者是天上星辰投胎轉世。一些老人若見天上彗星隕落,就會說是某個貴人或學者去世了。人們特別忌諱掃帚星或流星墜落,說那是兆示人間有災禍。
泉港與全國一樣,也崇拜龍、鳳、麒麟等動物或想像中的某種動物。至於在建築物上雕龍畫鳳,在門和牆壁上畫麒麟更是隨處可見,其目的除裝飾外,更重要的是為了納祥避邪。民間普遍認為,鵲鳴主吉,鴉噪主凶;聽到烏鴉叫,要吐一口唾沫以禳解。人們身上特別是頭上若被鳥(特別是烏鴉)拉了屎,會認為是一種黴氣,要破口大駡幾句以禳解。燕子與喜鵲一樣,被人們視為吉祥之鳥,從不加以傷害。農家蓋房時,喜歡用竹片釘在大廳的牆上,讓燕子做巢,即使燕子糞便弄髒了牆壁,也無怨言。世俗認為燕子在廳房做巢,兆示全家平安、財運亨通。
除了上述各種信仰外,被人們賦予神異的民間吉祥物還有:八卦、蝙蝠(福)、桔(吉)、靈芝、銅錢、鹿、天官賜福圖、八駿馬圖、壽星圖、如意、八仙圖、松、鶴、螭、寶鼎……這些圖、物還可製成衣服、傢俱、禮品、建築上的各種裝飾物,成為民間辟邪招吉的寶物。
祖靈崇拜
靈魂崇拜,來自於封建迷信萬物有靈觀念,不僅相信自己靈魂的存在,還相信靈魂不滅。古人認為,人的精神和肉體活動,受魂與魄的支配。人死形魄入土而滅,靈魂則升天變成鬼魂。為使這些鬼魂有個生活的場所,人們便製造了另外一個世界——陰間,或者叫“陰曹地府”,首都酆都城,最高統治者便是閻王爺。由於有了這樣一個世界,鬼魂就具有超人的力量,人們只好崇拜它,祭祀它,祈福消災。泉港民間靈魂信仰,突出表現在對祖靈的崇敬。
祖先靈魂信仰便是祖先崇拜,它是以與崇拜者有血緣關係的鬼魂為崇拜物件,崇拜者對自己祖先的鬼魂有祭祀的義務,而祖先鬼魂則被當作崇拜者的保護神受到奉祀。祖先崇拜是泉港最普遍的鬼魂崇拜,泉港人自古以來都極為重視對祖先的祠祭、墓祭、家祭和雜祭,其目的是希望得到祖先亡魂的福佑。
秦漢以前,泉港土著作為閩越人之一支,就開始重視祭祖活動。漢代以後,中原漢人大批南遷入閩。他們大多是舉族遷徙,利用宗族群體的力量克服遷徙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入閩後,又聚族而居,依賴家族的力量求得生存和發展,家族門第制度受到高度重視。他們一方面強化家族制度,另一方面推行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成為維繫家族內部團結的重要紐帶。宋代以後,朱熹的《朱子家禮》進一步強化了閩人的祖先崇拜意識。明清時期,泉港民間,無論是大宗家族或小姓弱族,都建有祠堂,以奉祀列祖列宗,所謂“家家建追遠之廟,戶戶置時祭之資”,祖先崇拜遂成最普遍的民間信仰。
祖先崇拜又集中地反映在祭祖活動上。民間祭祖活動從祭祀時間和目的來看,可分為生忌祭、年節祭和需時祭;從地點和形式上劃分,則有家祭、墓祭、祠祭。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社會制度的巨大變革,祖先崇拜受到衝擊,大規模的祭祖活動有所減少,儀式也趨向簡化,但並沒有從根本上動搖祖先崇拜的基礎,家祭照常舉行,祖先崇拜成為民俗的有機組成部分仍在泉港民間綿延不絕。近十多年來,華僑和臺灣同胞絡繹不絕回祖籍省親拜祖,在他們的參與和資助下,許多地方的祠堂修葺一新,定時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甚至出現大規模的聯宗祭祖活動。
家祭。家祭即在居家內設龕(位)祭祖。家祭以家庭為基本單位,規模較小,儀式也較簡單。先秦時代,由於受宗法制度的影響,王公貴族的嫡長子才享有祭祀始祖的特權,稱“大宗”,庶子可祭祀五代祖先,稱“小宗”,至於平民百姓只允許祭祀父親一代。秦漢以後,隨著等級制度的崩潰,平民所祭祀的祖先逐漸增多。宋代以後,民居普遍採用堂室結構,百姓也把廳堂作為祭祖場所。“凡廳事位置,必先祖而後神”(清
.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堂上一般奉高、曾、祖、父四代祖先牌位,且配以妻室牌位。牌位用木塊製作,上方削去兩角,呈半弧形,書寫祖考、妣的姓名、字型大小。神牌前擺一張長桌子(橫案),用於放供品、香燭等。牌位和神龕的方向以坐北朝南為尊。
家祭的時間有定時祭和不定時祭兩種。祖先的生日與忌日(特別是忌日)定時舉行祭祀活動,在家長的率領下,對祖先的牌位燒香禮拜,供上若干菜肴祭品。逢年過節,家家戶戶也要祭祖,其中清明、中元、冬至、除夕的祭祖活動較為隆重。中元節俗稱“鬼節”,除了祭祀孤魂野鬼外,祭祖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活動,冬至又稱“冬節”,清早煮好湯圓,要先盛一碗,配上一打紅色筷子,獻祭祖先。祭畢,全家人才可吃湯圓。除夕祭祖也帶有普遍性,吃年飯前後,在廳堂的八仙桌上擺上豐盛菜肴,家長率家人在祭祀天地諸神的同時,祭拜祖先,祈求祖先庇佑子孫後代來年平安。
除了生、忌日和年節的定時祭祖外,還有一些不定時的家祭活動,如婚、娶、添丁、蓋房、出仕升官等等喜慶日子,均要祭祀祖先,告慰亡靈。舊時,農業豐收時,也要蒸一碗新米飯祭祀祖先和土地公。有些人家,每逢朔望日也祭祖,甚至“有事則祭”。家祭雖然次數較多,與其他祭祖活動相比較,儀禮相對簡單,但由於設祭的子孫們大多與父、祖輩一起生活過,他們對近親祖先有較深厚的感情,所以家祭時的感情比較真誠濃烈。
墓祭。即在祖先墳塋上致祭。祭祀時間一般有春祭(清明)和冬祭(冬至),墓祭的物件可分為近祖和遠祖兩個類型。對於近祖墓塋的祭祀略如家祭,一般由血緣較親近的族人參加,甚至以家庭為單位,每年春秋必祭,儀式也比較簡單,一般是燒紙錢,同時打掃、維修墓塋、掛紙(壓紙錢)而已。關於這兩個節日上墓祭祖的習俗,本書第一章之《春季節俗
.清明》已作介紹。
對於遠祖的墓祭,是以家族為主體舉行的,一般可分為“支房祭”和“合族祭”兩種。遠祖的墓祭,一般有更為嚴明的規矩,如有的村莊同族規定,凡清明正日,全族男丁要在統一時間彙集于開基始祖墓掃墓祭拜,上一年度有育子、新婚或重大喜事人家要到墓前散發花生(寓子孫滿堂)、丁糕、九重粿(寓家族大發興旺)或豬肉給前往掃墓者。遠祖墓祭次數一般較少,但儀式較隆重。特別是大姓望族,為了顯耀家族興旺發達,往往場面盛大,禮節繁瑣,祭品鋪張。有的還在墓地聚餐,名曰“吃上墓”。
境內塗嶺鎮龍頭嶺的閩台林姓始祖林祿墓,是一座影響深遠東晉古墓。林祿東晉三年(西元三二五年)奉敕移守晉安郡(今福建東南部),舉家南遷入閩,大力傳播中原文化,成為晉代著名的封疆大吏,後裔傳至包括港臺在內的全國各地以及十多個國家。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林氏宗親每年都在林祿墓舉行一次祭祖盛典,前往謁祖祭拜的林氏宗親有六十多萬人次,成為一條強而有力的血緣紐帶。
祠祭。即在祖祠內致祭祖先亡魂。祠祭是祭祖活動中最正規的一種,春冬二祭,比較鄭重肅穆,世家望族尤為隆重。前一日要設位、陳器、省牲、具饌。祭時,主祭盛服就位,引贊、通贊、讀祝,俱按次序排列。
祭祀前推舉德高望重之族人,分別擔任主祭人、司贊、司祝、司爵、司筵等執事人員,由他們分別主持、司儀、讀祝詞、管理祭器祭品等。據說官階在二品以上的祖先,祭品可享用豬羊各一。其他祭品葷的有魚、蝦等,素的有香菇、木耳、豆豉、竹筍等,果有蜜餞、柑桔、蘋果、鳳梨等時鮮蔬果,肉食即豬頭、豬腳、豬尾“三牲”和大腸(方言與“久長”諧音),此外還有五穀及其製品糕、粿、粽、包等。筵席即魚肉蔬菜煮炒燉炸齊備,還有大小甌蒸飯,以及茶酒等。祭儀完畢,“祖宗賜食”,即合族宴飲族食,表示享受祖宗的恩澤。山腰莊氏祠堂祭祀完畢後,全體與祭人員並特邀外遷宗親入席聚餐。主祭者固定分給羊頭,“點主”者分給雞一隻,又稱“分胙”。主祭及祭司六人各分給毛巾、香煙。供羊的宗親予以經濟補貼。
祭祖活動的開支來源,一般皆由宗族公產中支付。如解放前,山腰莊氏祠堂置有祭田若干畝用以出租,收入供祭祀費用。此外,山腰海灘除灘塗養殖有蠔、蟶外,尚有蚶蛤等野生貝類。其中有一種俗稱“空大”的小貝類海生物是山腰海的特產。每年夏天盛產季節,鄰近鄉人在海水退潮時爭相下海挖取。山腰只有一條通往灘塗之海路,在路口設卡,向外村人收取數分錢的“海母稅”,成為祭祖開支的重要來源之一。
解放初和文革期間,合族祭祖活動極為少見。近年來,祠祭之風雖有所恢復,但大多是按房輪流祭祀,儀式比舊時簡單,過去那種跨地域的宗祠大聯祭並不多見。大部分宗祠祭祖活動的經費支出,由“晉主”收入支付,以及海內外宗親捐助。所謂“晉主”是指族中各家各戶向祖祠晉奉各自的祖先靈位。“晉主”講究等級化,規定受“晉奉”的祖先需要在輩份、聲望或社會地位方面達到一定的水準。當然,在真正進行“晉主”儀式時,往往允許家戶用金錢財物換取“晉主”的機會以及在祖祠中的靈位。而一些祠堂長年失修,或坍塌,或改為他用,宗族不再舉行祠祭,各家各戶只是逢年過節在家中上香行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