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區寺廟觀宮庵祠堂岩
樟山祠
位於泉港區後龍鎮田裏村上坑自然村東側,為惠北地區歷史悠久、影響較深的寺廟之一。本祠分靈於莆田市荔城區東嶽山三教祖祠,祀“三一教主”林龍江。
據記載和傳說:明.嘉靖廿二年(一五四三年),時林龍江三十六歲,到惠北一帶宣揚教義,曆覽山川,認為上坑村東側(即今樟山祠所在地),是“狀元穴”、“兩傍地”,是建祠的風水寶地。於是親自堪輿,定址建祠。
樟山祠原為三進三間張柱式結構,兩邊有護厝,古樸大方。清朝年間,遭海盜王好明洗劫燒毀。後在原址重建中廳和下落一部分。此後二百多年,經數次修葺。
林龍江,名兆恩,字懋勳,生於明.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年)農曆七月十六,莆田城內赤拉巷人;卒於萬曆二十六年(一五九八年)正月十四,享年八十二歲。祖父省至,弘治壬戌時進士,官至兵部右侍朗兼都察院禦史,總判兩廣。
林龍江十七歲時,下筆如流,撰《博士家言》。他是一位唯心主義哲學家,一生從事哲學研究,創立了“三教”,勸人為善,反對邪惡,影響極深,世人尊稱“三教先生”。他還從事醫學研究,編寫醫學《九序》,為民族英雄戚繼光、抗倭兵將和百姓治病。他還集資造橋,為百姓辦了不少公益事業,受到百姓的敬重。
《莆田縣誌》記載:明.嘉靖年間,倭寇數次侵犯興化城,林龍江率領家人,帶款運糧,犒勞守城將士,鼓舞士氣,抗倭退敵。他還傾家賑濟,收埋犧牲將士屍首,安置難民。他做了許多抗敵濟民的好事,為紀念他愛國愛民的高尚行為,不少地方建祠紀念,傳播教義。後又傳至仙游、惠安、福清、福州等地,臺灣和華僑眾多的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均有規模宏大的三教祠。
德元堂
位於泉港區前黃鎮坑內山,一九九七年泉港區政府列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清康熙年間,前黃鎮村民在坑內山上發現“青獅洞”,為保護洞內器皿,修建此堂。
靈慈宮
俗稱沙格宮,位於泉港區南埔鎮沙格村東端,北臨湄州灣,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於元.至正年間(一三一四~一三六八年),奉祀海神天妃。現存為清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年)重修,坐北朝南,東西寬十八米,南北進深二十二米,占地五百多平方米。二進,由山門、拜亭、兩廊和大殿組成。
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簷歇山頂,內懸掛一方清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年)惠安知縣胡敬文所立“海天元後”大木匾。
拜亭為重簷歇山頂,內由小如意斗拱層疊而成的藻井結構,繪有彩畫,甚為富麗堂皇。
全宮豎立三十三對石、木大柱,最引人注目的是五對輝綠岩、花崗岩的透雕大石柱,一對雕花鳥,一對雕仙人,三對雕龍,均為清代惠安石雕藝術的上乘之作。特別是拜亭前簷的一對輝綠岩石透雕大龍柱,龍頭由上而下,宛如從海中騰空而起又驟然俯衝而下,大有雷霆萬鈞之勢。
太白峰寺
原名聖善寺,位於泉港區南埔鎮太白峰山上,始建于唐·貞觀年間(六二七~六四九年),素為莆田、仙游、惠安、泉港四地群眾敬仰。
太白峰寺原名“聖善寺”。《泉州府志》載:北宋.端明殿學士蔡襄任泉州太守時,“山上有石,方如碑揭,蔡忠惠書‘太白峰’三字刻其上。”人們即以題刻稱山峰和山寺,逐漸淡忘了原名。
按古寺殘存的基石可測,唐代聖善寺坐西北向東南,有九進殿堂,據說規模最為宏大時,寺僧多達九十九人。
寺宇多次興廢。現在太白峰上有新、舊兩座太白峰寺。
舊寺
清.道光年間(一八二一~一八五○年),太白古寺日久失修而成廢墟,高僧蓓明禪師重修復古寺,在舊址後面依山勢建於山巔,坐北朝南,是進深三間、寬五開間的殿宇。解放初又經修建。
寺門上有三塊石匾,中間是“太白峰”三字,左右分別為“謫仙過化”和“忠惠留蹤”,意指李白、蔡襄和太白峰的淵源。大門上亦刻“太白”二字的冠頭聯:“太一峰中開梵宇,白雲天半護禪林。”
太白峰寺自蓓明禪師住持以來,寺中僧徒二十多人皆有學識,據說遠至新加坡佛教會副主席達明禪師,近至莆田梅峰寺、仙遊塔鬥寺均有住持出自太白峰寺門下。久之,騷人墨客和地方士紳接踵而至,遠近香客趨之若鶩,村中民眾亦紛紛捐獻田園以作供佛之資。寺中尚存的《捐獻田園序》石碑載,光緒二十三年,村眾“獻田園於寺之前後左右,統計六十丘。”
新寺
新寺位於舊寺前面坡下,始建於一九八八年,是一座在唐朝古寺大殿遺址上重建的殿宇。
整座寺院占地約四百多平方米,紅瓦飛簷,彩牆漆門,兩側輔以走廊及護厝,宏偉壯觀。殿堂大門上有兩塊匾額,上面的為瓷磚大匾,撰“聖善寺”三個顏體大字;下麵為石匾,刻有“太白峰寺”四字。
殿堂分上下廳,中間以天井隔開。下廳前供彌勒佛,左立韋陀,右坐伽藍。柱上有聯曰:“蓮峰擁巍峨四山拱衛桑梓,太白倡詩禪一家史傳古人。”在天井之右有個唐朝的六角古井,該井經過重新挖掘修砌後,深幽清澈,引出的水可供全寺使用。上廳為大雄寶殿,中供二米多高的如來佛坐像,聖體鎏金。佛祖左右兩個佛龕中分別供奉觀音菩薩和地藏王,旁邊還有兩列高約○.八米的十八羅漢。兩邊護厝的走廊上,各供奉一尊一人之高的菩薩,左廊是普賢騎象,右廊是文殊駕獅。
大殿門前是一個約二百五十平方米的大石埕。旁邊臺階上的石柱上方雕刻的是精緻的小石獅,其餘護欄的石柱皆雕有蓮花寶座。石埕裏面井然有序地栽培著塔松,欄杆外和寺院四周也長滿了蔥翠的花草和茂密的龍眼樹,使禪寺籠罩著清幽恬靜的氛圍。
九峰禪寺
位於泉港區界山鎮南部九峰山上。九峰山海拔二百一十米,東望泉港海灣,西鄰天馬山脈,南毗塗嶺鎮丁堂關,北對仙遊塔頭山,共有九座峰頭,故名。
一六四四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清軍入閩,明軍渙散。駐紮九峰山山寨的明軍將兵,為避免清軍殺戮,在寨旁蓋寺尊佛,出家為僧。一六四七年,清.順治帝崇佛,山寨佛寺應運拓建,名為靜胤寺。光緒乙丑年(一八六四年),寺以山名,定名九峰禪寺。後幾番拓改修建,成現在規模。
九峰禪寺面南坐落在密密叢叢的樹木中,建築面積一千五百平方米,有四座主建築。
最前為天王殿,前供笑口常開彌勒佛,兩側昂立一丈多高的四大天王。
天王殿的後門通過一埕,即大雄寶殿。殿寬六米,進深二十米,高七米。天井兩根環抱木柱有聯:
“道以修修以道道道修修真常道,
空是色色是空空空色色本非空。”
殿中供三米多高的三 世如來坐佛,兩側佛龕有臥、立、躺各具姿態的十八羅漢。
出大雄寶殿,上一山坡,便是大悲殿。供奉坐蓮觀音菩薩,右手作蘭花指,左手持露瓶,寶像莊嚴。旁供觀音三十二相。
大悲殿左側,是九雲殿。中供一尊三米高的玉皇大帝,旁有十二尊一人多高的天將。殿門有兩根巨大石雕龍柱,門上對聯:
“九峰日月光天德,泉港山河壯年居。”
殿前依山勢下落五米,垂直的坡壁用二十七幅拋光的影雕石裝飾,左右各是十二幅《西遊記》典故,中間豎排三大幅“雙獅戲球”、“神龍盤雲”、“飛龍在天”影雕。
禪寺四周有九峰八景:
“煙墩古跡”:煙墩為清.康熙年間報警台,呈橢圓形,長徑五十米,短徑四十米,依山壘石,東南面可遠眺大海。
山頭有兩塊肖形山岩,一似昂首觀望的巨龜,伏在大悲殿左側,謂是觀音大士坐騎,稱“靈龜候駕”;另一為“神帽降邪”,高二米,寬四米,石頂兩端微翹,酷似佛帽,謂是觀音大士降邪寶物,裏面扣著十萬八千個凶鬼惡煞。
天王殿左邊有一塊石罄,山風起時,周圍林濤陣陣,似鐘罄聲聲,稱“鐘罄傳音”。天王殿右側原有一塊石頭木魚,可惜幾年前被炸毀。
九峰山東面山腰有一塊三米高的觀音坐像石,山腳下有一塊蛤蟆石,構成“觀音授禪”、“蛤蟆聽經”奇景。石蛤蟆高一米,謂原是殘害民間的蛤蟆精,被觀音降伏,化為一石,日夜授經點化。
清蓮庵
位於泉港區南埔鎮,有二百多年歷史。
光緒丁亥年間,弘一法師路過拜訪此庵,留下一副對聯:“清風明月臨三屆,蓮座慈雲普四方。”
清山寺
宋.曾從龍《清山寺紀遊》:
“壁立崢嶸萬仞峰,騎鯨俄蛻葛陂筇。
空留詩句傳千古,今在蓬萊第幾重?
岩上勝游成幻夢,壁間遺跡暗塵容。
山僧好把紗籠護,莫學闍黎飯後鐘。”
白石宮
位於泉港區後龍鎮土坑村。始建于明朝,經嘉靖年間倭寇浩劫及清初戰亂,幾近毀廢。清.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年)重修。為壯觀宮宇,還特意請來石雕名匠,在宮中增置珍貴石雕。如今這些石雕已被列入文物,至今尚完好保存。
傳說,土坑村以前的一片荒坡上有一處白晶石礦體(俗稱白石仔),在陽光照耀下,光華煥然。村民以此乃風水寶地,擬在此建宮廟。動土奠基那天,場面宏大熱鬧,供桌上擺滿祭品,並趕一生豬宰殺以作祭神之牲禮。沒料到豬刺血後仍向南奔跑數百米方僕地而亡。人們以為這是神的旨意,便在豬倒地處定址建宮,以“白石”命名。今宮宇門柱有楹聯:“土觳咸享鐘白石,文明蔚起喚塗土”。
白石宮坐西北朝東南,磚石結構,硬山式屋頂,二進,建築面積二百七十平方米。上廳共三殿,主殿祀社稷神,左殿祀海神媽祖,右殿祀司馬聖王“張巡”。殿宇雕樑畫棟,體現閩南古宮祠的傳統建築風格。
一對石雕雄獅立於大門兩側,昂首咧嘴,威猛無比。
一對螭龍透雕圓窗鑲嵌在門兩側牆壁上,花崗岩外直徑一.三八米,輝綠岩內直徑○.九米,透雕連環螭龍,當中雕“福祿壽”三星人物造像,玲瓏剔透,質樸古雅。
宮內有三對石柱:
透雕龍柱高二.五二米,直徑○.四米,八角形柱基浮雕駿馬、花卉。全柱驚濤嶙石,鯉躍禹門,蒼龍由下環繞而上,雄勁矯健,隱於雲團間,昂首吟嘯,各處雲端有八仙駕遊其上,神態飄逸。
透雕人物柱高二.六米,直徑○.二八米,輔之鼓形浮雕花卉柱基。柱身畫面大都取材于名人故事,構圖疏密有致,人物形神兼備。
透雕花鳥柱高二.五二米,瓜棱形柱基,纏枝牡丹招展多姿,或含蕊或怒放。末端有雙鳳,上下頡頏,取雙鳳朝牡丹之意。柱梢又雕有仙女、侍童,以豐富意境。
|